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139B -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2139B
CN106332139B CN201610789760.4A CN201610789760A CN106332139B CN 106332139 B CN106332139 B CN 106332139B CN 201610789760 A CN201610789760 A CN 201610789760A CN 106332139 B CN106332139 B CN 106332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tested
test
equipment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9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2139A (zh
Inventor
张超冰
刘志勇
朱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A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A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A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VOLA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897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2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2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2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检测技术,其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在整机产品形态下,对无线质量进行快速、全面、有效地测试。本发明方案包括:A、检测当前测试环境是否存在干扰,若有干扰,则先排除干扰源,若无干扰则进入步骤B;B、选择多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所选取的所有待测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C、按照所述测试标准对批量产品实施检测,拦截检测不合格的设备。本发明适用于无线接入设备高效、准确检测。

Description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个人消费者对无线WIFI接入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走在哪里都希望能够通过免费的WIFI接入互联网;
特别是在企业和家庭,在已经有无线wifi接入的情况下,个人消费者更愿意用WIFI来接入网络,而不选择3G或4G网络;
个人消费者在使用wifi接入互联网的体验中,经常遇到因wifi接入设备本身问题,而引发上网卡、看视频卡、刷网页刷微信刷不出来的现象;消费者对wifi接入设备的无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技术中对无线接入设备的检测方案常采用无线板测发射指标和接收指标,或者无线整机屏蔽吞吐率测试方案,其存在缺陷:
1)无线板测发射指标和接收指标,只能测试到主板一级,无法拦截天线的缺陷;
2)对于内置天线的产品,无线板测方法由于测试后有一道人工补焊工序,该工序不受控,导致无法确定测试点到天线端的好坏;
3)对于天线馈线在设备内部绕线过程中受到干扰,引发无线质量下降问题,无线板测方法无法测试到;
4)无线整机屏蔽吞吐率测试,吞吐率波动大,对无线存在被干扰、焊接短路、断路等现象引发的无线问题,无法精确测试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在整机产品形态下,对无线质量进行快速、全面、有效地测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台、发包仪、天线单元及待测无线接入设备;所述控制台与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相连,所述发包仪与天线单元相连;
控制台,用于提供测试需求设置,根据测试需求启动环境检测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以及提供测试配置功能,将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发包仪,将针对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相应待测无线接入设备;在收到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统计收包结果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进行比对,获得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通过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在此测试标准下,重新对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对所有待测设备完成在该测试标准下的测试,判断设备是否合格;
发包仪,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发送数据包,将数据包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用于将收到的来自于发包仪的数据包信号辐射出去;
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该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接收数据包并统计收包的数量,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台根据测试需求启动环境检测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的方法为:
控制台生成控制指令传送给待测无线接入设备,待测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收到的指令执行收包动作,检测环境中是否有干扰包的存在,并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控制台对回传数据判断,确定是否存在环境干扰。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具体包括:
测试信道、发包数量、发包信号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针对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具体包括:
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台在收到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统计收包结果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进行比对,获得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的方法为:
不断调整发包信号强度,统计收包数量和发包数量,满足以下公式的最小发包信号强度即为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发包数量-收包数量)/发包数量<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台通过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的方法为:
控制台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去掉偏差过大的个别离散数据,并统计最终偏差,若偏差适当,则以满足该偏差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加上一定余量(这里的一定余量为预设经验值)作为测试标准信号强度;
若最终偏差较大,则通过调整天线与待测设备的相对位置,重新执行测试,找到符合偏差要求的测试标准信号强度;
最终将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固化下来,与测试标准信号强度一起形成测试标准。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检测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当前测试环境是否存在干扰,若有干扰,则先排除干扰源,若无干扰则进入步骤B;
B、选择多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所选取的所有待测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
C、按照所述测试标准对批量产品实施检测,拦截检测不合格的设备。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具体包括:
B1、选择多台待测设备,在检测设备硬件无明显问题后,进入步骤B2;
