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5479A -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5479A
CN106325479A CN201510373763.5A CN201510373763A CN106325479A CN 106325479 A CN106325479 A CN 106325479A CN 201510373763 A CN201510373763 A CN 201510373763A CN 106325479 A CN106325479 A CN 106325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valu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ontrolle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37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5479B (zh
Inventor
江忠胜
杨坤
陶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3737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5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5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5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属于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器、指纹识别IC、按键IC、指纹识别传感器、触控按键和光强传感器,按键IC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本公开解决了由于误触触控按键唤醒指纹识别IC而导致的能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的有益效果。本公开用于指纹识别。

Description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具有了指纹识别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基于每个人的指纹的差异性,手机采用对指纹进行识别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对手机进行解锁。示例的,手机上可以设置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按键IC、触控按键和处理器,该指纹识别传感器与指纹识别IC相连接,触控按键与按键IC相连接,处理器分别与指纹识别IC和按键IC相连接,且该指纹识别IC上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按键IC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按键IC可以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该按键IC上存储的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IC上存储的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生成触发消息,并将该触发消息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唤醒指纹识别IC,并通过被唤醒后的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的指纹信息与该指纹识别IC上存储的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获取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对手机进行解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器、指纹识别IC、按键IC、指纹识别传感器、触控按键和光强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IC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按键IC与所述触控按键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强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按键IC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
所述按键IC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所述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所述按键信号阈值,在所述信号值大于所述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所述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IC上,所述指纹识别IC与所述按键IC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按键IC上,所述按键IC与所述指纹识别IC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近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
所述近距离传感器被配置为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所述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置摄像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置摄像头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IC上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识别IC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时,唤醒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盖板玻璃,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下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所述触控响应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若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所述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禁止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第二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三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E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F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G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H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距离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2-I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信息示意图;
图2-J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截面图;
图2-K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场景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E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F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G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H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I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C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D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A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B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C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8-B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0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等,该移动终端0可以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01、指纹识别IC-02、触控按键03、按键IC-04和处理器05,该指纹识别传感器01与指纹识别IC-02相连接,触控按键03与按键IC-04相连接,处理器05分别与指纹识别IC-02和按键IC-04相连接,且该指纹识别IC-02上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01可以设置在该触控按键03的上方,且该指纹识别传感器01与该触控按键03均可以设置在玻璃盖板的下方(图1中未示出),按键IC-04能够获取触控按键03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该按键IC-04上存储的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IC-04上存储的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04生成触发消息,并将该触发消息发送至处理器05,处理器05唤醒指纹识别IC-02。示例的,该触控按键可以为电容按键,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
相关技术中,由于在触控按键03接收到按压操作,且该触控按键03上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指纹识别IC-02相应被唤醒,而指纹识别IC-02的能耗较高,那么在触控按键03被误触时,指纹识别IC-02被唤醒,产生能源的浪费。
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和光强传感器15。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与光强传感器15相连接,按键IC-12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14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该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该按键IC被配置为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该控制器10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该按键IC-12和该控制器10均不执行动作。
示例的,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相连接;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相连接。
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还可以包括控制IC(图2-A未示出),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控制IC相连接;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控制IC相连接;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控制IC上,且该控制IC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按键IC-12相连接。
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和近距离传感器16。其中,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与近距离传感器16相连接,按键IC-12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上可以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14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该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近距离传感器16被配置为向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示例的,该预设强度值大于该控制器10上存储的红外光强阈值。控制器10可以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示例的,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该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该控制器10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该按键IC-12和该控制器10均不执行动作。
可选的,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相连接;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相连接。
示例的,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还可以包括近距离IC(图2-B未示出)和控制IC(图2-B中未示出),该近距离IC与该近距离传感器13相连接。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近距离IC、控制IC相连接;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近距离IC、控制IC相连接;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近距离IC上,且该近距离IC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控制IC相连接;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控制IC上,且该控制IC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近距离传感器16、近距离IC相连接。
图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C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和前置摄像头17。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与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按键IC-12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该控制器10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时,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在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该按键IC-12和该控制器10均不执行动作。该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可以为图片信息或视频流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可选的,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
示例的,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还可以包括相机IC(图2-C未示出)和控制IC(图2-C中未示出),该相机IC与该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IC-11上,且该指纹识别IC-11可以与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相机IC、控制IC相连接;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按键IC-12上,且该按键IC-12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相机IC、控制IC相连接;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相机IC上,且该相机IC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控制IC相连接;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的控制器10还可以设置在控制IC上,且该控制IC可以与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前置摄像头17、相机IC相连接。
图2-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D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光强传感器15和近距离传感器16。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光强传感器15和近距离传感器16相连接,按键IC-12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和红外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
近距离传感器16被配置为向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示例的,该预设强度值大于该控制器10上存储的红外光强阈值。
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该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示例的,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
在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若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同时满足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和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0才会唤醒指纹识别IC-11,若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则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2-E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D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光强传感器15和前置摄像头17。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光强传感器15和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按键IC-12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
