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1585A -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1585A
CN106251585A CN201610526648.1A CN201610526648A CN106251585A CN 106251585 A CN106251585 A CN 106251585A CN 201610526648 A CN201610526648 A CN 201610526648A CN 106251585 A CN106251585 A CN 106251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straight line
earthquake
lin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66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1585B (zh
Inventor
占行波
占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ian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占行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占行波 filed Critical 占行波
Priority to CN2016105266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1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1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1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1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1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01Measuring or predicting earthquak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领域,属地震预报新发明,其特征在于:采用诸多地下水温监测点(1)标注在对应地域地图上,形成预测地震预报的网状分布图(2),当某处将要发生地震时,将所有报警点(3)在分布图上对应标出,然后选择四个不同方向的低温报警点(4、5)和高温报警点(6、7),通过在分布图(2)上对该四个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的直线(8、9)及其延伸线(10、11),采用等腰三角形等几何图解法寻找出各直线的直线对中点(23、35),即可获得要将来临的地震中心区域(45)位置和地震波及范围(46)预报信息,做到地震来临前有预报、有防范,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Description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地震预报,尤其是一种采用多点监测地下水温变化,利用四个报警点的交叉线及其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来临前具体位置和波及范围的方法,属地震领域地震预报新发明。
背景技术
对于地震给人类都来的灾难众所周知,尽管人类对地震预防做出努力,然而,地震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唯独的希望只能是获得预报,才能使人们早知道、早防范,得到早预防,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可是,迄今为止,对于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个空白。之前,本人对地震预报从事了一项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37902.9“地下水温监测地震预报装置”的研究,并通过模拟实验获得了成功,为地震预报打开了一条通道,本申请是继201610137902.9“地下水温监测地震预报装置”的进一步研究,采用诸多地下水温监测点形成网状系统分布,并将其按比例标注在地图上形成预测地震预报的分布图,当某处将要发生地震时,地下板块发生移位、碰撞,地下水温升高,安装在该处及四周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即发出报警,将所有报警点在网状系统监测点分布图上一一对应标出,然后选择四个不同方向的报警点,以两个低温报警点与两个反方向高温报警点为依据,通过在上述分布图上对该四个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线的直线及其延伸线、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出中心点,即可获得即将来临的地震中心的具体位置和波及范围,做到地震来临前有预报、有防范,达到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因此,本发明采用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实现地震预报的内容更具体、更现实、目标更明确、意义更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水温监测地震预报装置,使之更具体、更准确、更有效地实现地震预报,为人类服务,发明出一种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使之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将要发生的具体地点位置和地震波波及范围,其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包含在地面上设置有诸多地下水温升高时会发出报警声和显示温度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及其报警装置、实时温度显示装置、恒定温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监测地震预报区域,按人口居住密度、城镇、乡村、山川、海洋及其工程设施的地面上,以纵横相隔数公里或数十公里、数百公里的位置,设置一个地下水温监测点,形成N个不规则分布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网状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对地下水温不间断的监测,并将各地下水温监测点在地面上的分布状况按比例标注在对应区域地图上形成分布图;当某地将有地震发生时,该地及其四周的地下水温会发生逐步升高的现象,设置在该地及四周的地下水温报警装置即发出报警并显示温度,将所有报警点在对应分布图上标出并在两个相邻方向选出两个低温报警点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的四个不同的方向报警点,通过分别在该四个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线的直线及其延伸线,并在该两条直线及延伸线上,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标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及地震波及范围的信息,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其具体步骤方法是:
