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4008A -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4008A
CN106304008A CN201510275192.1A CN201510275192A CN106304008A CN 106304008 A CN106304008 A CN 106304008A CN 201510275192 A CN201510275192 A CN 201510275192A CN 106304008 A CN106304008 A CN 106304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harging
head node
described head
b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51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4008B (zh
Inventor
谌丽
焦斌
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2751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6466 priority patent/WO20161881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4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4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计费方式,在终端数量比较多时,对终端计费的信令负荷非常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计费转移到头节点,使得在大量末端节点接入下,也可以用很小的信令开销实现基于簇的末端节点计费管理,降低了在末端节点数量比较多时,对末端节点计费的信令负荷,提高了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运营商计费方法有以下两种。
1、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WLAN技术
基于非授权频段的无线局域网(WLAN,也称WiFi;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系统进行热点分流数据业务,WLAN由运营商部署,与3GPP系统耦合。
图1A为WLAN+3G解决方案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方案主要是将WLAN系统和3G系统松耦合,通过WLAN实现无线网络接入,通过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端用户拨入鉴权服务)认证服务器实现计费。
2、家庭基站计费
家庭基站(Femto,毫微微蜂窝式基站)是基于3GPP网络架构解决室内和热点地区数据业务流量需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覆盖室内距离更短,用户数目较少的特点。
图1B为LTE Femto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技术基于3GPP核心网及相关协议实现对终端的计费。计费时需要核心网节点P-GW(PDNGateway,PDN网关;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络)进行服务数据量的统计,形成CDR(Charging Data Records,计费数据记录)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由于未来终端是机器类型数量将远超现有终端(据预测,可能达到500亿到1000亿级别),如果核心网节点逐一收集终端计费信息,终端节点数量很大时,对终端计费的信令负荷非常大。
综上所述,目前的计费方式,在终端数量比较多时,对终端计费的信令负荷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计费方式,在终端数量比较多时,对终端计费的信令负荷非常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确定计费策略;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所述头节点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
所述头节点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
所述头节点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
所述头节点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包括:
所述头节点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确定计费策略,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还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还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计费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后,确定计费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计费转移到头节点,使得在大量末端节点接入下,也可以用很小的信令开销实现基于簇的末端节点计费管理,降低了在末端节点数量比较多时,对末端节点计费的信令负荷,提高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背景技术中3GPP+WLAN计费技术示意图;
图1B为背景技术中家庭基站计费技术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计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流量计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时长计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QoS计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终端计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请求实时计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核心网终止或中断分布式网络的实时计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非实时计费请求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进行计费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进行计费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计费转移到头节点,使得在大量末端节点接入下,也可以用很小的信令开销实现基于簇的末端节点计费管理,降低了在末端节点数量比较多时,对末端节点计费的信令负荷,提高了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含有大量终端的网络,比如分布式网络。
分布式网络是指大量终端(即末端节点,EP,End Point)分布式部署,并通过本地控制节点根据需要接入高层网络的方式。分布式网络是解决大量终端部署和端到端时延的有效方式。
如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网络系统包括:MESH(自组织或无固定基础设施)接入网、蜂窝接入网、回传网络和核心网。
其中,所述MESH接入网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所述蜂窝接入网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与所述核心网连接。
回传网络包括有线回传网络、无线回传网络和移动蜂窝回传网络。
核心网由各类专用和通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路由器等设备构成,负责对各类接入设备进行签约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鉴权,策略控制,计费管理,业务管理方面功能。
MESH接入网主要为机器类接入设备(MTC)提供服务,其中与EndPoint(末端节点)可以绑定传感器类设备Sensor(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等),也可以绑定执行设备actuator(例如,加速器,制动器,转向器,机械臂等),也可以绑定物理实体(例如,汽车,自行车,头盔,眼镜,智能手表,无人驾驶飞行器等)。
