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1294B -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1294B
CN106231294B CN201510727371.4A CN201510727371A CN106231294B CN 106231294 B CN106231294 B CN 106231294B CN 201510727371 A CN201510727371 A CN 201510727371A CN 106231294 B CN106231294 B CN 106231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image
detection
subregion
distance
detection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73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1294A (zh
Inventor
楚明磊
李晓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5107273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1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1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1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8Adjusting depth or dispa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多媒体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准确区分图像的存放格式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检测区域在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根据匹配区域与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根据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本发明的方案可较为准确的区分出图像的存放格式。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片源都是由两张或者多张(如8张)图像组成。对于由两张图像组成的立体片源,两副图像可以左右合并,也可以上下合并,对于多幅图像组成的立体片源,图像的存放格式就会更多。因此在立体片源播放时,经常会出现由于图像的排列顺序出错而造成的反视现象,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图像的存放格式,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画面播放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确定立体片源的图像存放格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能准确区分图像的存放格式,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画面播放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包括:
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
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和/或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可选的,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和/或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
可选的,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后,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包括: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
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
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
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
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
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
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
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
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1,并计算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2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3,并计算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
当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4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5,并计算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6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7,并计算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
当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包括: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和/或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可选的,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和/或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缩放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可选的,还包括:反视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可选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
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
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
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
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
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
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
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
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1,并计算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2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3,并计算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
当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4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5,并计算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6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7,并计算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
当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反视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首先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然后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检测区域在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再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然后根据匹配区域与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最后根据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其能够通过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关系准确判断出待检测片源的图像存放格式,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影响画面播放效果的问题,且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获取检测子区域的图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获取匹配子区域的左右图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获取匹配子区域的上下图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获取匹配子区域的非立体图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中进行反视判定时一种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中进行反视判定时一种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通过在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及与检测区域相匹配的匹配区域,并根据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对应关系,可准确、快速地确定出片源的图像分布格式,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为改善画面播放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1,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这里,为了避免选取的原始图像由于损坏等原因无法通过后续步骤进行图像分布格式的确定,同时为了提高确定格式的准确率而采用统计方式,可选取如2帧或者更多的第一原始图像。
步骤12,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例如,预先设定了检测区域的像素高度、像素宽度,在第一原始图像上的像素位置等。
步骤13,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步骤14,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步骤15,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首先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然后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检测区域在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再获取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然后根据匹配区域与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最后根据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从而通过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关系准确区分出了待检测片源的图像存放格式,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影响画面播放效果的问题,且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其中,上述步骤11中,可在加载的片源中随机选取N帧的第一原始图像,也可按照图像排列顺序有序选取N帧的第一原始图像。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4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1,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步骤142,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步骤143,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4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4,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步骤145,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步骤146,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此时,根据匹配区域与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可准确判断待检测片源是否为左右格式的立体片源或者上下格式的立体片源,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影响画面播放效果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原始图像包括屏幕外图像和屏幕内图像,检测区域可设置于屏幕外图像中或屏幕内图像中。优选的,上述步骤12具体可获取设置于屏幕内图像中的检测区域。
优选的,上述步骤141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11,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例如,Δx可预定为3%*W。
步骤1412,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优选的,上述步骤142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21,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例如,Δy可预定为第一原始图像高度的3%。
步骤1422,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此时,通过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可准确判定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关系是否满足左右格式位置关系,从而判定第一原始图像是否为左右格式,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优选的,上述步骤144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41,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步骤1442,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优选的,上述步骤145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451,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步骤1452,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此时,通过第三关系式和第四关系式,可准确判定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关系是否满足上下格式位置关系,从而判定第一原始图像是否为上下格式,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区域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可选的,上述步骤14的步骤可包括:
步骤147,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可选的,上述步骤14的步骤可包括:
步骤148,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其中,Δx=A*W,Δy=B*H,0<A<1,且0<B<1。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方便进行运算处理。
此时,可根据两个检测子区域与各自匹配子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上述关系式,准确判定出第一原始图像是否为立体片源的左右格式或上下格式,提高了准确性和有效性。
优选的,在步骤11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后,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6,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此时,通过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方便运算,提高了运算速度,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优选的,上述步骤15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51,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步骤152,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具体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N/2.
