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6492B -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6492B
CN106196492B CN201610630075.7A CN201610630075A CN106196492B CN 106196492 B CN106196492 B CN 106196492B CN 201610630075 A CN201610630075 A CN 201610630075A CN 106196492 B CN106196492 B CN 106196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rifier
concentration
value
harmful ga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00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96492A (zh
Inventor
游斌
任志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00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6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6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6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96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6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20Sun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40Noi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和有害气体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本发明保证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且对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空气净化器,一般是用户开机后,长期一直运行,用户关机后,就停止。这种常规空气净化器的问题是,存在室内空气质量已经非常优良,有害气体浓度很低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了,空气净化器继续运行,几乎是白白地消耗电能。或者是,当用户关闭了空气净化器,过一段时间,由于室内家具,地板,墙体等装修材料的挥发,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又逐渐增加了,用户没有及时开启空气净化器,导致室内有害气体浓度高,危害用户健康。也就是说,常规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在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时自动停止进入待机状态,然后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自动重启的功能。
综上,目前空气净化器的开启和关闭为人为手动的过程,智能化程度低,且开、关机准确度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目前空气净化器的开启和关闭为人为手动的过程,智能化程度低,且开、关机准确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以及有害气体传感器,包括步骤:
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
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风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检测室内环境当前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三浓度;
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优选地,所述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风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检测室内环境当前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三浓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本发明通过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根据上一次启动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对应停机运行时间第一时间,在停机所述第一时间,保证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且对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该空气净化器100包括风机101、控制器102、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103、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有害气体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甲醛传感器,苯传感器,甲苯传感器,二甲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甲醛吸附装置、苯吸附装置、甲苯吸附装置、二甲苯吸附装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空气净化器100运行时,室内包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被风机101吸入空气净化器100内部,经过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103吸附或/和分解其中的有害气体后,再由风机101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到空气净化器100的外部,消除或减弱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循环净化。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被吸入空气净化器100内部的未被净化时的有害气体浓度,该有害气体浓度标记为第三浓度,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为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或者小于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的一个值,在该预设的第一阈值下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未超过标准,不会对用户造成危害。所述第二时间为提前设置的时间,例如,为15min或20min,根据空气净化器性能或用户需求设置。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进入待机状态,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空气净化器100待机后,控制器102根据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高低,并获取与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对应的间隔特定时长值第一时间TJ。所述第一时间TJ为与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初始浓度)相关联的时长间隔值,即,在室内环境所处的有害气体浓度越高,需要尽快恢复空气净化功能,因此,在上一次启动时有害气体浓度越高,空气容易被恶化,空气在净化后,会很快又再次恶化,需要尽快恢复净化。当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高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间隔时长值短;当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低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间隔时长值长。例如,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大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大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小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再次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小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再次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其中,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室内有害气体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为室内有害气体含量低,空气质量优良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二设定浓度值N2为室内有害气体含量高,有害气体浓度会危害人体健康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一设定浓度值N1小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优选地,第一设定浓度值N1优选设定为满足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二设定浓度值N2是人长期在该中有害气体浓度的环境中生活时,会比较严重影响或危害人体健康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为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倍或多倍以上有害气体含量的有害气体浓度值。当有害气体传感器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种组合时,各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具有各自的第一浓度值N1、第二浓度值N2浓度值,空气净化器的运行时间,运行风速档,以及待机重启间隔时长以有害气体浓度高的为准。即,所述第一浓度为最高有害气体的浓度。
