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7606A -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7606A
CN106337606A CN201610367084.1A CN201610367084A CN106337606A CN 106337606 A CN106337606 A CN 106337606A CN 201610367084 A CN201610367084 A CN 201610367084A CN 106337606 A CN106337606 A CN 106337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element
locking
micromachine
described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70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7606B (zh
Inventor
罗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ragon brother digital l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罗甘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罗甘 filed Critical 罗甘
Priority to CN2016103670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7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7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7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包括锁芯或锁体、滑动安装在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内的锁扣、被锁元件、安装在锁芯或锁体之轴向孔内的微型电机、安装在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的锁扣弹性元件和控制微型电机运行的控制电路;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偏心曲柄;锁扣设有两边侧壁为左驱动面和右驱动面的驱动槽,偏心曲柄位于锁扣的驱动槽内,驱动槽的宽度小于偏心曲柄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开锁时,微型电机驱动偏心曲柄作偏心旋转运动,偏心曲柄拨动锁扣之驱动槽的右驱动面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使锁扣的左端面脱离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使锁芯或锁体开锁。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装配容易、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电子锁,尤其是涉及电子锁执行机构,以及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7112840.5,其公告号:CN1203995A,公开了一种“电控锁脱扣装置”,包括微电机、闩、扣、弹簧、壳体、涡轮、蜗杆、摆钉和开关,涡轮通过心轴装于壳体上的沉孔中;带蜗杆的微电机装于壳体上的旁通孔中;涡轮中部偏心设置着一枚摆钉,扣的拨动点靠近摆钉的回转半径;开关安装在扣或闩附近的壳体上,未脱扣时,开关的接点闭合,并通过两根导线串连在微电机绕组与供电控制线路之间,输入开锁电流后,微电机驱动涡轮旋转,涡轮上的摆钉冲击扣的拨动点,使扣与闩脱离,扣或闩的运动随即使开关断开,微电机停电;该电控锁脱扣装置是采用微电机通过蜗杆蜗轮机构减速,蜗轮上的摆钉冲击扣,使其移动与闩脱离,扣或闩的动作触发开关后微电机停止转动,其不足之处是:①微电机驱动脱扣机构的行程须由开关来检测控制;②蜗杆蜗轮减速机构体积较大,不宜设入到传统锁头和锁具的内部。
中国专利200810109826.6,其公告号:101591994 B,公开了一种“微功耗无源电子锁头”,包括固定锁头体、旋转锁芯和安装于该旋转锁芯上的锁定弹子,以及电子控制电路部件,所述旋转锁芯内还安装有所述电子控制电路部件之电子控制电路板、微型电动机或旋转螺线管、限位凸轮和第一定位开关;所述微型电动机或旋转螺线管,以及所述第一定位开关分别与所述电子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锁定弹子的位移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开关,以获得所述锁定弹子不同位置的开关量信息供所述电子控制电路部件之电子控制电路处理;所述微型电动机或旋转螺线管驱动所述限位凸轮旋转,由所述电子控制电路发出相关指令,使所述限位凸轮旋转至限制或开放所述锁定弹子的位置,从而控制所述旋转锁芯处于闭锁或开锁状态; 该微功耗无源电子锁头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锁芯、限位凸轮旁边的光电反射型第二定位开关或磁控定位开关或机电定位开关,所述电子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光电反射型第二定位开关或磁控定位开关或机电定位开关,由所述光电反射型第二定位开关或磁控定位开关或机电定位开关获得限位凸轮的位置供所述电子控制电路处理的开关量信息;为了修正电池的容量逐步减少和电压下降,以及微型电动机多次动作后其回转行程产生的累积误差,设置了一个定位开关(即第一定位开关)检测锁定弹子的移动位置, 另一个定位开关(即光电反射型第二定位开关或磁控定位开关或机电定位开关)检测控制限位凸轮的转动角度;其不足之处是: 需要定位开关配合定位检测,电路复杂,元器件多,零件细小,装配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造的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采用该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和使用该电子锁执行机构,不需要定位开关配合定位检测,就可以准确地形成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或开锁状态,即使电池的容量减少和电压下降, 微型电机转动行程产生的累积误差也会得到修正和补偿,而且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不仅可以设入到多种电子锁头和锁具内,还可以设入到传统的机械锁头和锁具内,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装配容易、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包括锁芯或锁体、锁扣、设有锁止缺口的被锁元件、微型电机、锁扣弹性元件和控制所述微型电机运行的控制电路; 所述锁芯或锁体内设有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微型电机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所述锁扣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所述锁扣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和所述锁扣之间,所述锁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偏心曲柄,该偏心曲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零;所述锁扣设有驱动槽;所述偏心曲柄位于所述锁扣的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偏心曲柄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所述驱动槽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相接触,形成靠近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相对于该微型电机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拨动所述锁扣之驱动槽的右驱动面使其右移并压缩所述锁扣弹性元件,使所述锁扣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所述微型电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发出的闭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相对于该微型电机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拨动所述锁扣之驱动槽的左驱动面使其左移并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或者是,闭锁时,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锁扣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相对应,所述锁扣左端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还包括开锁时所述锁扣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促使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芯或锁体有相对位移的错位机构。
所述错位机构包括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或者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偏转一定角度的错位机构;或者所述锁体不动,而使所述被锁元件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得到实施:
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锁芯或锁体内设置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将锁扣弹性元件安装在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再将锁扣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并与锁扣弹性元件相接触;所述锁扣的长度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所述锁扣设有驱动槽;在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偏心曲柄,将该偏心曲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设计为大于零;将所述微型电机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将所述微型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将所述驱动槽的宽度设计为小于所述偏心曲柄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装配后,所述偏心曲柄位于所述锁扣的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相接触,形成靠近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相对于该微型电机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拨动所述锁扣之驱动槽的右驱动面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使所述锁扣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