步骤一,将地面上各地下水温监测点的分布状况按实际比例、地名标注在对应地图分布图上;
步骤二,在分布图上标出所有报警点;
步骤三,在标出的报警点中,根据实时温度显示装置的温度显示,首先在四个不同的方向选取两个温度最低或偏低的低温报警点与该两个相对面的另两个温度最高或偏高的高温报警点,分别将该四个报警点中的低温报警点和对面的高温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的直线、并向高温报警点一端分别画出各自直线的延伸线;
步骤四,择取两条直线对中点,是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及地震波及范围的关键,其直线对中点是直线长度加延伸线长度的1/2,由此可见,直线对中点的择取,获得延伸线长度是关键,它与直线上不同温度的高温报警点和低温报警点的温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择取两条直线延伸线的长度,可采用对各含延伸线的直线画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图解获得,其具体方法是:
分别在一条直线的两个报警点上画以低温报警点与该直线为夹角的低温报警点等角边和以高温报警点与该直线为夹角的高温报警点等角边,该两等角边与该直线形成等腰三角形,然后在该两等角边交叉点画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平行线,又在该高温报警点画与低温报警点等角边平行的高温反向等角边,该等角边与高温等角边、直线平行线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倒立等腰三角形,并在高温反向等角边与直线平行线的交叉点画与该直线延伸线垂直的等角交叉点垂直线,取该垂直线与延伸线交汇处直角点到高温报警点的1/2处长度为延伸线择取点,即获得该延伸线的长度为该延伸线择取点到该高温报警点的长度,又取延伸线择取点到低温报警点直线的1/2长度,既是该直线的直线对中点;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另一条直线的延伸线长度和直线对中点;
步骤五,寻找地震中心点:分别在两条直线的直线对中点上画与另一条直线平行的对中点平行线,该两条平行线的交汇点便是地震中心点;
步骤六,确定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及范围:通过以中心点为圆心、分别以报警点中最低温度报警点和最高温度报警点、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为半径画圆,以最高温度报警点或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中心区域,从该地震中心区域以外到以最低温度报警点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波及范围,通过上述几何图解法对应分布图及其地图比例标尺,即可获得将要发生地震的具体地点、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及范围资料,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
本发明采用图解法,将设置在地面上不规则分布形成网状监测系统的诸多地下水温监测点,按比例标注在对应地区位置的地图上,当某地将要发生地震,地下水温升高,对应水温升高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即发出报警,通过对其中四个不同方向相对面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线的两条直线及其延伸线,采用画等腰三角形获取延伸线择取点、直线对中点、地震中心点以及以地震中心点为圆心画圆,即可获得较准确的地震具体地点位置和地震中心区域、地震波波击范围的信息,实现有效的预报,进一步解决了地震预报的具体位置和地震中心区域、波击范围的实际性问题,在地震到来之前,人们可以获得早知道早预防,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来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地面地下水温监测点标注在地图上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2为报警点示意图;
附图3为选择四个报警点并画出交叉线直线及延伸线示意图;
附图4为直线8延伸线长度及其对中点择取示意图;
附图5为直线9延伸线长度及其对中点择取示意图;
附图6为寻找地震中心点示意图;
附图7为确定地震中心区域和波及范围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附图1中:1、为地下水温监测点,1-1、为报警装置,1-2为实时温度显示装置,1-3、为恒定温度显示装置,2、为分布图;
附图2中:3、为报警点;
附图3中:4、5为低温报警点,6、7为高温报警点,8、9为直线,10、11为延伸线;
附图4、5中:12、24、为低温报警点等角边,13、25、为高温报警点等角边,14、26、为等角边交叉点,15、27、为等腰三角形,16、28、为直线平行线,17、29、为高温报警点反向等角边,18、30、为等角交叉点,19、31、为倒立等腰三角形,20、32、为等角交叉点垂直线,21、33、为直角点,22、34、为延伸线择取点,23、35、为直线对中点;
附图6中:36、37、为对中点平行线,38、为地震中心点;
附图7中:39、为最高温度报警点,40、为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41、为最低温度报警点,42、为最高温度半径,43、为接近最高温度半径,44、为最低温度半径,45、为地震中心区域,46、为地震波及范围。