此时,通过参考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图像分布格式来确定待检测片源的图像分布格式,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拍摄的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都具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颜色信息,因此,上述不同区域间的像素差值具体可为不同区域对应位置的像素间的RGB的差值。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假定第一原始图像的高为H个像素,宽为W个像素。首先在第一原始图像中分别获取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假定获取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分别为图2所示的1、2两个检测子区域,其中1、2两个检测子区域的高均为h个像素,宽均为w个像素,且第一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边界为Dx个像素,第二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边界也为Dx个像素,第一检测子区域与第二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边界均为Dy个像素。
然后以1、2两检测个子区域为模板,在图像上寻找与1、2两个检测子区域颜色最接近的两个匹配子区域。具体的,在第一原始图像中除去1、2两检测个子区域的剩余区域内,依次获取大小为w*h的子区域为一比较区域,然后分别获取每个比较区域与1、2两个检测子区域的RGB差值,找到RGB差值最小的比较区域为1、2两个检测子区域的匹配子区域。例如在检测子区域1进行模板匹配时,可将检测子区域1在第一原始图像上除了1、2两个检测子区域外的剩余区域内滑动,检测子区域1停留的区域为一比较区域,然后将检测子区域1与比较区域的相应位置的像素RGB值进行做差,并记录下检测子区域1与比较区域的差值MXY和比较区域的位置X、Y,最后获取MXY最小时的比较区域为与检测子区域1相匹配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其中,MXY的计算方法可采用如下公式:
在检测子区域2进行模板匹配时,可采用同样的步骤找到与检测子区域2相匹配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下面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仍如图2所示,假定第一原始图像的高为H个像素,宽为W个像素。在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分别为图2所示的1、2两个检测子区域,其中1、2两个检测子区域的高均为h个像素,宽均为w个像素,且第一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边界为Dx个像素,第二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边界也为Dx个像素,第一检测子区域与第二检测子区域距离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边界均为Dy个像素,第一检测子区域在图像的左上方,第二检测子区域在图像的右上方。
第一种情况:如图3所示,假定与检测子区域1相匹配的第一匹配子区域为子区域1’,与检测子区域2相匹配的第二匹配子区域为子区域2’,且子区域1’在第一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为(PX1,PY1),子区域2’在第一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为(PX2,PY2)。则如果1、2两个检测子区域与相对应的匹配子区域的位置同时满足如下关系式:
|PX1-W/2-Dx|<Δx;且
|W/2-w-Dx-PX2|<Δx;且
|PY1-Dy|<Δy;且
|PY2-Dy|<Δy;
其中,Δx可取W*3%,Δy可取H*0.1%,那么就判定立体片源为左右图格式。
第二种情况:如图4所示,假定与检测子区域1相匹配的第一匹配子区域为子区域1”,与检测子区域2相匹配的第二匹配子区域为子区域2”,且子区域1”在第一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为(PX3,PY3),子区域2”在第一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为(PX4,PY4)。则如果1、2两个检测子区域与相对应的匹配子区域的位置满足同时满足如下关系式:
|PX3-Dx|<Δx;且
|W-w-Dx-PX4|<Δx;且
|PY3-H/2-Dy|<Δy;且
|PY4-H/2-Dy|<Δy;
其中,Δx可取W*3%,Δy可取H*0.1%,那么就判定立体片源为上下图格式。
另外,现有的立体片源的图像分布格式一般包括左右分布和上下分布,因此,如果检测到的匹配区域与模板子区域的位置关系与上述左右分布的位置关系和上下分布的位置关系均不相同,如图5所示,则可认为检测的片源不是立体片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子区域与匹配子区域的位置关系准确区分出了图像的存放格式,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且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5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具体的,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具体的,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进行反视判定时,本实施例中同样利用上述用来判断格式的第一原始图像,以及已经获取的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能够简化运算,降低资源占用。
具体的,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例如第三阈值可以为N/2。
此时,通过统计多帧原始图像是否出现反视,能准确判断待检测片源的反视现象,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利用计数器来统计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例如,可设定一计数器,初始值为0,当一帧第一原始图像出现反视时,计数器减1,否则,计数器加1,最后,若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小于或等于0,则可确定待检测片源存在反视。
优选的,为了解决反视现象对播放效果的影响,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后,所述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后,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此时,在确定待检测片源反视后,通过重新设定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有效消除了反视现象,保证了播放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里,可自动调整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也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调整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来消除反视现象。例如,如果检测出一左右图分布格式的立体片源出现反视,也就是说该立体片源是右左图分布格式,那么在播放时,可重新设置播放器的播放格式为右左图播放格式。从而有效解决了片源反视影响播放效果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7所示,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假定第一原始图像中两个检测子区域1、2分别对应的匹配子区域分别为1’、2’。其中,匹配子区域1’在右图上,并且到右图的左边界的距离为Dx1,到右图的上边界为Dy1;匹配子区域2’在左图上,并且到左图的右边界的距离为Dx2。到左图的上边界为Dy2。则分别对N帧第一原始图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一特征值D1和第二特征值D2:
D1=Dx1-Dx; (1)
D2=Dx2-Dx; (2)
设定第一计数器,计数器的初始值C=0,对于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的每一副图像进行计算时,如D1≥0并且D2≥0,则计数器C=C+1,否则C=C-1。最后,统计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计数结果,如果C>0,则认为待检测片源的视差正常,如果C≤0时,则认为待检测片源的视差出现反视,需要进行视差调整。
如图8所示,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假定第一原始图像中两个检测子区域1、2分别对应的匹配子区域分别为1”、2”。其中,匹配子区域1”在下图上,并且到下图的左边界的距离为Dx3,到下图的上边界为Dy3;匹配子区域2”也在下图上,并且到下图的右边界的距离为Dx4,到下图的上边界的距离为Dy4。则分别对N帧第一原始图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第三特征值D3和第四特征值D4:
D3=Dx3-Dx; (3)
D4=Dx-Dx4; (4)
设定第二计数器,计数器的初始值C=0,对于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的每一副图像进行计算时,如D3≥0并且D4≥0,则计数器C=C+1,否则C=C-1。最后,统计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计数结果,如果C>0,则认为待检测片源的视差正常,如果C≤0时,则认为待检测片源的视差出现反视,需要进行视差调整。
从原理上讲,选取的检测子区域1、检测子区域2分别位于立体图像的左上方和右上方,而对于大多数立体场景来讲,检测子区域1、2都是凹进场景的,即,判定式(1)(2)(3)(4)都是正值。再依据N张原始图像中,检测子区域1、2是凹进的图像的张数,来判断片源是否反视。具体的,当检测子区域1、2是凹进的图像的张数大于检测子区域1、2是凸出的图像的张数时(即C>0),才认为立体片源没有反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根据图像的左上方与右上方均具有凹进趋势的现象,可准确、快速地判断出图像分布是否正常,进而判断片源是否具有反视现象,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区域与匹配区域的位置关系准确区分出了待检测片源的图像存放格式,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且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其中,可在加载的片源中随机选取N帧的第一原始图像,也可按照图像排列顺序有序选取N帧的第一原始图像。
具体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和/或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其中,第一原始图像包括屏幕外图像和屏幕内图像,检测区域可设置于屏幕外图像中或屏幕内图像中。优选的,上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可获取设置于屏幕内图像中的检测区域。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可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优选的,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和/或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其中,Δx=A*W,Δy=B*H,0<A<1,且0<B<1。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缩放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反视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具体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
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
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
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
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具体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
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
