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9788A -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9788A
CN106199788A CN201610018919.2A CN201610018919A CN106199788A CN 106199788 A CN106199788 A CN 106199788A CN 201610018919 A CN201610018919 A CN 201610018919A CN 106199788 A CN106199788 A CN 106199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rism
optical brightening
post
arc convex
brightening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89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洋
顾春红
于振江
李刚
唐海江
张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89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9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9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9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增亮膜。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易于刮伤和易产生光干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材层和聚光微棱镜结构层,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粘结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上,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条微棱镜柱;所述微棱镜柱具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峰线,和二个位于该峰线的左右两侧且高度较低的谷线,相邻微棱镜柱的谷线互相重叠;微棱镜柱的峰线所在的角称为微棱镜峰角;所述微棱镜峰角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所述弧形凸起结构关于微棱镜峰角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该光学增亮膜具有抗刮伤性能和减干涉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广视角。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增亮膜。
背景技术
增亮膜(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也称为增光膜或棱镜片(prismsheet),起到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增加显示亮度和节约显示器电池设备能量的作用,增亮膜的原理是利用其表面的一层微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和反射将射向观察者视角之外的光线调整至观察者视角之内,以提高LCD的辉度和对发出光能的利用率。因此,增亮膜是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的最重要的光学膜之一。
现有的增亮膜包括基材以及微棱镜结构层,微棱镜结构层由许多用以汇聚光线的按照一个方向排列的复数微棱镜条组成的微棱镜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这些微棱镜条按照固定的方向规则排列,因而,汇聚的光线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增强。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增强均光和集光作用,现有的增亮膜一般采用二片增亮膜配合使用的方法,使其微结构排列方向近似垂直,以使得液晶显示器于二个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增强的集光效果。
但是,上述微棱镜结构由于具有规则排列的柱状结构,两片增亮膜的堆叠或与其它光学膜片组装叠置时,会因为膜层间的光学干涉作用而出现莫尔效应(moire effect)或牛顿环(Newton-ring)。另外,两片增亮膜的堆叠或与其它光学膜片组装叠置、配合使用时,容易对棱镜结构的尖锐棱角造成磨损和刮伤。此外,由于传统棱镜结构具有的视角相对较窄,实际应用中,需加上扩散膜提高其遮盖性和应用于宽视角需求,成本相对增加。
现有改善增亮膜光学结构的方式主要有:在传统增亮膜棱镜阵列中增加棱柱高度高于其周边的普通结构棱镜柱的若干顶部为圆角或平台的棱镜柱,从而可以起到抗刮伤的效果。然而此种结构由于整个棱镜柱顶部取消尖角,换成圆角或平台结构,会导致光学增益值的下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2540294 A的专利申请;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3048709 A的专利申请);在结构化的棱柱表面上设置复杂凸起结构或粗糙结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80046618.X的申请;国际公布号为WO02/057816的国际专利申请)。在棱柱表面上设置复杂微结构需要雕刻刀具,对模具进行较大范围的切削,涉及比较复杂的生产工艺、会严重增加生产成本;在增亮膜上放置扩散片虽能提高其遮盖性(遮盖刮伤缺陷)和改善视角,但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加成本,同时将背光模组结构变的更为复杂,不符合未来膜片简单化、复合化的趋势。因此,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在提高其抗刮伤性能和减干涉性能的同时,保持其较高的亮度和视角是传统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易于刮伤和易产生光干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该光学增亮膜具有抗刮伤性能和减干涉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广视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材层和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简称微棱镜层),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粘结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上,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条微棱镜柱,所述微棱镜柱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
所述微棱镜柱具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峰线,和二个位于该峰线的左右两侧且高度较低的谷线,相邻微棱镜柱的谷线互相重叠;微棱镜柱的峰线所在的角称为微棱镜峰角(也称为微棱镜顶角);
所述微棱镜峰角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所述弧形凸起结构关于微棱镜峰角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第二光学面位于第一光学面的对面;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设置于第一光学面上。第二光学面为入光面。第一光学面为出光面。光线从第二光学面入射,经第一光学面射入聚光微棱镜结构层。
所述若干条微棱镜柱彼此相邻地突出排列于该基材层的第一光学面上。
所述若干条微棱镜柱相互平行。微棱镜柱可简称为微棱镜。