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
在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若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同时满足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和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0才会唤醒指纹识别IC-11,若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则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2-F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F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按键IC-12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中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近距离传感器16被配置为向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示例的,该预设强度值大于该控制器10上存储的红外光强阈值。
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
在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同时满足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和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0才会唤醒指纹识别IC-11,若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则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2-G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G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控制器10、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其中,该指纹识别IC-11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3相连接,按键IC-12与触控按键14相连接,控制器10分别与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相连接,按键IC-12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控制器10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和红外光强阈值。
按键IC-1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在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
近距离传感器16被配置为向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示例的,该预设强度值大于该控制器10上存储的红外光强阈值。
控制器1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该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控制器10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11。示例的,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
在检测到触发信号后,若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控制器10唤醒指纹识别IC-11。即在同时满足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和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和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三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器10才会唤醒指纹识别IC-11,若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则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人脸仅仅作为头部特征的一种可选择参考物,并不代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只可以选择人脸作为指纹识别是否唤醒的参考基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示例的,如图2-H所示,图2-H是根据一示意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近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近距离传感器16可以向该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当该红外光遇到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时,物体会阻挡该红外光,并将该红外光反射至该近距离传感器16,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多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大,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少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小。
可选的,如图2-I所示,图2-I为根据一示意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图像信息的示意图。控制器10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的过程可以为:控制器10确定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该至少一个特征点可以为图2-I中的特征点x;控制器10判断特征点x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若特征点x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18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2-F或图2-G所示的移动终端1中,触控按键14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14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14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14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指纹识别IC-11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指纹识别IC-11被配置为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13发送的指纹信息,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在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时,唤醒移动终端1。图2-J为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2-F和图2-G中任一所示的移动终端1的截面图,如图2-J所示,该触控按键14可以设置在该指纹识别传感器13的下方,该移动终端1还可以包括盖板玻璃M,且该触控按键14和该指纹识别传感器13可以同时位于该盖板玻璃M的下方。
图2-K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进行指纹识别的示意图,如图2-K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为图2-G所示的移动终端1,该移动终端1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1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前置摄像头17和触控按键14。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14,该按键IC(图2-K中未示出)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图2-K中未示出)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也可以确定检测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并比较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大小;并且,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11(图2-K中未示出),以便于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图2-K中未示出)识别指纹。
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14被误触时,若误触该触控按键14,按键IC获取该触控按键14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14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也可以确定检测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并比较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大小;并且,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包内的光前较暗,且手机上的近距离传感器16附近的物体较多,且该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17的拍摄范围内不存在人脸,所以该手机上的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且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预设时间内该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1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14被误触后,该控制器10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11,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14后唤醒指纹识别IC-11,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人脸仅仅作为头部特征的一种可选择参考物,并不代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只可以选择人脸作为指纹识别是否唤醒的参考基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应用于下文所述指纹识别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下文各实施例中的描述。
如图3-A所示,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10,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11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在步骤3012中,若检测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在步骤3013中,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在步骤3014中,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可选的,该触控响应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如图3-B所示,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10,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21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在步骤3022中,若检测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在步骤3023中,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大于红外光强阈值。
在步骤3024中,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可选的,该触控响应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如图3-C所示,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控制器10,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31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在步骤3032中,若检测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在步骤3033中,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在步骤3034中,若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可选的,该触控响应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则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如图3-D所示,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A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4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4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4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04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在2-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042中,控制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执行步骤3043。
可选的,该控制器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该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相连接,该光强传感器能够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将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发送至控制器。示例的,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暗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明亮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大。
在步骤3043中,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44;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49。
示例的,该控制器上可以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在获取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后,可以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
在步骤3044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045。
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045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046。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046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047。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048。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047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步骤3046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048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049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生成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包内的光前较暗,所以该手机上的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且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E所示,图3-E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5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5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5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05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在图2-B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近距离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近距离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近距离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近距离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052中,控制器获取检测强度值。执行步骤3053。
