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7331B - 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7331B
CN106257331B CN201610422917.XA CN201610422917A CN106257331B CN 106257331 B CN106257331 B CN 106257331B CN 201610422917 A CN201610422917 A CN 201610422917A CN 106257331 B CN106257331 B CN 106257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ype waxes
ester type
mass parts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29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7331A (zh
Inventor
胜又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212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55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7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7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温定影性、保存性、长寿命性卓越的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包括色调剂粒子,所述色调剂粒子含有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所述酯蜡包括通过下述通式(I)表示且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酯化合物。作为所述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n1)为40~44。所述酯蜡满足特定的式(1)以及式(2):R1COOR2···(I),式(I)中的R1及R2为烷基。R1与R2的合计碳原子数为31~53。

Description

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法、静电印刷法以及磁性记录法等中的静电荷像、磁性潜影通过色调剂而显影。对于这样的色调剂,从近年来的基于环境考虑的节能的观点出发,要求低温定影性。
作为低温定影性卓越的色调剂,已知含有酯蜡的色调剂。对于所述酯蜡,作为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小、其含量大且构成所述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尖锐。该色调剂虽然低温定影性卓越,但是无法充分地获得保存性。
另外,已知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酯蜡的色调剂。对于所述酯蜡,作为该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大,构成所述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尖锐。该色调剂由于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因此低温定影性卓越。然而,在该色调剂中,构成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尖锐,酯蜡易于析出至色调剂粒子表面。如果酯蜡析出至色调剂粒子表面,则带电稳定性就受损。当带电稳定性受损时,就不能够长期维持高质量图像。即,长寿命性变得不充分。并且,也无法充分地获得保存性。
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以及高画质化,对于色调剂,一直在要求长寿命性的更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对于色调剂,还要求低温定影性、保存性的更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低温定影性、保存性、长寿命性卓越的色调剂、色调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色调剂,包括含有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的色调剂粒子,其中,
所述酯蜡包括通过下述通式(I)表示且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酯化合物,
所述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n1为40~44,其中,
所述酯蜡满足下述式(1)以及式(2):
R1COOR2···(I),
式(I)中的R1及R2为烷基,R1与R2的合计碳原子数为31~53,
1.03≦b/a≦1.61···(1),
式(1)中的a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Cn1的酯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b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质量百分比含量,
0.06≦c/a≦0.90···(2),
式(2)中的a与式(1)中的a相同,c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质量百分比含量。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盒,容纳有所述的色调剂。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容纳有所述的色调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色调剂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包括色调剂粒子,其含有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
色调剂粒子的粒子群的体积平均径例如为3μm~20μm。如果所述体积平均径不足3μm,则获得所期望的显影量变得困难起来。如果所述体积平均径超过20μm,则精细图像的再现性和粒状性有可能受损。所述体积平均径优选4μm~10μm,更优选4μm~8μm。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例如作为电子照相用色调剂来使用。
对着色剂进行说明。
作为实施方式的着色剂,不作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炭黑、有机或无机的颜料、染料等。
作为炭黑,可列举出:苯胺黑、灯黑、乙炔黑、炉法炭黑、热裂炭黑、槽法炭黑、科琴黑等。
作为颜料或染料,可列举出:例如坚牢黄G、联苯胺黄、铬黄、喹啉黄、印度坚牢橙、艳佳鲜红、洋红FB、永固枣红FRR、颜料橙R、立索尔红2G、色淀红C、罗丹明FB、罗丹明B色淀、杜邦油红、酞菁蓝、颜料蓝、苯胺蓝、螺旋线圈蓝(カルコイルブルー)、群青蓝、亮绿B、酞菁绿、孔雀石绿草酸盐、亚甲基蓝氯化物、孟加拉玫瑰红、喹吖啶酮等。
另外,作为着色剂,按基于颜色索引编号的表述,可列举出:例如C.I.颜料黑1、6、7、C.I.颜料黄1、12、14、17、34、74、83、97、155、180、185、C.I.颜料橙48、49、C.I.颜料红5、12、31、48、48:1、48:2、48:3、48:4、48:5、49、53、53:1、53:2、53:3、57、57:1、81、81:4、122、146、150、177、185、202、206、207、209、238、269、C.I.颜料蓝15、15:1、15:2、15:3、15:4、15:5、15:6、75、76、79、C.I.颜料绿1、7、8、36、42、58、C.I.颜料紫1、19、42、C.I.酸性红52等。
这些着色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另外,着色剂的添加量不作特别限定,但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而优选4~15质量份。
如果着色剂的添加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颜色再现性就易于提高。如果着色剂的添加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着色剂的分散性就提高,低温定影性及长寿命性易于得以改善。
对粘合剂树脂进行说明。
作为实施方式的粘合剂树脂,可列举出: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作为所述聚酯树脂,可列举出: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实施方式的粘合剂树脂优选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另外,作为实施方式的粘合剂树脂,优选同时使用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将软化点与熔解温度之比(软化点/熔解温度)为0.8~1.2的聚酯树脂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将除此以外的聚酯树脂作为非结晶性聚酯树脂。
对非结晶性聚酯树脂进行说明。
作为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可列举出二元以上的醇与二元以上的羧酸缩聚后的树脂。作为所述二元以上的羧酸,可列举出二元以上的羧酸、其酸酐或其酯等。作为所述酯,可列举出二元以上的羧酸的低级烷基(碳原子数1~12)酯。
作为二元醇,可列举出: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等。作为所述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可列举出将碳原子数2~3的环氧烷烃平均1~10摩尔加成到双酚A后的化合物。作为所述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可列举出: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3.3)-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乙烯(2.0)-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2.0)-聚氧乙烯(2.0)-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6)-2,2-双(4-羟基苯基)丙烷等。作为二元醇,优选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
作为三元以上的醇,可列举出:例如山梨糖醇、1,2,3,6-己烷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丙三醇、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3,5-苯三甲醇等。
作为三元以上的醇,优选山梨糖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
这些二元以上的醇既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作为二元以上的醇,优选双酚A的环氧烷烃加成物。
