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6520A -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6520A
CN106196520A CN201510234358.5A CN201510234358A CN106196520A CN 106196520 A CN106196520 A CN 106196520A CN 201510234358 A CN201510234358 A CN 201510234358A CN 106196520 A CN106196520 A CN 106196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preset
compressor
wat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43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静龙
陆平
王洪
黄志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43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6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6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6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机组的控制方法,水机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判断T1、T2及T3或者T1、T4及T5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当T1、T2及T3或者T1、T4及T5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的防止冷组件冻结受损。

Description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水机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换热器冻裂或者产生高压冷媒的现象,甚至出现水机组的氟系统进水至机组受损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准确的判断换热器内的水流信息。
目前,市场针对水机壳管换热器的保护,多为以下方式:第一种是使用水流开关以此判断水路是否有水流动;第二种则是依靠水路温度传感器,感应水温高低来保护换热器。但是由于工程施工问题,而使水流开关的位置和和水温传感器设置的位置不准确,因而使得上述方法所测参数不准确,进而导致获取的水流信息不准确,而使得水机组受损。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不能准确判断空调器水机组内水流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水侧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所述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所述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所述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所述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所述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所述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当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T1小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在所述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测量所述T1、T2及T3或者所述T1、T4及T5符合所述判定条件的持续时间;
比对所述持续时间与预设的判定时间;
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判定时间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在当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所述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所述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水机组的控制装置,所述水机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所述水机组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所述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所述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所述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所述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所述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关闭模块包括第一关闭单元,
用于当所述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关闭模块包括第二关闭单元,
用于当所述T1小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关闭模块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T1、T2及T3或者所述T1、T4及T5符合所述判定条件的持续时间;
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持续时间与预设的判定时间;
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判定时间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水机组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所述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本发明通过首先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再判断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当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以及时解决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缺水的问题,同时,以上方法对施工水平的要求低,可准确的获取所需的温度,从而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进而有效的防止冷组件冻结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机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个空调器,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翅片换热器3、节流部件4、水侧换热器5以及气液分离器6。制冷时,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从压缩机1流出,经过四通阀2流入翅片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翅片换热器3换热后流出翅片换热器3,经过节流部件4节流后,冷媒从第一冷媒端口51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第二冷媒端口52流出水侧换热器5,依次经过四通阀2和气液分离器6后流回压缩机1。其中,水侧换热器5还具有水流路,水从入水口53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出水口54流出水侧换热器5。制热时,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从压缩机1流出后,依次经过四通阀2、水侧换热器5、节流部件4、翅片换热器3、四通阀2和气液分离器6后流回压缩机1。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换热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水侧换热器5,测量温度的方式有很多,优选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各处的温度。该步骤中,包括两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方案为,检测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水侧换热器5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水侧换热器5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第二个方案为,检测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当然,T1、T2、T3、T4及T5可以同时检测。制冷时,冷媒从第一冷媒端口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第二冷媒端口流出水侧换热器5;制热时,冷媒从第二冷媒端口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第一冷媒端口流出水侧换热器5。
S20:判断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具体地,先根据工作环境温度T1判断水机组当前处于制冷状态还是处于制热状态,再根据T2及T3判断水机组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其中判定条件可以为预设的温度,也可以为测量温度经过计算后所得结果的比对对象。当水机组处于制冷状态时,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某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定T1、T2及T3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当水机组处于制热状态时,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另一预设温度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结果判定T1、T2及T3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同理,判断T1、T4及T5是否符合预设的判定条件时,也首先根据T1判断水机组当前处于制冷状态还是处于制热状态,再根据T4及T5之间的温度差与某预设温度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定T1、T4及T5是否符合判定条件。
