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346A -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 Google Patents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5346A
CN106165346A CN201480077711.7A CN201480077711A CN106165346A CN 106165346 A CN106165346 A CN 106165346A CN 201480077711 A CN201480077711 A CN 201480077711A CN 106165346 A CN106165346 A CN 106165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ac
parameter
strategy
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5346B (zh
Inventor
詹姆斯·S·希斯科克
戴维·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3Management of data rate on the bus
    • H04L12/40136Nodes adapting their rate to the physical link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54Auto-negotiation, e.g. access control between switch gigabit interface connector [GBIC] and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07Artificial lines or their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用于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包括:基于多个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和多个物理层实体(PHY)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基于MAC和PHY的能力和策略确定针对缆线配置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基于所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所利用的信道来协商多个参数以允许连接到缆线的多个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以太网链路建立通信,并且基于策略管理对由缆线内的信道所支持的MAC进行描述的缆线配置。

Description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背景技术
以太网链路用于连接设备以形成网络来交换数据。以太网链路被指定为通过诸如同轴缆线、光纤缆线、和双绞线缆线的多种传输介质进行操作。例如,以太网链路还被指定为以诸如每秒10兆位(Mb/s)、100Mb/s、每秒1吉位(Gb/s)、10Gb/s、40Gb/s、或者100Gb/s的多个数据速率进行操作。多个以太网物理层实体(PHY)类型使用各种编码指定以支持各种传输介质、数据速率、和距离。在以太网链路使用双绞线缆线的情况下,双绞线缆线包括缆线中形成为四个平衡双绞线的八条线。在以太网链路使用光纤缆线的情况下,缆线中可能存在一个、两个或多个单模或多模光纤。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3以太网标准定义了称为“自动协商”的功能,用于在链路上将配置信息作为链路启动序列的一部分从一个PHY传递至另一个PHY。自动协商规定以太网链路各端的PHY交换它们的能力,然后开始以它们的最高共同操作能力进行操作。自动协商被指定为用于在双绞线以及特定光纤链路上的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图示出在本文描述的原理的各种示例并且是说明书的一部分。示例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经由图1中描绘的两个节点的PHY和连接器连接在两个MAC之间的双绞线缆线的图。
图2A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另一个示例的经由图1中描绘的两个节点的PHY和连接器链接在两个MAC之间的光缆的图。
图3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连接到缆线的多信道端口的图。
图4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管理系统的图。
图7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管理系统的图。
图8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下一页消息的图。
图9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包括20比特的用户定义的代码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下一页消息的图。
