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8209B -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98209B CN106198209B CN201610458903.3A CN201610458903A CN106198209B CN 106198209 B CN106198209 B CN 106198209B CN 201610458903 A CN201610458903 A CN 201610458903A CN 106198209 B CN106198209 B CN 1061982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ed
- soil sample
- grip block
- shearing
-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DOIRQSBPFJWKBE-UHFFFAOYSA-N dibutyl phthal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1=CC=CC=C1C(=O)OCCCC DOIRQSBPFJWKB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PIICEJLVQHRZGT-UHFFFAOYSA-N Ethylenediamine Chemical compound NCCN PIICEJLVQHRZ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11 spectroscopical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150000001412 ami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PXKLMJQFEQBVLD-UHFFFAOYSA-N bisphenol F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1=CC=C(O)C=C1 PXKLMJQFEQBVL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26 mechan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metha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 BDAGIHXWWSANS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monobenzene Natural products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SWFIVFLDKOXQC-UHFFFAOYSA-N 4-(3-methoxyphenyl)anil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2C=CC(N)=CC=2)=C1 OSWFIVFLDKOXQ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656 Respiratory Sound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2 abras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9 bro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93 bro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53 form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33 lab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50 liquid epoxy resins (LER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43 novolac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group Chemical group C1(=CC=CC=C1)O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997 ph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1=C([H])C([H])=C(*)C([H])=C1[H]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8 routine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Si+]#[C-]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1 silicon carb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498 stratum granulos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01N3/068—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with optical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shearing for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25—Shear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32—Generation of the forc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G01N2203/0033—Weight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4—Chucks, fixtures, jaws, holders or anv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41—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using optical, X-ray, ultraviolet, infrared or similar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一、取样;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2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202、剪切试验;203、固化液滴入;204、土样底部平切;205、土样支顶;206、土样顶部平切;207、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208、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续加工;209、电镜扫描;210、利用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211、N‑2次重复步骤210,完成模拟试验过程;三、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本发明设计合理且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获取被测试滑坡上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和剪切位置处的微观结构,以便对围压状态下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真实模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发强烈。人类工程活动引发了许多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中,人类活动诱发的边坡失稳最为严重,而研究边坡失稳的重点就在于研究土体剪切带的变形和扩展过程。剪切带是指发育在岩石圈或土体中且具有剪切应变的强烈变形带,土体中发育的剪切带为土体剪切带。这一变形带可以是应变不连续的面状构造(断层),或者在露头尺度上见不到几何不连续性而呈连续应变的韧性剪切带。研究表明剪切带的形成与材料本身的软化特性密切相关。土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外部形态或内部结构产生局部破裂,变形逐渐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剪切带内,并进一步扩展形成连续贯通的滑裂面,最终形成滑坡。随着人们对滑坡失稳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对滑坡失稳过程中滑坡带(也称土体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研究。现如今,土体剪切带的变形问题已经成为岩土力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的多种装置和方法对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研究,但都不尽人意。如基于潜望镜的观测方法,该方法不能定量获得土体剪切带的厚度及变形等因素的变化;而基于全有机玻璃上剪切盒的数字照相技术与装置,只适用于小尺寸试样、低垂直和水平荷载的试验条件,再加上其测量系统采用量力环和百分表,精度较低,不能满足岩土工程中土石混合体等大型直剪试验的高精度要求;此外,大型循环剪切仪仅适用室内试验研究,并且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对土石混合体这类粗粒土介质较薄的剪切带的全面分析等。
因而,现如今没有一种标准、规范且使用效果好的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观测方法。现有的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观测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装置结构复杂、试验成本高、试验过程繁琐、可操作性差、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最主要的是不能简便、快速且准确地对剪切带的土体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不能了解土体微观结构对土体剪切带宏观表现的影响规律,无法建立土体剪切带的土体微观结构特性与其宏观表现之间的联系。相应地,无法实现软土层滑坡灾害的真实模拟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获取被测试滑坡上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和剪切位置处的微观结构,以便对围压状态下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真实模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样:采用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切取被测试土样,并对被测试土样的取土深度进行记录;
所述被测试土样为圆柱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
步骤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利用步骤一中所取的被测试土样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所述被测试土样中待测试面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正整数且N≥3;利用被测试土样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由上至下利用被测试土样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采用剪切夹具对被测试土样和加压装置同步进行水平夹持,并向被测试土样内加水,且对此时的加水量进行记录;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四个加压块,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高度均与被测试土样的高度相同,四个所述加压块的内侧壁均为圆弧形侧壁,所述被测试土样夹持于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夹持腔内;四个所述加压块分别为布设于被测试土样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的左侧加压块、右侧加压块、前侧加压块和后侧加压块;
