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5363B -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5363B
CN106225363B CN201610709688.XA CN201610709688A CN106225363B CN 106225363 B CN106225363 B CN 106225363B CN 201610709688 A CN201610709688 A CN 201610709688A CN 106225363 B CN106225363 B CN 106225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cold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96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5363A (zh
Inventor
孙晓明
蔡万禄
柳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96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5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5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5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可以根据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灵活调节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并且该控制模式,对于使用者完全透明,参数的设定自由,对于冷冻机工作的各个现场以及复杂工况都适用。

Description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冻机的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主要有吸入流量调节、转停调节、变频调节、滑阀调节、柱塞调节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滑阀调节和柱塞调节。下面主要介绍滑阀调节的工作原理。
滑阀调节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滑阀的移动,使压缩机的阴、阳转子齿间容积改变,在齿面接触线从吸气端向排气端移动的前一段时间内,仍与吸气口连通,并使部分气体回流到吸气腔,即滑阀减小了螺杆的有效工作长度,以达到气量调节的目的。
滑阀是由油和气体压力驱动的油压缸控制的。油压缸内的油进入和排出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
例如,加载电磁阀导通时,油压缸内的油量增加,吸气量增多,换热较多,则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降低。卸载电磁阀导通时,油压缸内的油量减少,吸气量减少,换热少,则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升高。
现有技术中,冷水出口温度是通过PID算法来控制的,但众所周知的是,调整P值、I值和D值的工作量较大,非线性变化判断调整滞后,计算过程不可见,对不同范围内不同影响因素的判断运算不足,灵活性较差。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准确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优选地,还包括: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优选地,还包括: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
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优选地,还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E*M;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第四修正值E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优选地,还包括:当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包括: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优选地,还包括:变化速率获得单元和第一修正单元;
所述变化速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优选地,还包括:不感带确认单元、第二修正单元和第三修正单元;
所述不感带确认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
所述第三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优选地,还包括:环境参数获得单元和第四修正单元;
所述环境参数获得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四修正单元,用于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第四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优选地,还包括:偏离确认单元和第五修正单元;
所述偏离确认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是否远离目标温度;
所述第五修正单元,用于在所述偏离确认单元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打破了传统PID的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灵活调节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当希望更快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可以缩短控制周期,或者减小预设常数。这两种方式均可以使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增加。并且该控制模式,对于使用者完全透明,参数的设定自由,对于冷冻机工作的各个现场以及复杂工况都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与控制时间的对应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修正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S102: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S103: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例如,冷冻机开机时的冷水出口温度为9℃,目标温度为7℃,此时对应的ΔT为2。可以理解的是,当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目标温度时,需要加载,因为加载时吸气多,换热多,制冷量就越大,这样可以使冷水出口温度下降,进而接近目标温度。
相反,当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小于目标温度时,需要卸载,进而使冷水出口温度升高接近目标温度,例如,冷水出口温度为6℃时,就需要卸载。
需要说明的是,加载和卸载是通过控制加载电磁阀和卸载电磁阀来实现的。例如,加载电磁阀和卸载电磁阀均为常闭电磁阀。当需要加载时,需要控制加载电磁阀导通,进行加载,此时停止控制卸载电磁阀。当需要卸载时,需要控制卸载电磁阀导通,进行卸载,此时停止控制加载电磁阀。
可以理解的是,加载电磁阀和卸载电磁阀导通指的是控制其通电的时间。
S103中的控制周期是指控制加载电磁阀和卸载电磁阀的周期,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指的是电磁阀通电的时间。
例如,M=(k1*ΔT)/k2中的k1为30s,k2为15,ΔT为2,则M=4。由于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目标温度,因此,每个控制周期需要加载4s。即每个30s内,控制加载电磁阀通电4s。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需要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目标温度,可以保持控制周期不变,加长加载时间,即将k2设置的较小。或者,将控制周期缩短,即k1设置的较小。可以理解的是,k1和k2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灵活性较大,这也是设置两个参数的原因,而不是将M设置为一个参数乘以ΔT。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打破了传统PID的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灵活调节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当希望更快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可以缩短控制周期,或者减小预设常数。这两种方式均可以使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增加。并且该控制模式,对于使用者完全透明,参数的设定自由,对于冷冻机工作的各个现场以及复杂工况都适用。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实例进行介绍。参见图2,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与控制时间的对应关系图。
