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1107A -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1107A
CN106291107A CN201510274064.5A CN201510274064A CN106291107A CN 106291107 A CN106291107 A CN 106291107A CN 201510274064 A CN201510274064 A CN 201510274064A CN 106291107 A CN106291107 A CN 106291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mpedance
amplitude
angle
parameter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40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1107B (zh
Inventor
周建红
陆城
张嘉敏
吴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Costar Electronics Inc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Costar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Costar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Costar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2740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1107B/zh
Priority to TW104126651A priority patent/TWI588496B/zh
Priority to US15/084,492 priority patent/US9772360B2/en
Priority to EP16167628.3A priority patent/EP309895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291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1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1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1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04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in circuits having distributed constants, e.g. having very long conductors or involving high frequencies
    • G01R27/06Measuring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Measuring standing-wave ratio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28Measuring attenuation, gain, phase shift or derive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 four pole networks, i.e. two-port networks; Measuring transient respon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83Generation of test inputs, e.g. test vectors, patterns or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逆变器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以计算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以及根据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再者,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亦在此公开。本公开可以简单且准确地自动检测出逆变器的阻抗角,以有效地控制逆变器。

Description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检测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功率变换装置,通过适当的控制方式可将电能从直流转为交流。当逆变器输出阻抗呈纯感性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逆变器的有功功率主要受电压的相位控制而无功功率主要受电压的幅值控制。
基于功率传递的原理,电压源控制型逆变器并网或多逆变器并联通常采用下垂控制。然而,逆变器输出阻抗通常呈阻感性,尤其是接到低压配电网里的逆变器,则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解耦,此时,若直接用于下垂控制,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间的耦合较大。
若可取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并采用一个旋转变换矩阵,经旋转变换后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解耦,可直接用于下垂控制。因此,为能有效地控制逆变器,需要取得上述阻抗角,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无简单且准确的自动检测输出阻抗角的方法。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仍未发展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公开内容的简化描述,以使阅读者对本公开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本公开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藉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逆变器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以计算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以及根据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逆变器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其中第一电压信号包含第一幅值及功角,第一幅值及功角的其中一者为可变值,第一幅值及功角的另一者为定值;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第二有功功率、第一无功功率、第二无功功率;以及根据第一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或者根据第一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再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此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包含控制单元、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与阻抗角计算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逆变器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以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以计算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阻抗角计算单元用以根据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此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包含控制单元、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与阻抗角计算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根据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逆变器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其中第一电压信号包含第一幅值及功角,第一幅值及功角的其中一者为可变值,第一幅值及功角的另一者为定值。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以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第二有功功率、第一无功功率、第二无功功率。阻抗角计算单元用以根据第一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或者根据第一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无功功率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无功功率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藉以简单且准确地自动检测出逆变器的阻抗角,以有效地控制逆变器。
