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3929B -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3929B
CN106303929B CN201610824371.0A CN201610824371A CN106303929B CN 106303929 B CN106303929 B CN 106303929B CN 201610824371 A CN201610824371 A CN 201610824371A CN 106303929 B CN106303929 B CN 106303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source partitioning
region index
polymerization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43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3929A (zh
Inventor
施震威
江明
黎建辉
吴宽
陈榕
雷艺学
张云飞
郑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43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2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2733 priority patent/WO2018049757A1/zh
Priority to US16/329,113 priority patent/US1041993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30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0
    • G06F2209/5011Po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判断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存在,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广播消息用于指示车载终端根据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Zone资源分区是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D2D((Device-to-Device,设备对设备)基础上针对V2X(Vehicle to X,车载终端到其他终端)提出的概念,将交通空间以地理zone的方式进行划分,VUE(Vehicle UserEquipment,车载用户设备)通过模操作确定VUE所在的zone,并获知使用哪一个资源池。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图1现有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信号单元cell中资源分区的结构示意图。将zone以网格的形式进行划分,zone的大小由eNB定义,参考点(0,0)固定,一个cell中的zone通过zone index区域索引进行标记,如:(Zx,Zy),一个资源池或多个资源池对应一个zone index。在VUE端,可以预先配置一个哈希函数,将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获取到的地理位置(x,y)转化为zone index,哈希函数如下:Zx=mod((x-x0)/L,Max_Zx),Zy=mod((y-y0)/W,Max_Zy),其中,(x0,y0)是参考点,(L,W)是zone的大小,(Max_Zx,Max_Zy)是一个cell中zone index的最大值。但是,由于cell中的一个zone使用一个资源池,导致车流量较大的zone资源紧张而车流量较小的zone资源浪费,资源池分配与资源池需求达不到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以使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相应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干扰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以使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相应地,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然后判断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其次若存在,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最后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车载终端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根据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区的划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分区聚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分区聚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分区聚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资源分区聚合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201,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S202,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实现中,若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不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图4所示,
S203,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S204,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S205,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请继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执行流程如下:
S301,第一基站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具体实现中,将第一基站覆盖的第一信号单元划分为多个资源分区,并使用不同的区域索引对多个资源分区进行标识,如图4所示,seNB(第一基站)覆盖的第一信号单元包括4×4个资源分区,资源分区分别使用(0,0)、(0,1)、……、(3,3)等区域索引进行标注,同样NeNB(第二基站)覆盖的第二信号单元也包括4×4个资源分区,资源分区分别使用(0,0)、(0,1)、……、(3,3)等区域索引进行标注,由于靠近两个信号单元之间的交界处的两个资源分区分别使用不同的区域索引,因此不会产生通信干扰。另外,由于每个资源分区中的车载终端的数量不同,因此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也不相同,如果某个资源分区中的车载终端的数量的越多,则该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越高,可以实时监控每个资源分区中信号传输数量进而获取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S302,第一基站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实现中,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不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对第一信号单元中的资源分区不需要进行聚合。
S303,若存在,则第一基站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具体实现中,如图5所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判断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或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是否靠近第一信号单元与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以下提供了靠近所述边界处和不靠近所述边界处的两种场景,S304-S305是不靠近所述边界处时的执行流程,S306-S310是靠近所述边界处时的执行流程:
S304,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第一基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具体实现中,如图5所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因此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与第二信号单元中的资源分区不会产生通信干扰,因此第一基站不需要与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进行交互,直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例如,将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的聚合过程定义为一个函数△,其中,是待聚合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i的取值为 分别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Zx和Zy
S305,第一基站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
具体实现中,如果车载终端在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新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如果车载终端在其他没有聚合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未聚合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其中,区域分布参数可以包括计算区域索引所需的哈希函数以及哈希函数中的计算参数。
S306,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具体实现中,如图6所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需要聚合,但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靠近第一资源分区和第二资源分区的边界处,由于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与第二资源分区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因此,第一基站需要与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进行交互,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可选的,又如图7所示,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需要聚合,但这两个资源分区分别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第二信号单元和第三信号单元)接壤,由于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3,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资源分区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因此,第一基站需要同时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进行交互,分别向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S307,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
具体实现中,如图6所示,由于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没有进行聚合,而第一信号单元中的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与边界处的第二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1,0)不相同,因此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如图8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1,1)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1,1),而第一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因此第二基站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如图9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1,1)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1,2),而第一信号单元中的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1,2)与第一信号单元中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1,2)相同,如果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使用区域索引(1,2),则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因此,第二基站需要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如图7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3,0)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3,1)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3,2),第三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0,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0,2),而第一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3,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3,2)或(3,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3,2)与第一信号单元中的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3,2)相同,而第三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均不相同,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需要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第三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三基站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S308,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聚合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或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或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S309,第一基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具体实现中,在第一基站接收到聚合指示信息之后,首先可以根据所述聚合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然后,将待聚合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带入函数进而得到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其中,可以将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的聚合过程定义为一个函数△, 是待聚合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i的取值为 分别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Zx和Zy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之前,可以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对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不进行聚合。
S310,第一基站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
具体实现中,如果车载终端在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新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如果车载终端在其他没有聚合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未聚合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其中,区域分布参数可以包括计算区域索引所需的哈希函数以及哈希函数中的计算参数。
