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0512A -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0512A
CN106230512A CN201610579413.9A CN201610579413A CN106230512A CN 106230512 A CN106230512 A CN 106230512A CN 201610579413 A CN201610579413 A CN 201610579413A CN 106230512 A CN106230512 A CN 106230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central office
ubiquitous
ser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94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清海
刘柱
杨辉
曾令康
李温静
陆忞
于华东
张喆
吴庆
廖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Nanj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5794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0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0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8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 H04L12/2887Access multiplexer, e.g. DSLAM characterised by the offered subscriber services
    • H04L12/2889Multiservice, e.g. MS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数据转发平面;所述业务平面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泛在接入架构可兼容承载多种业务接入技术形式,避免单独建网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网络能耗,实现节能减排,为用户提供泛在式且灵活可控的光接入网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电力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换电、电能质量监测、移动巡检等新业务形态多样化,大量异构电力通信业务终端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的末端,呈现泛化特征,通过专网/公网异构的接入模式与骨干通信网相连,支撑众多的新兴业务。传统的配电通信接入网仅关注配电业务应用,而面向新兴业务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实现各类终端业务的泛在接入,以拓展配电通信接入网所支撑业务范围。在目前的配电通信接入设备中,可兼容的接入技术以及业务类型比较单一,接入层次结构复杂,中心站数量庞大,不同接入技术、不同类型业务之间的数据流缺乏动态控制与资源智能调度,以至于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很难得以保证。此外,业务部门根据域内的用户分布情况和应用服务情况,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相关通信设备中的网络资源和管理策略进行手动修改与配置,例如动态带宽分配策略参数和操作维护管理配置等。由于地域的分散性和接入设备的庞大数量,这种人工手动的修改配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不必要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以实现兼容不同的接入技术以及业务类型,减少不必要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数据转发平面;
所述业务平面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
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
其中,所述网络控制器NOX包括:
消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管理控制接口收集所述数据转发平面的信息;
业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北向API收集所述业务平面的不同的业务信息;
流量监测模块,用于收集所述中心局中各时隙电力用户流量的统计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带宽资源分配的控制和自适应休眠能源的计算控制;
管理模块,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对不同形式业务的分割和资源管理。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带宽动态分配模块,用于完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动态控制与资源智能调度,通过流量调度策略将根据不同服务向所述中心局分配所需求的带宽;
休眠能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休眠策略计算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
其中,所述消息感知模块通过用于直接管理和检查中心局状态的controllerto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来进行流表的配置。
其中,所述消息感知模块根据所述休眠能源控制模块计算的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通过controllerto 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对中心局执行节能操作。
其中,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
多域接纳管理模块,用于对接入不同类型的业务的资源和功能进行逻辑抽象并适配接入技术。
其中,所述流量监测模块通过统计过去T时间内的中心局资源利用率期望、中心局服务队列长度期望及服务请求中业务数据量的期望,评估下一时刻服务请求的繁忙程度;
所述多域接纳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繁忙程度均衡分配全网中心局基带池的带宽/流量。
其中,所述业务平面包括功能不同的预设数量个业务区。
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泛在式中心局;
所述泛在式中心局包括:全光交换节点,和与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相连的中心局,且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中心局的交互发生在所述全光交换节点处。
