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1273A -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1273A
CN106251273A CN201610676200.8A CN201610676200A CN106251273A CN 106251273 A CN106251273 A CN 106251273A CN 201610676200 A CN201610676200 A CN 201610676200A CN 106251273 A CN106251273 A CN 106251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ubsystem
unit
solid waste
radioactive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6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宇
庹先国
石睿
冷阳春
刘勇
沈统
陆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6106762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1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1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1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31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06N3/084Backpropagation, e.g. using gradient desc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处理子系统、共享子系统和安全监管子系统,处理子系统包括产生单元、暂存单元、运输单元和处置单元。本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中各单元分别与共享子系统电连接,并将对应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共享子系统接收并存贮以上共享信息,便于各子系统及各单元读取并根据共享信息执行各自任务,使得整个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通过信息化数据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沟通效率,进而提高处理效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存储于共享子系统中的共享信息,便于安全监管子系统综合分析和监控各单元安全状态,对各单元做出及时准确的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多为浓度或比活度大于清洁解控(经过去污、清污、熔炼等措施,低于或达到解除审管控制的活度浓度限)水平且预计不再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物质。由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含有一定浓度的放射性物质,对靠近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生物体可产生不可逆转的辐射损伤,因此,随着核工业设施的日益增多,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放射性固体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包括废物的产生、暂存、运输和处置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通常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负责。虽然各部门对负责的相关工作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但各部门或单位之间仍然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因此,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和大量重复工作等问题,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同时降低了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时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和共享子系统,所述处理子系统包括产生单元、暂存单元、运输单元和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产生单元用于各废物产生单位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形式、重量信息、包装容器形状及体积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产生单位信息、产生时间信息以及预处理方式信息;
所述暂存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所述暂存信息包括暂存库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剂量率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比活度信息、重量信息、类别信息、存放位置信息、库存状态信息、入库时间信息、出库时间信息、工作人员管理信息以及暂存库环境监测信息;
所述运输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包括运输方式信息、运输目的地信息、运输路线信息、运输条件试验结果信息、运输指数信息、分类信息以及包装状态信息;
所述处置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包括接收核查信息和质量保证信息以及处置场运行监管信息;其中,所述接收核查信息又包括处置方法信息、安放位置坐标信息以及放射性核素含量;
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用于获取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和所述处置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所述共享子系统分别与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
优选的,所述信息化监管系统还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所述权限管理子系统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用于管理所述信息化监管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各单元的信息共享权限。
优选的,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还包括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暂存安全监管单元、运输安全监管单元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所述暂存安全监管单元、运输安全监管单元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分别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的废物桶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所述废物桶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获取并发送审批信息。
优选的,所述产生单元包括图像识别装置,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产生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无损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暂存单元包括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核准或抽检预进行暂存处理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剂量率、核素类别、比活度以及重量等暂存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信息化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产生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暂存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运输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以及处置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
安全监管子系统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的审批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共享子系统接收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
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根据所述共享信息执行相应任务。
优选的,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为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依据权限管理子系统分配的信息共享权限读取或编辑所述共享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接收所述图像识别信息;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子系统、共享子系统和安全监管子系统,所述处理子系统进一步包括产生单元、暂存单元、运输单元和处置单元。本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中各单元分别与共享子系统电连接,并将对应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共享子系统接收并存贮以上共享信息,便于各子系统及各单元读取并根据共享信息执行各自任务,使得整个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通过信息化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数据共享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工作,进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存储于共享子系统中的共享信息,便于安全监管子系统综合分析和监控各单元的安全状态,以便对各单元做出及时准确的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安全监管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表示:
100-处理子系统,200-安全监管子系统,300-共享子系统,400-权限管理子系统,101-产生单元,102-暂存单元,103-运输单元,104-处置单元,201-暂存安全监管单元,202-运输安全监管单元,203-处置安全监管单元,204-废物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1011-图像识别装置,1012-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21-第二无损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子系统100、安全监管子系统200和共享子系统300,所述处理子系统100包括产生单元101、暂存单元102、运输单元103和处置单元104。