作为二元羧酸,可列举出:例如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羧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丙二酸、被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等。作为所述被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可列举出被碳原子数2~20的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例如,可列举出正十二烯基琥珀酸、正十二烷基琥珀酸等。另外,可以使用所述二元羧酸的酸酐或所述二元羧酸的酯。
作为二元羧酸,优选马来酸、富马酸、对苯二甲酸、被碳原子数2~20的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
作为三元以上的羧酸,可列举出:例如1,2,4-苯三羧酸、2,5,7-萘三羧酸、1,2,4-萘三羧酸、1,2,4-丁烷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1,2,4-环己三羧酸、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羧酸、均苯四甲酸、Empol三聚酸、它们的酸酐或它们的酯等。
作为三元以上的羧酸,优选1,2,4-苯三羧酸(偏苯三甲酸)、其酸酐或其低级烷基(碳原子数1~12)酯。
上述二元以上的羧酸既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将上述二元以上的醇与二元以上的羧酸缩聚时,为了促进反应,可以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催化剂。作为所述催化剂,可列举出:二丁基氧化锡、钛化合物、二烷氧基锡(II)、氧化锡(II)、脂肪酸锡(II)、二辛酸锡(II)、二硬脂酸锡(II)等。
对结晶性聚酯树脂进行说明。
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可列举出二元以上的醇与二元以上的羧酸缩聚后的树脂。
作为二元以上的醇,可列举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甘油、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作为二元以上的醇,优选1,4-丁二醇、1,6-己二醇。
作为二元以上的羧酸,可列举出:己二酸、草酸、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琥珀酸、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癸二酸、壬二酸、被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环己烷二羧酸、偏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它们的酸酐或它们的酯等。作为所述被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可列举出被碳原子数2~20的烷基或链烯基取代后的琥珀酸,例如,可列举出正十二烯基琥珀酸、正十二烷基琥珀酸等。在这些中优选富马酸。
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78℃~110℃,更优选80℃~107℃,进一步优选83℃~105℃。如果所述吸热峰值温度过低,则在与酯蜡已组合的情况下,色调剂的保存性、长寿命性可能下降。如果所述吸热峰值温度过高,则色调剂的定影性可能下降。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3质量%~32质量%,更优选5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质量%7~28质量%。
如果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3质量%以上,则耐低温偏移性易于提高。如果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为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32质量%以下,则高温环境下的保管性易于提高。
对酯蜡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的酯蜡由用下述通式(I)表示且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酯化合物构成。
R1COOR2···(I)
式(I)中的R1及R2为烷基,R1与R2的合计碳原子数为31~53。
作为所述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n1)为40~44。
所述酯蜡满足下述式(1):
1.03≦b/a≦1.61···(1)
式(I)中的a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Cn1)的酯化合物的含量(质量%),b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质量%)。
所述b/a为1.03~1.61。通过b/a为所述范围,从而保存性及长寿命性得以提高。特别地,在将实施方式的酯蜡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组合了时的保存性及长寿命性得以提高。b/a优选1.03~1.58,进一步优选1.03~1.55。
所述酯蜡满足下述式(2):
0.06≦c/a≦0.90···(2)
式(2)中的a与式(1)中的a相同。c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质量%)。
所述c/a为0.06~0.90。通过c/a为所述范围,从而保存性及长寿命性得以提高。特别地,在将实施方式的酯蜡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组合了时的保存性及长寿命性得以提高。如果c/a不足0.06,则在高温放置时酯蜡从色调剂粒子中析出,保存性恶化。
从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进一步提高的角度出发,c/a优选0.06~0.86,更优选0.07~0.80,进一步优选0.08~0.78。
所述a优选55质量%~90质量%,更优选56质量%~89质量%,进一步优选56质量%~88质量%。
所述b优选56.7质量%~93.7质量%,更优选58质量%~93质量%,进一步优选60质量%~92质量%。
所述c优选3.3质量%~49.5质量%,更优选4质量%~49质量%,进一步优选5质量%~45质量%。
如果a、b以及c为所述的优选的范围,则就易于调整酯蜡的b/a、c/a,变得易于获得保存性及长寿命性卓越的色调剂。
另外,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不足40的酯化合物的含量优选整个所述酯蜡的质量的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0.1质量%~8质量%,进一步优选0.1质量%~5质量%。如果碳原子数不足40的酯化合物的含量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就抑制在高温放置时酯蜡向色调剂粒子表面析出,色调剂的保存性进一步被提高。
实施方式的酯蜡在通过例如后述的FD-MS而测量了构成该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的情况下,优选具有第一极大值和第二极大值两个极大值。在此,所述第一极大值为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中的所述a。所述第二极大值为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d。如果酯蜡具有这样的碳原子数分布,则保存性及长寿命性易于进一步提高。
作为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m1)与所述Cn1之间(即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既可以不存在,也可以存在。
在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酯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比碳原子数Cm1的酯化合物的含量d小。另外,超过Cn1但不足Cm1的所有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量也可以比所述d小。
所述Cm1与Cn1之差优选4以上,更优选6以上。如果Cm1与Cn1之差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就得以进一步提高。
另外,Cm1与Cn1之差优选8以下。如果Cm1与Cn1之差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就得以进一步提高。
从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进一步提高的角度出发,Cm1与Cn1之差优选4~8,更优选6~8,进一步优选6。
所述Cm1优选46~52,更优选46~50,进一步优选46~48。如果Cm1为所述范围,则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就进一步提高。
所述d优选2质量%~25质量%,更优选4质量%~20质量%。如果d为所述优选的范围,则就易于均衡地获得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另外,d优选为在酯蜡中仅次于a而第二大的含量。
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酯蜡的吸热峰值温度(熔点)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60℃~75℃,更优选62℃~73℃,进一步优选63℃~72℃。如果所述吸热峰值温度过高,则低温定影性有可能下降。如果所述吸热峰值温度过于低,则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有可能下降。
酯蜡的含量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3质量%~13质量%,更优选5质量%~12质量%,进一步优选6质量%~11质量%。如果酯蜡的含量为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3质量%以上,则耐低温偏移性以及耐高温偏移性易于提高。如果酯蜡的含量为整个色调剂粒子的质量的13质量%以下,则色调剂飞散、色调剂向感光体附着、高温环境下的保管性就易于提高。
酯蜡中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量例如通过基于FD-MS(field desorptionmass spectrometry:场解吸质谱法)的质量分析来测量。将在基于所述FD-MS的测量中获得的酯蜡中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离子强度的合计作为100。算出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离子强度相对于所述合计的相对值,将该相对值作为酯蜡中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量。另外,将该相对值为最大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数作为Cn1。将该相对值在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为最大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作为Cm1