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平面中的每个远端单元为端,所述端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分布式基站BBU、射频拉远单元RRU中的任意一者;根据每个端的接入形式及应用类型,将所述端分为不同的簇,将不同的簇融合生成云。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数据转发平面;所述业务平面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泛在接入架构可兼容承载多种业务接入技术形式,避免单独建网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网络能耗,实现节能减排,为用户提供泛在式且灵活可控的光接入网服务,并且所有以光为主要承载形式的接入技术均可采用此架构,该架构简化多层网络的接入结构,减少基于多种技术形式接入的中心站数量。提出的泛在式中心局结构使光承载优势发挥最大化,提升了业务的接入范围,加大各种业务的覆盖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网络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远端单元聚合管控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的节能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以实现兼容不同的接入技术以及业务类型,减少不必要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包括业务平面100,控制平面200,数据转发平面300;
所述业务平面100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200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业务平面100包括功能不同的预设数量个业务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业务平面100也称应用平面,主要面向网络业务。目前SDN在应用层的应用体现在通信和信息安全、存储、服务链、网络的流量工程和网络的虚拟化等方面。随着接入网中各种新型业务的出现,业务已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不同客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应用层将业务区分开来,例如分为业务1、业务2、业务n等,以便在控制平面200统一集中控制,从而满足多种业务的不同QoS需求。对于上层业务,业务平面100通过北向API与网络控制器进行通信。API对网络进行抽象和虚拟,使得控制层和数据转发层都可以作为网络驱动供应用层调用。
所述控制平面200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200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平面200作为基于SDN的泛在光组网架构的核心,通过控制平面200的抽象控制、多域管理等关键技术功能实现业务自动发放、节能计算以及多域数据的采集代理功能,支持运维自动化。其主要由SDN NOX(网络控制器210)构成。该NOX主要包含以下集中控制的实体:控制模块、管理模块、业务模块、消息感知模块以及流量监测模块,这些功能实体可以与SDN的功能实现匹配,进而通过控制流表对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
其中,参见图2,所述网络控制器NOX210包括:
消息感知模块211,用于通过所述管理控制接口收集所述数据转发平面的信息;其中,所述消息感知模块通过用于直接管理和检查中心局状态的controllerto 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来进行流表的配置。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NOX可以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收集所有数据转发平面的信息,具体实施方式是通过由NOX产生用于直接管理和检查交换机状态的controllerto switch(控制器到交换机)和asynchronous(异步)消息之间的交互来进行流表的配置。其中asynchronous由交换机产生,用于把网络事件和交换机状态的更改通知NOX,具体包含了Packet in以及Flow Mod的子消息。
业务模块212,用于通过所述北向API收集所述业务平面100的不同的业务信息;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NOX可以通过标准北向API收集来自业务平面100的不同的业务信息,在SDN的NOX中通过具体的资源分配等实现网络QoS的保障,达到统一的管理和配置。
流量监测模块213,用于收集所述中心局中各时隙电力用户流量的统计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流量监测模块203OF-OLT和OF-ONU设备中各时隙电力用户流量的统计信息。
其中,所述流量监测模块通过统计过去T时间内的中心局资源利用率期望、中心局服务队列长度期望及服务请求中业务数据量的期望,评估下一时刻服务请求的繁忙程度;
所述多域接纳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繁忙程度均衡分配全网中心局基带池的带宽/流量。
控制模块214,用于带宽资源分配的控制和自适应休眠能源的计算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214包括:
带宽动态分配模块,用于完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动态控制与资源智能调度,通过流量调度策略将根据不同服务向所述中心局分配所需求的带宽;
休眠能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休眠策略计算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
其中,所述消息感知模块根据所述休眠能源控制模块计算的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通过controllerto 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对中心局执行节能操作。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控制模块214主要包括泛在接入网络中带宽资源的分配以及自适应休眠能源的计算控制。其中,带宽动态分配模块完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动态控制与资源智能调度;休眠能源控制模块是为了实现接入网络中的能源节省,休眠能源控制模块根据休眠策略计算每个ONU/RRU的节能状态(工作/假寐/睡眠),通过controllertoswitch、Packet in以及Flow Mod的消息之间的交互进行OLT/BBU内不同波长开关之间转换时流表的配置操作,或者ONU/RRU休眠操作(打开/关闭收发机)。
管理模块215,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对不同形式业务的分割和资源管理。
其中,所述管理模块215包括: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
多域接纳管理模块,用于对接入不同类型的业务的资源和功能进行逻辑抽象并适配接入技术。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管理模块215主要包括泛在接入网络中ONU、RRU等光接入单元的发现,及其队列管理;多域接纳管理模块,包括不同形式业务的分割和资源管理等。为不同类型接入业务的资源和功能进行逻辑抽象,适配恰当的接入技术,从而实现接入网资源的灵活配置、调度和网络功能按需部署。同时,均衡分配全网OLT或BBU基带池的带宽/流量。在接收到所述流量状态后,动态带宽分配模块的流量调度策略将根据不同服务分配所需求的带宽。
所述数据转发平面300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
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平面中的每个远端单元为端,所述端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分布式基站BBU、射频拉远单元RRU中的任意一者;根据每个端的接入形式及应用类型,将所述端分为不同的簇,将不同的簇融合生成云。
