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3584B -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13584B CN106313584B CN201610807482.0A CN201610807482A CN106313584B CN 106313584 B CN106313584 B CN 106313584B CN 201610807482 A CN201610807482 A CN 201610807482A CN 106313584 B CN106313584 B CN 1063135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flexible core
- stripper apparatus
- core mold
-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40—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 B29C70/42—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70/46—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atched moulds, e.g. for deforming sheet moulding compounds [SMC] or prepregs
- B29C70/48—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atched moulds, e.g. for deforming sheet moulding compounds [SMC] or prepregs and impregnating the reinforcements in the closed mould, e.g. 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 e.g. by vacu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B29C33/4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 B29C33/5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elastic or flexi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B29C33/4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 B29C33/5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elastic or flexible
- B29C33/505—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elastic or flexible cores or mandrels, e.g. infl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包括:柔性芯模、内缩型脱模装置、柔性RTM外模、固化装置和介质循环装置;所述柔性RTM外模和柔性芯膜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柔性RTM外模外侧设置有柔性固化装置,所述柔性芯模与介质循环装置相连。可用于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该成型装置可实现各种均匀界面、各种异形变截面以及弯曲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且可在预制体织物编织成型之后连续进行树脂RTM浸渍及快速固化成型,此外还具有使复合材料制品快速脱模的功能。有效避免了传统金属或木质芯模的成型过程繁琐、功能单一、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编织机进行复合材料制品所用的配套成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增强结构的力学性能具备均一材料特点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其中纤维增强结构及其品质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预成型制件具有诸多突出的特点:首先在制件中的纤维互相交织、方向具有任意取向的特点,构成类似均质材料的结构尤其在复合材料的厚度方向上的纤维比例与平面方向相同,有效避免了传统叠层复合材料的分层问题;其次,三维编织结构可以根据制件要求的形状进行灵活设计,对于普遍常见的管状连续复合材料制品,其截面形状也可根据要求设计成圆形、椭圆形、方形甚至变截面积的各种不同形状;再者,三维编织预制件结构中的纤维类型可以任意选择,甚至可以采用多种纤维混合编织的方法,这可以使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及其它各种高性能纤维的优异特性均得到发挥,综合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特性。鉴于以上优点,三维编织结构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生产的三维编织设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所应用的复合材料关键结构件,基本均为三维编织结构,该技术尤其是三维编织设备占据了高端复合材料市场,并且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尽管三维编织设备极大的推动了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并且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单位预制件织物的编织并不是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最终生产步骤,要成为高性能复合材料,除了编织之外,后续的树脂浸渍复合和固化成型均极为关键。拿管状复合材料三维织物成型来讲,一般以金属芯模或者木质管状模具作为芯材,在芯模表面进行三维结构织物编织,编织成型后再进行树脂浸渍固化之后脱模,对于长度较大或者异形变截面的制件来讲,该硬质模具所带来的脱模技术难度相当之大;此外金属芯模或木质模具的加工较为困难,而且由于金属或木质模具的重量较大,在三维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芯模装配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合三维编织设备使用的成型装置,可用于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该成型装置可实现各种均匀界面、各种异形变截面以及弯曲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且可在预制体织物编织成型之后连续进行树脂RTM浸渍及快速固化成型,此外还具有使复合材料制品快速脱模的功能。有效避免了传统金属或木质芯模的成型过程繁琐、功能单一、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内缩型脱模装置、柔性RTM外模、固化装置和介质循环装置;所述柔性RTM外模和柔性芯膜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所述柔性RTM外模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所述柔性芯模与介质循环装置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为螺旋装置,所述螺旋装置为缠绕在柔性芯膜表面的螺旋带或弹簧带。
