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2641B -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2641B
CN106322641B CN201510392307.5A CN201510392307A CN106322641B CN 106322641 B CN106322641 B CN 106322641B CN 201510392307 A CN201510392307 A CN 201510392307A CN 106322641 B CN106322641 B CN 106322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gulated quantity
ladder
water temperature
conditione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23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2641A (zh
Inventor
李静
刘远辉
李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Wuxi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York Wuxi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Wuxi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York Wuxi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23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2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2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控制机组、控制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本发明空调机组的控制逻辑是,空调机组基于有效的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自身的负荷,而有效的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基于面板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和阶梯调节量确定,而当为每个机组配置不同的阶梯调节量时,即可实现每个空调机组负荷的不同/分配,而每个空调机组的阶梯调节量又可按一定周期轮换,从而实现不同空调机组负荷的变换,从而保证机组群中运行机组的台套数与实际负荷相匹配,相应地,每个机组的累积运行时间也会相差甚少。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只需改善空调机组自身的控制逻辑,而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基本无群控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中央空调系统中,普遍配置多台空调机组,以便满足不同负荷情况下的运行需要。所述空调机组包括诸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部件,以及用于对压缩机等部件进行控制从而调节空调机组负荷的控制装置。目前,为了实现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机房无人值守,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已经采用群控技术通过与各个空调机组的控制装置进行通讯,实现中央空调系统中所有设备自动运行,无需人为单独控制。现有的群控方法大多采用上位机与所有机组或部分机组进行通讯,并基于通过传感器或与各个机组的通讯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上位机按自身的控制逻辑给出指令控制各机组的起停,从而实现所有机组或部分机组的整体控制。
然而,这种群控方法有以下不足:一、由于需要诸如通讯部件、传感器部件、上位机等额外部件,并且需要进行编程调试,因此其设备、人工费用都比较高,这导致了现有的群控方法的安装成本和设备价格过高,一些客户虽然有群控需求,但不愿意安装群控;二、控制逻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周期性调整,因为一个控制逻辑很难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导致了采用现有的群控方法灵活性欠缺;三、由于控制逻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定制,因而初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调整,这导致了系统初期稳定性较差,且系统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长,使得当用户希望可以快速解决问题时便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其包括: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按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所述空调的机组的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制热模式时,判断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最高出水/回水温度的大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一组阶梯调节量,并经过设定周期后在所述的空调机组群中自动轮换更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设置所述空调机组的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机组数目N,并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机组数目N生成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经过设定周期后按机组编号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其通过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基于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所述空调的机组的工作负荷基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
进一步地,在制热模式时,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在设定的一组阶梯调节量中,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方式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基于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或机组编号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群,其包括由多个本发明上述的空调机组构成的空调组机群。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所述中央空调包括多个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通过各自的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按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每个所述空调的机组的工作负荷;比较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出水/回水的温度,如果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出水/回水的温度,则关闭该对应的机组,反之则开启该对应的机组。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制热模式时,判断每个所述控制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最高出水/回水温度的大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经过设定时间后,按设定方式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一组阶梯调节量,并经过设定时间后,在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中按设定方式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最大阶梯调节量、最小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并基于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最小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生成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或每个空调机组的编号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中,按设定方式配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按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编号配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机组,是基于有效的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自身的负荷,而有效的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基于面板出水温度/回水温度设定值和阶梯调节量确定,而当为每个机组配置不同的阶梯调节量时,即可实现每个空调机组负荷的不同/分配,而每个空调机组的阶梯调节量又可按一定周期轮换,从而实现不同空调机组负荷的变换,从而保证空调机组群中运行机组的台套数与实际负荷相匹配,,相应地,每个机组的累积运行时间也会相差不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只需改善空调机组自身的控制逻辑,而无需增加各种诸如网关的通讯设备,以及诸如上位机的控制设备即可实现多个空调机组的整体控制,并且没有通讯协议变换问题,其控制是通过每个机组水温设定值的变换来实现的,而每个机组水温设定值的变换通过机组自身设定的变换方式完成,因此非常简单,易于组件各种规模的空调机组群,并且基本无群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典型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简易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空调机组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空调机组阶梯调节量变换方法;
