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1697A -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91697A CN106291697A CN201510362186.XA CN201510362186A CN106291697A CN 106291697 A CN106291697 A CN 106291697A CN 201510362186 A CN201510362186 A CN 201510362186A CN 106291697 A CN106291697 A CN 1062916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ue
- quality factor
- seismic wavelet
- determining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下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s(t)的解析信号,的一阶导数;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应用本公开可基于时间域信号得到精确的地层品质因子Q。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地震勘探和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和开发领域,地层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层介质吸收衰减作用的常用参量,Q值在烃类检测、油气储层预测等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规的Q值估算一般基于井间地震、VSP(垂直地震剖面)、叠前CMP(共中心点)道集以及叠后资料获取等原始数据来实现。用于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频率域法、时频率域法和时间域法。实际操作中,由于采集的原始地震数据大多数是时间信号,所以使用时间域信号来估算Q值是最直接的方法,同时由于时间域法中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最为可靠,所以有可能得到最为精确的Q值。但是,目前所采用的诸如振幅衰减法、上升时间法等的时间域法,其所获得的Q值的精确度并不理想。
因此,发明人认为,开发一种能得到具有高精确度的Q值的方法,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油气地球物理属性反演和储层描述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公开于本公开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直接使用时间域信号确定具有高精确度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了相应的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信号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下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以及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信号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选取单元,用于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待定系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下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以及Q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通过应用本公开,可直接使用时间域信号来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并且经验证所确定的Q的值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选取的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波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基于图2所示的地震子波得到的衰减前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其一阶导数以及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的示意图。
图4(A)示出了设定的测试模型的地层速度与地层深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4(B)示出了与图4(A)相同的测试模型中设定的测试模型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与地层深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与图4(A)相同的测试模型中正演得到的零偏VSP下行波记录示意图。
图6(A)示出了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应用于图4和图5所示的测试模型,反演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与模型设定的Q值的比较结果示意图。
图6(B)是基于图6(A)所示结果的地层品质因子Q值与模型设定的Q值的相对误差曲线图。
图7示出了某一实际应用场景中VSP下行波记录示意图。
图8(A)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的地层速度与道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8(B)示出了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该实际应用场景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值与道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9(A)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反Q补偿前的过井剖面示意图。
图9(B)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确定的Q值进行反Q补偿后的过井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域信号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与该s(t)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从初至波中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初至波可较好地反应地震波的信息,相比于非初至波所受到的干扰更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意已知的方法来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
步骤102,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
对于给定的连续时间信号x(t),其解析信号记为即:
其中,H[x(t)]为希尔伯特变换,是x(t)和1/πt的褶积,即:
对于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其解析信号为:
根据Fourier变换定理,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频率域信号可以表示为S(f),其解析信号的频率域信号可以表示为
对于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其解析信号为:
根据Fourier变换定理,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频率域信号可以表示为R(f),其解析信号的频率域信号可以表示为
根据Futterman衰减模型,由于上述s(t)和r(t)是互相对应的衰减前后的地震子波信号,则有:
R(f)=cS(f)e-kf,
其中c是与频率无关的衰减因子(如几何扩散、反射透射损失等)。
当kf<<1时,将上述指数衰减项按Tayer级数展开,并取一阶近似,则有:
根据Fourier反变换定理,将上式从频率域转换到时间域,则有:
其中,c和m为衰减系数,为地层品质因子Q,进而可推导出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诸如最小二乘法的数值拟合来确定待定系数c和n。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确定待定系数c和n并不限于以上所限定的方式,而是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方法来确定。