优选的,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还可以是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上述的弹性构件套装在柔性芯膜表面,并可沿芯膜横截面径向收缩。
优选的,所述固化装置为柔性固化装置,所述柔性固化装置为弹性空腔构件。
本发明“内缩型脱模装置”是指:沿着制件截面方向可产生收缩形变,并通过此形变使多种形状的制件产生利于脱模的改变的装置。
柔性固化装置是指:支撑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且与树脂符合幅度可调的固化装置。
整套装置可实现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支撑芯模、自缩式快速脱模、快速RTM树脂导入及快速固化成型等功能,有效与三维编织设备配合使用;各种异形截面管状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制品的连续编织,并且可以实现纤维编织与后续RTM复材成型连续进行并具备制品快速脱模的功能。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装置”是指:用于加热、实现浸渍树脂的三维织物预制体的固化成型的装置,本领域技术可根据情况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加热方式可选择:红外加热、电加热、光、电磁加热等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介质循环装置”是指:用于实现柔性芯模内液体介质(水、导热油)的快速冷却,保证固化后的复合材料制品快速降温的装置。
优选的,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为弹性金属材料。柔性芯膜受力后,易出现表面形变不均的问题,影响复合材料长度方向的均匀性,因此,优选的,在其外部加装刚性和弹性兼具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内缩型脱模装置,使腔体具有更好的硬度,提高复合材料成型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外型与柔性芯模外型相匹配,由(可沿柔性芯膜横截面径向收缩)弹簧带构成。所述的柔性芯模主要采用高耐压、耐撕裂橡胶制备耐压柔性芯模,芯模采用空腔式结构,预留有介质入口,芯模的外型根据三维复合材料制品形状而定,可设计成各种均质截面形状或变截面形状。在柔性芯模使用时,将其内部充入一定体积的高压介质,该介质可选用空气、水、导热油等气体或液体介质,介质的选择根据后续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要求而定,若常温固化的复合材料制件可选用空气作为充入介质,若升温固化可选用水或者油作为介质。充入柔性芯模中的介质压力为1-10MPa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柔性芯膜充入介质承压之后,内缩型脱模装置套装在柔性芯模表面,内缩弹簧带锁紧贴敷于柔性芯模表面。
优选的,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径向的收缩厚度在0.5-20mm范围内。
所述的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外型与柔性芯模外型相匹配,该装置由内缩弹簧带构成,在芯模充入介质承压之后,将脱模装置外套在柔性芯模表面,将内缩弹簧带锁紧贴敷于柔性芯模表面。该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径向的收缩厚度在0.5-20mm范围内,可有效保证管状制品脱模。
所述的柔性芯模在包覆内缩脱模装置后,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的编织,编织过程保证内缩脱模弹簧带的张紧力和柔性芯模内的介质压力稳定不变。
优选的,所述芯模采用空腔式结构,设置有介质入口。
优选的,所述柔性芯模在包覆内缩脱模装置后,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的编织,编织过程中缩脱模弹簧带的张紧力和柔性芯模内的介质压力稳定不变。
优选的,柔性芯模充入介质后,介质的压力范围为1-10MPa。
所述的柔性RTM外模采用高撕裂、耐高压、高耐温硅橡胶制备,其主要功能是在三维预制体纤维织物编织工序结束后进行树脂导入工序。首先将柔性外模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表面,并通过柔性硅胶外模的自封接缝实现均匀密封,柔性外模预置抽气接口和注胶接口,开启抽气接口将柔性外模成形的封闭空腔内的三维预制体织物形成真空环境,真空度在0.06-0.1MPa。之后关闭抽气口开启注胶口,在一定的流速下将一定含量的树脂胶液均匀浸渍于三维预制体织物内部,整个浸渍过程保证树脂含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0-50%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固化装置为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采用耐高温橡胶内置红外辐射碳纤维电热带构成,耐高温橡胶膜可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RTM工序完成之后的柔性外模表面,包覆完成后通电开启固化装置内置的碳纤维电热带,通过碳纤维的远红外辐射加热作用,有效实现浸渍树脂的三维织物预制体的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80-200℃范围可调。在达到固化成型时间之后,可开启柔性芯模内部的介质循环装置,该装置外接于柔性芯模内,可实现柔性芯模内液体介质(水、导热油)的快速冷却,保证固化后的复合材料制品快速降温,降温时间在10min以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包覆有内缩脱模装置的柔性芯模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的编织;
2)编制完成后,将柔性外模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表面,密封、抽真空、注胶,固化加热,降温,将内缩型脱模装置沿径向锁紧将制品脱模,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配套成型装置,用于配合三维编织机使用,该装置可用于各种不同截面管状复合材料及变截面管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并可实现树脂RTM成型及固化的连续化工艺,能够实现三维复合材料织物结构的快速编织及固化成型。
2.本发明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配套成型装置,采用柔性芯模装置和柔性RTM外模,整体装置可适应各种不同变截面复合材料的形状制备,同时配有内缩式脱模装置可实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固化成型后的快速脱模,大大提高了传统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脱模困难问题,并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示意图,