将所述偏心曲柄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90度;或者是将所述偏心曲柄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360度。
在所述微型电机运行过程中,当所述偏心曲柄转动的行程角度已达到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而所述微型电机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 只要所述偏心曲柄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之驱动槽的左驱动面或右驱动面阻挡, 所述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微型电机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便立即停止供电, 所述微型电机立即停止工作。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之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在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偏心曲柄,该偏心曲柄的中心轴线与微型电机的转轴之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零,使得微型电机之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相对于该微型电机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而且偏心曲柄转动的富余行程最高可以多达90度;而在锁扣上设置驱动槽,使偏心曲柄与锁扣左端到左驱动面和右驱动面的合适距离相配合,输入开锁或者闭锁的相关指令后,不需要定位开关配合定位检测,锁扣都会准确地停留在开锁、闭锁或待锁的位置,进而可以准确地形成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或开锁状态;即使电池的容量减少和电压下降, 微型电机多次动作后,微型电机之转动行程产生的累积误差都会因为偏心曲柄转动的富余行程,而得到修正和补偿,而且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不仅可以设入到多种电子锁头和锁具内,还可以设入到传统的机械锁头和锁具内,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装配容易、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一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开锁状态;
图2是图1所示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一的另一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4是图3所示B-B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一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之锁扣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7是所述锁扣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8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之带有偏心曲柄的微型电机与所述锁扣位置关系之一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9是所述偏心曲柄与锁扣位置关系之一的正投影仰视示意图;
图10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一应用于空转锁头时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K-K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二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开锁状态;
图13是图12所示C-C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二的另一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15是图14所示D-D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二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三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18是图17所示E-E的剖视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F-F的剖视示意图;
图20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三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开锁状态;
图21是图20所示G-G的剖视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H-H的剖视示意图;
图23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三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四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25是图24所示I-I的剖视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五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27是图25所示J-J的剖视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六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29是本发明电子锁执行机构实施例七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该图中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图30是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之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0, 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包括锁芯或锁体、锁扣20、设有锁止缺口的被锁元件、微型电机40、锁扣弹性元件50和控制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的控制电路60; 所述锁芯或锁体内设有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轴向孔和径向孔呈丅字形贯穿,所述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所述锁扣20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和所述锁扣20之间,所述锁扣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 所述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有偏心曲柄70,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大于零,偏心曲柄70可以是圆柱形或橢圆柱形;所述锁扣20设有驱动槽21;所述偏心曲柄70位于所述锁扣20的驱动槽21内;所述驱动槽21的宽度W1小于所述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D1;所述驱动槽21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70相接触,形成靠近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211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212; 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此时,所述锁芯或被锁元件可以在设定范围内自由运动。在下面的各实施例中,为了表示区别,锁芯分别用标号10A、10B、10C、10D或10E等表示,锁体分别用标号10A′或10B′等表示, 被锁元件分别用标号30A、30B、30C、30D、30E、30F或30G等表示。各图中标号为88的虚线圆是偏心曲柄70的运行轨迹,而虚线圆88内的各小虚线圆是偏心曲柄70运行时走过的位置。
参见图1、图3、图5、图8、图10、图12、图14、图16、图17、图20、图23、图24、图26、图28和图29, 为了使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获得低转速和较大的力矩,所述微型电机40包括减速微型电机,也就是在该微型电机40的转轴输出端上安装有齿轮减速机构45,而偏心曲柄70则设置在该齿轮减速机构45的输出端;所述微型电机40还可以包括微型步进电机。
