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5278A -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5278A
CN106295278A CN201610657271.3A CN201610657271A CN106295278A CN 106295278 A CN106295278 A CN 106295278A CN 201610657271 A CN201610657271 A CN 201610657271A CN 106295278 A CN106295278 A CN 106295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ing information
equipment
degree
status data
difficulty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72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志龙
金妍敏
钟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72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5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5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52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本发明终端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发送验证来确认是否是用户本人操作,进而开放一定的使用权限。例如当用户在手机端进行支付或登录网页时,对应的服务器向用户发送包含验证信息的短信,用户输入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则通过验证,可以继续进一步操作。然而,目前在发送验证信息时对于任一用户发送验证信息的复杂程度都一样,若验证信息较复杂可能使用户记不住数字,需要进行多次页面切换,才能将验证信息完全输入进行验证过程,因此在通过验证信息进行认证身份的过程中可能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
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如图所示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适用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验证信息的情况。验证信息可以为数字、字符、文字类验证码,也可以是要求用户输入指纹信息等身份识别信息。
上述第一设备是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第一设备上安装了应用软件。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使用应用软件时,常常需要向应用软件对应的服务器端获取验证信息。上述请求消息是指服务器接收到的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
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后,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具体是指用户使用第一设备时的使用习惯。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一设备预置的传感器监测到各种与用户使用第一设备有关的参数。例如,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姿态数据,用户在使用第一设备时,会有一些动作或习惯。如第一设备为手机时,通常用户以一定的速度从口袋或背包里按照一定的轨迹拿出,然后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解锁,重力传感器陀螺仪可以检测到轨迹和速度,可以用这些标识轨迹和速度的数据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
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具体是指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第一预设时间是与当前时间点较近的一段时间,例如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可以是近一周时间内的数据,第二预设时间段是较长的一段历史时间,例如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是三个月内的数据。
将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否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可以保存在第一设备端,由第一设备分析获取对比结果,将对比结果实时或定时分享至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从第一设备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由服务器进行分析获取对比结果。
S102: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后,根据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由于对比结果可以标识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否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因此可以根据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例如,将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对比得到的结果为两段时间内的状态一样,识别为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此时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较低,即向用户发送简单的验证信息,便于用户输入。当对比结果表明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不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时,此时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较高,向用户发送难度系数较高的验证信息,提高安全性。
S103: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在确定了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后,服务器根据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具体的,服务器根据难度系数获取对应的验证信息,再向第一设备发送该验证信息。
在根据难度系数获取验证信息时,可以根据难度系数获取验证信息类型,再根据验证信息的类型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例如,验证信息不同的难度系数可以对应不同的验证信息类型。例如,预设难度系数分为1、2、3、4、5,且1至5对应的难度系数逐渐增大。难度系数为1时,可以为简单的数字,难度系数为2时为包含数字与大写或小写字母,难度系数为3时为包含数字、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难度系数为4时除了包含数字、大写或小写字母以外还包括特殊的符号字符,难度系数为5时包含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与特殊字符数。具体的难度系数划分为几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何种验证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上述方案,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请继续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如图所示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201: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适用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验证信息的情况。验证信息可以为数字、字符、文字类验证码,也可以是要求用户输入指纹信息等身份识别信息。
上述第一设备是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第一设备上安装了应用软件。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使用应用软件时,常常需要向应用软件对应的服务器端获取验证信息。上述请求消息是指服务器接收到的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
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后,获取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
第一设备若获取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实时或定时分享至服务器。因此,服务器可以从第一设备实时获取状态数据与历史状态数据,也可以从服务器的存储单元获取状态数据与历史状态数据。
其中,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具体是指用户使用第一设备时的使用习惯。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一设备预置的传感器检测到各种与用户使用第一设备有关的参数。例如,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第一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的姿态数据,用户在使用第一设备时,会有一些动作或习惯。如第一设备为手机时,通常用户以一定的速度从口袋或背包里按照一定的轨迹拿出,然后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解锁,重力传感器陀螺仪可以检测到轨迹和速度,可以用这些标识轨迹和速度的数据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
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是与当前时间点较近的一段时间,例如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可以是近一周时间内的数据,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是较长的一段历史时间,例如第二预设时间段是三个月内的数据。将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用于确定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否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
S202:根据所述状态数据、所述历史状态数据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
在获取状态数据和历史状态数据后,服务器分析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具体的,可以通过将状态数据与历史状态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其相似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也可以保存在第一设备端,由第一设备进行分析确定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并由第一设备实时或定时分享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上述状态数据包括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具体的,可以通过GPS检测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可以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可以为第一设备所处环境的声音、光照等环境数据。
具体的,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可以通过服务器将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移动轨迹与第一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移动轨迹进行对比获取,或是服务器将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环境数据与第一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环境数据进行对比获取,又或者是服务器将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与第一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进行对比获取。
