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7296A - 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7296A
CN106207296A CN201610725299.6A CN201610725299A CN106207296A CN 106207296 A CN106207296 A CN 106207296A CN 201610725299 A CN201610725299 A CN 201610725299A CN 106207296 A CN106207296 A CN 106207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oltage
chip
curren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52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7296B (zh
Inventor
王肖伟
吕磊
窦永清
李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252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7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7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7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方法,包括:提供一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充电芯片、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充电芯片,所述第二充电芯片与第一充电芯片并联、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连接的电池;将所述移动终端连接至充电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根据电池电压调整充电状态,其中:当电池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进入预充电阶段;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压、小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快充阶段;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当充电电流小于等于截止电流时,充电结束。上述充电方法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电池的充电时间也越来越长,现有技术采用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快充,能够有效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
所述充电芯片一般都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端,由于充电过程中,充电芯片温度会升高,导致主板的温升比较大,对于双充电芯片的充电方案,主板的温升更大。
目前主流的散热方法是采用水冷导热铜管技术,将热量通过铜管导到其他地方进行散热,但是成本较高,而且量产风向较大。
对于双充电芯片进行充电的方案,可以将其中一个充电芯片设置在小板上,其自身的散热也会从主板端转移到小板上,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主板的温升。
将现有的充电方法应用于该方案,会造成提前进入恒压状态使充电时间过程的问题,从而需要对充电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提高充电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充电芯片、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充电芯片,所述第二充电芯片与第一充电芯片并联、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连接的电池;将所述移动终端连接至充电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根据电池电压调整充电状态,其中:当电池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进入预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预充电,第二充电芯片关闭;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压、小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快充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小于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下降,所述充电电流为第一充电芯片与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的输出电流之和;当充电电流小于等于截止电流时,充电结束。
可选的,所述预充阶段包括:当电池电压小于第一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输出第一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输出第二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所述第二电流大于第一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一临界电压为1.5V~2V,第二临界电压为3V~3.5V。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流为100mA~200mA,所述第二电流为400mA~550mA。
可选的,所述恒压充电阶段还包括:当充电电流小于阈值电流时,关闭第二充电芯片。
可选的,所述阈值电流为2.5A。
可选的,快充阶段时,设置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设置第二充电芯片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加补偿电压。
可选的,所述补偿电压为充电电流与补偿电阻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补偿电阻设置为100毫欧~200豪欧。
可选的,快充阶段时,当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稳定后,再开启第二充电芯片。
可选的,第一充电芯片开始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后8s~12s,开启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可选的,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2.5A~3.5A,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1A~2A。
可选的,所述第三临界电压为4.4V~5V。
可选的,所述截止电流为400mA~500mA。
本发明的充电方法针对双充电芯片充电方案,能够提高充电效率,且不会对电池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提供一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路板10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00上的第一充电芯片101、第二电路板200、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00上的第二充电芯片201,所述第二充电芯片201与第一充电芯片101并联、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连接的电池30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路板100为移动终端的主板,面积较大,所述第一电路板100上可以设置有中央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内存、摄像头、耳机接口等各种元器件。所述第一电路板100通常位于移动终端的上方,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布局要求进行调整。
所述第二电路板200为小板,面积较小,所述第二电路板200上通常设置有天线204,用于接收无线或移动信号。所述第二电路板200通常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布局要求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型号的充电芯片。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为相同型号的充电芯片。
所述电池30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00和第二电路板200之间,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布局要求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电路板100上还设置有电池输入端103,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输入端103连接。所述电池输入端103与电池300连接,在对电池300充电时,作为电流的流入端。所述电池输入端103还可以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0上。
通常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端与电池输入端103。
所述第二电路板200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端203,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03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203用于连接充电电源。作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源输入端203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供电。所述电源输入端203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00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路板100上还设置有电源管理芯片102。所述电源管理芯片102能够探测充电电源的存在,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等,进行过压、过流、过温和短路保护等,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坏。所述电源管理芯片102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连接(图1中未示出),以便对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进行管理和控制。