参见图1至图5,也就是下面的实施例一,闭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闭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使其左移并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此时,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扣20相衔接而处于闭锁或只能同步联动的状态,参见实施例一应用于空转锁头的图10;如果所述锁扣20的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错位,锁扣20左端不能进入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时, 所述偏心曲柄70将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干涉阻挡而停止运转, 同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的作用下处于待机进入锁止缺口的状态,即待锁的状态(可以借用图13来理解),此时在外力作用下,一旦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与所述锁扣20的左端相对应,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的推动下, 所述锁扣20的左端会自动进入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同时,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也随之离开所述偏心曲柄70,解除其干涉和阻挡。
或者是, 参见图10至图29,也就是下面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七, 闭锁时,在外力作用下,例如用手推、用手压或用手转动等手动外力,使所述锁扣20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相对应,所述锁扣20左端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参见图8, 所述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大于0.3毫米,例如该距离T为1.1毫米。
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七,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还包括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促使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芯或锁体有相对位移的错位机构。
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二,所述错位机构包括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或者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的错位机构;参见下面的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或者所述锁体不动,而使所述被锁元件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
参见图1至图30,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锁芯或锁体内设置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
将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再将锁扣20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并与锁扣弹性元件50相接触;所述锁扣20的长度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所述锁扣20下端设有驱动槽21;
在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偏心曲柄70,将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设计为大于零;将所述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将所述微型电机40与控制电路60电连接;
将所述驱动槽21的宽度W1设计为小于所述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D1;
装配后,所述偏心曲柄70位于所述锁扣20的驱动槽21内;所述驱动槽21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70相接触,形成靠近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211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212;
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
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七,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设置错位机构以促使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芯或锁体有相对位移。
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二,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让所述被锁元件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轴向移动,使所述锁扣20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有一定轴向位移,导致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或者是,参见下面的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让所述锁体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被锁元件轴向移动,使所述锁扣20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有一定轴向位移,导致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的外表面,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或者是,参见下面的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让所述被锁元件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旋转导致在径向方向上偏转一定角度,导致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上,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参见图1至图5,也就是下面的实施例一,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90度,也就是说,该偏心曲柄70转动之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为90度,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90度的行程,都为偏心曲柄70转动的富余行程,例如可以将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这样富余行程最高可以多达90度;或者是, 参见图10至图29,也就是下面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七,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也就是说,该偏心曲柄70转动之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为360度,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的行程,都为偏心曲柄70转动的富余行程,例如可以将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这样富余行程最高也可以多达90度。
参见图1至图30, 在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过程中,当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已达到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而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所述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阻挡, 所述控制电路60检测到所述微型电机40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便立即停止供电, 所述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
参见图30, 控制电路60的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该控制电路60包括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三极管Q1和二极管D1;二极管D1电连接在微型电机40的两输出端,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到电池的正极BAT+,二极管D1的阳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电连接到集成电路U1的第6脚P55,集成电路U1的第2脚P51/M2电连接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集成电路U1的第5脚VDD电连接到电池的正极BAT+,电容C1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1的第5脚VDD和集成电路U1的第4脚VSS之间,集成电路U1的第4脚VSS和集成电路U1的第3脚P50接地。集成电路U1可以采用台湾义隆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M78P301N的单片机,该单片机内集成模数转换端口P51/M2。三极管Q1是NPN型三极管。微型电机40空载或轻载时,电流比较小,而当微型电机40输出端遇到较大阻力时,电流会变大。集成电路U1通过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和关闭来控制微型电机40,通过检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处(即A点)的电压来检测微型电机40的电流,从而知道微型电机40的工作状态。