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当可轻易了解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及其他发明目的,以及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元件并未依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特征与元件。此外,在不同附图间,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指称相似的元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体实施例来实现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除非本说明书另有定义,此处所用的科学与技术词汇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理解与惯用的意义相同。此外,在不和上下文冲突的情形下,本说明书所用的单数名词涵盖该名词的复数型;而所用的复数名词时亦涵盖该名词的单数型。
为能简单且准确地自动检测出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以有效地控制逆变器,本发明提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说明如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包含数字控制单元110、有功/无功功率(PQ)计算单元120及阻抗角计算单元13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2,其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210中,可通过数字控制单元110以根据第一电压信号来控制逆变器1500输出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上述第一电压信号包含第一幅值Uc及功角δ。功角δ可为,但不限于,第一电压信号与一交流电压U0的相位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交流电压可由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所并联的交流源提供,此交流源可为电网或另一逆变器。于步骤2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Q。
于步骤230中,首先,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根据有功功率P与第一幅值参数A的乘积、有功功率P与第二幅值参数B的乘积、无功功率Q与第一幅值参数A的乘积以及无功功率Q与第二幅值参数B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上述第一幅值参数A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Uc,第二幅值参数B相应于第一幅值Uc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U0。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Uc及δ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Uc及δ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详细而言,如步骤230所示,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是根据下列式子以进行计算:
θ = a r c t a n P * A + Q * B P * B - Q * A ……式子1
于上述式子1中,θ为输出阻抗角,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A为第一幅值参数,B为第二幅值参数。此外,输出阻抗角θ的范围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幅值参数A及第二幅值参数B是分别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Ucsinδ……式子2
B=Uccosδ-Uo……式子3
于上述式子中,A为第一幅值参数,B为第二幅值参数,Uc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δ为第一电压信号的功角,U0为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图3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在此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A还包含电压信号设定单元14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A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4,其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4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410中,可通过电压信号设定单元140以设定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Uc及功角δ,诸如设定第一幅值Uc为U1,设定功角δ为δ1。于步骤4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有功功率P1及无功功率Q1。于步骤43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2及3来计算第一幅值参数A及第二幅值参数B。于步骤4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1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U1及δ1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U1及δ1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为使图3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A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5,其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5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510中,可通过电压信号设定单元140以设定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Uc为定值,而功角δ由第一功角δ1变化至第二功角δ2。于步骤5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第一有功功率P1,第二有功功率P2,第一无功功率Q1及第二无功功率Q2
于步骤530及5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根据第一有功功率P1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有功功率P1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有功功率P2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有功功率P2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θ,其中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Uc,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第一幅值Uc及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U0。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交流电压可由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A所并联的交流源提供,此交流源可为电网或另一逆变器。在另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Uc、δ1、δ2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Uc、δ1、δ2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于再一实施例中,请参阅骤530及5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根据第一无功功率Q1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一无功功率Q1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第二无功功率Q2与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第二无功功率Q2与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θ。
详细而言,如步骤530及540所示,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是根据下列式子以进行计算:
θ = a r c t a n P 2 * B 1 - P 1 * B 2 P 1 * A 2 - P 2 * A 1 ……式子4
于上述式子4中,θ输出阻抗角,P1为第一有功功率,P2为第二有功功率,第一幅值参数包含第一参数A1及第二参数A2,第二幅值参数包含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其中,第一有功功率和第一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c,而功角δ为第一功角δ1时的计算值;第二有功功率和第二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c,而功角δ为第二功角δ2时的计算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步骤530及540所示,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是根据下列式子以进行计算:
θ = a r c t a n Q 1 * A 2 - Q 2 * A 1 Q 1 * B 2 - Q 2 * B 1 ……式子5
于上述式子5中,θ为输出阻抗角,Q1为第一无功功率,Q2为第二无功功率,第一幅值参数包含第一参数A1及第二参数A2,第二幅值参数包含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其中,第一有功功率和第一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c,而功角δ为第一功角δ1时的计算值;第二有功功率和第二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c,而功角δ为第二功角δ2时的计算值。
于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参数A1,第二参数A2,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是分别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1=Ucsinδ1……式子6
A2=Ucsinδ2……式子7
B1=Uccosδ1-Uo……式子8
B2=Uccosδ2-Uo……式子9
于上述式子中,A1为第一参数,A2为第二参数,B1为第三参数,B2为该第四参数,Uc为第一幅值,δ1为第一功角,δ2为第二功角,U0为第二幅值。
为使图3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A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6,其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6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610中,可通过电压信号设定单元140以设定功角δ为定值,而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Uc由第一数值U1变化至第二数值U2。于步骤6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第一有功功率P1,第二有功功率P2,第一无功功率Q1及第二无功功率Q2。其中,第一有功功率和第一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第一数值U1,功角为δ时的计算值;第二有功功率和第二无功功率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第二数值U2,功角为δ时的计算值。
于步骤63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下述式子10~13来计算第一参数A1,第二参数A2,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
A1=U1sinδ……式子10
A2=U2sinδ……式子11
B1=U1cosδ-Uo……式子12
B2=U2cosδ-Uo……式子13
于步骤6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4或5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U1、U2、δ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U1、U2、δ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图1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在此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还包含电压信号产生单元140A及功率设定单元150。图8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图1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在此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C还包含功率闭环控制单元140B及功率设定单元150。
为使图7及图8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及100C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9,其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9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910中,可通过功率设定单元150设定有功功率信号Pset为Pset1,并设定无功功率信号Qset为Qset1,图7与图8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100C的差异在于第一电压信号的产生方式。详言之,图7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的第一电压信号可经由功率设定单元150设定有功功率信号Pset及无功功率信号Qset,再经由电压信号产生单元140A以产生并输出上述第一电压信号,而图8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C的第一电压信号可经由功率设定单元150设定有功功率信号Pset及无功功率信号Qset,再经由功率闭环控制单元140B以产生并输出上述第一电压信号。
于步骤9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有功功率P1及无功功率Q1。于步骤93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2及3来计算第一幅值参数A及第二幅值参数B。于步骤9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1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Pset1、Qset1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Pset1、Qset1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为使图7及图8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及100C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10,其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10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1010中,可通过功率设定单元150设定无功功率信号Qset为定值,并设定有功功率信号Pset由Pset1变化至Pset2,有功功率信号Pset可为阶跃信号或斜坡信号。于步骤10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第一有功功率P1,第二有功功率P2,第一无功功率Q1及第二无功功率Q2。其中,当无功功率信号为Qset,有功功率信号为Pset1时,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1,功角为δ1,且第一有功功率和第一无功功率为此时的计算值;而当无功功率信号为Qset,有功功率信号为Pset2时,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2,功角为δ2,且第二有功功率和第二无功功率为此时的计算值。
于步骤103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下述式子14~17来计算第一参数A1,第二参数A2,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
A1=U1sinδ1……式子14
A2=U2sinδ2……式子15
B1=U1cosδ1-Uo……式子16
B2=U2cosδ2-Uo……式子17
于步骤10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4或5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Qset、Pset1、Pset2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Qset、Pset1、Pset2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为使图7及图8所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100B及100C的操作方式易于理解,请一并参阅图11,其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绘示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1100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1110中,可通过功率设定单元150设定有功功率信号Pset为定值,并设定无功功率信号Qset由Qset1变化至Qset2,无功功率信号Qset可为阶跃信号或斜坡信号。于步骤1120中,可通过PQ计算单元120以接收并根据第二电压信号v0及电流信号i0,以计算并输出第一有功功率P1,第二有功功率P2,第一无功功率Q1及第二无功功率Q2。其中,当无功功率信号为Qset1,有功功率信号为Pset时,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1,功角为δ1,且第一有功功率和第一无功功率为此时的计算值;而当无功功率信号为Qset2,有功功率信号为Pset时,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为U2,功角为δ2,且第二有功功率和第二无功功率为此时的计算值。
于步骤113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14~17来计算第一参数A1,第二参数A2,第三参数B1及第四参数B2。于步骤1140中,可通过阻抗角计算单元130以上述式子4或5来计算逆变器1500的输出阻抗角θ。在一实施例中,为能更精确地得到输出阻抗角θ,可以取多组不同参数的Pset、Qset1、Qset2以计算输出阻抗角θ,例如可取5组不同参数的Pset、Qset1、Qset2以计算出五个输出阻抗角θ,再将上述输出阻抗角θ取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输出阻抗角θ。
