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2767B -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2767B
CN106292767B CN201610958922.2A CN201610958922A CN106292767B CN 106292767 B CN106292767 B CN 106292767B CN 201610958922 A CN201610958922 A CN 201610958922A CN 106292767 B CN106292767 B CN 106292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oil bath
control plate
chamber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8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2767A (zh
Inventor
宋向英
王学科
高文全
王志兵
洪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al-Tem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al-Te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al-Tem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al-Tem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58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2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2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2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过程复杂、无法实现精确控温的技术问题。分区控温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控温板、第二控温板以及控温系统。壳体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控温板位于第一腔室底部,第一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一控温板下。第二控温板位于第二腔室底部,第二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二控温板下。工作过程中,被测物穿过隔板,且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和第二控温板上。本申请的分区控温装置,在进行试验时,安装被测物的步骤简单,实验进行方便,且在控温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被测物两端可以实现同步以及异步精确控温。

Description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军工行业和民用行业中有一些特殊的试验(例如行波管),需要将被测元器件前后端放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因而需要两台设备同时进行测试,这两台设备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在进行上述试验时,首先需要对这两台设备进行对位,然后将被测物分别穿过两台测试设备相对的侧壁,最后通过分别控制两台设备的温度来进行试验。具体而言,请参照附图1:
包括有第一测试台1’和第二测试台2’,在进行试验时,首先将第一测试台1’和第二测试台2’对位,将被测物3’的第一端31’穿过第一测试台1’的壳体后放置于第一测试台1’的冷板4’上,被测物3’的第二端32’穿过第二测试台2’的壳体后放置于第二测试台2’的冷板4’上。通过分别控制第一测试台1’和第二测试台2’的冷板4’温度来检测被测物3’的性能参数。
首先,上述检测设备的检测过程较为复杂:试验人员需要来回拆卸测试产品,并重新设置温度控制点。投入过大,效率较低,影响产品的测试进度。
其次,由于两台设备需要对位,而且无法实现精确控温,因而测试数据的温度偏差较大,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而,如何解决上述测试设备的检测过程复杂、无法实现精确控温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过程复杂、无法实现精确控温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分区控温装置的控温系统,包括:第一油浴系统、第二油浴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
被测物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上部,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能传递至被测物;
所述检测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温度数据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温度以及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的温度;在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偏离所述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时,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升温或降温以使所述实时温度数据位于所述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内;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油浴系统与所述第二油浴系统的同步以及异步控温,以实现被测物两端的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
一种分区控温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控温板、第二控温板以及如上所述的控温系统。
所述壳体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控温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底部,所述第一油浴系统铺设于所述第一控温板下,用于将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一控温板;
所述第二控温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底部,所述第二油浴系统铺设于所述第二控温板下,用于将所述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二控温板;
工作过程中,被测物穿过隔板,且所述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一控温板和所述第二控温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所述线缆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线缆另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控温板、所述第二控温板或所述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温度数据通过线缆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用于通过干燥空气的通风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动的风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还设置有用于维持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干燥的水汽捕集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可开合的两扇门体,两扇所述门体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可拆卸的环氧树脂隔热板。
由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区控温装置的控温系统,包括:第一油浴系统、第二油浴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被测物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上部,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能传递至被测物;检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实时温度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温度以及实时温度数据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的温度;在实时温度数据偏离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时,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升温或降温以使实时温度数据位于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内;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油浴系统与第二油浴系统的同步以及异步控温,因而能够实现被测物两端的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例如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同步升温、同步降温、异步升温、异步降温等)。
又由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区控温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控温板、第二控温板以及上述的控温系统。壳体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控温板位于第一腔室底部,第一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一控温板下,用于将第一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第一控温板。第二控温板位于第二腔室底部,第二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二控温板下,用于将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第二控温板。工作过程中,被测物穿过隔板,且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和第二控温板上。