横坐标为控制时间,纵坐标为冷水出口温度(即被控对象)。
纵坐标的参数包括第一设定温度T1、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第四设定温度T4和目标温度T;大小关系为:T4<T3<T<T2<T1。即T1和T2在目标温度T之上,T3和T4在目标温度之下。
其中,T2和T3之间为不感带区间,即当检测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T3时,停止控制加载或卸载,即停止控制,默认这个区间内的冷水出口温度均符合要求。
为了控制的灵活性,(T2,T3)的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即T2减去T的差值不等于T减去T3的差值,即图2中T2到T的距离不等于T3到T的距离。
例如,以T2=7.3℃,以T3=6.8℃为例进行介绍。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压缩机滑阀在从0%-100%所用的加载时间和从100%-0%的所用的卸载时间可能不相同,例如从0%-100%的加载时间为100s,从100%-0%的卸载时间为200s,即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不相同。相比较可以看出卸载比较慢。
卸载比较慢时需要对卸载过程中的逻辑控制时间整比例进行修正,还需要滞后进行以减少向目标温度7℃靠近的时间。
还包括: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控制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设置了修正方法。参见图3,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对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本实施例中的S301-S303分别与图1对应的S101-S1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304: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冷水出口温度为6℃,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冷水出口温度为7℃,则该控制周期内的温度变化值为1℃,变化速率为1/30=0.03。
采集多个控制周期的变化速率,例如a1、a2、a3等。通过变化速率可以判断变化趋势,理想情况下,a1=a2=a3。但是实际情况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冷冻机自身的原因,各个控制周期的变化速率可能不相等,此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可以对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不同的变化速率对应不同的修正值。例如冷水出口温度可能变化的太快或太慢。
预先设置变化速率与第一修正值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第一修正值不是一个值,而是一系列值。具体可以参见如下的表1所示。
表1
变化速率 A
a6 0.7
a5 0.8
a4 0.9
a 1
a1 1.1
a2 1.2
a3 1.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计算出的变化速率为a2时,对应的第一修正值为1.2,即用1.2去修正M,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1.2M。
变化速率不同时,修正值的大小也不同。例如,如果变化速率为0.1时,认为变化速率太慢,可以加长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即对M进行增加,可以使M乘以一个大于1的修正值。例如,当冷冻机应用于化工类的工作场合时,需要冷水出口温度变化快一些。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计算冷水出口温度的变化速率来对M进行修正。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对于冷冻机的要求。例如,冷冻机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可以设置不同的表1,这样当确定了冷冻机的使用场合时,选择与该使用场合匹配的第一修正值来修正M,进而满足该使用场合的要求。
如图4所示,如果不对M进行修正,从图4的修正点位置冷水出口温度会按照曲线1接近目标温度,如果对M进行修正,则会按照曲线2接近目标温度。这样可以加快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另外,以上已经介绍了加载和卸载的速度不相同,因此,为了使冷水出口温度变化更线性化,可以对不感带以外的区域进行控制时对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进行修正。
S305: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需要说明的是,S305的修正是不对称修正,即B与C不相等。这是由于在目标温度之上与之下相同的加载时间和卸载时间对冷水出口温度的影响不同。因此,S305在不感带之外的区域设置了两个不对称的修正区间,分别为T2-T1和T4-T3。需要理解的是,T1到T2的温度差值与T4到T3的温度差值不相同。
另外,考虑到外界环境因素对控制也有影响,在某些特殊的场合需要对M进行修正。例如,压差和油温等因素是影响容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在压差是5bar的情况下0%-100%加载时间为100s,而在压差是10bar的情况下0%-100%加载时间为80s。某些情况下在一个范围内滑阀动作会特别敏感,例如在11bar的情况下滑阀动作线性不太好而且特别快,则在预先获得线性不太好的范围内对M进行修正(该范围可以根据控制器记录的变化速率得出)。
此处的变化速率可以通过判断周期来获得,需要说明的是,判断周期与控制周期不同,例如判断周期为1s或者2s,甚至更短时间。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判断周期的大小可以根据冷冻机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设置,工作环境不同,则需要的判断周期不同。
例如,当判断周期为1s时,每间隔1s判断一次冷水出口温度的变化,即如果当前判断周期与上个判断周期比较冷水出口温度变化了0.1℃,则变化速率为0.1/1=0.1。
采集多个判断周期的变化速率,例如b1、b2、b3等。
即,还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所述环境参数与E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该环境参数可以为压差或油温,压差对应一个修正值,油温对应一个修正值。即第四修正值需要提前试验获得。但是,当压差或油温在正常区间内时,则不需要对M依照环境参数进行修正。
另外,还需要判断经过一个控制周期的控制后,冷水出口温度是远离目标温度还是靠近目标温度,即有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出现正控制动作时出现反作用的效果。这种反作用时的补救措施就是对M进行修正。
即,还包括:当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F与第五修正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参见表2所示。
表2
因素 F
f6 0.75
f5 0.85
f4 0.95
f 1
f1 1.15
f2 1.25
f3 1.35
与表1中类似,此处的第五修正值F不是一个值,而是对应的一系列值。例如,当计算出变化速率为f3时,对应的F为1.25。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多种修正方式,这些修正方式可以叠加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当然,理想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修正的,当出现异常工况或环境因素干扰时,可以依照上述的方式对M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保证冷水出口温度正常地趋近目标温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冷冻机开机时压差比较小,可能在某个压差下,克服滑阀阻力困难,此时可以采用加大M值。因为此时吸气量比较小,导致水温变化比较慢,水温变化慢导致压差小,以此循环建立压差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对M值进行修正。
