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77341A -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77341A
CN106277341A CN201610758196.XA CN201610758196A CN106277341A CN 106277341 A CN106277341 A CN 106277341A CN 201610758196 A CN201610758196 A CN 201610758196A CN 106277341 A CN106277341 A CN 106277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water
aeration
naiad
biological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81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景涛
孙晓梅
赵聪聪
武道吉
王静
薛维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581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77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77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77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净化领域,涉及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包括可以浮于水面的载体栅,载体栅上固定有用于吸附水中悬浮物的水生植物或挂养有可以滤食的贝类,载体栅上还固定有用于增加水体溶解氧的若干个自曝气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污染需求进行原位净化污染水域,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空白水域的水质净化,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此外还能增强水体溶解氧。

Description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净化领域,涉及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河流湖泊等大面积污染水域的水质成为研究的热点。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大气复氧是其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当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时,藻类等的大量繁殖,不仅直接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而且也阻断了大气复氧过程。曝气作为改善水体氧环境的重要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修复中,曝气船及水下曝气设备在河流水体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电力消耗较大。除曝气外,针对大面积空白水域的特点,以生物净化技术为基础的生态浮岛、人工岛栅等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这两种技术以水生植物去污为主,普遍存在生物类群单一的缺点。
生物净化在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植物外,水生动物也能够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滤食性动物,不仅能够滤食浮游植物、有机物碎屑、水体悬浮物,还在水体氮磷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贝类是滤食性动物的代表类群,大部分贝类都均有抗污能力强的特点,在有机污染物、氨氮浓度较高的地方仍可以较好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能够根据不同的污染需求进行原位净化污染水域,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空白水域的水质净化,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此外还能增强水体溶解氧。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包括可以浮于水面的载体栅,载体栅上固定有用于吸附水中悬浮物的水生植物或挂养有可以滤食的贝类,载体栅上还固定有用于增加水体溶解氧的若干个自曝气装置;所述每个自曝气装置包括位于水面以上的若干个进气口和连通每个进气口并伸入水下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水下的部位密布有曝气孔。
优选的,在每个自曝气装置中,进气口均以曝气管为轴心、水平方向向外发散状,可以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各进气口对应设有一个只能单向进风并防止逆向漏风的活动挡板,风吹开挡板进入自曝气装置内,由于受活动挡板的阻碍只能导向曝气管,挤压曝气孔形成曝气。
优选的,至少有一个自曝气装置的顶部设有可以将气流导向曝气管的导风扇叶,导风扇叶上设有穿出自曝气装置的转轴,转轴上设有随风转动的风叶,外面的风吹动风叶,带动内部的导风扇叶转动,进一步将气流导向曝气管,以形成更多曝气。
优选的,进气口均为锥形,风口直径为150-250mm,曝气管均为玻璃纤维管,高度为300-700mm,曝气孔孔径为3-8mm,活动挡板材质为塑料或树脂。
优选的,水生植物的根部设有用于栽培水生植物的栽培基,栽培基通过植物纤维或渔网在载体栅的下方。
优选的,栽培基内还设有为水生植物根系提供着力点的膨胀蛭石。
优选的,栽培基的下方悬挂有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点的线状的纤维填料,纤维填料的材质为维纶或聚乙烯,长度为100-200mm。
优选的,水生植物为芦苇、香蒲、茭白、水葱、美人蕉或千屈菜,栽种密度为15~25株/平米。
优选的,贝类通过附着面积大的挂绳固定于载体栅,贝类为生长于淡水的河蚌或三角帆蚌。
优选的,载体栅为方形或圆形的网格栅,材质为纤维强化塑料、竹木、藤草或苇席。
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能够在水面有风的情况下,将空气导入水下,通过锥形风口和小曝气孔的过渡,增强风压,达到增氧自曝气的效果。整个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贝类的滤食和吸收作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及基质的吸附等,栅体上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根系网,可以直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植物根系及悬挂的软性纤维填料能通过微生物富集形成生物膜,从而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贝类在水体营养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挂绳挂贝密度可根据养殖的淡水贝大小及水质条件灵活调控,它可通过滤食作用去除水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物碎屑等水体悬浮物,同时还能吸收多种形态的氮磷等污染物,从而增加水体透明度,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的改善水体质量。此外,载体栅还能够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量,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有净化水质、完善水生态系统及景观化效果,其有益效果如下:
(1)原位对污染水域进行生物净化,对大面积空白水域水质净化效果良好,可有效防止水华的发生。
(2)自曝气装置可增加水体溶解氧,为生物降解过程提供氧气保障,强化水体净化效果,造价低,无运行费用。