S311,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其中,地理位置可以包括地理坐标。
具体实现中,如果车载终端在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新的资源分区内,车载终端可以将计算参数和地理坐标代入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哈希函数中,从而得到车载终端所在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然后判断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其次若存在,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最后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车载终端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根据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具体实现中,在第一基站覆盖的第一信号单元划分为多个资源分区,并使用不同的区域索引对多个资源分区进行标识,如图4所示,seNB(第一基站)覆盖的第一信号单元包括4×4个资源分区,资源分区分别使用(0,0)、(0,1)、……、(3,3)等区域索引进行标注,同样NeNB(第二基站)覆盖的第二信号单元也包括4×4个资源分区,资源分区分别使用(0,0)、(0,1)、……、(3,3)等区域索引进行标注,由于靠近两个信号单元之间的交界处的两个资源分区分别使用不同的区域索引,因此不会产生通信干扰。另外,由于每个资源分区中的车载终端的数量不同,因此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也不相同,如果某个资源分区中的车载终端的数量的越多,则该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越高,可以实时监控每个资源分区中信号传输数量进而获取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资源判断模块10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实现中,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不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对第一信号单元中的资源分区不需要进行聚合。
干扰确定模块1003,用于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具体实现中,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如图5所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判断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或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是否靠近第一信号单元与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因此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与第二信号单元中的资源分区不会产生通信干扰,因此第一基站不需要与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进行交互。
可选的,可以首先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如图6所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需要聚合,但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靠近第一资源分区和第二资源分区的边界处,由于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与第二资源分区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因此,第一基站需要与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进行交互,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如图7所示,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需要聚合,但这两个资源分区分别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第二信号单元和第三信号单元)接壤,由于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3,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资源分区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因此,第一基站需要同时与其他两个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进行交互,分别向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
然后,第二基站接收到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之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如图6所示,由于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没有进行聚合,而第一信号单元中的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与边界处的第二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1,0)不相同,因此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如图8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1,1)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1,1),而第一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因此第二基站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如图9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1,1)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1,2),而第一信号单元中的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1,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可能为(1,2)或(1,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1,2)与第一信号单元中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1,2)相同,如果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使用区域索引(1,2),则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因此,第二基站需要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如图7所示,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区域索引(3,0)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3,1)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3,2),第三信号单元中靠近边界处的(0,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1,2)对应的资源分区、区域索引(2,2)对应的资源分区进行了聚合,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为(0,2),而第一信号单元中区域索引(3,2)对应的资源分区和区域索引(3,3)对应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可能使用相同的区域索引(3,2)或(3,3),因此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3,2)与第一信号单元中的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3,2)相同,而第三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均不相同,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二基站需要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第三信号单元所属的第三基站通知第一基站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参数确定模块1004,用于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具体实现中,可以根据所述聚合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然后,将待聚合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带入函数进而得到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其中,可以将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的聚合过程定义为一个函数△, 是待聚合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i的取值为 分别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Zx和Zy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之前,可以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对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不进行聚合。
消息发送模块1005,用于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具体实现中,如果车载终端在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新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如果车载终端在其他没有聚合的资源分区内,则第一基站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未聚合的资源分区的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其中,区域分布参数可以包括计算区域索引所需的哈希函数以及哈希函数中的计算参数。车载终端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可以将计算参数和地理坐标代入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哈希函数中,从而得到车载终端所在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102,至少一个存储器1103,至少一个总线1104。其中,总线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通信接口1102是有线发送端口,也可以为无线设备,例如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11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1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1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11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10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邻近的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以使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其中,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容下载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第二信号单元中与聚合后的资源分区邻近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第二信号单元中与聚合后的资源分区邻近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第二信号单元中与聚合后的资源分区邻近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以使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包括: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8.一种资源分区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单元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
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中是否存在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干扰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第二信号单元中与聚合后的资源分区邻近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若不产生通信干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车载终端发送携带有区域分布参数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区域分布参数和预先获取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并使用该区域索引对应的资源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得到的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所述新的资源分区的资源利用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的区域分布参数的操作步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不靠近所述边界处,则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是否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之间的边界处;
若靠近所述边界处,则向所述第二信号单元所属的基站发送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以使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相同并返回聚合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是否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产生通信干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相同;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去除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所述目标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以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未进行聚合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
所述干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靠近所述边界处的资源分区聚合后的新的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中每个资源分区的区域索引不相同时,确定所述相邻的至少两个资源分区聚合后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与所述第二信号单元中资源分区所使用的区域索引不产生通信干扰。
CN201610824371.0A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30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371.0A CN106303929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112733 WO2018049757A1 (zh) 2016-09-14 2016-12-28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US16/329,113 US10419939B2 (en) 2016-09-14 2016-12-28 Resource partition aggregat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371.0A CN106303929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3929A CN106303929A (zh) 2017-01-04
CN106303929B true CN106303929B (zh) 2019-11-12

