CN106338095A - 油汀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油汀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8095A
CN106338095A CN201610969798.XA CN201610969798A CN106338095A CN 106338095 A CN106338095 A CN 106338095A CN 201610969798 A CN201610969798 A CN 201610969798A CN 106338095 A CN106338095 A CN 106338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ir chamber
fin
oil hea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97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8095B (zh
Inventor
王文鹏
岳宝
陈小潭
周伟平
杜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97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8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8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8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8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8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4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of heat-transfer fluid in separate units of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2Arrangement of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汀取暖器,包括:两个油管,两个油管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设在两个油管上,每个散热片内设有与两个油管连通的油路通道,每个散热片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与油路通道间隔的空气腔室,空气腔室的在油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以限定出空气隔层。本发明的油汀取暖器,能够增大散热片边缘的散热面积,降低散热片边缘的温度,避免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Description

油汀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汀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电加热棒来加热金属腔体内的导热油,然后高温的导热油通过金属腔体及腔体上的散热片向周围环境空气传热以达到用户取暖目的。一般地,金属腔体和散热片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向环境空气散热。
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的散热片边缘一般留有一个很薄的空气腔室,在空气腔室上每隔一定距离设计了通孔,空气由通孔进入空气腔室,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远低于金属(一般为不锈钢)导热系数,所以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能达到使散热片最边缘处隔绝一部分热量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充分的冷却散热片边缘,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烫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汀取暖器,能够增大散热片边缘的散热面积,降低散热片边缘的温度,避免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包括:两个油管,所述两个油管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多个散热片,每个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两个油管上,每个所述散热片内设有与所述两个油管连通的油路通道,每个所述散热片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油路通道间隔的空气腔室,所述空气腔室的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以限定出空气隔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通过在散热片边缘设置空气腔室,并且在空气腔室上设置凹槽以限定出空气隔层,从而增大了散热片边缘的散热面积,有效地降低了散热片内部的高温向散热片边缘处的传热,进而降低了散热片边缘的温度,避免了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空气腔室的厚度为h1,在同一位置所述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为h2,其中h2>h1/2。
进一步地,在同一位置所述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厚度h1还满足如下关系:h2≥2h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以限定出多个所述空气隔层。
可选地,多个所述空气隔层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上的所述凹槽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一个所述凹槽。
具体地,所述空气腔室的位于所述凹槽外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空气腔室的位于所述凹槽内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内周壁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外周壁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隔层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mm-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的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空气腔室间隔开以限定出空气流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的俯视图;
图2a-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中的散热片的不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在空气隔层的内外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曲线比较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与相关技术的油汀取暖器的散热功率比较图。
附图标记:
油汀取暖器100;
油管1;散热片2;空气腔室21;凹槽210;空气流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深度”、“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图2中的箭头指的是冷空气的流动方向。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包括:两个油管1和多个散热片2。
两个油管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每个散热片2的两端分别设在两个油管1上,每个散热片2内设有与两个油管1连通的油路通道(图未示出),也就是说,两个油管1通过多个散热片2的油路通道20连通以形成油循环回路。每个散热片2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与油路通道间隔的空气腔室21,空气腔室21的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210以限定出空气隔层。优选地,每个散热片2的两侧边缘均设有空气腔室21,位于同一侧的相邻的空气腔室21均间隔开。
可以理解的是,油汀取暖器100还包括设在位于下方的油管1中的加热棒以对油管1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优选地,油汀取暖器100上安装有双金属温控元件,当导热油的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元件会自动断开电源。
当油汀取暖器100接通电源后,位于下方的油管1内的导热油被加热棒加热,然后高温的导热油通过多个散热片2内的油路通道上升到位于上方的油管1中,形成油路循环,油汀取暖器100通过两个油管1和散热片2的周壁表面将导热油的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加热周围的空间环境,被空气冷却的导热油下降到位于下方的油管1中又被加热棒加热,开始新的循环。
已知空气的导热系数远远小于金属片的导热系数,因此当油汀取暖器100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到空气腔室21的凹槽210内就会形成冷空气隔层,空气隔层起到了隔热作用。在散热片2的内外方向上,凹槽210两侧的空气腔室21内部之间的传热受到阻碍,从而增大外部的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通过在散热片2的边缘设置空气腔室21,与相关技术的油汀取暖器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片2的边缘的空气间隙扩大,从而可以增大散热片2的边缘处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散热片2的边缘处的散热,降低散热片2的边缘处的温度。