示例的,该近距离传感器可以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红外光,且该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如图2-H所示,由于该近距离传感器16可以向该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当该红外光遇到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时,物体会阻挡该红外光,并将该红外光反射至该近距离传感器16,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多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大,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少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小。
在步骤3053中,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54;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59。
该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该红外光强阈值不大于预设强度值,在该控制器确定该检测强度值后,该控制器可以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获取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
在步骤3054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055。
若该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值,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055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056。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056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057。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058。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057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步骤3056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058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059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该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控制器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检测强度值较大,且大于红外光强阈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F所示,图3-F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C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6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6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6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06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相机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相机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相机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相机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062中,控制器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执行步骤3063。
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相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可选的,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可以为图片信息或视频流信息,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片信息可以如图2-I所示,
在步骤3063中,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064;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069。
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的过程可以为:控制器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控制器判断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不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在步骤3064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065。
若该控制器判断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065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066。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066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067。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068。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067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步骤3066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068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069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该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控制器通过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G所示,图3-G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D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7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7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7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07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072中,控制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执行步骤3073。
可选的,该控制器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该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相连接,该光强传感器能够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将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发送至控制器。示例的,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暗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明亮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大。
在步骤3073中,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74;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81。
示例的,该控制器上可以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在获取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后,可以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
在步骤3074中,控制器获取检测强度值。执行步骤3075。
示例的,该近距离传感器可以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红外光,且该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如图2-H所示,由于该近距离传感器16可以向该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当该红外光遇到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时,物体会阻挡该红外光,并将该红外光反射至该近距离传感器16,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多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大,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少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小。
在步骤3075中,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76;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81。
该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该红外光强阈值不大于预设强度值,在该控制器确定该检测强度值后,该控制器可以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获取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
在步骤3076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077。
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近距离传感器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077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078。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078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079。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080。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079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080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081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或该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包内的光前较暗,所以该手机上的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且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检测强度值较大,且大于红外光强阈值,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步骤3072、步骤3073之后执行步骤3074、步骤3075,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步骤3072、步骤3073之前执行步骤3074、步骤3075。即本公开实施例对步骤3072、步骤3073与步骤3074、步骤3075的前后顺序不做限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H所示,图3-H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E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09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9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09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09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092中,控制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执行步骤3093。
可选的,该控制器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该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相连接,该光强传感器能够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将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发送至控制器。示例的,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暗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明亮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大。
在步骤3093中,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094;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101。
示例的,该控制器上可以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在获取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后,可以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
在步骤3094中,控制器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执行步骤3095。
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相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可选的,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可以为图片信息或视频流信息,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片信息可以如图2-I所示,
在步骤3095中,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096;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101。
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的过程可以为:控制器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控制器判断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不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在步骤3096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097。
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且该控制器判断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检测图像,并判断检测图像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图像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097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098。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098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099。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100。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099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100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101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且小于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通过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步骤3092、步骤3093之后执行步骤3094、步骤3095,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步骤3092、步骤3093之前执行步骤3094、步骤3095。即本公开实施例对步骤3092、步骤3093与步骤3094、步骤3095的前后顺序不做限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3-I所示,图3-I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F所示的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320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20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320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320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当触控按键为物理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当触控按键为电容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当触控按键为电阻按键时,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3202中,控制器获取检测强度值。执行步骤3203。
