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283B -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3283B
CN106253283B CN201610829644.0A CN201610829644A CN106253283B CN 106253283 B CN106253283 B CN 106253283B CN 201610829644 A CN201610829644 A CN 201610829644A CN 106253283 B CN106253283 B CN 106253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monic
control method
current
circui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96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3283A (zh
Inventor
傅鹏
卢晶
李俊
茆华风
吴亚楠
许留伟
陶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8296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3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3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3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20Active power filtering [AP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初拟可选控制方法;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引入控制校正环节,优化控制方法;校核系统阻抗频率特性和电流放大曲线;验证系统的滤波效果,确定控制方法。本发明依据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电路特点,论述了本控制方法的滤波性能、稳定性及动态性能等。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后,极大的减小了控制系统控制校正环节阶数从而简化了控制器的复杂程度,同时有效的抑制了电网侧的二次谐波以及周边间谐波电流,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谐波治理领域,具体是针对抑制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力装置的负荷特性及运行模式更加复杂化。一些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负荷如大型电弧炉、轧钢机等设备往往要实现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这样的运行方式将直接导致变流器晶闸管触发角不对称、整流器交流系统电流幅值及相位的快速变化、整流变压器直流偏磁和交、直流网络动态谐波耦合等,通常会激发交流侧的低次谐波谐振,如形成较大的2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国标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明确规定了公共电网的2次谐波电压限值和注入公共连接点的2次谐波电流允许值,这种低次谐波谐振对容量较小的电网系统影响更为严重。同时,二次谐波电流会增加输电线路、变压器以及旋转电机的损耗,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正常工作以及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紊乱和加大电气测量误差等多方面的危害。
由有源滤波器(APF)和无源滤波器组(PF)相配合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它的优势是可以有效的利用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装置的特点,在滤波器容量大小、动态响应和调节带宽之间形成一个平衡。无源滤波器的优点是可以为系统提供无功补偿和抑制某次谐波,并且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其缺点是无法滤除较宽的连续频段谐波,并且不可避免的造成旁瓣放大。有源滤波器的优点是可以动态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且响应速度快、有效避免电路谐振等;其缺点是受限于目前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的电压电流水平,大容量有源滤波器成本很高而且控制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合适的控制方法,有效的配合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组从而达到滤除2次谐波以其周边间谐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抑制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具体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控制目标(如以负载谐波电流源、滤波支路电流,电网侧谐波电流或这些指标的组合)将有源滤波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或受控电流源,而不仅仅是狭义的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因为前者更多的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滤波效果和稳定性,而后者更多的是提高控制精度。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引入控制校正环节、优化控制方法、校核系统阻抗频率特性和电流放大曲线、验证系统的滤波效果来确定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基于抑制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电路特征,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
2)、分析在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存在的多种谐波检测点及组合运算检测点,具体包括检测负载谐波源电流、检测电网母线处谐波电流、电网母线处谐波电压及检测滤波支路电流单一或组合运算检测点;
3)、在明确理想情况下将有源滤波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还是电压源的基础上,并结合上述检测点做整个系统的闭环转移函数衡量稳态下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不同影响,考察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整体滤波效果,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4)、分析初步确定的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影响核心是计算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从转移函数中分析参变量对电路整体滤波效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负载谐波电流源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lh,其中,Ilh为负载谐波源的总电流,K为比例系数,IAPF为有源电力滤波器理想输出电流;以电网侧背景谐波电压和负载谐波电流源作为输入量,电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为输出量,则整个电路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21
其中,Ish为电网侧的谐波电流,Ush电网侧的背景谐波电压,Ilh为负载谐波源电流,Za为与有源逆变器并联的基波谐振支路的总阻抗,Zfq为除注入支路外所有无源支路的总阻抗,Zs为电网阻抗;
由上式可知,当K值增大时,电网处谐波电流不会减小,当各阻抗一定时,电路没有对电网谐波电流调节的作用,可知此控制方法并不适用于本电路;
(b)根据电网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sh,输入输出量保持不变,则整个电路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31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整个电路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会有抑制的效果,因此此控制方法暂时可以考虑;
(c)根据电网谐波电压进行控制IAPF=K*Ush,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整个系统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32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电网背景谐波被放大,而且对负载谐波电流也没有抑制作用;