实施方式的酯蜡能够由例如长链烷基羧酸与长链烷基醇通过酯化反应而合成。作为所述长链烷基羧酸,优选碳原子数8~40的烷基羧酸,更优选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羧酸。作为所述长链烷基羧酸,可列举出:例如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二十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六烷酸、二十八烷酸等。作为所述长链烷基醇,优选碳原子数8~40的烷基醇,更优选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醇。作为所述长链烷基醇,可列举出:例如十六烷醇、十八烷醇、二十烷醇、二十二烷醇、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二十八烷醇等。
一直以来所使用的米蜡、巴西棕榈蜡等,作为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大。这样的蜡在低温定影性上较差。
构成在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酯蜡的酯化合物具有上述那样的碳原子数分布。由此,实施方式的酯蜡良好地分散于色调剂粒子中。另外,含有该酯蜡的色调剂由于Tg降低而在低温下的定影性变得良好。
在作为粘合剂树脂而使用了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情况下,虽然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易于提高,但是着色剂的分散性恶化。对于实施方式的酯蜡,Cn1为40~44且b/a为1.03~1.61,构成酯蜡的低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尖锐。由此,实施方式的酯蜡具有低熔点及低熔融粘度,在着色剂的分散时能够容易浸湿着色剂的表面,可提高着色剂的分散性。并且,低温定影性提高。并且,着色剂向色调剂粒子表面的析出被抑制而带电稳定性提高,因此能够长期维持高质量图像。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酯蜡,c/a为0.06~0.90,构成酯蜡的高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具有碳原子数分布。由此,酯蜡的分散性提高,酯蜡向色调剂粒子表面的析出被抑制。并且,一部分含有着色剂的酯蜡易于扩散至粘合剂树脂。因此,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在保存性及长寿命性上卓越。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粒子除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作为所述其它成分,可列举出:电荷控制剂、表面活性剂、碱性化合物、凝聚剂、pH调节剂等。
对电荷控制剂进行说明。
电荷控制剂被用于控制色调剂的带电性而使色调剂变得易于被转印至纸等记录介质上。作为所述电荷控制剂,可列举出:含金属偶氮化合物、含金属水杨酸衍生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疏水化处理物、多糖的包合物等。
在所述含金属偶氮化合物之中,尤其优选金属为铁、钴或铬的络合物或络盐、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在所述含金属水杨酸衍生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疏水化处理物之中,尤其优选金属为锆、锌、铬或硼的络合物或络盐、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在所述多糖包合物之中,尤其优选含有铝和镁的多糖包合物。
电荷控制剂的含量不作特别限定,能够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而设定为0.5质量份~3质量份。如果电荷控制剂的添加量不足0.5质量份,则显影剂的带电量变小而使机体内的色调剂飞散降低,长寿命性有可能下降。如果电荷控制剂的添加量超过3质量份,则显影剂的带电量变大,图像浓度有可能变得不足够。并且,有可能产生向显影剂中的载体表面的污染而带电变为不稳定。
对色调剂粒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粒子能够通过例如混揉粉碎法、化学法而制造。作为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粒子的制造方法,优选混揉粉碎法。
作为混揉粉碎法,例如,可列举出一种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混合而获得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将所述混合物熔融混揉而获得混制物的混揉工序、将所述混制物粉碎而获得粉碎物的粉碎工序。根据需要,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包括将所述粉碎物分级的分级工序。
在所述混合工序中,混合色调剂粒子的原料而形成混合物。作为在混合工序中所使用的混合机,可列举出:例如亨舍尔混合机(Henschel mixer)(三井矿山公司制造)、超级混合机(Super Mixer)(川田公司制造);Ribocone(大川原制作所公司制造);诺塔混合机(Nauta mixer)(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高速桨式混合机Turbulizer(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CyClomix(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螺旋针混合机(spiralpin mixer)(太平洋机械工程公司制造);Loedige混合机(日本Matsubo公司制造)。
在所述混揉工序中,将在混合工序中已形成的混合物熔融混揉而形成混制物。作为在混揉工序中所使用的混揉机,可列举出:例如KRC捏合机(栗本铁工所公司制造);布氏双向捏合机(Buss Ko-Kneader)(Buss公司制造);TEM型挤出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TEX双轴混揉机(日本制钢所公司制造);PCM混揉机(池贝铁工所公司制造);三辊磨机、混合辊磨机、捏合机(井上制作所公司制造);Kneadex(三井矿山公司制造);MS式加压捏合机、Kneader-Ruder(森山制作所公司制造);班布里混合机(神户制钢所公司制造)。
在所述粉碎工序中,将在所述混揉工序中已形成的混制物粉碎而形成粉碎物。作为在粉碎工序中所使用的粉碎机,可列举出:例如锤磨机、绞磨机(cutter mill)、喷磨机、辊磨机、球磨机等。另外,由所述粉碎机得到的粉碎物可以进一步被微粉碎。作为进一步微粉碎所述粉碎物的粉碎机,可列举出:例如反喷研磨机、微粉喷磨机(Micron jet)、Inomizer(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IDS型磨机、PJM喷射式粉碎机(日本纽曼蒂克工业公司制造);气流微粉碎机(Cross Jet Mill)(栗本铁工所公司制造);Ulmax(日曹工程公司制造);SK JET-O-MILL(Seishin企业公司制造);Criptron(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涡轮研磨机(Turbo Mill)(Turbo工业公司制造)。在所述粉碎工序中得到的粉碎物既可以直接被作为色调剂粒子,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分级工序再作为色调剂粒子。
在分级工序中,将在所述粉碎工序中得到的粉碎物分级。作为在分级工序中所使用的分级机,可列举出:例如CLASSIEL(クラッシール)、微米级分级机(micronclassifier)、分级机(Spedic Classifier)(日本Seishin企业公司制造);涡轮分级机(日新工程公司制造);微粉分离机(micron separator)、Turboplex(ATP);TSP分离机(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弯头喷射分级机(Elbow-Jet)(日铁矿业公司制造);分散分离机(dispersion separator)(日本气动工业公司制造);YM Micro-Cut(安川商事公司制造)。
另外,作为混揉粉碎法,除上述以外,还可列举例如以下的方法。将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混合而形成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熔融混揉而形成混制物。将所述混制物粉碎而形成已被粗粒状化的中碎粒子。将所述中碎粒子与水系介质混合而调制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供于机械剪切而形成微粒分散液。使微粒在所述微粒分散液中凝聚而作为色调剂粒子。
如上述那样制造出的色调剂粒子既可以直接被作为色调剂,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与外添剂混合再作为色调剂。
对外添剂进行说明。
外添剂为了提高色调剂的流动性、带电性以及保管时的稳定性而添加。作为外添剂,可列举出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粒子。作为所述无机氧化物,可列举出例如硅石、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锶、氧化锡等。另外,从稳定性提高的角度出发,所述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粒子可以用疏水化剂进行表面处理。
由所述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粒子的粒子群的体积平均粒径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8nm~200nm的范围。如果所述粒子的粒子群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所述下限值,则色调剂对转印带或纸的转印效率有可能恶化。如果所述粒子的粒子群的体积平均粒径超过所述上限值,则有可能感光体损伤等。
外添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外添剂的添加量不作特别限制,但优选整个色调剂的质量的0.2质量%~8.0质量%的范围。在色调剂中,除了上述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粒子以外,还可以再添加1μm以下的树脂微粒。
对外添剂的添加方法进行说明。
外添剂通过例如混合机而与色调剂粒子混合。作为所述混合机,可列举出与在色调剂粒子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混合机相同的混合机。
外添剂可以根据需要而将粗粒子等通过筛选装置而筛分出来。作为所述筛选装置,可列举出:例如Ultrasonic(晃荣产业公司制造);共振筛(Resona siever)、回转筛(Gyro Sifter)(德寿工作所公司制造);Vibrasonic系统(Dulton公司制造);Sonicreen(新东工业公司制造);涡轮式筛(Turbo工业公司制造);微型筛(micro shifter)(槙野产业公司制造);圆形振动筛等。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作为单组分显影剂或者与载体组合而作为双组分显影剂来使用。
包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色调剂的显影剂不作特别限定,但由于低温定影性及保存性再加上长寿命性卓越,因此非常合适地被用作为再循环色调剂。即,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之后回收并补给显影装置而再利用。