蜂窝接入网主要为传统手持或车载式接入设备(Device)或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提供接入服务,此外蜂窝接入网还可以为MESH接入网提供到核心网的信令与数据的回传服务。
在介绍具体系统架构前先介绍下图中的各接口:
Me1接口:DSC与NSC之间建立的接口。
Me2接口:DSC与DSC之间建立的接口。
Me3接口:DSC与EP(EndPoint)之间建立的接口。
Me4接口:EP与EP间建立的接口。
C1接口:LSC与NSC之间建立的接口。
C2接口:LSC与基站间建立的接口。
C3接口:LSC与接入点AP间建立的接口。
C4接口:基站与Device(设备)间建立的几口。
C5接口:接入点AP与Device间建立的接口。
C6接口:Device与Device设备间接口。
In1:DSC与LSC之间建立的接口。
In2:LSC与LSC之间建立的接口。
其中,所述MESH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DSC和至少一个EP,所述蜂窝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LSC,还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和/或至少一个AP,所述核心网中包括至少一个NSC。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实体。
1、末端节点EndPoint(EP):
EP是具有通信功能的MTC类型接入设备,通过接入“簇”获得数据传输服务,能够绑定到特定物理设备,例如各类传感器sensor、执行器actuator、加速器、制动装置、机械臂、飞行器、汽车、自行车、安全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根据绑定的特定物理设备不同,可以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EP。一般EP是面向近距离(例如小于100m),低数据速率(例如低于1000bits/s)的通信场景。本发明实施例也同样适用远距离高速率的EP。
2、分布式服务中心DistributeServiceCenter(DSC):
所述DSC,用于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与所述核心网之间传输对应簇中与EP相关的信息;其中,DSC与对应的簇中的每个EP连接。
在实施中,DSC与周围和DSC连接的EndPoints构成簇(Cluster)。
可选的,DSC还负责对簇进行管理和维护。
具体的,DSC对对应簇中的EP进行管理,并协调与其他相邻簇之间的通信,以及进行干扰管理。
若所述MESH接入网与其他无线网络共用无线资源,所述DSC还可以协调与相邻或同覆盖的异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实体的干扰,以及与所述异系统进行跨系统通信。
比如DSC可以将分配用于“簇内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时间或频率信息通知周围的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LSC避免使用相同的时间或频率进行通信。
DSC还可以将自身或簇内EP测量到得干扰信息通知给周围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或LSC判断自身对其他簇或“本地接入网”通信造成干扰,则可以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方式,弱化干扰。
在业务层和簇成员管理方面:DSC负责参与对成员列表的维护,对簇成员身份验证,参与对EndPoint关联的设备类型和服务要求进行维护。
MESH接入网层面:DSC作为簇的控制点,还负责协调与其他相邻簇Cluster之间的通信,以及干扰管理。
在跨系统协同方面:对于MESH接入网与其他无线网络(例如蜂窝)共用无线资源情况下,DSC还负责协调与相邻或同覆盖的异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实体进行干扰和跨系统通信(例如DSC负责协调基站进行干扰协调)。
DSC支持软硬件解耦合和软件可配置功能。DSC负责对EP类型的终端接入进行控制,DSC需要在终端接入过程中对终端身份进行验证。由于核心网采用基于簇的管理策略,因此DSC负责将自身管理的簇信息上报核心网,其中簇信息包括DSC管理的簇内成员数量信息、DSC管理的簇内激活的服务信息等。
3、本地服务中心LocalServiceCenter(LSC):
所述LSC,用于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与所述核心网之间传输与特定接入设备相关的信息;其中,所述特定接入设备是接入到与所述LSC连接的基站或AP的接入设备。
可选的,LSC还对所述特定接入设备进行连接管理和传输管理。
具体的,所述传输管理包括下列管理中的部分或全部:
进行跨基站和/或跨AP的干扰管理;
与相邻或重叠覆盖的蜂窝本地接入网之间进行干扰协调或无线资源协调;
在多基站和/或多AP传输方式下进行无线资源配置和/或传输参数配置;
与相邻或重叠覆盖的MESH接入网之间进行无线资源协调。
例如:LSC可以将分配“本地接入网”通信的无线线资源通知周围的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LSC避免使用相同的时间或频率资源通信。
LSC还可以根据本地接入网中AP,BS以及接入Device测量到得干扰信息通知给周围DSC或LSC;
相应的,周围DSC或LSC判断自身对其他簇或“本地接入网”通信造成干扰,则可以通过降低发射功率等方式,弱化干扰。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蜂窝接入网有多个可相互交叠的蜂窝本地接入网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中的基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基站。
LSC与基站或接入点AP共同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其中如果蜂窝本地接入网由LSC与基站共同构成,则负责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广域覆盖;如果蜂窝本地接入网由LSC与AP共同构成,则负责为热点容量增强服务。蜂窝接入网有多个可相互交叠的蜂窝本地接入网构成。
4、基站(BS):
基站BS与LSC共同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宏网络层),负责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广域覆盖服务。保证接入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获得无缝的连接体验。
具体的,基站可以进行下列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
负责对无线接入过程进行控制;
负责对物理层无线传输相关的基带处理功能;
为单小区传输,进行无线资源调度和传输参数配置;
通过广播信道,为广域覆盖下设备体统广播多播传输服务。
5、接入点AP:
接入点AP与LSC共同组成蜂窝本地接入网(热点网络层),负责为热点地区提供容量服务,从而为接入设备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AP本身可以看成是功能和硬件能力进行裁剪的低成本基站。
具体的,AP可以进行下列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
负责对无线接入过程进行控制。
负责对物理层无线传输相关的基带处理功能。
为单小区传输,进行无线资源调度和传输参数配置。
在无设备接入情况下,可进入静默模式从而降低耗电。
6、设备Device:
Device可以是终端、Modem设备还可以是其他能够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网络的设备。
可选的,Device本身还可以为MESH接入网成员提供到核心网或外部网络的中继服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支持在高速情况下(例如,移动速度超过500km/h),接入蜂窝网(例如与基站天线直线距离超过1500m),并且支持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Gbps)。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通过系统广播信道接收广播服务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通过接入蜂窝网络获得数据传输服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Device可以实现设备间进行直接通信。
7、网络服务中心NetworkServiceCenter(NSC):
NSC负责终结接入网到核心网控制面接口。NSC支持软硬件解耦合和软件可配置功能。
所述NSC,用于通过所述回传网络将收到的所述DSC和/或所述LSC的信息传输给所述核心网。