(d)如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由于有源滤波器并联在基波谐振支路的两端,然有源滤波器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含有基波分量,即使一个很小的基波电流分量也可能造成基波谐振支路的电容、电感烧毁及有源滤波器的故障,因此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不适用于本发明;
(e)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根据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进行控制IAPF=K*If,其中If为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之差,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整个电路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33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对于负载谐波电流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所以此控制方法也可利用。
(2)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选定的控制方法必须要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同时兼具较好的动态性能,由于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负载谐波源与电网之间往往还串、并联大量电容、电感元件,因此系统往往会有多个谐振点,此时某些在稳态下滤波效果较好的控制方法可能无法维持系统稳定。应首先根据系统转移函数做出相应闭环特征方程,然后根据相应的稳定判据方法,衡量整个系统稳定性,淘汰使系统无法稳定的控制方法。同时可根据闭环特征根来衡量系统的动态性能。
(3)引入控制校正环节,优化控制方法
由于混合有源滤波电路中往往有超过3条无源支路,加之以与有源滤波器配合的变压器、输出滤波器以及注入支路,整个系统往往是一个超过5阶的系统,因此,即使确定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系统稳定,但在控制的角度上往往存在着稳态临界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入合适的控制校正环节,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4)校核系统阻抗频率特性和电流放大曲线
单纯的无源滤波器或者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静止无功补偿)设备,尤其是装设了谐振点在3次的无源滤波支路的滤波器,往往会造成负载谐波源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电流在电网母线处整体放大,甚至在这个谐波频段会出现并联谐振点,因此在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提出相应控制方法后,需要进行电路阻抗频率扫描和给出谐波电流放大曲线。
(5)验证系统的滤波效果,确定控制方法
在理想情况下,可将有源滤波器的整体作为受控电流源对待,但实际上控制器不可能做到完全瞬时、准确跟踪,且有源滤波器配套输出滤波及耦合变压器等,因此需要验证整个系统的滤波效果,最终确定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效益在于:
(1)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本控制方法是将目标检测点进行运算组合,在实际工程实现中不管使用模拟电路还是数字控制的方法都能完成。同时由于控制方法的正确选择和优化,极大降低了有源滤波器本身的控制难度,有效的降低了控制电路阶数,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
(2)系统稳定,滤波效果好。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负载谐波源与电网母线之间往往还并联着多条无源滤波支路,导致整个系统存在多个谐振点,这与直接使用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补偿有着原理上的区别。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合适的控制方法即恰当的有源无源配合方法,确保系统稳定性及其滤波效果。
(3)适应性强,动态性能好。负载谐波源往往是变化极快、频谱极其丰富的谐波电流源,但目前谐波检测手段以及有源滤波器的整体响应时间还不能及时跟踪反馈,本方案在原理上是利用受控源改变系统的阻抗从而达到滤波效果,因此对于不同的谐波源负载适应性强,动态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给出了相关实施例附图。
图1本发明一实施实例原理图
图2未投有源滤波装置及注入支路系统阻抗频率特性
图3投入有源滤波装置及注入支路的负载谐波电流放大曲线
图4系统在0.5s投入有源滤波装置及注入支路690V母线处总电流
图5系统在0.5s投入有源滤波装置及注入支路690V母线处二次谐波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引入控制校正环节、优化控制方法、校核系统阻抗频率特性和电流放大曲线、验证系统的滤波效果来确定控制方法。
由图1所示的实例原理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选择注入支路的谐波电流与所有负载谐波源电流之差经过带通滤波环节后与一个比例倍数K相乘后得到的电流值作为受控电流源注入电路中。常规的控制方法有如根据负载谐波源电流进行控制、根据电网谐波电流或电网谐波电压进行控制将有源电力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或者受控电流源等方法。本发明证明在抑制2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式有源滤波电路中,并不是所有的常规控制方法都有抑制谐波的效果。
1.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基于抑制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电路特征,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
(2)、分析在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存在的多种谐波检测点及组合运算检测点,具体包括检测负载谐波源电流、检测电网母线处谐波电流、电网母线处谐波电压及检测滤波支路电流单一或组合运算检测点;
(3)、在明确理想情况下将有源滤波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还是电压源的基础上,并结合上述检测点做整个系统的闭环转移函数衡量稳态下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不同影响,考察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整体滤波效果,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4)、分析初步确定的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影响核心是计算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从转移函数中分析参变量对电路整体滤波效果的影响,以下是本发明给出的不同控制方法下本电路的闭环转移函数,可以清晰得到系统在稳态下的滤波性能:
(a)根据负载谐波电流源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lh,其中,Ilh为负载谐波源的总电流,K为比例系数,IAPF为有源电力滤波器理想输出电流;以电网侧背景谐波电压和负载谐波电流源作为输入量,电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为输出量,则整个电路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61
其中,Ish为电网侧的谐波电流,Ush电网侧的背景谐波电压,Ilh为负载谐波源电流,Za为与有源逆变器并联的基波谐振支路的总阻抗,Zfq为除注入支路外所有无源支路的总阻抗,Zs为电网阻抗;
由上式可知,当K值增大时,电网处谐波电流不会减小,当各阻抗一定时,电路没有对电网谐波电流调节的作用,可知此控制方法并不适用于本电路;
(b)根据电网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sh,输入输出量保持不变,则整个电路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62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整个电路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会有抑制的效果,因此此控制方法暂时可以考虑;
