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6140B - 位置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位置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6140B
CN106206140B CN201510312535.7A CN201510312535A CN106206140B CN 106206140 B CN106206140 B CN 106206140B CN 201510312535 A CN201510312535 A CN 201510312535A CN 106206140 B CN106206140 B CN 106206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knob
movable body
movable
electrode
fixe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25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6140A (zh
Inventor
渡边和年
藤村信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Alp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Alp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Alp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06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6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薄型化的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100)具有可转动地被支持的操作旋钮(1),检测操作旋钮(1)的操作位置,具备:可动体(3),伴随着操作旋钮(1)的转动动作而转动,并且一端部成为可动电极(5);绝缘基板(11);固定电极(7),形成于绝缘基板(11)上,相对于可动电极(5)配置为非接触状态;以及静电电容传感器(9),检测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C,通过静电电容C的大小,检测操作旋钮(10)的操作位置。

Description

位置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操作旋钮的操作而进行开关动作的位置检测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汽车的电动窗装置等的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作为用来操作电动窗的开关装置,有时使用具备揺动自如的操作旋钮的位置检测装置。作为这样的位置检测装置,已知如下的位置检测装置:在壳体中摇动自如地设置操作旋钮,在壳体内设置伴随着操作旋钮的揺动而上下移动的驱动部件,并且在驱动部件的下方侧且与驱动部件相对的位置设置开关元件。
作为这样的用于操作电动窗的开关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多模式开关装置900。图11表示多模式开关装置900。
多模式开关装置900具备:开关外壳913,具有支轴93,在中央具备节段销嵌入室903;以及键帽901,被支撑于支轴930,能够左右转动,具备滑接面911。此外,具有按压体931、931和触点端子932、932,该按压体931、931被按压到该键帽901两翼下端的左右的框915、916,该触点端子932、932通过嵌入成形安装在开关外壳913下部,通过按压体931、931的按压而导通。此外,具备节段销908和弹性体914,该节段销908嵌入到开关外壳913中央的节段销嵌入室903,与键帽901背面的滑接面911抵接而产生节段感,该弹性体914一直施力,以使节段销908与滑接面911抵接而按压。
在多模式开关装置900中,使操作角度增加而从手动模式转移到自动模式的情况下,为了使操作者感到切换已可靠地进行,采用在切换时产生咔哒感而带来节段感受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H08-077877号公报
但是,在多模式开关装置900中,为了与键帽901的揺动动作对应地进行沿上下方向动作的开关操作,需要加长行程,不得不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各按压体93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结果,构造变得复杂,并且多模式开关装置900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厚。因此,存在装置难以薄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薄型化的位置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可转动地被支持的操作旋钮,检测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具备:可动体,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并且一端部成为可动电极;绝缘基板;固定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上,相对于所述可动电极配置为非接触状态;以及静电电容传感器,检测在所述可动电极和所述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根据所述静电电容的大小来检测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
这样构成的位置检测装置,作为用于检测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的构造,采用了使可动体伴随着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可动体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此外,在上述的构造中,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如下的特征:所述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包括第1方向和作为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这两个方向,所述可动体由第1可动体和第2可动体构成,所述第1可动体在一端部具备第1可动电极,并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向所述第1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2可动体在一端部具备第2可动电极,并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向所述第2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固定电极由第1固定电极和第2固定电极构成,所述第1固定电极与所述第1可动电极相对地配置,所述第2固定电极与所述第2可动电极相对地配置,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检测在所述第1可动电极和所述第1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以及在所述第2可动电极和所述第2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