步骤S20,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时,开始计时,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因所述第一时间与上次启动时的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关联,因此,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洁净,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又保证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给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除与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关联之外,还与将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降低至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花费的时间关联,在花费的时间越长,所述第一时间越短。即,所述第一时间与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以及所花费的时间反相关。通过将第一时间与所花费的时间关联,将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加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关联,使得所述第一时间更加准确。
具体的,空气净化器100自动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TJ,是动态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时间间隔TJ与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时检测到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相关,比如,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时,检测到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小于N1,空气质量优良,则空气净化器在完成本次空气净化,在有害气体浓度低于N1时继续运行TS时长(比如15分钟)停机后,间隔TJ3时间(比如90分钟)后再次重新启动,在这间隔的90分钟内,室内地板或家具中释放出了有害气体,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空气净化器100在等待90分钟后第2次以低风档重新启动时,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高,有害气体浓度值大于N2(比如,有害气体为甲醛,N2为甲醛的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比如,此时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空气中甲醛的一小时平均值为0.3毫克/立方米,则,空气净化器100会自动设置为下次启动的时间间隔TJ调整为TJ1(比如,TJ1为30分钟),即,第3次重新启动运行的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空气净化器100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变差了,由间隔90分钟重新启动调整为间隔30分钟重新启动。该间隔等待的时间不包括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的运行时间,是净化空气达到所有检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都低于各自的N1浓度值,且继续运行设定的运行时间TS停机后,待机的等待时间。如此循环,不断在间隔一特定的时间后,再自动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且净化有害气体的最短运行时间不小于设定的运行时间TS,这样,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100能够实现节电,自动、智能净化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同时,又能保持低噪音,并保证室内空气持续优良,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100既能够间断运行,又能够持续保证让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浓度的条件下。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优良,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3就相对较长,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较好,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2就适中,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较差,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1就短,比如,设定TJ3为90分钟,TJ2为60分钟,TJ1为30分钟,也就是说,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大于N2时,空气净化器100在净化空气达到优良标准后,再继续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停机后,再间隔3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大于N1小于N2时,空气净化器100在净化空气达到优良标准且继续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停机后,再间隔6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小于N1时,空气净化器100也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后再停机,再间隔9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即空气质量很优良时,空气净化器100也每间隔90分钟后以低风速运行15分钟。
本实施例通过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根据上一次启动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对应停机运行时间第一时间,在停机所述第一时间,保证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且对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更加准确。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步骤S40,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步骤S50,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步骤S60,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对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对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定浓度值N2。空气净化器100从待机模式间隔一特定的预设时间间隔值自动重启时,空气净化器以低风速档启动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高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且低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中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保持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值第二时间TS后停机。通过根据有害气体浓度调节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时风机的风档,在保证净化能力的同时又合理的降低功耗。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方法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步骤S80,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步骤S90,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光传感器。