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2886A -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2886A
CN106252886A CN201610763364.4A CN201610763364A CN106252886A CN 106252886 A CN106252886 A CN 106252886A CN 201610763364 A CN201610763364 A CN 201610763364A CN 106252886 A CN106252886 A CN 10625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ultiple submatrixes
delay line
alpha
antenna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33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维敏
金伟
王榕
沈晓卫
林志强
姚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filed Critical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6107633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2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2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多子相控阵阵天线,建立卫星方向的中心频率信号在相邻子阵间产生的空间相位差模型;2)利用单套延迟线对多子阵天线波束指向漂移进行两级相位补偿,计算得到延迟线长度差ΔL和对应的波束指向仰角β;3)采用多套延迟线改善多子阵天线波束指向的频率响应,先将多子阵天线扫描范围进行平均分区,计算每个扫描范围对应的那套延迟线的长度差,该方法可以实现天线与卫星的准确对准,并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系统天线波束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动中通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实现宽带移动通信的有效手段,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应急指挥、信息实时传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中通天线集成在移动的载体上,有限的空间限制了动中通的几何尺寸,特别是在高度上有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抛物面天线体积较大,高度难以降低,而平板动中通采用强制馈电的方式,不需要副反射面和馈源,结构紧凑,在降低天线高度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当前低轮廓的动中通天线大部分采用平板天线,目前国内外降低平板动中通天线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电子相控阵体制、波束预倾斜体制、多子阵体制和机械相控阵等,由于我国纬度跨度较大,波束预倾斜体制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而电子相控阵体制成本太高昂,不适合推广应用。因此多子阵技术是目前降低动中通天线的主要途径。
馈电系统是多子阵天线与通信终端的桥梁,是天线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传输和控制射频信号的各种射频装置的总称,主要任务是进行相位调整、信号合并和极化匹配。因此,馈电系统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多子阵天线和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在相控阵天线的馈电网络中,最重要的移相设备主要是移相器和延迟线。其中移相器的相移值与信号频率无关,信号频率变化会导致天线波束指向发生偏移。延迟线又称延迟器,具有群延时相同的特点,当采用实时延迟器补偿空间波程差时,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天线带宽,但其价格十分昂贵。相控阵天线中带宽的限制一般是由于用移相器代替时延器件来扫描波束造成的。对于用相位而不是时延控向的阵列,由于频率的变化,天线波束指向将发生偏移,这一现象又称为相控阵天线的“孔径效应”。
为改善天线波束的指向频率响应,一般采用实时延迟器替代移相器实现天线波束扫描。对于甚宽带阵列(倍频程或多倍频程),一般需要在每个天线单元后放置一个实时延迟器件。然而,由于实时延迟器件非常昂贵,这种结构一般只能适用于相对较小的甚宽带阵列。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Mailloux RJ分析了两种折中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分数带宽阵列。
一是在单元级上使用移相器,而在子阵级上插入时间延迟。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容易构建,而且可在子阵级上为模拟、光学和数字时间延迟器提供安装空间,但是它会产生显著的量化副瓣。第二种方法是将一整套时延器件或时延多波束网络与一整套移相器进行合成,这些网络只能在很小数目的波束位置上提供精确的时间延迟。相比于子阵级时间延迟技术,该方法不会在阵列中引起周期性相位误差,因而也不会使副瓣上升,然而由于每个阵列单元需要不同组的延迟线,当固定时延的位置数目较多时,该方法比子阵级时间延迟技术更为复杂,造价也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天线波束指向的频率响应,提高多子阵天线的带宽,并且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为α0,信号中心频率为f0,建立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当信号中心频率f0变为f1时,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会发生漂移,计算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
2)当利用单套延迟线时,则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采用两级相位补偿技术改善天线波束指向频率响应,具体的,当多子阵天线中子阵的间距相等时,则延迟线长度呈等差数列,即Li+1-Li=ΔL,其中,Li为第i个延迟线的长度,计算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再设相邻子阵的移相差为0,长度差为ΔL的延迟线组正好使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处,多子阵天线的仰角扫描范围α=[αminmax],则天线的最大指向偏差发生在仰角αmin或αmax处,令Δα(αmin)=-Δα(αmax),计算得到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然后根据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
当采用多套固定长度延迟线进行延时补偿时,将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随意划分为S1,S2,…,SP共P个区域,当卫星位于第i个区域Si时,馈线系统自动切换到第i套延迟线以合成天线波束,其中,i=1,2,…,P,设各区域两端的指向偏差相等,则将多子阵天线按照扫描范围平均划分,计算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然后根据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
步骤1)中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为:
φ ( f 0 , α 0 ) = 2 πf 0 c d cosα 0 - - - ( 1 )
其中,f0为信号中心频率,α0为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c为光速,d为子阵间隔。
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为:
Δ α ( α 0 ) = f 1 - f 0 f 1 tanα 0 - - - ( 2 ) .