该具体控制电路60的工作原理如下:集成电路U1导通三极管Q1,微型电机40开始转动,在刚开始起动的时间内,电机起动电流较大,不做任何检测,等到微型电机40运转正常后,在某一段时间内检测该微型电机40的电流,由于微型电机40之转轴上的负载只有偏心曲柄70,减速机构45一般不当做负载,把这时的电流记为轻载工作电流,当微型电机40在转动的工作时间已达到最低的设计时间,而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遇到较大阻力时,也就是微型电机40上的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阻挡,微型电机40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通过和轻载工作电流比较,从而得知微型电机40输出端遇到了较大阻力,集成电路U1立即关闭三极管Q1,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本发明的控制电路60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电子元件组成的具体电路来实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9和图30, 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 包括锁芯10A、锁扣20、设有锁止缺口的被锁元件30A、微型电机40、锁扣弹性元件50和控制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的控制电路60; 所述锁芯10A内设有轴向孔11A和与该轴向孔11A贯通的径向孔12A,所述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芯10A的轴向孔11A内,所述锁扣20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内,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之孔底和所述锁扣20之间,所述锁扣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10A之径向孔12A的深度; 所述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有偏心曲柄70,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大于零,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可以设计为大于0.3毫米,例如该距离T为1.1毫米;所述锁扣20设有驱动槽21;所述偏心曲柄70位于所述锁扣20的驱动槽21内;所述驱动槽21的宽度W1小于所述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D1;所述驱动槽21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70相接触,形成靠近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的左驱动面211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的右驱动面212;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从而形成所述锁芯10A处于开锁状态。
所述锁芯10A的上端固定有开锁凸轮81,整个锁芯10A上部插入到被锁元件30A的套筒孔31A后,其上的开锁凸轮81从被锁元件30A上端的第一通孔33A穿出,第一卡环82卡在开锁凸轮81的卡环槽内,标号83为第一堵盖。开锁凸轮81、第一卡环82、锁芯10A和被锁元件30A的位置和装配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所述微型电机40为减速微型电机,也就是在该微型电机40的转轴输出端安装有齿轮减速机构45,而偏心曲柄70则设置在齿轮减速机构45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将偏心曲柄70转动之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设计为90度,为了保证偏心曲柄70转动时有多余的行程,即富余行程,将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实际上,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只需要90度,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90度的行程,都为偏心曲柄70转动的富余行程,该富余行程最高可以多达90度。
参见图30,根据微型电机40的转速,可以将偏心曲柄70转动90度和180度的行程角度所用的时间算出,将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设定为偏心曲柄70转动180度的行程角度所用的时间,微型电机40的负载为偏心曲柄70,微型电机40携带偏心曲柄70转动时的轻载工作电流可以计算得到,也可以通过测试得到;集成电路U1在偏心曲柄70转动90度~180度的时间段通过检测三极管Q1之发射极处的电压来检测微型电机40的电流,在偏心曲柄70转动90度之内的时间段不做任何检测,当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遇到较大阻力时,也就是微型电机40上的偏心曲柄70转动碰到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时,微型电机40的电流瞬间变大,通过和轻载工作电流比较,从而得知微型电机40输出端遇到了较大阻力,集成电路U1立即关闭三极管Q1,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也就是说,在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过程中,当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已达到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90度,而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所述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阻挡, 所述控制电路60检测到所述微型电机40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便立即停止供电, 所述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
开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的转动行程大于锁扣20右移开锁的行程,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到达或接近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的孔底后,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的阻挡而停止转动,将锁扣20保持在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中, 锁芯10A在被锁元件30A的套筒孔31A中可以在设定范围内自由转动,此时可以通过锁芯10A上端的开锁凸轮81来转动锁具内部的开锁元件,锁芯10A处于开锁状态。开锁时,当所述锁扣20左端面与所述锁芯10A外圆周面平齐时,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中心轴线可以设计成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闭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再发一个闭锁的指令,例如一个闭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反向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使锁扣20左端进入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中,此时,所述被锁元件30A与所述锁扣20相衔接而处于闭锁或只能同步联动的状态;而当锁扣20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错位而抵在被锁元件30A的套筒孔31A的侧壁上,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的驱动槽21之左驱动面211的干涉阻挡而被停止运转,同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的作用下处于待锁的状态(可以借用图13来理解),此时在外力作用下,一旦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与所述锁扣20的左端相对应,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的推动下, 所述锁扣20的左端会自动进入所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同时,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也随之离开所述偏心曲柄70,解除其干涉和阻挡;本实施例中的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90度,把锁芯10A旋转至径向孔12A与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相对,锁扣20左端被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锁芯10A和被锁元件30A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锁芯10A处于闭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开锁和闭锁时,微型电机40都要工作,但是微型电机40的转动方向相反;开锁和闭锁一个循环,微型电机40要工作两次。
锁扣20的右端可以设计一个与弹性元件50相适配的盲孔29,弹性元件50安装在该盲孔29内,弹性元件50一端顶在盲孔29的底部,一端顶在锁芯10A的径向孔12A的孔底。
本实施例一可适用于传统的锁头也可以适用于空转锁头;参见图10和图11,其不同之处是,空转锁头是把所述被锁元件30A做成与锁芯10A同轴离合转动的开锁凸轮或开锁传动装置,空转锁头的闭锁和开锁与传统的锁头的闭锁和开锁相反;也就是,闭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闭锁的指令,例如一个闭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的转动行程大于锁扣20右移开锁的行程,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到达或接近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的孔底后,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的阻挡而停止转动,将锁扣20保持在所述锁芯10A的径向孔12A中, 锁芯10A在被锁元件30A的套筒孔31A中可以自由转动而成为空转锁头;开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再发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反向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使锁扣20左端进入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中,当锁扣20左端与锁止缺口32A错位而抵在被锁元件30A的套筒孔31A的侧壁上,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干涉阻挡而被停止运转;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90度。把锁芯10A旋转至径向孔12A与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相对,锁扣20左端被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被锁元件30A之锁止缺口32A,锁芯10A和被锁元件30A被锁扣卡住结合后可以同轴转动开锁。标号为85的是锁头外壳,标号为89的是限位销钉。
