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4769B -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4769B
CN106254769B CN201610615990.9A CN201610615990A CN106254769B CN 106254769 B CN106254769 B CN 106254769B CN 201610615990 A CN201610615990 A CN 201610615990A CN 106254769 B CN106254769 B CN 106254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rait
taken pictures
size
mobile terminal
pi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59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4769A (zh
Inventor
吴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59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4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4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之后,可以对拍得的人物图片进行后期人工处理,以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
这种方式下,是采用后期处理的方式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获取美化的图片,处理后的人物图片不够真实,效果不佳,且后续人工处理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拍照模块,用于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有效拉伸待拍照人像的腿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结果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人物图片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进行拍照的人物图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该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被配置为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中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的过程中。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对此不作限制。
S11: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预设条件可以例如为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例如为比例值,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待拍照人像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较小时,如果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拉伸效果将不明显,因此,可以预先判定待拍照人像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待拍照人像可以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需要对其进行拍照的人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识别所述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根据所述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所述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该全身尺寸可以被称为第一尺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其中,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可以通过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A,该目标转动角度A为需要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所述感光元件进行旋转的角度。
通过在拍照的过程中,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以根据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进行旋转,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避免了后期人工对人物图片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拍照效率高。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步骤S11具体包括:
S21:识别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可选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尺寸,该人脸图像的尺寸可以被称为第二尺寸。
S22:根据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可以根据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可以推算出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即第一尺寸,其中,预设人体比例可以为经验值。
作为一种示例,移动终端获取到的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为1.5cm,预设人体比例可以例如为1:7,即,人脸图像的尺寸:待拍照人像的尺寸=1:7,则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为1.5*7=10.5cm,对此不作限制。
S23:计算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
例如,获取的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为10.5cm,移动终端屏幕尺寸,即移动终端屏幕的显示长度例如为12.5cm,则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为10.5/12.5=84%。
S24:判断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或者,预设阈值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预设阈值例如为70%,判断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触发后续步骤。
S25:在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结果示意图,例如,将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标记为H,将移动终端屏幕尺寸标记为W,在H/W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步骤S24中计算出的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为10.5/12.5=84%,当预设阈值例如为70%时,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表明能够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可以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S26:根据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其中,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例如,在已知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Amax、对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max,以及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L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设公式计算目标转动角度A。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根据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能够精确计算出感光元件旋转的角度,对待拍照人像的身体产生畸变,以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S12: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以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S13: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可选地,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待拍照人像的腿部会更靠近感光元件,面部会更远离感光元件,形成近大远小线性透视原理,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4(a)和图4(b),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人物图片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进行拍照的人物图片示意图,图4(a)包括腿部区域41,图4(b)包括腿部区域42和截取区域43,由41和42可看出,图4(b)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比图4(a)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长。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该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还包括:
S51: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可选地,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例如,参见图4(b),图4(b)中的画面区域即为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S52: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内置的摄像模组module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感光元件进行旋转,由于光路不变,在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时,人物图片会出现明显暗角和/或畸变的问题,所以需对人物图片进行裁剪处理。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预先设定一个系数值为q,需要截取的比例与目标转动角度A正相关,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可以例如为:
x=A*q;
可知,目标转动角度A越大,需要截取的比例越大,截取人物图片的面积比为原人物图像面积的S/s,s是截取后的人物图片的面积,S是原始人物图片的面积,可以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像进行截取。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4(b),图4(b)中的截取区域43即为由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截取比例而得出的截取区域。
S53: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
可选地,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例如,参见图4(b),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去除图4(b)中截取区域43之外的暗角和/或畸变区域。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能够有效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提升对人物图片进行拉伸处理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6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该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控制模块620,以及拍照模块63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控制模块620,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拍照模块630,用于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600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640,用于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计算模块650,用于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