B2、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针对该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B3、重复步骤B2,直至获取针对所选取的所有待测设备满足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B4、对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2中,所述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针对该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不断调整发包仪的发包信号强度,统计收包数量和发包数量,满足以下公式的最小发包信号强度即为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发包数量-收包数量)/发包数量<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C具体包括:
C1.控制台依据测试标准对发包仪的发射信号强度、通道、信道参数重新配置,并配置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的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
C2.控制台控制发包仪发包,发包仪将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由天线单元将信号辐射出去,传递给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
C3.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收到数据包后,统计收包数量,并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C4.控制台收到数据包之后与通过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计算出来的标准收包数量进行比对,如果小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则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若大于或等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的该通道测试合格,则继续测试该设备的下一个测试通道,若该产品的所有测试通道测试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格,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能在无干扰环境下对整机产品无线质量实施有效的测试,将因生产制程、来料等问题引发的无线不良全部拦截下来,避免无线有问题的设备流入到客户手中,提升产品客户体验和满意度,通过试错的方法刷新标准,适用范围广,所有无线wifi设备均能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测试标准筛查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中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在整机产品形态下,对无线质量进行快速、全面、有效地测试。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台、发包仪、天线单元及待测无线接入设备;所述控制台与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相连,所述发包仪与天线单元相连;
控制台,用于提供测试需求设置,根据测试需求启动环境检测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以及提供测试配置功能,将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发包仪,将针对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相应待测无线接入设备;在收到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统计收包结果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进行比对,获得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通过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在此测试标准下,重新对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对所有待测设备完成在该测试标准下的测试,判断设备是否合格;
发包仪,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发送数据包,将数据包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用于将收到的来自于发包仪的数据包信号辐射出去;
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该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接收数据包并统计收包的数量,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基于上述系统,本例中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步骤1:在搭建好系统后,首先进行环境干扰检测,具体为:
控制台通过测试需求设置,启动环境检测模式,通过转换控制指令A单元转换成驱动指令,通过输出驱动指令A单元传递给到待测机的接收驱动指令单元,待测机依据收到的指令,执行收包,检测环境中是否有干扰包存在,并将统计输出通过回传模块传递给控制台,控制台通过对回传数据的判断,确定是否存在环境干扰。
步骤2:选择多台待测机,并先行检查硬件并无明显问题,然后实施标准筛查流程,标准筛查如图2所示,具体为:
在控制台设置好测试信道、发包数量、发包信号强度,并通过转换控制单元B和输出驱动指令单元B,将设置传递给发包仪器;
同时控制台设置好待测机执行对应的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启动进入接收状态;
控制台控制发包仪器发包,发包仪器将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由天线单元实施辐射,传递给待测机;
待测机收到包后,统计收包数量,并将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控制台收到数据包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要求,进行比对,即
(发包数量-收包数量)/发包数量<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
通过上述方法,调整发包信号强度,不断重试上述过程,找到满足上述公式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更换待测机,将所选取的全部多台待测机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找出来;
对所有待测机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数据进行统计,去掉偏差过大的个别离散数据,并统计上述结果最终的偏差,若偏差适当,则以满足上述偏差的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加适当余量,作为检测标准;
若前述测试中,发现偏差较大,则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与待测机的相对位置,调整后重新执行前述的全部操作,最终找出符合偏差要求的测试标准信号强度;
最终将天线位置和待测机位置固化下来,和测试标准信号强度,一起作为标准。
步骤3:依据前述标准,对批量产品实施检测,拦截有问题的设备;
控制台依据前述标准,将制定标准发射信号强度、信道、通道写入,并通过转换控制单元B和输出驱动指令单元B将新的设置发送到发包仪器;
同时控制台设置好待测机执行对应的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启动进入接收状态;
控制台控制发包仪器发包,发包仪器将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由天线单元实施辐射,传递给批量产品中的待测机;
批量产品中的待测机收到包后,统计收包数量,并将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控制台收到数据包后,与标准收包数量要求,进行比对;
如果小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则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若大于或等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的该通道测试合格,则继续测试该设备的下一个测试通道,若该产品的所有测试通道测试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格,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
将批量产品测试中发现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拆机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修正,再重新执行步骤3,测试人员在实验测试结束后,依据本测试数据和拆机分析发现问题,追述生产环节,添加制程工艺拦截问题,达到改善产品质量目的。

