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9055A -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9055A
CN106249055A CN201610708080.5A CN201610708080A CN106249055A CN 106249055 A CN106249055 A CN 106249055A CN 201610708080 A CN201610708080 A CN 201610708080A CN 106249055 A CN106249055 A CN 106249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audion
electric capacit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80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ohlf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ohlf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ohlf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ohlf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80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9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9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90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64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 G01R29/0871Complete apparatus or systems; circuits, e.g. receivers or amplifi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64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 G01R29/0892Details related to signal analysis or treatment; presenting results, e.g. displays; measuring specific signal features other than field strength, e.g. polarisation, field modes, phase, envelope, maximum va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包括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闪烁指示电路及供电电源VCC,信号感应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连接闪烁指示电路,供电电源VCC分别与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及闪烁指示电路相连接;在闪烁指示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5、电阻R10及由电阻R1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构成的发光电路,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多谐振荡器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发光电路连接供电电源VCC,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周边的信号进行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结构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背景技术
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 是对各种类型的电信号,按各种预期的目的及要求进行加工过程的统称。对模拟信号的处理称为模拟信号处理,对数字信号的处理称为数字信号处理。所谓"信号处理",就是要把记录在某种媒体上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抽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它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
人们为了利用信号,就要对它进行处理。例如,电信号弱小时,需要对它进行放大;混有噪声时,需要对它进行滤波;当频率不适应于传输时,需要进行调制以及解调;信号遇到失真畸变时,需要对它均衡;当信号类型很多时,需要进行识别等等。
与信号有关的理化或数学过程有:信号的发生、信号的传送、信号的接收、信号的分析(即了解某种信号的特征)、信号的处理(即把某一个信号变为与其相关的另一个信号,例如滤除噪声或干扰,把信号变换成容易分析与识别的形式)、信号的存储、信号的检测与控制等。也可以把这些与信号有关的过程统称为信号处理。
在事件变化过程中抽取特征信号,经去干扰、分析、综合、变换和运算等处理,从而得到反映事件变化本质或处理者感兴趣的的信息的过程;分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最基本的内容有变换、滤波、调制、解调、检测以及谱分析和估计等。变换诸如类型的傅里叶变换、正弦变换、余弦变换、沃尔什变换等;滤波包括髙通滤波、低通滤波、带通滤波、维纳滤波、卡尔曼滤波、线性滤波、非线性滤波以及自适应滤波等;谱分析方面包括确知信号的分析和随机信号的分析,通常研究最普遍的是随机信号的分析,也称统计信号分析或估计,它通常又分线性谱估计与非线性谱估计;谱估计有周期图估计、最大熵谱估计等;随着信号类型的复杂化,在要求分析的信号不能满足高斯分布、非最小相位等条件时,又有髙阶谱分析的方法。高阶谱分析可以提供信号的相位信息、非高斯类信息以及非线性信息;自适应滤波与均衡也是应用研究的一大领域。自适应滤波包括横向LMS自适应滤波、格型自适应滤波,自适应对消滤波,以及自适应均衡等。此外,对于阵列信号还有阵列信号处理等等。
信号处理是电信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它的数学理论有方程论、函数论、数论、随机过程论、最小二乘方法以及最优化理论等,它的技术支柱是电路分析、合成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与当代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神经网计算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把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信号处理是一门既有复杂数理分析背景,又有广阔实用工程前景的学科。
信号处理是以数字信号处理为中心而发展的。这是因为信号普遍可以用数字化形式来表示,而数字化的信号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来实现计算或处理,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运算,只要数学上能够分析、可以得到最优的求解,就都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模拟完成。如果计算速度适当快,还可以用超大规模的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来实时完成。因此,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学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周边的信号进行识别,当周边存在信号时,其感应到信号即可让射频指示器的闪烁指示电路发出闪烁光芒,从而让使用者知晓该处具有所需的信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包括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闪烁指示电路及供电电源VCC,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连接闪烁指示电路,所述供电电源VCC分别与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及闪烁指示电路相连接;在所述闪烁指示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5、电阻R10及由电阻R1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构成的发光电路,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多谐振荡器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发光电路连接供电电源VCC。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及电容C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6的第二端及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VCC,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及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二端和信号感应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供电电源VCC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感电路、第一级输入电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所述电感电路与第一级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在电感电路内设置有带天线W的电感L1、电感L2及电容C1,电感L1与电感L2串联,且电容C1分别连接在电感L1和电感L2的共接端及第一级输入电路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第一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所述电容C1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上,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相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级输入电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的第二端及电感L2的非共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及电容C2,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及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且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供电电源VCC采用直流电源,且供电电源VCC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电感L1采用弹簧钢丝。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电感L2采用一匝的扼流线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周边的信号进行识别,当周边存在信号时,其感应到信号即可让射频指示器的闪烁指示电路发出闪烁光芒,从而让使用者知晓该处具有所需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周边的信号进行识别,当周边存在信号时,其感应到信号即可让射频指示器的闪烁指示电路发出闪烁光芒,从而让使用者知晓该处具有所需的信号,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闪烁指示电路及供电电源VCC,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连接闪烁指示电路,所述供电电源VCC分别与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及闪烁指示电路相连接;在所述闪烁指示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5、电阻R10及由电阻R1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构成的发光电路,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多谐振荡器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发光电路连接供电电源VCC。