(c)根据电网谐波电压进行控制IAPF=K*Ush,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整个系统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71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电网背景谐波被放大,而且对负载谐波电流也没有抑制作用;
(d)如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由于有源滤波器并联在基波谐振支路的两端,然有源滤波器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含有基波分量,即使一个很小的基波电流分量也可能造成基波谐振支路的电容、电感烧毁及有源滤波器的故障,因此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不适用于本发明;
(e)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根据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进行控制IAPF=K*If,其中If为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之差,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整个电路的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72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K值增大时对于负载谐波电流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所以此控制方法也可利用。
由上可知,从稳态滤波效果的角度,本发明的论证结果是根据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和根据电网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的控制方法都是可行的。
2.上述分析的控制方法都是基于电路在稳态下的分析,没有考虑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闭环稳定性,本发明验证了可能的控制方法的动态稳定性,具体的实施步骤是:
(1)由电路转移函数得出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2)由电路闭环特征方程,由Routh-Hurwitz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由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列出电路的所有零极点;
根据电网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情况下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Zcc+Za)(Zfq+Zs)+ZfqZs-KZfqZa=0
根据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Zcc+Za-KZa)(Zfq+Zs)+ZfqZs=0
将此特征方程求解极点可知,根据电网谐波电流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电路是不稳定的(多个闭环极点落在虚轴右侧),至少需要引入6阶以上的控制校正环节,而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本发明证明传统的一些控制方法在基于二次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是不可行的。
3.图1中的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有6条支路,加之以与有源滤波器配合的变压器、输出滤波器等,整个系统会有稳态临界问题,即共轭闭环极点虽落在虚轴左侧,但距虚轴较近,随着装置长时间运行,支路会有副边调谐等问题即系统的电路参数发生变化,此时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会有很大的威胁。加入一阶惯性校正环节,确保系统的稳定及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一阶惯性环节的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81
由于本装置抑制的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因此G(s)选取需要对二次谐波周边的频率段有很好的动态跟踪性能,可选T=5ms,由于控制方法中已有比例控制环节,这里的k可取1。
4.校核负载谐波源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电流在电网母线处没有放大现象,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给出了系统未投有源滤波装置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确定其在二次谐波周边频谱范围有并联谐振点;其次给出谐波电流放大曲线,保证混合有源滤波装置投入后在本频率段谐波电流不会放大,此处重点考虑负载谐波源的影响,可以忽略来自电网背景谐波的影响,因此放大关系如下式:
Figure GDA0002536219260000082
5.按照系统的实际情况,实例验证了整个系统的滤波效果,如图4和图5所示。实际系统包括了电网阻抗、各滤波支路、注入支路、有源滤波器、控制电路、直流屏电路及监控和保护电路等。可以看出本方案对二次谐波有很好的滤波效果,同时比例环节K=3就可以满足要求,使得装置整体容量不需要很大。

Claims (2)

1.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
步骤(2)、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步骤(3)、引入控制校正环节,优化控制方法;
步骤(4)、校核系统阻抗频率特性和电流放大曲线;
步骤(5)、验证系统的滤波效果来确定控制方法;
其中,通过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初拟可选控制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1)、基于抑制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电路特征,分析各种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影响;
(1-2)、分析在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中存在的多种谐波检测点及组合运算检测点,具体包括检测负载谐波源电流、检测电网母线处谐波电流、电网母线处谐波电压及检测滤波支路电流单一或组合运算检测点;
(1-3)、在明确理想情况下将有源滤波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还是电压源的基础上,并结合上述检测点做整个系统闭环转移函数衡量稳态下不同控制方法对电路的不同影响,考察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整体滤波效果,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基于二次谐波及其周边间谐波的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1-4)、分析初步确定的不同控制方法对系统的影响的核心是计算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从转移函数中分析参变量对系统整体滤波效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负载谐波电流源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Ih,其中,IIh为负载谐波源的总电流,K为比例系数,IAPF为有源电力滤波器理想输出电流;以电网侧背景谐波电压和负载谐波电流源作为输入量,电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为输出量,则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FDA0002536219250000011
其中,Ish为电网侧的谐波电流,Ush电网侧的背景谐波电压,IIh为负载谐波源电流,Za为与有源逆变器并联的基波谐振支路的总阻抗,Zfq为除注入支路外所有无源支路的总阻抗,Zs为电网阻抗;
由上式可知,当K值增大时,电网处谐波电流不会减小,当各阻抗一定时,电路没有对电网谐波电流调节的作用,可知此控制方法并不适用于本电路;
(b)根据电网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sh,输入输出量保持不变,则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FDA0002536219250000021
由此公式得出,当K值增大时,电路网侧的谐波电流值会有抑制的效果,因此此控制方法暂时能够考虑;
(c)根据电网谐波电压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Ush,则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FDA0002536219250000022
由此公式得出,当K值增大时,电网背景谐波被放大,而且对负载谐波电流也没有抑制作用;