可以理解的是,状态数据除了包括以上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以外,还可以包括对第一设备的参数设置、第一设备的接入网络等其他可以用来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的数据。
S203: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其中,所述相似度越高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
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的相似度后,根据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由于相似度可以标识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否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因此可以根据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例如,将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对比得到的结果为两段时间内的状态的相似度为90%,识别为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是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此时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较低,即向用户发送简单的验证信息,便于用户输入。当将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对比得到的结果为两段时间内的状态的相似度为30%,识别为当前使用第一设备的用户不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此时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较高,向用户发送难度系数较高的验证信息,提高安全性。
具体的,相似度越高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相似度越低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高。由于相似度越高表明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没有什么变化,标识当前使用用户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使用,此时可以确定发送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较低的难度系数。同样的,相似度越低,标识为第一设备此时不是常用用户在使用,可能被盗,此时可以确定发送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较高的难度系数。
例如,获取到用户当前一周内的行动轨迹与历史三个月内基本一样,确定发送的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较低的难度系数,方便用户输入,当获取到用户当前一周内的行动轨迹与历史三个月内相差非常大,表明用户可能不在常用的位置区间或范围内,确定发送的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较高的难度系数,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所述请求消息包含的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上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是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例如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
在接收到的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应用信息,上述应用信息是指,请求发送验证信息的应用的信息。例如在使用某支付类应用时,向服务器发送了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则请求消息中包含该支付类应用的信息。具体的可以为应用信息的名称,安全类别等信息。
在获取到应用信息后,根据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具体的可以根据应用信息的安全类别和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以相似度标识对比结果为例,如果是同样的相似度,应用信息的安全类别越高,则验证信息的难度系越高;若应用信息的安全类别一致,相似度越低,则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高。
S204: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在确定了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后,服务器根据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具体的,服务器根据难度系数获取对应的验证信息,再向第一设备发送该验证信息。
在根据难度系数获取验证信息时,可以根据难度系数获取验证信息类型,再根据验证信息的类型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例如,验证信息不同的难度系数可以对应不同的验证信息类型,例如,预设难度系数分为1、2、3、4、5,且1至5对应的难度系数逐渐增大。难度系数为1时,可以为简单的数字,难度系数为2时为包含数字与大写或小写字母,难度系数为3时为包含数字、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难度系数为4时除了包含数字、大写或小写字母以外还包括特殊的符号字符,难度系数为5时包含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与特殊字符数。具体的难度系数划分为几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何种验证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难度系数越高所述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越大。
在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时,也可以根据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来标识难度系数。难度系数越高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越大。
例如,难度系数越高验证信息的长度越长,若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3,则发送的验证信息可以是1位数字的验证码,若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为8,则发送的验证信息可以是5位数字的验证码。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据验证信息类型和字节数大小综合确定要发送的验证信息,再将验证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上述方案,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服务器在确认验证信息难度系数时,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包含的应用信息和对比结果确认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使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的确定兼顾了用户习惯与应用类别,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移动轨迹与环境数据反映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可以更精确的反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对比结果也能更准确的反映是否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正在使用该设备,进而确定合适难度的难度系数,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框图。终端用于作为服务器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所包含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以及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以及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获取单元310、确定单元320以及发送单元330。
获取单元310,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获取单元310将获取到的对比结果发送至确定单元320。
确定单元320用于接收获取单元310发送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确定单元320将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发送至发送单元330。
发送单元330用于接收确定单元320发送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上述方案,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请继续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框图。本实施例中的终端所包含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2对应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2以及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3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310、确定单元320以及发送单元330。
获取单元310,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获取单元310将获取到的对比结果发送至确定单元320。
确定单元320用于接收获取单元310发送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确定单元320将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发送至发送单元330。
发送单元330用于接收确定单元320发送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信息,所述确定单元3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所述请求消息包含的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31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310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所述历史状态数据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
所述确定单元320还用于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其中,所述相似度越高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
进一步地,所述难度系数越高所述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越大。
上述方案,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服务器在确认验证信息难度系数时,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包含的应用信息和对比结果确认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使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的确定兼顾了用户习惯与应用类别,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移动轨迹与环境数据反映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可以更精确的反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对比结果也能更准确的反映是否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正在使用该设备,进而确定合适难度的难度系数,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