图5示出了另一种空调机组阶梯调节量变换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中央空调群控方法的具体应用,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如前所述,目前为了节能以及实现智能化,一种方法对中央空调实现群控控制,但是如前所述这种群控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并且如果采用这种群控方法,需要增加群控设备(比如通讯网关、上位机等),而这些群控设备通常比较昂贵,使得用户不愿意增加成本,而用户又希望各个机组可以合理分配负荷,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并相应延长机组的寿命。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群控控制方法,其通过改变机组自身的控制逻辑,用户只需在各个机组的控制面板上进行必要的设定即可轻松实现中央空调的群控,无群控成本。
本发明对空调机组的控制逻辑进行了改变,即,将本发明的群控思想整合到空调机组自身的控制逻辑中。图1示出了一种典型的空调机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机组100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节流装置103、蒸发器104、水循环系统105以及末端设备106。气态制冷介质,示例性为可以为R134a等,经压缩机101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器102,在冷凝器102中与水(或空气)进行等压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液态。液态制冷介质经干燥过滤器去除水份、杂质,进入诸如膨胀阀的节流装置103节流减压,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介质,然后进入蒸发器104。在蒸发器104内低温低压的制冷介质汽化。在汽化过程中吸取水循环系统105中的换热介质,比如水的热量,使循环水温度降低,比如降为7℃,然后循环水将循环到空调末端设备来给需要的制冷环境,比如办公室、居室等降温。制冷介质在蒸发器104内吸取热量后,温度升高变成过热蒸气,随后进入压缩机101内,重复该循环过程。
进一步地,为了在使用诸如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组成的中央空调进行群控,使各机组合理分配负荷,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本发明对空调机组的控制逻辑进行了改进,下面结合图2对该控制逻辑进行描述。并且,出于简便目的,对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进行简化。如图2所示,空调机组200包括换热器201、水循环系统202、空调末端203。其中换热器201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或者换句话说,在制冷模式下,换热器201用作蒸发器,在制热模式下,换热器201用作冷凝器。
在本发明中根据空调机组的出水温度或回水温度对空调机组的负荷进行控制,在本文中设定水循环系统202中从换热器201流出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流入换热器201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
进一步地,当空调机组200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如果环境温度比较低,且出水温度较高,这种工况有可能超出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因此为了防止空调机组200损坏,设定了最高出水温度。空调机组200的最高出水温度是指空调机组200容许运行的最高出水温度,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空调机组200的部件,比如压缩机就有可能受到损伤或损坏,这个温度是根据空调机组的某个部件,比如压缩机,或者空调机组的设计指标和运行能力,通过变换得到。并且该最高出水温度与空调机组200的工作模式相关,比如当空调机组200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最高出水温度设定值往往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比如当环境温度不低于7℃时,可以设定的最高出水温度是相同的,比如为55℃,并且最大余量为55±0.5℃,当最高出水温度为55℃时,实际的最高出水温度为55±0.5℃。超过该温度,空调机组即可能报警。而当“环境温度”低于7℃时,最高出水温度则会下降,其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计算或确定。即,最高出水温度是环境温度的函数。类似地如果采用回水温度控制压缩机运行,则需要引用最高回水温度,在制热模式下,假设“最高回水温度”=“最高出水温度”-4K,其中K为热力学温度单位,如果出水温度、回水温度以摄氏温度表示,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换算,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简单的,在此不再另作说明。在此,环境温度是指室外环境的温度,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环境温度均为此含义,在后文将不再做说明。
进一步地,出于描述简便和清楚的目的,在此提出术语“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
“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指的是空调机组的控制器操作面板上设定的“出水温度”值,是用户期望系统运行时可以获得的目标水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不同的季节可能会设置不一样。在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空调机组中,“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包括“制热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和“制冷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相应地,当空调机组仅具有的单一工作模式时,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也仅包括单一的对应温度。比如,当空调机组仅具有制冷模式时,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仅是制冷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相应的,“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也是类似的含义。
“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是指被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实际采纳用于控制调节压缩机能力的目标水温,或者说,通过压缩机的能力调节,使空调机组的出水温度趋近某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实际出水温度。相应的,“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也类似的含义。
在本发明中,当存在多个空调机组时,为了可以方便对多个空调机组进行群控控制,对每个空调机组是基于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加一个阶梯调节量来控制空调机组的负荷,或调节压缩机的能力。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是基于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或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对空调机组的负荷进行调节。即,上述“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阶梯调节量”;“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阶梯调节量”。类似地,在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空调机组中,“阶梯调节量”也包括“制热阶梯调节量”和“制冷阶梯调节量”。相应地,当空调机组仅具有的单一工作模式时,“阶梯调节量”也仅包括单一的对应阶梯调节量。比如,当空调机组仅具有制冷模式时,“阶梯调节量”仅是“制冷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由于在制热模式中存在最高出水温度和最高回水温度的限制,当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还取决于“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和“最高出水温度”的大小,如果当时的“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最高出水温度”,则“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最高出水温度”+“制热阶梯调节量”;如果当时的“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最高出水温度”,则“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制热阶梯调节量”。类似地,如果“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最高回水温度”,则“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最高回水温度”+“制热阶梯调节量”;如果当时的“回水温度”低于“最高回水温度”,则“有效回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回水温度设定值”+“制热阶梯调节量”。