S30:当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
不论是在加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下,当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预设温度的比对结果符合判定条件时,判定T1、T2及T3符合判定水机组缺水的条件,此时关闭压缩机,水机组停止工作;当T4与T5之间的温度差与预设温度的比对结果符合判定条件时,判定T1、T4及T5符合判定水机组缺水的条件,此时关闭压缩机,空调器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再判断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当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以及时解决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缺水的问题,同时,以上方法对施工水平的要求低,可准确的获取所需的温度,从而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进而有效的防止冷组件冻结受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0具体包括:
当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当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关闭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设置为20℃,即当环境温度T1≥20℃时,水机组才可以开启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预设温度以0℃为例,因为当第一冷媒端口和第二冷媒端口的冷媒温度都低于0℃时,说明冷媒为低温蒸发,即和水机组换热后的冷媒温度低,因此说明水机组的换热功能不明显,此时水机组内已经缺水,因此,当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以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均小于0℃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
第三预设温度以-3℃为例,在制冷模式下,当T3-T2<-3℃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经过水侧换热器后的冷媒温差变化不大,即水侧换热器效果不好,此时可判断水侧换热器缺水。
第四预设温度以1℃为例,在制冷模式下,当T4-T5<1℃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经过水侧换热器后的水温变化不大,而影响其变化不大的原因在于,经过水管的水不够多,使得水管散热不明显,而且此时受环境温度影响也较大,此时,可判断水侧换热器缺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判断当前的温度可以开启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再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和第二冷媒端口处冷媒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或者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水机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水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当符合上述条件的时候关闭压缩机,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使得水机组在出行缺水现象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制止,以保护水机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30具体包括:
当T1小于预设的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当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关闭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设置为20℃,即当环境温度T1<20℃时,水机组才可以开启制热模式。
第五预设温度以15℃为例,在制热模式下,当T3-T2<15℃时,判定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即冷媒温度降低不明显,说明水侧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不高,此时,可判定冷水机组缺水导致与冷媒管的换热效率不高。
第六预设温度以1℃为例,在制热模式下,当T5-T4<1℃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水温升高,但由于水机组内缺水,使得其与冷媒管的换热不充分,从而使得水温升高不明显。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判断当前的温度可以开启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再在制热模式下计算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和第二冷媒端口处冷媒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或者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水机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水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六预设温度,当符合上述条件的时候关闭压缩机,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使得水机组在出行缺水现象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制止,以保护水机组。上述所有预设温度根据空调器工况可进行相应调整。
在关闭压缩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测量T1、T2及T3或者T1、T4及T5符合判定条件的持续时间;
当T1、T2及T3或者T1、T4及T5符合上述实施例中条件后,不立刻关闭压缩机,而是对当前状态开始计时,并生成持续时间。
比对持续时间与预设的判定时间;
本实施例中,持续时间为连续满足状态一定时间后生成,如果上一次生成的持续时间不能满足判定时间,而状态连续符合判定条件,则一定时间后生成第二次持续时间,直到某一持续时间满足判定时间为止。本实施例中,判定时间设置为3分钟,即比对持续时间与3分钟之间的大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判定时间设置为触发时间,当持续时间达到触发时间时,关闭压缩机。
当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判定时间时,关闭压缩机。
当持续时间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判断时间时,即在持续时间内,外界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足以排出,可以确定是冷水机已经出现缺水现象,需要立即停机处理,此时,关闭冷水机的压缩机,停止冷水机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关闭压缩机的步骤之前设置测量持续时间和并且比对时间和预设的判定时间,使得关闭压缩机之前排出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对水机组的控制更加准确。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水机组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S40: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本实施例中,发送至用户的信息可以包括声音信息,灯光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也可以是包含有关闭压缩机的文字或图片的信息,发送信息的目的在于,提醒用户,压缩机已停止工作,需要用户检测并维护。通过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压缩机的信息,用户可及时的知道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用户及时的处理空调器缺水的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水机组的控制装置。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水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翅片换热器3、节流部件4、水侧换热器5以及气液分离器6。制冷时,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从压缩机1流出,经过四通阀2流入翅片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翅片换热器3换热后流出翅片换热器3,经过节流部件4节流后,冷媒从第一冷媒端口51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第二冷媒端口52流出水侧换热器5,依次经过四通阀2和气液分离器6后流回压缩机1。其中,水侧换热器5还具有水流路,水从入水口53流入水侧换热器5,从出水口54流出水侧换热器5。制热时,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从压缩机1流出后,依次经过四通阀2、水侧换热器5、节流部件4、翅片换热器3、四通阀2和气液分离器6后流回压缩机1。