步骤103,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得到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Δt。基于所确定的待定系数c和n,并根据可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可以判断上述步骤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是否满足预定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则重新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例如,初至波中的另一个子波)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并基于重新选取的s(t)和r(t)来确定相应的待定系数c和n以及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直至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所述预定约束条件。其中,预定约束可包括下面的至少一者: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值之间的相关度γ1是否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使用所确定的Q值对过井线进行反Q补偿,补偿后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after与补偿前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bef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例如,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的值之间的相关度γ1可表示为:
其中,h为地层深度,Q(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品质因子,V(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速度,H为积分区间(例如预定深度范围)。例如,当γ1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例如0.6)时,可判断当前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该预定约束条件。
例如,使用所确定的Q值对过井线进行反Q补偿,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的相关度γ2可表示为:
其中,x(t)为井旁道,y(t)为井上合成记录,t为时间变量,T为积分区间。例如,当补偿后的得到的γ2after减去补偿前得到的γ2bef的差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例如0.2)时,可判断当前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该预定约束条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定第一预定阈值和/或第二预定阈值。
应用示例
以下给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若干应用示例,用于从不同角度对本公开的技术效果予以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应用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其中的数值及其他细节仅为示例性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公开。
图2和图3示出了用于测试某模型在一定地层深度的Q值的相关波形示意图。该模型中该地层深度的地层品质因子Q被设定为50。图2中实线所示波形为从初至波中选取的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虚线所示波形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图3示出了基于图2所示的地震子波得到的衰减前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的实部(曲线2)、其一阶导数的实部(曲线2)以及衰减后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的实部(曲线3)的示意图。从图3中可看出,曲线3可以近似看作是曲线2和曲线1的线性组合,即采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c=0.5、n=-i×1.482×10-4。根据本公开可确定相应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为50.60,与模型设定值50的相对误差为1.2%,从而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确定的Q值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图4、图5和图6示出了针对层状模型的测试结果。图4(A)示出了设定的测试模型的地层速度与地层深度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地层深度,纵坐标表示地层速度;图4(B)示出了该测试模型中设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与地层深度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地层深度,纵坐标表示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可以看出,该模型共分为六层,Q值分布在区间[50,150]的范围内,与速度走向趋势一致。图5示出了该测试模型中正演得到零偏VSP下行波记录示意图,检波间距为10m,这里只考虑与频率有关的地层吸收衰减及地层界面反射透射损失,可以看出,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地震波的能量逐渐衰减,延续时间增加,分辨率降低。
图6(A)示出了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应用于图4和图5所示的测试模型,反演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与模型设定的Q值的比较结果示意图,其中,选取的地震数据为相邻VSP接收道记录,实线为模型设定的Q值,虚线为采用本公开得到的Q值,可以看到根据本公开反演得到的Q值能较好地反映地层品质因子Q的走向,与设定的Q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图6(B)是基于图6(A)所示结果的地层品质因子Q值与模型设定的Q值的相对误差曲线图,本公开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值与模型设定的Q值的误差小于5%,表明本公开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的精度。
图7、图8和图9展示了将本公开中的一个实施例应用于某一实际应用场景的情况。图7示出了实际VSP下行波记录示意图,该VSP下行波包含初至波、多次波和反射波等,样品采样间隔为1ms,检波间距为10m,同时选取各道的初至波作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本示例中选取间隔5道的记录来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
在本示例中,判断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是否可靠的约束条件有两个:1,所确定的Q值曲线与速度曲线的相关度;2,使用所确定的Q值对过井线进行反Q补偿,补偿前后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的相关度的改善程度。如果所确定的Q值不满足其中某一个约束条件,则调整用于截取初至波的长度参数,重新计算Q值。
图8(A)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的地层速度与道号的关系示意图,图8(B)示出了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该实际应用场景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值与道号的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到,两条曲线的趋势基本走势一致,且都随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图8(A)所示的Q值曲线和图8(B)所示的地层速度曲线的相关度γ1可达到0.78。结果表明,采用本公开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精确度较高。
图8(B)中示出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大概分布区间为[80,300],可利用该Q值与地层速度V拟合出该工区的经验关系为:Q=13.0V2.10。可将该关系应用于整个工区,并用于三维资料的反Q补偿处理。
图9(A)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反Q补偿前的过井剖面示意图(中间10道平直同相轴为井上合成记录),图9(B)示出了在该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确定的Q值进行反Q补偿后的过井剖面示意图,目的层为1700ms附近。对比图9(A)和图9(B)可以看到,使用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所确定的Q值进行反Q补偿后,记录的复合波分离,同相轴增多(见图中标注1和2),一次有效波能量得到较好的抬升(见标注3),相位得到校正,与井上合成记录的匹配度提高(见标注4),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相关度γ2从反Q补偿前的γ2bef=0.4235提高到补偿后的γ2after=0.7324。结果表明,采用本公开得到的地层品质因子Q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选取单元,用于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单元;待定系数确定单元,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用于确定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的单元,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c和n为待定系数;Q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例如,该系统还可包括判断单元,该判断单元可用于判断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是否满足预定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则可重新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并基于重新选取的s(t)和r(t)确定相应的待定系数c和n以及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直至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所述预定约束条件。