示例的,该近距离传感器可以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红外光,且该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如图2-H所示,由于该近距离传感器16可以向该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当该红外光遇到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时,物体会阻挡该红外光,并将该红外光反射至该近距离传感器16,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多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大,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少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小。
在步骤3203中,控制器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204;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3211。
该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该红外光强阈值不大于预设强度值,在该控制器确定该检测强度值后,该控制器可以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获取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
在步骤3204中,控制器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执行步骤3205。
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相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可选的,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可以为图片信息或视频流信息,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片信息可以如图2-I所示。
在步骤3205中,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206;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3211。
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的过程可以为:控制器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控制器判断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不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在步骤3206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3207。
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该控制器判断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有近距离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触控按键。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该按键IC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在步骤3207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3208。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3208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3209。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3210。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3209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3210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3211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值,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检测强度值,并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同时,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控制器通过近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检测强度值较大,且大于红外光强阈值,控制器通过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步骤3202、步骤3203之后执行步骤3204、步骤3205,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步骤3202、步骤3203之前执行步骤3204、步骤3205。即本公开实施例对步骤3202、步骤3203与步骤3204、步骤3205的前后顺序不做限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触控响应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G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移动终端,该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401中,控制器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若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402;若未检测到触发指令,执行步骤401。
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检测触发指令。若该控制器未检测到触发指令,则该控制器可以重复执行步骤401,重新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
示例的,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生成的。该触控按键与该按键IC相连接,该按键IC上可以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该触发指令可以为按键IC在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后,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并确定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可以生成触发指令;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不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不执行动作。示例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电容按键或电阻按键,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流值,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容值,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还可以为该触控信号的电阻值。
可选的,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检测到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指纹识别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指纹识别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指纹识别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按键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按键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按键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若控制器设置在控制IC上,当该按键IC生成触发指令后,该按键IC可以将该触发指令发送至该控制IC,由于该控制器设置在该控制IC上,所以该控制器可以在该控制IC上检测该触发指令。
在步骤402中,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403;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执行步骤410。
可选的,该控制器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该控制器与光强传感器相连接,该光强传感器能够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将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发送至控制器。示例的,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暗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当该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较明亮时,该光强传感器所获取的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大。
示例的,该控制器上可以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该控制器在获取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后,可以将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进行做差,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该环境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大于零,则确定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
在步骤403中,控制器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404;若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执行步骤410。
示例的,该近距离传感器可以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红外光,且该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该检测强度值可以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如图2-H所示,由于该近距离传感器16可以向该近距离传感器16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当该红外光遇到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时,物体会阻挡该红外光,并将该红外光反射至该近距离传感器16,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多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大,当该近距离传感器16周围的物体较少时,该近距离传感器16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较小。
该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该红外光强阈值不大于预设强度值,在该控制器确定该检测强度值后,该控制器可以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将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进行做差,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不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差值小于零,则确定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
在步骤404中,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405;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执行步骤410。
示例的,该控制器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相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可选的,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可以为图片信息或视频流信息,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片信息可以如图2-I所示,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的过程可以为:控制器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控制器判断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若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不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人脸仅仅作为头部特征的一种可选择参考物,并不代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只可以选择人脸作为指纹识别是否唤醒的参考基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头部特征包括但不限定于面部特征例如鼻子、眼睛、嘴巴等,还可以包括头部的耳朵等特征,均可以作为本公开实施例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唤醒指纹识别IC的参考物。
在步骤405中,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执行步骤406。
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
图2-K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进行指纹识别的示意图,如图2-K所示,该移动终端1可以为图2-G所示的移动终端1,该移动终端1可以为手机,该移动终端1上可以设置有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前置摄像头17和触控按键14。当用户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手机的解锁时,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触控按键14,该按键IC(图2-K中未示出)能够获取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按键信号阈值,若该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该按键信号阈值,则该按键IC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图2-K中未示出)能够检测到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15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并比较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大小;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17获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11(图2-K中未示出),以便于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图2-K中未示出)识别指纹。
在步骤406中,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执行步骤407。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之前无法接收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由于该指纹识别IC与该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指纹识别IC在被唤醒后可以通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获取指纹,示例的,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获取指纹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发送至该指纹识别IC,该指纹识别IC可以在被唤醒后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407中,指纹识别IC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执行步骤408。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执行步骤409。
该指纹识别IC上可以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该目标指纹信息可以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的指纹信息。在该指纹识别IC接收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后,该指纹识别IC可以通过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目标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是否相同,来判断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
在步骤408中,指纹识别IC唤醒移动终端。
若步骤407判断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相同,则该指纹识别IC能够生成用于唤醒该移动终端的唤醒消息,并将该唤醒消息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便于该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唤醒消息后唤醒该移动终端。
