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7035B -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7035B
CN106267035B CN201610957532.3A CN201610957532A CN106267035B CN 106267035 B CN106267035 B CN 106267035B CN 201610957532 A CN201610957532 A CN 201610957532A CN 106267035 B CN106267035 B CN 106267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nio
compound
liniment
weigh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75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67035A (zh
Inventor
陈慈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Cigen
Original Assignee
Fu Ruo L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Ruo Ling filed Critical Fu Ruo Ling
Priority to CN2016109575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67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6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67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7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4Lauraceae (Laurel family), e.g. cinnamon or sassafr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2Ketones
    • A61K31/122Ketones having the oxygen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e.g. quinones, vitamin K1, anthralin
    • A61K31/125Camphor; Nuclear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7Asclepiadaceae (Milkweed family), e.g. hoy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6Carthamus (distaff thist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8Zanthoxylum, e.g. pricklya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6Curcuma, e.g. common turmeric, East Indian arrowroot or mango ging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步骤包括:S100、配制药物溶剂:取樟脑与浸泡液置于容器内,溶解,搅匀,密塞;S200、配制五味粉末:取官桂、姜黄、红花、花椒、徐长卿五者共研末,制成五味粉末;S300、浸出:将所述五味粉末加入所述药物溶剂中,混匀,密闭,置于避光凉处浸泡7‑15天;S400、过滤:过滤除去渣滓,滤液中再加入甘油;S500、保存:密闭,凉处贮存。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具有治疗时间短、价格便宜、复发率低等优点,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成本更低,进而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冻疮(chilblain)是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而引起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皮 肤损伤。冻疮为冬季常见病,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至春季转暖后自愈,但 转年冬季易复发。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 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 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
冻疮的发病原因有多种,但主要原因是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 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组织水 肿、水疱形成、及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潮湿及风速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 季潮湿多风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 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 常为本病诱因。中医认为冻疮的发病原因是:素体阳气不足,受寒后血凝气 滞,血脉不通,肌肤失养所致,《外科正宗》谓:“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 凝而成”。治则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又根据中国传统医学“治 未病”、“天人相应”的原则以及参照“冬病夏治”特色进行治疗。
