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9157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9157A
CN106289157A CN201510325914.XA CN201510325914A CN106289157A CN 106289157 A CN106289157 A CN 106289157A CN 201510325914 A CN201510325914 A CN 201510325914A CN 106289157 A CN106289157 A CN 106289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mage
shadow
distance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59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9157B (zh
Inventor
张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259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9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9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9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的终端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集合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比如,可以具备图像采集单元提供的图像采集功能。通过使用采集单元进行图像采集,通常只能够通过图像得到二维信息,也就是说基本上是能够确定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值以及色度值。但是,上述这些通过图像获取到的信息已经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无法通过采集到的图像进一步提升其实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
步骤103: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可以为与采集单元不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中的光源,比如,如图2所示,采集单元可以为图中的相机21;光源可以由两个分别为光源一221以及光源二222。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可以为:采集单元在至少两个光源分别开启时,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
以图2为例,具备两个光源,可以首先开启光源一221,然后触发采集单元相机21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再开启光源二222,再次控制采集单元相机21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图像采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可以为:通过选取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中像素点的亮度最大值构成无阴影图,再分别利用无阴影图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每一个图像信息对应的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
步骤103: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以采集以及处理均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描述,并且本实施例提供仅采用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图像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结果为场景进行后续说明。
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包括:开启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开启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其中,所述采集单元具备两个发光单元可以如图3所示,在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中,安装有两个闪光灯,这两个闪光灯分别作为第一发光单元321以及第二发光单元322。
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的方法可以为:通过选取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中像素点的亮度最大值构成无阴影图,两个图像中的无影图部分就为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
确定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分别利用无阴影图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每一个图像信息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了采用两个图像进行距离计算的方案,这是建立在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的距离以及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均未知的前提下。如果能够提前得到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得到Z2的值,可以只开启一个发光单元,采集一次图片,假设只采用公式就可以得到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步骤102: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
步骤103: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以采集以及处理均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描述,并且本实施例采用多组发光单元提供光源,进而采集得到的多组图像信息为场景进行后续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中具备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其中,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均有两个子发光单元;如图5所示,图5提供了两组发光单元,也就是具备四个子发光单元,分别为子发光单元一521、子发光单元二522、子发光单元三523以及子发光单元四524。
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分别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其中,每一组阴影信息集合均有两个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包括: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分别开启两个子发光单元获取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图6示意开启一个子发光单元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可以想见,由于本方案基于闪光灯提供光源的场景下,那么背景的亮度应该是处于阴影以及目标对象的图像的亮度之间。如果针对目标对象62分别开启多个光源进行采集,然后将图像进行叠加,那么目标对象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为最亮的,如此,就能够确定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从而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另外,再利用第一目标图像信息的位置、以及当前第一图像信息中的亮度值,能够确定出阴影图像61的位置,进一步的能够确定出阴影图像61的宽度。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
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的方式可以为:
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子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子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组发光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而通过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到参考距离;将多个参考距离计算平均值,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计算采集单元与目标对象的距离的准确性。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71,用于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72,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以采集以及处理均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描述,并且本实施例提供仅采用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图像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结果为场景进行后续说明。
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包括:开启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开启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发光单元73以及第二发光单元74;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72,具体用于开启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开启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采集单元具备两个发光单元可以如图3所示,在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中,安装有两个闪光灯,这两个闪光灯分别作为第一发光单元321以及第二发光单元322。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的方法可以为:通过选取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中像素点的亮度最大值构成无阴影图,两个图像中的无影图部分就为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
确定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分别利用无阴影图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每一个图像信息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了采用两个图像进行距离计算的方案,这是建立在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的距离以及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均未知的前提下。如果能够提前得到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得到Z2的值,可以只开启一个发光单元,采集一次图片,假设只采用公式就可以得到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71,用于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72,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以采集以及处理均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描述,并且本实施例采用多组发光单元提供光源,进而采集得到的多组图像信息为场景进行后续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中具备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其中,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均有两个子发光单元;如图5所示,图5提供了两组发光单元,也就是具备四个子发光单元,分别为子发光单元一521、子发光单元二522、子发光单元三523以及子发光单元四524。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分别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其中,每一组阴影信息集合均有两个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分别开启两个子发光单元获取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图6示意开启一个子发光单元时,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可以想见,由于本方案基于闪光灯提供光源的场景下,那么背景的亮度应该是处于阴影以及目标对象的图像的亮度之间。如果针对目标对象62分别开启多个光源进行采集,然后将图像进行叠加,那么目标对象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为最亮的,如此,就能够确定目标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从而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另外,再利用第一目标图像信息的位置、以及当前第一图像信息中的亮度值,能够确定出阴影图像61的位置,进一步的能够确定出阴影图像61的宽度。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
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的方式可以为:
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子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子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组发光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而通过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到参考距离;将多个参考距离计算平均值,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计算采集单元与目标对象的距离的准确性。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获取单元可以与采集单元能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可以为与采集单元不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中的光源,比如,如图2所示,采集单元可以为图中的相机21;光源可以由两个分别为光源一221以及光源二222。
相应的,本实施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图像处理的连接图,可以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3与采集单元91通过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到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可以为:采集单元在至少两个光源分别开启时,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