根据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弱,判断空气净化器100是按白天模式运行还是按夜晚模式运行,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光线弱时,按夜晚模式运行,风机101持续保持低风档状态运行,保证运行时低噪音,免得打扰用户休息。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光线强时,按白天模式运行,空气净化器100在低风速状态启动后,根据有害气体浓度的不同,按不同的风速状态运行,在快速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也兼顾运行时的低噪音。夜晚模式运行时,空气净化器低风速档启动,且一直保持低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继续以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时长值TS后停机。白天模式时,空气净化器100以低风速档启动,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高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且低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中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保持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TS后停机。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开启后,以较低风档运行,然后根据有害气体浓度调节风档运行,或者是在以较低风档运行后,通过光传感器进一步调节风档运行。用户选择或者默认上述一方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切换。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述步骤S70后,还包括:
步骤S100,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步骤S110,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步骤S120,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即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光线较弱,应该进入夜间模式运行。但为了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更加快速的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所述预设声音阈值为安静环境的声音值,在低于预设声音阈值的环境为安静环境,在高于预设声音阈值为吵闹的室内环境。本实施例通过在夜晚吵闹的环境时,判断此时用户处于未休息状态或判断用户此时可以被打扰,例如,用户在看电视等,在此环境下,可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风档,尽快净化室内环境,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进入夜晚模式,需要控制噪音产生,以较低风档运行。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环境声音值来控制空气净化器运行的过程也可以是单独于光线强度执行,即,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声音值控制以高风档或者低风档运行,适用于用户白天不被打扰以及用户夜晚不排斥噪音的情形。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还可以是,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是否有特定设备开启,所述特定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机、音乐播放器、电脑、音响等发出声音较大的设备,在室内环境有特定设备开启时,表示用户此时处于噪音比较大的环境,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风档,尽快净化室内环境,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室内环境未有特定设备处于运行时,以较低风档运行。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空气净化器控制过程,参考如下描述:
空气净化器100内只设置有甲醛传感器,单独检测甲醛有害气体的浓度;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苯传感器,只单独检测苯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既有甲醛传感器,也有一氧化碳传感器;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既有甲醛传感器,也同时有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苯传感器等,同时检测空气中甲醛,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等。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苯传感器时,设置苯的第一浓度值N1为一小时平均值为0.11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2毫克/立方米;又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甲醛传感器时,设置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0毫克/立方米;设置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还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一氧化碳传感器时,设置一氧化碳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10毫克/立方米;设置一氧化碳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20毫克/立方米。
比如,空气净化器100内既设置有甲醛传感器,也设置有苯传感器,设置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0毫克/立方米;设置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1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2毫克/立方米。设置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为30分钟;设置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为60分钟;设置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为90分钟。有害气体成分低于第一浓度值N1时的设定运行时长TS为15分钟;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风机以低风速档运行,此时为白天模式,空气净化器100内的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有甲醛传感器,以及苯传感器。此时,甲醛传感器检测到甲醛的初始浓度为0.35毫克/立方米,根据甲醛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判断,因甲醛的初始浓度值(0.35毫克/立方米)大于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0.20毫克/立方米),此时,应设置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TJ为第一预设设间隔时长值TJ1,即,根据甲醛的含量判断,应该是有害气体浓度达标,空气净化器停机30分钟后再重新启动,因甲醛初始浓度高,空气净化器应转入高风速档运行。另一方面,空气净化器中的苯传感器检测到苯的初始浓度为0.18毫克/立方米,根据苯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判断,因苯的初始浓度值(0.18毫克/立方米)小于苯的第二浓度值N2(0.22毫克/立方米),大于苯的第一浓度值N1(0.11毫克/立方米),此时,根据苯的含量判断,应设置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TJ为第一预设设间隔时长值TJ2,即,根据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苯的含量判断,空气净化器停机60分钟后再重新启动,根据苯含量判断,空气净化器应由低风速档转入中风速档运行。由于本发明中空气净化器的运行时间,运行风速档,以及待机重启间隔时长以有害气体浓度高的为准这一原则,此时,根据甲醛和苯的初始浓度值,以及各自的第一预设浓度值与第二预设浓度值的大小,此时,空气净化器100以甲醛的浓度为准,即待机后重启的时间间隔值TJ为30分钟,风机运行的风速档按高速档运行,以尽快吸附或分解室内的甲醛和苯。比如,空气净化器100以高风运行70分钟后,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甲醛的含量降低至为0.08毫克/立方米,此时甲醛的含量已经低于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0.10毫克/立方米)。苯的含量降低至为0.12毫克/立方米,根据甲醛的含量,空气净化器100再运行一设定的时长TS后(比如,15分钟)停机。但因此时苯的含量仍高于苯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为0.11毫克/立方米),因此,空气净化器仍需继续运行,只有当甲醛,苯的含量都低于各自设定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才继续运行一设定的时长TS(15分钟)才停机。此时,空气净化器100仍继续运行,再次运行10分钟后,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甲醛的含量降为0.06毫克/立方米,苯的含量为0.11毫克/立方米,甲醛和苯的含量都低于各自的第一设定浓度值,因此,空气净化器100再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TS(15分钟)后停机。然后,待机隔30分钟后再重新自动启动运行,继续检测和净化空气中的甲醛和苯。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确定模块20及控制模块30。