由本发明提出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检测出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后,更可采用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以计算出其它阻抗参数:(逆变器输出阻抗大小)、(逆变器输出阻抗的阻值大小)、(逆变器输出阻抗的感值大小)分别如下式18或式19、式20、式21所示。
首先,由 P = U o Z o ( A s i n θ + B c o s θ ) 可得以下式子:
Z ^ o = U o P ( A s i n θ + B c o s θ ) ……式子18
于上述式子中,P为有功功率,U0为第二幅值,Z0为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幅值,A为第一幅值参数,B为第二幅值参数,θ为输出阻抗角。
其次,由 Q = U o Z o ( - A c o s θ + B s i n θ ) 可得以下式子:
Z ^ 0 = U o Q ( - A c o s θ + B s i n θ ) ……式子19
于上述式子中,Q为无功功率,U0为第二幅值,Z0为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幅值,A为第一幅值参数,B为第二幅值参数,θ为输出阻抗角。
再者,已知则可得以下式子:
R ^ = Z ^ o 1 + ( t a n θ ) 2 ……式子20
X ^ = Z ^ o * t a n θ ^ 1 + ( t a n θ ) 2 ……式子21
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当可明白,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中的各步骤依其执行的功能予以命名,仅是为了让本案的技术更加明显易懂,并非用以限定该等步骤。将各步骤予以整合成同一步骤或分拆成多个步骤,或者将任一步骤更换到另一步骤中执行,皆仍属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藉以简单且准确地自动检测出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以有效地控制逆变器。
虽然上文实施方式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悖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形下,当可对其进行各种变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附随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31)

1.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包含:
根据一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一逆变器输出一第二电压信号及一电流信号;
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及该电流信号以计算一有功功率及一无功功率;以及
根据该有功功率与一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有功功率与一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一输出阻抗角,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该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幅值及一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的步骤包含:
根据下列式子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为该有功功率,Q为该无功功率,A为该第一幅值参数,B为该第二幅值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Ucsinδ;
其中Uc为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δ为该第一电压信号的一功角;
其中该第二幅值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Uc cosδ-Uo
其中U0为该交流电压的该第二幅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及一无功功率信号;以及
根据该有功功率信号及该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6.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包含:
根据一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一逆变器输出一第二电压信号及一电流信号,其中该第一电压信号包含一第一幅值及一功角,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的其中一者为可变值,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的另一者为定值;
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及该电流信号以计算一第一有功功率、一第二有功功率、一第一无功功率、一第二无功功率;以及
根据该第一有功功率与一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一有功功率与一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二有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第二有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一输出阻抗角,或者根据该第一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一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二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第二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该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幅值及一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幅值为定值,该功角由一第一功角变化至一第二功角,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的步骤包含:
根据下列式子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1为该第一有功功率,P2为该第二有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幅值为定值,该功角由一第一功角变化至一第二功角,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的步骤包含: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Q1为该第一无功功率,Q2为该第二无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1=Uc sinδ1
其中Uc为该第一幅值,δ1为该第一功角;
其中该第二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2=Uc sinδ2
其中δ2为该第二功角;
其中该第三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1=Uc cosδ1-Uo
其中U0为该第二幅值;
其中该第四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2=Uc cosδ2-Uo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以及
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功角由该第一功角变化至该第二功角。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为定值;
设定一无功功率信号由一第一无功功率信号变化至一第二无功功率信号;以及
根据该有功功率信号、该第一无功功率信号及该第二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由一第一有功功率信号变化至一第二有功功率信号;
设定一无功功率信号为定值;以及
根据该第一有功功率信号、该第二有功功率信号及该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幅值由一第一数值变化至一第二数值,该功角为定值,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的步骤包含:
根据下列式子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1为该第一有功功率,P2为该第二有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幅值由一第一数值变化至一第二数值,该功角为定值,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的步骤包含:
根据下列式子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Q1为该第一无功功率,Q2为该第二无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1=U1sinδ;
其中U1为该第一数值,δ为该功角;
其中该第二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2=U2sinδ;
其中U2为该第二数值;
其中该第三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1=U1cosδ-Uo
其中U0为该第二幅值;
其中该第四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2=U2cosδ-Uo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由该第一数值变化至该第二数值;以及