本发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桶中封装的为经预处理、处理、整备后的固态放射性固体废物。由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因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有效检测、及时处理以及安全运输是确保放射性固体废物快速、有效处理的关键步骤。本实施例分别通过产生单元101、暂存单元102、运输单元103和处置单元104采集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暂存信息、运输信息和处置信息。产生单元101、暂存单元102、运输单元103和处置单元104分别将采集到的初始信息、暂存信息、运输信息和处置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300,以便处理子系统100中各单元以及安全监管子系统200读取上述信息,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流程沟通和安全监管,进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共享子系统300是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处理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共享子系统300分别与所述产生单元101、暂存单元102、运输单元103和处置单元104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200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暂存信息、处置信息和运输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等。共享子系统300可以为仅具有存储功能的共享数据库,也可以为PC机以及平板电脑等具有存储兼处理功能的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产生单元101用于各废物产生单位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形式、重量信息、包装容器形状及体积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产生单位信息、产生时间信息以及预处理方式信息。本实施例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单位可以为电站、铀矿开采厂以及燃料元件加工企业等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单位。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处理子系统还包括暂存单元102,所述暂存单元102与所述共享子系统300电连接,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其中,所述暂存信息包括暂存库中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剂量率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比活度信息、重量信息、类别信息、存放位置信息、库存状态信息、入库时间信息、出库时间信息、工作人员管理信息以及暂存库环境监测信息等。暂存单元102将采集到的暂存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300,共享子系统300将暂存信息存储为共享信息,以便具有相关权限的子系统或者单元读取以上暂存信息。
所述运输单元103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包括运输方式信息、运输目的地信息、运输路线信息、运输条件试验结果信息、运输指数信息、分类信息以及包装状态信息。
运输单元103采集的运输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经预处理、处理和整备后转运至暂存库过程中的运输信息,也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由暂存库运输至处置场过程中的运输信息等。
其中,所述运输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形式确定的运输方式信息。放射性固体废物形式不同,则采取的运输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放射性固体废物形式不同时,运输工具上装载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货包型式的形状和外观质量也不相同。另外,所述运输信息还包括运输目的地信息。为了便于存储和管理,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贮存场所通常对接收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桶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原则多为按照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类型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分类,因此,可以依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类别和处理效果将处理完成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运输至不同的运输目的地,贮存场所按照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不同类型、不同处理结果以及不同编号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因而,运输单元103可以采集、核验并存储依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形式和处理效果确定的运输目的地信息。此外,运输信息还可以包括运输路线信息、运输条件试验结果信息、运输指数信息、分类信息以及包装状态信息等其他信息。
所述处置单元104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包括接收核查信息和质量保证信息以及处置场运行监管信息;其中,所述接收核查信息又包括处置方法信息、安放位置坐标信息以及放射性核素含量。
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200用于获取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和所述处置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监管子系统200是确保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处理过程的安全性的关键。安全监管子系统200可以实时读取存储于共享子系统300中的共享信息,便于安全监管子系统综合分析和实时监控各单元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存在安全问题,且经安全评价分析得出以上安全问题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则安全监管子系统200将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单元发出及时、准确的安全预警,精度高、实时性强且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子系统100、共享子系统300和安全监管子系统200,所述处理子系统100进一步包括产生单元101、暂存单元102、运输单元103和处置单元104。本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中各单元分别与共享子系统300电连接,并将对应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300,共享子系统300接收并存贮以上共享信息,便于各子系统及各单元读取并根据共享信息执行各自任务,使得整个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通过信息化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沟通效率,进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存储于共享子系统300中的共享信息,便于安全监管子系统200综合分析和监控各单元的安全状态,以便对各单元做出及时准确的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2可见,所述信息化监管系统还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400,所述权限管理子系统400与所述共享子系统300电连接,用于管理所述信息化监管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各单元的信息共享权限。
权限管理子系统400可以根据各子系统以及各单元之间信息采集以及传递需求来分配和管理共享信息的信息共享权限。比如,处置单元104需要根据产生单元101上传至共享子系统300的放射性信息来确定处置方法,则权限管理子系统400需要将产生单元101的信息共享权限对处置单元104开放,也就是处置单元104有权访问或者读取产生单元101共享的信息,便于处置单元104及时准确的掌握完成处理流程所需的信息,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效率。另外,如根据实际需要,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增设其他子系统或者单元时,权限管理子系统400可以根据新增设的子系统或者单元的信息采集以及传递需求设定其信息共享权限。
通过权限管理子系统400设置信息共享权限有利于各子系统以及各单元在以完成自身任务为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沟通,提高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信息重复以及越权监管现象。此外,权限管理子系统400还可以用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审批管理、共享子系统300的维护、优化等。
此外,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处理子系统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分别与共享子系统300电连接的收集单元、贮存单元以及实时监控单元等其他单元。其中,收集单元主要用于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收集信息,收集信息可以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信息等。
当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完成后,需贮存在指定地点的专用容器中,贮存过程需要严防放射性固体废物泄漏。因此,通常对不同放射性活度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使用不同的包装型式。如根据GB12711的要求,当废物的放射性活度值不超过A1(对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或A2(对所有其他放射性物质)限值时,使用A型包;放射性活度值超过A1或A2限值时,使用B型包装。因而,本贮存单元主要用于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贮存信息,贮存信息可以包括贮存时间信息、贮存地点信息以及贮存方式信息等。
实时监控单元用于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可以包括检测监控信息、处理监控信息和暂存监控信息等。实时监控单元将采集到的重要处理流程的监控信息发送至共享子系统300,以便当其他单元发送的相关信息存在较大误差,安全监管子系统200或者其他具有相关权限的子系统或单元可以调取以上监控信息,从而进一步核实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安全性。
共享子系统300接收以上收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监控信息,并将其存贮为共享信息,便于具有相关权限的子系统或者单元访问或读取,进一步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
