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
背景技术
苏铁属苏铁科常绿木本植物,俗名又称铁树、凤尾蕉,苏铁生性健壮,四季常绿、株形优美、叶片柔韧、较为耐荫,其既用于室外花坛摆放,又可用于室内栽培观赏。北方地区多用于做室内栽培观赏,已成为北方地区室内观叶植物的主要品种。苏铁的繁殖以种子繁殖和分蘖繁殖为主。由于苏铁本身的生物特性,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方可开花,难以得到种子,分蘖繁殖便成为主要的繁殖方式,成活率在85%以上。下面就来介绍这种方法:
1分蘖前的准备:摧根培养的土壤以80%的沙土+20%的腐质土为宜。将杀虫剂(土虫灭杀净、百虫灵)、灭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基肥与培养土充分拌匀,浇透水,用黑色塑料袋套住,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7天左右,起到提温、杀菌的作用。
2分蘖时间:分蘖时间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春季4至5月份进行效果为最好。
3分蘖材料的选择:苏铁子球常在母株茎基部地径部位和干部萌生,应选择子球充实3年以上或子球直径大于5cm的蘖芽做繁殖材料。因为该类蘖芽木质化程度较高、内含营养物质多、适应性强,极易生根成活。切忌选取过嫩的蘖芽,不但不易成活而且易腐烂。
4取芽摧根:用锋利的小刀或嫁接刀将新生的蘖芽与母株连接的根基处切割下来。切割时要尽量少伤茎皮。对已生根的蘖芽,可直接栽入富含腐殖质、透气、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中管理;对未生根的蘖芽,放在阴凉通风处晾1~2天,待其切割伤口稍干后再进行催根处理。
在生活中,在上述第4步时,部分人选择用小刀将新生的蘖芽切离母株,另一部分人选择用手将新生的蘖芽掰离母株,但由于苏铁叶片前端较为尖锐,从而导致操作人员在切离或掰离分蘖的过程中容易被苏铁叶片扎伤,从而现急需一种能够避免人被扎伤的分离苏铁分蘖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其能够实现对苏铁分蘖的手动分离,操作人员能够远离苏铁母株而对苏铁分蘖进行分离,有效的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包括底架连接装置、固定装置、调位装置和剥离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与调位装置均安装在底架连接装置上,所述的剥离装置位于调位装置上;其中:
所述的底架连接装置包括中架、两个一号架和两个二号架;所述的两个一号架分别转动连接在中架左右两端,两个二号架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一号架左右两端,所述的中架与二号架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螺纹孔;工作时,可通过手动使得中架与两个一号架之间相互转动,各一号架与二号架之间相互转动,从而通过一号架与二号架的各自转动能够实现底架连接装置整体位置的调整。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六个螺旋钻杆,所述的螺旋钻杆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各螺旋钻杆分别安装在中架与二号架的六个螺纹孔中,当底架连接装置的位置调整好之后,手动旋转各螺旋钻杆,使得各螺旋钻杆深入苏铁母株周围土壤内,从而使得本发明被稳固固定好,便于后续的分蘖分离工作。
所述的调位装置包括支撑座和三个调位气缸,所述的支撑座位于底架连接装置上方,所述的支撑座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三个调位气缸包括一根中调气缸和两根侧调气缸,所述的中调气缸底端球铰接在中架上端面中部,中调气缸顶端球铰接在支撑座下端面中部,两根侧调气缸底端分别球铰接在两个一号架上端面中部,两根侧调气缸顶端分别球铰接在支撑座左右两侧壁,当中架与两个一号架位置固定时,中架、一号架、三个调位气缸与支撑座构成闭环并联机构;工作时,三个调位气缸伸缩带动支撑座作旋转和上下运动,进而能够调节剥离装置的倾角。
所述的剥离装置包括螺旋传动杆、剥离臂和剥离头,所述的螺旋传动杆上端设置有摇动手柄,螺旋传动杆安装在支撑座的螺纹孔内,所述的螺旋传动杆底端设置有转动腔,所述的剥离臂顶端通过滚筒轴承可旋转的嵌入螺旋传动杆的转动腔内;所述的剥离头整体为圆弧形杆,且剥离头上端与剥离臂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剥离头下端设置有锥形刀刃。工作时,操作人员手动旋转摇动手柄,从而带动螺旋传动杆在支撑座内旋转并将剥离臂向本发明后侧推进,使得剥离头位于苏铁分蘖与苏铁母株之间,接着,螺旋传动杆继续旋转伸出,剥离头按压苏铁分蘖,在剥离头的持续按压作用下,剥离头将苏铁分蘖从苏铁母株中切割下来,且为了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割下来,螺旋传动杆一方面自身持续伸出以使得剥离头按压苏铁分蘖,另一方面,调位装置工作以对螺旋传动杆的倾角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剥离头能够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离母株。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其能够通过底架连接装置和固定装置来实现对本发明的手动调整坐标和手动固定位置,其通过调位装置和剥离装置能够实现对苏铁分蘖的手动高效剥离,且由于螺旋传动杆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远离苏铁母株而将苏铁分蘖剥离,有效的避免了操作人员被扎伤;从而本发明提高了分蘖剥离效率,安全性高,实用性强,推广前景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调位装置与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全剖视图