基于上述控制,当存在多个空调机组时,通过为各机组设定不同的阶梯调节量,即可使各机组具有不同的负荷,从而合理分配整个项目的负荷,保证各机组的正常运行,即实现对多个机组的群控控制。下面结合图3对这种群控方法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空调机组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空调机组群300包括3个空调组以及3个空调末端设备,3个空调机组的水系统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也可以混联,本例采用串联形式,末端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联接,本例采用串联形式,并且3个空调机组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即,空调机组的换热器与同一个水循环系统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如图所示,空调机组I的换热器I 301、空调机组II的换热器II 302、空调机组III的换热器III 303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307。其中空调机组和空调末端设备的数量仅是示意性的,其可以为各种合适的数量或实际的数量。其中出于简便目的,仅以一个换热器来表示一个空调机组,类似地,在制冷模式下,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在制热模式下,换热器用作冷凝器。
以出水温度控制,比如中央空调300处于制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机组I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制热阶梯调节量I,空调机组II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制热阶梯调节量II,空调机组III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面板出水温度设定值+制热阶梯调节量III,空调机组I、II、III分别以各自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控制各自的负荷,并且当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高于机组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时,相应的机组停止工作,当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机组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时,相应的机组开始工作。示例性的,比如空调机组I、II、III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分别43℃、45℃、47℃,开始时,三个机组分别以各自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控制各自的负荷,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为44℃,空调机组I则停止工作,再一段时间后比如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为46℃,则空调机组II也停止工作,又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为47℃,则空调机组III也停止工作;又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为44℃,则不仅空调机组III未停止工作,空调机组II也重新开始工作。类似地,空调机组I、II、III不断地根据各自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与水循环系统307中换热介质的温度的大小来控制各自的开启与停止,从而合理分配负荷,提高能源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平衡各机组的工作时间,防止一些机组累积运行时间过长,一些机组累积运行时间过短,本发明设定各个机组的阶梯调节量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进行轮换,如图4所示,比如开始时空调机组I、II、III的阶梯调节量分别为-2℃、0℃、2℃,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按顺时针顺序,空调机组I、II、III的阶梯调节量分别变为2℃、-2℃、0℃。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空调机组I、II、III的阶梯调节量又分别变为0℃、2℃、-2℃。即,按顺时针方向,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变换为下一个机组的阶梯调节量,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变换,使得各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温度设定值不停变换,使得各个空调机组的负荷不断变换调整,从而保证了各机组累积运行时间基本相同,从而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阶梯调节量可以设置在机组的控制逻辑中,比如在空调机组的控制设置或控制参数中,根据机组数目给出一组阶梯调节量,比如上述的-2℃、0℃、2℃,然后机组按照设定的变换方式变换循环变换机组的阶梯调节量。比如按照各机组的编号变换所述阶梯调节量,比如经过设定周期后,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变换为I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I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变换为II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II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变换为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此循环。或者,对于每个空调机组,按一定顺序变换当前阶梯调节量,比如对于上述的一组阶梯调节量:-2℃、0℃、2℃,I号机组可时针顺序或其他方式经过设定周期后进行变换,示例性按照顺时针,I号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周期后,由初始的-2℃,变为0℃,再经过设定后周期后,则变为2℃,如此循环,其同样能实现上述效果。
此外,当给出一组阶梯调节量后,还可以按设定方式配置每个机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比如按照各机组的编号配置每个机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比如机组编号较小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也小,编号大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则大。
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阶梯调节量的变换方法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计各种变换方法,只要可实现变换各个机组的负荷即可,比如可以按逆时针方向变换上述阶梯调节量,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空调机组的阶梯调节量变换为下一个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此循环往复,其同样可实现上述效果。
还可以理解的是,变换阶梯调节量的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通过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比如变换时间的设定范围可以为1至10天,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变换时间,然后空调机组会根据用户数设定的变换时间自动变换阶梯调节量。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空调机组自动变换阶梯调节量,诸如图1或图2所示的空调机组,可在其控制面板上设置“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N”。类似地,在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空调机组中,“最小阶梯调节量”也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也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相应地,当空调机组仅具有的单一工作模式时,“阶梯调节量”也仅包括单一的对应阶梯调节量。比如,当空调机组仅具有制冷模式时,“最小阶梯调节量”仅是“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