参照图1来说明进行回收后的色调剂的再利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中101为复印机主体,在该复印机主体101内的中央一侧部设有图像形成部101A。图像形成部101A具备沿箭头方向旋转自如的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102。在该感光鼓102的周围部,沿其旋转方向依次配设有:使感光鼓102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充电器103、作为将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02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激光单元104、作为用色调剂而将感光鼓10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105、作为使感光鼓102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纸张上的转印单元的转印充电器106、以及作为除去感光鼓102上的残留色调剂的除去单元的清洁装置107。
在显影装置105的上方部设有作为补给单元的色调剂补给装置108。在显影装置105中容纳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该显影装置105如图2所示经由作为回收单元的回收机构110而连接于清洁装置107。
在回收机构110中,为了输送色调剂而使用螺旋钻(auger)。作为清洁装置107,使用现有的清洁刮板、清洁毛刷等。
在复印机主体101的上面部设有原稿放置台135,在该原稿放置台135的下部侧设有对原稿放置台135上的原稿进行曝光的扫描器136。扫描器136具备: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137、使从原稿上反射的光向预定方向反射的第一反射镜138、使从第一反射镜138上反射的光依次反射的第二及第三反射镜139,140、以及接收从第三反射镜140上反射的光的受光元件141。
在复印机主体101内的下部侧设有多级的供纸盒142、143,纸张从这些供纸盒142、143中被送出。该纸张通过输送系统144而向上方被输送。在输送系统144中配设有输送辊对145、对位辊对146、图像转印部、定影辊对147、以及排出辊对148。
在图像形成时,光从光源137被照射至原稿放置台135上的原稿。该光从原稿上被反射,经由第一至第三反射镜138~140而被受光元件141接收并读取原稿图像。根据该读取信息,激光LB从激光单元104照射至感光鼓102的表面。感光鼓102的表面通过带电充电器103而被带电为负极性,通过从激光单元104照射激光LB而对感光鼓102曝光。由此,在对应于原稿的图像部分的区域,感光鼓102的表面电位根据图像的浓度而接近于0,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感光鼓102的旋转而与显影装置105相对,在该位置,吸附经由载体而供给的色调剂,进而成为可视图像。
此时,纸张从供给盒142或143中供给并被输送,在由对位辊146调整位置了之后,被送入转印充电器106与感光鼓102之间的图像转印部,感光鼓102上的可视图像被转印至纸张。
转印有图像的纸张向定影辊对147输送,在此处被加压的同时被加热,从而图像被定影于纸张上。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在低温定影性上卓越,能够进行在例如140℃以下程度上的定影。在该定影之后,纸张通过排纸辊对148而被排出至排纸托盘150上。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图像转印部中未被转印至纸张上而已残留于感光鼓10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在由清洁装置107除去之后,通过回收机构110而向显影装置105返回,被再利用。另外,当显影装置105内的色调剂由于上述的显影而被消耗时,从色调剂补给容器108中补给色调剂。
接着,根据图2及图3而说明上述的显影装置105。
显影装置105具备显影容器111,在该显影容器111内旋转自如地设有显影辊112。显影辊112与感光鼓102的下表面部相对,通过旋转而将显影剂供给感光鼓102。
显影容器111内通过作为第一及第二间隔材料的间隔壁114、115而沿感光鼓102的轴向大致平行地被间隔成第一至第三室116、117、118。在第一室116内设有作为第一搅拌输送部件的第一搅拌器120,在第二室117内设有作为第二搅拌输送部件的第二搅拌器121,在第三室118内设有作为第三搅拌输送部件的第三搅拌器122。
第一搅拌器120通过旋转而在从其一端部侧朝着另一端部侧的第一方向(图3中由箭头示出)上搅拌输送显影剂而供给显影辊112。第二及第三搅拌器121、12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图3中由箭头示出)上搅拌输送显影剂而送入第一搅拌器120的一端部侧。
第二及第三搅拌器121、122通过驱动单元而旋转驱动。即,驱动单元具备作为单一驱动源的驱动电机162和通过该驱动电机162而旋转的驱动齿轮163。在驱动齿轮163上,经由大直径的动力传递齿轮164而连接有第三搅拌器122的后述的旋转轴151。另外,在大直径的动力传递齿轮164上,经由小直径的动力传递齿轮165而连接有第二搅拌器121的旋转轴121a。
通过该结构,第三搅拌器122的显影剂输送速度被低速化至第二搅拌器121的显影剂输送速度的1/6程度,使由第三搅拌器122产生的显影剂搅拌输送时间比由第二搅拌器121产生的显影剂搅拌输送时间变长。
此外,第二及第三搅拌器121、122可以通过使旋转速度变为不同的多个驱动电机来分别旋转驱动。
另外,可以通过在第三搅拌器122上具备在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回收色调剂的逆进给叶片而使所述回收色调剂的输送速度比第二搅拌器121的显影剂输送速度低速化。
接下来,对显影装置105的显影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通过第一搅拌器120的旋转,显影剂沿第一方向即如由箭头所示从其一端部侧朝着另一端部侧被搅拌输送而被供给显影辊112。该显影剂通过显影辊112的旋转而被供给感光鼓102上的静电潜像,从而静电潜像被显影化。
另外,从第一搅拌器120中传出的显影剂经由第一间隔壁114的第一连通部125而被引导至第二室117内,该显影剂通过第二搅拌器121的旋转而在箭头方向(第二方向)上输送。从第二搅拌器121中传出的显影剂经由第四连通部126而向第一搅拌器120的一端部侧送出,在与第一搅拌器120之间被循环输送。
另外,由第二搅拌器121输送的显影剂的一部分从第二间隔壁115的第二连通部127中被送入第三室118内,并在箭头方向(第二方向)上输送。该显影剂从第二间隔壁115的第三连通部128中再被送入第二室117内,由第二搅拌器121搅拌输送并经由第四连通部126而被送入第一搅拌器120的一端部侧。
另一方面,上述的由第二搅拌器121搅拌输送的显影剂通过色调剂浓度检测器129来检测其色调剂浓度。当通过该色调剂浓度检测器129所检测的色调剂浓度变为预定值以下时,从色调剂补给装置108中补给色调剂。该色调剂落下到显影容器111的新色调剂接收部123内。该新色调剂通过第二搅拌器121的旋转而在箭头方向(第二方向)上被搅拌输送,与上述的同样地被送入第一搅拌器120的一端部侧。
另外,通过回收机构110而从清洁装置107中回收过来的色调剂落下到再循环色调剂接收部124。该再循环色调剂通过第三搅拌器122的旋转而在箭头方向(第二方向)上被输送。此时,从第二连通部127中向第三室118内送入过来的显影剂在通过第三搅拌器122的逆进给叶片153的旋转而暂且按由箭头a所示那样沿逆向即朝着再循环色调剂的接收部124侧被搅拌输送了之后,再通过正进给叶片152的旋转而按由箭头b所示那样在正向即第二方向上被搅拌输送。该显影剂经由第三连通部128而与上述同样地被送入第一搅拌器120的一端部侧。
此外,没有经由第三连通部128而送至第二室117内就已被送至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显影剂通过逆进给叶片155的旋转而被反向输送,进而被返回至第三连通部128,经由该第三连通部128而被送向第二室117。
在如上述那样显影剂被回收利用的情况下,由于应力,无机氧化物粒子可能从色调剂粒子上剥落而使显影剂的流动性降低。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中,当一次粒径为8nm~35nm程度的小粒径的疏水性二氧化硅被外添至色调剂粒子时,就易于确保显影剂的流动性,易于进行良好的显影。
包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色调剂的显影剂可以被适用在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形态,但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也可以为喷墨式的形态。
图4中所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为四级串联方式的彩色复印机MFP(e-studio4520c),在上方具备扫描器部2及排纸部3。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沿着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介质)10的下侧而并列地配置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四组图像形成站11Y、11M、11C以及11K。
各图像形成站11Y、11M、11C以及11K分别具有感光鼓(图像载体)12Y、12M、12C以及12K。在感光鼓12Y、12M、12C及12K的周围沿着那个箭头S方向的旋转方向而配置有带电充电器13Y、13M、13C及13K;显影装置14Y、14M、14C及14K;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16Y、16M、16C及16K。在感光鼓12Y、12M、12C及12K的周围的从带电充电器13Y、13M、13C及13K至显影装置14Y、14M、14C及14K之间照射由激光曝光装置(潜像形成装置)17产生的曝光用光,进而在感光鼓12Y、12M、12C及12K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4Y、14M、14C及14K分别具有由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色调剂和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并将色调剂供给至感光鼓12Y、12M、12C及12K上的静电潜像上。
在中间转印带10上,通过支撑辊21、从动辊22及第1~第3张力辊22~24而施加任意的张力。中间转印带10与感光鼓12Y、12M、12C及12K相对接触。在中间转印带10的与感光鼓12Y、12M、12C及12K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将感光鼓12Y、12M、12C及12K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0上的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及18K。该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及18K分别为导电辊,并向这些各一次转印部施加一次转印偏压。
在中间转印带10的由支撑辊21支撑的作为转印位置的二次转印部上配置有二次转印辊27。在二次转印部中,支撑辊21为导电辊,施加有预定的二次转印偏压。当印刷对象物薄纸(最终转印介质)通过中间转印带10与二次转印辊27之间时,中间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图像就被二次转印至薄纸上。在二次转印结束之后,中间转印带10由带清洁器10a清扫。
在激光曝光装置17的下方设有朝二次转印辊27方向供给薄纸P1的供纸盒4。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设置有通过手动方式而供给薄纸P2的手动机构31。
在从供纸盒4至二次转印辊27之间设置有拾取辊4a、分离辊28a、输送辊28b以及对位辊对36,由这些辊构成了供纸机构。在从手动机构31的手动纸盘31a至对位辊对36之间设置有手动拾取辊31b、手动分离辊31c。