(3)无动力式自曝气装置,是利用自然风能并以集风管高效导风的形式对原有的自曝气系统进行的创造性改进,起曝气过程比较温和,不耗费电力等能源,是对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的进一步辅助。尽管不像电能或磁性曝气系统强烈快速,但是降低了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人为干扰程度。
(4)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组合,丰富了系统的群落结构,可构造大面积的景观,可美化环境。
(5)植物的类型、贝类的种植密度可根据污染负荷及处理要求进行调节,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6)造价较低,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较低,植物和贝类可定期收割,经济附加值较高。
(7)可根据水面情况调节栅体的大小、形状,栅体易于组合和移动,灵活方便,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系统构成图。
图2:淡水贝栅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自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体栅;2、水生植物;3、栽培基;4、植物纤维;5、膨胀蛭石;6、纤维填料;7、贝类;8、挂绳;9、自曝气装置;10、导风扇叶;11、转轴;12、风叶;13、进气口;14、活动挡板;15、曝气管;16、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包括载体栅1,载体栅1上通过栽培基3固定水生植物2,并通过挂绳8挂养贝类7,载体栅1上还固定有密度为6个/平米的自曝气装置9;所述每个自曝气装置9包括呈水平发散状的6个锥形进气口13、6个与锥形进气口13一一对应的活动挡板14和连通每个进气口13并伸入水下的曝气管15,所述曝气管15位于水下的部位密布有曝气孔16;每个自曝气装置9的顶部设有导风扇叶10,导风扇叶10上设有穿出自曝气装置9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有风叶12。
本装置放置于河道中,如图1所示,载体栅1适应河道形状,采用方形框架,以纤维强化塑料构成;自曝气装置9的放置密度为6个每平米,每个锥形风口直径为200mm,每个曝气管15均为玻璃纤维管,高度为500mm,曝气孔16孔径为5mm;水生植物2以景观效果较好的千屈菜、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为主,植物种植密度宜为20株/m2;淡水贝采用河蚌,挂绳8采用不含毒性、附着面大的红棕色绳或白棕绳等。如图2所示,采用植物纤维4直接将水生植物2以捆绑的方式固定在载体栅1上生长。
对常规河流水体的净化时,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主要通过植物、贝类及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污染物,并辅助以自曝气增加水体溶解氧,为生物降解过程提供氧气保障。栅体上的植物根系在水中直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河蚌通过其吸收和滤食作用去除水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物碎屑及多种形态的氮磷污染物。通过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的施用,河道水质可得到有效改善,河道浮游植物生长量减少,水华风险降低,水体透明度可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适用于高污染负荷水体的治理,构成与实施例1相类似。
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示,载体栅1以合成树脂构成,水生植物2以水质净化效果较好的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为主,植物种植密度宜为25株/m2;贝类7采用生于淡水的河蚌,挂绳8采用聚乙烯绳
如图2示,以植物纤维4包裹膨胀蛭石5作为植物栽培基3,膨胀蛭石5不仅能够直接吸收和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还能在表面通过富集作用形成生物膜,为进一步提升水体净化效果,在栽培基3上悬挂聚乙烯材质的软性纤维填料6,纤维长150mm,为水中微生物提供富集环境,从而强化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实施例3:
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的构成与实施例1类似,将其应用在湖泊、氧化塘等水深较大、自净能力有限的污染水域中,同时可按照水域面积及分布构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生物净化器。净化器之间采用绳索连接,也可采用绳索将其固定在岸边,利于管理和操作运行。

Claims (10)

1.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包括可以浮于水面的载体栅(1),其特征在于,载体栅(1)上固定有用于吸附水中悬浮物的水生植物(2)或挂养有可以滤食的贝类(7),载体栅(1)上还固定有用于增加水体溶解氧的若干个自曝气装置(9);所述每个自曝气装置(9)包括位于水面以上的若干个进气口(13)和连通每个进气口(13)且伸入水下的曝气管(15),所述曝气管(15)位于水下的部位密布有曝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自曝气装置(9)中,进气口(13)均以曝气管(15)为轴心、水平方向向外发散状,各进气口(13)对应设有一个只能单向进风并防止逆向漏风的活动挡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自曝气装置(9)的顶部设有可以将气流导向曝气管(15)的导风扇叶(10),导风扇叶(10)上设有穿出自曝气装置(9)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有随风转动的风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进气口(13)均为锥形,风口直径为150-250mm,曝气管(15)均为玻璃纤维管,高度为300-700mm,曝气孔(16)孔径为3-8mm,活动挡板(14)的材质为塑料或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水生植物(2)的根部设有用于栽培水生植物(2)的栽培基(3),栽培基(3)通过植物纤维(4)或渔网在载体栅(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栽培基(3)内还设有为水生植物(2)根系提供着力点的膨胀蛭石(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栽培基(3)的下方悬挂有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点的线状的纤维填料(6),纤维填料(6)的材质为维纶或聚乙烯,长度为100-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水生植物(2)为芦苇、香蒲、茭白、水葱、美人蕉或千屈菜,栽种密度为15~25株/m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贝类(7)通过附着面积大的挂绳(8)固定于载体栅(1),贝类(7)为生长于淡水的河蚌或三角帆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载体栅(1)为方形或圆形的网格栅,材质为纤维强化塑料、竹木、藤草或苇席。