也就是说,在连接管理方面,NSC负责终结MESH接入网、蜂窝接入网到核心网的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网络层安全方面,NSC负责对DSC和LSC进行身份验证并建立安全隧道。
具体的,所述NSC可以对所述DSC和/或所述LSC进行身份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在所述DSC和/或所述LSC之间,建立经过所述回传网络的用于传输数据的安全隧道。
比如NSC与DSC、LSC通过证书机制实现身份认证,并建立IPsec安全通道,保证Me1和C1接口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NSC还可以在业务层(Service)和身份层(identity),对与所述DSC连接的所述EP和所述特定接入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的,负责对从MESH接入网和蜂窝接入网收到的控制面信令进行处理,包括EP,Device的身份验证,对EP关联的设备类型和服务类型验证与激活过程,为Device设备激活到特定外部网络的会话等。
比如NSC负责对EP的状态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跟踪管理(EP当前接入的“簇”信息),会话管理(例如EP当前激活的业务),身份管理(例如EP签约的设备类型和服务类型)。
在实施中,NSC属于中心式控制单元,而LSC和DSC都属于分布式控制单元。
可选的,在管理方面,LSC和DSC负责对本地的,时延要求高的功能进行控制。而NSC负责对全局性的,对时延要求不高,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进行控制。
比如LSC负责“簇成员”管理,保存当前簇成员的信息。包括为簇成员分配临时标识,负责为簇内通信进行无线资源分配,以及对簇内空口帧格式、空口基本参数进行管理。
DSC负责对本地接入网进行管理,包括维护本地接入网AP,BS列表,建立维护与AP,BS间可靠连接,可以为AP内通信或BS内通信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与协调,负责对从AP和BS接入的Device的链接管理。DSC还可以控制AP和BS用户面数据转发路径选择,DSC还可以对AP、BS在空口帧结构,帧配置参数,以及AP,BS在MAC层使用的传输方案,以及高层协议栈架构进行配置。
在实施中,核心网本身可以部署一个或多个NSC,且不同NSC之间相互平等。在接入网侧,由于接入网分布式的特点,LSC根据地理区域,以及覆盖或容量提升区域的类型进行部署,每个LSC区域由一个LSC进行控制,不同LSC之间也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且不存在层级关系(无论LSC控制宏基站还是LSC控制接入点)。
其中,MESH接入网网络中各簇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蜂窝接入网中各本地接入网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本地接入网与簇之间能够相互交叠。
可选的,所述MESH接入网和蜂窝接入网使用传统蜂窝的专用频率或其他公用公共频率。比如传统蜂窝系统采用专用频率,主用频率被分配给不同运营商,用于特定蜂窝系统,例如CDMS,WCDMA,LTE,TD-LTE采用的频率;除传统蜂窝系统采用的专用频率之外,由多个相同或不同制式无线通信系统共用的频率资源。
如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可以是DSC或其他可以控制和服务多个终端节点的接入网中心节点。由分布式服务中心对一组终端进行计费控制,一个分布式服务中心控制和服务的一组终端可以称为一个簇,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具有类似“簇头”的功能。一个示例如下图所示,DSC1控制终端EP1、EP2、EP3的计费,DSC2控制终端EP4、EP5、EP6的计费;DSC1和DSC2的基本计费测量和总体控制来自与核心网。核心网可以是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运营商对分布式网络计费的有效控制。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簇也可以称为组。
本发明实施例的DSC功能实体可以是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具体的设备可以是能够移动的终端,比如手持类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基站类型设备(例如微型基站)或服务器类设备或分布式服务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的EP可以是能够移动的终端,比如手持类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或机器类设备(例如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EP可以对核心网不可见,也可以对核心网可见。
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可以是DSC或其他可以控制和服务多个终端节点的接入网中心节点。由分布式服务中心对一组终端进行计费控制,一个分布式服务中心控制和服务的一组终端可以称为一个簇,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具有类似“簇头”的功能。如2B图所示,DSC1控制终端EP1、EP2、EP3的计费,DSC2控制终端EP4、EP5、EP6的计费;DSC1和DSC2的基本计费测量和总体控制来自与核心网。核心网可以是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运营商对分布式网络计费的有效控制。
针对末端节点特性,还可以分为两类:
末端节点对于核心网不可见。核心网只对分布式服务中心计费。
末端节点对于核心网可见。核心网可以对分布式服务中心计费,也可以对每个末端节点分别计费。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计费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确定计费策略;
步骤302、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可选的,计费策略可以是头节点从核心网处获取的。
本发明实施例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计费策略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一、计费策略为基于簇总流量的计费。
具体的,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
所述头节点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
所述头节点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
比如有末端节点A和B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头节点会分别对末端节点A和末端节点B的流量进行统计。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时,可以实时累加,也可以在需要确定CDR时累加。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时,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连接的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核心网配置了可用总流量,则头节点可以在可用总流量为0后上报。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
方式二、计费策略为基于时长的计费。
具体的,所述头节点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
所述头节点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比如有末端节点A和B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头节点会在第一个末端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如果末端节点A第一个末端节点连接到网络,则在末端节点A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末端节点B连接到网络后不会重新计时。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所述头节点可以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出现时终止数据传输:
已完成末端节点的业务数据包传输;
末端节点离开该簇;
末端节点异常中断;