目前,冻疮药物及冻疮治疗手段存在着如下缺陷:(1)治疗时间较长, 治疗周期甚至长达数十月;(2)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高;(3)治疗操作方 法复杂,药物使用极其不方便;(4)治疗成本高;(5)缺乏冻疮预防药物; (6)现有常见的冻疮治疗皆以抗生素为主,患者服药后,副作用大,如原 有胃炎等慢性疾患,服了抗生素后引起消化道反应也时有发生,从而迫使病 人停止服药,终止治疗等;(7)治疗冻疮时会影响到患者其它疾病的治疗等。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冻疮药物及冻疮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例如上 述现有技术问题。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冻疮搽剂,该复方冻疮擦剂由官桂、 樟脑、姜黄、红花、花椒以及徐长卿六味中药组成。
可选的,所述复方冻疮搽剂还包括浸泡液;所述浸泡液至少包括乙醇。
优选的,所述乙醇为酒精度50%-75%(V/V)乙醇。
优选的,所述复方冻疮搽剂包括:官桂100-120重量份、樟脑80-100重 量份、姜黄80-100重量份、红花90-100重量份、花椒80-100重量份、徐长 卿90-100重量份、甘油80-100重量份以及浸泡液200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方冻疮搽剂还包括蒸馏水。
根据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可以取得至少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治疗时每日使用2~3次,一个疗 程仅为7天,与现有冻疮治疗药物的疗程长达几个月相比,治疗时间得 到显著缩短。
2、利用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治疗未溃破的冻疮,其病程越短治 愈率越高,每逢当年初发病例,若出现早期症状,只要及时使用,并坚 持使用1~2疗程,皆能痊愈,而且经过治疗的患者,在次年复发率低于 40%。
3、利用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治疗时直接在冻疮患处擦拭即可, 人人皆可操作,药物使用极其方便,从而有利于临床的大规模推广和应 用。
4、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药物原料均为常见药物,且种类数 量很少,药物原料在市面上购买非常容易,药物原料价格较低,从而有 利于降低药物制备成本,使药物价格更便宜,治疗成本更低,进而使本 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5、在冻疮防治过程中,预防性用药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缺乏预防 药物,而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可以作为一种冻疮预防药物,使用方便, 预防效果好。例如作为冻疮预防药物预防冻疮时,有冻疮史的患者于次 年10月中下旬开始,就可配用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对原发病灶的皮 损部位进行1日3次预防性用药,则对控制冻疮的复发效果极佳。
6、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是局部外擦药物,且不含抗生素,药物可 直达病所,起效快,几乎没有副作用,从而取得了更好的综合治疗效果。
7、利用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治疗冻疮时,治疗效果没有任何性别 差异和年龄差异,治疗效果也不受病因影响。另外,不仅可以取得治疗 冻疮的良好治疗效果,而且还不会影响患者其它疾病的治疗,从而能够 获得了“一举两得”的良好综合医学效益。
在另外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上所述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 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制药物溶剂:取樟脑与浸泡液置于容器内,溶解,搅匀,密塞;
S200、配制五味粉末:取官桂、姜黄、红花、花椒、徐长卿五者共研末, 制成五味粉末;
S300、浸出:将所述五味粉末加入所述药物溶剂中,混匀,密闭,置于 避光凉处浸泡7-15天;
S400、过滤:过滤除去渣滓,滤液中再加入甘油;
S500、保存:密闭,凉处贮存。
优选的,步骤S100中,所述樟脑为80-100重量份,所述浸泡液为2000 重量份;
步骤S200中,所述五味粉末包括:官桂100-120重量份、姜黄80-100 重量份、红花90-100重量份、花椒80-100重量份以及徐长卿90-100重量份; 以及
步骤S300中,所述甘油为80-100重量份。
可选的,步骤S400还包括S410补液:所述滤液加入甘油后,在滤液中 再加入蒸馏水。
优选的,步骤S300中,浸出过程的温度条件为18摄氏度以下。
优选的,步骤S300中,在浸出过程中每隔12-24小时应给予搅动。
根据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取得至少如下所述的有益 效果:
1、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生产成本更低,进而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2、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周期很短,生产效率高, 药物生产投资回报率更高,进而有利于将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 实施推广。
3、本发明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设备均为常规生产设备,利用现有的 常见设备即可直接生产,不仅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本发明的 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实施起来变得更加容易,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潜力更 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面关于复方冻疮搽剂所描述的特征和 效果,当然地也适用于该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 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 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 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 相互组合。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付出 了大量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如下所述的配制 原理及药理作用,才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樟脑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半透明结晶块,能与乙醇、甘油、水等共 溶、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这种作用是因 药物接触周围的皮肤血管由于轴突反射扩张的结果,在适当的剂量下,可使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皮肤产生发红现象,血流通畅,从而可使受冻部位 的皮下动脉由于寒冷刺激而收缩所造成的血液淤积、组织缺氧,以致细胞损 伤的现象得以修复、改善,故可促进冻疮愈合。