具体的,参见图3为远端单元聚合管控应用场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泛在光接入架构,基于光纤接入分层异构网络“端”间成“簇”、“簇”间成“云”,“云”间同质为“层”的基本理念,将远端单元分成端、簇和云,在本方案中,“端”可以理解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OLT)、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分布式基站(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中的任意一者;“簇”,根据接入形式以及应用类型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域,一个域为一簇。考虑到各个接入域应用(通信和信息安全、存储、服务链、网络的流量工程和网络功能等)功能的不同,对网络容量、传输时延、服务质量及能量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标的需求不同,将不同电力应用(电力设备)小区看成一个接入域;“云”,不同接入域可采用不同的接入形式,PON、C-RAN等新型光接入技术的出现,使不同“簇”间成云。由于“云”指不同介质的“簇”融合,所有以光为主要承载形式的接入技术均可采用此架构。
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平面300包括泛在式中心局;
所述泛在式中心局包括:全光交换节点,和与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相连的中心局,且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中心局的交互发生在所述全光交换节点处。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利用SDN技术,将不同接入场景下的远端单元逻辑抽象,部分控制功能上移,将多终端节点(OLT、BBU等)看成一个泛在式中心局,泛在式中心局中的全光交换机屏蔽差异化的不同远端设备单元(ONU、RRU等),通过统一控制器的调度来支持上层和OLT的直接对接,实现聚合管理和整体规划。本方案通过采用SDN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实现接入网设备中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200分离,并尽可能的采用标准化通用设备,提高接入网设备的统一性、通用性和适配性,降低网络异构程度;通过集中化实现对接入网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和调度,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实现接入网资源和能力的灵活配置和开放,降低业务部署的复杂度,推动业务创新以及网络的发展和演进,从而实现面向应用和客户的智能化电力接入网。
具体的,参见图1,数据转发平面300包含了融合的异构网络中的基础设施。其中,PON的基础设施包括OLT、光分路器以及多个ONU。C-RAN的基础设施包括BBU、光分路器以及多个RRU。在支持OpenFlow协议的网络架构中,这些基础设施统称为OpenFlow-enable交换机。在这些交换机中,都具有可实现OpenFlow协议配置的流表及组表等。
多个域的设备同时部署在此,在每个域中,各个远端单元(ONU、RRU等)通过分光器与对应的中心局(OLT、BBU等)相连。远端单元与中心局的交互发生在泛在式中心局端的全光交换节点处。控制平面200在进行业务配置时,由于多个中心局组成一个泛在接入终端节点结构,因此将这些OF-OLT、OF-BBU交换机作为一个大的虚拟接入节点接口。由于这些接入设备支持流转发,当有新的业务或需要在接入节点中启动新特性时,可直接通过配置流表来实现,加快了业务的部署。用户接口相当于虚拟节点的用户接口,由NOX形成配置参数并进行下发。在上述泛在光接入网架构中,连接请求为PON或C-RAN的业务流,其直接受SDN的控制平面控制。为了降低成本和考虑技术过渡的平滑性,采用类似OLT与ONU之间的带内控制方式,多域控制器通过透传OpenFlow协议控制指令。SDN的控制平面知道某个业务流的所属业务类型,并执行流表的查找,同时需要附加的信息来实现对数据流的管理和控制。例如对PON的业务流做标签映射,NOX将到来的某种特定的业务信息到PON的目的端。因此,泛在光接入网控制架构的提出为解决接入网的智能化管控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案。
具体的,参见图4,基于本方案中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以节能为目标提供一方法实施例:
第1步:电力服务请求到达;
第2步:当电力业务请求到达时,业务模块启动,远端节点ONU/RRU验证请求,并映射成服务请求,通过北向API对网络请求进行抽象和模拟;
第3步:数据转发平面,各个域OpenFlow使能中心局的相应服务请求和OpenFlow使能远端接入单元的网络状态形成流表上报给控制器NOX;
第4步:由于网络状态的时变性,使用动态资源预测方案,启动流量监测模块对全网各个域的流量进行监测。统计过去的T时间内的OLT/BBU资源利用率期望、OLT/BBU服务队列长度期望以及服务请求中业务数据量的期望,以评估下一时刻服务请求的繁忙程度。流量监测模块收集当前所有OpenFlow使能中心局和OpenFlow使能远端接入单元交换机中终端的服务申请请求和实时流量统计信息;
第5步:消息感知模块通过管理控制接口收集所有数据转发平面的消息,将网络事件和所有OpenFlow交换机流量状态的更改通知NOX;
第6步:多域接纳管理模块对业务中的资源和功能进行逻辑抽象,汇聚全网实时网络流量信息,SDN的控制平面知道某个业务流的所属业务类型,并执行流表的查找,对相应业务流做标签映射,实现对数据流的管理和控制。根据第4步预测结果均衡分配全网OLT或BBU基带池的带宽/流量;
第7步:判断对应中心局可用资源带宽是否大于最低需求带宽,如果是,则进行第8步;如果否,则跳到第12步;
第8步:按照服务请求容许的最大时延τ分配带宽,即保证服务请求不失败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预测评估方案,通过设备休眠机制达到降低能耗和成本的目标。以PON为例:考虑到带宽分配到每个时隙,若设置的OLT可支持最大带宽过大或者睡眠周期过长,则睡眠时间内到达的服务等待时间会增加,将降低用户体验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将OLT设备可支持最大带宽降到最低。同时,在节能角度,我们又希望设备被唤醒的次数降低,因此,我们设置一个时间阙值τ0,若在τ时间内,数据流量始终小于某一设定值,则将睡眠阙值τ增加到τ0,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睡眠阙值由控制器直接预测并设定。休眠能源控制模块根据休眠策略计算每个ONU/RRU的节能状态(工作/假寐/睡眠);
第9步,根据第8步计算好的节能状态,ONU/BBU队列管理模块管理服务队列;
第10步,队列管理模块将排队结果下发到带宽分配模块,带宽分配模块调整每个ONU/BBU带宽分配以达到要求节能效果;
第11步:OpenFlow使能中心局接收到OpenFlow南向接口消息,根据计算好的节能状态打开/关闭OLT/BBU收发机,远端节点与中心局的交互以及所有信息的适配发生在泛在式中心局端的全光交换节点处,跳转到第14步;
第12步:启动延时重传机制(更新最大容许时延);
第13步:判断最大容许时延是否大于重传固定延时,是,则业务阻塞,进行第14步,否,则返回第2步;
第14步:当前服务请求处理结果。
本发明基于软件定义的泛在光组网架构,围绕配电网业务种类多样和电力用户大量且灵活的特点,设计了该体系结构下的协议与实现机制,该控制架构通过OpenFlow协议实现网络协议与功能的可编程化和可重构化,以全局的视角将多种资源进行抽象以提供统一的控制接口完成控制与管理的目标。通过OpenFlow控制器对全局配电通信网络不同业务接入适配、资源网络状态的感知和管理调度能力,实现泛在配电通信网络的业务动态接入、带宽优化和节能减排。本发明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在业务需求方面,为支撑新兴业务的各类终端接入的问题。构建面向不同类型业务的终端接入业务场景模型,分析配电通信接入网网络技术与业务场景的适应性,本发明的泛在接入架构可兼容承载多种业务接入技术形式,例如PON、Cloud-RAN等以光为主要承载形式的配电接入技术,避免单独建网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网络能耗,实现节能减排,为用户提供泛在式且灵活可控的光接入网服务。