请参考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安全监管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3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200还包括基于BP(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暂存安全监管单元201、运输安全监管单元202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203,所述暂存安全监管单元201、运输安全监管单元202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203分别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具体的,暂存安全监管单元201用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取暂存单元102的安全监管信息;运输安全监管单元202用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取运输单元103的安全监管信息;处置安全监管单元203用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处置单元104的安全监管信息。
另外,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200还包括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的废物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204,所述废物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获取并发送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审批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送贮审批信息、运输管理规章流程审批信息、处置审批信息以及其他相关审批信息。
请参考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4可见,所述产生单元101包括图像识别装置1011,所述图像识别装置1011用于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另外,所述产生单元101还包括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1011电连接的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所述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用于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初始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本实施例中放射性固体废物桶表面上附有识别标识,识别标识包含有编号和性状等信息。以上识别标识可以为文字标识、字符串标识、一维条码标识以及二维条码标识等识别标识。
图像识别装置1011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获取以上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的图像识别信息,并将图像识别信息发送至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也就是,每一个放射性固体废物桶上均设有唯一的编号识别标识,图像识别装置1011通过识别以上标识获取图像识别信息,并将带有编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进而将包含在图像识别信息中的放射性信息上传至共享子系统300,以便每一个放射性固体废物桶均可实现有效追踪和监管。另外,图像识别装置1011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近距离抄录识别标识时对人体造成的辐射伤害,从而提高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安全性。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为核心检测装置,与共享子系统300电连接,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第一无损检测装置1012可以是基于TGS(Tomographic Gamma Scanning,NDA技术-层析γ扫描)或SGS(Segmented Gamma Scanning,NDA技术-分段γ扫描)原理的无损检测装置。
另外,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暂存单元102还包括第二无损检测装置1021,所述第二无损检测装置1021用于核准或抽检预进行暂存处理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剂量率、核素类别、比活度以及重量等暂存信息。另外,根据实际需要,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在各处理单元中,增加或减少无损检测装置。
请参考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由图5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产生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暂存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运输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以及处置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
步骤S102:安全监管子系统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的审批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步骤S103:共享子系统接收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
步骤S104: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根据所述共享信息执行相应任务。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104中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为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依据权限管理子系统分配的信息共享权限读取所述共享信息。
另外,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监管方法还包括:
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接收所述图像识别信息;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和共享子系统,所述处理子系统包括产生单元、暂存单元、运输单元和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产生单元用于各废物产生单位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形式、重量信息、包装容器形状及体积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产生单位信息、产生时间信息以及预处理方式信息;
所述暂存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所述暂存信息包括暂存库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剂量率信息、核素类别信息、比活度信息、重量信息、类别信息、存放位置信息、库存状态信息、入库时间信息、出库时间信息、工作人员管理信息以及暂存库环境监测信息;
所述运输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包括运输方式信息、运输目的地信息、运输路线信息、运输条件试验结果信息、运输指数信息、分类信息以及包装状态信息;
所述处置单元用于采集、核验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包括接收核查信息和质量保证信息以及处置场运行监管信息;其中,所述接收核查信息又包括处置方法信息、安放位置坐标信息以及放射性核素含量;
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用于获取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和所述处置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所述共享子系统分别与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电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所述权限管理子系统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用于管理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各单元的信息共享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还包括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暂存安全监管单元、运输安全监管单元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所述暂存安全监管单元、运输安全监管单元和处置安全监管单元分别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共享子系统电连接的废物桶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所述废物桶处理与处置审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获取并发送审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单元包括图像识别装置,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无损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单元包括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核准或抽检预进行暂存处理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剂量率、核素类别、比活度以及重量暂存信息。
8.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产生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初始信息、暂存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暂存信息、运输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运输信息以及处置单元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处置信息;
安全监管子系统采集并发送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安全信息,所述安全信息包括依据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审批信息获取的安全评价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
共享子系统接收共享信息,所述共享信息包括所述初始信息、所述暂存信息、所述运输信息、所述处置信息和所述安全信息;
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根据所述共享信息执行相应任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读取所述共享信息为所述产生单元、所述暂存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和所述安全监管子系统依据权限管理子系统分配的信息共享权限读取或编辑所述共享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图像识别装置采集并发送图像识别信息,所述图像识别信息与放射性固体废物桶的编号唯一对应;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接收所述图像识别信息;