处理模块660,用于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
可选地,控制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610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611,用于根据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其中,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第二获取子模块612,用于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并计算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
判断子模块613,用于判断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判定子模块614,用于在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获取子模块612包括:
识别单元6121,用于识别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获取单元6122,用于根据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图1-图5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8,该移动终端80包括:壳体81、处理器82、存储器83、电路板84、电源电路85和传感器86,其中,电路板84安置在壳体81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82和存储器83设置在电路板84上;电源电路85,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8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82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传感器86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预设条件可以例如为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例如为比例值,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待拍照人像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较小时,如果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拉伸效果将不明显,因此,可以预先判定待拍照人像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待拍照人像可以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需要对其进行拍照的人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识别所述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根据所述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所述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该全身尺寸可以被称为第一尺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其中,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可以通过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A,该目标转动角度A为需要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所述感光元件进行旋转的角度。
通过在拍照的过程中,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以根据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进行旋转,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避免了后期人工对人物图片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拍照效率高。
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21’:识别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可选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尺寸,该人脸图像的尺寸可以被称为第二尺寸。
S22’:根据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可以根据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可以推算出待拍照人像的全身尺寸,即第一尺寸,其中,预设人体比例可以为经验值。
作为一种示例,移动终端获取到的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为1.5cm,预设人体比例可以例如为1:7,即,人脸图像的尺寸:待拍照人像的尺寸=1:7,则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为1.5*7=10.5cm,对此不作限制。
S23’:计算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
例如,获取的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为10.5cm,移动终端屏幕尺寸,即移动终端屏幕的显示长度例如为12.5cm,则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为10.5/12.5=84%。
S24’:判断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或者,预设阈值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预设阈值例如为70%,判断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触发后续步骤。
S25’:在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结果示意图,例如,将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标记为H,将移动终端屏幕尺寸标记为W,在H/W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步骤S24’中计算出的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为10.5/12.5=84%,当预设阈值例如为70%时,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表明能够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可以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
S26’:根据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其中,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
可选地,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例如,在已知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Amax、对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max,以及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L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设公式计算目标转动角度A。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尺寸占据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根据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目标转动角度,能够精确计算出感光元件旋转的角度,对待拍照人像的身体产生畸变,以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S12’: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以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S13’: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可选地,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待拍照人像的腿部会更靠近感光元件,面部会更远离感光元件,形成近大远小线性透视原理,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4(a)和图4(b),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人物图片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进行拍照的人物图片示意图,图4(a)包括腿部区域41,图4(b)包括腿部区域42和截取区域43,由41和42可看出,图4(b)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比图4(a)中的待拍照人像的腿部长。
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51’: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可选地,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例如,参见图4(b),图4(b)中的画面区域即为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S52’: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内置的摄像模组module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感光元件进行旋转,由于光路不变,在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时,人物图片会出现明显暗角和/或畸变的问题,所以需对人物图片进行裁剪处理。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预先设定一个系数值为q,需要截取的比例与目标转动角度A正相关,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可以例如为:
x=A*q;
可知,目标转动角度A越大,需要截取的比例越大,截取人物图片的面积比为原人物图像面积的S/s,s是截取后的人物图片的面积,S是原始人物图片的面积,可以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像进行截取。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4(b),图4(b)中的截取区域43即为由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截取比例而得出的截取区域。
S53’: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
可选地,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例如,参见图4(b),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去除图4(b)中截取区域43之外的暗角和/或畸变区域。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对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根据截取比例对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能够有效去除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提升对人物图片进行拉伸处理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控制感光元件根据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采用旋转后的感光元件对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能够实现在拍照的过程中对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并计算所述第一尺寸占据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判断所述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在所述比例值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其中,所述预设阈值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或者,所述预设阈值由用户进行设置;
