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5379B - 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5379B
CN106205379B CN201610767517.2A CN201610767517A CN106205379B CN 106205379 B CN106205379 B CN 106205379B CN 201610767517 A CN201610767517 A CN 201610767517A CN 106205379 B CN106205379 B CN 106205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escence component
display
light
luminescence
bac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7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5379A (zh
Inventor
陈昶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675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5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5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5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3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显示器包括屏幕、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屏幕具有背面及第一边,第一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1/3处配置于背面,第二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2/3处配置于背面,可缩小自墙壁的反射光的亮度与屏幕的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以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

Description

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背面配置有发光组件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显示器时,有时环境亮度会不足,例如,将显示器所在环境的亮度调暗。如此,显示器的屏幕画面的亮度与屏幕后面的墙壁所呈现的亮度之间的亮度差会过大,导致观看者的眼睛容易疲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显示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器,可以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器。显示器包括屏幕、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屏幕具有一背面及一第一边,第一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1/3处配置于背面,第二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2/3处配置于背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边是该屏幕的水平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是条状光源,且该第一发光组件的长轴及该第二发光组件的长轴分别与该第一边形成夹角。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支架,配置于该背面;其中,该第一发光组件与该第二发光组件配置于邻近该支架的相对二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第三发光组件,配置于该背面,且该第三发光组件的长轴平行于该第一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是点状光源,该显示器包括多个该第一发光组件,其中多个该第一发光组件排列成长条状;以及多个该第二发光组件,其中多个该第二发光组件排列成长条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可调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包括:透光管,具有端面;转轴,可转动地配置于该透光管内,该转轴的一端突出于该端面;以及发光组件,配置于该转轴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包括:透光管,具有端面;发光组件,配置于该透光管内;以及反光罩,可转动地配置于该透光管内,该反光罩的一端突出于该端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讯号输出入端口;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通过该讯号输出入端口电性连接于主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器,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依据加载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发光参数发光;或者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依据该应用程序开启时对该应用程序所做的调光信息发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器包括屏幕、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屏幕具有背面及第一边,第一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1/3处配置于背面,第二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2/3处配置于背面,可缩小自墙壁的反射光的亮度与屏幕的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以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后视图;
图1B为图1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后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后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后视图;
图5为图1B的反射光自墙壁反射的亮度分布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部分组件的功能方块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发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A和图1B所示,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100的后视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器100的侧视图。显示器100包括屏幕110、第一发光组件120、第二发光组件130及支架140。屏幕110具有正面110a、背面110b及第一边110e1。第一发光组件120对应第一边110e1的长度W1约1/3处配置于背面110b,而第二发光组件130对应第一边110e1的长度约2/3处配置于背面110b。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20的位置对应第一边110e1自第一端点110e2起算长度W1之处,其中长度W1为第一边110e1的总长度W的1/3,而第二发光组件130的位置对应第一边110e1自第一端点110e2起算长度W3之处,其中长度W3为总长度W的2/3;或说是,第一发光组件120的位置对应第一边110e1自第一端点110e2起算长度W1之处,其中长度W1为总长度W的1/3,而第二发光组件130的位置对应第一边110e1自第二端点110e3起算长度W2之处,其中长度W2为总长度W的1/3。