所述剪切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位于所述上夹具正下方的下夹具,所述被测试土样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所述上夹具由三个从左至右布设的上夹持块拼装而成,三个所述上夹持块由左至后分别为左上夹持块、中上夹持块和右上夹持块;所述下夹具包括位于左上夹持块下方的左下夹持块和位于右上夹持块下方的右下夹持块,所述左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之间留有供被测试土样的中部土体向下移动的移动通道,所述中上夹持块的底部设置有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上部顶推凸台;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位于中上夹持块的正上方;
所述加压装置中的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
本步骤中,采用所述剪切夹具进行水平夹持时,先将被测试土样水平放置于所述下夹具上,并使被测试土样位于加压装置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对被测试土样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施加于被测试土样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之后,向被测试土样内加水,加水完成后将所述上夹具水平放置于被测试土样上,使被测试土样和加压装置均水平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且被测试土样位于中上夹持块的正下方;此时,所述被测试土样的上表面呈水平布设,且被测试土样的上表面为待测试面;
步骤202、剪切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1、土样施加围压:采用加压装置对被测试土样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施加于被测试土样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022、竖向加载:采用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且通过中上夹持块对步骤201中所述被测试土样施加竖向压力,使被测试土样发生剪切破坏,并计算得出施加围压状态下被测试土样的剪切强度;
发生剪切破坏后,所述被测试土样的中部土体下移且其中部土体与左右两侧土体之间均形成一道剪切缝;
步骤2022中竖向加载过程中,采用加压装置连续对被测试土样施加围压;
步骤203、固化液滴入:将预先配制好的固化液滴入步骤202中两道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通过所述固化液对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进行固化,固化后的土体为剪切缝内固化土体;
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30~170)︰(6~8)︰(1.8~2.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步骤204、土样底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的底面,对被测试土样底部进行平切;
步骤205、土样支顶:待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固化后,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沿加压装置向上支顶,直至两道所述剪切缝的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均移至加压装置外侧;
步骤206、土样顶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的顶面,对被测试土样顶部进行平切;
本步骤中土样顶部平切完成后,所述被测试土样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此时被测试土样的上表面为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
步骤207、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从步骤206中切割下来的土体中,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作为剪切缝内土体试样;
步骤208、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续加工:对步骤207中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待测试面进行切割、磨平和抛光处理,获得土体观测面;
步骤209、电镜扫描:采用扫描电镜对步骤208中所述土体观测面进行扫描,并获得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本步骤中电镜扫描完成后,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的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且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包括步骤202中计算得出的被测试土样的剪切强度和步骤209中获得的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步骤210、利用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1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采用步骤201中所述剪切夹具,对加压装置和位于加压装置步骤206中顶部平切后的被测试土样进行水平夹持,并使被测试土样位于加压装置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对被测试土样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施加于被测试土样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102、按照步骤202至步骤203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利用被测试土样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并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211、N-2次重复步骤210,直至完成利用该被测试土样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按照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步骤二中获得的该被测试土样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切取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且,对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内加水的加水量均不相同。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分别切取被测试土样,并对各被测试土样的取土深度分别进行记录;其中,m为正整数且m≥5;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所取的m个所述被测试土样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获得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中进行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时,按照被测试土样的取土深度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所获得的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所述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剪切测试结果排序完成后,还需采用数据处理设备且调用三维重建模块,对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中的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的三维空间模型。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1中进行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之前,先对此时被测试土样内的含水量V1进行测试,并对被测试土样的饱和含水率进行测试,且计算得出被测试土样的饱和含水量V2;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内加水时,加水量不大于V3,其中V3=V2-V1。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取样完成后,还需根据所述取样环刀的取样深度,对被测试土样的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
N个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布设且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位于最上部的所述待测试面为顶部待测试面,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除所述顶部待测试面之外的(N-1)个所述待测试面为均为下部待测试面;
利用被测试土样的任一个所述下部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之前,均需根据该被测试土样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并结合利用位于该下部待测试面上方的各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中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沿加压装置向上支顶的支顶高度,对该下部待测试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利用该被测试土样中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完成模拟试验后,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并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缝内土体电镜扫描图像。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9中进行电镜扫描时,还需采用能谱仪获取所述土体观测面的能谱图。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3中进行固化液滴入时,用滴管将所述固化液逐滴滴至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直至所滴固化液完全覆盖所述剪切缝上部;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为1m~5mm;
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沿加压装置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不小于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还包括位于左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之间的中下夹持块,所述左下夹持块位于左上夹持块的正下方,所述右下夹持块位于右上夹持块正下方,所述中下夹持块位于中上夹持块的正下方;
所述左上夹持块、中上夹持块、右上夹持块、左下夹持块、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上夹持块和右上夹持块的高度相同,所述中上夹持块的高度不小于左上夹持块的高度;所述左下夹持块、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的高度均相同,所述中下夹持块包括能在左下夹持块与右下夹持块之间上下移动的上部夹持块;