在一实施例中,水机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水机组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换热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水侧换热器5,测量温度的方式有很多,优选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各处的温度。该步骤中,包括两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方案为,检测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第二个方案为,检测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当然,T1、T2、T3、T4及T5可以同时检测。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具体地,先根据工作环境温度T1判断水机组当前处于制冷状态还是处于制热状态,再根据T2及T3判断水机组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其中判定条件可以为预设的温度,也可以为测量温度经过计算后所得结果的比对对象。当水机组处于制冷状态时,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某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定T1、T2及T3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当水机组处于制热状态时,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另一预设温度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结果判定T1、T2及T3是否符合判定条件。同理,判断T1、T4及T5是否符合预设的判定条件时,也首先根据T1判断水机组当前处于制冷状态还是处于制热状态,再根据T4及T5之间的温度差与某预设温度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判定T1、T4及T5是否符合判定条件。
关闭模块30,用于当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
不论是在加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下,当T2与T3之间的温度差与预设温度的比对结果符合判定条件时,判定T1、T2及T3符合判定水机组缺水的条件,此时关闭压缩机,空调器停止工作;当T4与T5之间的温度差与预设温度的比对结果符合判定条件时,判定T1、T4及T5符合判定水机组缺水的条件,此时关闭压缩机,空调器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检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再判断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当T1,T2和T3的温差或者T1,T4和T5的温差符合判定条件时,关闭压缩机,以及时解决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缺水的问题,同时,以上方法对施工水平的要求低,可准确的获取所需的温度,从而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进而有效的防止冷组件冻结受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关闭模块30包括第一关闭单元,
当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当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关闭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设置为20℃,即当环境温度T1≥20℃时,水机组才可以开启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预设温度以0℃为例,因为当第一冷媒端口和第二冷媒端口的冷媒温度都低于0℃时,说明冷媒为低温蒸发,即和水机组换热后的冷媒温度低,因此说明水机组的换热功能不明显,此时水机组内已经缺水,因此,当检测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以及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均小于0℃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
第三预设温度以-3℃为例,在制冷模式下,当T3-T2<-3℃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经过水侧换热器后的冷媒温差变化不大,即水侧换热器效果不好,此时可判断水侧换热器缺水。
第四预设温度以1℃为例,在制冷模式下,当T4-T5<1℃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经过水侧换热器后的水温变化不大,而影响其变化不大的原因在于,经过水管的水不够多,使得水管散热不明显,而且此时受环境温度影响也较大,此时,可判断水侧换热器缺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判断当前的温度可以开启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再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和第二冷媒端口处冷媒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或者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水机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水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当符合上述条件的时候关闭压缩机,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使得水机组在出行缺水现象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制止,以保护水机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关闭模块30包括第二关闭单元,
用于当T1小于预设的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当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当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关闭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关于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设置为20℃,即当环境温度T1<20℃时,水机组才可以开启制热模式。
第五预设温度以15℃为例,在制热模式下,当T3-T2<15℃时,判定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即冷媒温度降低不明显,说明水侧换热器的工作效率不高,此时,可判定冷水机组缺水导致与冷媒管的换热效率不高。
第六预设温度以1℃为例,在制热模式下,当T5-T4<1℃时,判断为符合判定条件,关闭压缩机,停止空调器的运行,此时,水温升高,但由于水机组内缺水,使得其与冷媒管的换热不充分,从而使得水温升高不明显。
本实施例中,通过首先判断当前的温度可以开启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再在制热模式下计算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和第二冷媒端口处冷媒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或者在制冷模式下计算水机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水的温差,且该温差小于第六预设温度,当符合上述条件的时候关闭压缩机,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水机组是否缺水,使得水机组在出行缺水现象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制止,以保护水机组。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机组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
提示模块40,用于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本实施例中,发送至用户的信息可以包括声音信息,灯光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也可以是包含有关闭压缩机的文字或图片的信息,发送信息的目的在于,提醒用户,压缩机已停止工作,需要用户检测并维护。通过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压缩机的信息,用户可及时的知道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用户及时的处理空调器缺水的状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水侧换热器,所述水侧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所述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所述水侧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所述水侧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所述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所述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判断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所述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当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T1小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测量所述T1、T2及T3或者所述T1、T4及T5符合所述判定条件的持续时间;
比对所述持续时间与预设的判定时间;