另外,可以为冷冻机设置停歇功能。即如果不明原因导致一段时间内控制导致水温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则采取不动作或减少控制动作,目的是造成这种波动的因素很多。可能是机组的能量调节与客户的水温变化共振导致,也可能是用户负荷异常,此时电磁阀会频繁动作,频繁加载卸载。如果振动周期一致,会导致振动更剧烈。此时停止有利于延长压缩机及电磁阀使用寿命,减少加载卸载带来的振动叠加。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包括: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501、比较单元502和控制单元503;
所述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可以由温度传感器来实现。
所述比较单元502,用于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所述控制单元503,用于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可以理解的是,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由控制器来实现,具体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再驱动加载电磁阀或卸载电磁阀通电。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需要尽快将冷水出口温度调节到目标温度,可以保持控制周期不变,加长加载时间,即将k2设置的较小。或者,将控制周期缩短,即k1设置的较小。可以理解的是,k1和k2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灵活性较大,这也是设置两个参数的原因,而不是将M设置为一个参数乘以ΔT。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打破了传统PID的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灵活调节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当希望更快使冷水出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可以缩短控制周期,或者减小预设常数。这两种方式均可以使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增加。并且该控制模式,对于使用者完全透明,参数的设定自由,对于冷冻机工作的各个现场以及复杂工况都适用。
另外,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运行工况以及异常的外界环境,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种修正方式以及触发这些修正方式的判断条件。
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变化速率获得单元和第一修正单元;
所述变化速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所述第一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该控制装置,还包括:不感带确认单元、第二修正单元和第三修正单元;
所述不感带确认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
所述第三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环境参数获得单元和第四修正单元;
所述环境参数获得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四修正单元,用于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第四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该控制装置,还包括:偏离确认单元和第五修正单元;
所述偏离确认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是否远离目标温度;
所述第五修正单元,用于在所述偏离确认单元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多种修正方式,这些修正方式可以叠加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当然,理想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修正的,当出现异常工况或环境因素干扰时,可以依照上述的方式对M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正,以保证冷水出口温度正常地趋近目标温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当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
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E*M;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第四修正值E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4.一种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冷水出口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冷水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获得两者的温度差值ΔT;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由以下公式获得每个控制周期内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M=(k1*ΔT)/k2;其中,k1为控制周期,k2为预设常数;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加载的时间为所述M;当所述冷水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冻机每个控制周期卸载的时间为所述M;
变化速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冷冻机当前控制周期开始时的第一冷水出口温度和当前控制周期结束时的第二冷水出口温度,将所述第二冷水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冷水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温度变化值,将所述温度变化值除以所述控制周期,获得变化速率a;
第一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一修正值A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A*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一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偏离确认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是否远离目标温度;
第五修正单元,用于在所述偏离确认单元判断所述冷冻机的冷水出口温度在加载或卸载控制后远离目标温度时,根据所述变化速率查找对应的第五修正值F对所述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或卸载时间为F*M;所述变化速率与所述第五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感带确认单元、第二修正单元和第三修正单元;
所述不感带确认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处于不感带范围内时,停止控制所述冷冻机加载或卸载;所述不感带范围为(第二设定温度T2,第三设定温度T3),其中T3<T<T2,T为所述目标温度;所述不感带为不对称不感带;
所述第二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T2小于第一设定温度T1时,利用第二修正值B对所述加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加载时间为B*A*M;
所述第三修正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冷水出口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T4小于T3时,利用第三修正值C对所述卸载时间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卸载时间为C*A*M;
其中,T4<T3<T<T2<T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参数获得单元和第四修正单元;
所述环境参数获得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参数;