所述左上夹持块与左下夹持块之间、中上夹持块与上部夹持块之间以及右上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之间均通过竖向连接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加压装置还包括前侧连接螺栓和后侧连接螺栓,所述前侧连接螺栓和后侧连接螺栓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前侧连接螺栓和后侧连接螺栓分别位于被测试土样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加压块和后侧加压块分别位于左侧加压块和右侧加压块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左侧加压块、前侧加压块和右侧加压块通过前侧连接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左侧加压块、后侧加压块和右侧加压块通过后侧连接螺栓连接为一体;
步骤2021中采用加压装置对被测试土样施加围压时,通过分别调整前侧连接螺栓和后侧连接螺栓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螺母带动左侧加压块和右侧加压块同步向内侧水平移动,再水平推动前侧加压块和后侧加压块向内侧水平移动。
上述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为垫块式夹具或凸台式夹具;
所述垫块式夹具还包括三个分别垫装在左下夹持块、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的上部且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垫块,三个所述垫块拼接形成一个圆饼状垫层;
所述凸台式夹具中左下夹持块、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下部顶推凸台,三个所述下部顶推凸台拼装组成一个对被测试土样进行向上支顶的圆柱形支顶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巧妙合理且实现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剪切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且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同时,该剪切试验装置拆装方便,轻便小巧,并且易于批量化生产,能重复多次使用。该剪切试验装置设计合理,包括剪切夹具、加压装置和位于剪切夹具上方的竖向加载装置,加压装置包括四个加压块;剪切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由三个从左至右布设的上夹持块拼装而成,三个上夹持块由左至后分别为左上夹持块、中上夹持块和右上夹持块;下夹具包括左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左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之间留有供被测试土样的中部土体向下移动的移动通道。
3、所采用的剪切夹具由有机玻璃或树脂材料加工成型,能直观观测土体剪切过程。并且,所采用的剪切夹具由多个夹持块拼接而成,使用方式灵活,组配简便且替换方便,同时拆卸后能简便存储,占用空间小。
4、所采用的剪切夹具对被测试土样的规格不限,将被测试土样连同加压装置同步进行夹持,能适用于多种规格被测试土样的剪切试验过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且实用价值高,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并且试验时压力由竖向加载装置的测力装置直接读出,简便、准确,能有效解决松散土体抗剪切强度难以测量的问题,推广应用前景广泛,同时能实现围压状态下的土体剪切试验。
5、所采用的加压装置包括四个加压块,能简便、快速对被测试土样施工围压,并且压力大小调节简便。同时,所施工压力测量简便。实际使用时,能简便为被测试土样提供围压,因而能更好地模拟土体的真实受力状态。并且所施加压力调整简便。
6、所采用的剪切试验装置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上夹具和下夹具直接夹持被测试土样和加压装置,试验之前无需对被测试土样做任何处理,能简便、快速完成土样剪切试验。并且,该剪切试验装置测试效率高且测试结果准确,测试过程易于控制。
7、实现方便、可操作性强且试验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试验方式灵活,根据实际需要,能对同一个被测试土样进行多次剪切试验,相应能获得围压状态下被测试土样不同高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结合多次模拟剪切试验结果能得出被测试土样由上至下的剪切扩展过程;综合多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围压状态下剪切带扩展过程观测方法,能对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真实模拟,从而实现了滑坡灾害的实验室真实模拟,实现简便且使用效果好。被测试土样的第一次剪切试验过程,主要包括取样环刀及土样夹持与土样内加水、剪切试验、固化液滴入、土样底部平切、土样支顶、土样顶部平切、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续加工和电镜扫描九个步骤,实现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剪切试验过程易于控制。
8、采用剪切试验装置进行剪切试验后形成两道剪切缝,再采用固化液对剪切缝内土体进行固化,实现简便且使用效果好,不会损坏土样内部结构,并且固化后获得的剪切缝内土体试样能真实反映围压状态下剪切缝内土体的实际结构。
9、所采用的剪切试验方法能简便、快速获取围压状态下被测试土体剪切带上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和剪切位置处的微观结构,能在宏观条件下观察并分析被测试土体剪切带的不同深度下的土体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准确有据,并且能用于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模拟。采用本发明能测定围压状态下土体剪切带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并能研究土体剪切带不同深度处的的土体微观结构,从而能得出土体剪切带的扩展过程,并能对围压状态下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快速研究。因而,采用本发明能简便、快速且准确地对剪切带的土体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能了解颗粒层次的土体微观结构对土体剪切带宏观表现的影响规律,并相应建立土体剪切带的土体微观结构特性与其宏观表现之间的联系,并能准确得出土体剪切带的形成规律。
10、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剪切带的土体结构松软,从环刀中取土是易发生扰动或破坏,而采用本发明能有效避免该问题实现原状土的测试,采用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原状松软土的抗剪测试,同时能研究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并且成本低,易实现,可操作性强。并且,通过
11、适用范围广,能有效适用至黄土、软土、滑带土等软土层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观测,能对围压状态下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真实模拟。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获取被测试滑坡上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和剪切位置处的微观结构,以便对围压状态下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真实模拟。并且,能对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进行简便、直观观测,不仅能简便、快速完成土体剪切带的土样剪切试验过程,并能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准确分析。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剪切夹具与加压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1为本发明中上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压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对被测试土样进行围压状态下剪切试验时的试验状态示意图。
图7-1为本发明采用竖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土样进行下压后的试验状态参考图。
图7-2为本发明采用竖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土样的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下压前的试验状态参考图。
图7-3为本发明采用竖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土样的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下压后的试验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测试土样; 2—加压装置; 2-1—左侧加压块;
2-2—右侧加压块; 2-3—前侧加压块; 2-4—后侧加压块;
2-5—前侧连接螺栓; 2-6—后侧连接螺栓; 3—左上夹持块;
4—中上夹持块; 4-1—上部顶推凸台; 5—右上夹持块;
6—左下夹持块; 7—上部夹持块; 8—右下夹持块;
9—垫装块; 10—竖向连接螺栓; 11—液压千斤顶;
12—限位套; 13—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样:采用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切取被测试土样1,并对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进行记录;
所述被测试土样1为圆柱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
步骤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利用步骤一中所取的被测试土样1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所述被测试土样1中待测试面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正整数且N≥3;利用被测试土样1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由上至下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采用剪切夹具对被测试土样1和加压装置2同步进行水平夹持,并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且对此时的加水量进行记录;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加压装置2包括四个加压块,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高度均与被测试土样1的高度相同,四个所述加压块的内侧壁均为圆弧形侧壁,所述被测试土样1夹持于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夹持腔内;四个所述加压块分别为布设于被测试土样1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的左侧加压块2-1、右侧加压块2-2、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
结合图2、图2-1、图2-2和图3,所述剪切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位于所述上夹具正下方的下夹具,所述被测试土样1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所述上夹具由三个从左至右布设的上夹持块拼装而成,三个所述上夹持块由左至后分别为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和右上夹持块5;所述下夹具包括位于左上夹持块3下方的左下夹持块6和位于右上夹持块5下方的右下夹持块8,所述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留有供被测试土样1的中部土体向下移动的移动通道,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底部设置有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上部顶推凸台4-1;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上方;