(d)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由于有源滤波器并联在基波谐振支路的两端,有源滤波器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输出基波分量,即使有源逆变器发出很小的基波电流也可能造成基波谐振支路的电容、电感烧毁及有源滤波器的故障,因此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压源不适用于本电路;
(e)根据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将有源逆变器控制为受控电流源,即IAPF=K*If,其中If为注入支路和负载谐波电流之差,则系统闭环转移函数为:
Figure FDA0002536219250000023
由此公式得出,当K值增大时对于负载谐波电流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所以此控制方法也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衡量选定控制方法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具体过程如下:
先根据系统转移函数做出相应闭环特征方程,根据相应的稳定判据方法,衡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引入适用于二次谐波频域的5ms惯性延时校正函数,兼顾惯性延时校正函数与系统转移函数,根据闭环特征根分布衡量动态性能,确定控制方法。
CN201610829644.0A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253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9644.0A CN106253283B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9644.0A CN106253283B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283A CN106253283A (zh) 2016-12-21
CN106253283B true CN106253283B (zh) 2020-09-01

Family

ID=5760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9644.0A Active CN106253283B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3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121B (zh) * 2017-07-07 2020-0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虚拟电阻型有源滤波控制策略
CN107749626B (zh) * 2017-12-04 2021-03-23 梁克昌 能排除背景谐波电压影响检测真实滤波效果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9361C (zh) * 2006-12-01 2009-02-04 山东山大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32723B (zh) * 2011-09-21 2014-04-09 湖南大学 自动谐振式电力滤波与连续无功补偿的实现方法
CN102832631B (zh) * 2012-09-07 2015-04-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质量一体化治理方法
CN104158513B (zh) * 2014-08-13 2017-05-10 武汉理工大学 无变压器型混合电力滤波器及设计方法
CN104466963A (zh) * 2014-12-11 2015-03-25 湖南大学 一种电力感应调控滤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283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0187B (zh) 基于有源可调复阻抗精确调谐控制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相残压抑制方法
US20070014132A1 (en) Comprehensive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 for substation in power system
CN106655144A (zh) 基于双闭环控制的配电网故障有源电压消弧方法及装置
Khederzadeh et al. STATCOM modeling impacts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istance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CN112271714B (zh) 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259472B (zh) 大型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反振荡自适应抑制系统
CN106253283B (zh) 一种基于二次谐波混合有源滤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103500B (zh) 一种计及阻尼电阻的谐振接地配电网对地参数测量方法
Li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lexible arc suppression device based on proportional series lagging control
Wu et 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current-limiting control for grid-forming capability enhancement of VSCs under large grid disturbances
CN207472983U (zh) 一种基于prbs扰动注入的电网阻抗在线辨识装置
CN105610145A (zh) 一种功率可回馈的有源全谐波消弧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Wang et al. Suppression strategy on neutral point overvoltage in resonant grounding system considering single line-to-ground fault
Abardeh et al. Effects of TCSC parameters and control structure on damping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CN107294096A (zh) 一种考虑交流滤波器的确定机组作用系数方法
Xie et al. Damping multimodal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using a generator terminal subsynchronous damping controller
Yang et al. A combined regulation method of transient power angle stability control and fault current suppression for VSG
CN109709429A (zh) 风电系统铁磁谐振分析方法及装置
Wei et al. Research on harmon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
Kolagar et al.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n a steel industrial plant with several operating electric arc furnaces utilizing open‐loop controlled TCR/FC compensators
Routimo et al. Flicker mitigation with a hybrid compensator
CN206490439U (zh) 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有源抑制装置
Chen et al. The three-phase unbalanced overvoltage sup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double-loop PI control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Tavakkoli et al. A Simulink study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by using STATCOM
Cetin et al.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Voltage Unbalance Standards Results for Different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Points: A Study on MV grid in Turk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