这样构成的位置检测装置,作为可动体具有第1可动体和第2可动体,并且在操作旋钮被朝向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两个方向操作的情况下,都使第1可动体或第2可动体伴随着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第1可动体及第2可动体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此外,在上述的构造中,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如下的特征:具备覆盖所述绝缘基板的上部壳体,在所述上部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旋钮及所述可动体的操作部用安装部,并且在所述操作部用安装部设置用于使所述操作旋钮转动的操作旋钮转动轴和用于使所述可动体转动的可动体转动轴,所述操作旋钮转动轴的轴线和所述可动体转动轴的轴线相同。
这样构成的位置检测装置,能够以同一点为中心来描绘操作旋钮的转动的轨迹和可动体的转动的轨迹,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构成位置检测装置的各个零件的设计。
此外,在上述的构造中,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如下的特征:在所述可动电极和所述固定电极之间配置有橡胶。
这样构成的位置检测装置,通过橡胶能够防止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的接触,并且通过改变橡胶的厚度,能够调整在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
此外,在上述的构造中,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如下的特征:所述静电电容在所述操作旋钮的非操作时最少,随着对所述操作旋钮进行操作而变大。
这样构成的位置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操作旋钮的操作角度的大小来容易地控制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位置检测装置,作为用于检测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的构造,采用了使可动体伴随着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可动体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位置检测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位置检测装置的操作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操作部的构造的图2的III-III截面图。
图4是表示操作部的操作旋钮处于空档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使操作旋钮向第1方向转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使操作旋钮向第1方向转动到最大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使操作旋钮向第2方向转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使操作旋钮向第2方向转动到最大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对操作旋钮进行操作时的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相对于操作旋钮的操作角度的静电传感器输出的图表、以及表示操作对象物相对于操作旋钮的操作角度的速度的表。
图11是表示以往例的多模式开关装置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操作旋钮;1a 第1按压部;1b 第2按压部;3 可动体;3a 第1可动体;3b 第2可动体;3c 第1突出部;3d 第2突出部;5 可动电极;5a第1可动电极;5b 第2可动电极;7 固定电极;7a 第1固定电极;7b 第2固定电极;9 静电电容传感器;10 操作部;11 绝缘基板;13 可动体转动轴;15 橡胶;17 盘簧;21 上部壳体;21a 操作部用安装部;21b 操作旋钮转动轴;21c 第1壁部;21d 第2壁部;23 下部壳体;25 安装部件;27 咔哒感附加部;27a 咔哒感盘簧;27b 咔哒感附加球;27c 咔哒感附加支持台;100 位置检测装置;C 静电电容;C1 第1静电电容;C2 第2静电电容;Θ 操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将各附图的X1侧作为右侧、将X2侧作为左侧、将Y1侧作为里侧、将Y2侧作为近前侧、将Z1侧作为上侧、将Z2侧作为下侧来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构成。图1是表示位置检测装置100的外观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表示从右侧(X1侧)观察位置检测装置100内的1个操作部10时的构成的立体图,用双点划线表示操作旋钮(knob)1,用实线及虚线表示其内部。图3是操作部10处于空档状态时、即操作旋钮1的非操作时的图2的III-III截面图。
位置检测装置100是用于对设置于车辆的电动窗进行操作的开关装置,为了对车辆的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的电动窗、以及位于它们后方的座席的电动窗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操作部10设置有4个。位置检测装置100通常安装在车门的电动窗所处的位置的下方等。图1所示的位置检测装置100是安装于车辆的驾驶席侧的情况。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操作部10为4个的情况,但是操作部10也可以是1个或2个。
位置检测装置100具有上部壳体21、与上部壳体21组合的下部壳体23、以及多个操作部10而构成。在各个操作部10安装有操作旋钮1,通过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能够进行开关动作。上部壳体21、下部壳体23及操作旋钮1分别由合成树脂形成。位置检测装置100能够切换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时的电动窗的上下方向的动作速度,在电动窗的动作速度从手动模式向自动模式切换时,能够得到咔哒感。