头节点异常或网络异常,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
配置给簇的传输资源,如传输时长或总流量达到上限。
这里的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是指当前没有与头节点连接的末端节点。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连接的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核心网配置了可用总时长,则头节点可以在可用总时长为0后上报。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
方式三、计费策略为基于簇对不同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的计费。
具体的,所述头节点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比如头节点检测到QoS等级A的业务有流量,则对QoS等级A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
QoS等级A的业务可能同一时间有多个末端节点在进行,头节点不需要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分别进行统计,只需要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
比如QoS等级A的业务有流量,则根据统计确定CDR;之后QoS等级B的业务有流量,根据统计更新CDR。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连接的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头节点采用总时长计费,且核心网配置了每个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时长,则头节点可以在所有的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时长为0后上报CDR。
如果头节点采用总流量计费,且核心网配置了每个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流量,则头节点可以在所有的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流量为0后上报CDR。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
可选的,CDR中可以记录下列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计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业务持续时间、末端节点所在时区、末端节点位置(可以是一个范围;也可以是每个末端节点的位置)、传输的数据量和QoS参数等级。
方式四、计费策略为基于末端节点的计费。
具体的,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在实施中,计费信息除了包括末端节点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还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
计费开始时间和计费结束时间、业务持续时间、末端节点所在时区、末端节点所在位置(可以是一个范围;也可以是每个终端的位置)、传输的数据量(比如IP分组数据量)、QoS参数等级。
一、统计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由于是针对末端节点的统计,所以每个末端节点分别进行统计。
当末端节点A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A的流量进行统计,从而得到末端节点A的总流量。
根据末端节点A的总流量确定CDR;之后如果有末端节点B通过,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B的流量进行统计,从而得到末端节点B的总流量,根据末端节点B的总流量更新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统计结果,累加末端节点A的所有业务的流量。在实施中,可以实时累加,也可以在需要确定CDR时累加。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时,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对应的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核心网配置了末端节点的可用总流量,则头节点可以在所有的末端节点的可用总流量为0后上报。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和/或末端节点标识,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和/或对应的末端节点。
二、统计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时长,由于是针对末端节点的统计,所以每个末端节点分别进行统计。
当末端节点A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A的总时长进行统计。
根据末端节点A的总时长确定CDR;之后如果有末端节点B通过,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B的时长进行统计,从而得到末端节点B的总时长,根据末端节点B的总时长更新CDR。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统计的末端节点A的总时长确定CDR时,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对应的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核心网配置了末端节点的的可用总时长,则头节点可以在对应的末端节点的可用总时长为0后上报。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和/或末端节点标识,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和/或对应的末端节点。
三、统计每个末端节点的QoS等级业务,由于是针对末端节点的统计,所以每个末端节点分别进行统计。
当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的末端节点A,开始进行QoS等级业务后,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A的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统计时可以采用流量或时长进行。
根据末端节点A的统计结果确定CDR;之后如果有末端节点B通过,开始进行QoS等级业务后,头节点会对末端节点B的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根据末端节点B的统计结果更新CDR。
如果一个末端节点进行了多个QoS等级业务,所述头节点分别对该末端节点的每个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
可选的,所述头节点根据QoS等级业务对应的统计结果确定CDR时,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
在实施中,头节点可以周期上报CDR;也可以在对应的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上报;也可以由核心网触发上报。
如果采用流量进行统计,且核心网配置了末端节点对应的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流量,则头节点可以在末端节点的QoS等级业务对应的可用总流量为0后上报;也可以等到末端节点进行的所有QoS等级业务对应的可用总流量为0后一起上报(这时一个CDR包括末端节点进行的所有QoS等级业务对应的统计结果)。
如果采用时长进行统计,且核心网配置了末端节点对应的QoS等级业务的可用总时长,则头节点可以在所有末端节点的QoS等级业务对应的可用总时长为0后上报;也可以等到所有末端节点进行的所有QoS等级业务对应的可用总时长为0后一起上报(这时一个CDR包括所有末端节点进行的所有QoS等级业务对应的统计结果)。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可以通过在线计费方式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
离线计费,即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触发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在线计费则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可选的,头节点在上报时,还可以在CDR中携带簇标识信息和/或末端节点标识,以使所述计费系统确定所述CDR对应的簇和/或对应的末端节点。