并且,在薄纸从供纸盒4或手动纸盘31a上向二次转印辊27方向输送的纵向输送路径35上配置有检测薄纸种类的介质传感器39。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介质传感器39的检测结果,可以控制薄纸的输送速度、转印条件、定影条件等。另外,沿着纵向输送路径35方向而在二次转印部的下游设置有定影装置30。
从供纸盒4中取出或者从手动机构31中供给的薄纸沿着纵向输送路径35并经过对位辊对36、二次转印辊27而被输送至定影装置30。定影装置30具有:缠绕在一对加热辊51和驱动辊52上的定影带53和隔着定影带53而与加热辊51相对配置的对置辊54。在定影带53与对置辊54之间导入具有在二次转印部中已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薄纸,并由加热辊51进行加热,从而对已转印至薄纸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热处理而定影。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在低温定影性上卓越,能够进行在例如125℃以下程度上的定影。
在定影装置30的下游设有栅门(gate)33,薄纸被分配在排纸辊41方向或者再输送单元32方向。已引导至排纸辊41的薄纸被排出至排纸部3。另外,已引导至再输送单元32的薄纸再次向二次转印辊27方向引导。
图像形成站11Y一体化地具有感光鼓12Y和处理部件,并被设置成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自如。作为处理部件,可列举出带电充电器13Y、显影装置14Y以及感光体清洁装置16Y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形成站11M、11C以及11K是与图像形成站11Y同样的结构。各图像形成站11Y、11M、11C及11K既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而各自装卸自如,也可以作为一体的图像形成单元11而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装卸自如。
上述那样的彩色复印机要求高速机、长寿命性,而实施方式的色调剂抑制着色剂、酯蜡向色调剂粒子表面析出,带电稳定性提高,因此长期实现高质量图像。
在单色机中,在135℃以下定影,而在彩色机中,在120℃以下定影。作为其理由,由于两者的定影器的结构的差异所引起。一般而言,在彩色机中,为了取得重叠图像而采用定影带方式,NiP宽度取得大。因此,在低温定影化上变得有利。另一方面,在单色机中,从不取得重叠图像以及低成本化的角度出发,大多情况采用定影辊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相同的加压下,Nip宽度变窄。因此,认为单色机是比彩色机的定影目标温度高的设定。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由于低温定影性卓越,因此在单色机中也能够降低大约10℃定影目标温度。
包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色调剂的显影剂也可以适用在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被变形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5是图4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14Y被变形后的一个例子。
图5示出的显影装置64Y具有由黄色色调剂和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64Y当该显影装置64Y中的黄色色调剂的浓度降低时,色调剂浓度传感器Q检测该情况,从显影装置64Y中未被图示的色调剂盒中补给黄色色调剂,显影装置64Y中的色调剂浓度被维持为一定。并且,载体也从所述色调剂盒中经由显影剂补给口64Y1而与色调剂同时地被补给。而且,已被补给多少,显影剂就从显影剂排出口64Y2中溢出多少而被排出。由此,显影装置64Y中的显影剂量被维持为一定,与此同时,使显影装置64Y中的已劣化得陈旧的载体一点一点地替换为新的载体。
与上述同样地,图4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14M、14C、14K可以分别被变形为除使用品红色色调剂、青色色调剂、黑色色调剂来取代黄色色调剂以外而具有与显影装置64Y同样的结构的显影装置64M、64C、64K(未图示)。
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为例如以下的方式:
[1]一种色调剂,其包括色调剂粒子,而该粒子含有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所述酯蜡由用下述通式(I)表示且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酯化合物构成,作为所述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n1)为40~44,所述酯蜡满足下述式(1)以及式(2):
R1COOR2···(I)
式(I)中的R1及R2为烷基,R1与R2的合计碳原子数为31~53。
1.03≦b/a≦1.61···(1)
式(1)中的a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Cn1)的酯化合物的含量(质量%),b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质量%)。
0.06≦c/a≦0.90···(2)
式(2)中的a与式(1)中的a相同,c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质量%)。
[2]根据[1]中所述的色调剂,其中,作为所述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m1)与所述Cn1之差为4以上。
[3]根据[2]中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Cm1与Cn1之差为4~8。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式(2)中的c/a为0.08以上。
[5]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不足40的酯化合物的含量为整个所述酯蜡的质量的0.1质量%~10质量%。
[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a为55质量%~90质量%。
[7]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b为56.7质量%~93.7质量%,所述c为3.3质量%~49.5质量%。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酯蜡关于该酯蜡中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而具有第一极大值和第二极大值的两个极大值,所述第一极大值为所述a,所述第二极大值为所述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
[9]根据[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作为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m1)与所述Cn1之间(即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不存在。
[10]根据[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作为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m1)与所述Cn1之间(即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存在,所述超过Cn1但不足Cm1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酯化合物的含量比碳原子数Cm1的酯化合物的含量小。
[11]根据[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所述酯蜡的吸热峰值温度为60℃~75℃,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为78℃~110℃。
[12]根据[1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所述酯蜡的含量相对于色调剂粒子的总质量而为3质量%~13质量%,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色调剂粒子的总质量而为3质量%~32质量%。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实施方式。
按下述这样调制了酯蜡A~P。
对酯蜡的调制例子进行说明。
将长链烷基羧酸成分80质量份和长链烷基醇成分20质量份投入于安装有搅拌器、热电偶、氮导入管的四口烧瓶中。氮气流下,在220℃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反应物。
其后,向所述烧瓶中添加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而溶解了所述反应物。再向所述烧瓶中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并在70℃下搅拌了30分钟。将所述烧瓶静置30分钟,使所述烧瓶的内容物分离成有机层和水层,并从所述内容物中除去了水层。
其后,向所述烧瓶中添加离子交换水,并在70℃下搅拌了30分钟。将所述烧瓶静置30分钟,使所述烧瓶内的内容物分离成水层和有机层,并从所述内容物中除去了水层。将该操作重复了5次。在减压条件下从所述烧瓶内的内容物的有机层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酯蜡。
通过调整下述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和下述长链烷基醇成分的种类及混合比而调制了由碳原子数的分布不同的酯化合物构成的酯蜡A~O。
长链烷基羧酸成分为以下这样:
十六烷酸 (C16H32O2)
十八烷酸 (C18H36O2)
二十烷酸 (C20H40O2)
二十二烷酸 (C22H44O2)
二十四烷酸 (C24H48O2)
二十六烷酸 (C26H52O2)
二十八烷酸 (C28H56O2)
长链烷基醇成分为以下这样:
十六烷醇 (C16H34O)
十八烷醇 (C18H38O)
二十烷醇 (C20H42O)
二十二烷醇 (C22H46O)
二十四烷醇 (C24H50O)
二十六烷醇 (C26H54O)
二十八烷醇 (C28H58O)
在酯蜡A~H中,酯蜡中的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b对酯蜡中的碳原子数(Cn1)的酯化合物的含量a的比(b/a)为1.03~1.61的范围内。在酯蜡A~H中,酯蜡中的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含量c对所述a的比(c/a)为0.06~0.90的范围内。
与此相反,酯蜡I是通过使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中的二十二烷酸及二十二烷醇的混合比变大等而已被调配成c/a变为不足0.06的酯蜡。酯蜡J、K是通过使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中的十八烷酸及十八烷醇的混合比变大等而已被调配成b/a变为超过1.61的酯蜡。酯蜡L是通过使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中的二十烷酸及二十烷醇的混合比变大等而已被调配成c/a变为不足0.06的酯蜡。酯蜡M是通过使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中的十八烷酸及二十烷醇的混合比变大等而已被调整成作为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成为38的酯蜡。酯蜡N是通过使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中的二十烷酸及二十烷醇的混合比变大等而已被调整成b/a变为超过1.61的酯蜡。酯蜡O是只使用二十二烷酸及二十二烷醇作为长链烷基羧酸成分及长链烷基醇成分而已被调整后的酯蜡。另外,酯蜡P为米蜡(市售品)。
