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8042A -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8042A
CN106228042A CN201610562508.XA CN201610562508A CN106228042A CN 106228042 A CN106228042 A CN 106228042A CN 201610562508 A CN201610562508 A CN 201610562508A CN 106228042 A CN106228042 A CN 106228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user
operation note
weight
network behav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25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翔
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25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8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8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来识别用户,识别方式更加全面,准确,且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Description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日益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可以使用网络媒体平台观看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等。目前,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刷单行为,以获取较好的网络搜索排名而采取的作弊行为,还出现了网络爬虫会模拟用户的正常的行为来进行视频的盗播或盗流等。
现有技术中,识别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的方法通常为如下两种:
方法一、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如2+2=?,让用户来回答,回答正确了就认为是真实网络用户,否则,就认为是虚拟机在模拟操作。该方法会中断用户的使用,用户体验不好。
方法二、根据访问频率,认定访问频率高于预设频率阈值的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并对该非真实网络用户进行一定的限制。该方法仅基于访问频率这一个识别参数进行识别,极易出错。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基于问题答复内容或基于访问频率来进行识别,用于识别真实网络用户的方法较为单一,不全面,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识别真实网络用户的方法较为单一,不全面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次操作记录;
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次操作记录;
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执行用户识别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用户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集成在终端上的一个具有嵌入式程序的硬件,也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中的一个应用软件,还可以是嵌入在终端操作系统中的工具软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
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可以包括:开启首页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网络页面刷新记录、在网络页面上移动或点击鼠标指针的记录、收藏页面的记录、保存页面的记录、网络视频播放记录、网络视频缓存记录和搜索记录等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2、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在具体实施时,不同的操作记录配置的权重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例如开启首页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以及网络视频播放记录,这三种操作记录配置的权重可以不同,比如为开启首页记录配置的权重为1,为打开推送消息记录配置的权重为5,为网络视频播放记录配置的权重为6;而开启首页记录,网络页面刷新记录,这两个记录配置的权重可以相同,比如均配置权重为1。具体的,如何为每一种操作记录配置权重,可依据预设的配置逻辑或经验值来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3、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在具体实施时,可简单的将网络行为记录中的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求和来计算分值;还可通过计算公式或计算程序等来计算分值。其中,网络行为记录中的各个操作记录的权重作为该计算公式或计算程序的输入参数。例如,计算公式y=f(x1,x2,……,xn),其中,x1,x2,……,xn分别对应一种操作记录,当网络行为记录中若没有某一种操作记录的权重,则该项操作记录在计算公式中对应的xi即以零作为为输入参数。
步骤104、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在具体实施时,可预先设置一个阈值,如10分,通过判断所述分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10分)来识别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例如,判断所述分值大于10分,则所述用户为真实网络用户;若判断所述分值小于或等于10分,则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依据经验值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同样的,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用户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集成在终端上的一个具有嵌入式程序的硬件,也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中的一个应用软件,还可以是嵌入在终端操作系统中的工具软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记录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记录存储至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中。
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可以是用户登录ID(Identity)或网络设备的ID。当用户打开网页或登录时,即根据该用户的登录ID或该用户所使用的网络设备的ID获取已记录的该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操作记录可包括操作内容(如播放网络视频、打开推送消息等)、发生时间、发生的页面、操作时长等。
例如,用户登录某视频网站,进入网站首页,并浏览首页查找想要本地缓存或播放的视频,查找到某一视频后点击进入并进行本地缓存或播放。在用户进行前述的一系列操作时,终端实时的对这些操作进行记录,生成相应的登录记录、首页浏览记录和本地缓存或播放记录。在进行记录的过程中,用户每进行一项操作,终端即记录下具体的操作内容,并获取该操作启动时间,该操作发生的页面以及该操作结束时间等。将操作内容、该操作启动时间,该操作发生的页面以及该操作结束时间等作为一个操作记录,存储至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用户登录ID或网络设备的ID)对应的存储介质中。
步骤202、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
其中,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可在用户登录时,也可在用户操作过程中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则可在用户登录时即获取该网络行为记录;若用户为新用户,存储介质中未存储有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则可在记录一段时间(如半个小时、1个小时)的用户操作后,获取已存储的网络行为记录。
步骤203、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具体的,可根据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其中,获取到的权重即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的权重。
其中,所述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可表征为下表1的形式。
表1,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列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网站,用户所进行的操作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提供多媒体信息的网站,正常用户所进行的操作包括有:网络视频播放记录、网络视频缓存记录、搜索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等;对于购物类网站来说,正常用户所进行的操作包括:商品浏览记录、加入购物车记录、支付记录等。因此,所述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可根据不同网站的特点人为设定。
步骤204、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具体的,可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求和,得到所述分值;或者
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作为预设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分值。
其中,预设计算模型可以是计算人员根据经验预先设置的,该计算模型可以是一个计算公式,还可以是由多个逻辑判断语句构成的计算程序。
例如,将网络行为记录中打开首页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1,登录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1、浏览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6、点击进入商品内容界面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2以及加入购物车操作记录3相加,得到分值13。
或者,将网络行为记录中打开首页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1,登录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1、浏览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6、点击进入商品内容界面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2以及加入购物车操作记录3,分别作为输入参数输入预设的计算公式中,通过计算所述预设的计算公式,得到分值。其中,所述预设的计算公式可人为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205、判断所述分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真实网络用户;若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
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依据经验值来确定,例如,10分,60分,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该预设阈值的确定需与各操作记录的权重相配合,即所述预设阈值的确定应基于为各操作记录配置的权重。
步骤206、若识别结果为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则对所述用户进行限制操作。
例如,限制非真实网络用户的访问量,或直接屏蔽非真实网络用户的访问请求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配置模块302、计算模块303和识别模块304。其中,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配置模块302用于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计算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识别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用户识别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方法,具体的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置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三,具体的,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分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真实网络用户;若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305。所述记录模块305用于记录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记录存储至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中。相应的,所述配置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303具体用于: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求和,得到所述分值;或者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作为预设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分值。