上述计费策略在实施时,可以在头节点有计费需求时,向核心网上报发送实时计费请求消息;
相应的,核心网设备与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交互,获得头节点所在的簇下可用资源信息。
可选的,可用资源信息是OCS根据簇的资费状况,通过反算得到的簇下所有终端可使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如资源的可用时长,可用数据量等,或包含更精细的针对不同QoS等级业务的可用资源信息。
核心网设备通过计费应答消息将可用资源信息返回给头节点。
头节点根据网络侧核心网配置为簇下终端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当头节点终止一个业务应用或终止整个簇的传输服务时,触发实时计费服务终止。
具体的处理流程时可以包括:
头节点判断簇工作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事件触发簇工作中断,终止为簇下的末端节点提供传输服务或对应业务应用的传输服务,并记录计费相关信息,完成CDR。
头节点向核心网设备计费指示信息,将CDR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交互完成后,核心网设备通过计费应答消息向头节点进行响应。
除了上述头节点向核心网发送请求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服务请求阶段,头节点还可以在簇下末端节点通过认证后就可以为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计费信息,而无需获取簇可用资源信息。在服务终止后,头节点根据核心网设备(如AAA服务器或HSS等)上报终端的计费信息,提供CDR。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CDR之后并不立即上报OFCS(Offline,而是根据运营商的配置进行上报。
下面列举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
例一、基于簇总流量的计费。
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从核心网获取计费策略配置,如基于流量计费。
这种方式下末端节点对核心网可以不可见。
对基于流量计费,在末端节点接入分布式网络后,头节点对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进行统计,并累加头节点所控制簇下所有末端节点的流量信息,确定CDR(Charging Data Records,计费数据记录),并最终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给计费系统。CDR中包含簇标识信息和计费周期内的总流量信息。
可选的,头节点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也可以实时维护CDR,并在需要上报时上报CDR。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计费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计费是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流量计费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接入到头节点。
步骤2、头节点对应簇中的所有末端节点的流量统计。
步骤3、头节点需要上报CDR时,根据所有末端节点的总流量得到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例二、基于簇总时长的计费。
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从核心网获取计费策略配置,如基于流量计费。
这种方式下末端节点对核心网可以不可见。
对基于时长的计费,在头节点接入系统后或第一个末端节点接入簇后开始计时,头节点终止数据传输或所有末端节点从簇中断开后停止计时。头节点确定CDR,并最终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上报给计费系统。CDR中包含簇标识信息和计费周期内的时长信息。
可选的,头节点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也可以实时维护CDR,并在需要上报时上报CDR。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计费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计费是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时长计费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接入到头节点。
步骤2、头节点在第一个末端节点接入后开始计时。
步骤3、所有末端节点断开簇内业务传输。
步骤4、头节点在所有末端节点断开簇内业务传输后,停止计时。
步骤5、头节点根据簇备总服务时长信息得到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例三、基于簇对不同QoS的计费。
网络侧下发计费策略,计费策略中对业务分为不同QoS等级,要求对不同QoS等级的业务分别计费。
这种方式下终端对核心网可以不可见。
末端节点接入簇后发起业务传输,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对末端节点的业务QoS等级进行判决,并统计对应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如流量、时长等)。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为簇下末端节点建立满足QoS需求的承载提供服务时,将对每个QoS等级的承载建立CDR用于记录详细的服务使用信息,如计费开始/结束时间、业务持续时间、末端节点所在时区、末端节点位置、传输的数据量(如IP分组数据量)、QoS参数等级等。在服务过程结束后,通过与核心网设备进行计费信息的交互,完成整个计费过程。
比如按照流量计费,针对QoS等级A,有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正在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则统计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的流量,并根据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的总流量确定QoS等级A对应的CDR。
针对计费开始和结束时间,可以根据配置的计费策略确定,比如可以配置每月初是开始,或某个业务激活后开始。
分布式服务中心对簇下不同末端节点对应相同QoS等级业务承载的计费信息进行累加,确定CDR,CDR中包含不同QoS等级业务信息和该QoS等级业务对应的计费信息表格。
比如按照流量计费,针对QoS等级A,有多个末端节点正在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则将满足相同条件的末端节点统计的流量累加,根据得到的累加后的流量确定QoS等级A的CDR。
其中,相同条件可以是下列条件中的部分或全部:
在相同时区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在相同位置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在相同时间段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
比如按照流量计费,针对QoS等级A,有末端节点1、末端节点2和末端节点3正在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假设相同条件为在相同时区进行QoS等级A的承载提供服务。其中,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在相同时区,则统计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的流量,并进行累加,统计末端节点3的流量。QoS等级A对应的CDR包括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累加后的流量,以及末端节点3的流量。
可选的,头节点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也可以实时维护CDR,并在需要上报时上报CDR。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计费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计费是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QoS计费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接入到头节点。