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
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
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可选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可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1,并计算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2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3,并计算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
当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可选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可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4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5,并计算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6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7,并计算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
当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具体的,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可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若所述反视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子区域与匹配子区域的位置关系准确区分出了图像的存放格式,为进一步针对反视现象的画面调整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避免了由于图像存放格式不能准确区分,使反视现象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和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且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该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是与上述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相对应的装置,其中上述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
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和/或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以及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和/或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后,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包括: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
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
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
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
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
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
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
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
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1,并计算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2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3,并计算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
当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4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5,并计算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6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7,并计算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
当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包括: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13.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在待检测片源中选取N帧第一原始图像,N为自然数,且N≥1;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检测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指示了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和/或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匹配区域,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与所述匹配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区域与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片源格式,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和/或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是否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同时满足所述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和所述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PX-W/2-Dx|<Δx或者|W/2-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PY-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左右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关系式是否成立,其中所述第三关系式为:
|PX-Dx|<Δx或者|W-w-Dx0-PX|<Δx
其中,所述PX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一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检测区域的宽度,
所述Dx0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二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所述第三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水平位置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四关系式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四关系式为:
|PY-H/2-Dy|<Δy;
其中,所述PY为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Dy为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第三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关系式成立,确定所述检测区域和所述匹配区域满足上下格式垂直位置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左右格式:
|PX1-W/2-Dx1|<Δx;
|PY1-Dy1|<Δy;
|W/2-w-Dx2-PX2|<Δx;
|PY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Δy为预定值;
和/或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匹配区域的位置信息,当如下关系式同时成立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上下格式:
|PX1-Dx1|<Δx;
|W-w-Dx2-PX2|<Δx;
|PY1-H/2-Dy1|<Δy;
|PY2-H/2-Dy2|<Δy;
其中,所述PX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所述PX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宽度,
所述Dx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左边界的距离,
所述w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宽度,
所述Dx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右边界的距离,
所述Δx为预定值;
所述Dy1为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Dy2为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1为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PY2为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上边界的距离,
所述H为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高度;
所述Δy为预定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中线对称,且形状尺寸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缩放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从而在缩放处理后的第一原始图像中获取检测区域和匹配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左右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上下格式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视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的片源格式,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是否反视;
根据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的反视确定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是否反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0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1;
计算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
当所述DX1和所述DX0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2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3;
计算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
当所述DX3和所述DX2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4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X5;
计算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