其中,所述操作记录可包括:开启首页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网络页面刷新记录、在网络页面上移动或点击鼠标指针的记录、收藏页面的记录、保存页面的记录、网络视频播放记录、网络视频缓存记录和搜索记录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限制模块306。其中,所述限制模块306用于当识别结果为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则对所述用户进行限制操作。例如,限制非真实网络用户的访问量,或直接屏蔽非真实网络用户的访问请求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四提供的所述用户识别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方法,具体的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执行用户识别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10以及存储器620,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
执行用户识别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
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20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识别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3所示的获取模块301、配置模块302、计算模块303和识别模块304)。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用户识别方法。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用户识别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用户识别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识别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6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用户识别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并为网络行为记录中的所有操作记录设置权重,然后基于所有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出的分值来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用于识别真实用户的参数,用户识别更加准确,且在识别的过程中无需中断用户的当前操作,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
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包括:
判断所述分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真实网络用户;
若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记录存储至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包括:
根据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包括:
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求和,得到所述分值;或者
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作为预设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分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记录包括:开启首页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网络页面刷新记录、在网络页面上移动或点击鼠标指针的记录、收藏页面的记录、保存页面的记录、网络视频播放记录、网络视频缓存记录和搜索记录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7.一种用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网络行为记录,其中,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操作记录;
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操作记录配置权重;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计算分值;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值,识别所述用户是否为真实网络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分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真实网络用户;
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用户为非真实网络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记录存储至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网络行为记录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操作记录与权重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操作记录对应的权重。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求和,得到所述分值;或者
将所述网络行为记录中各个所述操作记录的权重作为预设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分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记录包括:开启首页记录、打开推送消息记录、网络页面刷新记录、在网络页面上移动或点击鼠标指针的记录、收藏页面的记录、保存页面的记录、网络视频播放记录、网络视频缓存记录和搜索记录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CN201610562508.XA 2016-07-15 2016-07-15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228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508.XA CN106228042A (zh) 2016-07-15 2016-07-15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2508.XA CN106228042A (zh) 2016-07-15 2016-07-15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8042A true CN106228042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1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2508.XA Pending CN106228042A (zh) 2016-07-15 2016-07-15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80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743A (zh) * 2018-06-11 2018-11-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3013A1 (en) * 2013-06-05 2015-01-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Encryp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Encryption Recommendation Device
CN105592008A (zh) * 2014-10-23 2016-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网络行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90055A (zh) * 2014-10-23 2016-05-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络交互系统中识别用户可信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3013A1 (en) * 2013-06-05 2015-01-0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Encryp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Encryption Recommendation Device
CN105592008A (zh) * 2014-10-23 2016-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网络行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90055A (zh) * 2014-10-23 2016-05-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络交互系统中识别用户可信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743A (zh) * 2018-06-11 2018-11-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768743B (zh) * 2018-06-11 2021-07-2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1830B (zh) 一种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20150169759A1 (en) Identifying similar applications
CN108322473A (zh) 用户行为分析方法与装置
CN106779825A (zh) 一种物品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51168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6294564A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及装置
US20160328722A1 (en) Yield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CN106407401A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及装置
US11914582B2 (en) Suggesting queries based upon keywords
US11915158B2 (en) Cross-domain action prediction
CN103927356A (zh) 广告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6803188A (zh) 业务操作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60503A (zh) 答案输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156351B (zh) 多媒体资源推荐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809223A (zh) 一种用于在应用内提供应用内容搜索结果的方法与设备
CN107315833A (zh) 基于应用程序的检索与下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25314A (zh) 书籍查询页面的展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989114A (zh) 一种收藏内容推荐方法及终端
CN107968807A (zh) 自动更新本地缓存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55963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检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28917A (zh) 一种目标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
CN111444447A (zh) 内容推荐页面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CN111523030B (zh) 报盘信息推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201968A1 (zh) 商品库存的校验方法及校验系统
CN106228042A (zh) 用户识别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