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3572A -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3572A
CN106203572A CN201610590868.0A CN201610590868A CN106203572A CN 106203572 A CN106203572 A CN 106203572A CN 201610590868 A CN201610590868 A CN 201610590868A CN 106203572 A CN106203572 A CN 106203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encryption
sequence number
aes
ba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908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威
唐衡
黄耕
黄一耕
熊孝东
谭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JIAN KANGCHENG BIOLOG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JIAN KANGCHENG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JIAN KANGCHENG BI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JIAN KANGCHENG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908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3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3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3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1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 G06K19/0602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using bar cod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其中,条码加密方法包括:获取人工读码,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确定加密因子序号;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利用加密算法对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根据暗码与校验码生成机读码。应用条码加密方法处理的条码在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前提下,使得印有条码的试剂仅可以被许可厂家的仪器使用。并且条码的机读码和人工读码的校验码是完全一致的,以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机读码和人工读码的校验码实现对条码的识别或者校验机读码与人工读码的一致性等管理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条码加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条码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例如试剂、药品等)的外包装上,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条码组成形式,从图1可以看出,所述条码包括机读码11和人工读码12,其中,所述人工读码12包括明码和校验码,图1中的02215092850001既为所述明码,代表商品的内容信息(例如种类等信息);图1中的+14既为所述校验码。所述人工读码12用于厂家管理人员对商品的识别和管理,而所述机读码11根据所述人工读码12生成,用于供仪器识别。
在试剂行业中,所述条码通常印制在试剂瓶表面以起到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目的,当仪器识别的机读码11所对应的试剂的内容信息与人工读码12所对应的试剂的内容信息不对应时,则认为印有该条码的试剂为非许可厂家伪造的试剂,仪器则拒绝使用该试剂,以避免获得不准确的测试结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条码无法实现防止使用非许可仪器(既非本厂生产或许可生产的仪器)擅自使用试剂的目的,这是因为所述机读码11根据所述人工读码12直接生成,非许可厂家可以通过研究人工读码12生成机读码11的规则来达到使用非许可仪器擅自使用试剂的目的。
因此,如何对条码进行处理,在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前提下,使得印有条码的试剂仅可以被许可厂家的仪器使用,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以实现在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前提下,使得印有条码的试剂仅可以被许可厂家的仪器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包括:
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优选的,获取人工读码包括:
获取明码;
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优选的,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包括:
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优选的,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
优选的,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包括:
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一种条码加密系统,包括:
人工读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序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加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优选的,所述人工读码获取模块包括:
明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明码;
校验码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人工读码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优选的,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序号确定模块。
优选的,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
优选的,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所述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其中,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的暗码与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的组成元素并不相同,这是因为所述暗码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的处理生成。这样一来即使他人通过一些途径获取根据不同元素生成机读码的方法,也无法根据所述人工读码生成包括经过所述加密算法处理的暗码的机读码,增强了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条码的防伪特性,进而在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前提下,使得印有条码的试剂仅可以被许可厂家的仪器使用。
并且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机读码的过程中并未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校验码进行处理,因此所述机读码和所述人工读码的校验码是完全一致的,以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所述机读码和所述人工读码的校验码实现对条码的识别或者校验机读码与人工读码的一致性等管理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条码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码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码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码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码加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码加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101: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S102: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S103: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S104: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S105: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加密过程,首先获取人工读码,假设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人工读码为12215092850001+36,其中,明码为12215092850001,校验码为+36;然后确定加密因子序号,假设加密因子序号为1;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加密因子序号为1的加密算法为对明码的2-14位数字进行加3运算;利用上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的暗码为15548426183334,那么所述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的组合即为15548426183334+36;最后根据15548426183334+36生成所述机读码。通过上述过程发现,获取的机读码的暗码与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完全不同,他人根据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与校验码生成的机读码与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完全不同,增强了所述条码的防伪特性。