以图2为例,具备两个光源,可以首先开启光源一221,然后触发采集单元相机21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再开启光源二222,再次控制采集单元相机21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图像采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可以为:通过选取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中像素点的亮度最大值构成无阴影图,再分别利用无阴影图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每一个图像信息对应的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的方法可以为:通过选取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中像素点的亮度最大值构成无阴影图,两个图像中的无影图部分就为第一目标图像以及第二目标图像。
确定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分别利用无阴影图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每一个图像信息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
其中,所述阴影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阴影的位置信息、阴影的尺寸。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了采用两个图像进行距离计算的方案,这是建立在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的距离以及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均未知的前提下。如果能够提前得到采集单元到遮挡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得到Z2的值,可以只开启一个发光单元,采集一次图片,假设只采用公式就可以得到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这里,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获取单元可以与采集单元能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采集单元可以为摄像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可以为与采集单元不处于同一个电子设备中的光源,比如,如图2所示,采集单元可以为图中的相机21;光源可以由两个分别为光源一221以及光源二222。
相应的,本实施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图像处理的连接图,可以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3与采集单元91通过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到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与采集单元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由多种,比如,可以为通过连接线以及对应的应用软件的控制建立连接;或者,可以为通过无线通信建立连接,比如通过WIFI功能建立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
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的方式可以为:
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子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以如图4所示,图中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影信息和第二阴影信息可以为利用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通过开启两个子发光单元,分别在采集单元获取到的图像中能够确定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利用以下两个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距离为B1,第二距离为B2,第一阴影信息的宽度d1,第二阴影信息的宽度d2,这些信息均为能够提前得知的,可以从公式中看出,未知参数分别为:Z1和Z2;Z1表示采集单元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Z2表示采集单元到遮挡面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组发光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而通过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到参考距离;将多个参考距离计算平均值,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计算采集单元与目标对象的距离的准确性。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首先采集到多个图像信息,在利用多个图像信息确定多个阴影信息,最终基于阴影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对象与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如此,就能够通过采集图像实现测距,进一步增加了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包括:开启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开启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备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其中,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均有两个子发光单元;
所述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分别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其中,每一组阴影信息集合均有两个阴影信息;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
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得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开启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一图像信息;开启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采集单元在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的光源下采集得到针对目标对象的第二图像信息;
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具备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其中,每一组发光单元中均有两个子发光单元;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发光单元,分别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其中,每一组阴影信息集合均有两个阴影信息;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信息为采集目标对象分别处于不同位置的光源下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获取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至少两个所述图像信息中的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目标图像、以及在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目标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确定第一图像信息中的第一阴影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确定第二图像信息中的第二阴影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一阴影信息以及第二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分别获取到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其中,每一组阴影信息集合均有两个阴影信息;获取到每一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阴影信息,基于所述两个阴影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参考距离;计算至少两组阴影信息集合对应的至少两个参考距离的平均值,得到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CN201510325914.XA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289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5914.XA CN10628915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5914.XA CN10628915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157A true CN106289157A (zh) 2017-01-04
CN106289157B CN106289157B (zh) 2019-10-29

Family

ID=5765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5914.XA Active CN10628915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91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6091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Pentax Corporation Auto focus unit and digital camera
CN101937563A (zh) * 2009-07-03 2011-01-05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和设备及其使用的图像采集装置
CN102865849A (zh) * 2012-10-19 2013-01-09 广州市盛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距的拍摄装置及测距方法
CN103026171A (zh) * 2011-05-27 2013-04-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WO2014112911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Saab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veloping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an environment
CN104215217A (zh) * 2014-09-19 2014-12-17 成都翼比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伪像距的单目测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6091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Pentax Corporation Auto focus unit and digital camera
CN101937563A (zh) * 2009-07-03 2011-01-05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和设备及其使用的图像采集装置
CN103026171A (zh) * 2011-05-27 2013-04-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865849A (zh) * 2012-10-19 2013-01-09 广州市盛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距的拍摄装置及测距方法
WO2014112911A1 (en) * 2013-01-21 2014-07-24 Saab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veloping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an environment
CN104215217A (zh) * 2014-09-19 2014-12-17 成都翼比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伪像距的单目测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157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1823B (zh) 基于单个led灯的可见光室内通信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162682B (zh) 基于混合现实的室内路径导航方法
US2013008321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with supplementary sensors
EP1610271A3 (en) Segment based image ma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PH12020500304A1 (en) Aircraft-utilizing deterioration diagnosis system
CN106101536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019547A3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415308B (zh) 确定移动设备的方位
CN104954681B (zh) 一种关闭激光对焦模式的方法及终端
US20180212793A1 (en) Commissioning device for commissioning installed building technology devices
CN205340165U (zh) 一种基于图像检测的舞台人员定位装置
WO2022257807A1 (zh) 基于被动红外标签的定位装置
CN105790837B (zh) 基于图像匹配和指纹库的led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5302132A (zh) 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的分布式视觉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854960B (zh) 灯具的选址方法、照明灯具以及用于房间照明的系统
CN110298334B (zh) 基于热红外图像处理的跟踪机器人多目标识别装置
CN105444752A (zh) 基于光源亮度的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8915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513080A (zh) 一种补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58205A (zh) 射击训练智能管理系统
CN104661395A (zh) 照明控制系统及照明控制方法
CN105931205A (zh) 一种自动调节照片色彩的方法和移动设备
CN208890936U (zh) 视觉系统
CN205545960U (zh) 一种室内融合定位装置
CN102254078A (zh) 一种多功能碳足迹计算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