CN201610758196.X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Pending CN106277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8196.XA CN106277341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8196.XA CN106277341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77341A true CN106277341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7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8196.XA Pending CN106277341A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7734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5898A (zh) * 2017-02-22 2017-06-13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蓄水调控功能的草皮运动场
CN107298481A (zh) * 2017-07-28 2017-10-27 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污染净化系统
CN107324486A (zh) * 2017-07-28 2017-11-07 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的布置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9924171A (zh) * 2019-04-09 2019-06-25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CN110697904A (zh) * 2019-11-11 2020-01-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水生态修复用浮床
CN115316320A (zh) * 2022-09-20 2022-11-11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然水体净化的贝类生态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1181A (zh) * 2011-12-31 2012-07-04 东南大学 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湖泊水体的组合生态浮床的装置
CN203402957U (zh) * 2013-08-16 2014-01-22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风能净化漂浮岛
CN104101227A (zh) * 2014-06-30 2014-10-15 徐剡源 一种新型冷却塔
CN105547772A (zh) * 2015-12-18 2016-05-04 杭州同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气体采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1181A (zh) * 2011-12-31 2012-07-04 东南大学 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湖泊水体的组合生态浮床的装置
CN203402957U (zh) * 2013-08-16 2014-01-22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风能净化漂浮岛
CN104101227A (zh) * 2014-06-30 2014-10-15 徐剡源 一种新型冷却塔
CN105547772A (zh) * 2015-12-18 2016-05-04 杭州同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田间气体采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5898A (zh) * 2017-02-22 2017-06-13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蓄水调控功能的草皮运动场
CN107298481A (zh) * 2017-07-28 2017-10-27 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污染净化系统
CN107324486A (zh) * 2017-07-28 2017-11-07 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的布置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9924171A (zh) * 2019-04-09 2019-06-25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CN109924171B (zh) * 2019-04-09 2021-11-1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
CN110697904A (zh) * 2019-11-11 2020-01-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水生态修复用浮床
CN115316320A (zh) * 2022-09-20 2022-11-11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然水体净化的贝类生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341A (zh) 一种自曝气淡水贝栅生物净化器
CN102674556B (zh) 一种提供生境的复合生态浮床
CN201406359Y (zh) 黑臭河道的治理装置
CN101318718B (zh) 景观水环境仿生强化净化方法
CN102826657A (zh) 碳纤维湿地式生态浮床及其设置方法
CN208413989U (zh) 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潜浮式生态修复水立方
CN102303923B (zh) 仿生复合填料和水体净化仿生系统及净化除藻的方法
CN202099120U (zh)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净化装置
CN104058545B (zh) 将生物载体与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治理养殖污水的方法
CN107162199B (zh) 一种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CN105461071B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09987713A (zh) 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潜浮式生态修复水立方
CN202643414U (zh) 仿水草型净水装置
CN205442798U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10104904A (zh)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CN204874037U (zh) 一种耦合曝气的生态浮岛装置
CN217627812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CN204377721U (zh) 一种生态循环淡水养殖系统
CN108218131A (zh) 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CN103395936B (zh) 一种物理-物化-生物组合水质净化装置
CN208632339U (zh) 一种水体治理强化预处理系统
CN208038255U (zh) 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CN203999153U (zh)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自浇灌干式生态浮岛
CN203144243U (zh) 将生物载体与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治理养殖污水的系统
CN108483797A (zh) 污染河流修复与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