微棱镜柱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微棱镜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微棱镜柱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乳酸(PLA)、聚酯型聚氨酯(PU)、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碳酸酯(PC)。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8μm-600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600μm。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50-300μm,或75-300μm,或188-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选用现有的薄膜。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的材料选自紫外光(UV)固化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光(UV)固化树脂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的材料是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紫外光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自修复功能是指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在受压变形后有回弹的能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峰角度数为60-160度;所述微棱镜柱的高度为H,且0.5μm≤H≤50μm。
进一步的,峰角度数为80-100度。进一步的,峰角度数为90-100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弧形凸起结构沿着微棱镜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凸起结构与微棱镜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为横向宽度,横向宽度为P,0.1μm≤P≤40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与微棱镜柱长度相平行的长度为纵向长度,纵向长度为D,且0.2μm≤D≤300μm,且D>P,H>P。
弧形凸起结构为椭球体,最高点随着椭球体的变化而高低变化不等。弧形凸起结构无规则排列于至少一条微棱镜峰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微棱镜柱包含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微棱镜柱的峰线到弧形凸起结构最高点的高度为H°,0.01μm≤H°≤20μm。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半椭圆弧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且0.05μm≤L≤5000μm。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10μm≤H≤50μm,1μm≤P≤40μm,10μm≤D≤300μm,0.5μm≤H°≤20μm,450μm≤L≤5000μm,D>P,H>P。前述数据范围对应实施例2-7。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10μm≤H≤50μm,1μm≤P≤25μm,10μm≤D≤150μm,0.5μm≤H°≤10μm,450μm≤L≤2500μm,D>P,H>P。前述数据范围对应实施例3-7。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10μm≤H≤40μm,1μm≤P≤25μm,45μm≤D≤120μm,0.5μm≤H°≤8μm,450μm≤L≤2000μm,H>P。前述数据范围对应实施例5-7。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25μm≤H≤40μm,8μm≤P≤25μm,45μm≤D≤150μm,2μm≤H°≤8μm,800μm≤L≤2000μm,H>P。前述数据范围对应实施例5-6。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增亮膜在生产过程及组装过程中,因摩擦而引起微棱镜柱的棱镜峰的损伤,从而避免增亮膜组装后辉度下降。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设置于第一光学面上;所述弧形凸起结构在第一光学面上的投影面积占第一光学面的0.1%-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光学增亮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准备基材层;
(2)将紫外光(UV)固化树脂涂布于基材层的表面,经模具碾压,形成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固化,得到所述的光学增亮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2)中,将紫外光(UV)固化树脂涂布于基材层的表面,再经辗压一个与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具有互补结构的模具,使紫外光(UV)固化树脂形成聚光微棱镜结构层,随后用紫外光照射,使紫外光固化树脂固化,从而将聚光微棱镜结构层设置于基材层的表面上。
与现有的增亮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在具有抗刮伤性能和减干涉性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亮度和视角。由于弧形凸起结构的形状以及自修复性棱镜层胶水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增亮膜不需要保护膜。而且,弧形凸起结构的扩散作用,提高了增亮膜的遮盖性,能够减少一张上扩散膜的使用。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微棱镜结构的凸起结构较为平滑,与棱镜结构成为一体,所以不需要大的模具切削,模具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增亮膜的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的横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的微棱镜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入射光线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易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材层10和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简称微棱镜层)11,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粘结在所述基材层10的表面上,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包括若干条微棱镜柱110,所述微棱镜柱具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峰线111,和二个位于该峰线的左右两侧且高度较低的谷线112,相邻微棱镜柱110的谷线112互相重叠;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所在的角称为微棱镜峰角;
所述微棱镜峰角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120,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关于微棱镜峰角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10具有第一光学面101和第二光学面102,所述第二光学面102位于第一光学面101的对面;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设置于第一光学面101上。第二光学面102为入光面。第一光学面101为出光面。光线从第二光学面102入射,经第一光学面101射入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
所述若干条微棱镜柱110相互平行。微棱镜柱可简称为微棱镜。
