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1423A - Eoc终端 - Google Patents

Eoc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1423A
CN106301423A CN201510354770.0A CN201510354770A CN106301423A CN 106301423 A CN106301423 A CN 106301423A CN 201510354770 A CN201510354770 A CN 201510354770A CN 106301423 A CN106301423 A CN 106301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oc
module
pricking
needl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4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1423B (zh
Inventor
许永利
符义
林清全
高义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STAR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STAR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STAR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STAR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47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OC终端,包括:EOC模块及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EOC模块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通过将WIFI模块插接于EOC模块,通过排针与排母实现二者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节约了所述终端所占据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排针对接代替现有的排线连接,终端中以太网传送性能更加稳定,使得终端可持续工作不影响业务应用。

Description

EOC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EOC终端。
背景技术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EOC(Ethernetover COAX,基于同轴电缆线的以太网传输)技术及WIFI技术是实现三网融合的核心技术。传统的EOC终端产品将从局端送来的已调制的射频信号解调成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再将若干并行数据流合并成一个高速的串行数据流,最后将数据解调成我们能够使用的标准以太网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实现EOC技术与WIFI技术的EOC模块与WIFI模块是各自独立的,二者需要通过排线进行连接使用。这样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的空间要求很大,且生产成本较高;同时,通过排线连接,因信号传送距离较长,以太网传送性能不稳定,容易丢包。
因此,提供一种改进型的EOC终端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OC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EOC模块与WIFI模块各自独立,需要通过排线连接而导致的空间要求大,生产成本高及以太网传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EOC终端,所述EOC终端至少包括:EOC模块及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EOC模块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WIFI模块插接于所述EOC模块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EOC模块包括射频头、EOC芯片及第一插接单元,所述EOC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射频头及所述第一插接单元;所述WIFI模块包括天线单元、以太网接口、WIFI芯片及第二插接单元,所述WIFI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天线单元、所述以太网接口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所述EOC模块及所述WIFI模块经由所述第一插接单元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实现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EOC模块与所述WIFI模块均设有第一排针、第二排针及第三排针,所述EOC终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排针、所述第二排针及所述第三排针相匹配的排母;所述第一插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插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排针、所述第二排针、所述第三排针及所述排母实现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接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接口、以太网转换芯片及第一控制信号接口,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具有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单元包括第二电源接口、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第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所述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一一对应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EOC芯片与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通过MII总线连接,以实现所述EOC芯片与所述第一插接单元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以太网接口为RJ45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天线单元为双路单极子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路单极子天线为MIMO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EOC终端还包括集成有双工器功能的TUNER、TUNER信号输出单元及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所述TUNER包括F头,所述F头适于连接外部信号;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射频头相连接;所述TUNER与所述EOC模块通过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及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四排针,适于将所述TUNER的输出信号引出;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五排针,适于将所述TUNER输出的信号引入所述EOC模块;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通过同轴电缆相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EOC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WIFI模块插接于EOC模块,通过排针与排母实现二者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节约了所述终端所占据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排针对接代替现有的排线连接,终端中以太网传送性能更加稳定,使得终端可持续工作不影响业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中的EOC模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中的EOC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中的EOC模块与WIFI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中的第一排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第一排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沿A方向的侧视图,图6c为图6a沿A’方向的侧视图。
图7a至图7c显示为本发明的EOC终端中的一种排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为排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7a沿A方向的侧视图,图7c为图7a沿A’方向的侧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EOC模块
11 射频头
12 EOC芯片
13 第一插接单元
131 第一电源接口
132 以太网转换芯片
133 第一控制信号接口
134 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14 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
141 第五排针
2 WIFI模块
21 天线单元
22 以太网接口22
23 WIFI芯片
24 第二插接单元
241 第二电源接口
242 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
243 第二控制信号接口
3 第一排针
31 插针
4 第二排针
5 第三排针
6 排母
61 插孔
7 MII总线
8 TUNER
81 TUNER信号输出单元
811 第四排针
82 F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c。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部”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EOC终端,所述EOC终端至少包括:EOC模块1及WIFI模块2;所述WIFI模块2与所述EOC模块1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WIFI模块2插接于所述EOC模块1的表面。
请参阅图3至图4,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均设有第一排针3、第二排针4及第三排针5,所述EOC终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相匹配的排母6;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与所述第二插接单元24通过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所述第三排针5及所述排母6实现插接。