Claims (9)

1.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用于在无干扰环境下对整机产品无线质量实施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台、发包仪、天线单元及待测无线接入设备;所述控制台与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相连,所述发包仪与天线单元相连;
控制台,用于提供测试需求设置,根据测试需求启动环境检测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以及提供测试配置功能,将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发包仪,将针对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转换成驱动指令发送给相应待测无线接入设备;在收到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统计收包结果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进行比对,获得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通过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在此测试标准下,重新对发包仪和待测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对所有待测设备完成在该测试标准下的测试,判断设备是否合格;所述控制台通过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的方法为:
控制台对所有待测设备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去掉偏差过大的个别离散数据,并统计最终偏差,若偏差适当,则以满足该偏差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加上一定余量作为测试标准信号强度;
若最终偏差较大,则通过调整天线与待测设备的相对位置,重新执行测试,找到符合偏差要求的测试标准信号强度;
最终将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固化下来,与测试标准信号强度一起形成测试标准;
发包仪,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发送数据包,将数据包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用于将收到的来自于发包仪的数据包信号辐射出去;
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用于接收控制台针对该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并进行本机配置,在控制台的控制下接收数据包并统计收包的数量,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根据测试需求启动环境检测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环境干扰的方法为:
控制台生成控制指令传送给待测无线接入设备,待测无线接入设备根据收到的指令执行收包动作,检测环境中是否有干扰包的存在,并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控制台对回传数据判断,确定是否存在环境干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发包仪的测试配置信息具体包括:
测试信道、发包数量、发包信号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测试配置信息具体包括:
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在收到待测无线接入设备的统计收包结果后与无线标准要求的丢包率进行比对,获得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的方法为:
不断调整发包信号强度,统计收包数量和发包数量,满足以下公式的最小发包信号强度即为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发包数量-收包数量)/发包数量<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
6.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当前测试环境是否存在干扰,若有干扰,则先排除干扰源,无干扰则进入步骤B;
B、选择多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所选取的所有待测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并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
C、按照所述测试标准对批量产品实施检测,拦截检测不合格的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包括:
B1、选择多台待测设备,在检测设备硬件无明显问题后,进入步骤B2;
B2、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针对该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B3、重复步骤B2,直至获取针对所选取的所有待测设备满足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B4、对最低发包信号强度进行统计筛选,获取测试标准信号强度,结合天线位置和待测设备的位置形成测试标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分别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获得针对该设备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台待测设备进行无线信号收包测试,不断调整发包仪的发包信号强度,统计收包数量和发包数量,满足以下公式的最小发包信号强度即为满足丢包率要求的最低发包信号强度:
(发包数量-收包数量)/发包数量<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包括:
C1.控制台依据测试标准对发包仪的发射信号强度、通道、信道参数重新配置,并配置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的测试信道和测试通道;
C2.控制台控制发包仪发包,发包仪将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递给天线单元,由天线单元将信号辐射出去,传递给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
C3.批量产品中的待测设备收到数据包后,统计收包数量,并将统计结果回传给控制台;
C4.控制台收到数据包之后与通过无线标准要求丢包率计算出来的标准收包数量进行比对,如果小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则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若大于或等于标准收包数量,则判定该产品的该通道测试合格,则继续测试该设备的下一个测试通道,若该产品的所有测试通道测试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格,更换下一台设备继续测试。
CN201610789760.4A 2016-08-31 2016-08-31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332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9760.4A CN106332139B (zh) 2016-08-31 2016-08-31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9760.4A CN106332139B (zh) 2016-08-31 2016-08-31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139A CN106332139A (zh) 2017-01-11
CN106332139B true CN106332139B (zh) 2020-03-20

Family

ID=5778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9760.4A Active CN106332139B (zh) 2016-08-31 2016-08-31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2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390B (zh) * 2017-12-15 2021-08-31 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 Lte-v2x外场性能测试场景合格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372B (zh) * 2008-12-15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承载网路由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TW201325273A (zh) * 2011-12-13 2013-06-16 Askey Technology Jiang Su Ltd 無線網路裝置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
CN102946284B (zh) * 2012-07-26 2015-01-21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射频校准和测试系统及校准和测试方法
CN103024798B (zh) * 2012-12-03 2016-1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p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19B (zh) * 2013-02-28 2016-02-24 广州市弘宇科技有限公司 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139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295B (zh) 一种波束恢复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US20180102860A1 (en) Interference test setup system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US99615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 view learning approach to anomaly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US92099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desktop OTA
CN104869202B (zh) 一种产线校准综测方法和产线校准综测装置
EP4170922A1 (en) Beam management
US11711154B2 (en) Method of reporting RSSI measurements in an unlicensed ban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08286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nfiguration, testing and/or deployment of a wireless system including a wireless extender
CN101771636B (zh) 自适应均衡装置及方法
CN104640188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06803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nection line order of electrical tilting antenna
EP38901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wireless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terminal
CN103188022A (zh) 一种天线相关性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4521012B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位置管理服务器
CN111277346A (zh) 一种wifi双频和三频干扰评估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12600727A (zh) WiFi吞吐量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17179B (zh) 自适应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6332139B (zh) 无线接入设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188709A (zh) 一种互调干扰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92165B (zh) 一种测试路由器发送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40109B (zh) 一种确定终端接收灵敏度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828361A (zh) 一种杂散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125588A (zh) 一种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48288A1 (en)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strea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23500276A (ja)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