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9631A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29631A CN106329631A CN201610797441.8A CN201610797441A CN106329631A CN 106329631 A CN106329631 A CN 106329631A CN 201610797441 A CN201610797441 A CN 201610797441A CN 106329631 A CN106329631 A CN 1063296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 voltage
- port
- charging
- cd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若为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则采用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若不为SDP类型且CDP类型,则判断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在为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当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时,采用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当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3.0时,采用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当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采用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采用本发明,通过检测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而采用与端口类型对应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多,其耗电量也随着增大,通常需要使用充电器对其进行充电。在现有的充电技术中,当移动终端接入充电器后,充电器对所接入的移动终端都采用固定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如高恒压充电,这样将会对充电电压较小的移动终端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而采用与端口类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
若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则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若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则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当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3.0时,采用所述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类型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SDP类型或者CDP类型;
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时,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所述类型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时,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DCP类型;
协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充电协议包括QC3.0时,采用所述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充电器的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若为所述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则采用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若不为SDP类型且不为CDP类型,再判断该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且在该端口类型为DCP类型时,获取所包括的充电协议联发快充协议PE+2.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3.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2.0,并采用与QC3.0或者QC2.0或者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通过检测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而采用与端口类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增加了移动终端对不同快速充电器(适配器)的兼容性,通过搭配不同的充电器都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类型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类型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类型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执行上述充电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充电方法的执行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冯若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程序可基于充电装置运行。该充电装置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101,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
具体的,充电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等设备通过充电器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与充电器进行连接,并在连接后,检测充电器在USB电池充电规范(USB Charging 1.2,BC1.2)规范下的端口类型,并判断检测到的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ervice Design Package,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hargingDownstream Port,CDP)类型。其中,BC1.2规范确定了每个端口应如何向终端设备枚举,以及识别端口类型的协议。
另外,USB BC1.2规范的端口类型如表1所示,包括SDP、CDP、充电下行端口(Dedicated Charging Port,DCP)及其它的端口类型。
表1
具体的,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三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四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前的电压;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五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六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后的电压;
在所述第三电压大于所述第五电压且所述第四电压大于所述第六电压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
具体实施中,由于在SDP这种类型的端口的正极信号线(Data+,D+)和负极信号线(Data-,D-)线上都具有15kΩ下拉电阻,因此当充电装置连接到SDP型充电器时,充电装置的D+电压被充电器内部D+信号的下拉电阻拉低,充电装置的D-电压也被充电器内部D-信号的下拉电阻拉低,即当充电装置(接入设备)检测到当充电装置内部的D+电压和D-电压在接到充电器后都变低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SDP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获取连接充电器之前充电装置的D+及D-电压和连接充电器之后充电装置的D+及D-电压,然后分别将连接前后D+电压与D-电压进行比较,判断连接前的D+电压和D-电压是否都变小。
具体的,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七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八电压;
在所述第七电压大于第三电压阈值且所述第八电压大于第四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若所述D+的电平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具体实施中,当充电装置连接到CDP型充电器时,首先因充电设备的D+信号电平高于充电器的D+信号比较电平,此时CDP设备打开电源,D-信号被拉高且高于D-信号的判断电平,此时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被识别为CDP类型或DCP类型;然后打开充电装置D-信号的上拉电源,即维持D-信号为高电平,断开D+信号的上拉电源,同时打开D+信号的下拉电源,此时D+信号将变成低电平,即当检测到充电装置D+信号为低电平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CDP类型。