当所述DX5和所述DX4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如果所述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获取所述检测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6和所述匹配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X7;
计算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
当所述DX6和所述DX7的差小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区域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子区域和第二检测子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上部分中,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上部分中;
所述匹配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匹配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的像素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匹配子区域;
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左右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1,并计算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右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2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左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3,并计算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
当所述D1和所述D的差以及所述D3和所述D2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和/或
在所述待检测片源为上下格式时: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4和所述第一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左边界的距离D5,并计算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上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6和所述第二匹配子区域到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下视图的右边界的距离D7,并计算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
当所述D5和所述D4的差以及所述D6和所述D7的差均大于等于0时,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正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反视。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N帧第一原始图像中反视的图像数目大于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
若所述反视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检测片源反视,重新设定所述待检测片源的播放形式,以消除所述反视现象。
CN201510727371.4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231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7371.4A CN10623129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7371.4A CN10623129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1294A CN106231294A (zh) 2016-12-14
CN106231294B true CN106231294B (zh) 2017-11-21

Family

ID=5752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7371.4A Active CN10623129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1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7939A1 (zh) * 2017-04-11 2018-10-1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的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7392240B (zh) * 2017-07-14 2021-04-06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676A (zh) * 2010-07-16 2012-02-0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格式自动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95037A (zh) * 2011-06-30 2012-03-28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格式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CN102665085A (zh) * 2012-03-15 2012-09-12 广州嘉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影片格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自动识别装置
CN102685539A (zh) * 2012-04-24 2012-09-1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视频图像格式的识别方法、系统及立体播放器
CN104185012A (zh) * 2014-09-16 2014-12-03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视频格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185023A (zh) * 2014-09-16 2014-12-03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视频格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4823B2 (en) * 2007-06-12 2011-02-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rendering of display information using viewer eye coordinates
WO2015101373A1 (de) * 2014-01-02 2015-07-09 Wolfgang Tzschopp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autoparallaktischen und autostereoskopischen anzei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676A (zh) * 2010-07-16 2012-02-0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格式自动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95037A (zh) * 2011-06-30 2012-03-28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格式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CN102665085A (zh) * 2012-03-15 2012-09-12 广州嘉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影片格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自动识别装置
CN102685539A (zh) * 2012-04-24 2012-09-1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视频图像格式的识别方法、系统及立体播放器
CN104185012A (zh) * 2014-09-16 2014-12-03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视频格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185023A (zh) * 2014-09-16 2014-12-03 上海通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视频格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1294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3175B (zh) 深度图提取、判断视频场景切换及深度图边缘优化方法
US907004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US7218751B2 (en) Generating super resolution digital images
CN104994374B (zh) 一种自动检测视频三维格式的方法
CN102740095A (zh) 3d视频分析
US20130162769A1 (en) Auto-detect method for detecting image format and playback method applying the same
CN10485317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US20130307755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adjustment
CN10745197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04398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
CN106231294B (zh) 一种立体片源格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69205A (zh) 移动终端和视频图像处理方法
CN102740117A (zh) 3d视频分析
CN105451015B (zh) 一种图像坏点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415223B (zh) 一种无参考的拼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JP5515988B2 (ja)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3170B (zh) 一种基于gpu处理器的双目3d畸变矫正方法
CN106231293B (zh) 一种立体片源反视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185023B (zh) 三维视频格式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071832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4967840B (zh) 一种视频图像超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811333A (zh) 视频处理装置以及插补帧生成方法
CN104735531B (zh) 基于图像画质分析的3d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CN108100343A (zh) 一种优化的应用于focke包装机的烟包自动定位方法
JP6339601B2 (ja) 立体画像シュードスコピック処理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4

Address after: 518054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3 H-1 Tung 101, overseas Chinese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perD Photo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