按下述这样测量了构成酯蜡A~P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熔点、酸值以及羟值。将测量结果示于表1及表2。
对构成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构成酯蜡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通过FD-MS“JMS-T100GC(日本电子公司制造)”来测量。测量条件为以下这样:
样品浓度:1mg/ml(溶剂、三氯甲烷)
阴极电压:-10kv
光谱记录间隔:0.4s
测量质量范围(m/z):10~2000
将由测量得到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离子强度的合计作为100。求出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离子强度相对于所述合计的相对值。将所述相对值作为酯蜡中的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的含有比例。另外,将所述相对值成为最大的碳原子数的酯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数作为Cn1。将所述相对值在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为最大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作为Cm1
对熔点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熔点通过DSC“DSC Q2000(TA仪器公司制造)”来测量。测量条件为以下这样:
样品量:5mg
盖及盘:氧化铝
升温速率:10℃/min
测量方法:将样品从20℃升温至200℃为止。其后,将样品冷却至20℃以下为止。再次加热样品并将在55℃~80℃附近的温度范围内所测量的最大吸热峰值作为酯蜡的熔点。
此外,后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也与上述同样地测量。不过,再次加热样品并将在75℃~120℃附近的温度范围内所测量的最大吸热峰值作为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
对酸值及羟值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酸值及羟值按照JIS K0070而测量。
表2
对实施例1~31以及比较例1~14的色调剂进行说明。
使用上述酯蜡A~P,并如以下这样制造了实施例1~31及比较例1~14的色调剂。
(实施例1)
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投入至亨舍尔混合机中并进行了混合。将该混合物在双轴挤出机中熔融混揉。在将该熔融混制物冷却了之后,在锤磨机中粗粉碎。将该粗粉碎物在喷射式粉碎机中微粉碎。将该微粉碎物分级而得到了色调剂粒子。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5.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将上述色调剂粒子100质量份和下述外添剂投入至亨舍尔混合机中并混合,制造了实施例1的色调剂。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商品名“RX50”,日本Aerosil公司制造,平均一次粒径:35nm)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商品名“VP SX110”,日本Aerosil公司制造,平均一次粒径:100nm)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商品名“STT-30S”,钛工业公司制造,平均一次粒径:20nm)0.5质量份
(实施例2)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0℃。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3)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3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3.7℃。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商品名“RX300”,日本Aerosil公司制造,平均一次粒径:8nm)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4)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4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5.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5)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5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5.2℃。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商品名“NX90G”,日本Aerosil公司制造,平均一次粒径:20nm)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6)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6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0.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4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7)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7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3.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4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8)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8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9.8℃。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9)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9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2.7℃。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0)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0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3.9℃。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1)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1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3.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2)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2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6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3)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3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3℃。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4)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4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5.5℃。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6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5)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5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0.5℃。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6)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6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4.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7)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7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4.2℃。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8)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8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4.3℃。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19)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19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7.5℃。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6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0)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0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1)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1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3.