屏幕110的背面110b面向墙壁S1,在正面110a显示影像供用户观赏时,使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发出的光线可投射到墙壁S1,并从墙壁S1反射。如此,从墙壁S1反射的反射光L1的亮度与正面110a的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缩小,可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此外,本发明的第一边110e1可以是屏幕110最外侧的边界,也可以是最外侧边界内的其中一轮廓线。
如图1A及图1B所示,支架140配置于背面110b,而比背面110b更靠近墙壁S1。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配置于背面110b而非配置于支架140上,即第一发光组件120与第二发光组件130配置于邻近支架140的相对二侧,但未配置于支架140上。因此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与墙壁S1保持一适当的长距离,可使反射光L1的范围扩大。
如图1A所示,屏幕110的第一边110e1例如是上水平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是条状光源,其中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轴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轴分别与第一边110e1形成夹角。例如,如图1A所示,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轴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轴分别大致上垂直于第一边110e1,也就是说,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轴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轴分别与第一边110e1的夹角为直角,然而本发明实施例不受此限。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200的后视图。显示器200包括屏幕110、第一发光组件120、第二发光组件130及支架140。与前述显示器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器200的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轴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轴倾斜于第一边110e1,也就是说,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轴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轴分别与第一边110e1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20与第一边110e1的夹角A1为锐角,而第二发光组件130与第一边110e1的夹角A2亦为锐角。在另一实施例中,夹角A1及A2可以是钝角;或者,夹角A1与A2中一个可以是锐角,而另一个为钝角。
此外,图2中的第一发光组件120可以其任何部位对应第一边110e1的1/3处配置于背面110b;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20可以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部位对应第一边110e1的1/3处配置于背面110b。相似地,图2中的第二发光组件130可以其任何部位对应第一边110e1的2/3处配置于背面110b;例如,第二发光组件130可以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部位对应第一边110e1的2/3处配置于背面110b。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300的后视图。显示器300包括屏幕110、第一发光组件120、第二发光组件130、第三发光组件335及支架140。
与前述显示器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器300还包括第三发光组件335,其中第三发光组件335配置于背面110b,且第三发光组件335的长轴大致上平行于第一边110e1,使第一发光组件120、第二发光组件130与第三发光组件335大致上构成一ㄇ字型发光结构。此外,显示器300的第三发光组件335的二端可分别接触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然亦可不接触。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400的后视图。显示器400包括屏幕110、多个第一发光组件420、多个第二发光组件430及支架140。
与前述显示器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420及第二发光组件430为点状光源,其中多个第一发光组件420排列成类似图1的第一发光组件120的长条状,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430排列成类似图1的第二发光组件130的长条状。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器400还包括多个点状的第三发光组件,其可排列成类似图3的第三发光组件335的长条状。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分别对应第一边的1/3及2/3处配置,可缩小自墙壁的反射光L1的亮度与屏幕110的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以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和/或第二发光组件的长轴分别可大致上垂直或倾斜于第一边。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发光组件的长轴大致平行第一边,且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与至少一第三发光组件可配置成ㄇ字型或环形。此外,配置在背面110b的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及第三发光组件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为条状光源或点状光源。
图5为图1B的反射光L1自墙壁S1反射的亮度分布图。图5的虚线区域是显示器100的前视图。显示器100后方的墙壁S1划分成数个区域,如12个区域ai,j,其中i等于或小于3,而j等于或小于4,并撷取其中未与显示器100重迭的几个区域的亮度作为测试对象,如区域a1,1、a1,2、a1,3、a2,1、a2,3、a3,1、a3,3、a4,1及a4,3
举例而言,以图1A中的显示器100来说,区域a1,1的亮度为250勒克斯(Lux)、区域a1,2的亮度为120勒克斯、区域a1,3的亮度为260勒克斯、区域a2,1的亮度为370勒克斯、区域a2,3的亮度为390勒克斯、区域a3,1的亮度为350勒克斯、区域a3,3的亮度为400勒克斯、区域a4,1的亮度为320勒克斯及区域a4,3的亮度为340勒克斯。可见,由于显示器100的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20的设计,使墙壁S1的最小反射亮度不低于120勒克斯(如区域a1,2的亮度),且可缩小最大亮度差至3倍内。由于墙壁S1的最小反射亮度不低于120勒克斯,当观看者将视线转移至该区域时,眼睛不会觉得不舒服。
前述“最大亮度差”指的是屏幕110的最高显示亮度与反射光L1的最低亮度的差异。具体来说,若省略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则最大亮度差会大于3倍,导致观看者眼睛容易疲劳。反观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100能将最大亮度差降低至3倍内,使观看者眼睛不容易疲劳。
