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8724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8724A
CN106228724A CN201610688147.3A CN201610688147A CN106228724A CN 106228724 A CN106228724 A CN 106228724A CN 201610688147 A CN201610688147 A CN 201610688147A CN 106228724 A CN106228724 A CN 106228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acial image
image
microprocessor
centr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81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妮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6881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8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8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8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63Surveillance related processing done local to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3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ocus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能够在主人外出时,在有人入室的情况下,自动判断来人身份,并且在判断出来人为陌生人时,即时通过短信通知主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愈发成熟,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现有的建筑防盗措施一般是带有存储功能的监控设备,在盗窃事件发生后,通过调取监控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具有滞后性。
故,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实时监控建筑房屋,自动判定入室者身份,并且在判断出来人为陌生人时,即时通过短信通知主人的防盗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能够在主人外出时,在有人入室的情况下,自动判断来人身份,并且在判断出来人为陌生人时,即时通过短信通知主人。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一中央处理模块,该中央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模块和复位电路;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实现对图像的采集、压缩、存储以及传输;存储器用于存储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程序数据和图像数据,同时与微处理器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执行微处理器的相关指令;复位电路实现当系统软件崩溃后自动对微处理器复位;
步骤二:在室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室内进行监控,检测是否有入室者;
步骤三:另设一图像采集模块,该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单元,摄像头用于采集入室者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从采集的图像信息中选取一帧入室者的图像并将其输入存储器中,中央处理模块的微处理器对该图片进行处理后提取入室者人脸图像并将其再次存入存储器中;
步骤四:当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有入室者后,向微处理器发送信号,微处理器接到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的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五: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入室者人脸图像传输到人脸图像识别模块;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包括人脸图像识别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入室者人脸图像库和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入室者人脸图像库接收从中央处理模块的存储器中传来的的入室者人脸图像,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包括已经预先输入的自己人的人脸图像;
步骤六:人脸图像识别单元调取入室者人脸图像与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可识别则不动作,若不能识别,则输入信号到中央处理模块的微处理器;
步骤七:设置一通信模块,该通讯模块与存储器连接并通过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当微处理器将存储器中存储的入室者人脸图像输入通讯模块时,还会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将入室者人脸图像通过彩信形式发送到智能手机。
具体的: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还设有一电源模块。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独立电源和变压器模块;有电时,电源模块的变压器模块将220V市电转换为+5V直流电向其他各模块供电;停电时,电源模块的独立电源直接向其他各模块提供+5V直流电。
具体的: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图像采集模块、人脸图像识别模块、通讯模块间的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人脸图像识别模块、通讯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结构与图像采集模块间无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智能手机能通过通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中央处理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这些技术方案,包括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互相组合或者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能够在主人外出时,在有人入室的情况下,自动判断来人身份,并且在判断出来人为陌生人时,即时通过短信将来人的人脸图像信息传送至主人的手机,主人据此来判断此人身份,若认定是陌生人,则可立即通知小区保安或者直接报警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信息;这样通过防盗系统和房屋主人的双重判断机制,能够准确、即时、高效的判断来人身份,防止盗窃案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中:1是中央处理模块,2是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3是图像采集模块,4是人脸图像识别模块,5是通讯模块,6是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一中央处理模块1,该中央处理模块1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模块和复位电路;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3连接,实现对图像的采集、压缩、存储以及传输;存储器用于存储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程序数据和图像数据,同时与微处理器和图像采集模块3连接;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3连接,执行微处理器的相关指令;复位电路实现当系统软件崩溃后自动对微处理器复位。
中央处理模块1通过异步串行通信芯片MAX232与外部其他模块进行连接,为满足信息存储与图像采集需求,微处理器选用Motorola公司的MPC850通信控制芯片,集中控制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图像采集模块3、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和通讯模块。
步骤二:在室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室内进行监控,检测是否有入室者。
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选用Perkinelmer公司的Lhi968,具有低噪声、高响应度、对光线电磁波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利用人体自身波长的特性加上菲涅尔系列滤光镜片进行滤光,就能基本准确的判断是否是人闯入,动物等其它物体闯入时产生的电平和检测到人时的电平存在着区别,误判率比较小。
步骤三:另设一图像采集模块3,该图像采集模块3包括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单元,摄像头用于采集入室者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从采集的图像信息中选取一帧入室者的图像并将其输入存储器中,中央处理模块1的微处理器对该图片进行处理后提取入室者人脸图像并将其再次存入存储器中。
步骤四:当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检测到有入室者后,向微处理器发送信号,微处理器接到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的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3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五:中央处理模块1控制图像采集模块3将采集到的入室者人脸图像传输到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与中央处理模块1连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包括人脸图像识别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入室者人脸图像库和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入室者人脸图像库接收从中央处理模块1的存储器中传来的的入室者人脸图像,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包括已经预先输入的自己人的人脸图像。
步骤六:人脸图像识别单元调取入室者人脸图像与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可识别则不动作,若不能识别,则输入信号到中央处理模块1的微处理器。
步骤七:设置一通信模块5,该通讯模块与存储器连接并通过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当微处理器将存储器中存储的入室者人脸图像输入通讯模块时,还会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5将入室者人脸图像通过彩信形式发送到智能手机。
通讯模块通过GPRS方式与手机进行信息交换,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GPRS特别是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通讯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MC35i芯片与手机进行信息交换。
该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还设有一电源模块6,该电源模块6包括独立电源和变压器模块;有电时,电源模块6的变压器模块将220V市电转换为+5V直流电向其他各模块供电;停电时,电源模块6的独立电源直接向其他各模块提供+5V直流电。