所述检测模块10,用于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
所述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该空气净化器100包括风机101、控制器102、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103、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有害气体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甲醛传感器,苯传感器,甲苯传感器,二甲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甲醛吸附装置、苯吸附装置、甲苯吸附装置、二甲苯吸附装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空气净化器100运行时,室内包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被风机101吸入空气净化器100内部,经过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103吸附或/和分解其中的有害气体后,再由风机101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到空气净化器100的外部,消除或减弱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循环净化。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被吸入空气净化器100内部的未被净化时的有害气体浓度,该有害气体浓度标记为第三浓度,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为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或者小于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的一个值,在该预设的第一阈值下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未超过标准,不会对用户造成危害。所述第二时间为提前设置的时间,例如,为15min或20min,根据空气净化器性能或用户需求设置。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进入待机状态,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空气净化器100待机后,控制器102根据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高低,并获取与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对应的间隔特定时长值第一时间TJ。所述第一时间TJ为与上次启动运行时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初始浓度)相关联的时长间隔值,即,在室内环境所处的有害气体浓度越高,需要尽快恢复空气净化功能,因此,在上一次启动时有害气体浓度越高,空气容易被恶化,空气在净化后,会很快又再次恶化,需要尽快恢复净化。当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高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间隔时长值短;当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低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间隔时长值长。例如,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大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大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小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再次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室内有害气体初始浓度值小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再次重启的时长间隔值为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其中,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室内有害气体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为室内有害气体含量低,空气质量优良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二设定浓度值N2为室内有害气体含量高,有害气体浓度会危害人体健康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一设定浓度值N1小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优选地,第一设定浓度值N1优选设定为满足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害气体浓度值;第二设定浓度值N2是人长期在该中有害气体浓度的环境中生活时,会比较严重影响或危害人体健康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值,为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倍或多倍以上有害气体含量的有害气体浓度值。当有害气体传感器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种组合时,各种不同的有害气体具有各自的第一浓度值N1、第二浓度值N2浓度值,空气净化器的运行时间,运行风速档,以及待机重启间隔时长以有害气体浓度高的为准。即,所述第一浓度为最高有害气体的浓度。
所述控制模块30,用于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时,开始计时,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因所述第一时间与上次启动时的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关联,因此,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洁净,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又保证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给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除与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关联之外,还与将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降低至预设的第一阈值所花费的时间关联,在花费的时间越长,所述第一时间越短。即,所述第一时间与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以及所花费的时间反相关。通过将第一时间与所花费的时间关联,将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加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关联,使得所述第一时间更加准确。
具体的,空气净化器100自动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TJ,是动态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时间间隔TJ与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时检测到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相关,比如,空气净化器100上次启动时,检测到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小于N1,空气质量优良,则空气净化器在完成本次空气净化,在有害气体浓度低于N1时继续运行TS时长(比如15分钟)停机后,间隔TJ3时间(比如90分钟)后再次重新启动,在这间隔的90分钟内,室内地板或家具中释放出了有害气体,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空气净化器100在等待90分钟后第2次以低风档重新启动时,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高,有害气体浓度值大于N2(比如,有害气体为甲醛,N2为甲醛的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比如,此时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空气中甲醛的一小时平均值为0.3毫克/立方米,则,空气净化器100会自动设置为下次启动的时间间隔TJ调整为TJ1(比如,TJ1为30分钟),即,第3次重新启动运行的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空气净化器100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变差了,由间隔90分钟重新启动调整为间隔30分钟重新启动。