Family

ID=57712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4371.0A Active CN106303929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9939B2 (zh)
CN (1) CN106303929B (zh)
WO (1) WO2018049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2411A1 (zh) * 2016-08-17 2018-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59915B (zh) * 2017-09-13 2020-03-24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基于地理区域信息的车联网人车资源分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759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物联网即加即用技术的实现系统
CN10475467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短距离通信网中改进的zrp路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1424A (ja) * 2004-03-30 2007-11-01 ユーティー シ ダ カン トン スン ヨウ シアン ゴン シ 集中基地局を使用する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イクロセル管理の方法
US7937068B2 (en) 2007-08-23 2011-05-0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mergency dispatch management and priorit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1394647B (zh) 2007-09-21 2013-10-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小区组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71646A (zh) * 2009-01-07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
US8447231B2 (en) * 2010-10-29 2013-05-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telligent telematic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using delegation, fetch, and share algorithms
CN102685900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小区合并中的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9037179B2 (en) * 2011-06-17 2015-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79658B (zh) * 2011-12-22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信号来定位的方法和定位服务器
US10149304B2 (en) * 2014-02-21 2018-12-04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Optimizing network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866299B2 (en) * 2014-09-24 2018-01-09 Mediatek Inc. Synchronization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US11025376B2 (en) * 2015-06-25 2021-06-01 Apple Inc. Dynamic parti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 networks
US20190098636A1 (en) * 2015-06-29 2019-03-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5246025B (zh) * 2015-09-08 2018-09-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v2x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8539B (zh) * 2015-11-25 2019-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55290A1 (ko) * 2016-03-07 2017-09-14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하향링크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499381B2 (en) * 2016-04-01 2019-12-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open-loop multi-use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scheduling and transmission
WO2017197155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Idac Holdings, Inc. Physical (phy) layer solutions to support use of mixed numerologies in the same channel
US10681684B2 (en) * 2016-07-18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RB paging/random access for NB-IoT
CN107666364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选择和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相应的终端设备、基站设备
JP6723506B2 (ja) * 2016-08-09 2020-07-1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V2x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051208B2 (en) * 2016-08-25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low latency and latency tolerant down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759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物联网即加即用技术的实现系统
CN10475467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短距离通信网中改进的zrp路由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obasedResourceAllocationforV2VoverPC5;ZTE;《3GPPTSGRANWG2#94R2-163824》;20160513;全文 *
GeobasedResourceAllocationforV2VoverPC5;ZTE;《3GPPTSG-RANWG2Meeting#95R2-165399》;201608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3929A (zh) 2017-01-04
US10419939B2 (en) 2019-09-17
WO2018049757A1 (zh) 2018-03-22
US20190230514A1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9339B (zh)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4581652A (zh) 消息处理方法、选择mme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89160A (zh)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08353050A (zh) 一种上下行载频间隔指示、获得方法及装置
EP3247073A1 (en) Alarm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303929B (zh) 一种资源分区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9314977A (zh) 用于v2x通信的半持续资源分配增强
CN110831068B (zh) 负荷均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096034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50775B1 (en)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131241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726586B (zh) 网络切片部署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1255B (zh) 一种接入方法和ue
CN11220325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104719A (zh) 获取移动设备标识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17370B (zh) 确定远端机对应的近端机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远端机
CN103067861B (zh) 无线接入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08769367A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968051A (zh) 一种小区宽带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009644B (zh) 一种发现资源时频跳转方法及终端
CN106302670A (zh) 一种图片更新方法、通信终端及服务器
CN105376770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735735A (zh) 一种多网络互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304358A (zh) 辅成员载波更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35354A (zh) 移动终端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i Zhenwei

Inventor after: Jiang Ming

Inventor after: Li Jianhui

Inventor after: Wu Kuan

Inventor after: Chen Rong

Inventor after: Lei Yixue

Inventor after: Zhang Yunfei

Inventor after: Zheng Qian

Inventor before: Lei Yixue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nfei

Inventor before: Zheng Q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