可以理解的是,“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实施例中,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设置范围为[-6℃,0℃],默认为“0”,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最小制热阶梯调节量,而“制冷最小阶梯控制值”固定为“0”。同样地,“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实施例中,“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设置范围在[0℃,3℃],默认为“0”,“制冷最大阶梯控制值”设置范围在[0℃,10℃],默认为“0”,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对应范围内设置合适的最大阶梯调节量。
应当明白,上述实施例中,各阶梯调节量的设置范围仅是示例性的,其是根据空调机组的具体条件设置在空调机组的控制逻辑中,不同的空调机组,设置给出的设置范围不同。同样地,机组数目,也具有设置范围,其根据空调机组的具体情况给出最大的可组群的机组数目,比如,在实施例中,机组数目设置范围为[1,10],默认为1,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台数设定,而当机组数目超过该范围时,则需要将机组进行分组,比如两组或更多组,然后对每组再按照本发明提出的群控方法分别进行控制。
当设置好空调机组的“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N”后,可根据“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N”,生成当前阶梯调节量的阶梯值和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阶梯调节量,并将这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阶梯调节量配置每个机组作为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示例性地,在一实施例中,当前阶梯调节量的阶梯值为(“最大阶梯调节量”-“最小阶梯调节量”)/(N-1),其中N为机组数目,其表示相邻两个阶梯量之差。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最小阶梯调节量”为0℃,“最大阶梯调节量”为2℃,机组数目为三,则当前阶梯调节量的阶梯值为(2-0)/(3-1)=1,因此生成的一组阶梯量为0℃、1℃、2℃,随后根据设定方式,比如根据“机组编号较小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则小,编号较大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则大”的规则配置每个机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
进一步地,当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的变换方式变换各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该设定变换方式如前所述。
下面结合图5对该变换方法进行描述,在一实施例中,中央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各机组的“最小阶梯调节量”为0℃,“最大阶梯调节量”为2℃,机组数目为三个,所生成的一组阶梯调节量0℃、1℃、2℃,然后对每个机组进行编号,比如编号为I、II、III,示例性地,比如根据“机组编号较小的,初始冷阶梯调节量则小,编号较大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则大”的规则,设置各机组的“初始制冷阶梯调节量”,则I号机组“制冷阶梯调节量”=0,II号机组“制冷阶梯调节量”=1,III号机组“制冷阶梯调节量”=2,那么经过设定周期时间后,比如二天,各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按顺时针顺序变换,具体地,I、II、III号机组的“制冷阶梯调节量”将变为“2”、“0”、“1”,再经过设定周期时间后,I、II、III机组的“制冷阶梯调节量”将变为“1”、“2”、“0”,不断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阶梯调节量的变换方法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计各种变换方法,只要可实现变换各个机组的负荷即可,比如可以按逆时针方向变换上述阶梯调节量,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空调机组的阶梯调节量变换为下一个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此循环往复,其同样可实现上述效果。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25)

1.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按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工作负荷,
其中,设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时,判断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最高出水/回水温度的大小,
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变换包括:设定一组阶梯调节量,并经过设定周期后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在空调机组群中自动轮换更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所述空调机组群包括多个所述空调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所述空调机组的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机组数目N,并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所述机组数目N生成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
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设定周期后按空调机组编号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8.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通过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基于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所述空调机组的工作负荷基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
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变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时,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变换包括: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在设定的一组阶梯调节量中,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方式变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基于最小阶梯调节量、最大阶梯调节量以及机组数目获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
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或空调机组编号变换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14.一种空调机组群,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如权利要求9-12之一所述的空调机组构成的空调组机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机组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
16.一种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群包括多个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通过各自的换热器与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其中流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回水温度,流出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的温度为出水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以及当前阶梯调节量确定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其中,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按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控制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工作负荷;
在所述空调机组群处于制冷模式时,比较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出水/回水的温度,如果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出水/回水的温度,则关闭该对应的空调机组,反之则开启该对应的空调机组;
在所述空调机组群处于制热模式时,比较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的出水/回水温度,如果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水循环系统中的换热介质的出水/回水温度,则关闭该对应的空调机组,反之则开启该对应的空调机组,
其中,设定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每个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变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群处于制热模式时,判断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与最高出水/回水温度的大小,