该间隔等待的时间不包括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的运行时间,是净化空气达到所有检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都低于各自的N1浓度值,且继续运行设定的运行时间TS停机后,待机的等待时间。如此循环,不断在间隔一特定的时间后,再自动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且净化有害气体的最短运行时间不小于设定的运行时间TS,这样,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100能够实现节电,自动、智能净化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同时,又能保持低噪音,并保证室内空气持续优良,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100既能够间断运行,又能够持续保证让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浓度的条件下。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优良,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3就相对较长,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较好,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2就适中,若室内空气质量本来较差,则空气净化器100自动启动的间隔等待时间TJ1就短,比如,设定TJ3为90分钟,TJ2为60分钟,TJ1为30分钟,也就是说,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大于N2时,空气净化器100在净化空气达到优良标准后,再继续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停机后,再间隔3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大于N1小于N2时,空气净化器100在净化空气达到优良标准且继续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停机后,再间隔6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当室内空气中初始有害气体浓度小于N1时,空气净化器100也运行一设定时长TS(比如,TS为15分钟)后再停机,再间隔30分钟重新自动以低风速档启动。即空气质量很优良时,空气净化器100也每间隔30分钟后以低风速运行15分钟。
本实施例通过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根据上一次启动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对应停机运行时间第一时间,在停机所述第一时间,保证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且对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风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对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对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定浓度值N2。空气净化器100从待机模式间隔一特定的预设时间间隔值自动重启时,空气净化器以低风速档启动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高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且低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中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保持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值第二时间TS后停机。通过根据有害气体浓度调节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时风机的风档,在保证净化能力的同时又合理的降低功耗。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流程示意图。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40,
所述获取模块40,用于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光传感器。根据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弱,判断空气净化器100是按白天模式运行还是按夜晚模式运行,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光线弱时,按夜晚模式运行,风机101持续保持低风档状态运行,保证运行时低噪音,免得打扰用户休息。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光线强时,按白天模式运行,空气净化器100在低风速状态启动后,根据有害气体浓度的不同,按不同的风速状态运行,在快速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也兼顾运行时的低噪音。夜晚模式运行时,空气净化器低风速档启动,且一直保持低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继续以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时长值TS后停机。白天模式时,空气净化器100以低风速档启动,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高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高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且低于第二设定浓度值N2时,空气净化器100从低风速档转中风速档运行;当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值低于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空气净化器100保持低风速档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TS后停机。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开启后,以较低风档运行,然后根据有害气体浓度调节风档运行,或者是在以较低风档运行后,通过光传感器进一步调节风档运行。用户选择或者默认上述一方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所述控制模块30,还用于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即时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光线较弱,应该进入夜间模式运行。但为了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更加快速的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所述预设声音阈值为安静环境的声音值,在低于预设声音阈值的环境为安静环境,在高于预设声音阈值为吵闹的室内环境。本实施例通过在夜晚吵闹的环境时,判断此时用户处于未休息状态或判断用户此时可以被打扰,例如,用户在看电视等,在此环境下,可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风档,尽快净化室内环境,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进入夜晚模式,需要控制噪音产生,以较低风档运行。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环境声音值来控制空气净化器运行的过程也可以是单独于光线强度执行,即,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声音值控制以高风档或者低风档运行,适用于用户白天不被打扰以及用户夜晚不排斥噪音的情形。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还可以是,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是否有特定设备开启,所述特定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机、音乐播放器、电脑、音响等发出声音较大的设备,在室内环境有特定设备开启时,表示用户此时处于噪音比较大的环境,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风档,尽快净化室内环境,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室内环境未有特定设备处于运行时,以较低风档运行。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空气净化器控制过程,参考如下描述:
空气净化器100内只设置有甲醛传感器,单独检测甲醛有害气体的浓度;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苯传感器,只单独检测苯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既有甲醛传感器,也有一氧化碳传感器;或者是,空气净化器100既有甲醛传感器,也同时有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苯传感器等,同时检测空气中甲醛,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等。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苯传感器时,设置苯的第一浓度值N1为一小时平均值为0.11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2毫克/立方米;又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甲醛传感器时,设置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0毫克/立方米;设置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还比如,当空气净化器100内设置有一氧化碳传感器时,设置一氧化碳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10毫克/立方米;设置一氧化碳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20毫克/立方米。
