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5438A -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5438A
CN106335438A CN201610856647.3A CN201610856647A CN106335438A CN 106335438 A CN106335438 A CN 106335438A CN 201610856647 A CN201610856647 A CN 201610856647A CN 106335438 A CN106335438 A CN 106335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are
glassy layer
blind hol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6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5438B (zh
Inventor
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rmi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6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5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5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5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2001/1223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sensors o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1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03K2217/94102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ivation
    • H03K2217/9410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ivation using a light b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属于汽车部件领域。该导电光感应器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依次粘合连接的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光井传感器、导电层、化学胶体层及显示屏,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开设有多个盲孔,光井传感器嵌设于盲孔内且光井传感器与盲孔一一对应,导电层及化学胶体层的四周由密封胶封闭。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时,光井传感器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使用范围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该内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Description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为了方便操作,电子内后视镜通常采用触摸电容屏。触摸电容屏,即在防眩目玻璃上镀一层导电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电层。由于导体内自带电场和人体电场,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手指与导电层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产生信号反馈给处理器,但电容屏会受到电源波动、潮湿环境等的影响。当屏幕上有水或其他导电介质时,用户触摸屏幕时,电容触摸屏无法反馈准确信号,触摸屏失去触摸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包括光井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时,光井传感器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使用范围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包括防眩目玻璃层、光井传感器、导电层、化学胶体层及显示屏,防眩目玻璃层包括第一防眩目玻璃层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开设有多个盲孔,光井传感器嵌设于盲孔内且光井传感器与盲孔一一对应,导电层及化学胶体层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之间,导电层及化学胶体层的四周由密封胶封闭,显示屏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远离化学胶体层的一侧,第一防眩目玻璃层、导电层、化学胶体层、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及显示屏依次粘合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导电层及化学胶体层设置在两层防眩目玻璃层之间,在其中一层防眩目玻璃层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嵌设有光井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时,光井传感器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使用范围广,不受传统电容式触摸屏对使用环境的要求限制,在防眩目玻璃层的表面有水等导电介质的情况下,触摸操作仍能准确完成。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光井传感器包括不透光层、透光层、光感应层及导线,不透光层围成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透光层及光感应层位于容纳腔内,光感应层位于远离容纳腔的开口端的一侧,导线的一端与光感应层连接。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的中心线与防眩目玻璃层垂直。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呈矩阵均匀分布于防眩目玻璃层。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开设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盲孔的开口端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靠近导电层的一侧。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开设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盲孔的开口端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远离导电层的一侧,盲孔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导线孔贯穿第一防眩目玻璃层。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开设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盲孔的开口端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靠近导电层的一侧,盲孔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导线孔贯穿第二防眩目玻璃层。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盲孔为圆形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和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后视镜本体包括上盖、下盖、PCB及支架,上盖卡接于下盖,导电光感应器与PCB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光井传感器和显示屏分别与PCB电连接,支架与下盖转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该内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用户在使用内后视镜过程中,不需要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该内后视镜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与下盖通过球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该导电光感应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光井传感器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使用范围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该内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导电光感应器,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的光井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标记:10-导电光感应器;110-防眩目玻璃层;111-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2-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3-盲孔;114-导线孔;120-光井传感器;121-不透光层;122-透光层;123-光感应层;124-导线;130-导电层;140-化学胶体层;150-密封胶;160-显示屏;20-内后视镜;210-上盖;220-下盖;230-PCB;231-连接线;240-支架;250-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光感应器10,包括防眩目玻璃层110、光井传感器120、导电层130、化学胶体层140及显示屏16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眩目玻璃层110包括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开设有多个盲孔113。
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13为圆形孔,即盲孔113的横截面为圆形。盲孔113除了可以为圆形孔外,还可以为方形孔、椭圆形孔等形状的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盲孔113的形状。但是,这些非圆孔相对于圆形孔占据较大的空间,加工制造不方便,同时,不利于盲孔113的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操作,盲孔113的位置并不是开在两个防眩目玻璃层110上的,而是单独开在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者单独开在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这样交叉设置,可以防止盲孔113开在两个防眩目玻璃层110时,出现盲孔113投影重叠的现象,避免无法操作,同时,便于制造加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13的中心线与防眩目玻璃层110垂直,即盲孔113垂直于防眩目玻璃层110开设。由于防眩目玻璃层110的厚度相对于长度较小,可以将防眩目玻璃层110看作是一个平板,盲孔113垂直于平板的平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13呈矩阵均匀分布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如图1所示)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及防眩目玻璃层110的制造加工,盲孔113均匀布满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即盲孔113密布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这样可以避免盲点的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13的位置是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来确定的,盲孔113可以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也可以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盲孔113可以位于防眩目玻璃层110的上部,也可以位于防眩目玻璃层110的下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盲孔113可以开设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盲孔113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的上部,盲孔113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114,导线孔114贯穿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盲孔113可以开设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盲孔113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的下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盲孔113可以开设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盲孔113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的上部,盲孔113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114,导线孔114贯穿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盲孔113可以开设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盲孔113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的下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井传感器120嵌设于盲孔113内且光井传感器120与盲孔113一一对应。如图7所示,光井传感器120包括不透光层121、透光层122、光感应层123及导线124。不透光层121围成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透光层122及光感应层123位于容纳腔内,光感应层123位于远离容纳腔的开口端的一侧,导线124的一端与光感应层123连接,导线124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电连接。为了方便操作,在防眩目玻璃层110水平放置状态下,容纳腔的开口应竖直向上。光井传感器120的作用是当光线发生变化时,光感应层123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导线124传递给外部设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位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之间。导电层130为金属导电层,化学胶体层140为半固态胶体层,为了防止化学胶体层140泄露,在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之间设置有密封胶150,即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的四周由密封胶150封闭。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的作用是使玻璃层具有防眩目的功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60位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的远离化学胶体层140的一侧。显示屏160的作用是在导电光感应器10上显示影像,显示屏16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10的组装方法为:
光井传感器120的安装:将不透光层121围成容纳腔,先后将光感应层123、透光层122置于容纳腔内,导线124与光感应层123电连接,组装好光井传感器120,将光井传感器120置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者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的盲孔113内;
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的设置:将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水平放置,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置于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上表面,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的四周用密封胶150围挡;
整体组装成型:用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覆盖导电层130及化学胶体层140,并将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导电层130、化学胶体层140及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粘结在一起,再将显示屏160粘合在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的远离化学胶体层14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盲孔113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开设于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或第二防眩目玻璃层112,同时,盲孔113可以位于防眩目玻璃层110的上部或下部。当盲孔113位于防眩目玻璃层110的上部时,盲孔113的封闭端开设用于穿设导线124的导线孔114,该导线孔114为通孔。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由于光井传感器120的四周是不透光层121,光线只能单向由玻璃表面向显示屏160垂直投射,当用户触摸第一防眩目玻璃层111时,手指遮挡光线,光线无法传递至与手指位置相对应的光井传感器120,该光井传感器120的光感应层123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导线124传递至外部设备,从而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光感应器10,该导电光感应器10包括光井传感器120,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触摸该导电光感应器10,光井传感器120感应到光线的变化后,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信号来反馈触摸位置,该导电光感应器10使用范围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后视镜20,包括后视镜本体和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10。
本实施例中,后视镜本体包括上盖210、下盖220、PCB230及支架240。上盖210卡接于下盖220,导电光感应器10与PCB230位于上盖210与下盖220之间,光井传感器120和显示屏160分别PCB230电连接,支架240与下盖220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视镜本体包括连接线231,PCB230与外部设备通过连接线231连接,支架240与下盖220通过球铰250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后视镜20,该内后视镜20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光感应器10,该内后视镜20触摸定位精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多种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电光感应器10及内后视镜20,该应用导电光感应器10的内后视镜20,触摸定位精确、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眩目玻璃层、光井传感器、导电层、化学胶体层及显示屏,所述防眩目玻璃层包括第一防眩目玻璃层和第二防眩目玻璃层,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或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开设有多个盲孔,所述光井传感器嵌设于所述盲孔内且所述光井传感器与所述盲孔一一对应,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化学胶体层位于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和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之间,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化学胶体层的四周由密封胶封闭,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远离所述化学胶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所述导电层、所述化学胶体层、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及所述显示屏依次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井传感器包括不透光层、透光层、光感应层及导线,所述不透光层围成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透光层及所述光感应层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感应层位于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光感应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防眩目玻璃层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呈矩阵均匀分布于所述防眩目玻璃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所述盲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靠近所述导电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所述盲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的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盲孔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贯穿所述第一防眩目玻璃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开设于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所述盲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的靠近所述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盲孔的封闭端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贯穿所述第二防眩目玻璃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为圆形孔。
9.一种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光感应器,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上盖、下盖、PCB及支架,所述上盖卡接于所述下盖,所述导电光感应器与所述PCB位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光井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PCB电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下盖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下盖通过球铰连接。
CN201610856647.3A 2016-09-27 2016-09-27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Active CN106335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647.3A CN106335438B (zh) 2016-09-27 2016-09-27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647.3A CN106335438B (zh) 2016-09-27 2016-09-27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438A true CN106335438A (zh) 2017-01-18
CN106335438B CN106335438B (zh) 2019-01-08

Family

ID=5784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6647.3A Active CN106335438B (zh) 2016-09-27 2016-09-27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54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723B (zh) * 2018-03-06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後視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136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03093887U (zh) * 2012-12-27 2013-07-31 山东银座海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倒车影像系统的电子防眩内后视镜及汽车
CN104407741A (zh) * 2014-12-10 2015-03-11 赣州市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带盲孔的触摸屏制造方法和触摸屏的玻璃面板
JP2016154035A (ja) * 2015-02-16 2016-08-25 株式会社アスカネット 光センサ付き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非接触入力方法
CN206171313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136A (zh) * 2007-12-05 2009-06-10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03093887U (zh) * 2012-12-27 2013-07-31 山东银座海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倒车影像系统的电子防眩内后视镜及汽车
CN104407741A (zh) * 2014-12-10 2015-03-11 赣州市德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带盲孔的触摸屏制造方法和触摸屏的玻璃面板
JP2016154035A (ja) * 2015-02-16 2016-08-25 株式会社アスカネット 光センサ付き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非接触入力方法
CN206171313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723B (zh) * 2018-03-06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後視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438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8000B (zh) Oled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US98391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with sensing antenna
KR20160102482A (ko) 지문 인식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CN103025107A (zh) 电子设备
CN10533491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068685A (zh) 终端
KR20220001513A (ko) 표시 장치
KR102109920B1 (ko) 휴대형 전자장치 및 그 이미지 캡처 모듈과 캐리어 어셈블리
CN207692292U (zh) 一种高精度激光测距设备用电磁屏蔽舱
CN109448555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18472A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6335438A (zh)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CN206171313U (zh) 导电光感应器及内后视镜
CN206442416U (zh) 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164498U (zh) 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及触摸设备
CN101859945A (zh) 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组件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7731875B (zh) 一种可实现触控功能的oled面板及触控系统
CN206774156U (zh) 电子设备
CN108541156A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TWI728462B (zh) 觸控感測器、配線器具
CN208861296U (zh) 光学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413233B (zh) 终端
CN109376697B (zh) 光学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846665U (zh) 一种抗震触摸屏组件
CN205656548U (zh) 移动终端的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