控温系统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温度,第一油浴系统将流体热能传递至第一控温板,第二油浴系统将流体热能传递至第二控温板,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和第二控温板上,第一控温板的热能传递至被测物的一端,第二控温板的热能传递至被测物的另一端。由于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可以实现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从而,在控温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被测物两端可以实现同步以及异步精确控温。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在进行试验时,仅需将被测物穿过隔板,一端放置于第一腔室底部,另一端放置于第二腔室底部,然后通过控温系统完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被测物的温度控制,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实验过程,安装被测物的步骤简单,实验进行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2的右视图;
图7为图2的左视图。
图标:1’-第一测试台1’;2’-第二测试台;3’-被测物;31’-第一端;32’-第二端;4’-冷板;1-壳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11-第一控温板;121-第二控温板;2-隔板;3-穿线孔;4-通风孔;5-风机;6-水汽捕集器;7-门体;71-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区控温装置的控温系统,包括有第一油浴系统、第二油浴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油浴系统与第二油浴系统的同步以及异步控温,以实现被测物两端的同步以及异步温度的精确调节。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分区控温装置,具有由隔板2分隔而成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控温板111位于第一腔室11底部,第二控温板121位于第二腔室12底部,工作过程中,被测物穿过隔板2,且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111和第二控温板121上。由于采用了实施例1中的控温系统,因而可以实现第一控温板111和第二控温板121温度的精确调节。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2的右视图;图7为图2的左视图。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分区控温装置的控温系统,包括:第一油浴系统、第二油浴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
被测物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上部,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能传递至被测物。
检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实时温度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温度以及实时温度数据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的温度;在实时温度数据偏离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时,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升温或降温以使实时温度数据位于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内。
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油浴系统与第二油浴系统的同步以及异步控温,以实现被测物两端的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控制系统为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可以灵活设置用户输入的指令温度,以及根据检测系统采集的实时温度数据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的温度数据。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于不同位置,为了采集被测物的温度数据,需要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被测物表面,为了采集被测物所在空间的温度数据,需要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被测物所在空间。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另外,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采集部件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是热电偶、热敏电阻、IC温度传感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为了描述简便,以下简称油浴系统)包括有储油器、油阀、油加热器和油路制冷换热器。储油器用于给油路系统的油路供油;油阀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油加热器用于对油路中的油进行加热;油路制冷换热器对油路中的油进行换热(升温或降温)。
更进一步地,油浴系统还连接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油路系统第二油浴系统的油路通断、流量大小,以及温度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区控温装置,请一并参照图2-图7,包括壳体1、第一控温板111、第二控温板121以及实施例1中的控温系统,具体而言:
壳体1由隔板2分隔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第一控温板111位于第一腔室11底部,第一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一控温板111下,用于将第一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第一控温板111。
第二控温板121位于第二腔室12底部,第二油浴系统铺设于第二控温板121下,用于将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第二控温板121。
工作过程中,被测物穿过隔板2,且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111和第二控温板12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区控温装置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控温系统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温度,第一油浴系统将流体热能传递至第一控温板111,第二油浴系统将流体热能传递至第二控温板121,被测物的两端分别放置于第一控温板111和第二控温板121上,第一控温板111的热能传递至被测物的一端,第二控温板121的热能传递至被测物的另一端。由于第一油浴系统和第二油浴系统可以实现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从而,在控温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被测物两端可以实现同步以及异步控温。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在进行测试时,仅需将被测物穿过隔板2,一端放置于第一腔室11底部,另一端放置于第二腔室12底部,然后通过控温系统完成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以及被测物的温度控制,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实验过程,安装被测物的步骤简单,实验进行方便。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体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3,线缆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线缆另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检测第一控温板111、第二控温板121或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实时温度数据通过线缆传递至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体1的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用于通过干燥空气的通风孔4。干燥空气通入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防止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凝露,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动的风机5。风机5可以改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部的温度场分布,使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较为优选的,风机5设置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靠内侧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还设置有用于维持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干燥的水汽捕集器。水汽捕集器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配合风机5一起使用可以更大程度保持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内的空气干燥。较为优选地,水汽捕集器设置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靠内侧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体1前侧设置有可开合的两扇门体7,两扇门体7上均设置有观察窗71。观察窗71用于检测人员随时观察被测试物状况。较为优选地,观察窗71由多层钢化玻璃制成,相邻两块钢化玻璃之间抽真空以减少热传导,避免热能从观察窗71散失。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板2为可拆卸的环氧树脂隔热板。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实验的进行。环氧树脂隔热板隔热性能较好。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占地面积较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现有技术中需要配备两台测试台)。
2、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成本较低(现有技术中需要消耗两台设备的成本,本发明仅需消耗一台设备的成本)。
3、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设备维护简单(现有技术中需要同时维护两台设备,本发明仅需维护一台设备)。
4、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的移动方便(现有技术中需要移动两台设备,且移动后需要重新对位)。
5、本发明提供的分区控温装置方便连线(线缆穿过穿线孔3,并定位温度传感器),仅需在一台设备内完成连线(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两台设备中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区控温装置的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浴系统、第二油浴系统、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