如图1所示,在位置检测装置100的内部安装有绝缘基板11,上述的上部壳体21覆盖绝缘基板11。此外,在绝缘基板11上搭载有作为控制IC的静电电容传感器9。静电电容传感器9具有2个输入端子和接地端子,能够分别检测与2个输入端子分别连接的操作部10内的电极和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接地电极(未图示)之间的静电电容。此外,能够输出与检测出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对应的输出值。
如图2及图3所示,操作部10包括操作旋钮1和伴随着操作旋钮1的转动动作而转动的一对可动体3(第1可动体3a及第2可动体3b)。如图2所示,在上部壳体21内设置有操作部用安装部21a,并且在操作部用安装部21a形成有一对操作旋钮转动轴21b。此外,操作旋钮1可转动地被一对操作旋钮转动轴21b支持。
如图2所示,可动体3安装于大致コ字状的安装部件25,该安装部件25固定于绝缘基板11上,并且由相对的侧面和顶面构成。在安装部件25的侧面上部的Y1侧及Y2侧设置有一对轴孔,在该一对轴孔中安装有可动体转动轴13。并且,一对可动体3(第1可动体3a及第2可动体3b)以能够以该可动体转动轴13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
第1可动体3a及第2可动体3b彼此共通的可动体转动轴13的轴线与操作旋钮1用的操作旋钮转动轴21b的轴线相同。因此,能够以同一点为中心来描绘操作旋钮1的转动的轨迹和可动体3的转动的轨迹,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构成操作部10的各个零件的设计。
此外,在安装于安装部件25的上部的可动体转动轴13安装有盘簧17。盘簧17以如下的方式安装:盘簧17的一端部将第1可动体3a向第1壁部21c所在的X2方向施力,或者盘簧17的另一端部将第2可动体3b向第2壁部21d所在的X1方向施力。
可动体3、可动体转动轴13、盘簧17及安装部件25均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安装部件25与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接地电极连接,并且与前述的静电电容传感器9的接地端子连接。
如图2所示,在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操作部10安装有咔哒感附加部27。咔哒感附加部27在操作旋钮1的内侧设置于操作部用安装部21a内的、与安装有可动体3的区域相邻的另一区域。咔哒感附加部27由咔哒感盘簧27a、咔哒感附加球27b、咔哒感附加支持台27c构成。
咔哒感附加支持台27c固定于操作部用安装部21a,并且在咔哒感附加支持台27c的上部形成有与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对应的多个凸轮面。咔哒感附加球27b以能够在该多个凸轮面上沿X1-X2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载置。在咔哒感附加球27b的上部安装着咔哒感盘簧27a的下侧的一端,咔哒感盘簧27a的上侧的一端与操作旋钮1抵接。通过这样的构造,在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时,在作为操作对象物的电动窗的动作速度切换时能够得到咔哒感。
如图3所示,可动体3由安装于可动体转动轴13的左侧的第1可动体3a和安装于可动体转动轴13的右侧的第2可动体3b构成。在第1可动体3a的X2侧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第1可动体3a的外侧(X2侧)方向延伸的第1突出部3c。此外,在第2可动体3b的X1侧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第2可动体3b的外侧(X1侧)方向延伸的第2突出部3d。
此外,在可动体3的下侧的一端部形成有可动电极5。详细地说,在第1可动体3a的一端部具备第1可动电极5a,并且在第2可动体3b的一端部具备第2可动电极5b。另外,可动体3和可动电极5均由金属导体形成,但是可动体3和可动电极5可以由1个部件形成,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形成。在位置检测装置100中,可动体3和可动电极5由1个部件形成。
如图3所示,操作旋钮1的转动方向包括从近前侧(Y2侧)观察操作部10时成为逆时针的第1方向、以及作为与第1方向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这2个方向。在操作旋钮1上,在与转动中心轴13的左侧的第1可动体3a相接的部位设置有第1按压部1a,在与转动中心轴13的右侧的第2可动体3b相接的部位设置有第2按压部1b。
第1可动体3a伴随着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的转动而向第1方向转动,第2可动体3b伴随着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的转动而向第2方向转动。第1可动体3a向第1方向的转动,通过由设置于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按压设置于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来进行。此外,第2可动体3b向第2方向的转动,通过由设置于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按压设置于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来进行。
相反,对于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的转动,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从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离开,所以第1可动体3a既不向第1方向转动也不向第2方向转动,而是保持静止。此外,对于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的转动,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从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离开,所以第2可动体3b既不向第1方向转动也不向第2方向转动,而是保持静止。
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的转动,在操作对象物例如车辆的电动窗向下侧方向的动作、即打开电动窗时使用,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的转动,在车辆的电动窗向上侧方向的动作、即关闭电动窗时使用。
如图3所示,在绝缘基板11上通过铜箔等导电体形成固定电极7。固定电极7由第1固定电极7a和第2固定电极7b构成,第1固定电极7a与第1可动电极5a相对地配置,第2固定电极7b与第2可动电极5b相对地配置。通过这样的构造,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第1静电电容C1,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第2静电电容C2。