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为:
其中,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长度差ΔL表达式为:
c o s β = s i n ( α m i n + α m a x ) sinα min + sinα max - - - ( 4 )
Δ L = d c o s β ϵ r - - - ( 5 )
其中,αmin及αmax分别为多子阵天线扫描的最小角度及最大角度,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当延迟线的数量为2套时,则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划分处的角度α1=(αminmax)/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当利用单套延迟线进行两级相位补偿时,则根据多子阵天线的仰角扫描范围及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确定延迟线的长度差ΔL;当采用多套固定长度延迟线进行延时补偿时,则将多子阵天线按照扫描范围平均划分,然后计算每套延迟线的长度差,从而利于延迟线来改善天线波束指向的频率响应,操作简单,原理可靠,操作易行,并且可以推广到不等间隔多子阵天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采用两级单套延迟线进行相位补偿的多子阵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采用多套延迟线进行相位补偿时切换波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及图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为α0,信号中心频率为f0,建立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当信号中心频率f0变为f1时,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会发生漂移,计算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
2)当利用单套延迟线时,则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采用两级相位补偿技术改善天线波束指向频率响应,具体的,当多子阵天线中子阵的间距相等时,则延迟线长度呈等差数列,即Li+1-Li=ΔL,其中,Li为第i个延迟线的长度,计算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再设相邻子阵的移相差为0,长度差为ΔL的延迟线组正好使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处,多子阵天线的仰角扫描范围α=[αminmax],则天线的最大指向偏差发生在仰角αmin或αmax处,令Δα(αmin)=-Δα(αmax),计算得到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然后根据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其中,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长度差ΔL表达式为:
c o s β = s i n ( α m i n + α m a x ) sinα min + sinα max - - - ( 4 )
Δ L = d c o s β ϵ r - - - ( 5 )
其中,αmin及αmax分别为多子阵天线扫描的最小角度及最大角度,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当采用多套固定长度延迟线进行延时补偿时,将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随意划分为S1,S2,…,SP共P个区域,当卫星位于第i个区域Si时,馈线系统自动切换到第i套延迟线以合成天线波束,其中,i=1,2,…,P,设各区域两端的指向偏差相等,则将多子阵天线按照扫描范围平均划分,计算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然后根据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
步骤1)中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为:
φ ( f 0 , α 0 ) = 2 πf 0 c d cosα 0 - - - ( 1 )
其中,f0为信号中心频率,α0为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c为光速,d为子阵间隔。
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为:
Δ α ( α 0 ) = f 1 - f 0 f 1 tanα 0 - - - ( 2 ) .
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为:
其中,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当延迟线的数量为2套时,则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划分处的角度α1=(αminmax)/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为α0,信号中心频率为f0,建立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当信号中心频率f0变为f1时,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会发生漂移,计算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
2)当利用单套延迟线时,则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采用两级相位补偿技术改善天线波束指向频率响应,具体的,当多子阵天线中子阵的间距相等时,则延迟线长度呈等差数列,即Li+1-Li=ΔL,其中,Li为第i个延迟线的长度,计算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再设相邻子阵的移相差为0,长度差为ΔL的延迟线组正好使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处,多子阵天线的仰角扫描范围α=[αminmax],则天线的最大指向偏差发生在仰角αmin或αmax处,令Δα(αmin)=-Δα(αmax),计算得到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然后根据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的长度差ΔL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
当采用多套固定长度延迟线进行延时补偿时,将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随意划分为S1,S2,…,SP共P个区域,当卫星位于第i个区域Si时,馈线系统自动切换到第i套延迟线以合成天线波束,其中,i=1,2,…,P,设各区域两端的指向偏差相等,则将多子阵天线按照扫描范围平均划分,计算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然后根据每个扫描区域对应的延迟线长度差进行多子阵天线波速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相邻子阵的空间相位差模型为:
φ ( f 0 , α 0 ) = 2 πf 0 c d cosα 0 - - - ( 43 )
其中,f0为信号中心频率,α0为多子阵天线的对星仰角,c为光速,d为子阵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波束指向的漂移量Δα(α0)为:
Δ α ( α 0 ) = f 1 - f 0 f 1 tanα 0 - - - ( 2 )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延迟线长度差所补偿的子阵相位差Δφ线为:
其中,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子阵天线的阵因子方向图的波束指向仰角β的值及延迟线长度差ΔL表达式为:
c o s β = s i n ( α m i n + α m a x ) sinα min + sinα max - - - ( 4 )
Δ L = d cos β ϵ r - - - ( 5 )
其中,αmin及αmax分别为多子阵天线扫描的最小角度及最大角度,εr为延迟线的相对介电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延迟线的数量为2套时,则多子阵天线的扫描范围划分处的角度α1=(αminmax)/2。
CN201610763364.4A 2016-08-29 2016-08-29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Pending CN106252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3364.4A CN106252886A (zh) 2016-08-29 2016-08-29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3364.4A CN106252886A (zh) 2016-08-29 2016-08-29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2886A true CN106252886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3364.4A Pending CN106252886A (zh) 2016-08-29 2016-08-29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2886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575A (zh) * 2016-12-26 2017-05-17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装置及方法
CN109346842A (zh) * 2018-08-27 2019-02-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波宽可调的天线
CN109412706A (zh) * 2018-11-09 2019-03-01 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测向天线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0459877A (zh) * 2018-05-08 2019-11-15 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测量阵列天线的相位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11009723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结构的显示设备