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2)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2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3℃。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6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3)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3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4)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4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0℃。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5)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5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3.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6)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6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8℃。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6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7)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7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3.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8)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8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5.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29)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29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0.2℃。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30)
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放入亨舍尔混合机中并进行了混合。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将该混合物在双轴挤出机中熔融混揉。在将该混制物冷却了之后,在锤磨机中粗粉碎。将该粗粉碎物在粉碎机(Pulverizer)(日本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中进一步粉碎,得到了体积平均粒径58μm的中碎粒子。
将该中碎粒子30质量份、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质量份、三乙胺1质量份以及离子交换水68质量份放入均质器(IKA公司制造)中并搅拌,得到了混合液。
将上述混合液投入至超微粒化装置(Nanomizer)(YSNM-2000AR,吉田机械兴业公司制造)中,在120℃、处理压力150MPa下进行三次重复处理,得到了微粒分散液。所述微粒分散液中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7μm(用SALD70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来测量),微粒分散液的pH为8.3。
将上述微粒分散液稀释成固形物浓度变为按质量计18%。一边将所述稀释液的温度保持在30℃,一边将0.1M的盐酸滴下至所述稀释液中,直至pH变为7.0为止。稀释液中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83μm。再将0.1M的盐酸滴下至所述稀释液中,在微粒的ζ电位已变为-30mV的时点结束滴下。此时的pH为3.8。
接着,一边用桨式翼搅拌上述稀释液(500rpm),一边以10℃/min升温至80℃为止,在80℃下保持一个小时。在将其冷却了之后,放置一夜。放置后的稀释液中的上清液透明,没有观测到未凝聚粒子。所述稀释液的体积平均径为6μm,未观察到20μm以上的粒子。将所述稀释液在真空干燥机中干燥,直至含水率变为按质量计0.8%以下为止,从而得到了色调剂粒子。所述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6μm,Tg为44.8℃。将所述色调剂粒子100质量份和下述外添剂投入至亨舍尔混合机中并混合,制造了实施例30的色调剂。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实施例31)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实施例31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5.3℃。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2)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2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4.2℃。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1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3)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3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29.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4)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4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57.5℃。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5)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5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6.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5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6)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6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2.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1.0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7)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7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2.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1.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8)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8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1.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1.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9)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9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0.1℃。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1.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0)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0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3.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1.2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1)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1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3.5℃。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1.0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2)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2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39.4℃。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A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3)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3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C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比较例14)
除使用了下述色调剂粒子原料及外添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而制造了比较例14的色调剂。此外,色调剂粒子的体积平均径为7μm,Tg为45.6℃。
色调剂粒子原料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外添剂的组成为以下这样:
疏水性二氧化硅D 0.8质量份
疏水性二氧化硅B 0.8质量份
疏水性氧化钛 0.5质量份