请参阅图5,所述EOC模块1包括射频头11、EOC芯片12及第一插接单元13,所述EOC芯片12分别连接所述射频头11及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所述WIFI模块2包括天线单元21、以太网接口22、WIFI芯片23及第二插接单元24,所述WIFI芯片23分别连接所述天线单元21、所述以太网接口22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24;所述EOC模块1及所述WIFI模块2经由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24实现对接插接,即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与所述第二插接单元24进行对接插接以实现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包括第一电源接口131、以太网转换芯片132及第一控制信号接口133,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132具有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134;所述第二插接单元24包括第二电源接口241、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242及第二控制信号接口243;所述第一电源接口131、所述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134及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133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241、所述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242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243一一对应插接,即所述第一电源接口131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241插接以实现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之间的电源信号传输,所述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134与所述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242插接以实现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之间的以太网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133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243插接以实现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之间的控制信号的传输。
具体的,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且位于EOC模块1上的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与位于所述WIFI模块2上的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上下对应;所述排母6位于所述EOC模块1与所述WIFI模块2之间,所述EOC1与所述WIFI模块2适于将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插入相匹配的所述排母6中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排母6优选地设计为与所述第一排针3、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分别对应的三种类型。
请参阅图6a至图6c,所述第一排针3如图6a至图6c所示,所述第一排针3包括两排九列插针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排针3中所述插针31的数量和排列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与所述第一排针3相似,三者的不同在于所述插针31的数量和排布方式,所述第二排针4包括一排六列所述插针31,所述第三排针4包括一排十三列所述插针31。同样,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中所述插针31的数量和排列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7a至图7c,所述图7a至图7c给出与所述第一排针3相匹配的所述排母6的结构示意图。由图7a至图7c可知,所述排母6包括两排九列插孔6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排母6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排针4及所述第三排针5相匹配的排母。
具体的,所述EOC芯片12与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132通过MII总线7连接,以实现所述EOC芯片12与所述第一插接单元13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以太网接口22为RJ45接口。
具体的,所述天线单元21为双路单极子天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路单极子天线为MIMO天线。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2,所述EOC终端还包括TUNER(调谐器)6、TUNER信号输出单元81及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14;所述TUNER8为集成有双工器功能的TUNER;所述TUNER8包括F头82,所述F头82适于连接外部信号;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14与所述射频头11相连接;所述TUNER8与所述EOC模块1通过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81及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41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81包括第四排针811,适于将所述TUNER处理后的低通频率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引出;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14包括第五排针141,适于将所述TUNER输出的信号引入所述EOC模块1;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81与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通过同轴电缆(未示出)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EOC终端,通过将WIFI模块插接于EOC模块,通过排针与排母实现二者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节约了所述终端所占据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排针对接代替现有的排线连接,终端中以太网传送性能更加稳定,使得终端可持续工作不影响业务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OC终端至少包括:EOC模块及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EOC模块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所述WIFI模块插接于所述EOC模块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OC模块包括射频头、EOC芯片及第一插接单元,所述EOC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射频头及所述第一插接单元;所述WIFI模块包括天线单元、以太网接口、WIFI芯片及第二插接单元,所述WIFI芯片分别连接所述天线单元、所述以太网接口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所述EOC模块及所述WIFI模块经由所述第一插接单元及所述第二插接单元实现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OC模块与所述WIFI模块均设有第一排针、第二排针及第三排针,所述EOC终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排针、所述第二排针及所述第三排针相匹配的排母;所述第一插接单元与所述第二插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排针、所述第二排针、所述第三排针及所述排母实现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接口、以太网转换芯片及第一控制信号接口,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具有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单元包括第二电源接口、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第二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所述第一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二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接口一一对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OC芯片与所述以太网转换芯片通过MII总线连接,以实现所述EOC芯片与所述第一插接单元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为RJ45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为双路单极子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单极子天线为MIMO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EOC终端还包括集成有双工器功能的TUNER、TUNER信号输出单元及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所述TUNER包括F头,所述F头适于连接外部信号;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射频头相连接;所述TUNER与所述EOC模块通过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及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EOC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四排针,适于将所述TUNER的输出信号引出;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五排针,适于将所述TUNER输出的信号引入所述EOC模块;所述TUNER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EOC模块信号输入单元通过同轴电缆相连接。
CN201510354770.0A 2015-06-24 2015-06-24 Eoc终端 Active CN106301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4770.0A CN106301423B (zh) 2015-06-24 2015-06-24 Eoc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4770.0A CN106301423B (zh) 2015-06-24 2015-06-24 Eoc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423A true CN106301423A (zh) 2017-01-04
CN106301423B CN106301423B (zh) 2019-04-05