比如,空气净化器100内既设置有甲醛传感器,也设置有苯传感器,设置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0毫克/立方米;设置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0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一浓度值N1一小时平均值为0.11毫克/立方米;设置苯的第二浓度值N2一小时平均值为0.22毫克/立方米。设置第一预设间隔时长值TJ1为30分钟;设置第二预设间隔时长值TJ2为60分钟;设置第三预设间隔时长值TJ3为90分钟。有害气体成分低于第一浓度值N1时的设定运行时长TS为15分钟;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风机以低风速档运行,此时为白天模式,空气净化器100内的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有甲醛传感器,以及苯传感器。此时,甲醛传感器检测到甲醛的初始浓度为0.35毫克/立方米,根据甲醛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判断,因甲醛的初始浓度值(0.35毫克/立方米)大于甲醛的第二浓度值N2(0.20毫克/立方米),此时,应设置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TJ为第一预设设间隔时长值TJ1,即,根据甲醛的含量判断,应该是有害气体浓度达标,空气净化器停机30分钟后再重新启动,因甲醛初始浓度高,空气净化器应转入高风速档运行。另一方面,空气净化器中的苯传感器检测到苯的初始浓度为0.18毫克/立方米,根据苯这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判断,因苯的初始浓度值(0.18毫克/立方米)小于苯的第二浓度值N2(0.22毫克/立方米),大于苯的第一浓度值N1(0.11毫克/立方米),此时,根据苯的含量判断,应设置空气净化器100待机重启的时长间隔值TJ为第一预设设间隔时长值TJ2,即,根据空气净化器100启动时苯的含量判断,空气净化器停机60分钟后再重新启动,根据苯含量判断,空气净化器应由低风速档转入中风速档运行。由于本发明中空气净化器的运行时间,运行风速档,以及待机重启间隔时长以有害气体浓度高的为准这一原则,此时,根据甲醛和苯的初始浓度值,以及各自的第一预设浓度值与第二预设浓度值的大小,此时,空气净化器100以甲醛的浓度为准,即待机后重启的时间间隔值TJ为30分钟,风机运行的风速档按高速档运行,以尽快吸附或分解室内的甲醛和苯。比如,空气净化器100以高风运行70分钟后,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甲醛的含量降低至为0.08毫克/立方米,此时甲醛的含量已经低于甲醛的第一浓度值N1(0.10毫克/立方米)。苯的含量降低至为0.12毫克/立方米,根据甲醛的含量,空气净化器100再运行一设定的时长TS后(比如,15分钟)停机。但因此时苯的含量仍高于苯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为0.11毫克/立方米),因此,空气净化器仍需继续运行,只有当甲醛,苯的含量都低于各自设定的第一设定浓度值N1时,才继续运行一设定的时长TS(15分钟)才停机。此时,空气净化器100仍继续运行,再次运行10分钟后,有害气体传感器104检测到甲醛的含量降为0.06毫克/立方米,苯的含量为0.11毫克/立方米,甲醛和苯的含量都低于各自的第一设定浓度值,因此,空气净化器100再运行一设定的运行时长TS(15分钟)后停机。然后,待机隔30分钟后再重新自动启动运行,继续检测和净化空气中的甲醛和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上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用于该空气净化器中。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机、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有害气体传感器等必备硬件。该空气净化器通过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根据上一次启动时的有害气体浓度对应停机运行时间第一时间,在停机所述第一时间,保证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程度,且对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更加准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害气体吸附分解装置以及有害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并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与所述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相关联的时长间隔值;
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检测室内环境当前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三浓度;
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风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5.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空气净化器停止运行后,获取空气净化器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浓度对应的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与所述上一次启动时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一浓度相关联的时长间隔值;
控制模块,用于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控制重新开启所述空气净化器;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检测室内环境当前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三浓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浓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一风档运行,并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为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二风档运行,所述第二风档大于所述第一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以第三风档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风档<所述第三风档<所述第二风档;
在所述第二浓度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维持所述第一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器运行预设的第二时间后停止运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空气净化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室内光线强度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大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运行;
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室内光线强度值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时,获取室内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小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夜晚模式运行,控制空气净化器持续以第一风档运行直至关机;
在所述环境声音值大于预设声音阈值时,控制空气净化器以白天模式的运行参数运行。
CN201610630075.7A 2016-08-03 2016-08-03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196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0075.7A CN106196492B (zh) 2016-08-03 2016-08-03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0075.7A CN106196492B (zh) 2016-08-03 2016-08-03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6492A CN106196492A (zh) 2016-12-07
CN106196492B true CN106196492B (zh) 2019-04-02

Family