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及电容C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6的第二端及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VCC,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及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二端和信号感应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供电电源VCC相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感电路、第一级输入电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所述电感电路与第一级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在电感电路内设置有带天线W的电感L1、电感L2及电容C1,电感L1与电感L2串联,且电容C1分别连接在电感L1和电感L2的共接端及第一级输入电路上。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第一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所述电容C1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上,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相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级输入电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的第二端及电感L2的非共接端相连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在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及电容C2,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及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且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供电电源VCC采用直流电源,且供电电源VCC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电感L1采用弹簧钢丝。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所述电感L2采用一匝的扼流线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闪烁指示电路及供电电源VCC,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连接闪烁指示电路,所述供电电源VCC分别与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多谐振荡器电路及闪烁指示电路相连接;在所述闪烁指示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5、电阻R10及由电阻R1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构成的发光电路,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多谐振荡器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发光电路连接供电电源VC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的电阻R11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谐振荡器电路内设置有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及电容C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6的第二端及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VCC,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及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二端和信号感应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供电电源VCC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感应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感电路、第一级输入电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所述电感电路与第一级输入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连接多谐振荡器电路和供电电源VCC,在电感电路内设置有带天线W的电感L1、电感L2及电容C1,电感L1与电感L2串联,且电容C1分别连接在电感L1和电感L2的共接端及第一级输入电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所述电容C1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上,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二级输入电路相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级输入电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2的第二端及电感L2的非共接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级输入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及电容C2,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及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且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VCC采用直流电源,且供电电源VCC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1采用弹簧钢丝。
10.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2采用一匝的扼流线圈。
CN201610708080.5A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Withdrawn CN106249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8080.5A CN106249055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8080.5A CN106249055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9055A true CN106249055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5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8080.5A Withdrawn CN106249055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905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13509U (zh) * 2014-08-29 2014-12-1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遥控车射频接收电路
CN204613322U (zh) * 2015-04-09 2015-09-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探测器
CN204694780U (zh) * 2015-06-18 2015-10-07 罗开南 一种射频指示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13509U (zh) * 2014-08-29 2014-12-1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遥控车射频接收电路
CN204613322U (zh) * 2015-04-09 2015-09-0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探测器
CN204694780U (zh) * 2015-06-18 2015-10-07 罗开南 一种射频指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3577B (zh) 一种基于能量检测的非高斯噪声抑制方法
Li et al. Signal-noise identification of magnetotelluric signals using fractal-entropy an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targeted de-noising
CN109212369B (zh) 一种变压器铁心直流偏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268883A (zh) 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时频谱曲线提取方法
Wang et al. Noise suppression of corona current measurement from HVdc transmission lines
CN105549097A (zh) 一种瞬变电磁信号工频及其谐波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6845334A (zh)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新型噪声提取方法
CN108536136A (zh) 自动行走设备以及边界距离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73279B (zh) 用于多表集抄系统的智能ic卡水表的通信方法
CN104597502A (zh) 一种新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去噪方法
CN113008361A (zh) 一种变电站站界噪声抗环境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Zheng et al. A quantified self-adaptive filtering method: Effective IMFs selection based on CEEMD
CN105159465B (zh) 用户阅读理解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891635A (zh) 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电器类型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49055A (zh) 一种用于进行信号识别的射频指示器
CN105572482B (zh) 一种密闭空间电场测量设备
Dong et al. Medical monitoring model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the adaptive threshold difference algorithm
CN204903659U (zh) 一种用于雷电定位的装置
CN204989215U (zh) 车轮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
CN10624905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射频指示器系统
CN106370929A (zh) 一种射频指示器的信号识别方法
CN205921581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信号接收器电路
CN205921584U (zh) 一种接收器的输入保护电路
CN205921583U (zh) 一种信号接收器电路
Lima et al.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residential 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