第1固定电极7a和第2固定电极7b经由形成于绝缘基板11的传送线路(未图示)与静电电容传感器9的2个输入端子分别连接。此外,由第1可动电极5a和第2可动电极5b构成的可动电极5经由可动体3、可动体转动轴13及安装部件25与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接地电极连接,并且与静电电容传感器9的接地端子连接。因此,能够通过静电电容传感器9检测第1静电电容C1及第2静电电容C2。因此,能够通过第1静电电容C1或第2静电电容C2的大小来检测操作旋钮1的转动方向是第1方向还是第2方向、或者其操作角度的大小。结果,能够容易地检测操作旋钮1的操作位置。
在位置检测装置100中,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配置有橡胶15。橡胶15防止异物或水等附着到绝缘基板11上的固定电极7或传送线路等,并且防止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直接接触,能够保证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的最小间距。此外,通过变更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的橡胶15的厚度,能够调整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C的电容值。
这样,作为用于检测操作旋钮1的操作位置的构造,采用了使可动体3伴随着操作旋钮1的转动动作而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C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可动体3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此外,作为可动体3具有第1可动体3a和第2可动体3b,并且在操作旋钮1被朝向第1方向和第2方向这2个方向操作的情况下,也伴随着操作旋钮1的转动动作而使第1可动体3a或第2可动体3b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C1或静电电容C2,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第1可动体3a及第2可动体3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此外,用于使操作旋钮1转动的操作旋钮转动轴21b的轴线与可动体3的可动体转动轴13的轴线相同,所以能够以同一点为中心来描绘操作旋钮1的转动的轨迹和可动体3的转动的轨迹,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构成位置检测装置100的各个零件的设计。
此外,由于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配置有橡胶15,能够通过橡胶15来防止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的接触,并且能够通过改变橡胶15的厚度来调整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C的电容值。
接下来,参照图4~图9说明位置检测装置100内的操作部10的动作。图4是操作旋钮1为空档状态时、即操作旋钮1的非操作时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使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转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使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转动到最大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使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转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使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转动到最大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时的操作角度Θ的示意图。其中,图9(a)是表示操作旋钮1未被操作的状态、即处于空档状态时的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将操作旋钮1操作到中途的状态的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示意图,图9(c)是表示将操作旋钮1操作到最大的状态的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示意图。另外,在图9(b)及图9(c)中,仅示出了将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操作的情况。关于将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操作的情况,其动作内容与将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操作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4所示,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操作部10,在操作旋钮1未被操作的状态、即处于空档状态时,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及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分别与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及第2按压部1b抵接。此外,如前述那样,第1可动体3a主体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1壁部21c所在的X2方向施力,第2可动体3b主体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2壁部21d所在的X1方向施力。
这时,第1可动电极5a及第2可动电极5b分别处于最远离第1固定电极7a及第2固定电极7b的状态。因此,在操作旋钮1的非操作时,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C,具体地说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C1、以及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分别成为最小电容值。
另外,如前述那样,在可动电极5和固定电极7之间配置有橡胶15,但是位于固定电极7上的可动电极5接近的位置的橡胶15被设定为,与该位置以外的其他部位相比其厚度变薄,以使可动电极5能够更接近固定电极7。
该操作旋钮1处于空档状态时,如图9(a)所示,第1可动电极5a相对于绝缘基板11上的第1固定电极7a具有倾斜地设置。将这时的第1可动电极5a的操作角度Θ定义为Θ=0deg。即,将操作旋钮1处于空档状态时的第1可动电极5a的位置作为基准。此外,第2可动电极5b也同样。另外,操作旋钮1处于空档状态时的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所成的角为18deg。