(2)在接入结构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泛在光接入网络架构,所有以光为主要承载形式的接入技术均可采用此架构。该架构简化多层网络的接入结构,减少基于多种技术形式接入的中心站数量。提出的泛在式中心局结构使光承载优势发挥最大化,提升了业务的接入范围,加大各种业务的覆盖面积。
(3)在控制技术方面,设计了业务适应性的配电通信网网络架构及协议,实现资源调配的柔性化,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络资源利用率。同时,采用软件定义技术,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保障每个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数据转发平面;所述业务平面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多业务泛在接入:在异构程度很高的宽带接入网中,基于用户数量、通信技术类型、部署环境、设备型态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动态灵活的接入是网络规划与建设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出的泛在光接入组网架构,支持接入网各设备节点中资源的逻辑抽象,分离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实现接入网资源的灵活配置、调度和网络业务按需部署,为用户提供泛在式且灵活可控的光接入网服务。
(2)网络融合汇聚:泛在光接入组网可做到多种技术形式、业务类型全覆盖,所有以光为主要承载形式的接入技术均可采用此架构。解决了如何在“异构网络”中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和用户感知的一大难题。
(3)结构简化:该发明提出的泛在光接入网络架构,简化多层网络的接入结构,提出的泛在式中心局减少基于多种技术形式接入的中心站数量。泛在式中心局使光承载优势发挥最大化,提升了业务的接入范围,加大各种业务的覆盖面积。
(4)低能耗:未来的配电光接入网必须是一种前瞻性的、可持续性的架构,所以低能耗的绿色通信在设计网络架构时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提出架构中的泛在式中心局可兼容承载多种业务、多种接入技术形式,避免单独建网从而降低网络能耗,在一个统一的中心局完成带宽资源的动态调度与按需分配,实现节能减排。
(5)易拓展性:设计了业务适应性的终端通信接入网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及协议,为实现资源弹性配置,达到业务支撑能力和资源调配的柔性化,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保障每个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采用开放平台,易于部署和运维,支持多标准和平滑升级。
(6)集中管控:通过对海量接入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提供电力宽带接入网资源统一调度和网络功能的集中管理,实现业务能力抽象和业务自动编排,并支持与IP城域网、传送网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外部网络的端到端协同,从而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数据转发平面;
所述业务平面通过北向API与所述控制平面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支持OpenFlow协议的管理控制接口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通信,所述控制平面包括网络控制器NOX,用于通过控制流表对所述数据转发平面进行控制;
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与远端单元相连的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通过全光交换节点与对应的中心局相连,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用于屏蔽不同远端单元的差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NOX包括:
消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管理控制接口收集所述数据转发平面的信息;
业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北向API收集所述业务平面的不同的业务信息;
流量监测模块,用于收集所述中心局中各时隙电力用户流量的统计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带宽资源分配的控制和自适应休眠能源的计算控制;
管理模块,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对不同形式业务的分割和资源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带宽动态分配模块,用于完成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动态控制与资源智能调度,通过流量调度策略将根据不同服务向所述中心局分配所需求的带宽;
休眠能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休眠策略计算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感知模块通过用于直接管理和检查中心局状态的controllerto 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来进行流表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感知模块根据所述休眠能源控制模块计算的每个中心局的节能状态,通过controllerto switch和asynchronous消息之间的交互,对中心局执行节能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发现接入网络的远端单元并进行队列管理;
多域接纳管理模块,用于对接入不同类型的业务的资源和功能进行逻辑抽象并适配接入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监测模块通过统计过去T时间内的中心局资源利用率期望、中心局服务队列长度期望及服务请求中业务数据量的期望,评估下一时刻服务请求的繁忙程度;
所述多域接纳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繁忙程度均衡分配全网中心局基带池的带宽/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平面包括功能不同的预设数量个业务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发平面包括泛在式中心局;
所述泛在式中心局包括:全光交换节点,和与所述全光交换节点相连的中心局,且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中心局的交互发生在所述全光交换节点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转发平面中的每个远端单元为端,所述端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分布式基站BBU、射频拉远单元RRU中的任意一者;根据每个端的接入形式及应用类型,将所述端分为不同的簇,将不同的簇融合生成云。