微棱镜柱110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微棱镜柱1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微棱镜峰角(也称为微棱镜顶角)的度数为60-16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为H,且0.5μm≤H≤50μm。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沿着微棱镜柱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与微棱镜柱1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为横向宽度,横向宽度为P,0.1μm≤P≤40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与微棱镜柱110长度相平行的长度为纵向长度,纵向长度为D,且0.2μm≤D≤300μm,且D>P,H>P。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微棱镜柱110包含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关于微棱镜柱110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0.01μm≤H°≤20μm。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半椭圆弧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学增亮膜中,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且0.05μm≤L≤5000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能够有效防止增亮膜在生产过程及组装过程中,因摩擦而引起微棱镜柱110的棱镜峰的损伤,从而避免增亮膜组装后辉度下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光学增亮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准备基材层;
(2)将紫外光(UV)固化树脂涂布于基材层10的表面,经模具碾压,形成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固化,得到所述的光学增亮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2)中,将紫外光(UV)固化树脂涂布于基材层10的表面,再经辗压一个与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具有互补结构的模具,使紫外光(UV)固化树脂形成聚光微棱镜结构层,随后用紫外光照射,使紫外光固化树脂固化,从而将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设置于基材层10的第一光学面101上。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内部,光线到达弧形凸起结构120后,入射光线30在结构化表面发生折射,大部分出射光线31相对入射光线是发散的,且由于弧形凸起结构120具有微凸出弧面,因而,入射光线经弧面出射光线,起到散射作用,使得出射光线角度呈散乱的状态。因此,弧形凸起结构120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有助于减少干涉和提高视角。该弧形凸起结构120在第一光学面101上的投影面积占全部微棱镜柱110的投积面积的0.1%-15%,由于占比较小,弧形凸起结构120不会对亮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弧形凸起结构120在提高光学增亮膜的减干涉性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亮度和可视角。并且弧形凸起结构120能够有效防止棱镜峰被刮伤。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材层10和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简称微棱镜层)11,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粘结在所述基材层10的表面上,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包括若干条微棱镜柱110;
所述微棱镜柱110具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峰线111,和二个位于该峰线111的左右两侧且高度较低的谷线112,相邻微棱镜柱110的谷线112互相重叠;微棱镜柱的峰线111所在的角称为微棱镜峰角(也称为微棱镜顶角);
所述微棱镜峰角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120,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关于微棱镜峰角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
所述基材层10具有第一光学面101和第二光学面102,所述第二光学面102位于第一光学面101的对面;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设置于第一光学面101上。第二光学面102为入光面。第一光学面101为出光面。光线从第二光学面102入射,经第一光学面101射入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
所述若干条微棱镜柱110相互平行。微棱镜柱110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微棱镜柱1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8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所述微棱镜峰角(也称为微棱镜顶角)的度数为6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0.5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沿着微棱镜柱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与微棱镜柱1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为横向宽度,横向宽度为P,0.1μm≤P≤0.5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与微棱镜柱110长度相平行的长度为纵向长度,纵向长度为D,0.2μm≤D≤1μm,且D>P。
所述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0.01μm≤H°≤0.1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0.05μm≤L≤1μm。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600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所述峰角度数为16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50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横向宽度为P,30μm≤P≤40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与微棱镜柱110长度相平行的长度为纵向长度,纵向长度为D,250μm≤D≤300μm。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15μm≤H°≤20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4800μm≤L≤5000μm。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300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峰角度数为10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25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向宽度为P,10μm≤P≤15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纵向长度为D,120μm≤D≤150μm。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8μm≤H°≤10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2200μm≤L≤2500μm。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50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峰角度数为8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20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向宽度为P,5μm≤P≤8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纵向长度为D,10μm≤D≤15μm。