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0568A -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0568A
CN106230568A CN201610614944.7A CN201610614944A CN106230568A CN 106230568 A CN106230568 A CN 106230568A CN 201610614944 A CN201610614944 A CN 201610614944A CN 106230568 A CN106230568 A CN 106230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auxiliary carrier
mobile terminal
auxiliary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14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0568B (zh
Inventor
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149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0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0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则接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该配置方法可以根据实际信号的强弱来增加或去除辅载波,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在信号较弱的区域使用载波聚合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以及应用该配置装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是一种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其可以将2~5个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CC)聚合在一起,实现最大100MHz的传输带宽,有效提高了上下行传输速率,在载波聚合中,包括一个主载波(PCC)和至少一个辅载波(SCC)。
尽管载波聚合在传输宽带上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是,载波聚合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优势,因为移动终端处在载波聚合模式下时,移动终端内的天线需调谐载波聚合中的各个频段,即在主载波波段和辅载波波段之间进行折中调谐,这必然会使得天线的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会使得主载波和辅载波均无法正常工作,产生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网络问题,与此同时,载波聚合也无法发挥其在传输带宽上的优势,因此如何根据实际信号质量来对载波聚合中的辅载波进行合理的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以及应用该配置装置的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由于无法根据实际信号的强弱来合理地配置辅载波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等问题。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包括:
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则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中,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还包括:若相同,则拒绝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中,所述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包括:获取主载波和/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包括:若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中,所述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之后,还包括:
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存储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去激活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
激活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不同时,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中,所述激活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时,拒绝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主载波和/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判断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若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中,所述激活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和判断子模块;
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激活模块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后,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配置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以及配置装置,当应用该配置方法或配置装置的移动终端判断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时,将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同时记录移动终端去除辅载波时所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当移动终端离开第一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区域时,将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回载波聚合模式,本发明提供的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以及配置装置,可以根据信号实际强弱来对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进行配置,使移动终端在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之间进行合理地切换,充分发挥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的优势,在保障接收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载波聚合模式可以发挥其在传输带宽上的优势,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在信号较弱的区域依然使用载波聚合模式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应用了本发明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实际的信号的强弱来合理的增加或去除辅载波,增强移动终端的实用性,提供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方法可以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步骤S102: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S103: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步骤S104: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则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
在步骤S101中,移动终端首先处于载波聚合模式,即移动终端被分配了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移动终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简称RSRQ)值,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根据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仅获取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通过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S102中,若判断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中至少有一个RSRQ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预设值为-16dB,当然,预设值也可以为其他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检测到的任意一个RSRQ值小于-16dB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信号较弱,移动终端需要去除辅载波,仅保留主载波,即退出载波聚合模式,进入到传统的非载波聚合模式中,从而保障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出现掉网、信号差等问题,同时,移动终端需要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
在移动终端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后,需要获取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并保持该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然后在判断其中一个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再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执行后续步骤,此时无需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若否,则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再执行步骤S102,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步骤S103中,基站接收到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将根据该第一反馈信息生成去激活指令,并将该去激活指令下发给移动终端,其中,去激活指令用于控制移动终端将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去除,只剩下主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以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
移动终端接收到去激活指令后,将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信号较弱时,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当完成去除辅载波之后,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当基站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移动终端发送激活指令,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激活辅载波,即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