CN201610579413.9A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Pending CN106230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413.9A CN106230512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413.9A CN106230512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0512A true CN106230512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3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9413.9A Pending CN106230512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0512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819A (zh) * 2017-03-23 2017-08-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sdn的自适应自协调统一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196876A (zh) * 2017-06-15 2017-09-2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接入网络及其流量调度方法
CN107896182A (zh) * 2017-11-30 2018-04-1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896161A (zh) * 2017-11-07 2018-04-1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业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11318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面向均衡分布的电力通信业务路由规划算法
CN108989916A (zh) * 2018-07-05 2018-12-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一种面向量子保护通信业务的配电通信网跨域保护组网
CN110138870A (zh) * 2019-05-21 2019-08-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电力设备的感知层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0611585A (zh) * 2019-08-28 2019-12-2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型组网框架设计方法
CN110915150A (zh) * 2017-09-15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第二pon控制和管理第一pon
CN111654438A (zh) * 2017-06-20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1865419A (zh) * 2020-07-07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积木式架构的面向5g的智能光接入网局端云系统
WO2021068286A1 (zh) * 2019-10-10 2021-04-15 东南大学 一种光电混合分层交换光接入网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7013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增强可编程能力的OpenFlow网络系统和方法
CN104320270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弹性光网络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5021504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opology-Reconfigurable 5G Optical Mobile Fronthaul Architecture with Software-Defined Any-to-Any Connectivity and Hierarchical QoS
CN105515987A (zh) * 2015-12-02 2016-04-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sdn架构面向虚拟光网络的映射方法
CN105703916A (zh) * 2016-03-21 2016-06-22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多域配电光网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182344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ct, diagnose, and mitigate issues in multi-laye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7013A (zh) * 2013-06-2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增强可编程能力的OpenFlow网络系统和方法
US2015021504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opology-Reconfigurable 5G Optical Mobile Fronthaul Architecture with Software-Defined Any-to-Any Connectivity and Hierarchical QoS
CN104320270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弹性光网络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60182344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ct, diagnose, and mitigate issues in multi-layer networks
CN105515987A (zh) * 2015-12-02 2016-04-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sdn架构面向虚拟光网络的映射方法
CN105703916A (zh) * 2016-03-21 2016-06-22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多域配电光网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京娜,刘柱: "基于SDN的可编程配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
顾仁涛: "光接入网演进趋势展望:软件定义的光接入网", 《电信科学》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819A (zh) * 2017-03-23 2017-08-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sdn的自适应自协调统一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104819B (zh) * 2017-03-23 2019-10-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sdn的自适应自协调统一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196876A (zh) * 2017-06-15 2017-09-22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接入网络及其流量调度方法