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包含在地面上设置有诸多地下水温升高时会发出报警声和显示温度的地下水温监测点(1)及其报警装置(1-1)、实时温度显示装置(1-2)、恒定温度显示装置(1-3),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监测地震预报区域,按人口居住密度、城镇、乡村、山川、海洋及其工程设施的地面上,以纵横相隔数公里或数十公里、数百公里的位置,设置一个地下水温监测点(1),形成N个不规则分布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网状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对地下水温不间断的监测,并将各地下水温监测点(1)在地面上的分布状况按比例标注在对应区域地图上,形成附图1的地下水温监测点标注在地图上的分布图(2);由于各地下水温监测点处在恒温层,平时各自的地下水温基本上是恒定的,当某地将有地震发生时,该地及其四周的地下水温发生逐步升高的现象,设置在该地及四周的地下水温报警装置(1-1)即发出报警,实时温度显示装置(1-2)与恒定温度显示装置(1-3)的地下水恒温数值明显偏高的温度显示;将所有报警点(3)在分布图(2)上对应位置标出,并在两个相邻方向选出两个低温报警点(4、5)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6、7)的四个不同的方向报警点,通过分别在该四个报警点中画形成交叉线的直线(8、9)及其延伸线(10、11),并在该两条直线及延伸线上,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标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23、35),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38)、地震中心区域(45)具体地点及地震波及范围(46)的信息,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
其具体步骤方法是:
步骤一,将地面上各地下水温监测点(2)的分布状况按实际比例、地名标注在对应地图分布图(2)上,如附图1;
步骤二,在分布图(2)附图1上标出所有报警点(3),形成附图2;
步骤三,按附图3,在标出的报警点(3)中,根据实时温度显示装置(1-2)温度显示,首先在四个不同的方向,选取两个温度最低或偏低的低温报警点(4、5)与该两个相对面的另两个温度最高或偏高的高温报警点(6、7),分别将该四个报警点中的低温报警点(4)和对面的高温报警点(6)画直线(8)相连、并向高温报警点(6)方向画延伸线(10),将低温报警点(5)和对面的高温报警点(7)画直线(9)相连、并向高温报警点(7)方向画延伸线(11),并且使该两条直线(8、9)形成交叉线;
步骤四,择取两条直线(8、9)的直线对中点(23、35),是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38)、地震中心区域(45)及地震波及范围(46)的关键,其每条直线对中点(23、35)是各自直线(8、9)长度加延伸线(10、11)长度的1/2,由此可见,直线对中点(23、35)的择取,获得延伸线(10、11)长度是关键,它与直线上不同温度的高温报警点和低温报警点的温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地面上分布的各地下水温监测点(1),根据不同场合和或受环境限制,纵横相邻距离不等呈不规则的分布,但是,地震前地下水温的传导,犹如抛石落水一样,从地震中心有规律地向四周扩散传导,随着扩散传导距离的增加,由最高温逐步变成最低温,因此,各报警点(3)位于地震中心的距离不同,其显示的温度也不同,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对于择取两条直线(8、9)延伸线(10、11)的长度,可采用对各直线(8、9)画等腰三角形((19、27)的几何图解获得,其具体方法是:
按附图4,分别在直线(8)的两个报警点(4、6)上画以低温报警点(4)与该直线为夹角的低温报警点等角边(12)和以高温报警点(6)与该直线为夹角的高温报警点等角边(13),该两等角边与该直线(8)形成等腰三角形(15),然后在该两等角边交叉点(14)画与该直线(8)平行的直线平行线(16),又在高温报警点(6)画与低温报警点等角边(12)平行的高温报警点反向等角边(17),该等角边与高温报警点等角边(13)、与直线(8)平行的直线平行线(16)形成等腰三角形(15)的倒立等腰三角形(19),并在高温反向等角边(17)与直线平行线(16)的等角交叉点(18)画与该直线延伸线(10)垂直的等角交叉点垂直线(20),取该垂直线与延伸线(10交汇处直角点(21)到高温报警点(6)的1/2长度为该延伸线择取点(22),又取该延伸线择取点(22)到低温报警点(4)直线(8)的1/2长度既是该直线(8)的直线对中点(23);
采用同样的方法,按附图5,分别在直线(9)的两个报警点(5、7)上画以低温报警点(5)与该直线为夹角的低温报警点等角边(24)和以高温报警点(7)与该直线为夹角的高温报警点等角边(25),该两等角边与该直线(9)形成等腰三角形(27),然后在该两等角边交叉点(26)画与该直线(9)平行的直线平行线(28),又在高温报警点(7)画与低温报警点等角边(24)平行的高温报警点反向等角边(29),该等角边与高温报警点等角边(25)、与直线(9)平行的直线平行线(28)形成等腰三角形(27)的倒立等腰三角形(36),并在高温反向等角边(29)与直线平行线(28)的等角交叉点(30)画与该直线延伸线(11)垂直的等角交叉点垂直线(32),取该垂直线与延伸线交汇处直角点(33)到高温报警点(7)的1/2长度为该延伸线(11)的择取点(34),又取该延伸线择取点(34)到低温报警点(5)直线(9)的1/2长度既获得该直线(9)的直线对中点(35);
步骤五,寻找地震中心点(38):分别在两条直线的直线对中点(23、35)上画各自与另一条直线(9、8)平行的对中点平行线(36、37),该两条平行线的交汇点便是地震中心点(38);
步骤六,确定地震中心区域(45)和地震波及范围(46):通过以地震中心点(38)为圆心、分别以报警点(3)中最低温度报警点(41)和最高温度报警点(39)、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40)为半径画圆,以最高温度报警点(39)或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40)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中心区域(45),从该中心区域以外到以最低温度报警点(41)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波及范围(46),通过上述几何图解法对应地图(1)及其地图比例标尺,即可获得将要发生地震的具体地点和波及范围资料,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
本发明采用诸多地下水温监测点形成网状系统分布,并将其按比例标注在地图上形成预测地震预报的分布图,当某处将要发生地震时,地下板块发生移位、碰撞,地下水温升高,安装在该处及四周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即发出报警,将所有报警点在网状系统监测点分布图上一一对应标出,然后选择四个不同方向的报警点,以两个低温报警点与两个反方向高温报警点为依据,通过在上述分布图上对该四个报警点画形成交叉线的直线及其延伸线、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出中心点,即可获得即将来临的地震中心的具体位置和波及范围,做到地震来临前有预报、有防范,达到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因此,本发明采用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实现地震更具体、更现实、目的更明确的预报。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采取的部分具体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计算方式获得上述地震预报资料,但凡采用以地面上设置诸多地下水温监测点标注在对应地域地图上形成分布图、采用报警点的交叉直线和延伸线寻找地震相关信息,实现地震预报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地震预报方法,构思巧妙科学,实施简便易于实现,利国利民,是地震预报先驱、地震预报之创造性发明,值得重视和推广应用。