接着,操作旋钮1被朝向第1方向(从近前侧观察时为逆时针)进行转动操作,图5表示操作旋钮1位于中途位置时的状态。这时,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与操作旋钮1的转动对应地被按下,与此同时,与第1按压部1a抵接的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被按下。结果,第1可动体3a向第1方向转动,同时第1可动电极5a也转动而接近第1固定电极7a。
随着第1可动电极5a接近第1固定电极7a,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C1变大,第1静电电容C1成为最小电容值和最大电容值之间的电容值。并且,通过这时的第1静电电容C1的大小,能够检测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的操作角度Θ。
如图9(b)所示,这时的第1可动电极5a的操作角度Θ与操作旋钮1处于空档状态时相比,例如操作角度Θ=9deg。
这时,第2可动体3b主体仍然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2壁部21d所在的X1方向施力,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从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离开。并且,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仍然是最小电容值。
接着,操作旋钮1被进一步朝向第1方向进行转动操作,图6表示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状态。这时,操作旋钮1的的第1按压部1a与操作旋钮1的转动对应地被进一步按下,与此同时,与第1按压部1a抵接的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也被按下。结果,第1可动体3a向第1方向转动,同时第1可动电极5a也转动而最接近第1固定电极7a,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经由橡胶15平行地相对。成为该状态时,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C1成为最大电容值。
这时的第1可动电极5a的操作角度Θ成为最大,如图9(c)所示,与操作旋钮1处于空档状态时相比,操作角度Θ=18deg。
这时,第2可动体3b主体仍然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2壁部21d所在的X1方向施力,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从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离开。并且,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仍然是最小电容值。
接着,操作旋钮1被朝向第2方向(从近前侧观察时为顺时针)进行转动操作,图7表示操作旋钮1位于中途位置时的状态。这时,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与操作旋钮1的转动对应地被按下,与此同时,与第2按压部1b抵接的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被按下。结果,第2可动体3b向第2方向转动,同时第2可动电极5b也转动,接近第2固定电极7b。成为该状态时,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成为最小电容值和最大电容值之间的电容值。并且,通过这时的第2静电电容C2的大小,能够检测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
这时,第1可动体3a主体仍然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1壁部21c所在的X2方向施力,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从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离开。并且,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C1仍然是最小电容值。
接着,操作旋钮1被进一步朝向第2方向进行转动操作,图8表示位于最低位置时的状态。这时,操作旋钮1的第2按压部1b与操作旋钮1的转动对应地进一步被按下,与此同时,与第2按压部1b抵接的第2可动体3b的第2突出部3d也被按下。结果,第2可动体3b向第2方向转动,同时第2可动电极5b也转动而最接近第2固定电极7b,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经由橡胶15平行地相对。成为该状态时,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成为最大电容值。
这时,第1可动体3a主体仍然被朝向上部壳体21的第1壁部21c所在的X2方向施力,操作旋钮1的第1按压部1a从第1可动体3a的第1突出部3c离开。并且,在第1可动电极5a和第1固定电极7a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C1仍然是最小电容值。
通过在第2可动电极5b和第2固定电极7b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C2的大小能够检测操作旋钮1向第2方向的操作角度Θ,这与操作旋钮1向第1方向的操作的情况是同样的。此外,关于操作旋钮1被朝向第2方向(从近前侧观察时为顺时针)进行转动操作时的第2可动电极5b的操作角度Θ,与图9(a)、图9(b)、图9(c)所示的情况相同。
接着,参照图10说明位置检测装置100的操作部10的操作角度Θ和操作对象物、即电动窗的上下方向的动作速度的关系。图10(a)是表示静电传感器输出与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deg)的关系的图表。在此,静电传感器输出将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0deg时、即静电电容C为最小值时的输出作为0,成为与相对于操作旋钮1的操作而增加的静电电容C的电容值对应的数值。另外,该数值之后被换算为输出电压。10(b)表示相对于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对象物即电动窗的上下方向的动作速度。