CN111654438A (zh) * 2017-06-20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1654438B (zh) * 2017-06-20 2023-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建立转发路径的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0915150B (zh) * 2017-09-15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第二pon控制和管理第一pon
CN110915150A (zh) * 2017-09-15 2020-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第二pon控制和管理第一pon
CN107896161A (zh) * 2017-11-07 2018-04-10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业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96161B (zh) * 2017-11-07 2023-11-2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一种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业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96182A (zh) * 2017-11-30 2018-04-1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8111318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面向均衡分布的电力通信业务路由规划算法
CN108989916B (zh) * 2018-07-05 2021-08-06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面向量子保护通信业务的配电通信网跨域保护组网方法
CN108989916A (zh) * 2018-07-05 2018-12-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一种面向量子保护通信业务的配电通信网跨域保护组网
CN110138870B (zh) * 2019-05-21 2021-07-0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电力设备的感知层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0138870A (zh) * 2019-05-21 2019-08-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电力设备的感知层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0611585A (zh) * 2019-08-28 2019-12-2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型组网框架设计方法
WO2021068286A1 (zh) * 2019-10-10 2021-04-15 东南大学 一种光电混合分层交换光接入网
CN111865419A (zh) * 2020-07-07 2020-10-3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积木式架构的面向5g的智能光接入网局端云系统
CN111865419B (zh) * 2020-07-07 2021-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积木式架构的面向5g的智能光接入网局端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0512A (zh) 一种电力泛在光接入组网系统
CN106954267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切片的资源管理方法
Li et al. Novel Resource and Energy Management for 5G integrated backhaul/fronthaul (5G-Crosshaul)
Cao et al. Software defined virtual wireless network: Framework and challenges
CN109561486B (zh) 一种sdn与d2d网络接入策略的模式选择方法
CN102752040A (zh) 一种基于无线与电力线载波的混合组网与通信的方法
CN106792858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超密集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Cao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
Zhou et al. Automatic network slicing for IoT in smart city
CN107770091A (zh) 电力光纤到户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262624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异构配电通信网络架构
Luo et al. An adaptive measured-based preassignment scheme with connection-level QoS support for mobile networks
CN108848528A (zh) 一种sdn与nfv融合网络移动性管理方法
Meng et al.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of 5g and smart grid
CN110519093A (zh)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架构
CN105050136B (zh)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自适应延迟感知节能方法
Yu et al. Virtual 5G network embedding in a heterogeneous and multi-domai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Micoli et al. Asap: a decentralized slot reservation policy for dynamic 6tisch networks in industrial iot
CN109302350A (zh) 一种基于光电组播混合网络架结构及其调度方法
Arfaoui et al. Minimization of delays in multi-service cloud-RAN BBU pools
CN207304583U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边缘物联网网络架构
CN105959163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无源光互连网络结构及数据通信方法
Zhao et al. Time-aware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Ta-SDN) for flexi-grid optical networks supporting data center application
CN107483141B (zh) 以太网链路建立方法和控制器
Ye et al. Smart service-aware wireless mixed-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