遍及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类似的、但是不一定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以太网链路被指定为通过诸如同轴缆线、光纤缆线、和双绞线缆线的多种传输介质操作,并且以诸如10Mb/s、100Mb/s、1Gb/s、10Gb/s、40Gb/s、或者100Gb/s的多个数据速率操作。在同一传输介质上支持多个数据速率的以太网PHY类型的特定系列提供基于以太网链路上的两个设备所通告的以太网PHY类型数据速率和其他能力来在链路初始化中决定最高公共特性以太网PHY类型的功能。该功能称为自动协商。一个这种系列的以太网PHY类型是分别支持在双绞线介质上以10Mb/s、100Mb/s、1000Mb/s、和10Gb/s的数据速率操作的10BASE-T、100BASE-T、1000BASE-T、10GBASE-T系列。另一个这种系列的以太网PHY类型是支持在光纤介质上以1000Mb/s操作的BASE-X系列。在链路初始化中,自动协商使用双绞线缆线的例如总共四个双绞线当中的两个双绞线上的10BASE-T链路脉冲信令的修改形式发生。一旦完成,并且最高公共特性以太网PHY类型已被选择,就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以太网PHY类型在使用双绞线缆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双绞线的以太网链路上交换数据。
一旦链路被初始化并且完成自动协商,交换数据的数据速率保持恒定,直到链路被终止。例如,如果所选择的数据速率是10Gb/s,则数据速率保持在10Gb/s,直到通信链路被终止。当通信链路能够被降低到100Mb/s的链路速度并且仍然满足业务需求时,以10Gb/s的链路速度运行通信链路可能不是能量有效的。
本文描述的原理包括用于管理单个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以及跨多个缆线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基于所连接的设备的能力识别何时可以使用单个缆线支持多个以太网链路;基于所连接的设备的能力和策略确定应当操作的以太网链路的数目;不管缆线包含铜还是光纤,基于所连接的设备的能力和策略协商参数以允许在缆线上操作一个或多个以太网链路;以及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缆线中的多个以太网链路。这种方法允多个以太网链路使用单个缆线,以使得以太网链路可以实时地开启或关闭。结果,在维持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缆线进行的通信可以是更能量有效的。
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缆线的长度以确定多个以太网链路的分配数量和它们的数据速率从而允许在缆线上进行的通信。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确定缆线的长度。
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以太网链路”旨在被宽泛地理解为允许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建立包括MAC和PHY功能的独立的链路以使缆线上的数据能够进行交换的先进通信技术(act)。在一个示例中,以太网链路可以直接利用缆线中的多个信道来提供节点之间的链路。在另一个示例中,以太网链路可以利用缆线中的单个信道来提供节点之间的链路。
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节点”旨在被宽泛地理解为通过缆线交换数据的设备。在一个示例中,节点可以包括诸如膝上计算机、台式机、服务器之类的用户设备、其它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其组合。在另一个示例中,节点可以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接入点、网关、或者其他网络互连设备、或者其组合。此外,缆线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缆线的第二端可以连接到第二节点。在一个示例中,缆线的第一端可以经由连接器和PHY连接到第一节点的MAC,缆线的第二端可以经由连接器和PHY连接到第二节点的MAC。缆线中可以有多个信道,并且,根据信道的特性和链路的操作速度,缆线能够因此利用多个信道支持一个或多个以太网链路。在该示例中,MAC可以是在本文描述的多MAC。
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信道”旨在被宽泛地理解为通过介质进行的逻辑连接。信道用于将信息信号,例如PHY层上的数字比特流,从一个节点输送至另一个节点。举例来说,在以太网通信的情况下,信道可以是在包含铜线的缆线中被形成为平衡双绞线(TP)的用于允许节点进行数据交换的线对。在另一个示例中,信道可以是在缆线内的光纤上的光的波长(lambda)。在一个示例中,双绞线缆线包括四个双绞线,并且单个以太网链路可以以单工或双工方式利用缆线中的一个、两个、或者四个双绞线来允许节点通过缆线交换数据。结果,节点可以通过缆线在双绞线缆线中多达四个信道上交换数据。
双绞线缆线的多达四个信道可以被配置为单个以太网链路或者被配置为多达四个独立的以太网链路。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缆线包含光纤时的以太网的情况下,信道通过利用沿单个缆线内所包含的光纤发送的多个波长的集合中的波长来提供比特流。单个波长能够被配置为单个以太网链路,或者多个波长能够被配置为单个以太网链路。在一个示例中,缆线可以针对双绞线和光缆二者被配置为具有一个方向上的比特流专用的多个信道,以及另一个方向上的比特流专用的其他多个信道。在该示例中,第一方向上的比特流专用于从节点A的传送至节点B的接收的传送,第二方向上的比特流专用于从节点B的传送至节点A的接收的传送。
此外,如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引擎”旨在被宽泛地理解为多个硬件设备、或者多个硬件设备和用于带来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组合。在包括硬件设备的引擎的示例中,硬件设备例如可以是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包括硬件设备和可执行指令的引擎的示例中,硬件设备例如可以是多个处理器,并且可执行指令可以被存储在数据贮存设备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