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移动终端连接至充电电源,具体的,将充电电源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入端203,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根据电池电压调整充电状态。
请参考图2,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完整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当电池300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进入预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101对电池300进行预充电,第二充电芯片201关闭。
当电池300的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芯片102不工作,进行硬件电路充电。第一充电芯片101作为主充芯片,在充电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在预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101输出一小电流,对电池300进行预充电,使电池300的电压逐渐升高。整个预充电过程中,第二充电芯片201均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充阶段包括:当电池300电压小于第一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101输出第一电流对电池300进行预充电;当电池300电压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101输出第二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所述第二电流大于第一电流。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最大充电电流为4.5A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临界电压为1.5V~2V,第二临界电压为3V~3.5V;所述第一电流为100mA~200mA,所述第二电流为400mA~550mA。由于电池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电池自动终止放电,在预充阶段采用较小电流,可以避免对电池造成损坏。
步骤S2:当电池电压300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压、小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快充阶段:第一充电芯片101对电池300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300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流小于第一充电芯片101的输出电流。
当电池300电压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压、小于第三临界电压时,电池可以进行放电,能够给移动终端开启提供电源。此时可以进入快充阶段,通过恒定充电电流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所述第二临界电压为3V~3.5V,第三临界电压为4.4V~5V。
由于第一充电芯片101所在大的第一电路板100的面积大于第二电路板面积,第一充电芯片101的散热面积大于第二充电芯片201的散热面积,所以,设置第一充电芯片101的输出电流大于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流,以避免第二充电芯片201在充电过程中温度过高。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芯片101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2.5A~3.5A,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1A~2A。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流之和即为对电池300的充电电流,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电流为4.5A,其中,第一充电芯片101的输出电流为3A,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流为1.5A。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快充阶段时,当第一充电芯片101的输出电流稳定后,再开启第二充电芯片201,避免大电流快充时不稳定,对电池300造成损伤。
第一充电芯片101开始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后8s~12s,开启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以确保所述第一充电芯片101输出电流稳定后,第二充电芯片201才开启。
由于快充阶段,输出功率保持稳定,在恒流充电的过程中,输出电压也保持恒定。在快充阶段,设置第一充电芯片101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设置第二充电芯片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加补偿电压。由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0和第二电路板200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所述第二充电芯片201输出端至电池输入端103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具有一定的电阻,所以,会对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压造成一定损耗,需要进行补偿。
所述补偿电压为充电电流与补偿电阻的乘积。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补偿电阻设置为100毫欧~200豪欧。
步骤S3:当电池300电压大于等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300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下降,所述充电电流为第一充电芯片101与第二充电芯片201对电池300的输出电流之和。
当电池300电压大于等于第三临界电压时,电池300电量基本充满,为了避免过充,对电池300进行恒压充电,由于充电芯片和走线误差,使得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进入恒压阶段的时间点不一样。
在恒压充电阶段中,第一充电芯片101和第二充电芯片201的输出电流逐渐下降,使得对电池300的充电电流逐渐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充电电流小于阈值电压时,关闭第二充电芯片201,从而进一步降低充电电流。具体的,所述阈值电压为2.5A。
步骤S4:当充电电流小于等于截止电流时,充电结束。
为了防止电池充的过饱以损坏电池,当充电电流小于截止电流时,充电完成,结束充电。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止电流为400mA~500mA。
以上,为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完整流程。
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对电池300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电池300的电压,进入合适的充电阶段。
所述充电方法针对双充电芯片充电方案,能够提高充电效率,且不会对电池造成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充电芯片、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充电芯片,所述第二充电芯片与第一充电芯片并联、与所述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连接的电池;
将所述移动终端连接至充电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根据电池电压调整充电状态,其中:
当电池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进入预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预充电,第二充电芯片关闭;
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二临界电压、小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快充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小于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
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三临界电压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第一充电芯片和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下降,所述充电电流为第一充电芯片与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的输出电流之和;
当充电电流小于等于截止电流时,充电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阶段包括:当电池电压小于第一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输出第一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当电池电压大于等于第一临界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时,第一充电芯片输出第二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所述第二电流大于第一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临界电压为1.5V~2V,第二临界电压为3V~3.5V。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为100mA~200mA,所述第二电流为400mA~550m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充电阶段还包括:当充电电流小于阈值电流时,关闭第二充电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电流为2.5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快充阶段时,设置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设置第二充电芯片的输出电压为第一电压加补偿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压为充电电流与补偿电阻的乘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阻设置为100毫欧~200豪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快充阶段时,当第一充电芯片的输出电流稳定后,再开启第二充电芯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充电芯片开始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后8s~12s,开启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2.5A~3.5A,第二充电芯片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的输出电流为1A~2A。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临界电压为4.4V~5V。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电流为400mA~500mA。