实施例二:
参见图6至图9、图12至图16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原理基本相同,为了表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锁芯用标号10B表示,被锁元件用标号30B表示,不同之处具体在于:
①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还包括开锁时所述锁扣20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被锁元件30B不动,而促使所述锁芯10B作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所述错位机构是设置在所述锁芯10B上部的第二弹性元件52;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30B之锁止缺口32B的瞬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2推动所述锁芯10B轴向下行,导致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B之套筒孔31B的内壁上,使所述锁芯10B处于待锁状态;第二弹性元件52设置在被锁元件30B之套筒孔31B的上端孔底与锁芯10B上部之间;
②将偏心曲柄70转动之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设计为360度,为了保证偏心曲柄70转动时有多余的行程,即富余行程,将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实际上,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只需要360度,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的行程,都为偏心曲柄70转动的富余行程,该富余行程最高也可以多达90度;
③开锁时,微型电机40工作;闭锁时,微型电机40不工作;也就是说,开锁和闭锁一个循环,微型电机40只工作一次。
标号11A是锁芯10B的轴向孔,标号84是开锁传动条,标号86是定位销钉。
参见图30,根据微型电机40的转速,可以将偏心曲柄70转动360度和450度的行程角度所用的时间算出,将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设计为偏心曲柄70转动450度的行程角度所用的时间,微型电机40的负载为偏心曲柄70,微型电机40携带偏心曲柄70转动时的轻载工作电流可以计算得到,也可以通过测试得到;集成电路U1在偏心曲柄70转动360度~450度的时间段通过检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处的电压来检测微型电机40的电流,在偏心曲柄70转动360度之内的时间段不做任何检测,当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遇到较大阻力时,也就是微型电机40上的偏心曲柄70转动碰到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时,微型电机40的电流瞬间变大,通过和轻载工作电流比较,从而得知微型电机40输出端遇到了较大阻力,集成电路U1立即关闭三极管Q1,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也就是说,在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过程中,当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已达到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360度,而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只要所述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阻挡, 所述控制电路60检测到所述微型电机40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便立即停止供电, 所述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
开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偏心曲柄70将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推向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右侧,锁扣20左端面与锁芯10B外圆周面平齐,锁扣20左端面脱离被锁元件30B之锁止缺口32B的瞬间,第二弹性元件52推动锁芯10A轴向下行,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B之套筒孔31B的内壁上,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当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时,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锁芯10B在被锁元件30B的套筒孔31B中可以自由转动, 此时可以通过锁芯10B上端的开锁传动条84来转动锁具内部的开锁元件,锁芯10B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手推锁芯10B轴向上行并圧缩第二弹性元件52,同时旋转锁芯10B至径向孔12B与被锁元件30B之锁止缺口32B相对,锁扣20左端被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被锁元件30B之锁止缺口32B,即所述锁扣20已复位,锁芯10B和被锁元件30B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锁芯10B处于闭锁状态。
实施例三:
参见图6至图9、图17至图23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原理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是错位机构的结构不一样,本实施例是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上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的错位机构,为了表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锁芯用标号10C表示,被锁元件用标号30C表示,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锁芯上部设有与该锁芯10C的径向孔12C有一定偏转角度的第二径向孔19,该锁芯10C的第二径向孔19内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53和第三钢球59,相应地,在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1C的内壁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钢球59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39;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3、第三钢球59、锁芯10C的第二径向孔19和被锁元件30C的第二弧形凹槽就构成本实施例的错位机构;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30C之锁止缺口31C的瞬间,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3将所述第三钢球59推入到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内壁的第二弧形凹槽39内,此时所述锁扣20在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内已偏转错位一定角度,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的内壁上,使所述锁芯10C处于待锁状态;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位于所述被锁元件30C之锁止缺口31C时,即所述锁芯10C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3将所述第三钢球59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C的套筒孔32C内壁之第二弧形凹槽39的端部。
标号11C是锁芯10C的轴向孔。
开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偏心曲柄70将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推向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右侧,锁扣20左端面与锁芯10C外圆周面平齐,锁扣20左端面脱离被锁元件30C之锁止缺口32C的瞬间,第三弹性元件53将所述第三钢球59推入到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内壁的第二弧形凹槽39的底部,此时所述锁扣20在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内已偏转错位一定角度,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C之套筒孔32C的内壁上,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当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时,偏心曲柄70富余的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锁芯10C在被锁元件30C的套筒孔31C中可以作300度范围内的自由转动, 此时可以通过锁芯10C上端的开锁凸轮81来转动锁具内部的开锁元件,锁芯10C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用手转动一下锁芯10C,当锁芯10C转回到闭锁位置时,锁扣20左端在锁扣弹性元件50推动下左移,进入到被锁元件30C之锁止缺口32C中,锁芯10C和被锁元件30C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此时,第三弹性元件53将所述第三钢球59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C的套筒孔32C内壁之第二弧形凹槽39的端部,锁芯10C处于闭锁状态。