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高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当前阶梯调节量;如果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所述最高出水/回水温度,则所述有效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等于所述面板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当前阶梯调节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每个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经过设定时间后自动进行轮换包括:经过设定时间后,按设定方式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一组阶梯调节量,并经过设定时间后,在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中按设定方式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最大阶梯调节量、最小阶梯调节量以及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机组数目,并基于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以及所述机组数目生成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小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小阶梯调节量,
所述最大阶梯调节量包括制热最大阶梯调节量和制冷最大阶梯调节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设定周期后,按设定顺序或每个空调机组的编号变换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当前阶梯调节量。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组阶梯调节量中,按设定方式配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编号配置每个所述空调机组的当前阶梯调节量的初始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群中的所有空调机组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
CN201510392307.5A 2015-07-06 2015-07-06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322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307.5A CN106322641B (zh) 2015-07-06 2015-07-06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307.5A CN106322641B (zh) 2015-07-06 2015-07-06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2641A CN106322641A (zh) 2017-01-11
CN106322641B true CN106322641B (zh) 2019-06-25

Family

ID=5772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2307.5A Active CN106322641B (zh) 2015-07-06 2015-07-06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26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9060A (ja) * 2007-10-29 2009-05-21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60029A (zh) * 2009-05-11 2012-05-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375878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机组群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9060A (ja) * 2007-10-29 2009-05-21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60029A (zh) * 2009-05-11 2012-05-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375878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机组群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管理矩阵控制技术在某空调冷水系统中的应用";任素梅,廖晓渝,贾衡,李炎锋,郑珊珊,马文明;《暖通空调HV&AC》;20060831;第36卷(第8期);第113-117页
"联合运行冷水机组负荷优化分配及仿真研究";闫秀英,孟庆龙,任庆昌,佟威;《暖通空调HV&AC》;20071130;第37卷(第11期);第18-21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2641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8726B2 (en) Air handling unit and rooftop unit with predictive control
CA2797794C (en) Energy chassis and energy exchange device
CN110094802B (zh) 一种热泵与蓄热式电锅炉联合供暖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0948884B2 (en) Building control based on uneven load distribution
EP3561407B1 (en) Air conditioner
EP3457050B1 (en) Heat pump system
CN10895471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04566699A (zh) 蓄能多联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10544A (zh) 蓄热式空调机
US20180202710A1 (en) Efficient variable capacity chilled water plant design with reduced mechanical cooling and thermal storage
CN101876475A (zh) 中央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Zamora et al. Part-load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ammonia/lithium nitrate absorption chiller
CN113739296B (zh)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空气源热泵负荷水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51499A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u et al. Modelica models for data center cooling systems
JP2003121024A (ja) 統合型熱源システム
CN109827268A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冷源泵喷淋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322641B (zh)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群及空调机组群控制方法
CN112378047A (zh) 面向多场景的可调负荷的资源聚合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52318A (zh) 一种基于冷却水总线的变负荷调节一体化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556240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35983B (zh) 一种水冷机组与风冷热泵机组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CA3050895C (en) Single-pipe thermal energy system
CN112628886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末端二次泵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iu Systematic Renovation Design of Surfac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for a Hot Spring Center 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9

Address after: Longtian Town, Fogang County, Qingy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York(Wuxi) Air-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No. 32 Changjiang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Jiangsen Buil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Wuxi)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