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4259A -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4259A
CN106334259A CN201610868207.XA CN201610868207A CN106334259A CN 106334259 A CN106334259 A CN 106334259A CN 201610868207 A CN201610868207 A CN 201610868207A CN 106334259 A CN106334259 A CN 106334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epilepsy
therapeutic instrument
inductor
electropl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82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桂强
诺敏
赵赫
赵一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8682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42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4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42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9656 priority patent/WO201805917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4Leading-off electric charges, e.g. by earth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其中,该癫痫病治疗仪包括:超导电板感应器,用于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所述脑神经元放电导致癫痫病发作。该方案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的方式来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患者可以随时、自主地将超导电板感应器与头颅接触,实现不吃药、不手术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癫痫病治疗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或风险,还可以有效预防癫痫病发作,避免癫痫病的反复发作。

Description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癫痫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癫痫的药物治疗;2)癫痫外科治疗;3)生酮饮食治疗。
针对1)癫痫的药物治疗,以镇静剂类药物为主,长期服用以达到控制病情发作的手段,但是,药物对人体有伤害,药物不良反应容易引起脑痴呆等患病风险。癫痫病的发作无时间规律,且部分患者因长期服药导致药耐受效果不佳。
针对2)癫痫外科治疗(包括神经调控疗法),手术只是癫痫的治疗方法之一,一般术后还是要规范用药。外科治疗主要包括:①切除性手术:病灶切除术、致病灶切除术、(多)脑叶切除性、大脑半球切除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②离断性手术:单脑叶或多脑叶离断手术、大脑半球离断术;③姑息性手术:胼胝体切开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脑皮层电凝热灼术;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致痫灶放射治疗、传导通路放射治疗;⑤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致痫灶放射治疗、传导通路放射治疗;⑥神经调控手术:利用植入性和非植入性技术手段,依靠调节电活动或化学递质的手段,来达到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的目的,神经调控手术相对于切除性手术的有点是可逆、治疗参数可体外调整及创伤小。目前癫痫常用的神经调控手术有: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反应式神经电刺激术、微量泵的植入技术及经颅磁刺激等。
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癫痫,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步,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使一半以上患者的癫痫发作完全消失。但是,癫痫外科手术治疗,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例如,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简称为VNS)是一种新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外科手段,它具有不用开颅、不损伤脑神经组织、微创、可逆、安全性高等优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受到广泛欢迎。不但可以用于药物无效的患者,对于手术后无效或复发者也适合进行此手术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是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批准作为难治性癫痫的辅助疗法,其原理是将刺激器植入左锁骨下的胸大肌浅层,刺激器电极固定于颈部迷走神经,胸壁刺激器不断发射微弱电脉冲,刺激迷走神经,从而引起脑电活动及神经递质变化,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迷走神经刺激术可以使大约10%难治性癫痫患者获得完全控制,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通过不断调整刺激参数,大约70%患者发作次数可减少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疗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作用,可以使患者的警觉性、语言技巧、思维能力、独立性等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目前,国内外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在儿童以及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儿童的记忆力、情志改善尤为明显。随着研究的深入,VNS已经广泛应用于无法进行切除性手术的各种年龄段难治性癫痫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可以酌情采用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术在内的外科治疗手段,大多数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但是,外科手术治疗癫痫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手术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控制发作,但手术并不适合所有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完全不发作。
其次,手术毕竟对大脑有创伤,再微创的手术也是有创伤的,创伤也可能刺激周围区域异常放电,因此,术后还是要规律用药,即外科治疗有其风险性。费用也比较高。
最后,手术不是一劳永逸,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辅助药物治疗。