在步骤409中,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若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指纹信息不同,则指纹识别IC禁止唤醒移动终端。
在步骤410中,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若该控制器判断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或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若手机位于书包内,在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时,若误触该触控按键,按键IC获取的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则该触控按键能够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可以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比较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与环境光强阈值的大小;同时,控制器还可以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并比较检测强度值与红外光强阈值的大小;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由于此时手机位于包内,包内的光前较暗,且手机上的近距离传感器附近的物体较多,且该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内不存在人脸,所以该手机上的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较小,且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预设时间内该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控制器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所以,在该手机上的触控按键被误触后,该控制器能够禁止唤醒该指纹识别IC,防止了在误触该触控按键后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实际应用中,步骤402、步骤403和步骤404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不做限定,该控制器可以首先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控制器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该控制器还可以首先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控制器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若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则控制器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该环境光强阈值,则该控制器唤醒指纹识别IC。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控制器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该控制器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判断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5-A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5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为按键IC获取的。
第一获取模块5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503,被配置为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504,被配置为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一获取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5-B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5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5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503,被配置为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504,被配置为在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禁止唤醒模块505,被配置为在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一获取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在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5-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5-C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5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5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503,被配置为判断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504,被配置为在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第一确定模块506,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三判断模块507,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
第二唤醒模块508,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二获取模块509,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510,被配置为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三唤醒模块511,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中,按键IC在判断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第二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还需要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第三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还需要判断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第四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还需要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6-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6-A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6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603,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大于红外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604,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二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6-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6-B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6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603,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大于红外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604,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禁止唤醒模块605,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不大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二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6-C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6-C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6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603,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大于红外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604,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一获取模块606,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当前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三判断模块607,被配置为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二唤醒模块608,被配置为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二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6-D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6-D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6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红外光为近距离传感器向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603,被配置为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预设强度值大于红外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604,被配置为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二获取模块609,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610,被配置为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三唤醒模块611,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且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二判断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在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以及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7-A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7-A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7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7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703,被配置为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一唤醒模块704,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一获取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7-B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7-B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7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7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703,被配置为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一唤醒模块704,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禁止唤醒模块705,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时,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一获取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可选的,第二判断模块703可以被配置为性
确定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
判断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
若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
图7-C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7-C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701,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信号值由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702,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703,被配置为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一唤醒模块704,被配置为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二获取模块706,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三判断模块707,被配置为判断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二唤醒模块708,被配置为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唤醒指纹识别IC。
综上所述,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第一获取模块在检测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时,第一唤醒模块唤醒指纹识别IC。即在检测到该触发指令之后,还需要判断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以及判断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才能够确定是否唤醒指纹识别IC,增加了唤醒指纹识别IC的前提条件,防止了在触控按键被误触时,唤醒指纹识别IC,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图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移动终端800的框图。例如,该移动终端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A,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第一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二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若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所述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第三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8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800能够执行一种触控响应方法。
第一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若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第二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若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所述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检测强度值不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所述光强传感器周围环境当前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则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第三方面,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则唤醒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不包含所述头部特征,则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包括:
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特征点中是否包含指示所述头部特征的特征点;
若所述至少一个特征点中包含指示所述头部特征的特征点,则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
可选的,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则唤醒指纹识别IC。
需要说明的是,图8-B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B所示,该移动终端800可以包括: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指纹识别传感器13、触控按键14、处理器820和存储器804,该移动终端800还可以包括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中的至少一种,图8-B以该移动终端800可以包括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和前置摄像头17为例,该处理器820和存储器804可以为图8-A所示的移动终端800中的处理器820和存储器804。