Claims (4)

1.一种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包含在地面上设置有诸多地下水温升高时会发出报警声和显示温度的地下水温监测点(1)及其报警装置(1-1)、实时温度显示装置(1-2)、恒定温度显示装置(1-3),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监测地震预报区域,按实地情况,在地面上设置有诸多纵横距离不等的地下水温监测点(1),形成N个不规则分布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网状监测系统,并按地图标尺比例标注在地图上构成分布图(2),当某地将有地震发生时将所有对应该地及四周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发出报警的报警点(3),在分布图对应位置标出,并在两个相邻方向选出两个低温报警点(4、5)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6、7),分别将该四个不同方向的报警点(3)画两条形成交叉的直线(8、9)及穿过两高温报警点的延伸线(10、11),并在该两条直线及延伸线上,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标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23、35),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38)、地震中心区域(45)及地震波及范围(46)的信息,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条直线(8、9)及延伸线(10、11)上,采用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图解法标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23、35)的方法,首先择取各自延伸线择取点(22、34),其具体方法是:
分别在一条直线(8)上,画以直线(8)低温报警点(4)与该直线为夹角的低温报警点等角边(12)、以高温报警点(6)与该直线为夹角的高温报警点等角边(13),该两等角边与该直线(8)形成等腰三角形(15),然后在该两等角边交叉点(14)画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平行线(16),又在高温报警点(6)画与低温报警点等角边(12)平行的高温报警点反向等角边(17),该等角边与高温报警点等角边(13)、与直线(8)平行的直线平行线(16)形成等腰三角形(15)的倒立等腰三角形(19),并在高温反向等角边(17)与直线平行线(16)的等角交叉点(18)画与该直线延伸线(10)垂直的等角交叉点垂直线(20),取该垂直线与延伸线交汇处直角点(21)到高温报警点(6)长度的1/2处为延伸线择取点(22),又取延伸线择取点(22)到低温报警点(4)直线(8)长度的1/2既是该直线(8)的直线对中点(23);
采用同样的方法,在直线(9)找到该直线的直线对中点(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地震中心点(38),分别在两条直线(8、9)的直线对中点(23、35)上画各自与另一条直线(9、8)平行的对中点平行线(36、37),该两条平行线的交汇点便是地震中心点(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地震中心区域(45)及地震波及范围(46)信息,通过以地震中心点(38)为圆心、分别以报警点(3)中最低温度报警点(41)和最高温度报警点(39)、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40)为半径画圆,以最高温度报警点(39)或接近最高温度报警点(40)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中心区域(45),从该中心区域以外到以最低温度报警点(41)为半径的圆内为地震波及范围(46)。
CN201610526648.1A 2016-06-25 2016-06-25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Active CN106251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6648.1A CN106251585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6648.1A CN106251585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1585A true CN106251585A (zh) 2016-12-21
CN106251585B CN106251585B (zh) 2018-10-12

Family

ID=5761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6648.1A Active CN106251585B (zh) 2016-06-25 2016-06-25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15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1719A (zh) * 2018-07-05 2018-12-21 张崇耀 一种预测地震的方法
CN110824560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地震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967477A (zh) * 2021-05-13 2021-06-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铁地震预警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740A (zh) * 2005-06-03 2005-11-16 赵长钧 地震预报方法
US20090112477A1 (en) * 2007-04-13 2009-04-30 Westerngeco L.L.C. Correction for Errors Caused by Variation in Water Conditions
WO2010085401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N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onitoring drilling mud properties