针对3)生酮饮食治疗,是通过一个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其抗癫痫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癫痫病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癫痫病治疗存在的反复发作、对患者有身体伤害或风险的技术问题。该癫痫病治疗仪包括:超导电板感应器,用于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所述脑神经元放电导致癫痫病发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患者头颅的形状相适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的数量为5个,分别与患者头颅的左颞叶穴位、右颞叶穴位、额叶穴位、枕叶穴位以及顶叶穴位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微型记录器,与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感应到的电流信息,将采集的电流信息与患者信息对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为USB)接口,用于导出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和/或,无线传输设备,用于传输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微型记录器提供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定位设备,用于定位患者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包括:电流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获取所述电流信息;熔体,用于将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消耗所述瞬时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帽子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码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密码信息,触发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癫痫病治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癫痫病治疗存在的反复发作、对患者有身体伤害或风险的技术问题。该癫痫病治疗系统包括:至少一台上述任意一种癫痫病治疗仪;计算机,用于获取并存储每台癫痫病治疗仪的位置信息、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由于发明人发现癫痫病发作的根本原因是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因此,发明人提出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恢复脑神经元,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由于是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的方式来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患者可以随时、自主地将超导电板感应器与头颅接触,实现不吃药、不手术的治疗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癫痫病治疗相比,可以避免癫痫病治疗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或风险,还可以有效预防癫痫病发作,避免癫痫病的反复发作;同时该癫痫病治疗仪适合所有人使用,每个人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癫痫病治疗仪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记录器在癫痫病治疗仪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癫痫病治疗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癫痫病治疗仪,如图1所示,该癫痫病治疗仪包括:
超导电板感应器101,用于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所述脑神经元放电导致癫痫病发作。
由图1所示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由于发明人发现癫痫病发作的根本原因是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因此,发明人提出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恢复脑神经元,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由于是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的方式来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患者可以随时、自主地将超导电板感应器与头颅接触,实现不吃药、不手术的治疗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癫痫病治疗相比,可以避免癫痫病治疗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或风险,还可以有效预防癫痫病发作,避免癫痫病的反复发作;同时该癫痫病治疗仪使用方便、适合所有人使用,每个人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适合群防、群治人群,有助于减轻癫痫病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患者佩戴上述癫痫病治疗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上述癫痫病治疗仪还包括:支架102,用于固定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患者头颅的形状相适应。例如,超导电板感应器101固定在支架102上,如图1所示,支架102可以是两个弧形结构交叉固定形成的,支架102的形状与所述患者头颅的形状相适应,超导电板感应器101分别固定在支架102的末端和顶端,在情绪情况、身体状态、气候变化等能引起自身犯病的情况下,患者只要将支架102佩戴在头上,超导电板感应器101即可与患者的头颅接触,以便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达到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由于导致癫痫病发作的异常放电的脑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且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为了提高上述癫痫病治疗仪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超导电板感应器的数量可以为5个,分别与患者头颅的左颞叶穴位、右颞叶穴位、额叶穴位、枕叶穴位以及顶叶穴位接触。发明人发现左颞叶穴位、右颞叶穴位、额叶穴位、枕叶穴位以及顶叶穴位这5个区域是发生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病发作频率较高的点,为了提高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成功率,发明人提出在左颞叶穴位、右颞叶穴位、额叶穴位、枕叶穴位以及顶叶穴位这5个点分别有超导电板感应器接触,任意一个穴位的脑神经元发生异常放电,超导电板感应器都能及时将电流导出患者体外,以提高上述癫痫病治疗仪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时,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101,包括:电流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获取所述电流信息;熔体,用于将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消耗所述瞬时电流。具体的,电流感应器感应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获取电流信息,例如,该电流信息可以包括瞬时电流的大小、发生放电产生瞬时电流的频率、发生放电产生瞬时电流的时间以及是哪个穴位的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瞬时电流等信息,该电流信息可以是脑电图像的形式;熔体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内部深层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瞬时电流导出患者体外,并将瞬时电流消耗掉。
具体实施时,为了便于查询患者的病情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癫痫病治疗仪还包括:微型记录器103,与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感应到的电流信息,将采集的电流信息与患者信息对应存储。具体的,微型记录器与超导电板感应器连接,如果癫痫病治疗仪具有如图1所示的支架102,超导电板感应器101固定在支架102的末端和顶端,则微型记录器103可以固定在支架102上,例如,如图2所示,微型记录器103可以固定在支架102的顶端前方,超导电板感应器101与微型记录器103的连接线可以设置在支架102内部,微型记录器可以实时从超导电板感应器101的电流感应器处获取电流信息,并将电流信息与患者信息对应存储,例如,该患者信息可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年月日、时间、病历号、患者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等信息,将实时电流信息与患者信息对应存储后,患者可以查询存储记录,分析自身癫痫病发作时的环境因素或自身因素,在再次出现相似的发病因素时可以自主地预先佩戴上述癫痫病治疗仪,以便有效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发作。同时,医生也可以查询存储记录,分析患者的病情发展,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包括:USB接口,用于导出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和/或,无线传输设备,用于传输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微型记录器提供电源。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定位设备,用于定位患者的位置信息。具体的,定位患者的位置信息后,可以为分析患者的病情提供地理位置依据。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癫痫病治疗仪还包括:密码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密码信息,触发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启动。例如,每台癫痫病治疗仪都设有一个预设密码信息,只有该预设密码信息被正确输入了,密码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预设密码信息,才能启动该台癫痫病治疗仪工作,可以通过信号触发的方式触发超导电板感应器启动。
