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0943B -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0943B
CN106200943B CN201610511526.5A CN201610511526A CN106200943B CN 106200943 B CN106200943 B CN 106200943B CN 201610511526 A CN201610511526 A CN 201610511526A CN 106200943 B CN106200943 B CN 106200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parameter
reality device
brain wave
wa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1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0943A (zh
Inventor
吴聚章
沈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15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0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0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0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进行提醒或者约束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特别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癫痫、中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受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Description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由美国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目前,虚拟现实产业正在兴起,由于其超强的沉浸感可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虚拟现实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常用如影视、虚拟现实游戏等。由于虚拟现实设备给用户体验超出手机与电视,用户在使用时控制力会下降,对于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用户来讲,造成突发性事故的可能性增大。目前虚拟现实设备的技术设计中尚没有预防此类事故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对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进行优化,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播放内容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设定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发送至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中;
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实现了对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进行提醒或者约束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特别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癫痫、中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受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经过处理后的脑波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完整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脑电波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一般可适用于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看设定播放内容的情形。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于虚拟现实设备中,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10、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过程中,由于兴奋度过高而造成的使用安全隐患,发明人创造性的提出了:在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实时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如果通过该人体特征参数确定使用者的兴奋度过高,则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对用户进行安全提醒或者直接降低用户的兴奋度,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具体可以为用来表征用户兴奋度情况的人体特征参数,例如:脑波信号、血压信号、心率信号以及温度信号等。
相应的,可以通过与虚拟现实设备相连的外置传感器或者内置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中的传感器来测量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感器可以包括:用于测量脑波信号的脑电波传感器、用于测量血压信号的血压传感器、用于测量心率信号的心率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温度信号的温度传感器等。
S120、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人体特征参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参数,可以用来衡量用户的兴奋度情况,进而可以根据该特征参数完成对虚拟现实设备当前显示内容的调整。
其中,所述兴奋度参量即为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可以用来衡量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兴奋度情况的参量。
典型的,所述兴奋度参量可以为一系列连续获取的人体特征参数中的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也可以为与设定时间段内的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对应的均值、方差或者协方差等参量;还可以为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取值大于设定阈值的信号点的数量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S130、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兴奋度参量的数字特征,确定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兴奋度等级;如果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兴奋度等级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说明当前使用者的兴奋度超过了安全状态下的兴奋度范围,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这会对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调整策略,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典型的,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可以包括:调整当前播放的内容(例如,选择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内容来降低用户的兴奋度)、在继续播放当前播放内容的同时,在虚拟现实设备的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或者播放预警提示音等,以及直接关闭虚拟现实设备中的当前播放内容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实现了对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进行提醒或者约束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特别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癫痫、中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受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具体优化为脑波信号;以及将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具体优化为:获取原始脑电信号;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脑波信号;
同时,将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具体优化为: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并将所述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所述兴奋度参量。参考图2a,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210、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脑波信号的波动情况,是最简单、直观衡量用户兴奋度情况的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优化为脑波信号,并根据所述脑波信号来衡量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
进一步的,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与人脑部位相接触的脑电波传感器来首先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并根据所述原始脑电信号来最终获取所述脑波信号。
其中,可以直接将脑电波传感器获取的原始脑电信号直接作为所述脑波信号,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由于不同用户的头部形状不同,虚拟现实设备与人脑的贴合程度也各有不同,相应的,该脑电波传感器获取的原始脑电信号中,除了包括用户实际的脑波信号,还可能包括有伪迹干扰信号,如果不对伪迹干扰信号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则会对后续对用户兴奋度情况的判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进而降低本实施例方法的使用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优选对该伪迹干扰信号进行一定的抑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所述脑波信号。
S220、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脑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滤波处理电路实现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的处理。
其中,在图2b中示出了一种经过处理后的脑波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在图2b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脑波信号的电压值。