CN103245966A (zh) * 2013-05-24 2013-08-1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物联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神经网络技术地震预警方法
CN105676266A (zh) * 2015-12-14 2016-06-15 丁陶生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6740A (zh) * 2005-06-03 2005-11-16 赵长钧 地震预报方法
US20090112477A1 (en) * 2007-04-13 2009-04-30 Westerngeco L.L.C. Correction for Errors Caused by Variation in Water Conditions
WO2010085401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Nch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onitoring drilling mud properties
CN103245966A (zh) * 2013-05-24 2013-08-1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物联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神经网络技术地震预警方法
CN105676266A (zh) * 2015-12-14 2016-06-15 丁陶生 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1719A (zh) * 2018-07-05 2018-12-21 张崇耀 一种预测地震的方法
CN109061719B (zh) * 2018-07-05 2021-06-18 张崇耀 一种预测地震的方法
CN110824560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地震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967477A (zh) * 2021-05-13 2021-06-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铁地震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967477B (zh) * 2021-05-13 2023-11-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铁地震预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1585B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1585A (zh) 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
CN107665570A (zh) 一种高速公路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CN109060056A (zh) 一种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的河道断面流量计算方法
CN103779808A (zh) 基于LiDAR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WO2015169153A1 (zh) 一种输电线路山火告警方法
CN106803223A (zh) 一种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CN102005105B (zh)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似匹配的海洋灾害预警装置
CN104077890A (zh) 分布式地震预警云监测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5068151B (zh) 一种雨团识别及其特征参数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3218770A (zh) 一种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
CN104200614A (zh) 一种县域尺度上的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系统
CN107806880A (zh) 一种在地图中沿道路标记位置的系统及其方法
WO2022111010A1 (zh) 道路安全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6971510A (zh) 一种双模式山洪预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52555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桥下积水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6599080B (zh) 一种基于gis的避洪转移图的快速生成方法
CN105068075B (zh) 一种近地面大风的计算方法
CN111680825A (zh) 一种城市消防救援空间可达性评估方法
CN105279903B (zh) 一种基于孔隙水压力监测的山洪泥石流预警方法
CN204178512U (zh) 分布式地震预警云监测网络系统
Zhong et al. Urban flood maping for Jiaxing city based on hydrodynamic modeling and GIS analysis
CN206292558U (zh) 一种道路积水监控系统
CN109597118B (zh)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的温度波圈板
CN106370231A (zh) 一种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004380A (zh) 一种智慧城市地下空间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1

Address after: Room c506a-19, University Business Park, No. 99, University Road, Xu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Tian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 Xinhong prosperous road building Huli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361006 room 1101

Patentee before: Zhan Xingb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