ID=5749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0075.7A Active CN106196492B (zh) 2016-08-03 2016-08-03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6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702B (zh) * 2017-08-28 2021-06-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其工作模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7626169A (zh) * 2017-10-30 2018-01-26 成都思唯奇科技有限公司 自启动式空气净化器
CN107965886A (zh) * 2017-11-09 2018-04-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净化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726519A (zh) * 2017-11-14 2018-02-23 科林贝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快速净化空气的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92323A (zh) * 2018-03-29 2018-09-28 蚌埠市金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控机床工作状态的空气净化方法
CN108548286A (zh) * 2018-03-29 2018-09-18 蚌埠市金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108826600A (zh) * 2018-05-09 2018-11-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40672B (zh) * 2018-08-13 2021-0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0217B (zh) * 2019-05-09 2021-05-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开启净化功能的控制方法
CN111780337B (zh) * 2020-06-29 2021-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杀菌模块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空调
CN112325440A (zh) * 2020-09-03 2021-02-0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的降噪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6193A (zh) * 2021-02-01 2021-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检测装置、控制方法及空气检测设备
CN114165863B (zh) * 2022-02-15 2022-05-03 深圳市众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自动调整清新空气的方法
CN115228186A (zh) * 2022-06-18 2022-10-25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控制方法、装置、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2231A (ja) * 1999-08-31 2001-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2005238063A (ja) * 2004-02-25 2005-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CN101226409A (zh) * 2008-01-14 2008-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448967U (zh) * 2009-08-06 2010-05-05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猴舍空气质量自动控制装置
CN102353100A (zh) * 2011-09-21 2012-02-15 山东大学 一种自动调档空气净化机及其工作方法
KR20120074828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및 이의 시간 제어 방법
CN103620313A (zh) * 2011-06-24 2014-03-05 豪威株式会社 除湿式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6802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蜂鸣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2231A (ja) * 1999-08-31 2001-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2005238063A (ja) * 2004-02-25 2005-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CN101226409A (zh) * 2008-01-14 2008-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448967U (zh) * 2009-08-06 2010-05-05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猴舍空气质量自动控制装置
KR20120074828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웅진코웨이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및 이의 시간 제어 방법
CN103620313A (zh) * 2011-06-24 2014-03-05 豪威株式会社 除湿式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53100A (zh) * 2011-09-21 2012-02-15 山东大学 一种自动调档空气净化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566802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蜂鸣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6492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492B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88151B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40206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40204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TWI677654B (zh) 空氣清淨機
CN104121661B (zh) 空调器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ES2891363T3 (es) Sistema de ventilación
CN106338129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57909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自动控制方法
CN108518800A (zh)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13594A (zh) 信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2938023A (zh) 空气净化器中过滤网有效使用时间的积算方法及装置
CN104913454A (zh) 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家用电器
CN107366938B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TW201815227A (zh) 環境控制系統、環境控制方法及程式
WO2020134440A1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4502525A (zh) 空气质量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6681156A (zh) 一种优化环境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26600A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267320U (zh) 制冷设备
CN104270858B (zh) 一种利用声音智能控制照明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06659A (zh)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新风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07121464A3 (en)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JP2005147624A (ja)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換気装置並びに換気機能住宅
CN110888328A (zh) 自动控制智能家居多种工作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