其中,1.柔性芯模耐、2.压表、3.内缩型脱模装置、4.三维预制体织物、5.柔性RTM外模、6.抽气口、7.注胶口、8.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9.电压调节装置、10.冷热介质切换阀、11.介质循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示意图,其中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五套组件构成,其中柔性芯模内的介质压力通过耐压表2控制,将柔性芯模1和内缩式脱模装置3装配好之后,进行三维预制体织物4的编织,编织好之后装配柔性RTM外模5,其中抽气口6接入5进行抽真空处理,抽至真空度后接入注胶口7进行树脂导入。完成树脂浸渍后装配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并通过电压调节装置9进行不同电压调节进行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开启冷热介质切换阀10并通过介质循环系统11完成制品快速降温,降温后放出1中的冷却介质,并将内缩型脱模装置3沿径向锁紧将制品脱模。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的圆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成型装置配合三维编织机,制备均匀圆管状三维编织织物结构复合材料制品,首先将柔性芯模1内冲入一定体积的压缩空气,保证芯模1内的压力为3MPa左右。在气压达到要求之后将芯模1充气口密封牢固,之后在柔性充气芯模1外表面装入内缩型脱模装置3,该脱模装置3包覆于充气后的芯模1表面,并通过锁紧旋钮调节内缩弹簧带使其紧密贴敷于柔性芯模1表面,将柔性芯模1与内缩弹簧带形成整体。将上述装置装配好之后置于三维编织机之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预制体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实时注意柔性芯模1内的空气压力变化,保持压力表2示数稳定。在三维预制体织物4编织完毕之后,将柔性RTM外模5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表面,并通过柔性硅胶外模5的自封接缝实现密封,开启抽气接口6将柔性外模5成形的封闭空腔内的三维预制体织物4形成真空环境,真空度在0.06MPa,之后关闭抽气口6开启注胶口7,将一定含量的树脂胶液均匀浸渍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内部,整个浸渍过程保证树脂含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最后将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RTM工序完成之后的柔性外模4表面,包覆完成后通电开启固化装置8内置的碳纤维电热带,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120℃。固化1小时之后,可开启柔性芯模1内部的冷空气循环装置,在10min降至室温后,放出柔性内膜1中的空气,之后将内缩型脱模装置3沿着半径方向向内锁紧,收缩量为2mm后,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管状制品从内缩弹簧带表面脱出。
实施例2
采用本发明的方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成型装置配合三维编织机,制备均匀方管状三维编织织物结构复合材料制品,首先将柔性芯模1内冲入一定体积的水,保证芯模1内的压力为2MPa左右。在水压达到要求之后将芯模1充水口密封牢固,之后在柔性充水芯模1外表面装入内缩型脱模装置3,该脱模装置3包覆于充水后的芯模1表面,并通过锁紧旋钮调节内缩弹簧带使其紧密贴敷于柔性芯模1表面,将柔性芯模1与内缩弹簧带形成整体。将上述装置装配好之后置于三维编织机之上进行方管状三维结构预制体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实时注意柔性芯模1内的水压变化,保持压力表2示数稳定。在三维预制体织物4编织完毕之后,将柔性RTM外模5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表面,并通过柔性硅胶外模5的自封接缝实现密封,开启抽气接口6将柔性外模5成形的封闭空腔内的三维预制体织物4形成真空环境,真空度在0.08MPa,之后关闭抽气口6开启注胶口7,将一定含量的树脂胶液均匀浸渍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内部,整个浸渍过程保证树脂含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6%。最后将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RTM工序完成之后的柔性外模表面5,包覆完成后通电开启固化装置8内置的碳纤维电热带,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110℃。固化1.5小时之后,可开启柔性芯模1内部的冷水循环装置,在15min降至室温后,放出柔性芯膜1中的水,之后将内缩型脱模装置3沿着半径方向向内锁紧,收缩量为1mm后,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管状制品从内缩弹簧带表面脱出。
实施例3
采用本发明的椭圆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成型装置配合三维编织机,制备均匀椭圆管状三维编织织物结构复合材料制品,首先将柔性芯模1内冲入一定体积的导热油,保证芯模1内的压力为2.5MPa左右。在导热油压达到要求之后将芯模1充油口密封牢固,之后在柔性充油芯模1外表面装入内缩型脱模装置3,该脱模装置3包覆于充油后的芯模1表面,并通过锁紧旋钮调节内缩弹簧带使其紧密贴敷于柔性芯模1表面,将柔性芯模1与内缩弹簧带形成整体。将上述装置装配好之后置于三维编织机之上进行方管状三维结构预制体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实时注意柔性芯模1内的油压变化,保持压力表2示数稳定。在三维预制体织物4编织完毕之后,将柔性RTM外模5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表面,并通过柔性硅胶外模5的自封接缝实现密封,开启抽气接口6将柔性外模5成形的封闭空腔内的三维预制体织物4形成真空环境,真空度在0.1MPa,之后关闭抽气口6开启注胶口7,将一定含量的树脂胶液均匀浸渍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内部,整个浸渍过程保证树脂含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5%。最后将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RTM工序完成之后的柔性外模5表面,包覆完成后通电开启固化装置8内置的碳纤维电热带,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120℃。固化0.8小时之后,可开启柔性芯模1内部的冷油循环装置,在10min降至室温后,放出柔性芯膜1中的油,之后将内缩型脱模装置3沿着半径方向向内锁紧,收缩量为1.5mm后,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椭圆管状制品从内缩弹簧带表面脱出。
实施例4