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8μm≤H°≤10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1800μm≤L≤2000μm。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300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峰角度数为90度。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40μm。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向宽度为P,20μm≤P≤25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纵向长度为D,100μm≤D≤120μm,且D>P。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6μm≤H°≤8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800μm≤L≤1000μm。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188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25μm。
峰角度数为90度。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向宽度为P,8μm≤P≤10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纵向长度为D,45μm≤D≤50μm,且D>P。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2μm≤H°≤3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1800μm≤L≤2000μm。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
所述基材层10的厚度为75μm。
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11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所述微棱镜柱110的高度H为10μm。
峰角度数为90度。
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横向宽度为P,1μm≤P≤2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120的纵向长度为D,50μm≤D≤60μm,且D>P。
微棱镜柱110的峰线111到弧形凸起结构120最高点的高度为H°,0.5μm≤H°≤1μm。
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120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450μm≤L≤500μm。
对比例1
现有2张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增亮膜,其中,基材层的厚度和材质,微棱镜条的高度、宽度和材质,与实施例1提供的光学增亮膜中的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增亮膜和对比例提供的产品,采用下述方法检测。
辉度及可视角:将增亮膜组装入背光模组,使用购自日本拓普康(Topcon)的BM-7辉度仪来测定辉度及可视角(即中心亮度1/2的角度)。可视角评价等级:优>良>差。
减干涉性能:将增亮膜组装入背光模组,观察显示屏上是否有牛顿环、莫尔效应及该现象是否严重。评价等级:无>轻微>明显。
抗刮伤性能:将扩散膜固定,增亮膜结构面置于扩散膜上,增亮膜上放置500g重砝码,匀速向左、右拉动上增亮膜样品,重复2个循环,观察增亮膜样品的刮伤程度。评价等级:优>差。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增亮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项目 莫尔效应 牛顿环 辉度(%) 抗刮伤性能 可视角
实施例1 78.8
实施例2 轻微 轻微 82.2
实施例3 88.8
实施例4 87.3
实施例5 102.8
实施例6 101.1
实施例7 99.8
对比例1 明显 明显 100
由表1所示的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增亮膜在保留较高的亮度的同时,解决或减轻了莫尔效应或牛顿环现象。弧形凸起结构120有助于增亮膜减干涉性能、抗刮伤性能及可视角的提高,而辉度的提高主要受峰角度数和微棱镜柱的高度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5和实施例6提供的增亮膜的综合性能最佳,提供的光学增亮膜能在保持较高亮度的同时,有效解决干涉现象,并且具有优异的抗刮伤性能和广视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包括基材层和聚光微棱镜结构层,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粘结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上,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条微棱镜柱;
所述微棱镜柱具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峰线,和二个位于该峰线的左右两侧且高度较低的谷线,相邻微棱镜柱的谷线互相重叠;微棱镜柱的峰线所在的角称为微棱镜峰角;
所述微棱镜峰角上设置有弧形凸起结构,所述弧形凸起结构关于微棱镜峰角对称,所述弧形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中的表面轮廓线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乳酸(PLA)、聚酯型聚氨酯(PU)、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微棱镜结构层的材料选自紫外光(UV)固化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峰角度数为60-160度;所述微棱镜柱的高度为H,0.5μm≤H≤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结构沿着微棱镜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凸起结构与微棱镜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为横向宽度,横向宽度为P,0.1μm≤P≤40μm;所述弧形凸起结构与微棱镜柱长度相平行的长度为纵向长度,纵向长度为D,0.2μm≤D≤300μm,且D>P,H>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柱的峰线到弧形凸起结构最高点的高度为H°,0.01μm≤H°≤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弧形凸起结构相邻最低点距离为L,0.05μm≤L≤50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10μm≤H≤50μm,1μm≤P≤40μm,10μm≤D≤300μm,0.5μm≤H°≤20μm,450μm≤L≤5000μm,D>P,H>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增亮膜,其特征在于,10μm≤H≤50μm,1μm≤P≤25μm,10μm≤D≤150μm,0.5μm≤H°≤10μm,450μm≤L≤2500μm,D>P,H>P。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增亮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准备基材层;
(2)将紫外光(UV)固化树脂涂布于基材层的表面,经模具碾压,形成聚光微棱镜结构层,固化,得到所述的光学增亮膜。