为了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1~2,下面通过具体 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下列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所采用 的设备和材料均为市售可得的。另外,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 中所采用的所有材料均为市场上可以购得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具体实验方 法,按照本技术领域常规实验方法进行或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获得的。
实施例1:复方冻疮搽剂
官桂100-120克、姜黄80-100克、红花90-100克、花椒80-100克、徐 长卿90-100克、樟脑80-100克、50%-75%(V/V)乙醇2000毫升、甘油80-100 毫升。
实施例2:复方冻疮搽剂
官桂100-120克、姜黄80-100克、红花90-100克、花椒80-100克、徐 长卿90-100克、樟脑80-100克、50%-75%(V/V)乙醇2000毫升、甘油80-100 毫升、蒸馏水适量。
实施例3:制备复方冻疮搽剂
如附图1所示,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制药物溶剂:取樟脑80-100克与50%-75%(V/V)乙醇2000 毫升置于容器内,溶解,搅匀,密塞;
S200、配制五味粉末:取官桂100-120克、姜黄80-100克、红花90-100 克、花椒80-100克、徐长卿90-100克五者共研末,制成五味粉末;
S300、浸出:将所述五味粉末加入所述药物溶剂中,混匀,密闭,置于 避光凉处浸泡7-15天;
S400、过滤:过滤除去渣滓,滤液中再加入甘油80-100毫升;
S500、保存:密闭,凉处贮存。
实施例4:制备复方冻疮搽剂
如附图2所示,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制药物溶剂:取樟脑80-100克与50%-75%(V/V)乙醇2000 毫升置于容器内,溶解,搅匀,密塞;
S200、配制五味粉末:取官桂100-120克、姜黄80-100克、红花90-100 克、花椒80-100克、徐长卿90-100克五者共研末,制成五味粉末;
S300、浸出:将所述五味粉末加入所述药物溶剂中,混匀,密闭,置于 避光凉处浸泡7-15天;
S400、过滤:过滤除去渣滓,滤液中再加入甘油80-100毫升;
S410、补液:所述滤液加入甘油后,在滤液中再加入蒸馏水,将滤液补 足至2000毫升。
S500、保存:密闭,凉处贮存。
实施例5:临床应用
利用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复方冻疮搽剂来治疗未溃破的冻疮。使用时,先 用温水洗净患处,拭干后,摇匀药液,取消毒棉签蘸药液轻轻涂擦患处,反 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有微热感为度,每日2-3次,7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6:临床治疗实验
参照上述实施例,利用该复方冻疮搽剂外用于治疗未溃破冻疮3577例, 其中,男性1638例,女性189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实验的 案例归纳整理如下六组:
第一组:5~15岁患者2090例
(1)身份:
患者系幼儿园及小学在校学生。
(2)治疗实验:
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本地区地处山区,入冬以后,由于气温偏低, 加上早晚的温差颇大,每逢此时,大部分地区的家长,早已把自己的儿女陆 续送往学校晨读了,在奔校途中,这些学生与家长往往由于时间的匆忙,却 忽视了保护自己身体的体表暴露部位,从而遭受强寒风的侵袭,加上有些学 生素体禀赋的差异性,故此,冻疮就在他们身体的某个部位而生。前来我处 就诊的学生所患冻疮的部位各异,有些皮损在手背、足跟,有些皮损在面部、 耳廓,或者鼻尖等处。冻疮发生时,在各个部位突发潮红肿胀,瘙痒难受。 其中有不少学生,因握笔写字露指时间过长而发病率尤高。在我处诊治的 2090例病人,我们对大部分患者,只要局部没有溃破,皆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复方冻疮搽剂外用,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典型病例:
许某某,男,11岁,学生,于1991年1月19日就诊。由于近期寒潮频 至,书写作业时间过长,自己未注重保暖,致使双手背部,先为苍白色,继 之红肿,自觉灼痛瘙痒,形似馒头突然。其父母先后为其使用生姜片外擦, 市售冻疮膏外擦,又去某医院诊治,配服消炎片一周后,均无明显好转。遂 来我处诊治。症见:患者双手背部,及双手指背部明显肿胀,红紫瘀斑,局 部瘙痒、隐痛、影响作业书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此乃寒毒相侵,经 络受阻,气血凝滞不畅,发为冻疮,如不及时施治,极易形成溃破。治宜: 温经散寒、活血消肿。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外擦患处,一日 2-3次。连续用药三天,患者双手背,及双手指背红紫肿块,瘀祛肿消而病 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第二组:16~25岁患者730例
(1)身份:
患者系边远山区,及野外操作保暖条件较差者。
(2)治疗实验:
每届冬令,通常外界的气温下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如受暴寒侵袭,则边 远山区的气温更低。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边远山区的农家乐,和 蔬菜基地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对此,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 同时,也给村民们增强了工作强度。由于菜农的早出工,晚收工,加上保暖 条甚差,骤然寒潮冰雪和水温侵袭,势必对他们的手足、面部、耳轮、下颚 等处收到不同程度的冻伤,引起局部焮赤疼肿,发为冻疮。有些村民为了方 便,惯用干朝天椒煎汤浸泡,或将生大蒜捣烂外敷,或自购消炎药片口服等 治疗方法,疗效欠佳。遂来我处诊治。在我处诊治的730例患者,我们皆对 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外用,治疗作用迅速,简便价廉,疗 程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典型病例:
任某某,女,23岁,工人(外来人口),于1994年2月1日来我处就诊。 刻诊:该患者面部、颧部灼热潮红,极度瘙痒,双手背部、耳轮青紫瘀斑。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此乃受寒冷侵袭,导致局部血循环障碍,气血运 行不畅,致气血瘀滞,组织缺氧,形成冻疮。嘱其衣着保暖,治宜:温经通 络,活血化瘀。方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局搽,一日三次。 五天后,患者来电叙述:应用冻疮搽剂二天,诸症明显减轻,应用五天,面 部、手背、耳轮。青紫瘀斑全退,局部瘙痒全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第三组:26~35岁患者322例
(1)身份:
患者系家庭妇女、学校教员及深夜班企业职工。
(2)治疗实验:
每逢冬季,暴寒相侵,雨雪迭降,时值深夜气温最低,倘若此时还在工 作的人群,皆能累及本病。如菜市场农妇,和保暖设备不全的厂矿企业深夜 班职工等,易患冻疮。因为他们时值深夜,体表的显露部位收到严寒与水温 的侵袭而发病。在我处诊治的322例患者,我们对大部分病人皆采用本发明 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典型病例:
彭某某,女,27岁,中学教师,于1997年1月15日来我处就诊。该教 师习惯于长期伏案工作至深夜,适逢今冬寒潮频临,雨雪叠加,从而是她的 双手、双足多处红肿瘙痒。对此,她自认为将双手、双足放至温水中浸泡, 或放在热水袋取暖,能缓解病情,其实,恰恰相反,形成恶心循环,局部瘙 痒有增无减,苦不堪言。曾去某医院求治,医生给予消炎片,并给予冻疮膏 外涂,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因素有浅表性胃炎病史,故服了几天消炎药后使 她胃脘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不适而停服。即来我处就诊。病见:患者双手 背部,双足小趾及足跟部红紫肿胀,肢冷僵木,步履不任。舌质淡红,舌苔 白腻、脉细,此乃寒则血脉凝滞不通而成冻疮。嘱其停用一切药物,即在各 个皮损处外搽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一日2-3次。她在继续服用治 疗胃炎药物的同时,患者连续外用五天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双手、 双足肢冷僵木消失,红肿瘙痒消退,喜告痊愈。然嘱其注意防寒保暖,以防 冻疮复发。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第四组:36~45岁患者256例
(1)身份:
患者系企业工人(外来人口)占多数。
(2)治疗实验:
本组患者多数为外来人口,他们生育子女较多,势必给家庭生活带来一 定负担。他们远道而来外出打工,被一些厂矿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收为临时 工。这些工人条件较差,生活简朴,长期久居阴暗潮湿之地,如逢天寒地冻, 他们是易感冻疮的高发人群。对其均采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 剂,外用,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简便价廉, 尤其对不能服药之症和不肯服药之人,更加适应。临床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3)典型病例:
柯某某,男,41岁,企业工人(外来人口),于2000年2月2日来我处 就诊。由于近期寒潮接连,冰雪不断,致使患者手足、面部,大腿外侧均出 现冻疮。起病时,患处呈灰白色,继则局部红肿,自己先后用市售冻疮膏、 与口服消炎药治疗,并还取用文旦皮煎汤温洗等,症状未见好转。刻诊:患 者面孔颧部,双手背、足跟,大腿外侧红紫肿胀,痒痛难忍,舌淡红,苔薄 白,脉沉细。此乃寒则血脉凝泣而不通,而成冻疮。嘱其停用一切药物,注 意防寒保暖。治宜:温经活血、止痛消肿,即取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 剂,外搽各个皮损处,一日三次,经投药三天,局部痒痛缓解,外搽六天, 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第五组:46~55岁患者108例
(1)身份:
患者系体弱多病者。
(2)治疗实验:
临床所见:在这段年龄组的108例冻疮病人,逐在我处治疗前,每位患 者常伴有其他并发症,而且还正在服药治疗之中。其中平素气血甚弱,病后 疲劳过度者,例如:慢行胃炎,流行性感冒史,更年期综合症等。其中长期 患慢性疾病,以致气血不足者,例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史 等;又如创伤失血,例如:车祸骨折史,膝关节置换术等等。正因为诸多因 素的存在,这些患者如逢冬令之时,暴寒相侵,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在我 处诊治的108例患者,我们对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外用, 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典型病例:
黄某某,女,52岁,企业退休职工,于2003年1月11日,来我处诊治。 患者平素体弱多病,并体有更年期综合症病史,现正在服中药治疗。症见: 患者双耳廓、面颊、手指背、脚跟部均出现冻疮,痒痛难忍。起病时患处呈 灰白色,继之局部红肿瘀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乃寒冷侵袭,耗 伤阳气,肢体失于温煦,血行不畅,气血凝聚而成冻疮,嘱其继续服用上述 中药之外,严加保暖。方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即在各个 冻疮部位涂搽,一日三次。经治一周,由于保暖及用药得宜,诸症悉除而愈。 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第六组:56~65岁患者71例