更进一步地,如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或类似的语言旨在被宽泛地理解为包括1至无穷大的任何正数;零不是数量、而是不存在数量。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多个特定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说明书中对“示例”或者类似的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如所描述的那样被包括,但在其他的示例中可以不被包括。
现在参考附图,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系统(100)的图。如以下将描述的,管理系统基于连接到缆线的节点的网络连接能力来识别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缆线配置。此外,位于节点一(102-1)上、节点二(102-2)上、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管理系统(160-3)、或其组合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缆线内的信道。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及其他元件以执行在本文描述的功能的计算设备或网络互连设备。
如在图1中所图示出的,系统(100)包括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在该示例中,节点一(102-1)建立至节点二(102-2)的通信链路。如所图示出的,可以通过直接链路(104)建立通信链路。按照给定的示例,直接链路(104)可以是缆线,并且多个通信链路是以太网链路。缆线包括多个信道以允许节点一(102-1)与节点二(102-2)建立以太网链路。一旦在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之间建立以太网链路,节点(102)就可以经由缆线(104)交换数据。
如在图1中所图示出的,系统(100)进一步包括管理系统(106)。在一个示例中,管理系统(106)基于连接到缆线(104)的节点的网络连接能力来识别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缆线配置。在该示例中,管理系统(106)经由缆线(104)内的信道识别用于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的以太网链路。
管理系统(106)进一步基于缆线(104)两端的节点的诸如MAC(108-1、108-2)和PHY(109-1、109-2)之类的网络连接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用于缆线的缆线配置。如将在本说明书的其它部分中所描述的,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管理系统或端口管理管理系统来控制配置。
管理系统(106)基于缆线(104)两端的MAC(108-1、108-2)和PHY(109-1、109-2)的能力和策略来协商参数以允许节点(102)的网络连接通过利用多个双绞线创建的多个信道或通过缆线的光纤上的多个波长建立通信,这将确定能够支持什么类型。如将在本说明书的稍后部分中所描述的,通信可以通过缆线的一个信道或双绞线缆线的多达四个信道进行,以及可以通过光纤缆线的光纤上的多个波长进行。
管理系统(106)进一步基于多个策略来实时地管理缆线的多个可用信道。稍后将在本说明书中对关于管理系统(106)的更多信息进行详细地描述。
尽管已经参考位于网络上的管理系统描述了该示例,但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管理系统可以位于任何适当的位置中。例如,管理系统可以如元件106-1所指示的位于节点一(102-1)中、如元件106-2所指示的位于节点二(102-2)中、如元件106-3所指示的作为独立第三方管理系统位于服务器上、其他位置、或其组合。
如在图1中所描绘的,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分别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元件108-1和元件108-2;物理层实体(PHY)(109-1、109-2);以及电学地或光学地以及物理地将缆线(104)连结至相应的节点(102-1、102-2)的连接器(110-1、110-2)。MAC(108-1、108-2)和PHY(109-1、109-2)经由连接器(110-1、110-2)在直接链路(104)上提供数据的交换。MAC(108-1、108-2)利用作为数据链路层的子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链路层本身是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层2。MAC子层提供使网络节点的通信成为可能的寻址和信道访问控制机制。在一个示例中,本系统和方法是被利用的全双工以太网,其中支持两个节点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并且通过交换机的使用支持超过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实施MAC数据通信协议的硬件是MAC(108-1、108-2)。在一个示例中,图1的MAC(108-1、108-2)可以是如下结合图3描述的多MAC。
此外,如在图1中所描绘的,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分别包括以太网物理收发信机(PHY):元件109-1和元件109-2。PHY(109-1、109-2)是在OSI网络模型的物理层操作的组件。PHY(109-1、109-2)实施例如1000BASE-SX、1000BASE-T、100BASE-TX,和10BASE-T的标准的以太网物理层部分,并且实施特定于介质、数据速率和距离的以太网帧的硬件发送和接收功能。PHY(109-1、109-2)进一步对接至一端的线路调制以及其它端的二进制信令分组。通过MAC(108-1、108-2)来实施像MAC寻址这样的功能。