所述第四修正单元,用于由所述环境参数查找对应的第四修正值E;所述环境参数与所述第四修正值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CN201610709688.XA 2016-08-23 2016-08-23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225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9688.XA CN106225363B (zh) 2016-08-23 2016-08-23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9688.XA CN106225363B (zh) 2016-08-23 2016-08-23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5363A CN106225363A (zh) 2016-12-14
CN106225363B true CN106225363B (zh) 2019-07-30

Family

ID=57554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9688.XA Active CN106225363B (zh) 2016-08-23 2016-08-23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5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0601B (zh) * 2017-07-07 2020-06-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机组控制方法
CN113156806B (zh) * 2021-03-18 2024-03-22 广州埃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id算法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03231B (zh) * 2021-05-07 2023-01-03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机组的能量调节方法、装置和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70A (zh) * 1995-02-06 1996-12-25 运载器有限公司 电机冷却液注入的模糊逻辑控制
CN101738944A (zh) * 2008-11-05 2010-06-16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系统及与节能控制系统整合的节能警示处理单元
CN104215008A (zh) * 2014-10-08 2014-12-17 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式冷冻机容量调节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06339A (zh) * 2013-11-12 2015-03-11 江苏春兰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螺杆压缩机无级能量调节控制方法
TW201621501A (zh) * 2014-12-04 2016-06-1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溫度控制系統及溫度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4541A (en) * 1987-07-03 1989-01-18 Osaka Gas Co Ltd Control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facility
JP2875306B2 (ja) * 1989-11-10 1999-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熱冷暖房装置
JP2647990B2 (ja) * 1990-04-11 1997-08-27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ケミカルヒートポンプの運転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70A (zh) * 1995-02-06 1996-12-25 运载器有限公司 电机冷却液注入的模糊逻辑控制
CN101738944A (zh) * 2008-11-05 2010-06-16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系统及与节能控制系统整合的节能警示处理单元
CN104406339A (zh) * 2013-11-12 2015-03-11 江苏春兰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螺杆压缩机无级能量调节控制方法
CN104215008A (zh) * 2014-10-08 2014-12-17 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式冷冻机容量调节的方法及系统
TW201621501A (zh) * 2014-12-04 2016-06-1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溫度控制系統及溫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5363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5363B (zh) 冷冻机冷水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989943B2 (en) HVAC systems and controls
CN106196787B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US10655908B2 (en) Refrigerator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ystem with linear compressor
RU2577429C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системой разгрузки компрессора
CN105509387A (zh) 风冷热泵机组及其中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空调
JP6959660B2 (ja) 冷却システムの制御および保護デバイス
AU2019204608B2 (en) Method of pumping in a system of vacuum pumps and system of vacuum pumps
EP3227620B1 (en) Head pressure control
CN205066276U (zh) 空调机
CN105241172A (zh) 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EP3126759B1 (en) Compress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465113A (zh) 空调低温制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21213063A1 (zh) 螺杆压缩机的卸载控制方法
JP2007225213A (ja) 温度調整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
KR101545206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항온항습기의 냉동기 제어장치
EP3483529B1 (en) Lubrica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circuit compressor
JP2018119777A5 (zh)
AU2014392229B2 (en) Method of pumping in a pumping system and vacuum pump system
CN204984794U (zh) 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JP7120893B2 (ja) ガスタービン及びその抽気量調整方法
JP2015194294A (ja) 冷凍機
CN105241174A (zh) 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3906216A (zh) 用于识别压缩机的损坏的方法
CN113945025B (zh) 制冷介质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Applicant afte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Applicant before: YANTAI EBARA AIR CONDITIONE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ld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of a refrigera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