从上述实施例1~31以及比较例1~14的各色调剂中提取酯蜡,按以下这样测量了所述酯蜡中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对从色调剂中提取出的酯蜡中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称量0.5g色调剂,并容纳于三角烧瓶中。将二氯甲烷2mL添加于所述三角烧瓶中并溶解了色调剂。再向所述三角烧瓶中添加己烷4ml而形成为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过滤,分离成滤液和不溶物。在氮气流下从所述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了析出物。对该析出物,通过与酯蜡A~P同样的方式而进行FD-MS测量,测量了从色调剂中提取出的酯蜡中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分布。将测量结果示于表3及表4。
表3
表4
按以下这样测量了实施例1~31以及比较例1~14的各色调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另外,按以下这样评价了所述各色调剂的保存性。
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Tg通过DSC“DSC Q2000(TA仪器公司制造)”来测量。测量条件为以下这样:
样品量:5mg
盖及盘:氧化铝
升温速率:10℃/min
测量方法:将样品从20℃升温至200℃为止。其后,将样品冷却至20℃以下为止。再次加热样品,将使在30~60℃的温度范围内所测量的曲线的低温侧的基线延长至高温侧后的直线与所述曲线在拐点处的切线的交点作为Tg。
色调剂的Tg越低,越有利于低温定影性。但是,如果色调剂的Tg过于低,则保存性就处于恶化的趋势。作为色调剂的Tg,优选33℃以上。
对保存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将各色调剂15g在55℃下放置10个小时。将放置后的色调剂过42目的筛,并称量了已残留于筛上的色调剂。已残留于筛上的色调剂的量越少,能够评价为色调剂的保存性越卓越。将已残留于筛上的色调剂的量为3.0g以下评价为合格(○),将已残留于筛上的色调剂的量超过3.0g评价为不合格(×)。
接着,将实施例1~31以及比较例1~14的各色调剂6质量份和表面用平均粒径40μm的硅酮树脂涂覆后的铁氧体载体100质量份在Turbula混合机中搅拌而当作显影剂。使用该显影剂,并按以下这样评价了所述各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及长寿命性。
对低温定影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将各例的显影剂容纳于色调剂盒中。将该色调剂盒配置于e-studio6530c(东芝泰格制造)中。此外,所述e-studio 6530c已被改造成能够在100~200℃的范围内以0.1℃的单位变更色调剂定影温度。
将定影温度设定为150℃,取得了10张色调剂附着量为1.5mg/cm2的实地图像。在所述10张实地图像全部都未发生由于偏移或未定影引起的图像脱落的情况下,使设定温度降低1℃,并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而取得了实地图像。重复该操作,求出实地图像未发生图像脱落的定影温度的下限的温度,将该下限的温度作为色调剂的最低定影温度。将最低定影温度为120℃以下的评价为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合格(○),将最低定影温度超过120℃的评价为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不合格(×)。
对长寿命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将各例的显影剂容纳于色调剂盒中。将该色调剂盒配置于市售的e-studio 6530c(东芝泰格制造)中,并使用该色调剂盒而连续复印了300000张印字率8.0%的原稿(A4尺寸)。其后,用吸尘器吸引已堆积在显影器的磁辊的下侧部分的色调剂,并测量了该色调剂的质量。将所述色调剂的质量作为色调剂飞散量,以该色调剂飞散量为指标而评价了色调剂的长寿命性。色调剂飞散量越少,主体内的部件污染越少,能够评价为长寿命性卓越。将色调剂飞散量为170mg以下的评价为长寿命性合格(○),将色调剂的飞散量超过170mg的评价为长寿命性不合格(×)。
将实施例1~31以及比较例1~14的各色调剂的低温定影性、长寿命性及保存性的评价结果、以及Tg的测量结果示于表5及表6。
表5
表6
实施例1~31的色调剂在低温定影性、保存性以及长寿命性的评价中全部都合格。另外,各实施例的色调剂的Tg为33℃以上。
实施例1~31的色调剂由于含有酯蜡A~H,因此低温定影性卓越。并且,在高温放置时酯蜡难以从色调剂粒子中析出,保存性卓越。而且,在实施例1~31中,通过使用酯蜡A~H而抑制了着色剂、酯蜡向色调剂粒子表面析出,从而带电稳定性提高,长寿命性变为良好。
与此相反,比较例1~14的色调剂不能够同时地具备低温定影性、保存性及长寿命性的全部的性能。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2…感光鼓、105…显影装置、108…色调剂补给容器、110…回收机构、111…显影容器、112…显影辊、114,115…第一及第二间隔材料、116~118…第一至第三室、120~122…第一至第三搅拌器、125~128…第一至第四连通部、129…色调剂浓度检测器、152…正进给叶片、153…逆进给叶片、1…彩色复印机、10…中间转印带、11Y、11M、11C…图像形成站、12Y、12M、12C及12K…感光鼓、14Y、14M、14C及14K…显影装置、64Y…显影装置。

Claims (9)

1.一种色调剂,包括含有着色剂、粘合剂树脂以及酯蜡的色调剂粒子,其中,
所述酯蜡包括通过下述通式(I)表示且碳原子数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酯化合物,
所述酯蜡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n1为40~44,其中,
所述酯蜡满足下述式(1)以及式(2):
R1COOR2···(I),
式(I)中的R1及R2为烷基,R1与R2的合计碳原子数为31~53,
1.03≦b/a≦1.61···(1),
式(1)中的a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Cn1的酯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b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40~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质量百分比含量,
0.06≦c/a≦0.90···(2),
式(2)中的a与式(1)中的a相同,c为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的合计质量百分比含量,
所述碳原子数超过44的酯化合物中的最大含量的酯化合物的碳原子数Cm1与所述Cn1之差为4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Cm1与所述Cn1之差为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式(2)中的c/a为0.08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酯蜡中的碳原子数不足40的酯化合物的含量是整个所述酯蜡的质量的0.1质量%~10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a为55质量%~90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b为56.7质量%~93.7质量%,所述c为3.3质量%~49.5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其中,
所述粘合剂树脂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
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所述酯蜡的吸热峰值温度为60℃~75℃,
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吸热峰值温度为78℃~110℃。
8.一种色调剂盒,容纳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容纳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色调剂。
CN201610422917.XA 2015-06-16 2016-06-13 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257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1285A JP6545538B2 (ja) 2015-06-16 2015-06-16 トナー、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1285 2015-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331A CN106257331A (zh) 2016-12-28
CN106257331B true CN106257331B (zh) 2019-07-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3923B2 (ja) 現像剤
CN100377007C (zh) 调色剂和显影剂、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US10078284B2 (en) Toner
JP3470548B2 (ja) イエロー現像剤
US10591829B2 (en) Toner having low temperature fixing and high du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JP6214460B2 (ja) トナー
US20110281210A1 (en) Developing agent
US20130095420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JP2005301247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75356A (zh) 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57331B (zh) 色调剂、色调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097582A1 (en) To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65024B2 (en) To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98464B2 (ja) 画像形成用のトナー、2成分系現像剤、トナー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665025B2 (en) To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70510B2 (en) Develop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ner cartridge
US20230273537A1 (en) Resin particles, toner, developer, toner hous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US20170097581A1 (en) To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92019A (zh) 静电潜影显影用调色剂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150185651A1 (en) Toner used for forming image
CN103105746A (zh) 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