CN201610018919.2A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199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8919.2A CN106199788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8919.2A CN106199788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9788A true CN106199788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5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8919.2A Pending CN106199788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978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311A (zh) * 2017-01-04 2019-09-20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在水平平面中增强视图的具有转向膜和透镜状匀光片的光控制膜
CN112630875A (zh) * 2020-12-28 2021-04-09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雾度pop复合膜片
CN112946794A (zh) * 2020-12-28 2021-06-11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辉度dop复合膜片
CN113296279A (zh) * 2020-02-24 2021-08-24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膜、一种减干涉准直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贴合型准直膜及一种图像识别模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5512A (zh) * 2006-10-16 2008-04-23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克服光学缺点的光学薄膜
US20090073564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Ching-Bin Lin Optical film having light-scattering substrate and the process thereof
CN203164450U (zh) * 2012-11-30 2013-08-2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刮功能的增亮膜及液晶显示器
CN103345012A (zh) * 2013-07-31 2013-10-0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3836775U (zh) * 2014-05-23 2014-09-17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显示装置
CN104133258A (zh) * 2014-08-20 2014-11-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增亮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5512A (zh) * 2006-10-16 2008-04-23 开曼群岛商亚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克服光学缺点的光学薄膜
US20090073564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Ching-Bin Lin Optical film having light-scattering substrate and the process thereof
CN203164450U (zh) * 2012-11-30 2013-08-2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刮功能的增亮膜及液晶显示器
CN103345012A (zh) * 2013-07-31 2013-10-0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3836775U (zh) * 2014-05-23 2014-09-17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显示装置
CN104133258A (zh) * 2014-08-20 2014-11-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增亮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311A (zh) * 2017-01-04 2019-09-20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在水平平面中增强视图的具有转向膜和透镜状匀光片的光控制膜
CN113296279A (zh) * 2020-02-24 2021-08-24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直膜、一种减干涉准直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贴合型准直膜及一种图像识别模组
CN113296279B (zh) * 2020-02-24 2023-04-18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干涉准直膜及制备方法、贴合型准直膜、图像识别模组
CN112630875A (zh) * 2020-12-28 2021-04-09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雾度pop复合膜片
CN112946794A (zh) * 2020-12-28 2021-06-11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辉度dop复合膜片
CN112630875B (zh) * 2020-12-28 2022-06-24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雾度pop复合膜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856B2 (en) Optical film
CN104133258B (zh) 一种复合光学增亮膜
CN102809105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0751519B1 (ko) 광학 시트 및 상기 광학 시트가 구비된 액정표시장치의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5301826B (zh)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增亮膜
CN102540294B (zh) 一种增光膜
CN106199788A (zh) 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990843U (zh)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
CN106908874B (zh)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CN204228987U (zh) 一种聚光增亮膜
CN103728680B (zh)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KR101362112B1 (ko) 광확산 시트, 광학 유닛,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3882085U (zh) 反射型屏幕
CN201903665U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3293573A (zh) 一种增光片、背光源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782204B (zh) 光学片
CN105068177A (zh) 一种光学组件、显示装置
CN109270611A (zh) 一种高亮度高遮盖的复合光学膜
CN106199790A (zh) 一种复合光学增亮膜
CN108897081A (zh) 一种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54368A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光学膜
CN102023329A (zh) 一种增光片
CN202065921U (zh) 侧光型背光模块入光亮区改善装置
CN201166306Y (zh) 具聚光功能的扩散片
CN207851336U (zh) 一种增光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