CN112072309A (zh) * 2020-09-03 2020-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步进补偿低成本相控阵天线架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13823921A (zh) * 2021-11-23 2021-12-21 成都锐芯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阵面相控阵天线系统及其校准方法
CN114361796A (zh) * 2022-01-18 2022-04-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大瞬时带宽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220216621A1 (en) * 2021-01-05 2022-07-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ntenna structure and array antenna module
CN115037352A (zh) * 2022-05-06 2022-09-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卫星波束对准增强的降噪方法
CN115580339A (zh) * 2022-10-08 2023-01-06 江苏领创星通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波束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904A (zh) * 2010-08-04 2010-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移动卫星通信多子阵平板天线阵及其优化方法
JP5289092B2 (ja) * 2009-02-17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9092B2 (ja) * 2009-02-17 2013-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CN101916904A (zh) * 2010-08-04 2010-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移动卫星通信多子阵平板天线阵及其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志强等人: "多子阵平板天线波束指向频率响应分析与固定长度延迟线应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575A (zh) * 2016-12-26 2017-05-17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装置及方法
CN106684575B (zh) * 2016-12-26 2023-06-30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波束天线装置及方法
CN110459877A (zh) * 2018-05-08 2019-11-15 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测量阵列天线的相位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10459877B (zh) * 2018-05-08 2021-11-19 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测量阵列天线的相位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09346842A (zh) * 2018-08-27 2019-02-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波宽可调的天线
CN111009723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结构的显示设备
CN109412706A (zh) * 2018-11-09 2019-03-01 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测向天线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9412706B (zh) * 2018-11-09 2021-06-08 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测向天线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2072309A (zh) * 2020-09-03 2020-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步进补偿低成本相控阵天线架构及其设计方法
US11664606B2 (en) * 2021-01-05 2023-05-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ntenna structure and array antenna module
US20220216621A1 (en) * 2021-01-05 2022-07-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ntenna structure and array antenna module
CN113823921A (zh) * 2021-11-23 2021-12-21 成都锐芯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阵面相控阵天线系统及其校准方法
CN114361796A (zh) * 2022-01-18 2022-04-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大瞬时带宽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361796B (zh) * 2022-01-18 2023-07-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大瞬时带宽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方法
CN115037352A (zh) * 2022-05-06 2022-09-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卫星波束对准增强的降噪方法
CN115037352B (zh) * 2022-05-06 2023-06-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卫星波束对准增强的降噪方法
CN115580339A (zh) * 2022-10-08 2023-01-06 江苏领创星通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波束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80339B (zh) * 2022-10-08 2023-12-29 江苏领创星通卫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波束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2886A (zh)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Pan et al. A 10 240-element reconfigurable reflectarray with fast steerable monopulse patterns
CN102414922B (zh) 用于卫星通信的宽带天线系统
CN103022728B (zh) 偏馈抛物面多波束天线馈源阵列的设计方法
CN101218761B (zh) 无源中继器天线
US20080122683A1 (en) Monopulse antenna track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of multiple sources
CN111624565B (zh) 大型共形相控阵系统多区域联合波束跟踪方法
CN106025561A (zh) 一种一比特数字编码微带反射阵天线
CN101916904A (zh) 移动卫星通信多子阵平板天线阵及其优化方法
CN210224293U (zh) 一种固定扇形波束cts阵列天线
Euzière et al. Time modulated array for dual function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CN103119467A (zh) 用于雷达传感器的天线系统
CN103840872A (zh) 生成天线的权值的装置、方法和维护管理设备
CN111813135B (zh) 双坐标系全空域阵列波束跟踪方法
CN106301512B (zh) 一种基于时延量化误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CN112864622A (zh) 一种基于弧形阵列天线的波束方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25715A (zh) 一种卫星导航接收设备波束形成的方法
CN106209214B (zh) 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化的多子阵天线波束切换方法
CN111063994A (zh) 基于超表面子阵列的基站天线及其电调方法
CN207587956U (zh) 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
US11677456B2 (en) Forming a beam from a subscriber module of a fixe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90882A1 (en)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system forming a beam by selecting from a pre-determined plurality of antenna weight vectors
Manoochehri et al. A new method for designing high efficiency multi feed multi beam reflector antennas
Haupt et al. Pulse dispersion in phased arrays
CN104882681A (zh) 圆极化天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