采用本发明的变截面椭圆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成型装置配合三维编织机,制备变截面椭圆管状三维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制品,首先将柔性芯模1内冲入一定体积的导热油,保证芯模1内的压力为4MPa左右。在导热油压达到要求之后将芯模1充油口密封牢固,之后在柔性充油芯模1外表面装入内缩型脱模装置3,该脱模装置3包覆于充油后的芯模1表面,并通过锁紧旋钮调节内缩弹簧带使其紧密贴敷于柔性芯模1表面,将柔性芯模1与内缩弹簧带形成整体。将上述装置装配好之后置于三维编织机之上进行变截面椭圆管状三维结构预制体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实时注意柔性芯模1内的油压变化,保持压力示数稳定。在三维预制体织物4编织完毕之后,将柔性RTM外模5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5表面,并通过柔性硅胶外模5的自封接缝实现密封,开启抽气接口6将柔性外模5成形的封闭空腔内的三维预制体织物4形成真空环境,真空度在0.1MPa,之后关闭抽气口6开启注胶口7,将一定含量的树脂胶液均匀浸渍于三维预制体织物4内部,整个浸渍过程保证树脂含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50%。最后将柔性红外辐射固化装置8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RTM工序完成之后的柔性外模5表面,包覆完成后通电开启固化装置8内置的碳纤维电热带,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115℃。固化1.2小时后,可开启柔性芯模1内部的冷油循环装置,在10min降至室温后,放出柔性芯膜1中的油,之后将内缩脱模装置3沿着半径方向向内锁紧,收缩量为10mm后,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变截面椭圆管状制品从内缩弹簧带表面脱出。
实施例5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实施例6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或所述固化装置8为柔性固化装置,所述柔性固化装置为弹性空腔构件。
实施例7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的外型与柔性芯模1外型相匹配,由弹簧带构成。
实施例8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柔性芯膜1充入介质承压之后,内缩型脱模装置3套装在柔性芯模1表面,内缩弹簧带锁紧贴敷于柔性芯模1表面。
实施例9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的径向的收缩厚度在0.5-20mm范围内。
实施例10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芯模1采用空腔式结构,设置有介质入口。
实施例11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柔性芯模1在包覆内缩脱模装置3后,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4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内缩脱模装置3的张紧力和柔性芯模1内的介质压力稳定不变。
实施例12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包括:柔性芯模1、内缩型脱模装置3、柔性RTM外模5、固化装置8和介质循环装置11;所述柔性RTM外5模和柔性芯膜1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3,所述柔性RTM外模5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8,所述柔性芯模1与介质循环装置11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3为圆柱形、螺旋形或弧形格栅状的弹性构件。
所述柔性芯模1充入介质后,介质的压力范围为1-10MPa。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芯模、内缩型脱模装置、柔性RTM外模、固化装置和介质循环装置;所述柔性RTM外模和柔性芯模之间设置有内缩型脱模装置,所述柔性RTM外模外侧设置有固化装置,所述柔性芯模与介质循环装置相连;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为螺旋装置,所述螺旋装置为缠绕在柔性芯模表面的螺旋带或弹簧带;
所述柔性RTM外模预置抽气接口和注胶接口;
所述固化装置为紧密均匀贴敷在上述柔性RTM外模表面的红外辐射碳纤维电热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为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或者所述固化装置为柔性固化装置,所述柔性固化装置为具有弹性的空腔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外型与柔性芯模外型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芯模充入介质承压之后,内缩型脱模装置缠绕在柔性芯模表面,螺旋带或弹簧带锁紧贴敷于柔性芯模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缩型脱模装置的径向的收缩厚度在0.5-20mm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芯模采用空腔式结构,设置有介质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芯模在包覆内缩脱模装置后,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内缩脱模装置的张紧力和柔性芯模内的介质压力稳定不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芯模充入介质后,介质的压力范围为1-10MPa。
9.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包覆有内缩脱模装置的柔性芯模装配在三维编织机上进行管状三维结构纤维预制体织物的编织;
2)编制完成后,将柔性外模包覆于三维预制体织物表面,密封、抽真空、注胶,固化加热,降温,将内缩型脱模装置沿径向锁紧将制品脱模,即得。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在制备三维编制管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07482.0A CN106313584B (zh) | 2016-09-07 | 2016-09-07 |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07482.0A CN106313584B (zh) | 2016-09-07 | 2016-09-07 |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13584A CN106313584A (zh) | 2017-01-11 |
CN106313584B true CN106313584B (zh) | 2019-03-29 |
Family
ID=5778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07482.0A Active CN106313584B (zh) | 2016-09-07 | 2016-09-07 |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135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63840B (zh) * | 2017-04-18 | 2019-07-23 | 浙江理工大学 | 基于可充放气/液芯轴套的编织纤维增强结构件制造方法 |
CN108327168A (zh) * | 2018-04-26 | 2018-07-27 | 刘念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空心螺旋弹簧的制作方法 |
CN109771109A (zh) * | 2019-01-24 | 2019-05-21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一种假脚脚芯的制造方法 |
CN110077013A (zh) * | 2019-04-19 | 2019-08-02 | 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采用预浸胶连续纤维三维编织制造的复合材料及其方法 |