第一无损检测装置或第二无损检测装置采集并发送包含有所述图像识别信息的重量信息、比活度信息、剂量率信息和核素类别信息。
CN201610676200.8A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251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6200.8A CN106251273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6200.8A CN106251273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1273A true CN106251273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6200.8A Pending CN106251273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12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292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检测装置的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833496A (zh) * 2018-05-24 2018-11-16 安洁行方流体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废旧润滑油回收系统、服务器及方法
CN110570969A (zh) * 2018-06-28 2019-12-13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放射性焚烧灰超压处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015A (zh) * 2006-04-26 2007-10-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20829A (zh) * 2012-12-11 2013-04-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空间可视化展现的二维码食品信息溯源方法
CN103530688A (zh) * 2013-10-10 2014-01-22 东北大学 一种磨削加工工艺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780682A (zh) * 2014-01-07 2014-05-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
CN104866982A (zh) * 2015-06-18 2015-08-26 河南博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危险废弃物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69270A (zh) * 2016-01-14 2016-04-06 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全流程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559017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5654234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无锡物讯科技有限公司 高危物品生命周期全程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015A (zh) * 2006-04-26 2007-10-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20829A (zh) * 2012-12-11 2013-04-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空间可视化展现的二维码食品信息溯源方法
CN103530688A (zh) * 2013-10-10 2014-01-22 东北大学 一种磨削加工工艺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780682A (zh) * 2014-01-07 2014-05-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
CN10559017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4866982A (zh) * 2015-06-18 2015-08-26 河南博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危险废弃物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5654234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无锡物讯科技有限公司 高危物品生命周期全程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5469270A (zh) * 2016-01-14 2016-04-06 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全流程溯源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292A (zh) * 2017-03-23 2017-06-13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检测装置的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843292B (zh) * 2017-03-23 2019-12-27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桶检测装置的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833496A (zh) * 2018-05-24 2018-11-16 安洁行方流体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废旧润滑油回收系统、服务器及方法
CN110570969A (zh) * 2018-06-28 2019-12-13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放射性焚烧灰超压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7916B (zh) 一种医疗废物在线监管装置及方法
CN105590179A (zh)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6251273A (zh) 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Esser et al. Nuclear waste transport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
Ehinger et al. Lessons learned in international safeguards-Implementation of safeguards at the Rokkasho reprocessing plant
Sugiyama et al. Development of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on of radionuclide composition in wastes generated at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Janssens et al. Advanced safeguards measurement, monitoring and modelling laboratory (AS3ML)
Siddig et al. Blockchain Model for Enhancing Safety & Security of Nuclear Materials at Trade Points
CN117474474A (zh) 一种放射性物料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Okko Safeguardability of a geological repository for spent nuclear fuel
Garrett et al. T Sobolev, DC Springfels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Alvarez Plutonium wastes from the US nuclear weapons complex
Veal et al. Verification of CANDU spent fuel in sealed storage casks
Stager et al. Indoor Radon Measurements from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Basements in a Community with Potential LLRW Contamination-19566
Trost INL Site ARG-US Implementation–FY22 Activities and FY23 Plans
Wiatzka et al. Port Hope Area Initia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A Very Large Radiation Survey-19567
Brown et al. Application of MARSSIM at the Big Rock Point Restoration Project
Fritzell Concerns when designing a safeguards approach for the back-end of the Swedish nuclear fuel cycle
PLANT VERIFICATIONS UNDER THE TERMS OF ARTICLE 35 OF THE EURATOM TREATY
Volckaert et al. National Inventori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pent Nuclear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ethodology for Common Presentation of Data
Myrick The ORNL Surplus Facilities Management Program Long Range Plan
Goslen Waste Generator Actions in Support of the Solid Waste Double Contingency Analysis
Lahtinen Emergency monitoring strategy and radiation measurements. Working document of the NKS project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radiation monitoring in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accidents (EMARAD)
Rigaut et al. Overview of specification and organisation for transport of radioactive sources from CEA
Krenzien et al. Underground Test Area Fiscal Year 2013 Annual Quality Assurance Report Nevada National Security Site, Nevada, Revision 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43000 Huidong learning street 180, Zigong,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Address before: 643000 180 Huidong College Street, Zigong,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