CN201610725299.6A 2016-08-25 2016-08-25 充电方法 Active CN106207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5299.6A CN106207296B (zh) 2016-08-25 2016-08-25 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5299.6A CN106207296B (zh) 2016-08-25 2016-08-25 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296A true CN106207296A (zh) 2016-12-07
CN106207296B CN106207296B (zh) 2020-05-19

Family

ID=5752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5299.6A Active CN106207296B (zh) 2016-08-25 2016-08-25 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729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2655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充电电路
CN106786915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充电电路
CN10678513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路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196375A (zh) * 2017-07-12 2017-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4640A (zh) * 2017-11-14 2018-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WO2020024276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与终端设备
CN11109246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0630A (zh) * 2014-10-17 2015-01-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US20150188351A1 (en) * 2012-09-20 2015-07-02 Actions (Zhuhai) Technology Co., Limite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charging apparatu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charging method
CN104810879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0509891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3a快速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5449759A (zh) * 2015-12-03 2016-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43170A (zh) * 2016-03-29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充电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88351A1 (en) * 2012-09-20 2015-07-02 Actions (Zhuhai) Technology Co., Limite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charging apparatu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charging method
CN104810879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快速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04300630A (zh) * 2014-10-17 2015-01-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09891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3a快速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5449759A (zh) * 2015-12-03 2016-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43170A (zh) * 2016-03-29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充电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13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路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602655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充电电路
CN106786915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及充电电路
CN107196375A (zh) * 2017-07-12 2017-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96375B (zh) * 2017-07-12 2019-11-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4640A (zh) * 2017-11-14 2018-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WO2020024276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与终端设备
CN112075007A (zh) * 2018-08-03 2020-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与终端设备
CN111092460A (zh) * 2018-10-23 2020-05-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92460B (zh) * 2018-10-23 2024-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296B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296A (zh) 充电方法
CN203747451U (zh) 电池充电装置
KR101719262B1 (ko) 충전기, 충전 단말기, 충전 시스템, 충전 제어방법,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CN201813422U (zh) 一种自动调节充电方式的移动终端及充电芯片
CN105703423A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US20210028630A1 (en)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450589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747485U (zh)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其电源适配器
CN106532186A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CN103227488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电压的控制方法及充电转换装置
CN203747454U (zh) 电子设备充电控制装置
CN106849270A (zh) 终端及充电方法
CN105720632A (zh) 电流增大模块及电子终端
CN205725016U (zh) 一种锂电池降压输出及充放电保护系统
CN1085992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方法
JP2015202024A (ja) モバイルバッテリー
CN110504728A (zh) 一种电池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53678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相互充电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939040A (zh) 一种电池的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7806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反向供电输出电流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8233460A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786876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充电设备、充电系统
CN109428352A (zh) 电子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TWI511405B (zh) 調變攜帶式裝置之電源裝置充電電流的方法以及相關的電源裝置
US11539226B2 (en) 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