被测物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上部,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能传递至被测物;
检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温度数据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温度以及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的温度;在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偏离所述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时,分别控制第一油浴系统和所述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升温或降温以使所述实时温度数据位于所述指令温度的阈值范围内;
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油浴系统与所述第二油浴系统的同步以及异步控温,以实现被测物两端的同步以及异步温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
4.一种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控温板、第二控温板以及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系统;
所述壳体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控温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底部,所述第一油浴系统铺设于所述第一控温板下,用于将所述第一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一控温板;
所述第二控温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底部,所述第二油浴系统铺设于所述第二控温板下,用于将所述第二油浴系统内的流体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第二控温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所述线缆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线缆另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控温板、所述第二控温板或所述被测物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温度数据通过线缆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用于通过干燥空气的通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动的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还设置有用于维持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干燥的水汽捕集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可开合的两扇门体,两扇所述门体上均设置有观察窗。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分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可拆卸的环氧树脂隔热板。
CN201610958922.2A 2016-10-27 2016-10-27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6292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8922.2A CN106292767B (zh) 2016-10-27 2016-10-27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8922.2A CN106292767B (zh) 2016-10-27 2016-10-27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767A CN106292767A (zh) 2017-01-04
CN106292767B true CN106292767B (zh) 2018-08-21

Family

ID=5772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8922.2A Active CN106292767B (zh) 2016-10-27 2016-10-27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2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939B (zh) * 2019-05-30 2020-10-30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可分区控温的组装式制冷系统及其应用的保鲜柜
CN112130066A (zh) * 2020-08-12 2020-12-25 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电机的测试工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2878A2 (de) * 2007-09-28 2009-04-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Ausrichtung einer Vielzahl von Messnadelspitzen
CN104571176A (zh) * 2014-12-05 2015-04-29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一种分区控制高精度温度模拟装置
CN204841721U (zh) * 2015-07-21 2015-12-09 深圳市斯柯得科技有限公司 高低温试验箱
CN105425868A (zh) * 2015-11-23 2016-03-23 苏州莱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性高低温试验装置
CN105717953A (zh) * 2016-04-22 2016-06-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能够避免温度过冲的分区控制温升装置
CN205563319U (zh) * 2016-03-31 2016-09-07 昆山圣邦幕墙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玻璃耐热性的水煮箱
CN206096965U (zh) * 2016-10-27 2017-04-12 北京瑞尔腾普科技有限公司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2878A2 (de) * 2007-09-28 2009-04-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Ausrichtung einer Vielzahl von Messnadelspitzen
CN104571176A (zh) * 2014-12-05 2015-04-29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一种分区控制高精度温度模拟装置
CN204841721U (zh) * 2015-07-21 2015-12-09 深圳市斯柯得科技有限公司 高低温试验箱
CN105425868A (zh) * 2015-11-23 2016-03-23 苏州莱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性高低温试验装置
CN205563319U (zh) * 2016-03-31 2016-09-07 昆山圣邦幕墙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玻璃耐热性的水煮箱
CN105717953A (zh) * 2016-04-22 2016-06-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能够避免温度过冲的分区控制温升装置
CN206096965U (zh) * 2016-10-27 2017-04-12 北京瑞尔腾普科技有限公司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767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2335B2 (en) Oil cooling device for serv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CN106292767B (zh)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CN105530798B (zh) 冷却装置及包括该冷却装置的冷却式电气组件
CN203811299U (zh) 热敏元件精确控温、高低温检测与寿命测试装置
CN104215749A (zh) 一种冻土中组合温度梯度的实现方法
Ghosh et al. Effect of rack server population on temperatures in data centers
CN204746338U (zh) 快速温变试验箱
CN203444369U (zh) 一种恒温装置
CN104858000A (zh) 一种生化培养箱
CN101871999B (zh) 一种恒温防风试验箱
CN113945605A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量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7807692A (zh) 质子加速器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Erde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RAH bypass for enclosed aisle data centers
CN113895650A (zh) 飞机试验双通道空气温湿度调节控制系统及调节控制方法
CN206096965U (zh) 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
CN104483147A (zh) 一种两相流体回路真空热性能试验装置
CN104216436A (zh) 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常温常压测试用控温装置
CN108361887A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微通道热管tec半导体空调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CN111141393B (zh) 一种用于模拟气象环境的黑体辐射装置
CN103026140A (zh) 用于能量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lmoli Air flow management inside data centres
CN104977245A (zh) 环境试验装置
CN206684125U (zh) 一种热套空气循环轻量化真空模拟试验装置
CN103808560B (zh) 用于500-4.2k材料静态力学性能连续控温测试系统
CN103775059B (zh) 二次换热无感热风循环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