如图10(a)所示,随着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变大,静电传感器输出变大。即,静电电容C在操作旋钮1的非操作时为最少,随着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而变大。相对于图10(a)所示的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静电传感器输出,被变换为使电动窗动作的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压。因此,能够使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压的大小与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大小对应。另外,将操作旋钮1向图3所示的第1方向操作的情况下和向第2方向操作的情况下,该静电传感器输出的变化是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位置检测装置100中,如图10(b)所示,将操作对象物(电动窗)的动作速度控制为,相对于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变化、即静电电容C的变化,从速度0到第4速度之间变化。另外,用于控制操作对象物(电动窗)的动作速度的驱动装置的具体构造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首先,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0~4deg时,将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作为速度0。速度0是操作对象物静止的状态。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0~4deg时、即开始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时,使操作对象物静止,以避免操作对象物突然起动。
接着,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5~8deg时,将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作为第1速度。第1速度是操作对象物最缓慢地动作的速度(低速)。另外,能够将第1速度时的控制模式设定为手动控制模式。因此,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正在操作的手从操作旋钮1离开,能够使操作对象物的动作停止。通过将第1速度时设定为手动控制模式,能够微细地调节操作对象物(电动窗)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接着,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9~12deg时,将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作为第2速度。通过设为第2速度(中速),能够使操作对象物与第1速度相比更快地动作。在第2速度时,也能够将控制模式设定为手动控制模式,能够调节操作对象物的操作对象物的位置。
接着,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13~15deg时,将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作为第3速度。在第3速度(高速)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控制模式设定为手动控制模式,能够使操作对象物更快地动作,并且能够调节操作对象物的操作对象物的位置。
接着,在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为16~18deg时,将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作为第4速度。第4速度是操作对象物最快地动作的速度。另外,能够将第4速度时的控制模式设定为自动控制模式。这种情况下,即使将正在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的手离开,操作对象物的动作也不停止,所以能够使操作对象物(电动窗)自动地开闭。
另外,能够设定为,使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从第3速度升到第4速度的情况下,即控制模式从手动控制模式切换到自动控制模式时,在操作角度Θ从15deg变为16deg的时刻得到切换的咔哒感。具体地说,通过适当设定前述的咔哒感附加部27的咔哒感附加支持台27c上的多个凸轮的倾斜角度和凸轮面的大小,能够得到咔哒感。
这样,检测到的静电电容C在操作旋钮1的非操作时为最少,随着对操作旋钮1进行操作而变大,所以通过操作旋钮1的操作角度Θ的大小,能够容易地控制操作对象物的动作速度。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作为检测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的构造,采用了使可动体伴随着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从而检测静电电容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加长作为驱动部件的可动体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Claims (4)

1.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具有可转动地被支持的操作旋钮,检测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可动体,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的转动动作而转动,并且一端部成为可动电极;绝缘基板;固定电极,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上,相对于所述可动电极配置为非接触状态;以及静电电容传感器,检测在所述可动电极和所述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
根据所述静电电容的大小来检测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位置,
所述操作旋钮的转动方向包括第1方向和作为所述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这两个方向,
所述可动体由第1可动体和第2可动体构成,所述第1可动体在一端部具备第1可动电极,并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向所述第1方向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2可动体在一端部具备第2可动电极,并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旋钮向所述第2方向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固定电极由第1固定电极和第2固定电极构成,所述第1固定电极与所述第1可动电极相对地配置,所述第2固定电极与所述第2可动电极相对地配置,
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检测在所述第1可动电极和所述第1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第1静电电容、以及在所述第2可动电极和所述第2固定电极之间产生的第2静电电容,
所述第1可动体转动时,所述第2可动体既不向第1方向转动也不向第2方向转动而保持静止,所述第2可动体转动时,所述第1可动体既不向第1方向转动也不向第2方向转动而保持静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覆盖所述绝缘基板的上部壳体,在所述上部壳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旋钮及所述可动体的操作部用安装部,并且在所述操作部用安装部设置用于使所述操作旋钮转动的操作旋钮转动轴和用于使所述可动体转动的可动体转动轴,