步骤2、头节点根据末端节点进行的业务的QoS对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并确定针对该QoS的CDR。
步骤3、有新的末端节点接入头节点。
步骤4、头节点根据新接入的末端节点进行的业务的QoS对新接入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
如果已经有该QoS的CDR,则根据对新接入的末端节点计费信息更新该QoS的CDR;
如果没有该QoS的CDR,则根据对新接入的末端节点计费信息,确定针对该QoS的CDR。
步骤5、头节点在计费周期内向计费系统上报CDR。
例四、基于终端计费。
网络侧下发计费策略,计费策略可以是总流量,或总时长,或对业务分为不同QoS等级,要求对不同QoS等级的业务分别计费。
这种方式下末端节点对核心网可见。
末端节点接入簇发起业务传输,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针对单个终端进行计费信息统计,根据网络侧配置的计费策略进行计费。
其中,计费信息可以是该末端节点总流量,或总工作时长,或该末端节点下不同承载的详细信息。具体计费信息可以是如计费开始/结束时间、业务持续时间、末端节点所在时区、末端节点位置、传输的数据量(如IP分组数据量)、QoS参数等级等。
分布式服务中心节点对不同终端各自维护计费信息。CDR中可以包含簇标识、末端节点的标识、计费信息。
分布式服务中心在服务过程结束后,将由簇下不同终端的计费信息确定的CDR,通过与核心网设备进行计费信息的交互,完成整个计费过程。
比如按照流量计费,簇中有末端节点1和末端节点2,头节点单独对末端节点1的流量进行统计,以及单独对末端节点2的流量进行统计;根据对末端节点1的流量进行统计的结果确定末端节点1对应的CDR,根据对末端节点2的流量进行统计的结果确定末端节点2对应的CDR。
可选的,头节点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也可以实时维护CDR,并在需要上报时上报CDR。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计费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计费是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终端计费的方法包括:
步骤1、末端节点接入到头节点。
步骤2、头节点对接入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并确定针对该末端节点的CDR。
步骤3、有新的末端节点接入头节点。
步骤4、头节点对新接入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并确定针对该末端节点的CDR。
步骤5、头节点在计费周期内向计费系统上报CDR。
例五、分布式网络请求实时计费。
头节点向核心网上报发送实时计费请求消息。核心网设备(如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等)与OCS(Online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交互,获得簇下可用资源信息。
可选的,可用资源信息是OCS根据簇的资费状况,通过反算得到的簇下所有末端节点可使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如资源的可用时长,可用数据量等,或包含更精细的针对不同QoS等级业务的可用资源信息。
核心网通过计费应答消息将可用资源信息返回给头节点。
如果头节点在计费时确定已经达到配置的资源上限,可以中断正在执行的业务。
比如资源为总时长,如果统计的总时长达到配置的总时长,则中断正在执行的业务。
还比如资源为QoS等级对应的总时长,如果统计的QoS等级A的总时长达到配置的QoS等级A的总时长,则中断QoS等级的承载对应的业务。
还比如资源为末端节点对应的总时长,如果统计的末端节点1的总时长达到配置的末端节点1的总时长,则中断末端节点1正在执行的业务。
头节点根据核心网配置为簇下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头节点可以在需要上报CDR时,确定CDR;也可以实时维护CDR,并在需要上报时上报CDR。
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计费是实时更新计费信息并上报,与业务状况直接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计费是在会话完成后收集计费信息,计费不会实时影响服务过程。离线上报是在特定周期、时间点或满足触发条件时上报,与当前业务状况没有关系。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实时计费请求方法包括:
步骤1、头节点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计费请求。
步骤2、核心网设备与OCS交互获得头节点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
步骤3、核心网设备根据收到的可用资源信息,向头节点返回包含资源授权信息的计费应答消息。
步骤4、头节点根据资源授权信息为终端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该服务的计费信息。
例六、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实时计费终止或中断。
当头节点终止一个业务应用或终止整个簇的传输服务时,触发实时计费服务终止处理流程。
具体的,头节点在簇工作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事件触发簇工作中断,终止为簇下终端提供传输服务或对应业务应用的传输服务,记录计费相关信息,并确定CDR。
头节点向核心网设备计费指示信息,将CDR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交互完成后,核心网设备通过计费应答消息向头节点进行响应。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实时计费终止或中断方法包括:
步骤1、头节点在确定需要终止一个业务应用或终止整个簇的传输服务后,终止为簇下终端提供传输服务或对应业务应用的传输服务,记录计费相关信息,并确定CDR。
步骤2、头节点向核心网发送CDR。
步骤3、核心网与OCS进行交互,将头节点对应簇的CDR发送给OCS。
步骤4、核心网向头节点返回计费应答消息。
例七、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非实时计费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非实时计费与实时计费的服务请求和服务终止流程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在服务请求阶段,头节点通过簇下终端认证后就可以为终端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计费信息,而无需获取簇可用资源信息。在服务终止后,分布式中心节点向核心网设备(如AAA服务器或HSS等)上报终端的计费信息,提供CDR。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CDR之后并不立即上报OFCS(OfflineCharging System,离线计费系统),而是根据运营商的配置进行上报。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核心网对分布式网络的非实时计费请求方法包括:
步骤1、头节点根据资源授权信息为终端提供服务,并开始统计该服务的计费信息
步骤2、头节点在确定需要终止一个业务应用或终止整个簇的传输服务后,终止为簇下终端提供传输服务或对应业务应用的传输服务,记录计费相关信息,并确定CDR。
步骤3、头节点向核心网发送CDR。
步骤4、核心网向头节点返回计费应答消息。
步骤5、核心网与OCS进行交互,将头节点对应簇的CDR发送给OCS。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进行计费的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计费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进行计费的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1100,用于在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后,确定计费策略;
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1100具体用于:
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
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还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进行计费的设备包括:
处理器1201,用于读取存储器120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后,确定计费策略;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收发机1202,用于在处理器12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还用于:
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还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在图12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200来代表),总线12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200将包括由处理器12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2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203在总线1200和收发机1202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1202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12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1205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1205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201。
处理器1201负责管理总线1200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12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2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201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将计费转移到头节点,使得在大量末端节点接入下,也可以用很小的信令开销实现基于簇的末端节点计费管理,降低了在末端节点数量比较多时,对末端节点计费的信令负荷,提高了系统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确定计费策略;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计费数据记录CDR;
所述头节点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或
所述头节点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有服务质量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
所述头节点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包括:
所述头节点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确定计费策略,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还包括:
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11.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节点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还包括:
所述头节点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12.一种进行计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作为分布式服务中心的头节点后,确定计费策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并根据收集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累加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流量;根据累计的流量确定CDR;或
在接入系统或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开始计时,并在终止数据传输或簇中所有末端节点断开连接后,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确定CDR。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所述QoS的计费信息,确定CDR。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QoS等级业务的流量后,对所述QoS等级业务的流量或时长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QoS等级业务的计费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进行计费信息收集;根据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确定CDR,并上报给计费系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有末端节点通过所述头节点连接到网络后,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每个末端节点的总流量或总时长或QoS等级业务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针对每个末端节点对应的计费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在线计费或离线计费方式,将确定的所述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20.如权利要求12~19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确定计费策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计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结果,在确定核心网配置的对应簇的可用资源信息中的资源已用完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提供服务,并停止计费过程,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22.如权利要求12~19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计费策略,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之后,在对应的簇的任务结束或一个业务应用结束或簇工作中断事件触发后,停止对所述头节点对应的簇中的末端节点进行计费处理,并将计费处理过程中确定的CDR上报给计费系统。
CN201510275192.1A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304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192.1A CN10630400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6/076466 WO2016188198A1 (zh) 2015-05-26 2016-03-16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192.1A CN10630400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4008A true CN106304008A (zh) 2017-01-04
CN106304008B CN106304008B (zh) 2020-11-10

Family

ID=5739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5192.1A Active CN106304008B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4008B (zh)