举例而言,以图3的显示器300来说,区域a1,1的亮度为430勒克斯、区域a1,2的亮度为870勒克斯、区域a1,3的亮度为450勒克斯、区域a2,1的亮度为600勒克斯、区域a2,3的亮度为600勒克斯、区域a3,1的亮度为540勒克斯、区域a3,3的亮度为550勒克斯、区域a4,1的亮度为500勒克斯及区域a4,3的亮度为580勒克斯。可见,由于显示器300的第一发光组件120、第二发光组件120及第三发光组件335的设计,使墙壁S1的最小反射亮度不低于430勒克斯(如区域a1,1的亮度),且可缩小最大亮度差至3倍内。
此外,图2的显示器200及图4的显示器400具有类似的效果,于此不再赘述。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图。第一发光组件120的出光角度系可调整。举例来说,第一发光组件120包括透光管121、转轴122、至少一发光组件123及连接部124。透光管121具有端面121e。转轴122可转动地配置于透光管121内,转轴122的一端1221突出于端面121e,可方便使用者转动转轴122,以调整发光组件123的出光角度。此外,端面121e可涂布有遮光层或反光层(如剖面处),避免发光组件123的光线从端面121e漏光。透光管121具有周面121s,周面121s的一部分(如一半周面的区域)可涂布有遮光层或反光层(如剖面处),可将发光组件123的光线往周面121s的另一部分集中出光,以增加出光强度。
此外,转轴122的一端1221可连接于驱动器125,驱动器125例如是马达。驱动器125可驱动转轴122,以调整发光组件123的出光角度。
发光组件123配置于转轴122上。当转轴122转动时,可调整发光组件123的出光角度。例如,发光组件123的光轴与背面110b之间的夹角可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
连接部124连接于透光管121,第一发光组件120以连接部124的连接面124s固定于背面110b。连接部124的连接面124s是平面,而背面110b也可以是平面,可增加连接面124s与背面110b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连接面124s与背面110b的结合性。
第二发光组件130及第三发光组件335可具有类似图6的第一发光组件120之透光管121、转轴122、发光组件123及连接部124的结构,于此不再赘述。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图。第一发光组件120包括透光管121、反光罩127及至少一发光组件123。透光管121具有端面121e。发光组件123配置于透光管121内。反光罩127可转动地配置于透光管121内,反光罩127的一端1271突出于端面121e,可方便使用者转动反光罩127,以调整发光组件123的出光角度。反光罩127具有容置部127r,发光组件123可对应容置部127r配置,使当反光罩127转动时可改变容置部127r的开口127a的位置,以调整发光组件123从开口127a出光的角度。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23的光轴与背面110b之间的夹角可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
此外,反光罩127的一端1271可连接于驱动器125。驱动器125可驱动反光罩127,以调整发光组件123的出光角度。
第二发光组件130及第三发光组件335可具有类似图8的第一发光组件120之透光管121、反光罩127及发光组件123的结构,于此不再赘述。然而,只要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及第三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可调整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调整出光角度的机构。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部分组件的功能方块图。显示器100还包括讯号输出入端口160,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通过讯号输出入端口160连接于主机10。显示器100还包括控制器150,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通过控制器150连接于讯号输出入端口160,控制器150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20及第二发光组件130,以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出光亮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50还可控制上述的驱动器125,以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出光角度。控制器150可通过讯号输出入端口160连接于主机10,其中主机10例如是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手机或其它可操作或需要显示器100的电子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50可配置于主机10,在此设计下,主机10的控制器150通过讯号输出入端口160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在一实施例中,讯号输出入端口160可以是高画质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控制器1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
主机10可提供视讯控制系统(On Screen Display),让用户透过视讯控制系统调整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的出光亮度和/或出光角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器100本身可提供类似的视讯控制系统。
此外,显示器200、300及400可包括类似显示器100的控制器150及讯号输出入端口160的组件,于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发光组件120和/该第二发光组件130可以依据加载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发光参数发光,或者也可以依据应用程序开启时对该应用程序所做的调光信息发光,具体的发光控制方法可参照图9所示,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发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中,请同时参照图8,控制器150加载应用程序P1。应用程序P1可以是文字处理软件、游戏、影音拨放器、网络浏览器或其它任何应用程序等。
在步骤S120中,控制器150判断是否有对应应用程序P1的发光参数,例如是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的出光亮度、出光角度和/或出光光色。此发光参数可储存于主机10或显示器100的组件中,如控制器150或内存。若没有对应应用程序P1的发光参数,则进入步骤S130;若有,则进入步骤S140。
在步骤S130中,控制器150读取对应应用程序P1的发光参数,并自动控制显示器100的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依据发光参数发光。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特别手动调整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的出光亮度、出光角度和/或出光光色。
在步骤S140中,若没有对应应用程序P1的发光参数,则控制器150可记录应用程序P1开启时对应用程序P1所做的调光信息(若有的话)或当时的发光信息,并以该调光信息或该发光信息作为发光参数。当下次开启应用程序P1时,控制器150可依据发光参数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发光,这样下次开启应用程序P1时,用户就不需要再次对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进行发光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对应应用程序P1的发光参数已存在的情况下,若在应用程序P1开启时有对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进行调光动作,则控制器150同样纪录调光信息,并作为最新的发光参数。下次再开启应用程序P1时,控制器150可依据最新的发光参数控制显示器100发光,让使用者不需要再次对第一发光组件120和/或第二发光组件130进行发光调整。