已知傅里叶导热公式:q为热流密度,λ为介质导热系数,A为导热截面积,为温度沿垂直截面方向的变化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在内外方向上设置凹槽210以限定出空气隔层,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散热片2的空气腔室21内的导热距离,进而有利于外部的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降低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其中散热片2边缘的降温幅度与延长的导热距离有关。另一方面,空气腔室21被空气隔层分隔,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远远小于金属片的导热系数,因此,在散热片2的内外方向上,凹槽210两侧的空气腔室21内部之间的传热就会受到空气隔层的阻碍,从而有利于外部的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通过在散热片2边缘设置空气腔室21,并且在空气腔室21上设置凹槽210以限定出空气隔层,从而增大了散热片2边缘的散热面积,有效地降低了散热片2内部的高温向散热片2边缘处的传热,进而降低了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避免了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100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空气腔室21的厚度为h1,空气隔层的深度为h2,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和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满足:h2>h1/2时,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显著,外部的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明显。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和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的设置满足:h2>h1/2。
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当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与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满足:h2≥2h1/3时,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最显著,外部的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最明显。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示例中,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与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满足如下关系:h2≥2h1/3。发明人通过实验还发现,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和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的差值至少为2.5mm,才能保证散热片2边缘的散热效果和油汀取暖器100的可靠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上设有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正对的空气隔层时,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指的是正对的两个空气隔层的深度之和。当空气腔室21上设有多个在内外方向上分布的空气隔层时,在同一位置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指的是每一个空气隔层自身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0以限定出多个空气隔层。由此可知,每个空气腔室21上至少设有两个凹槽210,进而提高了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提高外部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空气隔层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例如如图2a所示,在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凹槽210,两个凹槽210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则凹槽210限定出的两个空气隔层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由此在内外方向上形成了三个空气层,三个空气层包括:两个凹槽210限定出的两个空气隔层和两个凹槽210之间的空气层,进而提高了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减少了散热片2内部的高温向散热片2边缘处的传热,提高外部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降低了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当然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在空气腔室21的同一侧壁上设置多个凹槽2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上的凹槽210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正对设置。从而,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进一步地,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一个凹槽210。例如,如图2b所示,在空气腔室21的相对侧壁上各设有一个凹槽210,两个凹槽210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正对设置,在内外方向上形成了两个空气隔层,空气隔层起到隔热效果,使得凹槽210两侧的空气腔室21内部之间的传热受到阻碍,进而提高外部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具体地,两个正对设置的凹槽210之间的距离不低于2.5mm。
具体地,空气腔室21的位于凹槽210外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腔室21的位于凹槽210内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从而,能够增加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提高散热片2边缘的降温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凹槽210与空气腔室21的内周壁的距离小于凹槽210与空气腔室21的外周壁的距离。从而能够增大外部冷空气冷却散热片2边缘的面积,提高外部冷空气对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效果,提高散热片2边缘的降温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气隔层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mm-3mm。从而,在保证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保证散热片2的散热能力。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空气隔层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mm时,不但空气隔层的隔热效果显著,而且还能够保证散热片2边缘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片2的散热能力,有效地降低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的位于同一侧的空气腔室21间隔开以限定出空气流道3。从而有利于油汀取暖器100外部的水平方向的冷空气通过空气流道3进入油汀取暖器100的相邻的散热片2之间的油路通道部分的高温区,并在相邻的散热片2之间循环流动以换热。从而,增加了水平方向的冷空气与散热片2边缘的接触,提高了散热片2外表面空气的流动强度和散热片2边缘的散热效果,进而降低了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避免了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100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的空气腔室21间隔的距离不低于5mm时,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片2边缘的冷却、降温效果明显,散热片2的外表面空气的流动效果最显著。
下面参考图1、图2a和图4对根据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a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包括:两个油管1和八个散热片2。
两个油管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每个散热片2的两端分别设在两个油管1上,每个散热片2内设有与两个油管1连通的油路通道,每个散热片2的两侧边缘均设有与油路通道间隔的空气腔室21,并且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的位于同一侧的空气腔室21间隔开以限定出空气流道3,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空气腔室21的间隔距离为5mm。
空气腔室21的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都设有一个凹槽210以限定出空气隔层,两个空气隔层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其中,每个空气隔层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mm,凹槽210与空气腔室21的内周壁的距离小于凹槽210与空气腔室21的外周壁的距离。在油管1的长度方向上,空气腔室21的厚度h1和空气隔层的深度h2的差值为2.5mm。