所述加压装置2中的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
本步骤中,采用所述剪切夹具进行水平夹持时,先将被测试土样1水平放置于所述下夹具上,并使被测试土样1位于加压装置2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之后,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加水完成后将所述上夹具水平放置于被测试土样1上,使被测试土样1和加压装置2均水平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且被测试土样1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下方;此时,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呈水平布设,且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待测试面;
步骤202、剪切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1、土样施加围压: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022、竖向加载:采用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且通过中上夹持块4对步骤201中所述被测试土样1施加竖向压力,使被测试土样1发生剪切破坏,并计算得出施加围压状态下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强度;
发生剪切破坏后,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中部土体下移且其中部土体与左右两侧土体之间均形成一道剪切缝;
步骤2022中竖向加载过程中,采用加压装置2连续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
步骤203、固化液滴入:将预先配制好的固化液滴入步骤202中两道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通过所述固化液对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进行固化,固化后的土体为剪切缝内固化土体;
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50︰7︰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步骤204、土样底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2的底面,对被测试土样1底部进行平切;
步骤205、土样支顶:待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固化后,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直至两道所述剪切缝的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均移至加压装置2外侧;
步骤206、土样顶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2的顶面,对被测试土样1顶部进行平切;
本步骤中土样顶部平切完成后,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此时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
步骤207、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从步骤206中切割下来的土体中,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作为剪切缝内土体试样;
步骤208、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续加工:对步骤207中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待测试面进行切割、磨平和抛光处理,获得土体观测面;
步骤209、电镜扫描:采用扫描电镜对步骤208中所述土体观测面进行扫描,并获得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本步骤中电镜扫描完成后,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且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包括步骤202中计算得出的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强度和步骤209中获得的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步骤210、利用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1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采用步骤201中所述剪切夹具,对加压装置2和位于加压装置2步骤206中顶部平切后的被测试土样1进行水平夹持,并使被测试土样1位于加压装置2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102、按照步骤202至步骤203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并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211、N-2次重复步骤210,直至完成利用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按照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步骤二中获得的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这样,通过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多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能直接对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剪切带(即滑坡带)的扩展过程进行观测,实现简便且观测效果直观、准确,能真实模拟围压状态下土体剪切带的扩展过程。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本发明对不同时间所述待测试滑坡的被测试土样1进行剪切试验及土体微观结构图像获取,能进一步准确了解围压状态下土体剪切带的变形和扩展过程。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时,采用滴管进行加水。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切取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且,对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的加水量均不相同。
这样,能得出不同含水量情况下,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模拟试验结果,相应得出含水量对滑坡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分别切取被测试土样1,并对各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分别进行记录;其中,m为正整数且m≥5;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所取的m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获得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中进行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时,按照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所获得的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所述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m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其中m的数量越大,测试结果越准确。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剪切测试结果排序完成后,还需采用数据处理设备且调用三维重建模块,对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中的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的三维空间模型。
这样,通过对所述待测试滑坡的三维空间模型,能对不同含水量情况下被测试滑坡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扩展过程进行直观、准确观测。
本实施例中,N=3~8。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N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209中进行电镜扫描时,还需采用能谱仪获取所述土体观测面的能谱图。
这样,根据所述土体观测面的能谱图,能对该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中各土体颗粒的材质进行确定。同时,根据该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能观测该土体观测面上各土体颗粒的形状以及土体颗粒间隙。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进行固化液滴入时,用滴管将所述固化液逐滴滴至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直至所滴固化液完全覆盖所述剪切缝上部;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为1m~5mm;
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不小于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为1m~5mm;
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取样环刀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不小于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
实际使用时,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取样环刀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为3m~6mm。
本实施例中,支顶高度为5mm。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中进行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之前,先对此时被测试土样1内的含水量V1进行测试,并对被测试土样1的饱和含水率进行测试,且计算得出被测试土样1的饱和含水量V2;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时,加水量不大于V3,其中V3=V2-V1。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取样完成后,还需根据所述取样环刀的取样深度,对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
N个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布设且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位于最上部的所述待测试面为顶部待测试面,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除所述顶部待测试面之外的N-1个所述待测试面为均为下部待测试面;