参见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框图。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0;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420,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430和存储器440。上述处理器440、输入设备420、输出设备430和存储器440通过总线450连接。
存储器44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410用于根据存储器440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410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信息,处理器410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所述请求消息包含的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地,处理器41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所述历史状态数据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其中,所述相似度越高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
进一步地,所述难度系数越高所述验证信息所占的字符数越多。
上述方案,通过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状态数据用于标识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因此通过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再根据难度系数向第一备发送验证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度针对性的发送验证信息,使得进行身份验证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输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服务器在确认验证信息难度系数时,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请求信息包含的应用信息和对比结果确认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使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的确定兼顾了用户习惯与应用类别,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移动轨迹与环境数据反映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可以更精确的反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对比结果也能更准确的反映是否为第一设备的常用用户正在使用该设备,进而确定合适难度的难度系数,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方便用户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4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420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430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4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410、输入设备420、输出设备430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终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所述请求消息包含的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所述历史状态数据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
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其中,所述相似度越高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难度系数越高所述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越大。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消息,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状态数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用户的习惯,所述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的对比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信息,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所述请求消息包含的应用信息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移动轨迹、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状态数据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历史状态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所述历史状态数据分析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相似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其中,所述相似度越高所述验证信息的难度系数越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难度系数越高所述验证信息所占的字节数越大。
CN201610657271.3A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6295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7271.3A CN106295278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7271.3A CN106295278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5278A true CN106295278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6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7271.3A Withdrawn CN106295278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52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4609A (zh) * 2020-03-19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验证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346A (zh) * 2014-06-24 2014-09-10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200140A (zh) * 2014-09-28 2014-12-1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码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5610806A (zh) * 2015-12-23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生成验证码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346A (zh) * 2014-06-24 2014-09-10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200140A (zh) * 2014-09-28 2014-12-1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码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5610806A (zh) * 2015-12-23 2016-05-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生成验证码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4609A (zh) * 2020-03-19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1414609B (zh) * 2020-03-19 2024-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验证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9720B2 (en)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of language models
JP6163592B2 (ja) コントロール選択近似
KR102429889B1 (ko) 터치 감응형 디바이스 상의 관련 콘텐츠를 사전행동적으로 식별 및 표면화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838692B2 (en) Techniques to present a user interfac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JP2020119581A (ja) タッチ感知デバイス上におけるインタラクティブ通知の表示
JP7351949B2 (ja) ユーザアカウントに対する認証資格証明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103914646B (zh) 触摸事件处理方法和实现所述方法的便携式设备
CN106681587B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角标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4737101A (zh) 具有力触发的非视觉响应的计算设备
CN106250876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8011928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355059A (zh) 一种密码输入方法及终端
CN106651338A (zh) 一种支付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021237B (zh) 语言无关的概率内容匹配
CN104769601A (zh) 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255402A (zh) 查看角标通知内容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00976A (zh) 一种运动激励方法及终端
CN106372476A (zh) 一种终端及其解锁方法
CN110489041A (zh) 小程序拖动元素自动对齐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50350030A1 (en) Pattern-based validation, constraint and generation of hierarchical metadata
CN106547539A (zh) 一种角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6295278A (zh) 一种发送验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EP33643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assword by means of pressure touch control
CN106155346A (zh) 一种表情文字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484295A (zh) 一种密码找回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