实施例四:
参见图6至图9、图24、图25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原理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是错位机构的结构不一样,为了表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锁芯用标号10D表示,被锁元件用标号30D表示,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子锁执行机构还包括锁体外壳87和条形弹簧55,锁芯10D上部设有环形槽16,环形槽16底部还设有一条平底凹槽15,锁芯10D和被锁元件30D装入锁体外壳87的安装孔内,锁芯10D的环形槽16与锁体外壳87的安装孔上端平齐,条形弹簧55通过锁体外壳87上的两个弹簧固定桩879嵌入到锁芯10D的环形槽16后,限止锁芯10D向下退出。在闭锁状态时,条形弹簧55的中部还压迫着锁芯10D之平底凹槽15的一端。所述条形弹簧55、锁芯10D的环形槽16、锁芯10D的平底凹槽15和锁体外壳87的两个弹簧固定桩879就构成本实施例的错位机构,该错位机构也是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上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标号11D是锁芯10D的轴向孔。
开锁时,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的转动行程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左端脱离被锁元件30D之锁止缺口32D的瞬间,由于条形弹簧55圧迫了锁芯10D之平底凹槽15的一端,令锁芯10D转动至平底凹槽15的两端都与条形弹簧55结合,使锁芯10D在被锁元件30D的套筒孔31D中偏转了一定角度,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时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被锁元件30D之套筒孔31D的内壁上,当偏心曲柄70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而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锁芯10D在被锁元件30D之套筒孔31D中可作300度范围内的自由转动,此时可以通过锁芯10D上端的开锁凸轮81来转动锁具内部的开锁元件,锁芯10D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用手转动一下锁芯10D,当锁芯10D转回到闭锁位置时,锁扣20左端在锁扣弹性元件50推动下左移,进入被锁元件30D的锁止缺口32D中,锁芯10D和被锁元件30D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锁芯10D处于闭锁状态,此时,条形弹簧55又压迫在锁芯10D之平底凹槽15的一端。
实施例五:
参见图6至图9、图26、图27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原理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是错位机构的结构不一样,为了表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锁芯用标号10E表示,被锁元件用标号30E表示,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锁芯10E上部设有第三弧形凹槽18和第四平底凹槽17,相应地,在所述被锁元件30E上部设有与所述锁芯10E之第三弧形凹槽18和第四平底凹槽17分别相对应的第三径向孔38和第四径向孔37; 销钉99通过所述被锁元件30E的第三径向孔38伸入到所述锁芯10E的第三弧形凹槽18内,限制所述锁芯10E的转动角度和轴向移动;所述被锁元件30E的第四径向孔37内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54和第四钢球58,第四堵盖98将所述被锁元件30E的第四径向孔17封住; 所述第四弹性元件54、第四钢球58、锁芯10E的第四平底凹槽17和被锁元件30E的第四径向孔37就构成本实施例的错位机构,该错位机构也是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上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在所述锁扣20与所述被锁元件30E之锁止缺口32E分离时,所述被锁元件30E之第四径向孔37内的第四弹性元件54将所述第四钢球58推入到所述锁芯10E的第四平底凹槽17内,此时所述锁扣20在所述被锁元件30E之套筒孔31E内已偏转错位一定角度,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E之套筒孔31E的内壁上,使所述锁芯10E处于待锁状态;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位于所述被锁元件30E之锁止缺口32E时,即所述锁芯10E处于闭锁状态时, 所述第四弹性元件54将所述第四钢球58顶在所述锁芯10E之第四平底凹槽17的端部。
标号11E是锁芯10E的轴向孔。
开锁时, 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的转动行程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被锁元件30E之锁止缺口32E的瞬间,第四弹性元件54推动第四钢球58圧迫所述锁芯10E的第四平底凹槽17一端,令锁芯10E在被锁元件30E之套筒孔31E内偏转错位一定角度,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30E之套筒孔32E的内壁上,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当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时,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此时,锁芯10E在被锁元件30E之套筒孔31E中可作180度范围内的自由转动,通过锁芯10E上端的开锁凸轮81来转动锁具内部的开锁元件,锁芯10E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用手转动一下锁芯10E,当锁芯10E转回到闭锁位置时,锁扣20左端在锁扣弹性元件50推动下左移,进入到被锁元件30E之锁止缺口32E中,锁芯10E和被锁元件30E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此时第四弹性元件54又把第四钢球58弹顶在锁芯10E之第四平底凹槽17的端部,锁芯10E处于闭锁状态。
实施例六:
参见图28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原理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锁芯被锁体代替,用标号10A′表示,被锁元件是锁梁,用标号30F表示,还有错位机构的结构稍微不一样,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电子锁执行机构应用于一种横挂锁上,锁体10A′内部设有轴向孔11A′和与该轴向孔11A′贯通的径向孔12A′,轴向孔11A′和径向孔12A′呈丅字形贯穿, 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体10A′的轴向孔11A′内,锁扣20滑动安装在锁体10A′的径向孔12A′内,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体10A′的径向孔12A′之孔底和锁扣20之间,所述锁扣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锁体10A′之径向孔12A′的深度; 锁体10A′左边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机械横挂锁,被锁元件是一条直杆形的锁梁30F,锁梁30F上设有环形槽状的锁止缺口32F;锁体10A′上还设有与径向孔12A′贯通的锁梁轴向安装孔13A′,所述错位机构包括第六弹性元件56,该错位机构是锁体10A′不动,而促使所述被锁元件30F作轴向移动;第六弹性元件56安装在锁体10A′之锁梁轴向安装孔13A′的孔底,其上端顶在插入该锁梁轴向安装孔13A′内的锁梁30F之下端面;当锁梁30F进入锁梁安装孔13A′闭锁后,环形槽状的锁止缺口32F与安装锁扣20的径向孔12A′对应,锁扣弹性元件50推动锁扣20左端进入锁梁30F的锁止缺口32F中,卡在锁体10A′与锁梁30F之间,锁梁30F不能从锁体10A′的锁梁轴向安装孔13A′中抽出。
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左端面脱离锁梁30F之锁止缺口32F的瞬间,锁体10A′之锁梁轴向安装孔13A′底部的第六弹性元件56推动锁梁30F上行开锁,此时,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锁梁30F的外圆柱面上而使所述锁体10A′处于待锁状态;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 当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时, 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此时锁体10A′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手推锁梁30F轴向下行并圧缩第六弹性元件56,使锁梁30F之锁止缺口32F与锁体10A′之径向孔12A′的锁扣20左端相对,锁扣20左端被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卡入到锁梁30F的锁止缺口32F中,锁体10A′和锁梁30F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锁体10A′处于闭锁状态。
实施例七:
参见图29和图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原理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锁体是直挂锁的锁体,用标号10B′表示,被锁元件是钩形的锁梁,用标号30G表示,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电子锁执行机构应用于一种直挂锁上,该直挂锁外形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机械直挂锁,被锁元件是一个上部做成钩形的直杆的锁梁30G,直挂锁之锁体10B′的右上端还设有一个供锁梁30G的钩形右边短杆进入的轴向盲孔14B′。