其中,中央处理模块1、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图像采集模块3、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通讯模块间的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中央处理模块1、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2、人脸图像识别模块4、通讯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结构与图像采集模块3间无线连接;智能手机能通过通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中央处理模块1处于休眠状态。

Claims (6)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一中央处理模块,该中央处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模块和复位电路;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实现对图像的采集、压缩、存储以及传输;存储器用于存储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程序数据和图像数据,同时与微处理器和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执行微处理器的相关指令;复位电路实现当系统软件崩溃后自动对微处理器复位;
步骤二:在室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室内进行监控,检测是否有入室者;
步骤三:另设一图像采集模块,该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单元,摄像头用于采集入室者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从采集的图像信息中选取一帧入室者的图像并将其输入存储器中,中央处理模块的微处理器对该图片进行处理后提取入室者人脸图像并将其再次存入存储器中;
步骤四:当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有入室者后,向微处理器发送信号,微处理器接到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的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五: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入室者人脸图像传输到人脸图像识别模块;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人脸图像识别模块包括人脸图像识别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入室者人脸图像库和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入室者人脸图像库接收从中央处理模块的存储器中传来的的入室者人脸图像,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包括已经预先输入的自己人的人脸图像;
步骤六:人脸图像识别单元调取入室者人脸图像与特定人脸图像信息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若可识别则不动作,若不能识别,则输入信号到中央处理模块的微处理器;
步骤七:设置一通信模块,该通讯模块与存储器连接并通过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当微处理器将存储器中存储的入室者人脸图像输入通讯模块时,还会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将入室者人脸图像通过彩信形式发送到智能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还设有一电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独立电源和变压器模块;有电时,电源模块的变压器模块将220V市电转换为+5V直流电向其他各模块供电;停电时,电源模块的独立电源直接向其他各模块提供+5V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图像采集模块、人脸图像识别模块、通讯模块间的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热释电人体红外探测器、人脸图像识别模块、通讯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体化结构与图像采集模块间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智能手机能通过通讯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中央处理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CN201610688147.3A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Pending CN106228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8147.3A CN106228724A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8147.3A CN106228724A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8724A true CN106228724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5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8147.3A Pending CN106228724A (zh) 2016-08-19 2016-08-1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87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813A (zh) * 2017-10-23 2019-04-30 绵阳市湘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信息防盗系统
CN112005281A (zh) * 2018-04-26 2020-11-27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上的功率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95945U (zh) * 2012-12-08 2013-06-12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防盗系统
CN103268686A (zh) * 2013-05-14 2013-08-28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防盗系统
KR101344723B1 (ko) * 2013-01-16 2013-12-24 김학철 약용식물 도난 방지시스템
CN203733244U (zh) * 2013-12-16 2014-07-23 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家用智能预警安防系统
CN104135642A (zh) * 2014-07-31 2014-11-0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4650695U (zh) * 2015-04-01 2015-09-16 黄波 智能可移动看家玩具狗及安防监控系统
CN105427498A (zh) * 2015-11-16 2016-03-23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无线网络家庭防盗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5375730U (zh) * 2015-11-10 2016-07-06 深圳华博高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95945U (zh) * 2012-12-08 2013-06-12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防盗系统
KR101344723B1 (ko) * 2013-01-16 2013-12-24 김학철 약용식물 도난 방지시스템
CN103268686A (zh) * 2013-05-14 2013-08-28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防盗系统
CN203733244U (zh) * 2013-12-16 2014-07-23 天津七所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家用智能预警安防系统
CN104135642A (zh) * 2014-07-31 2014-11-0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4650695U (zh) * 2015-04-01 2015-09-16 黄波 智能可移动看家玩具狗及安防监控系统
CN205375730U (zh) * 2015-11-10 2016-07-06 深圳华博高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
CN105427498A (zh) * 2015-11-16 2016-03-23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无线网络家庭防盗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7813A (zh) * 2017-10-23 2019-04-30 绵阳市湘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信息防盗系统
CN112005281A (zh) * 2018-04-26 2020-11-27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上的功率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11743578B2 (en) 2018-04-26 2023-08-29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ower-management on smart devic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762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系统
CN206003254U (zh) 一种家用智能防盗系统
CN205845244U (zh) 一种小区智能安防系统
CN10854924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207820108U (zh) 一种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CN208369746U (zh) 网络摄像机及网络摄像机系统
CN11143218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防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754579A (zh) 一种专用于园区的智能安防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705425A (zh) 一种防暴力破坏和技术开锁的自动售货机报警系统
CN105427498A (zh) 一种无线网络家庭防盗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2872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方法
CN107403534A (zh) 一种室内安全系统
CN208273142U (zh) 养老公寓安全配置系统
CN207082203U (zh)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CN207473791U (zh) 一种物联网下家庭安全防护与远程监控系统
CN10473269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脸部识别的安全监控系统
CN107452103A (zh) 一种楼宇智能门禁系统
CN210052214U (zh) 一种油田作业区人员身份信息识别的装置
CN202976124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防网关的行人检测系统
CN112070943B (zh) 基于有源rfid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管理系统
CN10688836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居住用智能监控系统
CN21153117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连接的家庭可视监控装置
CN211043853U (zh) 一种执法眼镜
CN204667494U (zh) 一种基于脸部识别与密码确认的监控系统
CN110310446A (zh)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看家报警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