在步骤S104中,移动终端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其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保存的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相同,说明移动终端已经离开了记载的信号较弱的区域,移动终端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若相同,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处在第一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区域,此时,移动终端将拒绝接收激活指令,保持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在判断出载波聚合模式中成员载波的RSRQ值小于预设值时,即移动终端处在信号较弱的区域时,移动终端将接收去激活指令,并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实现移动终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时,依然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问题。
同时,移动终端根据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回载波聚合模式,即当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发生改变,说明移动终端离开刚刚所处的信号较弱区域,则移动终端将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即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回载波聚合模式,若不改变,说明移动终端还处在信号较弱区域,则保持非载波聚合模式。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可以根据信号实际强弱来对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进行配置,使移动终端在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之间进行合理地切换,充分发挥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的优势,在保障接收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载波聚合模式可以发挥其在传输带宽上的优势。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下面将采用具体应用场景来解释说明。
在该应用场景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应用在手机中,当用户携带手机走进信号干扰较强的区域时,由于手机会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获取成员载波的RSRQ值,当手机判断获取到的RSRQ值小于预设值时,手机将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给基站,并记录手机当前的第一位置信息。
基站接收到该第一反馈信息后,将产生一去激活指令,并将该去激活指令下发给手机。
手机接收到去激活指令后,将根据该指令去除辅载波,此时仅保留主载波进行通讯,在去除辅载波后,手机会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给基站,通知基站辅载波已经去除。
基站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下发激活指令。
手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判断手机当前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改变,即当前的位置信息是否与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说明用户已带着手机离开了信号干扰较强的区域,此时,手机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并根据该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手机重新恢复到载波聚合模式。
上述应用例仅仅用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方法可以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步骤S202: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S203: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步骤S204: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则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步骤S205: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步骤S206: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
在步骤S201中,移动终端首先处于载波聚合模式,即移动终端被分配了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移动终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简称RSRQ)值,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根据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仅获取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通过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S202中,若判断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中至少有一个RSRQ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预设值为-16dB,当然,预设值也可以为其他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检测到的任意一个RSRQ值小于-16dB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信号较弱,移动终端需要去除辅载波,仅保留主载波,即退出载波聚合模式,进入到传统的非载波聚合模式中,从而保障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出现掉网、信号差等问题,同时,移动终端需要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
在移动终端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后,需要获取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并保持该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然后在判断其中一个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再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执行后续步骤,此时无需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若否,则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再执行步骤S202,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步骤S203中,基站接收到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将根据该第一反馈信息生成去激活指令,并将该去激活指令下发给移动终端,其中,去激活指令用于控制移动终端将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去除,只剩下主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以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
移动终端接收到去激活指令后,将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信号较弱时,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当完成去除辅载波之后,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当基站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移动终端发送激活指令,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激活辅载波,即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
在步骤S204中,移动终端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其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保存的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处在第一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区域,此时,移动终端将拒绝接收激活指令,保持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若不相同,说明移动终端已经离开了记载的信号较弱的区域,移动终端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
在步骤S205和S206中,当移动终端获取完激活指令后,将获取即将被配置的辅载波的RSRQ值,判断该RSRQ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辅载波的RSRQ值大于预设值,则说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良好,移动终端将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发挥载波聚合模式的宽带传输的优势;若否,则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不好,不适合切换到载波聚合模式,此时移动终端将不会执行激活指令,即不增加辅载波,保持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在判断出载波聚合模式中成员载波的RSRQ值小于预设值时,即移动终端处在信号较弱的区域时,移动终端将接收去激活指令,并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实现移动终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时,依然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问题。
同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并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区域中的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增加辅载波,有效地防止移动终端从一个信号较弱的区域进入到另外一个信号较弱的区域时,由于盲目地增加辅载波而导致的信号质量差、掉网等问题。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可以设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判断存储模块12、去激活模块13、判断模块14和激活模块15。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存储模块12,用于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去激活模块13,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模块14,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
激活模块15,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14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不同时,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配置装置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处于载波聚合模式,即移动终端被分配了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获取模块11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成员载波的RSRQ值,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获取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根据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也可以仅仅获取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通过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获取模块11将获取到的RSRQ值传输至判断存储模块12,判断存储模块12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中是否至少有一个RSRQ值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预设值为-16dB,当然,预设值也可以为其他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获取模块11获取到的任意一个RSRQ值小于-16dB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信号较弱,需要去除辅载波,仅保留主载波,即退出载波聚合模式,进入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中,从而保障接收的信号质量,避免出现掉网、信号差等问题,此时,判断存储模块12需要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