并且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和人工读码包括的校验码相同,当厂家管理人员需要核实机读码和人工读码是否为同一种条码时只需要对所述校验码进行验证匹配即可,方便管理人员对所述条码的识别和管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工作人员选择加密因子序号确定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但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随机数生成程序随机生成数字作为所述加密因子序号。本申请对确定加密因子序号的具体方法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条码加密方法包括:
S201:获取明码;
S202: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S203: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S204: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S205: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S206: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S207: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人工读码的获取方法(既步骤S201-S203),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校验码的获取方法,例如获取的明码为12215092850001,所述校验码可以通过将明码的各位数字进行求和运算后取100的余数生成,既所述校验码=(1+2+2+1+5+0+9+2+8+5+0+0+0+1)Mod 100。但本申请对所述校验码的具体生成方式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并未存储于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时,需要返回步骤S204确定新的加密因子序号,避免生成与所述明码完全一致的暗码或生成乱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条码加密方法包括:
S301:获取明码;
S302: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S303: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S304: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S305: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因子及加密规则,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因子及加密规则;如果否,则返回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S306: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S307: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假设所述加密因子为1111111111111,加密规则为对所述明码和加密因子进行求和后减去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假设所述明码为12215092850001,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加密因子序号为2,则对所述明码进行上述运算后获得的结果为1333262033961110。上述过程仅为了方便理解举出的简单例子,所述加密因子与加密规则可以根据要求进行相应修改,本申请对所述加密因子及加密规则的具体内容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条码加密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人工读码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序号确定模块200,用于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查询模块300,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加密模块400,用于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生成模块500,用于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加密过程,首先获取人工读码,假设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人工读码为12215092850001+36,其中,明码为12215092850001,校验码为+36;然后确定加密因子序号,假设加密因子序号为1;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加密因子序号为1的加密算法为对明码的2-14位数字进行加3运算;利用上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的暗码为15548426183334,那么所述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的组合即为15548426183334+36;最后根据15548426183334+36生成所述机读码。通过上述过程发现,获取的机读码的暗码与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完全不同,他人根据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与校验码生成的机读码与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完全不同,增强了所述条码的防伪特性。
并且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和人工读码包括的校验码相同,当厂家管理人员需要核实机读码和人工读码是否为同一种条码时只需要对所述校验码进行验证匹配即可,方便管理人员对所述条码的识别和管理。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工作人员选择加密因子序号输入到所述序号确定模块200中,以确定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但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所述序号确定模块200中内置的随机数生成程序随机生成数字作为所述加密因子序号。本申请对所述序号确定模块200确定加密因子序号的具体方法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人工读码获取模块100包括:
明码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明码;
校验码生成单元102,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人工读码生成单元103,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人工读码的获取过程,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校验码的获取方法,例如获取的明码为12215092850001,所述校验码可以通过将明码的各位数字进行求和运算后取100的余数生成,既所述校验码=(1+2+2+1+5+0+9+2+8+5+0+0+0+1)Mod 100。但本申请对所述校验码的具体生成方式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查询模块300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序号确定模块200。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并未存储于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时,需要返回序号确定模块200确定新的加密因子序号,避免生成与所述明码完全一致的暗码或生成乱码的情况出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密模块400用于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所述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所述加密因子为1111111111111,所述加密规则为对所述明码和加密因子进行求和后减去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假设所述明码为12215092850001,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加密因子序号为2,则对所述明码进行上述运算后获得的结果为1333262033961110。上述过程仅为了方便理解举出的简单例子,所述加密因子与加密规则可以根据要求进行相应修改,本申请对所述加密因子及加密规则的具体内容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其中,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机读码的暗码与所述人工读码的明码的组成元素并不相同,这是因为所述暗码通过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的处理生成。这样一来即使他人通过一些途径获取根据不同元素生成机读码的方法,也无法根据所述人工读码生成包括经过所述加密算法处理的暗码的机读码,增强了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的条码的防伪特性,进而在防止仪器使用非许可厂家的试剂的前提下,使得印有条码的试剂仅可以被许可厂家的仪器使用。
并且利用所述条码加密方法生成机读码的过程中并未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校验码进行处理,因此所述机读码和所述人工读码的校验码是完全一致的,以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所述机读码和所述人工读码的校验码实现对条码的识别或者校验机读码与人工读码的一致性等管理操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人工读码包括:
获取明码;
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包括:
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包括:
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6.一种条码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工读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工读码,所述人工读码包括明码与校验码;
序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加密因子序号;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获得与选取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加密因子序号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
加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明码进行处理,获得暗码;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暗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机读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读码获取模块包括:
明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明码;
校验码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中的各位元素计算获得校验码;
人工读码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明码与所述校验码生成人工读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预设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储有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是则获得与确定的所述加密因子序号对应的加密算法;如果否,则返回序号确定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码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加密因子和加密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条码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密规则对所述明码和所述加密因子进行计算,获得暗码。
CN201610590868.0A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Pending CN106203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0868.0A CN106203572A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0868.0A CN106203572A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3572A true CN106203572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9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90868.0A Pending CN106203572A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357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571A (zh) * 2003-11-20 2005-05-25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货币包装箱箱外标识·扫描手持终端·货币信息二维条码管理系统
US6904525B1 (en) * 1997-07-01 2005-06-07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unterfeiting of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CN102270294A (zh) * 2011-08-12 2011-12-0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条形码和二维码混合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2855510A (zh) * 2011-07-01 2013-01-02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防伪产品及其识别方法
CN103150534A (zh) * 2011-11-30 2013-06-12 Ncr公司 读取含验证信息的光学代码的扫描器、终端和方法
CN104408637A (zh) * 2014-12-04 2015-03-11 成都爱维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码信息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4525B1 (en) * 1997-07-01 2005-06-07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unterfeiting of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CN1619571A (zh) * 2003-11-20 2005-05-25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货币包装箱箱外标识·扫描手持终端·货币信息二维条码管理系统
CN102855510A (zh) * 2011-07-01 2013-01-02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防伪产品及其识别方法
CN102270294A (zh) * 2011-08-12 2011-12-07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条形码和二维码混合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3150534A (zh) * 2011-11-30 2013-06-12 Ncr公司 读取含验证信息的光学代码的扫描器、终端和方法
CN104408637A (zh) * 2014-12-04 2015-03-11 成都爱维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码信息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2365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からのデータのセキュアな抽出のための暗号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7385663B2 (ja) 物体認証を準備及び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674961B2 (ja) 流通チェーンに渡って類似するアイテムのロット内の関連付けされている全てのアイテムのグループに、決定論的に再現可能な、暗号の表示を適応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実行方法
US81126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public key authentication with low complexity devices
EP3534288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oken-based anchoring of a physical object in a distributed ledger environment
DuPont The politics of cryptography: Bitcoin and the ordering machines
IL270443B2 (en) A system in blockchain architecture for ritual money management based on physical marking of objects
CN106506146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信息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03480A (zh) 电子签收投递的包裹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68767A (zh) Web应用程序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02750983A (zh) 生产测试烧录方法和系统
CN113112252B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43065A (zh) 电池使用验证方法、电池系统以及汽车
CN10911837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理赔事件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204846A (zh) 数字签名生成方法、系统、节点模块及共同随机数协商确定方法
CN107852328B (zh) 用于安全产品标识和验证的增强混淆或随机化
CN105760915A (zh) 一种防伪图像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597525A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4365134A (zh) 使用不可克隆函数的安全身份证
CN106203572A (zh) 一种条码加密方法及条码加密系统
CN11462966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商品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4298321A (zh) 联合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584332B1 (ko) 문자 패턴에 대한 개인정보대체 값 생성 방법
CN103229218A (zh) 用于检验有价文件的传感器
CN112988888A (zh) 密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