S230、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用户的兴奋度情况进行准确判断,需要实时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所述脑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需要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其中,所述设定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例如,1s、2s或者5s,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S240、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并将所述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所述兴奋度参量。
发明人通过研究各种基于脑电波的医学数据发现,用户处于不同的兴奋度状态(例如,睡眠、冥想、阅读、集中注意力观看以及受到刺激等)时,其脑波信号的波动幅度也各不相同,也即,不同兴奋度下的脑波信号的电压值也各有不同。
相应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兴奋度状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脑波信号的门限电压值,如果检测到的脑波信号超过所设定的门限电压值,则确定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达到了一定的兴奋度等级。
因此,可以将异常信号点具体为脑波信号序列中的最大值点,如果该极大值点满足一定的门限条件,则进而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播放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
进一步的,考虑到脑波信号序列中可能有尖锐噪声的存在,也即,该脑波信号序列中的最大值点为一个噪声信号,如果仅仅根据一个最大值点来确定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兴奋度,精准度会很差。优选的,可以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设定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作为所述异常信号点,之后统计获取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值,如果数量值足够多,则说明在该时间段内用户确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则进而需要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
S250、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可以精准反应用户兴奋度的脑波信号,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准确性,此外,通过进一步对获取的原始脑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原始脑电信号中包括的伪迹干扰信号,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方法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异常信号点具体优化为: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设定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以及将所述过度兴奋条件具体优化为:预警提示条件,和/或强制干预条件;
将所述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具体优化为: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预警提示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并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310、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脑波信号。
S320、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S330、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第一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以及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第二异常信号点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过度兴奋条件具体优化为:预警提示条件,和/或强制干预条件,其中,所述预警提示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门限值大于所述预警门限值。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门限值:预警门限值以及强制干扰门限值,以表征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兴奋度等级。
其中,所述强制干预门限值大于所述预警门限值。典型的,所述预警门限值可以为10μV,所述强制干扰门限值可以为20μV等。
如前所述,如果仅仅判断脑波信号序列中的最大值是否超过预警门限值或者强制干扰门限值,会有很大的误判率,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根据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以及强制干预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来确定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是否满足所述预警提示条件以及所述强制干预条件。
S340、判断所述第一异常信号点的数量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350;否则,执行S3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脑电波传感器的采样间隔,以及设定时间段的长度进行预设,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100或者200等。
S350、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如果第一异常信号点的数量超过第一阈值,则可以判断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达到了与强制干扰条件对应的兴奋度等级。也即,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当前的兴奋度以及达到了一个具有安全隐患的级别,因此,可以直接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例如,观影或者游戏等),保障具有癫痫、中风等病史使用者的安全。
S360、判断所述第二异常信号点的数量是否超过第二门限值:若是,则执行S370;否则,返回执行S310。
同样的,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且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与第一门限值相同,也可以不同。
S370、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执行S380。
如果第二异常信号点的数量超过第二门限值,则可以判断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达到了与预警提示条件对应的兴奋度等级。也即,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当前的兴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需要进行注意的级别,因此,可以在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上显示预警提示信息,提示使用者目前人脑兴奋度超过预警值,需注意切换观看内容放松状态。
S380、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的方案将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第一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以及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第二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兴奋度参量,根据兴奋度参量满足的两个不同的条件,对虚拟现实设备当前显示的内容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在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方法的实现准确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使用者不同的兴奋度状态采取不同的显示内容调整方式,在保证虚拟现实设备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通过设定传感器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之前,还可以包括:确认脑波监测功能被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虚拟现实使用者具有不同的身体状态,以及虚拟现实设备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实验场景或者测试场景)等,因此,可以设置一个脑波监测功能,当该功能被开启时,则可以完成正常的脑波监测功能,如果该功能被关闭,则虚拟现实设备不再执行本实施例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可以包括: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预警提示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第一预警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且强制干预功能被禁用,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第二预警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且强制干预功能被启用,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预警提示信息的预警级别高于所述第一预警提示信息的预警级别。
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一个强制干预功能,如果该功能被禁用,则虚拟现实设备不会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而是会生成一个预警级别更高第二预警提示信息在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进行显示。
其中,可以通过预警提示信息的颜色以及提示内容来区分不同预警级别的预警信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的完整流程图。如图4所示,对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描述如下:
首先,用户打开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影视、游戏等内容;虚拟现实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首先确认脑波检测功能是否被开启,典型的,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中设置的设定按钮选择开启或者关闭所述脑波检测功能。如果确定脑波检测功能被关闭,则虚拟现实设备不会采集用户的脑波信号,并持续播放当前内容直至用户选择退出该播放内容;
如果确定脑波检测功能被开启,则中央处理器会控制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与用户的脑部相接触的脑电波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的脑波信号与伪迹干扰信号相叠加的原始脑电信号;控制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滤波处理电路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等实时处理,并将滤波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实时解读;之后会将解读出的结果与预置的医学相关数据库进行数据比对,其中,该医学相关数据库中主要存储了用于表征两种不同兴奋度等级的阈值:阈值1以及阈值2;