在判断存储模块12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后,需要获取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并保持该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然后判断存储模块12在判断其中一个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也可以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判断存储模块12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判断存储模块12上传第一反馈信息,此时获取模块11无需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若否,则获取模块11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判断存储模块12再进行判断,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当基站接收到判断存储模块12上报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基站将根据该第一反馈信息生成去激活指令,并将该去激活指令下发给去激活模块13,其中,去激活指令用于控制去激活模块13去除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只剩下主载波。
去激活模块13接收到去激活指令后,将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信号较弱时,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当完成去除辅载波之后,去激活模块13向基站发送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当基站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激活模块15发送激活指令,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激活辅载波,即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
判断模块14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其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保存的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相同,说明移动终端已经离开了记载的信号较弱的区域,激活模块15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若相同,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处在第一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区域,此时,激活模块15将拒绝接收激活指令,保持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在判断存储模块判断出载波聚合模式中成员载波的RSRQ值小于预设值时,即移动终端处在信号较弱的区域时,去激活模块将接收去激活指令,并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实现移动终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时,依然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问题。
同时,判断模块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激活模块将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即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回载波聚合模式,若未改变,说明移动终端还处在信号较弱区域,则保持非载波聚合模式。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可以根据信号实际强弱来对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进行配置,使移动终端在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之间进行合理地切换,充分发挥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的优势,在保障接收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载波聚合模式可以发挥其在传输带宽上的优势。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可以设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判断存储模块22、去激活模块23、判断模块24和激活模块25,其中,激活模块25还包括获取子模块251和判断子模块252。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存储模块22,用于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去激活模块23,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模块24,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
激活模块25,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24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不同时,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获取子模块251,用于在所述激活模块25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后,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子模块252,用于判断所述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
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配置装置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处于载波聚合模式,即移动终端被分配了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获取模块21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成员载波的RSRQ值,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获取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根据主载波和辅载波的RSRQ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也可以仅仅获取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通过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去激活辅载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获取模块21将获取到的RSRQ值传输至判断存储模块22,判断存储模块22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中是否至少有一个RSRQ值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预设值为-16dB,当然,预设值也可以为其他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获取模块21获取到的任意一个RSRQ值小于-16dB时,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信号较弱,需要去除辅载波,仅保留主载波,即退出载波聚合模式,进入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中,从而保障接收的信号质量,避免出现掉网、信号差等问题,此时,判断存储模块22需要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
在判断存储模块22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后,需要获取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并保持该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和辅载波的RSRQ值,然后判断存储模块22在判断其中一个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也可以先获取主载波的RSRQ值,判断存储模块22判断主载波的RSRQ值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判断存储模块22上传第一反馈信息,此时获取模块21无需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若否,则获取模块21再获取辅载波的RSRQ值,判断存储模块22再进行判断,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当基站接收到判断存储模块22上报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基站将根据该第一反馈信息生成去激活指令,并将该去激活指令下发给去激活模块23,其中,去激活指令用于控制去激活模块23去除载波聚合模式中的辅载波,只剩下主载波。
去激活模块23接收到去激活指令后,将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即移动终端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到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信号较弱时,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保证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的质量。当完成去除辅载波之后,去激活模块23向基站发送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当基站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激活模块25发送激活指令,其中激活指令用于激活辅载波,即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
判断模块24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其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判断当前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保存的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移动终端还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此时激活模块25拒绝接收激活指令,移动终端保持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若不相同,说明移动终端已经离开了之前信号较弱的区域,激活模块25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获取子模块251将获取即将被配置的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判断子模块252判断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说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良好,判断子模块252将根据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使得移动终端从非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载波聚合模式,发挥载波聚合模式的宽带传输的优势;若否,则说明此时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不好,不适合切换到载波聚合模式,判断子模块252将不增加辅载波,保持移动终端处于非载波聚合模式。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在判断存储模块判断出载波聚合模式中成员载波的RSRQ值小于预设值时,即移动终端处在信号较弱的区域时,去激活模块将接收去激活指令,并根据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实现移动终端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从载波聚合模式切换至非载波聚合模式,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良好的信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时,依然采用载波聚合模式而引起的掉网、信号差、吞吐量低等问题。