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任一个所述下部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之前,均需根据该被测试土样1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并结合利用位于该下部待测试面上方的各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中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的支顶高度,对该下部待测试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利用该被测试土样1中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完成模拟试验后,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并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缝内土体电镜扫描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的宽度均大于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宽度小于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上夹持块3和右上夹持块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所述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对称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顶推凸台4-1的宽度与中上夹持块4的宽度相同且其厚度不小于所述竖向加载装置对被测试土样1竖向下压高度。所述上部顶推凸台4-1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夹持腔的前后内壁紧贴。
实际加工时,所述上部顶推凸台4-1可以胶粘方式固定在中上夹持块4底部,也可以与中上夹持块4加工制作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为呈竖直向布设的液压千斤顶11或液压油缸。
实际使用时,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加载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均为长方体夹具。并且,所述上夹具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所述下夹具相同。
并且,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宽度为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宽度为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的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中上夹持块4的宽度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高度与所述取样环刀的高度相同且二者的高度均为20mm。并且,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与所述取样环刀的内径相同。
其中,所述取样环刀的直径为61.8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装置2的高度为20mm。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还包括位于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的中下夹持块,所述左下夹持块6位于左上夹持块3的正下方,所述右下夹持块8位于右上夹持块5正下方,所述中下夹持块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下方;
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右上夹持块5、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上夹持块3和右上夹持块5的高度相同,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高度不小于左上夹持块3的高度;所述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高度均相同,所述中下夹持块包括能在左下夹持块6与右下夹持块8之间上下移动的上部夹持块7;
所述左上夹持块3与左下夹持块6之间、中上夹持块4与上部夹持块7之间以及右上夹持块5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均通过竖向连接螺栓1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上夹持块3与左下夹持块6之间、中上夹持块4与上部夹持块7之间以及右上夹持块5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均通过前后两个所述竖向连接螺栓10进行连接。前后两个所述竖向连接螺栓10分别位于加压装置2的前后两侧。
并且,所述左上夹持块3、左下夹持块6、中上夹持块4、上部夹持块7、右上夹持块5和右下夹持块8的前后两侧均开有一个供竖向连接螺栓10安装的螺栓安装孔。
实际使用时,所述中上夹持块4能在左上夹持块3与右上夹持块5之间进行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高度大于左上夹持块3的高度,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高度比左上夹持块3的高度大Hmm,其中H=2~8。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下夹持块还包括垫装于上部夹持块7正下方的垫装块9。
并且,所述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的高度相同,所述上部夹持块7的高度小于左下夹持块6的高度,且上部夹持块7和垫装块9的高度之和与左下夹持块6的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右上夹持块5、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均为长方体;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和右上夹持块5的底面均为水平面,所述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顶面均为水平面。
实际加工时,所述左上夹持块3和左下夹持块6的宽度相同,所述中上夹持块4和所述中下夹持块的宽度相同,且右上夹持块5和右下夹持块8的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右上夹持块5、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并且,所述上部夹持块7和垫装块9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
实际加工时,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右上夹持块5、左下夹持块6、上部夹持块7、右下夹持块8和垫装块9均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块。
如图4、图5所示,步骤201中所述加压装置2还包括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所述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分别位于被测试土样1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分别位于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左侧加压块2-1、前侧加压块2-3和右侧加压块2-2通过前侧连接螺栓2-5连接为一体,所述左侧加压块2-1、后侧加压块2-4和右侧加压块2-2通过后侧连接螺栓2-6连接为一体。
步骤2021中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时,通过分别调整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螺母带动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同步向内侧水平移动,再水平推动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向内侧水平移动。
因而,通过调整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上的两个所述限位螺母,能简便、快速对加压装置2所施工压力大小进行调节。
并且,所述加压装置2中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加压块之间均留有调节间隙。
同时,步骤202中进行剪切试验时,还包括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进行测量的围压测量装置;
所述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呈对称布设,所述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呈对称布设;所述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均与前侧加压块2-3呈垂直布设;
四个所述加压块的内侧壁的圆弧半径均小于被测试土样1的半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压测量装置为测力计。
实际使用时,所述围压测量装置也可以采用弹性系数已知的弹簧,根据施工围压过程中该弹簧的变形长度对加压装置2所施工压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压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施加的压力进行测量的测力计。
本实施例中,步骤205中所述支顶工具为顶推千斤顶或顶推油缸。
本实施例中,步骤207中进行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时,需从步骤205中两道所述剪切缝内分别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并且,从每道所述剪切缝内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时,均从该剪切缝内取出一块或多块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作为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
并且,步骤207中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后,还需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进行烘干或风干。
本实施例中,采用烘箱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进行烘干。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自然风干方式。
烘干结束之前,需每隔8min~12min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进行一次称量,直到与上一次称量结果相比连续三次称量所述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质量变化均不超过0.02g时,烘干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采用烘箱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烘烤一小时后,每隔10分钟取出称量,直到三次称量质量变化不超过0.02g,便完成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干燥处理过程。所述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经干燥处理后,能将内部残余水分排出,便于快速完成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内部固化过程。同时,能有效保持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内部固体结构和孔隙不被破坏。
本实施例中,步骤202中进行剪切试验之前,先将垫装块9水平抽出,使上部夹持块7下部悬空。
步骤201中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完成后,将内部夹持有加压装置2和被测试土样1的所述剪切夹具水平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位于所述水平工作台上。