所述操作旋钮转动轴的轴线和所述可动体转动轴的轴线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电极和所述固定电极之间配置有橡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电电容在所述操作旋钮非操作时最少,随着对所述操作旋钮进行操作而变大。
CN201510312535.7A 2014-09-12 2015-06-09 位置检测装置 Active CN106206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6951A JP6302805B2 (ja) 2014-09-12 2014-09-12 位置検出装置
JP2014-186951 2014-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6140A CN106206140A (zh) 2016-12-07
CN106206140B true CN106206140B (zh) 2019-05-28

Family

ID=5579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2535.7A Active CN106206140B (zh) 2014-09-12 2015-06-09 位置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02805B2 (zh)
CN (1) CN106206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3694B1 (en) * 2017-11-09 2020-10-28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control panel comprising a switch
JP2020126711A (ja) * 2019-02-01 2020-08-2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JP2021039920A (ja) * 2019-09-05 2021-03-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CN113116162B (zh) * 2019-12-31 2023-10-0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JP2022052456A (ja) * 2020-09-23 2022-04-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263A (zh) * 2003-04-16 2004-12-01 ���弼����˾ 由加入基质树脂的导电材料制造的键致动机构和开关器件
CN102906841A (zh) * 2011-03-26 2013-01-30 株式会社爱霓威亚 非接触式开关构造
CN103370675A (zh) * 2011-02-18 2013-10-2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
CN103681071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0456A (ja) * 2000-03-07 2001-09-14 Alps Electric Co Ltd 多方向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263A (zh) * 2003-04-16 2004-12-01 ���弼����˾ 由加入基质树脂的导电材料制造的键致动机构和开关器件
CN103370675A (zh) * 2011-02-18 2013-10-2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
CN102906841A (zh) * 2011-03-26 2013-01-30 株式会社爱霓威亚 非接触式开关构造
CN103681071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02805B2 (ja) 2018-03-28
CN106206140A (zh) 2016-12-07
JP2016062652A (ja) 2016-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6140B (zh) 位置检测装置
US9672994B2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multiple functions in a motor vehicle
WO2017122749A1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20120126640A1 (en) Rotary actuator
CN109889191A (zh) 触摸开关和带有触摸开关的机动车
US11192450B2 (en) Motor vehicle operating device
CN108257799A (zh) 电子开关
CN105849505A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特别适用于车辆部件的操作装置
CN102795107A (zh) 电子油门总成
CN112227862A (zh) 用户接口单元
KR100921070B1 (ko) 푸시 버튼 스위치
KR20190046215A (ko) 차량용 파워시트 스위치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차량용 파워시트 스위치 모듈
CN108563337B (zh) 一种键盘和具有键盘的终端
CN102265517A (zh) 电容接触式传感器
CN110858766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多功能操作元件
KR101133856B1 (ko) 차량용 스위치 장치
US9832896B2 (en) Flat cable wiring structure
EP3485500B1 (de) Schaltbedienelement
CN106793873B (zh) 具有传感器装置的家具
CN111819529B (zh) 输入设备及用于运行该输入设备的方法
WO2008113902A3 (fr)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et sieg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CN209357676U (zh) 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
JP4954847B2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
CN103539061A (zh) 微机械结构、尤其是传感器装置和对应的运行方法
WO2018159425A1 (ja) 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