如果解读出的结果超过了阈值1,则控制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内容,并在屏幕中显示第一预警提示信息;如果解读出的结果没有超过阈值1,则继续控制脑电波传感器实时采集原始脑电信号;
继续比对解读出的结果是否超过了阈值2:若是,则继续判断强制干扰功能是否被启用;若否,则继续控制脑电波传感器实时采集原始脑电信号,典型的,阈值2大于阈值1;
在确定强制干扰功能被禁用时,控制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内容,并提高预警级别,在屏幕上显示第二预警提示后,继续控制脑电波传感器实时采集原始脑电信号;
在确定强制干扰功能被启用时,强行关闭当前虚拟现实设备播放的内容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另外,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虽然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三中具体限定了使用脑电波传感器获取脑波信号作为衡量是否调整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播放内容的人体特征参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使用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传感器,测量血压信号、心率信号等人体特征参数,以最终调整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并可以采取与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相类似的方法完成具体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51、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52以及播放内容调整模块53,其中:
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播放内容调整模块53,用于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实现了对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进行提醒或者约束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特别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癫痫、中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受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脑波信号;
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可以包括: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脑波信号。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可以包括:
脑波信号序列生成单元,用于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兴奋度参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并将所述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所述兴奋度参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异常信号点可以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设定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过度兴奋条件可以包括:预警提示条件,和/或强制干预条件;
其中,所述预警提示条件可以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条件可以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门限值大于所述预警门限值;
所述显示内容调整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预警提示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并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a,所述系统具体可以包括: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61以及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62,其中:
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61,用于通过设定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发送至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中。
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62,包括如实施例四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准确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所述设定传感器需要与该使用者的设定身体部分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果所述设定传感器为脑电波传感器,则该脑电波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内部与人脑部位相接触的位置。
其中,在图6b中示出了一种脑电波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b所示的为一个虚拟现实眼镜601,图6b中的斜线位置为该虚拟现实眼镜601中可以安装脑电波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显然,当使用者佩戴该虚拟现实眼镜601后,上述位置可以与人脑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相应的,安装于上述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脑电波传感器可以准确、有效的获取原始脑电信号。
其中,可以将上述原始脑电信号直接作为所述脑波信号,也可以将经过滤波,或者去噪处理后的原始脑电信号作为所述脑波信号。
相类似的,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佩戴的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等设备中内置的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获取所述血压信号、心率信号以及温度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实现了对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实时兴奋度进行提醒或者约束的技术效果,优化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技术,提高虚拟现实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特别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癫痫、中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受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设定传感器可以包括:脑电波传感器;
所述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具体可以用于: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与人脑部位相接触的脑电波传感器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并将所述原始脑电信号,并将所述原始脑电信号发送至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中;
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具体可以用于:通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滤波处理电路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脑波信号作为人体特征参数。
其中,所述滤波处理电路与所述脑电波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滤波处理电路输出端可以直接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中央处理器相连,也可以与一个可以被该中央处理器访问的存储器相连,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滤波处理电路中包括有一个或者多个滤波器,且所述滤波器的通带范围与所述脑波信号的信号波动范围相匹配。
通过实验可知,脑波信号的频率变动范围为0-30Hz,相应的,可以设置截止频率为30Hz或者50Hz等的低通滤波器生成所述滤波处理电路。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滤波处理电路中还可以包括各种放大器件以对所述脑波信号进行放大。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来实施。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包括脑波信号;
所述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包括:
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
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脑波信号;
所述兴奋度参量包括:
一系列连续获取的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的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或与设定时间段内的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对应的均值、方差或者协方差;
或为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取值大于设定阈值的信号点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包括:
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并将所述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所述兴奋度参量;
所述异常信号点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设定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
至少包括一个设定门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兴奋条件包括:预警提示条件,和/或强制干预条件;
其中,所述预警提示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门限值大于所述预警门限值;
所述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包括: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预警提示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并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3.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人体特征参数;
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参数,提取兴奋度参量;
显示内容调整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过度兴奋条件,则对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显示内容进行调整;
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包括脑波信号;
所述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
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脑波信号;