其中,所述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的端口既支持大电流充电,也支持完全兼容USB 2.0的数据传输,且端口具有D+和D-通信所必需的15kΩ下拉电阻,也具有充电器检测阶段切换的内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获取连接充电器后充电装置内的D+电压和D-电压,并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都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获取在连接D-的上拉电源及连接D+的下拉电源条件下D+的电平,并在该D+的电平为低电平,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步骤S102,若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则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具体的,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对于SDP类型端口充电器,其对应的限流值分别为挂起时为2.5mA,连接时为100mA,连接并配置为较高功率时为500mA,所述第一预设电流阈值可以为500mA。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CDP类型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所述第二预设电流阈值可以为900mA。
步骤S103,若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则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
具体的,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一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二电压;
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若所述D+的电平为高电平,则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具体实施中,当充电装置连接到DCP型充电器时,首先因充电设备的D+信号电平高于充电器的D+信号比较电平,而DCP型充电的D+与D-信号是短路的,因此D-信号被拉高且高于D-信号的判断电平,此时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被识别为DCP类型或CDP类型;然后打开充电装置D-信号的上拉电源,即维持D-信号为高电平,断开D+信号的上拉电源,同时打开D+信号的下拉电源,此时D+信号将变成高电平,即当检测到充电装置D+信号为高电平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DCP类型。
其中,所述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的端口不支持任何数据传输,但能够提供1.5A以上的电流,因此常用于支持较高充电能力的墙上充电器和车载充电器,无需枚举。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获取连接充电器后充电装置内的D+电压和D-电压,并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都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获取在连接D-的上拉电源及连接D+的下拉电源条件下D+的电平,并在该D+的电平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步骤S104,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具体的,如表1所示,端口类型为DCP类型时,支持多种充电协议,获取此时的充电协议,如联发快充协议(Pump Express Plus 2.0,PE+2.0)、高通快充协议(Quick Charge3.0,QC3.0)和高通快充协议(Quick Charge 2.0,QC2.0)。
步骤S105,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PE+2.0是联发公司的一种快速充电协议,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中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值为3.6V、3.8V、4.0V、4.2V、4.4V、4.6V、4.8V、5.0V、7V、9V、12V自适应可调,以保证在充电时,电压浮动而使充电装置不易发热。
步骤S106,当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3.0时,采用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高通快充协议QC3.0是一种快速充电协议,提高充电电压,增大充电电流,是3.0是版本号,与QC2.0相比主要是提高了充电的灵活性,充电速度更快。
QC2.0/3.0拥有Class A和Class B两个标准。其中,Class A标准的QC2.0支持5V/9V/12V三种电压,QC3.0则支持3.6V~12V的波动电压;Class B标准的QC2.0支持5V/9V/12V/20V四种电压,QC3.0则支持3.6V~20V的波动电压。由于在智能手机领域用不上20V电压,所以其周边的充电器、移动电源的QC2.0/3.0都以Class A标准为主。
另外,由于协议都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支持QC3.0时,也支持QC2.0,因此,当充电协议包括QC3.0时,可以采用QC3.0和QC2.0中的一种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步骤S107,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高通快充协议QC2.0是一种快速充电协议,通过协议控制器的芯片如FP6600可自动识别充电器类型,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使之获得充电器允许的安全最高充电电压,在保护充电器的前提下节省充电时间。
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为:QC2.0快充的充电器与充电装置通过USB接口的信号线D+和D-上加载电压来进行通讯,调节QC2.0的输出电压。具体的,当将充电器(QC2.0识别芯片FP6600)端通过数据线连到充电装置上时,充电器默认让D+和D-短接,充电装置探测到充电器类型为DCP类型。此时输出电压为5v,充电装置正常充电。若充电装置支持QC2.0快速充电协议,则Android用户空间的hvdcp进程将会启动,开始在D+上加载0.325V的电压。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将断开D+和D-的短接,D-上的电压将会下降;充电装置检测到D-上的电压下降后,hvdcp读取/sys/class/power_supply/usb/voltage_max的值,如果是9000000(mV),设置D+上的电压为3.3V,D-上的电压为0.6V,充电器输出9v电压。若为5000000(mV)设置D+为0.6V,D-为0V,充电器输出5V电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高通快充协议QC3.0以及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分别获取所述PE+2.0的优先级别属性、QC3.0的优先级别属性以及所述QC2.0的优先级别属性;
采用所述PE+2.0、所述QC3.0以及所述QC2.0中优先级别属性较优的充电协议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优先级别属性包括优先级、检测时长或者检测顺序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优先级是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在处理多个作业程序时,决定各个作业程序接受系统资源的优先等级的参数,若优先等级的参数越大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的优先等级的参数较大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若检测时间短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的检测时间较短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若检测顺序优先的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先检测到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充电器的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若为所述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则采用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若不为SDP类型且不为CDP类型,再判断该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且在该端口类型为DCP类型时,获取所包括的充电协议联发快充协议PE+2.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3.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2.0,并采用与QC3.0或者QC2.0或者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通过检测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而采用与端口类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增加了移动终端对不同快速充电器(适配器)的兼容性,通过搭配不同的充电器都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快速充电。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类型判断模块210,用于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SDP类型或者CDP类型。
具体的,充电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等设备通过充电器的USB端口与充电器进行连接,并在连接后,检测充电器在USB BC1.2规范下的端口类型,并判断检测到的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其中,BC1.2规范确定了每个端口应如何向终端设备枚举,以及识别端口类型的协议。
另外,USB BC1.2规范的端口类型如表1所示,包括SDP、CDP、DCP及其它的端口类型。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类型判断模块210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SDP类型,包括:
第一电压获取单元211,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三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四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前的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获取单元211,还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五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六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后的电压;
第一端口确定单元212,用于在所述第三电压大于所述第五电压且所述第四电压大于所述第六电压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
具体实施中,由于在SDP这种类型的端口的正极信号线D+和负极信号线D-线上都具有15kΩ下拉电阻,因此当充电装置连接到SDP型充电器时,充电装置的D+电压被充电器内部D+信号的下拉电阻拉低,充电装置的D-电压也被充电器内部D-信号的下拉电阻拉低,即当充电装置(接入设备)检测到当充电装置内部的D+电压和D-电压在接到充电器后都变低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SDP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获取连接充电器之前充电装置的D+及D-电压和连接充电器之后充电装置的D+及D-电压,然后分别将连接前后D+电压与D-电压进行比较,判断连接前的D+电压和D-电压是否都变小。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类型判断模块210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CDP类型,包括:
第二电压获取单元213,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七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八电压;
第一电平获取单元214,用于在所述第七电压大于第三电压阈值且所述第八电压大于第四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第二端口确定单元215,用于在所述D+的电平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具体实施中,当充电装置连接到CDP型充电器时,首先因充电设备的D+信号电平高于充电器的D+信号比较电平,此时CDP设备打开电源,D-信号被拉高且高于D-信号的判断电平,此时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被识别为CDP类型或DCP类型;然后打开充电装置D-信号的上拉电源,即维持D-信号为高电平,断开D+信号的上拉电源,同时打开D+信号的下拉电源,此时D+信号将变成低电平,即当检测到充电装置D+信号为低电平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CDP类型。
其中,所述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的端口既支持大电流充电,也支持完全兼容USB 2.0的数据传输,且端口具有D+和D-通信所必需的15kΩ下拉电阻,也具有充电器检测阶段切换的内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获取连接充电器后充电装置内的D+电压和D-电压,并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都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获取在连接D-的上拉电源及连接D+的下拉电源条件下D+的电平,并在该D+的电平为低电平,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充电模块220,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时,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模块220具体用于: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CDP类型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具体实施中的,对于SDP类型端口充电器,其对应的限流值分别为挂起时为2.5mA,连接时为100mA,连接并配置为较高功率时为500mA,所述第一预设电流阈值可以为500mA;所述第二预设电流阈值可以为900mA。
所述类型判断模块210,还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时,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类型判断模块210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DCP类型,包括:
第三电压获取单元216,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一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二电压;
第二电平获取单元217,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第三端口确定单元218,用于在所述D+的电平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具体实施中,当充电装置连接到DCP型充电器时,首先因充电设备的D+信号电平高于充电器的D+信号比较电平,而DCP型充电的D+与D-信号是短路的,因此D-信号被拉高且高于D-信号的判断电平,此时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被识别为DCP类型或CDP类型;然后打开充电装置D-信号的上拉电源,即维持D-信号为高电平,断开D+信号的上拉电源,同时打开D+信号的下拉电源,此时D+信号将变成高电平,即当检测到充电装置D+信号为高电平时,确定该充电器的端口为DCP类型。
其中,所述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的端口不支持任何数据传输,但能够提供1.5A以上的电流,因此常用于支持较高充电能力的墙上充电器和车载充电器,无需枚举。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获取连接充电器后充电装置内的D+电压和D-电压,并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为都大于对应的预设阈值时,获取在连接D-的上拉电源及连接D+的下拉电源条件下D+的电平,并在该D+的电平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协议获取模块230,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具体的,如表1所示,端口类型为DCP类型时,支持多种充电协议,获取此时的充电协议,如联发快充协议PE+2.0、高通快充协议QC3.0和高通快充协议QC2.0。
所述充电模块220,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PE+2.0是联发公司的一种快速充电协议,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中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值为3.6V、3.8V、4.0V、4.2V、4.4V、4.6V、4.8V、5.0V、7V、9V、12V自适应可调,以保证在充电时,电压浮动而使充电装置不易发热。
充电模块220,还用于当充电协议包括QC3.0时,采用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高通快充协议QC3.0是一种快速充电协议,提高充电电压,增大充电电流,是3.0是版本号,与QC2.0相比主要是提高了充电的灵活性,充电速度更快。
QC2.0/3.0拥有Class A和Class B两个标准。其中,Class A标准的QC2.0支持5V/9V/12V三种电压,QC3.0则支持3.6V~12V的波动电压;Class B标准的QC2.0支持5V/9V/12V/20V四种电压,QC3.0则支持3.6V~20V的波动电压。由于在智能手机领域用不上20V电压,所以其周边的充电器、移动电源的QC2.0/3.0都以Class A标准为主。
另外,由于协议都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说支持QC3.0时,也支持QC2.0,因此,当充电协议包括QC3.0时,可以采用QC3.0和QC2.0中的一种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块220,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具体的,高通快充协议QC2.0是一种快速充电协议,通过协议控制器的芯片如FP6600可自动识别充电器类型,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使之获得充电器允许的安全最高充电电压,在保护充电器的前提下节省充电时间。
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为:QC2.0快充的充电器与充电装置通过USB接口的信号线D+和D-上加载电压来进行通讯,调节QC2.0的输出电压。具体的,当将充电器(QC2.0识别芯片FP6600)端通过数据线连到充电装置上时,充电器默认让D+和D-短接,充电装置探测到充电器类型为DCP类型。此时输出电压为5v,充电装置正常充电。若充电装置支持QC2.0快速充电协议,则Android用户空间的hvdcp进程将会启动,开始在D+上加载0.325V的电压。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将断开D+和D-的短接,D-上的电压将会下降;充电装置检测到D-上的电压下降后,hvdcp读取/sys/class/power_supply/usb/voltage_max的值,如果是9000000(mV),设置D+上的电压为3.3V,D-上的电压为0.6V,充电器输出9v电压。若为5000000(mV)设置D+为0.6V,D-为0V,充电器输出5V电压。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240,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PE+2.0、QC3.0以及QC2.0时,分别获取所述PE+2.0的优先级别属性、QC3.0的优先级别属性以及所述QC2.0的优先级别属性;