控制电路60给微型电机40一个开锁的指令,例如一个开锁的脉冲电流,令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大于360度,而小于450度,偏心曲柄70拨动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当锁扣20左端面脱离锁梁30G之锁止缺口32G的瞬间,锁体10B′之锁梁轴向安装孔13B′底部的第六弹性元件56推动锁梁30G上行开锁,此时,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锁梁30G的外圆柱面上而使所述锁体10B′处于待锁状态;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 当碰触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时, 偏心曲柄70的富余行程因为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的阻挡被停止,而偏心曲柄70转动的实际工作行程只须要360度,此时锁体10B′处于开锁状态。
闭锁时,手推锁梁30G轴向下行并圧缩第六弹性元件56,使锁梁30G之锁止缺口32G与锁体10B′之径向孔12B′的锁扣20左端相对,锁扣20左端被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卡入到锁梁30G的锁止缺口32G中,锁体10B′和锁梁30G被锁扣20卡住而不能相对运动,锁梁30G的钩形右边短杆插入到锁体10B′的轴向盲孔14B′中,锁体10B′处于闭锁状态。
标号11 B′是锁体10B′的轴向孔。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锁扣弹性元件50、第二弹性元件52、第三弹性元件53、第四弹性元件54和第六弹性元件56分别都可以是弹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包括锁芯或锁体、锁扣(20)、设有锁止缺口的被锁元件、微型电机(40)、锁扣弹性元件(50)和控制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的控制电路(60); 所述锁芯或锁体内设有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所述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所述锁扣(20)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和所述锁扣(20)之间,所述锁扣(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有偏心曲柄(70),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大于零;所述锁扣(20)设有驱动槽(21);所述偏心曲柄(70)位于所述锁扣(20)的驱动槽(21)内;所述驱动槽(21)的宽度小于所述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所述驱动槽(21)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70)相接触,形成靠近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211)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212);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闭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闭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使其左移并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或者是,闭锁时,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锁扣(20)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相对应,所述锁扣(20)左端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大于0.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促使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芯或锁体有相对位移的错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错位机构包括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
或者所述被锁元件不动,而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的错位机构;
或者所述锁体不动,而使所述被锁元件轴向移动的错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错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锁芯上部的第二弹性元件(52);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2)推动所述锁芯轴向下行,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上,使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上部设有与该锁芯的径向孔有一定偏转角度的第二径向孔(19),该锁芯的第二径向孔(19)内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53)和第三钢球(59),相应地,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钢球(59)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3)、第三钢球(59) 、锁芯的第二径向孔(19)和被锁元件的第二弧形凹槽就构成所述错位机构;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3)将所述第三钢球(59)推入到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内壁的第二弧形凹槽的底部,此时所述锁扣(20)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内已偏转错位一定角度,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上,使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错位机构包括第六弹性元件(56);所述被锁元件是锁梁;所述锁体上还设有与径向孔贯通的锁梁轴向安装孔,第六弹性元件(56)安装在所述锁体之锁梁轴向安装孔的孔底,其上端顶在插入该锁梁轴向安装孔内的锁梁之下端面;在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锁梁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锁体之锁梁轴向安装孔底部的第六弹性元件推动所述锁梁上行开锁,随即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顶在所述锁梁的外圆柱面上,使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9.一种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锁芯或锁体内设置轴向孔和与该轴向孔贯通的径向孔;
将锁扣弹性元件(5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之孔底,再将锁扣(20)滑动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径向孔内并与锁扣弹性元件(50)相接触;所述锁扣(20)的长度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锁芯或锁体之径向孔的深度;所述锁扣(20)设有驱动槽(21);
在微型电机(40)的输出端设置偏心曲柄(70),将该偏心曲柄(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微型电机(40)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T)设计为大于零;将所述微型电机(40)安装在所述锁芯或锁体的轴向孔内,将所述微型电机(40)与控制电路(60)电连接;
将所述驱动槽(21)的宽度设计为小于所述偏心曲柄(70)运行轨迹的最大直径;
装配后,所述偏心曲柄(70)位于所述锁扣(20)的驱动槽(21)内;所述驱动槽(21)两边的侧壁能分别与所述偏心曲柄(70)相接触,形成靠近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左驱动面(211)和远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右驱动面(212);
开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开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右驱动面(212)使其右移并压缩锁扣弹性元件(50),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开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其特征在于:
闭锁时,所述微型电机(40)接到所述控制电路(60)发出的闭锁指令后开始运行,并驱动其输出端上的偏心曲柄(70)相对于该微型电机(40)之转轴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偏心曲柄(70)拨动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使其左移并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或者是,闭锁时,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锁扣(20)左端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相对应,所述锁扣(20)左端被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推进到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内,从而形成所述锁芯或锁体处于闭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90度;或者是将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设计为大于36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微型电机(40)运行过程中,当所述偏心曲柄(70)转动的行程角度已达到最低的设计行程角度,而所述微型电机(40)的实际工作时间还未到, 只要所述偏心曲柄(70)继续转动后被所述锁扣(20)之驱动槽(21)的左驱动面(211)或右驱动面(212)阻挡, 所述控制电路(60)检测到所述微型电机(40)的负载电流突然增大便立即停止供电, 所述微型电机(40)立即停止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之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设置错位机构以促使所述被锁元件与所述锁芯或锁体有相对位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锁执行机构的脱扣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让所述被锁元件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轴向移动,使所述锁扣(20)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有一定轴向位移,导致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或者是,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锁体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被锁元件轴向移动,使所述锁扣(20)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有一定轴向位移,导致使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的外表面,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或者是,开锁时,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脱离所述被锁元件之锁止缺口的瞬间,所述被锁元件保持不动,错位机构促使所述锁芯及其内部的锁扣(20)偏转一定角度,导致所述锁扣(20)的左端面在所述锁扣弹性元件(50)作用下顶在所述被锁元件之套筒孔的内壁上,从而形成所述锁芯处于待锁状态。
CN201610367084.1A 2016-05-27 2016-05-27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Active CN106337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084.1A CN106337606B (zh) 2016-05-27 2016-05-27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084.1A CN106337606B (zh) 2016-05-27 2016-05-27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606A true CN106337606A (zh) 2017-01-18
CN106337606B CN106337606B (zh) 2018-12-07

Family

ID=5782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7084.1A Active CN106337606B (zh) 2016-05-27 2016-05-27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760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4677A (zh) * 2017-09-14 2020-05-01 哈威尔 用于打开和/或关闭包括电锁的门的电子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113137141A (zh) * 2021-04-23 2021-07-20 中山亿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锁
US11167685B2 (en) * 2018-03-02 2021-11-09 Beijing Tuse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for carrying container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7080Y (zh) * 1997-06-30 1999-02-10 罗士中 电控锁脱扣装置
AU2010212377A1 (en) * 2009-08-18 2011-03-10 Assa Abloy Australia Pty Limited A Lock
CN204139774U (zh) * 2014-10-11 2015-02-04 青岛三链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挂锁不堵转电机离合
JP2015067970A (ja) * 2013-09-26 2015-04-13 セイコークロ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錠
CN204920525U (zh) * 2015-08-24 2015-12-30 李宏安 一种防盗安全锁
CN205654185U (zh) * 2016-05-27 2016-10-19 罗甘 电子锁执行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7080Y (zh) * 1997-06-30 1999-02-10 罗士中 电控锁脱扣装置
AU2010212377A1 (en) * 2009-08-18 2011-03-10 Assa Abloy Australia Pty Limited A Lock
JP2015067970A (ja) * 2013-09-26 2015-04-13 セイコークロ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錠
CN204139774U (zh) * 2014-10-11 2015-02-04 青岛三链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挂锁不堵转电机离合
CN204920525U (zh) * 2015-08-24 2015-12-30 李宏安 一种防盗安全锁
CN205654185U (zh) * 2016-05-27 2016-10-19 罗甘 电子锁执行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4677A (zh) * 2017-09-14 2020-05-01 哈威尔 用于打开和/或关闭包括电锁的门的电子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111094677B (zh) * 2017-09-14 2021-07-23 哈威尔 用于打开和/或关闭包括电锁的门的电子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US11167685B2 (en) * 2018-03-02 2021-11-09 Beijing Tuse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for carrying containers
US20220041094A1 (en) * 2018-03-02 2022-02-10 Beijing Tuse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for carrying containers
US11919435B2 (en) * 2018-03-02 2024-03-05 Beijing Tuse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for carrying containers
CN113137141A (zh) * 2021-04-23 2021-07-20 中山亿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606B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606A (zh) 电子锁执行机构及其脱扣方法
US9316022B2 (en) Lock assembly having lock position sensor
US9340999B2 (en) Manually driven electronic deadbolt assembly with free-spinning bezel
US10875401B2 (en) Cover plate control device and automobile
KR19980086671A (ko) 전자 작동식 로크
CN205314703U (zh) 锁芯及锁具
EP2599943A1 (en) Electronic door lock device for connecting clutch easily
WO2015010513A1 (zh) 高安全性离合电子锁头
CN105545115A (zh) 可自动复位锁芯
CN107740641A (zh) 智能电子锁
CN110512950B (zh) 锁芯
CN205654185U (zh) 电子锁执行机构
CN102817508B (zh) 低功耗智能电子锁头
CN104533172B (zh) 一种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遥控锁头
CN111206833A (zh) 锁具
CN103806754A (zh) 微功耗智能电子锁头
CN113216758B (zh) 一种智能锁、户外柜
CN2801998Y (zh) 用电机开启的遥控防盗门锁
CN201474412U (zh) 一种智能锁的旋拨装置
CN211313734U (zh) 一种锁具的拨头和具有该拨头的锁芯及锁具
CN208056846U (zh) 一种锁舌状态感知机构
CN103174335B (zh) 旋转电磁铁式离合机构
CN205688970U (zh) 一种机电双控锁芯结构
CN208801961U (zh) 一种水平传动的汽车电子管柱锁
CN210858283U (zh) 一种新型双系统的智能葫芦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2

Address after: 518100 Unit 501, Jiahao Square Complex Building, 362 Yuan Second Road, Dala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ragon brother digital lock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No. 201, C2 Building, Yahao Xuan, 34 Jianan Road,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 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