例如,预定约束条件可包括下面的至少一者: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的值之间的相关度γ1是否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使用所确定的Q值对过井线进行反Q补偿,补偿后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after与补偿前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bef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例如,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值之间的相关度γ1可表示为:
其中h为地层深度,Q(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品质因子,V(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速度,H为积分区间。
例如,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可表示为:
其中,x(t)为井旁道,y(t)为井上合成记录,t为时间变量,T为积分区间。
例如,可以通过诸如最小二乘法等的数值拟合来确定待定系数c和n。
例如,可从初至波中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
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下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
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
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确定待定系数c和n包括:
通过数值拟合确定待定系数c和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待定系数c和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是否满足预定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则重新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并基于重新选取的s(t)和r(t)确定相应的待定系数c和n以及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直至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所述预定约束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从初至波中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预定约束条件包括下面的至少一者:
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的值之间的相关度γ1是否大于第一预定阈值;
使用所确定的Q值对过井线进行反Q补偿,补偿后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after与补偿前的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bef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在预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层速度和所确定的Q值之间的相关度γ1表示为:
其中h为地层深度,Q(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品质因子,V(h)为地层深度为h时的地层速度,H为积分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其中,井旁道与井上合成记录之间的相关度γ2表示为:
其中,x(t)为井旁道,y(t)为井上合成记录,t为时间变量,T为积分区间。
9.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
待定系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选取的s(t)和r(t)确定下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c和n:其中,为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的解析信号,为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的解析信号,为的一阶导数;
Q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其中Δt是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之间的走时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是否满足预定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则重新选取衰减前的地震子波信号s(t)和相对应的衰减后的地震子波信号r(t),并基于重新选取的s(t)和r(t)确定相应的待定系数c和n以及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直至所确定的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满足所述预定约束条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62186.XA CN106291697B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62186.XA CN106291697B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1697A true CN106291697A (zh) | 2017-01-04 |
CN106291697B CN106291697B (zh) | 2018-12-25 |
Family
ID=5765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62186.XA Active CN106291697B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9169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39774A (zh) * | 2018-09-14 | 2019-01-18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非高斯性最大化的地震信号q值估计方法 |
CN109557587A (zh) * | 2018-12-28 | 2019-04-02 | 长江大学 | 一种vsp地震资料井筒波频率域滤波方法及装置 |
CN109669212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与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1324B2 (en) * | 2003-10-16 | 2005-08-16 | Rdspi, L.P.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quality factor from seismic data |
US7088639B2 (en) * | 2004-11-17 | 2006-08-08 | Rdsp I L.P.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quality factor from well lo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
US7376517B2 (en) * | 2005-05-13 | 2008-05-20 | Chevron U.S.A. Inc. |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interval seismic quality factor |
CN102288992A (zh) * | 2011-04-26 | 2011-12-21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利用地震信号包络峰值瞬时频率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方法 |
CN103412324A (zh) * | 2013-07-17 | 2013-11-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epifvo 方法 |