本实施例中,步骤2022中对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强度进行计算时,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中,F为步骤202中施加围压状态下所述被测试土样1所能承受的最大竖向压力,A为步骤202中对步骤201中所述被测试土样1施加竖向压力过程中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面积。其中,A为中上夹持块4与被测试土样1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进行固化液滴入时,用滴管将所述固化液逐滴滴至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直至所滴固化液完全覆盖所述剪切缝上部。所述固化液的配制过程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具有粘度较小、热固性能好等优点。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固化液中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体积比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进行固化液滴入之前,先将所述上夹具从被测试土样1上移开。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固化液滴入完成后且步骤204进行土样底部平切之前,需静置直至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完全固化。
并且,在常温条件下静置,常温条件下为20℃~30℃温度条件下。
实际使用时,所述固化液中的所述环氧树脂均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官能度酚醛环氧树脂、线性酚醛环氧树脂或溴化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液中的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本实施例中,步骤202中采用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且通过中上夹持块4对步骤201中所述被测试土样1施加竖向压力后,所述中上夹持块4竖向向下移动hmm,其中h≤H。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所采用的取样方法为所述取样环刀的常规取样方法(即环刀取样法),取样过程简单、实现方便。
实际进行土样切取时,所述取样环刀既可以呈竖直向布设,也可以呈倾斜向布设。因而,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取样环刀的取样方向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为1m~5mm;
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不小于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
实际使用时,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为3m~6mm。
本实施例中,支顶高度为5mm。
本实施例中,步骤207中从切割下来的土体中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时,采用棉签将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粘出来。
实际使用时,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为垫块式夹具或凸台式夹具;
所述垫块式夹具还包括三个分别垫装在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且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垫块13,三个所述垫块13拼接形成一个圆饼状垫层,所述圆饼状垫层的直径与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相同,详见图7-1、图7-2和图7-3;
所述凸台式夹具中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下部顶推凸台,三个所述下部顶推凸台拼装组成一个对被测试土样1进行向上支顶的圆柱形支顶台,所述圆柱形支顶台的直径与被测试土样1的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夹具为垫块式夹具。
因而,对所述被测试土样1中任一个所述下部待测试面进行剪切试验及土体微观结构图像获取过程中,步骤201中进行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时,还需在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具体是上部夹持块7)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均设置有垫装一个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部的垫块13,所述垫块13的厚度与此时被测试土样1底面至加压装置2底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具体是上部夹持块7)和右下夹持块8上部所垫装的垫块13拼接形成一个圆饼状垫层,所述圆饼状垫层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
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在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具体是上部夹持块7)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能伸入至取样环刀2内的下部顶推凸台,三个所述下部顶推凸台的高度均不小于此时被测试土样1底面至加压装置2底面之间的距离,且三个所述下部顶推凸台拼装组成一个对被测试土样1进行向上支顶的圆柱形支顶台。
本实施例中,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取样环刀2向上支顶时,还需对被测试土样1的支顶高度进行记录。
本实施例中,步骤208中对所述待测试面进行切割、磨平和抛光处理时,先采用切割机切平,再采用自动磨片机细磨,随后采用磨料进行精磨,精磨完成后再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
进行精磨时,将经细磨后的所述待测试面在毛玻璃板上研磨,研磨时手执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作圆周运动,研磨过程中采用水作为润滑剂和冷却剂。
本实施例中,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将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粘在载玻片上;之后,将粘在载玻片上的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放进自动磨片机,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待测试面进行细磨,细磨后所述待测试面肉眼观测没有空洞、裂纹和擦痕;然后,将细磨后的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在用水作润滑剂和冷却剂,用金刚砂磨料在毛玻璃板上精磨,待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待测试面全部发亮且在斜光下检查没有擦痕后停止精磨;最后,将精磨后的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放置在抛光机上加抛光液进行抛光,抛光时间为2-5分钟。
本实施例中,步骤209中进行电镜扫描时,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进行连续扫描。
实际进行电镜扫描时,将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放在扫描电镜下进行扫描。扫描次数根据所述待测试面的大小需要进行确定。
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为PC机、笔记本或掌上电脑PDA。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为PC机。
本实施例中,步骤209中电镜扫描完成后,对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土体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调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所述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处理。
实际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时,先将所述待测试面的整幅电镜扫描图像导入到Image-Pro Plus软件中,利用Image-Pro Plus软件观察分析土体颗粒胶结、相隔距离及颗粒边缘的规律。
并且,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观察分析所述待测试土体剪切带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缝内土体电镜扫描图像后,能简便得出所述待测试土体剪切带上不同深度处的土体微观结构,通过对不同深度处剪切缝内土体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能得出所述待测试土体剪切带上由上至下微观土体颗粒的折断、错动、变化情况,从而能直接、快速分析得出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剪切带的扩展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70︰6︰2.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70︰8︰1.8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30︰8︰1.8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40︰7︰1.8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40︰7︰1.8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30︰6︰1.8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30︰6︰2.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203中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70︰8︰2.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其余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样:采用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切取被测试土样(1),并对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进行记录;
所述被测试土样(1)为圆柱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
步骤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利用步骤一中所取的被测试土样(1)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所述被测试土样(1)中待测试面的数量为N个,其中N为正整数且N≥3;利用被测试土样(1)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由上至下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采用剪切夹具对被测试土样(1)和加压装置(2)同步进行水平夹持,并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且对此时的加水量进行记录;
所述加压装置(2)包括四个加压块,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高度均与被测试土样(1)的高度相同,四个所述加压块的内侧壁均为圆弧形侧壁,所述被测试土样(1)夹持于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夹持腔内;四个所述加压块分别为布设于被测试土样(1)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的左侧加压块(2-1)、右侧加压块(2-2)、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