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油汀取暖器100与相关技术的油汀取暖器相比,凹槽210的设置有利于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片2边缘的降温,特别是在油路通道部分的高温区效果最为明显,凹槽210两侧的空气腔室21内部的空气平均温差为20摄氏度,能够使散热片2边缘的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内,避免了用户使用油汀取暖器100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高温区”只是表示散热片2的设置油路通道的区域的温度高于散热片2的设置空气腔室21的区域的温度,而不特指具体的温度值。
如图4所示,发明人通过实验总结得出,与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100’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的整体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功率提高,提升幅度约为1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油管,所述两个油管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
多个散热片,每个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两个油管上,每个所述散热片内设有与所述两个油管连通的油路通道,每个所述散热片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油路通道间隔的空气腔室,所述空气腔室的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以限定出空气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空气腔室的厚度为h1,在同一位置所述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为h2,其中h2>h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位置所述空气隔层的深度总和h2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厚度h1还满足如下关系:h2≥2h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以限定出多个所述空气隔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空气隔层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上的所述凹槽在所述油管的长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室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设有一个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室的位于所述凹槽外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空气腔室的位于所述凹槽内侧的部分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内周壁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空气腔室的外周壁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隔层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mm-3m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的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空气腔室间隔开以限定出空气流道。
CN201610969798.XA 2016-10-28 2016-10-28 油汀取暖器 Active CN106338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9798.XA CN1063380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油汀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9798.XA CN1063380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油汀取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8095A true CN106338095A (zh) 2017-01-18
CN106338095B CN106338095B (zh) 2019-12-27

Family

ID=5784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9798.XA Active CN1063380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油汀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80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0326A (zh) * 2017-09-18 2019-03-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109520327A (zh) * 2017-09-18 2019-03-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2291A (zh) * 2014-03-07 2014-05-28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带有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
CN204187710U (zh) * 2014-09-19 2015-03-04 意大利德龙家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充油式电暖器
JP2015075286A (ja) * 2013-10-09 2015-04-20 バルミューダ株式会社 単位放熱器、該単位放熱器を連結してなる放熱器及び該放熱器を備えた暖房装置
CN105276660A (zh) * 2015-11-30 2016-01-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206191727U (zh) * 2016-10-28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75286A (ja) * 2013-10-09 2015-04-20 バルミューダ株式会社 単位放熱器、該単位放熱器を連結してなる放熱器及び該放熱器を備えた暖房装置
CN103822291A (zh) * 2014-03-07 2014-05-28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带有散热通道的电热油汀
CN204187710U (zh) * 2014-09-19 2015-03-04 意大利德龙家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充油式电暖器
CN105276660A (zh) * 2015-11-30 2016-01-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206191727U (zh) * 2016-10-28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0326A (zh) * 2017-09-18 2019-03-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109520327A (zh) * 2017-09-18 2019-03-2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109520327B (zh) * 2017-09-18 2024-04-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109520326B (zh) * 2017-09-18 2024-05-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8095B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4786A (zh) 油汀换热器
WO2018076544A1 (zh) 油汀取暖器
CN103779043B (zh) 大功率电磁组件
JP2016519274A5 (zh)
CN106711110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串联igbt的风冷水冷混合散热模组
CN103500628A (zh) 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方法及其散热器
CN110035642A (zh) 一种液冷式导热块及水冷式散热器
CN106338095A (zh) 油汀取暖器
JP2009041899A (ja) 相変化熱伝達流体を使用する家庭暖房ラジエータ
CN206191727U (zh) 油汀取暖器
WO2018076543A1 (zh) 油汀取暖器
CN208300202U (zh) 散热器水冷板
CN106369661A (zh) 油汀取暖器
Zhang et al. Oil cooling for disk-type transformer windings-Part II: Parametric studies of design parameters
JP2012515320A (ja) 二相熱伝達流体を備えた家庭用暖房装置のためのラジエーター
US6901213B2 (en) Electric heater
CN206191725U (zh) 油汀取暖器
CN205961660U (zh)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CN206191726U (zh) 油汀取暖器
CN208704019U (zh) 一种散热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US20130133859A1 (en) Heat sink with heat bus and fin structure
CN102760554A (zh) 具有扰流板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KR101167689B1 (ko) 변압기용 냉각장치
CN111425921A (zh)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206310650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