(1)身份:
患者系年高体弱,长期卧病在床者。
(2)治疗实验:
这段年龄组的71例冻疮病人,均年老体差,卧病在床,不能下地行走, 生活不能自理,他们中间主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颈骨折,痛风性关 节炎等病史。这些病人长期卧床,服药,本身年高体虚,胃纳较差,倘若遇 到寒冬腊月,均易患本病。如暴冻之后,骤进暖室,用火烘烫熨,冷热反差 较大,最易造成腐烂,如防治贻误时机,往往迁延数月或者重复发病。对于 未溃破患者,我处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外用,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典型病例:
赵某某,男,65岁,农民,于2006年1月29日邀我出诊。三月前,患 者因步履不慎,跌倒致左侧股骨颈骨折,经骨科诊治,卧病治疗。适逢冬寒 邪极盛,未注重保暖,致使患者双足跟部红肿痒痛,如放在被褥中取暖则更 甚,用手搔之则痛,其家属先后为其取用冻疮膏外涂,鲜松针煎水外洗,萝 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痒痛剧增,未能见疗效。刻诊:患者双手背连及手指, 双足跟连及足趾红紫肿块,活动受限,奇痒难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 缓。患者高龄体差,复增寒毒相侵,气血凝滞不畅发为冻疮,若不及时施治, 此寒毒有逐层深侵之势,极易形成溃破,治宜:温经活血,止痛消肿,严加 保暖,急投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外涂患处,一次三次,连续应用二 周,诸症悉减,奏效之速,实非预测。追访二年,未见复发。
临床治疗实验总结:
本发明的发明人自1988年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反复试验,付 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精心研制成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利用 该复方冻疮搽剂治疗冻疮,确其有止痛止痒迅速而持久,消除肿块快,所有 被观察病人均能在1-2天内痒痛明显减轻,从而使病人精神较佳,食欲好转, 睡眠良好。治疗取得以上所述的良好治疗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发明人还惊奇 的发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的治疗效果还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治疗效果无性别差异
例如在上述六组的3577个临床治疗案例中,男性1638例,女性1894例, 无论男女,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无任何性别差异。
2、治疗效果无年龄差异
例如在上述六组的3577个临床治疗案例中,患者年龄从5岁到65岁, 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无任何年龄差异。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 不同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冻疮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受患者年龄因素影响很 大,治疗效果差异非常明显,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复方冻疮搽剂可以彻底解决 这个技术难题。
3、治疗效果不受病因影响
例如在上述六组的3577个临床治疗案例中,冻疮患病的原因差异很大, 例如有的病因是野外操作保暖条件较差所致,有的病因是企业长期加班劳累 所致,有的病因是体弱多病所致等,但是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复方冻疮搽剂 却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不受病因任何影响。
4、不会影响患者其它疾病的治疗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复方冻疮搽剂治疗冻疮时,不仅可以取得治疗冻疮 的良好治疗效果,而且还不会影响患者其它疾病的治疗,从而能够获得了“一 举两得”的良好综合医学效益。
发明人认为,本发明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举两得”的良好综合医学效益, 这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的药物配方独特、制备方法独特以及外用 等是密不可分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的独特药物配方、独 特制备方法以及外用等,均是发明人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意 外发现的。
想当然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方冻疮搽剂也可以做进一步改变,例如加 工成内服药、膏药、粘贴药、喷洒药等,并且也可以用来治疗其它疾病,在 此不予赘述,这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 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冻疮搽剂由官桂、樟脑、姜黄、红花、花椒以及徐长卿六味中药组成;
所述复方冻疮搽剂包括:官桂100-120重量份、樟脑80-100重量份、姜黄80-100重量份、红花90-100重量份、花椒80-100重量份、徐长卿90-100重量份、甘油80-100重量份以及浸泡液200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冻疮搽剂还包括浸泡液;
所述浸泡液至少包括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为酒精度50%-75%(V/V)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冻疮搽剂还包括蒸馏水。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制药物溶剂:取樟脑与浸泡液置于容器内,溶解,搅匀,密塞;
S200、配制五味粉末:取官桂、姜黄、红花、花椒、徐长卿五者共研末,制成五味粉末;
S300、浸出:将所述五味粉末加入所述药物溶剂中,混匀,密闭,置于避光凉处浸泡7-15天;