图中:底架连接装置1、固定装置2、调位装置3、剥离装置4、中架11、一号架12、二号架13、螺旋钻杆21、支撑座31、调位气缸32、中调气缸321、侧调气缸322、螺旋传动杆41、剥离臂42、剥离头43、摇动手柄411、转动腔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手动式苏铁分蘖分离器,包括底架连接装置1、固定装置2、调位装置3和剥离装置4;所述的固定装置2与调位装置3均安装在底架连接装置1上,所述的剥离装置4位于调位装置3上;其中:
所述的底架连接装置1包括中架11、两个一号架12和两个二号架13;所述的两个一号架12分别转动连接在中架11左右两端,两个二号架1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一号架12左右两端,所述的中架11与二号架13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螺纹孔;工作时,可通过手动使得中架11与两个一号架12之间相互转动,各一号架12与二号架13之间相互转动,从而通过一号架12与二号架13的各自转动能够实现底架连接装置1整体位置的调整。
所述的固定装置2包括六个螺旋钻杆21,所述的螺旋钻杆21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各螺旋钻杆21分别安装在中架11与二号架13的六个螺纹孔中,当底架连接装置1的位置调整好之后,手动旋转各螺旋钻杆21,使得各螺旋钻杆21深入苏铁母株周围土壤内,从而使得本发明被稳固固定好,便于后续的分蘖分离工作。
所述的调位装置3包括支撑座31和三个调位气缸32,所述的支撑座31位于底架连接装置1上方,所述的支撑座31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三个调位气缸32包括一根中调气缸321和两根侧调气缸 322,所述的中调气缸321底端球铰接在中架11上端面中部,中调气缸321顶端球铰接在支撑座31 下端面中部,两根侧调气缸322底端分别球铰接在两个一号架12上端面中部,两根侧调气缸322顶端分别球铰接在支撑座31左右两侧壁,当中架11与两个一号架12位置固定时,中架11、一号架12、三个调位气缸32与支撑座31构成闭环并联机构;工作时,三个调位气缸32伸缩带动支撑座31作旋转和上下运动,进而能够调节剥离装置4的倾角。
所述的剥离装置4包括螺旋传动杆41、剥离臂42和剥离头43,所述的螺旋传动杆41上端设置有摇动手柄411,螺旋传动杆41安装在支撑座31的螺纹孔内,所述的螺旋传动杆41底端设置有转动腔412,所述的剥离臂42顶端通过滚筒轴承可旋转的嵌入螺旋传动杆41的转动腔412内;所述的剥离头43整体为圆弧形杆,且剥离头43上端与剥离臂42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剥离头43下端设置有锥形刀刃。工作时,操作人员手动旋转摇动手柄411,从而带动螺旋传动杆41在支撑座31内旋转并将剥离臂42向本发明后侧推进,使得剥离头43位于苏铁分蘖与苏铁母株之间,接着,螺旋传动杆41 继续旋转伸出,剥离头43按压苏铁分蘖,在剥离头43的持续按压作用下,剥离头43将苏铁分蘖从苏铁母株中切割下来,且为了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割下来,螺旋传动杆41一方面自身持续伸出以使得剥离头43按压苏铁分蘖,另一方面,调位装置3工作以对螺旋传动杆41的倾角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剥离头43能够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离母株。
初始状态下,六个螺旋钻杆21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此时,人工将底架连接装置1抬到需要剥离分蘖的苏铁母株处,接着,通过手动使得中架11与两个一号架12之间相互转动,各一号架12与二号架13之间相互转动,从而实现底架连接装置1整体位置的调整。
当底架连接装置1的位置调整好之后,手动旋转各螺旋钻杆21,使得各螺旋钻杆21深入苏铁母株周围土壤内,从而使得本发明被稳固固定好,便于后续的分蘖分离工作。
接着,三个调位气缸32伸缩带动支撑座31作旋转和上下运动,进而调节剥离装置4的倾角,操作人员手动旋转摇动手柄411,从而带动螺旋传动杆41在支撑座31内旋转并将剥离臂42向本发明后侧推进,使得剥离头43位于苏铁分蘖与苏铁母株之间,接着,螺旋传动杆41继续旋转伸出,剥离头 43按压苏铁分蘖,在剥离头43的持续按压作用下,剥离头43将苏铁分蘖从苏铁母株中切割下来,且为了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割下来,螺旋传动杆41一方面自身持续伸出以使得剥离头43按压苏铁分蘖,另一方面,调位装置3工作以对螺旋传动杆41的倾角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剥离头43能够更好的将苏铁分蘖切离母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