所述剪切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位于所述上夹具正下方的下夹具,所述被测试土样(1)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所述上夹具由三个从左至右布设的上夹持块拼装而成,三个所述上夹持块由左至后分别为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和右上夹持块(5);所述下夹具包括位于左上夹持块(3)下方的左下夹持块(6)和位于右上夹持块(5)下方的右下夹持块(8),所述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留有供被测试土样(1)的中部土体向下移动的移动通道,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底部设置有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上部顶推凸台(4-1);竖向加载装置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上方;
所述加压装置(2)中的四个所述加压块均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
本步骤中,采用所述剪切夹具进行水平夹持时,先将被测试土样(1)水平放置于所述下夹具上,并使被测试土样(1)位于加压装置(2)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之后,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加水完成后将所述上夹具水平放置于被测试土样(1)上,使被测试土样(1)和加压装置(2)均水平夹持于所述上夹具和所述下夹具之间,且被测试土样(1)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下方;此时,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呈水平布设,且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待测试面;
步骤202、剪切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1、土样施加围压: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022、竖向加载:采用所述竖向加载装置且通过中上夹持块(4)对步骤201中所述被测试土样(1)施加竖向压力,使被测试土样(1)发生剪切破坏,并计算得出施加围压状态下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强度;
发生剪切破坏后,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中部土体下移且其中部土体与左右两侧土体之间均形成一道剪切缝;
步骤2022中竖向加载过程中,采用加压装置(2)连续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
步骤203、固化液滴入:将预先配制好的固化液滴入步骤202中两道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通过所述固化液对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进行固化,固化后的土体为剪切缝内固化土体;
所述固化液由环氧树脂、丙酮、乙二胺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照100︰(130~170)︰(6~8)︰(1.8~2.2)的体积比均匀混合而成;
步骤204、土样底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2)的底面,对被测试土样(1)底部进行平切;
步骤205、土样支顶:待所述剪切缝内侧上部的土体固化后,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直至两道所述剪切缝的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均移至加压装置(2)外侧;
步骤206、土样顶部平切:采样切割刀具且沿加压装置(2)的顶面,对被测试土样(1)顶部进行平切;
本步骤中土样顶部平切完成后,所述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此时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为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
步骤207、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取出:从步骤206中切割下来的土体中,取出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作为剪切缝内土体试样;
步骤208、剪切缝内土体试样后续加工:对步骤207中所述剪切缝内土体试样的待测试面进行切割、磨平和抛光处理,获得土体观测面;
步骤209、电镜扫描:采用扫描电镜对步骤208中所述土体观测面进行扫描,并获得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本步骤中电镜扫描完成后,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且当前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包括步骤202中计算得出的被测试土样(1)的剪切强度和步骤209中获得的所述土体观测面的电镜扫描图像;
步骤210、利用下一个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如下:
步骤2101、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采用步骤201中所述剪切夹具,对加压装置(2)和位于加压装置(2)步骤206中顶部平切后的被测试土样(1)进行水平夹持,并使被测试土样(1)位于加压装置(2)中四个所述加压块之间的所述夹持腔内;再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并对加压装置(2)施加于被测试土样(1)上的压力F围进行记录;
步骤2102、按照步骤202至步骤203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并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下一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211、N-2次重复步骤210,直至完成利用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进行模拟试验的试验过程,获得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按照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步骤二中获得的该被测试土样(1)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N个所述待测试面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围压状态下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围压状态下该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切取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且,对利用待测试滑坡上同一深度处所取的多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时,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的加水量均不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取样时,采用所述取样环刀从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分别切取被测试土样(1),并对各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分别进行记录;其中,m为正整数且m≥5;
步骤二中进行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时,利用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所取的m个所述被测试土样(1)分别对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进行模拟试验,并获得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步骤三中进行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排序时,按照被测试土样(1)的取土深度由上至下的顺序,从前至后对所获得的待测试滑坡上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排序,排序后的m个不同深度处被测试土样(1)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为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组成所述待测试滑坡的滑坡灾害剪切模拟试验结果。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剪切测试结果排序完成后,还需采用数据处理设备且调用三维重建模块,对所述待测试滑坡上m×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模拟试验结果中的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的三维空间模型。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进行土样及加压装置夹持与土样内加水之前,先对此时被测试土样(1)内的含水量V1进行测试,并对被测试土样(1)的饱和含水率进行测试,且计算得出被测试土样(1)的饱和含水量V2;步骤201中向被测试土样(1)内加水时,加水量不大于V3,其中V3=V2-V1。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取样完成后,还需根据所述取样环刀的取样深度,对被测试土样(1)的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
N个所述待测试面由上至下布设且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位于最上部的所述待测试面为顶部待测试面,N个所述待测试面中除所述顶部待测试面之外的(N-1)个所述待测试面为均为下部待测试面;
利用被测试土样(1)的任一个所述下部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之前,均需根据该被测试土样(1)上表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并结合利用位于该下部待测试面上方的各待测试面进行模拟试验过程中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的支顶高度,对该下部待测试面在所述待测试滑坡上的深度进行确定;利用该被测试土样(1)中N个所述待测试面分别完成模拟试验后,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强度,并获得所述待测试滑坡上N个不同深度处的剪切缝内土体电镜扫描图像。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9中进行电镜扫描时,还需采用能谱仪获取所述土体观测面的能谱图。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3中进行固化液滴入时,用滴管将所述固化液逐滴滴至所述剪切缝的内侧上部,直至所滴固化液完全覆盖所述剪切缝上部;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为1m~5mm;
步骤205中采用支顶工具将被测试土样(1)沿加压装置(2)向上支顶时,支顶高度不小于步骤203中所述剪切缝内固化土体的高度。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还包括位于左下夹持块(6)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的中下夹持块,所述左下夹持块(6)位于左上夹持块(3)的正下方,所述右下夹持块(8)位于右上夹持块(5)正下方,所述中下夹持块位于中上夹持块(4)的正下方;
所述左上夹持块(3)、中上夹持块(4)、右上夹持块(5)、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上夹持块(3)和右上夹持块(5)的高度相同,所述中上夹持块(4)的高度不小于左上夹持块(3)的高度;所述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高度均相同,所述中下夹持块包括能在左下夹持块(6)与右下夹持块(8)之间上下移动的上部夹持块(7);