CN104375188A (zh) * | 2014-11-19 | 2015-02-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地震波透射衰减补偿方法及装置 |
CN104570108A (zh) * | 2013-10-29 | 2015-04-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估算等效品质因子方法及用其估算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 |
-
2015
- 2015-06-26 CN CN201510362186.XA patent/CN1062916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1324B2 (en) * | 2003-10-16 | 2005-08-16 | Rdspi, L.P.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quality factor from seismic data |
US7088639B2 (en) * | 2004-11-17 | 2006-08-08 | Rdsp I L.P.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quality factor from well lo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
US7376517B2 (en) * | 2005-05-13 | 2008-05-20 | Chevron U.S.A. Inc. |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interval seismic quality factor |
CN102288992A (zh) * | 2011-04-26 | 2011-12-21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利用地震信号包络峰值瞬时频率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方法 |
CN103412324A (zh) * | 2013-07-17 | 2013-11-2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epifvo 方法 |
CN104570108A (zh) * | 2013-10-29 | 2015-04-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估算等效品质因子方法及用其估算地层品质因子的方法 |
CN104375188A (zh) * | 2014-11-19 | 2015-02-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地震波透射衰减补偿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LIANGHUI GUO ET AL.: "3D correlation imaging of the vertical gradient of gravity data",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 |
PENG CHENG ET AL.: "Complex spectral ratio method for Q estimation", 《CREWES RESEARCH REPORT》 * |
SU YOU-JIN ET AL.: "Q value of anelastic S-wave attenuation in Yunnan reg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 |
TU NING ET AL.: "Improve Q estimates with spectrum correction based on seismic wavelet estimation", 《APPLIED GEOPHYSICS》 * |
余连勇等: "时间域质心频移法估算品质因子Q",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王宗俊: "基于谱模拟的质心法品质因子估算", 《石油物探》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69212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与装置 |
CN109239774A (zh) * | 2018-09-14 | 2019-01-18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非高斯性最大化的地震信号q值估计方法 |
CN109557587A (zh) * | 2018-12-28 | 2019-04-02 | 长江大学 | 一种vsp地震资料井筒波频率域滤波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1697B (zh) | 2018-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Pinnegar et al. | Application of the S transform to prestack noise attenuation filtering | |
Chen | Fast waveform detection for microseismic imaging using un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 |
Agudo et al. | Acoustic full-waveform inversion in an elastic world | |
US1070523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 |
Wang | Multiple subtraction using an expanded multichannel matching filter | |
Luo et al. | Elimination of land internal multiples based on the inverse scattering series | |
CN103460074A (zh) | 全波场反演中小波估计和多次波预测的方法 | |
US10295688B2 (en) | Attenuating internal multiples from seismic data | |
US20160091623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Quality Factor Based on Zero Offset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Data | |
US11719840B2 (en) | Subsurface wave slowness prediction system | |
Liu et al. | Multiple subtraction using statistically estimated inverse wavelets | |
Liu et al. | Near-surface velocity estimation using source-domain full traveltime inversion and early-arrival waveform inversion | |
CN106291697B (zh) | 一种确定地层品质因子q的值的方法及系统 | |
Ozgun Konca et al. | Kinematic inversion of physically plausible earthquake source models obtained from dynamic rupture simulations | |
CN103744114B (zh) | 基于零偏垂直地震剖面数据估计品质因子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060961B (zh) | 基于多信息约束反演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
Abbad et al. | Automatic nonhyperbolic velocity analysis | |
Liu et al. | Microseismic events enhancement and detection in sensor arrays using autocorrelation‐based filtering | |
Bianco | Tutorial: Wavelet estimation for well ties | |
Brouwer | Improved NMO correction with a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shallow‐seismic data | |
Zhang et al. | Direct nonlinear inversion of 1D acoustic media using inverse scattering subseries | |
Calderón Agudo et al. | Addressing viscous effects in acoustic full-waveform inversion | |
Gulunay | Two different algorithms for seismic interference noise attenuation | |
Mancini et al. | Full-waveform inversion as a game changer: Are we there yet? | |
Hadden et al. | Anisotropic full-waveform inversion of crosshole seismic data: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 field data appl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