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得上述癫痫病治疗仪具有美观性,消除患者佩戴时的心理压力,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癫痫病治疗仪还包括:壳体,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帽子形状。具体的,上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设置于壳体内,患者可以像戴帽子一样佩戴上述癫痫病治疗仪,使得患者在着装上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已达到美观、消除患者心理压力的目的。该壳体可以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做成任意帽子的形状。当上述癫痫病治疗仪具有支架时,超导电板感应器固定在如图1所示的支架上,在壳体内侧可以设置固定带,以便将支架固定在壳体内,进而将超导电板感应器、微型记录器等固定在壳体内,还可以在壳体上开设长方形开口,例如,1.5厘米×4厘米的开口,以便微型记录器的太阳能电池通过该开口接收太阳能,进而为微型记录器供电。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癫痫病治疗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台上述任意一种癫痫病治疗仪;计算机,用于获取并存储每台癫痫病治疗仪的位置信息、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在该计算机端可以实现患者数据库的功能,为病案分析、总结提供依据,给癫痫病患者提供了普查普治方便快捷的诊断、治疗、跟踪程序,实现对癫痫病患者个体达到精确完整的数据链服务并终身保留数据。例如,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从各台癫痫病治疗仪获取以下信息:a)患者在国内外四个季节中季节因素(如晴天、雾天、雨天、阴天、雪天等)导致的发病率;b)男女性别不同的发病率,包括年龄段、患者所处地区(如平原、高原、城市、农村等);c)癫痫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如血型、性格(内向、外向)、个人嗜好、习惯等;d)每次癫痫病发作放电的时间段、电流量等;e)经常在哪个部位放电及放电数量原因等。
目前,治愈癫痫病还是一个世界难题。尽管最近十多年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治疗癫痫病的药物和手术方式都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想要治愈癫痫病,目前还是很困难。发明人找到癫痫病发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异常放电的脑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且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具有突发性和短暂一过性,发明人采取与现有外科手术治疗的逆向思维,提出上述癫痫病治疗仪、癫痫病治疗系统。
另外,具体资料显示:①居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为WHO)估计,全球大约有5000万癫痫病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病的患病率(prevalence)在4%~7%之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重视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即在最近某段时间(1年或2年)内仍有发作的癫痫病列数与同期人口之比,我国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在30/10万左右。据此估算,我国约有600万左右的活动性癫痫病患者,同时每年有40万左右新发癫痫病患者。癫痫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癫痫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2~3倍。②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和经济转轨期,医疗保险、就业等社会保证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目前在癫痫诊疗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不规范之处。③癫痫病患者因病情原因多数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参加社保,目前癫痫病也不在医保范围内。针对癫痫病患者数量庞大的现状,本申请的癫痫病治疗仪、癫痫病治疗系统具有积极意义,起到群防、群治效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福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由于发明人发现癫痫病发作的根本原因是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因此,发明人提出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恢复脑神经元,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由于是通过超导电板感应器与患者头颅接触的方式来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患者可以随时、自主地将超导电板感应器与头颅接触,实现不吃药、不手术的治疗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癫痫病治疗相比,可以避免癫痫病治疗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或风险,还可以有效预防癫痫病发作,避免癫痫病的反复发作;同时该癫痫病治疗仪适合所有人使用,每个人可以达到有效治疗和预防癫痫病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导电板感应器,用于与患者头颅接触,将脑神经元放电产生的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所述脑神经元放电导致癫痫病发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患者头颅的形状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的数量为5个,分别与患者头颅的左颞叶穴位、右颞叶穴位、额叶穴位、枕叶穴位以及顶叶穴位接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型记录器,与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感应到的电流信息,将采集的电流信息与患者信息对应存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记录器,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用于导出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和/或
无线传输设备,用于传输存储的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
太阳能电池,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微型记录器提供电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记录器,还包括:
定位设备,用于定位患者的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包括:
电流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获取所述电流信息;
熔体,用于将所述脑神经元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导出患者体外,消耗所述瞬时电流。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帽子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码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密码信息,触发所述超导电板感应器启动。