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所述旋转使待拍照人像的腿部更靠近感光元件,面部更远离感光元件,形成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获取对所述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其中,预先设定一个系数值为q,所述截取比例与所述目标转动角度A正相关,所述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为:x=A*q,截取人物图片的面积为原人物图像面积的S/s,s是截取后的人物图片的面积,S是原始人物图片的面积;
根据所述截取比例对所述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所述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
其中,
所述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包括:
识别所述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根据所述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所述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所述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包括:
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所述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3.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使得待拍照人像的腿部更靠近感光元件,面部更远离感光元件,形成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拍照模块,用于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其中,预先设定一个系数值为q,所述截取比例与所述目标转动角度A正相关,所述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为:x=A*q,截取人物图片的面积为原人物图像面积的S/s,s是截取后的人物图片的面积,S是原始人物图片的面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截取比例对所述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所述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所述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并计算所述第一尺寸占据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例值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待拍照人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所述预设阈值可以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或者,所述预设阈值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通过微机电光学防抖系统MEMS OIS控制所述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处理器;
存储器;
电路板和电源电路;
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在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
控制感光元件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进行旋转,所述旋转使待拍照人像的腿部更靠近感光元件,面部更远离感光元件,形成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
采用旋转后的所述感光元件对所述待拍照人像进行拍照,以在拍照过程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
获取对所述待拍照人像拍得的人物图片;
根据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计算截取比例,其中,预先设定一个系数值为q,所述截取比例与所述目标转动角度A正相关,所述截取比例的计算公式为:x=A*q,截取人物图片的面积为原人物图像面积的S/s,s是截取后的人物图片的面积,S是原始人物图片的面积;
根据所述截取比例对所述人物图片进行剪裁处理,以去除所述人物图片中的暗角和/或畸变;其中,
所述判定待拍照人像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并计算所述第一尺寸占据所述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比例值;
判断所述比例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在所述比例值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判定所述待拍照人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其中,所述预设阈值由移动终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或者,所述预设阈值由用户进行设置;
所述获取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包括:
识别所述待拍照人像的人脸图像,并获取所述人脸图像的第二尺寸;
根据所述第二尺寸和预设人体比例获取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所述根据所述待拍照人像的第一尺寸获取目标转动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预设公式获取所述目标转动角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为:
A=(Amax/Lmax)×L;
其中,Amax为所述感光元件所能旋转的最大转动角度,Lmax为在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中,对所述待拍照人像的腿部进行拉伸处理后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最大身长,L为所述待拍照人像的所述第一尺寸。
CN201610615990.9A 2016-07-29 2016-07-29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254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5990.9A CN106254769B (zh) 2016-07-29 2016-07-29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5990.9A CN106254769B (zh) 2016-07-29 2016-07-29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769A CN106254769A (zh) 2016-12-21
CN106254769B true CN106254769B (zh) 2018-06-29

Family

ID=57606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5990.9A Active CN106254769B (zh) 2016-07-29 2016-07-29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4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793A (zh) * 2018-04-25 2019-11-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智能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2196B1 (en) * 2000-04-04 2005-01-11 Smith & Nephew,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orrection of motion artifacts
CN103795931A (zh) * 2014-02-20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01889A (zh) * 2015-01-20 2015-05-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2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美学的人物图像辅助拍摄方法和系统
CN105516591A (zh) * 2015-12-11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的拍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2196B1 (en) * 2000-04-04 2005-01-11 Smith & Nephew,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orrection of motion artifacts
CN103795931A (zh) * 2014-02-20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01889A (zh) * 2015-01-20 2015-05-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2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美学的人物图像辅助拍摄方法和系统
CN105516591A (zh) * 2015-12-11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的拍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769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4364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KR101714349B1 (ko) 생체 인증 장치와 그 생체 영상 출력제어 방법
EP30649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hotography parameters
ES2922136T3 (es) Determinación de la apertura ocular con un dispositivo de seguimiento ocular
CN106295533B (zh) 一种自拍图像的优化方法、装置和拍摄终端
WO2019011091A1 (zh) 拍照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390252B1 (ko) 이미지 데이터에 가상 조명 조정들을 제공하기 위한 기술
CN10999311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565404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拍照系统
KR20210038644A (ko) 생체 인증 시스템, 생체 인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7832029B (zh) 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4769B (zh) 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00289912A1 (en) Camera arrangement with image modification
CN105611161B (zh) 拍照控制方法、拍照控制装置及拍照系统
CN113452901A (zh) 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9199392A (ja) 虹彩認証方法及び虹彩認証装置
CN108259766B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拍照摄像处理方法
JP6683833B2 (ja)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WO2022074833A1 (ja) 生体検知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08564537A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447927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0628A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31628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45093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83831B (zh) 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