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0718A -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0718A
CN106320718A CN201610770696.5A CN201610770696A CN106320718A CN 106320718 A CN106320718 A CN 106320718A CN 201610770696 A CN201610770696 A CN 201610770696A CN 106320718 A CN106320718 A CN 106320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ent stick
spring
transverse sla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706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7706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0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0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0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6Landings, receiving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支撑板、电机装置、横板装置、缓冲装置、移动板及弹性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及支撑块,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限定架,电机装置包括电机、第一支架、输出轴、第一拉线,横板装置包括横板、第一竖杆、第一弯曲杆、移动块及第一弹簧,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弯曲杆、第二弹簧、支撑框及第二支撑杆,移动板上设有箱体及固定块,弹性装置包括第三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之间的第四弹簧,本发明能够对物料进行快速有效的升降作业,以便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用于接送和转运物料的操作平台,多为临时搭建的悬挑式物料平台或定型的悬挑式物料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其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塔吊配合才能上下移动,占用了塔吊大量的时间,并且塔吊在吊转物料平台的过程中也容易与周边脚手架等构件碰撞,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所述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横板装置、位于所述横板装置上方的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缓冲装置上方的移动板及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弹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限定架,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拉线,所述横板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之间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移动块上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横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之间的第二弹簧、支撑框及位于所述支撑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固定块,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之间的第四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限定架设有两个,所述限定架呈L型,所述限定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的上端呈水平状。
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侧,所述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之间且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侧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支撑框上,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物料进行快速有效的升降作业,以便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并且体积较小,施工难度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板2、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机装置3、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横板装置4、位于所述横板装置4上方的缓冲装置5、位于所述缓冲装置5上方的移动板6及位于所述移动板6下方的弹性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的第一横杆12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2之间的支撑块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3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1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13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限定架22。所述第一通孔21呈圆形。所述限定架22设有两个,所述限定架22呈L型,所述限定架2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22的上端呈水平状。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3包括电机31、位于所述电机3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32、设置于所述电机31上的输出轴33、设置于所述输出轴33上的第一拉线34。所述电机31与电源电性连接,为所述电机31提供电能,所述电机3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架3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3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3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33与所述电机3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31带动所述输出轴33旋转。所述第一拉线34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
如图1所示,所述横板装置4包括横板41、位于所述横板4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竖杆42、位于所述第一竖杆42下方的第一弯曲杆43、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3之间的移动块44及位于所述移动块44上方的第一弹簧45。所述横板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杆4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杆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42的上端与所述横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4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22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3的一侧,所述限定架22防止所述第一弯曲杆43过度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杆4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移动块44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块44的侧面呈倾斜状,所述移动块44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43之间且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43上,当所述移动块44向下移动时,其顶靠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43,使得所述第一弯曲杆43被挤直,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竖杆42向上移动,使得所述横板41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45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5的上端与所述横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3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4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横板4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51、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51之间的第二弹簧52、支撑框53及位于所述支撑框53下方的第二支撑杆54。所述第二弯曲杆51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弯曲杆51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51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51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52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52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2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53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支撑块53位于所述横板41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5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板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6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箱体62及位于所述箱体62左右两侧的固定块61。所述箱体6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箱体62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箱体62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61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6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61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1的侧面与所述箱体62的侧面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装置7包括位于所述移动板6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弯曲杆71、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71上的固定杆72、位于所述固定杆72上方的第三弹簧73、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71之间的第四弹簧74。所述第三弯曲杆71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弯曲杆71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71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71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支撑框53上,从而对所述第三弯曲杆7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固定杆72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73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3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7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74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弯曲杆7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弯曲杆7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使用时,首先将箱体62取下,将物料放入到所述箱体62内,然后将箱体62重新放置在所述移动板6上,此时所述第三弯曲杆71向下滑动,同时所述第二弯曲杆51发生弯曲,所述第二弹簧52被压缩,所述第三弹簧73被压缩,所述第四弹簧74被拉伸,从而对所述移动板6起到支撑及缓冲的作用。然后启动电机31,使得所述输出轴33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拉线34被拉紧,然后使得所述移动块4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弯曲杆43被挤直,所述第一弯曲杆43的上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竖杆42向上移动,使得所述横板41向上移动,进而可以使得所述移动板6及箱体62向上移动,以便将其运输到需要的高度。至此,本发明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横板装置、位于所述横板装置上方的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缓冲装置上方的移动板及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弹性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限定架,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拉线,所述横板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之间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移动块上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横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之间的第二弹簧、支撑框及位于所述支撑框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箱体及位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固定块,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杆上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之间的第四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架设有两个,所述限定架呈L型,所述限定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的上端呈水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侧,所述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之间且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上,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箱体的侧面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支撑框上,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
CN201610770696.5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Pending CN106320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0696.5A CN106320718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0696.5A CN106320718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0718A true CN106320718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8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70696.5A Pending CN106320718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071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8292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物料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04664A (zh) * 2012-05-30 2012-10-03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升降式快速转料平台
US20130001013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Reechcraft, Inc. Lift Safety System
CN103967263A (zh) * 2014-05-23 2014-08-06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液压自动爬升卸料平台
CN10469228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式物料平台
EP3037605A1 (en) * 2013-08-19 2016-06-29 Total Kankyo Co. Ltd. High-rise building and maintenance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1013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Reechcraft, Inc. Lift Safety System
CN102518292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物料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04664A (zh) * 2012-05-30 2012-10-03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升降式快速转料平台
EP3037605A1 (en) * 2013-08-19 2016-06-29 Total Kankyo Co. Ltd. High-rise building and maintenance method therefor
CN10469228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式物料平台
CN103967263A (zh) * 2014-05-23 2014-08-06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液压自动爬升卸料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0617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底座
CN105290890B (zh) 一种石油筛管外壁打磨加工处理装置
CN109826894A (zh) 一种弹簧式面减震装置
CN205527595U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微型吊装装置
CN105752891A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微型吊装装置
CN106320718A (zh) 一种建筑领域用物料升降平台
CN105858512B (zh) 一种物料升降装置
CN106043386A (zh) 一种建筑设备用高效的输送装置
CN109960357A (zh) 一种抗震计算机机箱
CN107891104B (zh) 一种钢筋折弯加工方法
CN105805215A (zh) 一种气压式机械设备减震装置
CN105967073B (zh) 一种新型农用起吊设备
CN106051038A (zh) 一种防震型移动电站
CN104864238A (zh) 折叠便携式升降台
CN203739163U (zh) 内饰件拿取装置
CN106517010A (zh) 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
CN207548036U (zh) 下料输送机构
CN106426579B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高效自动切割设备
CN205378398U (zh) 一种防震机柜底座
CN207698730U (zh) 一种具备升降功能的铜合金管上料装置
CN107575516A (zh) 一种建筑设备隔震装置
CN207533727U (zh) 一种防滑脱折弯机
CN106629467A (zh) 一种机械加工车间用的自动升降设备
CN206858064U (zh) 一种拖拉机上装用的货物提升器
CN206838834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折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