CN111331877B (zh) * | 2020-02-17 | 2022-05-17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螺旋弹簧的制备方法 |
CN111890608B (zh) * | 2020-07-09 | 2022-02-01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一种液压管生产用内管脱芯机 |
CN112757539A (zh) * | 2020-12-18 | 2021-05-07 | 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氢能汽车复合材料成型用的可熔芯模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072730B (zh) * | 2021-04-28 | 2023-03-24 | 中航装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状预浸料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
CN114801245A (zh) * | 2022-05-13 | 2022-07-29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弹簧制备工艺 |
CN115045038B (zh) * | 2022-07-26 | 2024-09-17 | 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全封顶编织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材料件的制备方法 |
CN116442536B (zh) * | 2023-03-29 | 2023-10-13 | 南通大学 | 一种管状织物的双气压式复合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955477U (zh) * | 2015-08-28 | 2016-01-13 | 常州百思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径向伸缩的大型缠绕模具 |
CN105666892A (zh) * | 2016-01-25 | 2016-06-15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汽车车身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35344Y (zh) * | 2003-06-27 | 2004-08-25 | 韩佩岭 | 一种玻璃钢管材制作装置 |
CN103878985B (zh) * | 2014-04-04 | 2016-08-17 | 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切割硅片的碳纤维导轮制备方法及碳纤维导轮 |
CN105109066B (zh) * | 2015-08-13 | 2017-08-11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单圈封闭式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箍筋成型工艺 |
-
2016
- 2016-09-07 CN CN201610807482.0A patent/CN1063135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955477U (zh) * | 2015-08-28 | 2016-01-13 | 常州百思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径向伸缩的大型缠绕模具 |
CN105666892A (zh) * | 2016-01-25 | 2016-06-15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汽车车身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13584A (zh) | 2017-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13584B (zh) | 一种管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CN103909658B (zh) | 复合材料连接裙成型方法、模具及其橡胶内芯模成型模具 | |
US5112663A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 |
US3962393A (en) | Method for making a hollow laminated article | |
JP7000330B2 (ja) | 複雑な形状の複合材構造体の製造 | |
CN105690795B (zh) | 一种半封闭腔体网格蒙皮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和方法 | |
CN103963319A (zh) | 一种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预浸料/树脂膜熔渗共固化成型方法 | |
CA2935481C (en) | Frp shaping jig and method of shaping frp structure | |
CN105082567B (zh) | 大厚度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方法 | |
CN103991225B (zh) |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方法及固化用的微波炉 | |
JP2016539032A (ja) | 繊維プリフォームの含浸方法および前記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10077013A (zh) | 采用预浸胶连续纤维三维编织制造的复合材料及其方法 | |
JP2009507689A5 (zh) | ||
CN101143492A (zh) | 压缩式rtm成型方法 | |
CN105346099A (zh)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曲线管件的制备方法 | |
CN113427793B (zh) | 高强度耐高温复合材料进气道及其成型方法 | |
CN109318507A (zh) | 一种大长径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制作模具和成型方法 | |
CN101740186B (zh) | 二步成型的高电压复合绝缘子实心芯棒的制备方法 | |
KR101447136B1 (ko) | 섬유 강화 복합재의 성형방법 | |
US9522486B2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tooling for resin transfer molding | |
CN112454950B (zh) | 一种工艺蒙皮、吸波复合材料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US6406660B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having low volume percentage of reinforcement fiber and controlled thickness | |
CN108864995B (zh) | 一种多轴向复合材料弯管及制备方法 | |
EP255828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lding parts made from composite materials | |
CN111590796A (zh) |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