此外,显示器200、显示器300及显示器400的发光控制方法类似前述显示器100的发光控制方法,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器包括屏幕、第一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屏幕具有背面及第一边,第一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1/3处配置于背面,第二发光组件对应第一边的2/3处配置于背面,可缩小自墙壁的反射光的亮度与屏幕的显示亮度之间的亮度差,以减缓观看者眼睛的不适度,使眼睛不容易疲劳。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幕,具有背面及第一边;
第一发光组件,对应该第一边的1/3处配置于该背面;以及
第二发光组件,对应该第一边的2/3处配置于该背面;
其中,该第一发光组件和该第二发光组件用以缩小来自该背面的反射光的亮度与屏幕的显示亮度之间的差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是该屏幕的水平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是条状光源,且该第一发光组件的长轴及该第二发光组件的长轴分别与该第一边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配置于该背面;
其中,该第一发光组件与该第二发光组件配置于邻近该支架的相对二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光组件,配置于该背面,且该第三发光组件的长轴平行于该第一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是点状光源,该显示器包括:
多个该第一发光组件,其中多个该第一发光组件排列成长条状;以及
多个该第二发光组件,其中多个该第二发光组件排列成长条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角度可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包括:
透光管,具有端面;
转轴,可转动地配置于该透光管内,该转轴的一端突出于该端面;以及
发光组件,配置于该转轴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包括:
透光管,具有端面;
发光组件,配置于该透光管内;以及
反光罩,可转动地配置于该透光管内,该反光罩的一端突出于该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讯号输出入端口;
该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二发光组件通过该讯号输出入端口电性连接于主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依据加载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发光参数发光;或者
该第一发光组件和/或该第二发光组件依据该应用程序开启时对该应用程序所做的调光信息发光。
CN201610767517.2A 2016-08-30 2016-08-30 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5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7517.2A CN106205379B (zh) 2016-08-30 2016-08-30 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7517.2A CN106205379B (zh) 2016-08-30 2016-08-30 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5379A CN106205379A (zh) 2016-12-07
CN106205379B true CN106205379B (zh) 2019-05-24

Family

ID=5808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75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5379B (zh) 2016-08-30 2016-08-30 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53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2597B2 (ja) * 2006-11-13 2008-10-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10667B2 (ja) * 2008-03-06 2013-06-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4990952B2 (ja) * 2009-10-29 2012-08-01 明拓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ー、サイン、面照明等の導光パネル
CN103150063A (zh) * 2013-04-09 2013-06-12 北京紫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cd的光学多点触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5379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041B (zh) 交互式显示面板的均匀照明
JP5502484B2 (ja) ローラブル型又はラッパブ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前方照明
JP539449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の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TWI689768B (zh) 透明顯示背光總成及用於透明顯示背光總成的方法
CN113188080B (zh) 照明装置
CN209930366U (zh) 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JP2010515971A (ja) 複数のカメラを使用する鏡面反射の低減
CN103795929A (zh) 电子装置的拍照方法及电子装置
JP200953068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に基づく環境照明システム
EP3648441B1 (en) Camer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783797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254069A1 (zh) 摄像头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屏下摄像头结构
CN106205379B (zh) 显示器
CN2682756Y (zh) 带有散热装置的数字光显背投
US10966797B2 (en) Imaging system
JP2005099743A (ja) 画像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遊技機
US9212815B2 (en) Computer display with bottom illumination to illuminate key-based input device
TWI623925B (zh) 顯示器及其發光控制方法
US201903062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50689A1 (en) Modifying application windows based on projectio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US944183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chain for actuating light source on the display device
CN201413559Y (zh) 球型摄影装置
JP2007163674A (ja) 表示装置
WO2019163169A1 (ja) 表示撮像装置
CN112351143B (zh)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