所述充电模块220,还用于采用所述PE+2.0、QC3.0以及所述QC2.0中优先级别属性较优的充电协议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优先级别属性包括优先级、检测时长或者检测顺序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优先级是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在处理多个作业程序时,决定各个作业程序接受系统资源的优先等级的参数,若优先等级的参数越大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的优先等级的参数较大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若检测时间短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的检测时间较短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若检测顺序优先的优先级别高,则以QC3.0、QC2.0和PE+2.0中先检测到的协议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判断充电器的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若为所述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则采用SDP类型或者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若不为SDP类型且不为CDP类型,再判断该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且在该端口类型为DCP类型时,获取所包括的充电协议联发快充协议PE+2.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3.0和/或高通快充协议QC2.0,并采用与QC3.0或者QC2.0或者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通过检测充电器的端口类型而采用与端口类型对应的充电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增加了移动终端对不同快速充电器(适配器)的兼容性,通过搭配不同的充电器都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快速充电。
图6展示了一种运行上述充电方法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该计算机系统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等用户终端设备。具体的,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外部输入接口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和输出接口1004。其中,外部输入接口1001可包括触控屏10016,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018。存储器1003可包括外存储器10032(例如硬盘、光盘或软盘等)和内存储器10034。输出接口1004可包括显示屏10042和音响/喇叭10044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基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文件存储于前述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的外存储器10032中,在运行时被加载到内存储器10034中,然后被编译为机器码之后传递至处理器1002中执行,从而使得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中形成逻辑上的类型判断模块210、充电模块220、协议获取模块230及属性获取模块240,且在上述充电方法执行过程中,输入的参数均通过外部输入接口1001接收,并传递至存储器1003中缓存,然后输入到处理器1002中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数据或缓存于存储器1003中进行后续地处理,或被传递至输出接口1004进行输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或者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
若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则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若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则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当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3.0时,采用所述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则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包括: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CDP类型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三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四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前的电压;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五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六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后的电压;
在所述第三电压大于所述第五电压且所述第四电压大于所述第六电压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充电下行端口CD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七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八电压;
在所述第七电压大于第三电压阈值且所述第八电压大于第四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若所述D+的电平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专用充电端口DCP类型,包括:
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一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二电压;
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若所述D+的电平为高电平,则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联发快充协议PE+2.0、高通快充协议QC3.0以及高通快充协议QC2.0时,分别获取所述PE+2.0的优先级别属性、所述QC3.0的优先级别属性以及所述QC2.0的优先级别属性;
采用所述PE+2.0、所述QC3.0以及所述QC2.0中优先级别属性较优的充电协议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优先级别属性包括优先级、检测时长或者检测顺序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类型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充电器的端口类型,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SDP类型或者CDP类型;
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时,采用所述SDP类型或者所述CDP类型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所述类型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不为所述SDP类型且不为所述CDP类型时,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DCP类型;
协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DCP类型时,获取充电协议;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PE+2.0时,采用所述PE+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充电协议包括QC3.0时,采用QC3.0对应的充电方案或者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QC2.0时,采用所述QC2.0对应的充电方案进行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在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CDP类型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充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SDP类型,包括:
第一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三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四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前的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五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六电压,所述第五电压和所述第六电压为连接所述充电器之后的电压;
第一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电压大于所述第五电压且所述第四电压大于所述第六电压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所述SDP类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CDP类型,包括:
第二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七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八电压;