同时,当移动终端所处区域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激活模块将接收基站下发的激活指令,并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区域中的辅载波的RSRQ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来决定是否增加辅载波,有效地防止移动终端从一个信号较弱的区域进入到另外一个信号较弱的区域时,由于盲目地增加辅载波而导致的信号质量差、掉网等问题。
请参见图5,图5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30包括获取模块31、判断存储模块32、去激活模块33、判断模块34和激活模块35,移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讯连接,由于前面已经对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信号的实际强弱来合理的增加或去除辅载波,即在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之间进行合理地切换,充分发挥载波聚合模式和非载波聚合模式的优势,在保障接收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使得载波聚合模式可以发挥其在传输带宽上的优势。
本文提供了实施例的各种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构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将使得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操作。描述一些或所有操作的顺序不应当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需是顺序相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具有本说明书的益处的可替代的排序。而且,应当理解,不是所有操作必需在本文所提供的每个实施例中存在。
而且,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意指包含的“或”而非排除的“或”。即,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中清楚,“X使用A或B”意指自然包括排列的任意一个。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二者,则“X使用A或B”在前述任一示例中得到满足。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若不同,则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还包括:若相同,则拒绝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包括:获取主载波和/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包括:若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之后,还包括:
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6.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成员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判断存储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去激活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所产生的去激活指令,根据所述去激活指令去除辅载波,并向基站上传用于提示已完成辅载波去除的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
激活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不同时,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并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相同时,拒绝接收基站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所产生的激活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主载波和/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判断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若判断主载波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小于预设值,则向基站上传第一反馈信息,并保存移动终端所处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和判断子模块;
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激活模块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后,获取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
所述判断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辅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所述激活指令增加辅载波,若否,则不增加辅载波。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配置装置。
CN201610614944.7A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230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944.7A CN106230568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14944.7A CN106230568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0568A true CN106230568A (zh) 2016-12-14
CN106230568B CN106230568B (zh) 2018-03-16

Family

ID=5753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14944.7A Active CN106230568B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05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739A (zh) * 2017-03-13 2017-06-1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控移动终端的ca能力等级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477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系统中的载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78489A (zh) * 2014-10-17 2016-05-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477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系统中的载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78489A (zh) * 2014-10-17 2016-05-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739A (zh) * 2017-03-13 2017-06-13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控移动终端的ca能力等级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851739B (zh) * 2017-03-13 2020-07-0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控移动终端的ca能力等级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0568B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8219B2 (en) Cal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IM multi-active terminal
US9800443B2 (en)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CN105792319B (zh) 一种多模双卡终端的接入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936245B (zh) Srvcc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7454633A (zh) 一种语音通信网络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5474700A (zh) 用于使用辅助信息从蜂窝向wlan卸载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16923B (zh) 一种多模网络状态下终端进行重定向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406889A (zh) 一种网络制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772106A (zh) 数据传输路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移动性管理网元和终端
CN105357728A (zh) 一种网络制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794118A (zh) 双模式wwan和wlan收发机系统和方法
CN105357404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8541022B (zh) 一种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6147A (zh)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6193A (zh) 配置用户设备进行接入网络类型发现和选择的方法
CN103857014A (zh) 一种多模用户设备的业务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27113A (zh) 一种提高天线稳定性的方法及终端
CN106900061A (zh)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CN107466033A (zh) Ims的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841616A (zh) 一种应用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92724B (zh) 一种信道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230568A (zh) 一种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9729558B (zh) 多频组网中的小区重选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8271222A (zh) 一种确定切入门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1628B (zh) 一种通话信道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