所述左上夹持块(3)与左下夹持块(6)之间、中上夹持块(4)与上部夹持块(7)之间以及右上夹持块(5)和右下夹持块(8)之间均通过竖向连接螺栓(10)进行连接;
所述加压装置(2)还包括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所述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分别位于被测试土样(1)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分别位于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的前后两侧之间;所述左侧加压块(2-1)、前侧加压块(2-3)和右侧加压块(2-2)通过前侧连接螺栓(2-5)连接为一体,所述左侧加压块(2-1)、后侧加压块(2-4)和右侧加压块(2-2)通过后侧连接螺栓(2-6)连接为一体;
步骤2021中采用加压装置(2)对被测试土样(1)施加围压时,通过分别调整前侧连接螺栓(2-5)和后侧连接螺栓(2-6)上的两个限位螺母带动左侧加压块(2-1)和右侧加压块(2-2)同步向内侧水平移动,再水平推动前侧加压块(2-3)和后侧加压块(2-4)向内侧水平移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下夹具为垫块式夹具或凸台式夹具;
所述垫块式夹具还包括三个分别垫装在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且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垫块(13),三个所述垫块(13)拼接形成一个圆饼状垫层;
所述凸台式夹具中左下夹持块(6)、所述中下夹持块和右下夹持块(8)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能伸入至所述夹持腔内的下部顶推凸台,三个所述下部顶推凸台拼装组成一个对被测试土样(1)进行向上支顶的圆柱形支顶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58903.3A CN106198209B (zh) | 2016-06-22 | 2016-06-22 |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58903.3A CN106198209B (zh) | 2016-06-22 | 2016-06-22 |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98209A CN106198209A (zh) | 2016-12-07 |
CN106198209B true CN106198209B (zh) | 2018-07-06 |
Family
ID=5746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58903.3A Active CN106198209B (zh) | 2016-06-22 | 2016-06-22 |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982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37611B (zh) * | 2022-09-09 | 2023-09-22 | 大连理工大学 | 高强金属板材包辛格效应测试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03736A (zh) * | 2008-10-30 | 2009-04-08 | 广州市设计院 | 软土室内多级直剪试验方法 |
CN201673094U (zh) * | 2010-05-27 | 2010-12-15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 |
CN102175478A (zh) * | 2011-01-28 | 2011-09-07 | 河海大学 | 一种土壤取样系统及方法 |
CN102590475A (zh) * | 2012-02-08 | 2012-07-18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CN104048980A (zh) * | 2014-06-30 | 2014-09-17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土体微观结构分析用制样及图像获取方法 |
CN104297027A (zh) * | 2014-10-11 | 2015-01-21 | 四川大学 | 用于纯剪切试验的岩块试件及岩石纯剪切试验方法 |
CN104331922A (zh) * | 2014-11-01 | 2015-02-04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土体微观结构三维重建方法 |
CN204286839U (zh) * | 2014-11-16 | 2015-04-22 | 西安扩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土原状土样取样刀具 |
CN204439474U (zh) * | 2015-04-17 | 2015-07-01 |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 | 滑坡岩体抗剪强度的现场直剪试验装置 |
CN104964883A (zh) * | 2015-06-26 | 2015-10-07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一种滑坡抗剪强度及其剪切带变形测试方法 |
CN104990809A (zh) * | 2015-06-26 | 2015-10-21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一种滑坡基覆面反复直剪强度试验方法 |
CN105092391A (zh) * | 2015-08-20 | 2015-11-25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膨胀土边坡浅层破坏土体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
CN205228969U (zh) * | 2015-12-07 | 2016-05-11 | 西安科技大学 | 条带式纯剪切强度测试装置 |
-
2016
- 2016-06-22 CN CN201610458903.3A patent/CN1061982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03736A (zh) * | 2008-10-30 | 2009-04-08 | 广州市设计院 | 软土室内多级直剪试验方法 |
CN201673094U (zh) * | 2010-05-27 | 2010-12-15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 |
CN102175478A (zh) * | 2011-01-28 | 2011-09-07 | 河海大学 | 一种土壤取样系统及方法 |
CN102590475A (zh) * | 2012-02-08 | 2012-07-18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CN104048980A (zh) * | 2014-06-30 | 2014-09-17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土体微观结构分析用制样及图像获取方法 |
CN104297027A (zh) * | 2014-10-11 | 2015-01-21 | 四川大学 | 用于纯剪切试验的岩块试件及岩石纯剪切试验方法 |
CN104331922A (zh) * | 2014-11-01 | 2015-02-04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土体微观结构三维重建方法 |
CN204286839U (zh) * | 2014-11-16 | 2015-04-22 | 西安扩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土原状土样取样刀具 |
CN204439474U (zh) * | 2015-04-17 | 2015-07-01 |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 | 滑坡岩体抗剪强度的现场直剪试验装置 |
CN104964883A (zh) * | 2015-06-26 | 2015-10-07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一种滑坡抗剪强度及其剪切带变形测试方法 |
CN104990809A (zh) * | 2015-06-26 | 2015-10-21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一种滑坡基覆面反复直剪强度试验方法 |
CN105092391A (zh) * | 2015-08-20 | 2015-11-25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膨胀土边坡浅层破坏土体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
CN205228969U (zh) * | 2015-12-07 | 2016-05-11 | 西安科技大学 | 条带式纯剪切强度测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98209A (zh)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3475B (zh) | 一种土体剪切带的剪切试验装置及剪切试验方法 | |
CN106644758B (zh) | 一种岩石直剪及点荷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操作方法 | |
CN102175533B (zh) | 超大型岩土工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 | |
CN102095618B (zh) | 轻型重塑土制样装置 | |
CN108362864B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隧道开挖相似模型试验装置 | |
US10168263B2 (en) | Handheld constant-stiffness ring shea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CN106198255B (zh) | 一种围压状态下土体剪切试验装置及剪切试验方法 | |
CN103868799B (zh) |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仪 | |
CN101788431A (zh) | 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7991176A (zh) | 一种岩石三轴的拉伸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1382876Y (zh) | 岩体平面相似模型试验装置 | |
CN203191265U (zh) | 一种实用于室内中型剪切试验的装置 | |
CN205538954U (zh) | 一种煤层群开采三维相似模拟装置 | |
CN110554169A (zh) | 一种隧道开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3149078A (zh) | 一种基于拉压扭剪耦合的应力路径三轴仪 | |
CN203869959U (zh) |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分析仪 | |
CN201983987U (zh) | 超大型岩土工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 | |
CN202610847U (zh) | 一种桩土负摩阻力的测量装置 | |
CN106644729A (zh) | 基于mts动力源的低围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 | |
CN106198256B (zh) | 一种土体剪切带扩展过程观测方法 | |
CN115372159B (zh) | 模拟开采扰动作用下断层活化与巷道失稳试验系统及方法 | |
CN114486532A (zh) | 测试含冰软岩样品蠕变中流体运移规律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060504A (zh) | 土与结构接触面试验机 | |
CN101514978B (zh) | 一种研究土体渗透性破坏现象的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 | |
CN106198209B (zh) | 一种围压状态下软土层滑坡灾害模拟试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