所述兴奋度参量包括:
一系列连续获取的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的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或与设定时间段内的所述人体特征参数对应的均值、方差或者协方差;
或为与所述人体特征参数中取值大于设定阈值的信号点的数量;
所述兴奋度参量提取模块,包括:
脑波信号序列生成单元,用于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生成的所述脑波信号,并将获取的所述脑波信号组成脑波信号序列;
兴奋度参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脑波信号序列中的异常信号点的数量,并将所述异常信号点的数量作为所述兴奋度参量;
所述异常信号点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设定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
至少包括一个设定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兴奋条件包括:预警提示条件,和/或强制干预条件;
其中,所述预警提示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预警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条件包括:脑波信号序列中超过强制干预门限值的脑波信号点的数量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强制干预门限值大于所述预警门限值;
所述显示内容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预警提示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继续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并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屏幕中,显示预警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兴奋度参量满足强制干预条件,则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停止播放当前播放的内容。
5.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设定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原始人体特征参数发送至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中;
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包括如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传感器包括:脑电波传感器;
所述原始人体特征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与人脑部位相接触的脑电波传感器获取虚拟现实设备使用者的原始脑电信号,并将所述原始脑电信号,并将所述原始脑电信号发送至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模块中;
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具体用于:通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中内置的滤波处理电路对所述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处理,生成脑波信号作为人体特征参数。
CN201610511526.5A 2016-06-30 2016-06-30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6200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526.5A CN106200943B (zh) 2016-06-30 2016-06-30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526.5A CN106200943B (zh) 2016-06-30 2016-06-30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0943A CN106200943A (zh) 2016-12-07
CN106200943B true CN106200943B (zh) 2019-10-22

Family

ID=5746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1526.5A Active CN106200943B (zh) 2016-06-30 2016-06-30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0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107B (zh) * 2016-12-30 2020-05-15 包磊 一种vr场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45229A (zh) * 2017-04-25 2017-09-08 合肥充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体感游戏的人机交互系统
CN109828656A (zh) * 2017-11-23 2019-05-31 上海视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脑电波监测并调整用户兴奋程度虚拟现实系统
CN108668008B (zh) * 2018-03-30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显示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1203A (zh) * 2019-04-23 2019-07-16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一种口腔健康教育体验系统、方法及医疗教育装置
CN110221701A (zh) * 2019-06-25 2019-09-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虚拟现实场景用户安全保护方法
CN112026687B (zh) * 2020-07-15 2022-04-08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内身心调适运动前后的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274719A (zh) * 2021-06-11 2021-08-20 焦作大学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信息采集的处理系统
CN113741697A (zh) * 2021-09-08 2021-12-03 厦门元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态融合技术的体感操作系统、方法、眼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9194U (zh) * 2013-08-07 2014-03-12 青岛赛博凯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恐高症虚拟现实治疗系统
CN105268078A (zh) * 2014-06-23 2016-01-27 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和体感技术的减压头盔
CN105708436A (zh) * 2016-04-18 2016-06-29 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69194U (zh) * 2013-08-07 2014-03-12 青岛赛博凯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恐高症虚拟现实治疗系统
CN105268078A (zh) * 2014-06-23 2016-01-27 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和体感技术的减压头盔
CN105708436A (zh) * 2016-04-18 2016-06-29 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0943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0943B (zh) 虚拟现实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70601B (zh) 用于确定和显示睡眠恢复水平的系统和方法
US101307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iming of sensory stimulation delivered to a subject during a sleep session
CN104814722B (zh) 智能健康调整系统及方法
US201402069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tress based on behavior of a user
EP3474936B1 (en)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volume of auditory stimulation during sleep based on sleep depth latencies
KR101970700B1 (ko) 뇌 신호 기반 기기 제어를 위한 뇌-컴퓨터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4955513A (zh) 用于通过睡眠慢波诱发和感官环境重建的增强知识巩固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80618A (zh) 生物体信息解析系统及生物体信息处理系统
EP3643227B1 (en) Minimum heart rate value approximation
CN109394174B (zh) 睡眠状态判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5847A4 (en)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health data
CN111588384A (zh) 获得血糖检测结果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26457A (zh) 基于脑部的体征信息检测装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79914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sedated patient
CN108470586A (zh) 一种具有普适性和高依从性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28029B (zh) 生命体征数据统计系统和监护仪
CA260191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sedated patient
CN106361327B (zh) 睡眠状态分析中清醒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RU2016100420A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мониторирова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в сочетании с режимом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уровня гликемии и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программный продукт
WO20051176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sedated patient
US20190217048A1 (en) Sleep-aid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725322B (zh) 确定处于睡眠临界区的方法及装置
Gong et al. Signal extraction and monitoring of motion loads based on wearable online device
TWI462728B (zh) 依據歷史資料判斷睡眠階段之系統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