其中,处理器820可以分别与该指纹识别IC-11、按键IC-12、光强传感器15、近距离传感器16、前置摄像头17和存储器804相连接。当按键IC-12在判断触发按键14上的触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能够生成触发指令,该按键IC-12可以将触发指令发送至该处理器820。若该处理器820在检测到触发指令后,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环境光强阈值,且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小于红外光强阈值,且前置摄像头18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包含头部特征,则该处理器820可以唤醒指纹识别IC-11。若该处理器820判断光强传感器15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环境光强阈值,或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16接收到的红外光的检测强度值不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或前置摄像头17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中不包含头部特征,该处理器820禁止唤醒指纹识别IC-11。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器、指纹识别集成电路IC、按键IC、指纹识别传感器、触控按键和光强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IC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按键IC与所述触控按键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强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按键IC上存储有按键信号阈值,所述控制器中存储有环境光强阈值,
所述按键IC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并判断所述触控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大于所述按键信号阈值,在所述信号值大于所述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触发指令;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所述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并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IC上,所述指纹识别IC与所述按键IC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按键IC上,所述按键IC与所述指纹识别IC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近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存储有红外光强阈值,
所述近距离传感器被配置为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预设强度值的红外光,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所述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置摄像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置摄像头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且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时,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IC上存储有目标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识别IC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发送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目标指纹信息相同时,唤醒所述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盖板玻璃,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下方。
9.一种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响应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集成电路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若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响应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集成电路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第一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所述指纹识别IC用于在被唤醒后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指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禁止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不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禁止唤醒所述指纹识别IC。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确定检测强度值,所述检测强度值为预设时间内近距离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值,所述红外光为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向所述近距离传感器的四周发出的,所述近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强度值为预设强度值;
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检测强度值是否小于红外光强阈值,所述预设强度值大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
第二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头部特征;
第三唤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信息中包含所述头部特征,所述检测强度值小于所述红外光强阈值,且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时,唤醒指纹识别IC。
1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为按键集成电路IC在信号值大于按键信号阈值时生成的,所述信号值由所述按键IC根据触控按键上的触控信号获取;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则通过光强传感器获取当前所述光强传感器的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
判断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是否大于环境光强阈值;
若所述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值大于所述环境光强阈值,则唤醒指纹识别IC。
CN201510373763.5A 2015-06-30 2015-06-30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325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3763.5A CN106325479B (zh) 2015-06-30 2015-06-30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3763.5A CN106325479B (zh) 2015-06-30 2015-06-30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479A true CN106325479A (zh) 2017-01-11
CN106325479B CN106325479B (zh) 2019-10-15

Family

ID=5772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3763.5A Active CN106325479B (zh) 2015-06-30 2015-06-30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5479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160A (zh) * 2017-03-17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19959A (zh) * 2017-06-26 2017-09-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7422970A (zh) * 2017-04-20 2017-1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27048A (zh) * 2017-09-29 2017-12-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509015A (zh) * 2018-03-13 2018-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9196522A (zh) * 2018-08-24 2019-01-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76523A (zh) * 2018-12-21 2019-02-22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19104A (zh) * 2018-12-26 2019-05-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3888A (zh) * 2019-05-31 2019-09-13 重庆思柏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照强度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方法和装置、物联网系统
CN111353427A (zh) * 2020-02-28 2020-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764514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1126034B2 (en) 2018-08-15 2021-09-2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Under-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89410A (zh) * 2021-07-29 2022-05-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斑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222A (zh) * 2014-11-14 2015-01-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指纹检测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50070266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Ges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70266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Ges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4318222A (zh) * 2014-11-14 2015-01-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指纹检测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160A (zh) * 2017-03-17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22970A (zh) * 2017-04-20 2017-1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244142B2 (en) 2017-04-20 2022-02-0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Unlock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219959B (zh) * 2017-06-26 2021-03-1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7219959A (zh) * 2017-06-26 2017-09-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7527048A (zh) * 2017-09-29 2017-12-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509015A (zh) * 2018-03-13 2018-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终端
US11126034B2 (en) 2018-08-15 2021-09-2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Under-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44744B2 (en) 2018-08-24 2021-10-12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96522A (zh) * 2018-08-24 2019-01-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6522B (zh) * 2018-08-24 2022-07-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76523A (zh) * 2018-12-21 2019-02-22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19104A (zh) * 2018-12-26 2019-05-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交互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3888A (zh) * 2019-05-31 2019-09-13 重庆思柏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照强度的物联网终端接入方法和装置、物联网系统
CN111353427A (zh) * 2020-02-28 2020-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353427B (zh) * 2020-02-28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764514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489410A (zh) * 2021-07-29 2022-05-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斑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89410B (zh) * 2021-07-29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光斑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479B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5479A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50828B (zh) 人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786743A (zh) 防止终端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EP30127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erminal anomaly
CN106231419A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3973979B (zh) 一种配置拍摄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09399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210550A (zh) 模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582028A (zh) 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60320B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22072A (zh) 实现指纹解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037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environment picture
CN105678133A (zh) 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325575B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8668080A (zh) 提示镜头脏污程度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6101365A (zh) 通话过程中调整麦克风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45848A (zh) 用户注视方向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933419A (zh) 获取虹膜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红膜识别设备
CN107463903A (zh) 人脸关键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020628B (zh) 闪光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201296A (zh) 实现防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88493A (zh) 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82463A (zh) 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778169B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325483A (zh) 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