WO (1) WO20161881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534A (zh) * 2021-08-24 2021-11-23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计费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68A (zh) * 2009-07-06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计费方法、计费处理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2098348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网关的选择方法及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2111741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计费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11739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的计费方法和系统
CN103024008A (zh) * 2012-12-03 2013-04-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4059599A1 (zh) * 2012-10-16 2014-04-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计费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74219A (zh) * 2013-01-24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计费标识的分配及下发方法、组计费标识处理实体
WO2014125102A1 (en) * 2013-02-17 2014-08-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ggregating charging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1667B2 (ja) * 2007-10-30 2013-06-26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分散ims課金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547039B1 (en) * 2010-01-05 2014-11-26 Alcatel Lucent Handling of M2M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28666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68A (zh) * 2009-07-06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计费方法、计费处理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2098348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网关的选择方法及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2111741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计费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11739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的计费方法和系统
WO2014059599A1 (zh) * 2012-10-16 2014-04-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计费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24008A (zh) * 2012-12-03 2013-04-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974219A (zh) * 2013-01-24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计费标识的分配及下发方法、组计费标识处理实体
WO2014125102A1 (en) * 2013-02-17 2014-08-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ggregating charging inform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534A (zh) * 2021-08-24 2021-11-23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计费系统和方法
CN113691534B (zh) * 2021-08-24 2023-02-17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计费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8198A1 (zh) 2016-12-01
CN106304008B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5390B (zh)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001659B2 (en) OpenFlow enabled WiFi management entity architecture
CN101374055B (zh) 计费处理方法和网络系统、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及计费系统
CN101730150B (zh) 业务流迁移时对网络资源进行控制的方法
KR20170094333A (ko) Iswn(integrated small cell/wi-fi networks)에서의 과금
CN101931946B (zh) 演进的分组系统中的终端的多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1232385B (zh) 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中进行计费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11218A (zh) 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络系统及接入方法
CN102332985B (zh) 一种提供基于lipa承载的计费支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398A (zh) 一种通信系统、通信网络、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6211352A (zh) 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1127648B (zh) 一种WiMAX网络中的合法监听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9609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N104023359B (zh) 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
CN102573104B (zh) 一种无线数据接入方法及设备
US11696100B2 (en) Enhanced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a connected car and onboard user equipment
KR20140131676A (ko) 플랫 네트워크 구조에서 정책 및 과금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12561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304008A (zh) 一种进行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25490B (zh) 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系统及网关设备gw
CN101808430A (zh) 用于固定移动融合网络的跨域服务策略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04204A (zh) 一种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58423B (zh) 异构认知无线网络间传输认知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4135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31920B (zh) Un子帧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