第一电平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电压大于第三电压阈值且所述第八电压大于第四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第二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D+的电平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CDP类型。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端口类型是否为DCP类型,包括:
第三电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差分线的正极信号D+的第一电压及所述差分线的负极信号D-的第二电压;
第二电平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连接所述D-的上拉电源及所述D+的下拉电源,获取所述D+的电平;
第三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D+的电平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端口类型为DCP类型。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充电协议包括PE+2.0、QC3.0以及QC2.0时,分别获取所述PE+2.0的优先级别属性、所述QC3.0的优先级别属性以及所述QC2.0的优先级别属性;
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PE+2.0、所述QC3.0以及所述QC2.0中优先级别属性较优的充电协议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优先级别属性包括优先级、检测时长或者检测顺序中的至少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7441.8A CN10632963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97441.8A CN10632963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9631A true CN106329631A (zh) | 2017-01-11 |
CN106329631B CN106329631B (zh) | 2019-06-11 |
Family
ID=5778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97441.8A Active CN10632963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29631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173A (zh) * | 2009-09-10 | 2011-04-20 | 美国博通公司 | 用于区分下行充电端口和专用充电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684270A (zh) * | 2012-05-31 | 2012-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usb充电器类型的方法及usb设备 |
CN103106167A (zh) * | 2013-01-22 | 2013-05-15 |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usb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40223200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harger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prior to host control |
CN103986217A (zh) * | 2014-05-30 | 2014-08-13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输出不同电压的充电器及其实现方法 |
CN102156524B (zh) * | 2011-02-11 | 2015-01-07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适应性通用串行总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
CN104756350A (zh) * | 2012-10-29 | 2015-07-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 |
CN105723297A (zh) * | 2013-11-18 | 2016-06-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促成usb充电器检测的设备和方法 |
CN105896679A (zh) * | 2016-05-31 | 2016-08-24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97441.8A patent/CN1063296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173A (zh) * | 2009-09-10 | 2011-04-20 | 美国博通公司 | 用于区分下行充电端口和专用充电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156524B (zh) * | 2011-02-11 | 2015-01-07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适应性通用串行总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
CN102684270A (zh) * | 2012-05-31 | 2012-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usb充电器类型的方法及usb设备 |
CN104756350A (zh) * | 2012-10-29 | 2015-07-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 |
CN103106167A (zh) * | 2013-01-22 | 2013-05-15 |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usb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40223200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harger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prior to host control |
CN105723297A (zh) * | 2013-11-18 | 2016-06-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促成usb充电器检测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986217A (zh) * | 2014-05-30 | 2014-08-13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输出不同电压的充电器及其实现方法 |
CN105896679A (zh) * | 2016-05-31 | 2016-08-24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9631B (zh) | 2019-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29627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6230070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6329630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2684270B (zh) | 一种识别usb充电器类型的方法及usb设备 | |
CN102393837B (zh) | 一种usb充电器识别装置及方法 | |
CN103080868B (zh) | 充电端口 | |
CN104756350B (zh) | 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 | |
JP5388484B2 (ja) | 電源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3208661A (zh) |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进行大电流充电的方法 | |
CN101783427B (zh) | 一种终端的智能充电方法和智能充电装置 | |
CN103186483B (zh) | 终端、用于其的otg功能和充电功能的并行执行方法 | |
CN108988431B (zh) | 一种多协议充电装置以及多协议充电方法 | |
CN103618356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4617615B (zh) | 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 |
EP3001532A1 (en) | Power supply terminal,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
CN201813422U (zh) | 一种自动调节充电方式的移动终端及充电芯片 | |
CN103106167A (zh) | 一种usb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232196A (zh) | 一种usb充电座中充电模式的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 |
CN106356918A (zh) | 一种快速充电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3683384A (zh) | 主机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6329654A (zh) |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5048018B (zh) |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06329625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
CN111327087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进行充电的方法 | |
CN106300533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