11.一种癫痫病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癫痫病治疗仪;
计算机,用于获取并存储每台癫痫病治疗仪的位置信息、电流信息和患者信息。
CN201610868207.XA 2016-09-29 2016-09-29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Pending CN1063342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207.XA CN106334259A (zh) 2016-09-29 2016-09-29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PCT/CN2017/099656 WO2018059177A1 (zh) 2016-09-29 2017-08-30 移动式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8207.XA CN106334259A (zh) 2016-09-29 2016-09-29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4259A true CN106334259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839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8207.XA Pending CN106334259A (zh) 2016-09-29 2016-09-29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4259A (zh)
WO (1) WO20180591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17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赵一赫 移动式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CN108630320A (zh) * 2018-05-10 2018-10-0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医保大数据测算疾病患病率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2762B (zh) * 2021-08-03 2024-04-30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2792Y (zh) * 2005-07-21 2007-07-18 高春平 自动癫痫脑电监测及诊断系统
CN202637710U (zh) * 2012-07-04 2013-01-02 通化市佳俊生物电子有限公司 生物电贴
CN103300851B (zh) * 2013-06-19 2015-06-03 深圳市智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脑电波和体征采集功能的帽子
CN203710542U (zh) * 2013-12-26 2014-07-16 王涛 脑深部癫痫放电引导治疗器
CN103920235A (zh) * 2014-04-25 2014-07-16 上海银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刺激电极
CN106334259A (zh) * 2016-09-29 2017-01-18 赵赫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17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赵一赫 移动式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CN108630320A (zh) * 2018-05-10 2018-10-0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医保大数据测算疾病患病率的方法
CN108630320B (zh) * 2018-05-10 2021-07-0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医保大数据测算疾病患病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9177A1 (zh)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4600B2 (en) Non-invasive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or preven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other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US20220347473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skull/brain interface
US10758174B2 (en) Method for cross-diagnostic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neurologic features underpinning ment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US20060058856A1 (en) Responsive therapy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CN106999088A (zh) 用于监测肌肉康复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23808A (zh) 脑深部刺激系统
Peltola et al. Anatomoelectroclinical features of SEEG-confirmed pure insular-onset epilepsy
CN105664357A (zh) 多参数可调经颅电刺激系统
CN106334259A (zh) 癫痫病治疗仪及癫痫病治疗系统
CN106075727A (zh) 一种基于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在线诊疗系统
CN104622468A (zh) 外置预测功能的脑深部刺激系统
WO2019082180A1 (en) ELECTRIC STIM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DEVICE
Rembado et al. Cortical responses to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re modulated by brain state in nonhuman primates
Xue et al. Symptomatic responses elicit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cingulate cortex: study of a cohort of epileptic patien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CN106667505A (zh) 一种检测治疗心理疾病的系统
CN204121602U (zh) 一种基于磁刺激的深部脑刺激系统
Rivera-Urbina et 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in the context of sleep and insomnia
CN109529197A (zh) 一种具有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效果的物联网帽子
CN110193143A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系统和方法
Goswami et al. A brief review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US2023012853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development disorders
Yue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nnectome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ehand Integrative func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Rembado et al. Cortical responses to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re modulated by ongoing oscillatory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brain states in non-human primates
Kumar 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Seizures in Epilepsy Using Point Of Care (POC)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