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判定时间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所述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所述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水机组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水侧换热器,所述水侧换热器具有冷媒流路和水流路,所述水机组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水侧换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T1,以及检测所述水侧换热器第一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2及所述水侧换热器第二冷媒端口处的冷媒温度T3或者检测所述水机组入水口处的水温T4及所述水机组出水口处的水温T5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是否符合预设的关于所述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
关闭模块,用于所述T1,T2和T3的温差或者所述T1,T4和T5的温差符合预设的关于所述换热器工作的判定条件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模块包括第一关闭单元,
用于当所述T1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2及T3均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4减去T5的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模块包括第二关闭单元,
用于当所述T1小于预设的关于所述水机组工作模式的第一预设温度时,以及,
当所述T3减去T2的值小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或者,
当所述T5减去T4的值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
关闭所述压缩机。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模块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T1、T2及T3或者所述T1、T4及T5符合所述判定条件的持续时间;
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持续时间与预设的判定时间;
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判定时间时,关闭所述压缩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机组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生成并发送关于关闭所述压缩机的信息,以提示用户。
CN201510234358.5A 2015-05-08 2015-05-08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ending CN106196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358.5A CN106196520A (zh) 2015-05-08 2015-05-08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358.5A CN106196520A (zh) 2015-05-08 2015-05-08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6520A true CN106196520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6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4358.5A Pending CN106196520A (zh) 2015-05-08 2015-05-08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65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409A (zh) * 2019-08-08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CN111207485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2128A (ja) * 2000-11-20 2002-06-07 Chofu Seisakusho Co Ltd 温水冷媒加熱エアコン
CN2559025Y (zh) * 2002-08-20 2003-07-02 深圳市贝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冷热温控器
CN101135477A (zh) * 2006-09-01 2008-03-05 Lg电子株式会社 水冷式空调机和控制该空调机的方法
CN102954557A (zh) * 2011-08-31 2013-03-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CN104006498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44622A (zh) * 2013-07-25 2015-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及其换热器防冻方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2128A (ja) * 2000-11-20 2002-06-07 Chofu Seisakusho Co Ltd 温水冷媒加熱エアコン
CN2559025Y (zh) * 2002-08-20 2003-07-02 深圳市贝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冷热温控器
CN101135477A (zh) * 2006-09-01 2008-03-05 Lg电子株式会社 水冷式空调机和控制该空调机的方法
CN102954557A (zh) * 2011-08-31 2013-03-0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CN104344622A (zh) * 2013-07-25 2015-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及其换热器防冻方法、系统
CN104006498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自动运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409A (zh) * 2019-08-08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CN111207485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1207485B (zh) * 2020-01-09 2021-07-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300B (zh) 风冷热泵机组、板式换热器的防冻方法
US20180363954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Gas Secondary Injection and Judgme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509241B (zh) 判断冷凝器管中感温包是否脱落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453245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278715A (zh) 一种空调机缺氟保护方法及具有缺氟保护功能的空调机
CN103982951B (zh) 多联机空调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17505B (zh) 一种一拖多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化霜控制方法
CN107289599A (zh) 一种检测空调冷媒泄露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99841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318492A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54052A (zh) 一种毛细管堵塞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726682A (zh) 热泵机组防冷冻控制方法
CN107702271B (zh)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CN11041099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89811A (zh) 一种换热器内部泄露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07560073A (zh)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CN107747789A (zh)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CN105065249A (zh) 压缩机性能检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525211A (zh) 空调及其过冷管组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
CN111140990A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脏堵检验方法和空调器
CN102313471A (zh) 冷却系统的功能监视和/或控制方法及相应的冷却系统
CN106196520A (zh) 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5402936A (zh) 空调热水机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715395B (zh) 一种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2520010B (zh) 一种用于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的冷凝器污垢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