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功角。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为定值;
设定一无功功率信号由一第一无功功率信号变化至一第二无功功率信号;以及
根据该有功功率信号、该第一无功功率信号及该第二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18.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还包含:
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由一第一有功功率信号变化至一第二有功功率信号;
设定一无功功率信号为定值;以及
根据该第一有功功率信号、该第二有功功率信号及该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有功功率和该第一无功功率为可变值变化前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该第二有功功率和该第二无功功率为可变值变化后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0.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包含:
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一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一逆变器输出一第二电压信号及一电流信号;
一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及该电流信号以计算一有功功率及一无功功率;以及
一阻抗角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有功功率与一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有功功率与一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一输出阻抗角,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该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幅值及一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输出阻抗角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为该有功功率,Q为该无功功率,A为该第一幅值参数,B为该第二幅值参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Ucsinδ;
其中Uc为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δ为该第一电压信号的一功角;
其中该第二幅值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Uccosδ-Uo
其中U0为该交流电压的该第二幅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还包含:
一电压信号设定单元,用以设定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还包含:
一功率设定单元,用以设定一有功功率信号及一无功功率信号;以及
一电压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根据该有功功率信号及该无功功率信号以产生该第一电压信号的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
25.一种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包含:
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一第一电压信号以控制一逆变器输出一第二电压信号及一电流信号,其中该第一电压信号包含一第一幅值及一功角,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的其中一者为可变值,该第一幅值及该功角的另一者为定值;
一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及该电流信号以计算一第一有功功率、一第二有功功率、一第一无功功率、一第二无功功率;以及
一阻抗角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该第一有功功率与一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一有功功率与一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二有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第二有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一输出阻抗角,或者根据该第一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一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该第二无功功率与该第一幅值参数的乘积以及该第二无功功率与该第二幅值参数的乘积以计算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其中该第一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电压信号的第一幅值,该第二幅值参数相应于该第一幅值及一交流电压的第二幅值。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幅值为定值,该功角由一第一功角变化至一第二功角,其中该输出阻抗角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1为该第一有功功率,P2为该第二有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幅值为定值,该功角由一第一功角变化至一第二功角,其中该输出阻抗角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Q1为该第一无功功率,Q2为该第二无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1=Ucsinδ1
其中Uc为该第一幅值,δ1为该第一功角;
其中该第二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2=Ucsinδ2
其中δ2为该第二功角;
其中该第三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1=Uccosδ1-Uo
其中U0为该第二幅值;
其中该第四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2=Uccosδ2-Uo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幅值由一第一数值变化至一第二数值,该功角为定值,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P1为该第一有功功率,P2为该第二有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幅值由一第一数值变化至一第二数值,该功角为定值,其中该逆变器的该输出阻抗角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其中θ为该输出阻抗角,Q1为该第一无功功率,Q2为该第二无功功率,该第一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一参数A1及一第二参数A2,该第二幅值参数包含一第三参数B1及一第四参数B2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1=U1sinδ;
其中U1为该第一数值,δ为该功角;
其中该第二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A2=U2sinδ;
其中U2为该第二数值;
其中该第三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1=U1cosδ-Uo
其中U0为该第二幅值;
其中该第四参数是由下列式子计算而得:
B2=U2cosδ-Uo
CN201510274064.5A 2015-05-26 2015-05-26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06291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064.5A CN1062911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TW104126651A TWI588496B (zh) 2015-05-26 2015-08-17 逆變器的輸出阻抗角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US15/084,492 US9772360B2 (en) 2015-05-26 2016-03-30 Detecting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output impedance angle of inverter
EP16167628.3A EP3098957B1 (en) 2015-05-26 2016-04-29 Detecting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output impedance angle of inver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4064.5A CN1062911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1107A true CN106291107A (zh) 2017-01-04
CN106291107B CN106291107B (zh) 2019-08-23

Family