S400、过滤:过滤除去渣滓,滤液中再加入甘油;
S500、保存:密闭,凉处贮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樟脑为80-100重量份,所述浸泡液为2000重量份;
步骤S200中,所述五味粉末包括:官桂100-120重量份、姜黄80-100重量份、红花90-100重量份、花椒80-100重量份以及徐长卿90-100重量份;以及
步骤S300中,所述甘油为80-10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还包括S410补液:所述滤液加入甘油后,在滤液中再加入蒸馏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浸出过程的温度条件为18摄氏度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方冻疮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在浸出过程中每隔12-24小时应给予搅动。
CN201610957532.3A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267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532.3A CN10626703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532.3A CN10626703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7035A CN106267035A (zh) 2017-01-04
CN106267035B true CN106267035B (zh) 2019-10-25

Family

ID=5771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7532.3A Active CN106267035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670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058A (zh) * 2010-09-13 2011-01-26 李绪玲 一种治疗冻疮的药剂
CN104415306A (zh) * 2013-08-27 2015-03-18 崔旭 一种复方药酒及应用
CN105311594A (zh) * 2015-07-03 2016-02-10 刘鹏 一种治疗冻疮的搽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058A (zh) * 2010-09-13 2011-01-26 李绪玲 一种治疗冻疮的药剂
CN104415306A (zh) * 2013-08-27 2015-03-18 崔旭 一种复方药酒及应用
CN105311594A (zh) * 2015-07-03 2016-02-10 刘鹏 一种治疗冻疮的搽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7035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9041B (zh) 一种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中药制剂
CN108186711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WO2018137319A1 (zh) 大叶清香桂的应用,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膏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515447C (zh) 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035B (zh) 一种复方冻疮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951B (zh) 冻疮酊
CN101361776B (zh) 烫伤膏
CN105663370A (zh) 一种治疗跖疣的外用药剂
CN1329068C (zh) 无疤痕创伤愈皮膏
CN104288368B (zh) 一种治疗季节性皮肤瘙痒症的外用喷剂
CN103830437A (zh) 一种用于加快骨折消肿的熏洗护理液
CN103893554A (zh) 一种治疗皮肤灼伤的茶油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069B (zh) 一种治疗静脉炎、静脉下肢陈旧性溃烂、静脉紫癜病症的中药
CN102283941B (zh) 一种鳄鱼鸸鹋油烫烧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44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膏剂
CN102908431B (zh) 一种山油柑叶治疗斑秃的中药
CN101357153B (zh) 无疤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95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7938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2775A (zh) 一种外用中药膏剂
CN101181431A (zh) 烧烫伤提毒生肌黄连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579A (zh) 半夏的新用途
CN111544490A (zh) 一种防治冻疮的中药物组合物
CN104474453A (zh) 一种治疗肿痛痒湿的中药制剂
CN111821253A (zh) 用于糖尿病坏疽的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配方及其提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2

Address after: No. 237, South Street, Xiaofeng Town,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 Cigen

Address before: 313300 Huzhou City, Anji province Chang Shuo street landscape Hua Yuan court, a unit of the building 202 room 8

Patentee before: Fu Ruo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