Family

ID=5765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4770.0A Active CN106301423B (zh) 2015-06-24 2015-06-24 Eoc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14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9658A (zh) * 2022-06-21 2022-07-22 深圳市桑尼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wifi芯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9204U (zh) * 2013-05-31 2013-11-06 常熟市高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Eoc终端
CN203289589U (zh) * 2013-05-28 2013-11-13 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一体机
CN203423808U (zh) * 2013-06-27 2014-02-05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c终端设备
CN203434315U (zh) * 2013-09-27 2014-02-12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互相连接结构
CN203840363U (zh) * 2014-05-06 2014-09-17 深圳市螺光科技有限公司 Eoc终端
US20150055563A1 (en) * 2013-08-20 2015-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89589U (zh) * 2013-05-28 2013-11-13 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一体机
CN203279204U (zh) * 2013-05-31 2013-11-06 常熟市高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Eoc终端
CN203423808U (zh) * 2013-06-27 2014-02-05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c终端设备
US20150055563A1 (en) * 2013-08-20 2015-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203434315U (zh) * 2013-09-27 2014-02-12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互相连接结构
CN203840363U (zh) * 2014-05-06 2014-09-17 深圳市螺光科技有限公司 Eoc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9658A (zh) * 2022-06-21 2022-07-22 深圳市桑尼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wifi芯片
CN114779658B (zh) * 2022-06-21 2022-09-06 深圳市桑尼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wifi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423B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700B (zh) 音视频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05646265U (zh) 手机传输端口数据信号集线交换装置
CN106301423A (zh) Eoc终端
US11581107B2 (en) Flat cable and WIFI connection line
CN101141551B (zh) 数字双向机顶盒
CN203827441U (zh) 用于电视机的多用途模块
WO2021016918A1 (zh) 接收卡和显示控制卡组件
CN211236355U (zh) 光电转换设备、显示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
CN203968281U (zh) 单插通电联网式电视机及电视机组网架构
CN202121167U (zh) 电连接器
CN105813414A (zh) 一种背板、双面插背板以及交叉板
CN205987135U (zh) 一种coax接口的数字电视机
CN112397013A (zh) Led显示屏、核心板和显示箱体
US20140322931A1 (en) 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465559U (zh) 灵活组合型eoc二合一局端设备
CN203930818U (zh) 一种Mezzanine Card与Switch之间的直接互连装置
CN204190784U (zh) 一种以太网信号测试接口转换电路
CN202364306U (zh) Hdmi编解码器
CN203367535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的网口连接结构
CN209218263U (zh) 机顶盒
CN217935612U (zh) 一种多模EoC终端设备
CN202014344U (zh) 一种机顶盒端子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机顶盒
CN211959420U (zh) 机顶盒内部的网口对接电路及智能机顶盒
KR20150004240A (ko) 커넥터
CN207867873U (zh) 一种应用ieee 802.3bp技术的led显示屏控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8896, 315 Emei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STA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 / F, 8 / F, 1158 Xiehe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336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STAR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