ID=5613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4064.5A Active CN1062911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72360B2 (zh)
EP (1) EP3098957B1 (zh)
CN (1) CN106291107B (zh)
TW (1) TWI5884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477A (zh) * 2021-05-08 2021-09-03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网参数估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0993A1 (en) * 2006-06-22 2007-12-26 ALSTOM Technology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hree level converter
CN101488664A (zh) * 2009-02-27 2009-07-22 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输出电流频率扰动的抗孤岛效应保护方法
CN204334379U (zh) * 2014-12-12 2015-05-13 国家电网公司 具有滞回特性的V/f-倒下垂微电网逆变器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3036B2 (ja) * 1985-08-30 1995-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出力変換装置と商用電源との並列運転制御装置
TW242203B (zh) * 1991-04-22 1995-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Machine
JP2728575B2 (ja) * 1991-06-14 1998-03-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方法及び装置
US5351181A (en) * 1993-03-12 1994-09-27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Low cost active power line conditioner
JP4931558B2 (ja) 2006-11-15 2012-05-16 栄 柴崎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EP2792042B1 (en) * 2011-12-16 2016-02-03 Fachhochschule Südwestfalen Method for active control of frequency and voltage in a power supply grid with de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systems
CN105634309B (zh) * 2014-11-06 2018-06-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逆变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0993A1 (en) * 2006-06-22 2007-12-26 ALSTOM Technology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hree level converter
CN101488664A (zh) * 2009-02-27 2009-07-22 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输出电流频率扰动的抗孤岛效应保护方法
CN204334379U (zh) * 2014-12-12 2015-05-13 国家电网公司 具有滞回特性的V/f-倒下垂微电网逆变器电源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C.VASQUEZ 等: "Adaptive droop control applied to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verters connected to the gri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TRONICS》 *
杨俊虎: ""基于逆变器下垂控制的微电网运行特性及其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477A (zh) * 2021-05-08 2021-09-03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网参数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3346477B (zh) * 2021-05-08 2023-09-19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网参数估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1107B (zh) 2019-08-23
EP3098957A3 (en) 2017-05-03
US9772360B2 (en) 2017-09-26
TWI588496B (zh) 2017-06-21
EP3098957A2 (en) 2016-11-30
TW201641943A (zh) 2016-12-01
US20160349298A1 (en) 2016-12-01
EP3098957B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0731B2 (en)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system for measuring impedance in the D-Q domain
US9856857B2 (en) Method and relevant system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energy from a generator actuated by a turbine into electric energy
CN104104247B (zh) 叠接桥式直流/交流电力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7294527B (zh) 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及其测试方法、装置
CN105071405A (zh) 带不对称非线性负载的微电网系统及功率均衡控制方法
CN103490772B (zh) 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的滑动加权单相软锁相方法
CN104181374B (zh) 三相无中线系统电网电压的正负序分量的检测分离方法
Sarma et al. DFIG stator flux‐oriented control scheme execution for test facilities utilising commercial converters
CN104393620B (zh) 一种预测电流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91107A (zh)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291108B (zh) 逆变器的输出阻抗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391332B (zh) 级联式多电平逆变系统的载波生成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41222A (zh) 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电压控制方法
KR101545139B1 (ko) Lpn 필터를 이용한 전력계통의 위상추종 시스템
Sim et al. Enhance cascaded H-bridge multilevel inverter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CN10333799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Su et al.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brushles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on steady experimental results
Hussein et al. An enhanced implementation of SRF and DDSRF-PLL for three-phase converters in weak grid
CN103995199A (zh) 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的配电系统中dfacts装置间交互影响度检测方法
CN105429634A (zh) 单相锁相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726490A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辨识的低频段多正弦信号设计方法
CN110504693A (zh) 一种基于负载参数测量扰动下的电力弹簧优化控制方法
Gogas et al. Design of a robust speed and position sensorless decoupled PQ controlled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variable-speed wind energy applications
Accetta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FPGA-based virtual anemometer for MPPT o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CN105978378A (zh) 逆变电源并联的一种环流检测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