如在图2中所描绘的,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分别包括连接器:元件110-1和元件110-2。在图2中所描绘的一个示例中,连接器(110-1、110-2)是用于双绞线缆线的RJ-45物理连接器。在一个示例中,RJ-45连接器(110-1、110-2)被标准化为具有全部八个导体且具有不同类别的性能的IEC 60603-7 8P8C模块式连接器。RJ-45连接器(110-1、110-2)是8位置8触点(8P8C)连接器。8P8C连接器是用于终止双绞线缆线的模块式连接器,并且可以用于双绞线上的以太网链路和牵涉非屏蔽双铰线和屏蔽多绞线的其他应用。8P8C连接器具有两个成对的组件:插头和插孔,其中每个具有八个等距导电通道。当8P8C插头与8P8C插孔搭配时,触点接触并且创建电气连接。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经由RJ-45连接器(110-1、110-2)和缆线(104)进行通信。因此,对于双绞线缆线,RJ-45连接器(110-1、110-2)将缆线(104)中的铜线连接至节点(102-1、102-2)的电路板上的多个蚀刻点。
在图2A中描绘的另一个示例中,连接器(210-1、210-2)是用于光纤以太网通信中的经鉴定的机械传送式插座(MT-RJ)连接器(210-1、210-2)。在一个示例中,MT-RJ连接器(210-1、210-2)被标准化为IEC 61754-18双工多模连接。因此,对于光缆(图2A,216),连接器(110-1、110-2)将光信号从节点(102-1、102-2)上的发射器隧穿至缆线(图2A,216)中以及将光信号从缆线隧穿到节点(102-1、102-2)上的光接收器。
PHY(109-1、109-2)获得电气或光信号,并且将它们转换到IEEE 802.3中指定的介质无关接口(MII)(230-1、230-2、231-1、231-2)以与MAC对接。在图2的示例中描绘了两个MII(230-1、230-2、231-1、231-2)。因此,在图2的MAC(108-1、108-2)是如下结合图3所述的多MAC的一个示例中,系统内呈现多个MII(230-1、230-2、231-1、231-2)。MII(230-1、230-2、231-1、231-2)是由IEEE 802.3以太网标准指定的接口,并且提供MAC(108-1、108-2)功能和PHY(109-1、109-2)功能之间的接口。在图2的示例中,由于四个双绞线的限制,最多四个信道有可能被用于铜双绞线缆线(206)。因此,尽管在图2中仅描绘了两个MII(230-1、230-2、231-1、231-2),但总共四个MII(230-1、230-2、231-1、231-2)可以被呈现并且被利用,比如由MII(230-1、230-2、231-1、231-2)之间的两个点所指示的。在图2A的示例中,如果使用了光纤缆线(216),则可以存在例如可以位于单个缆线(216)的多个光纤(222-1、222-2)上的例如8个、16个、64个、128个、或更多拉姆达(lambda)(λ-1、λ-2),或任何数量的波长,每个波长提供被指配为使用该波长的信道。在该示例中,MII(230-1、230-2、231-1、231-2)之间的三个点表示多个可能的MII(230-1、230-2、231-1、231-2)。
尽管在以上提及的一些方面中,图2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在图1中描绘的两个节点(102-1、102-2)的两个MAC(108-1、108-2)之间连接的双绞线缆线(206)的图(200)。如上所提及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基于选择的通信链路类型来协商参数以允许节点通过缆线的多个信道建立通信。在一个示例中,协商包括找出缆线的每端的参数集合的最佳匹配。此外,管理系统基于多个策略来实时地管理、利用缆线的信道。
如图2所图示的,双绞线缆线(206)用于建立节点一(102-1)的MAC(108-1)和节点二(102-2)的MAC(108-2)之间的通信链路。在一个示例中,利用该示例中的RJ-45连接器(110-1)、PHY(109-1)、和MAC(108-1)使缆线(206)的第一端连接到节点一(102-1);并且利用RJ-45连接器(110-2)、PHY(109-2)、和MAC(108-2)使缆线(206)的第二端连接到节点二(102-2)。在一个示例中,图2的MAC(108-1、108-2)可以是如下结合图3所述的多MAC。
如上所述,提供缆线(206)中的称为双绞线(212)的多个双线对来允许节点交换数据。在一个示例中,缆线(206)包括四个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以允许MAC(108)通过缆线(206)交换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缆线(206)可以包括多个导体(210)。在一个示例中,导体(210)是铜导体。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包括两个导体(210)。如所图示出的,包括导体210-1和210-2的双绞线(212-1)可以用作缆线(206)的第一信道。包括导体210-3和210-4的双绞线(212-2)可以用作缆线(206)的第二信道。包括导体206-5和206-6的双绞线(212-3)可以用作缆线(206)的第三信道。包括导体206-7和206-8的双绞线(212-4)可以用作缆线(206)的第四信道。结果,MAC(108)可以通过利用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通过缆线(206)在每个缆线(206)的至多四个信道上交换数据。此外,数据的交换可以以单工方式或双工方式发生。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将在本文被统称为元件(212)。在一个示例中,以太网链路可以以单工方式利用两个双绞线上的两个信道,例如212-1和212-2。在又一个示例中,配置可以以双工方式利用双绞线上的所有四个信道(212-1、212-2、212-3、212-4)的单个以太网链路。初始选择基于缆线(206)每端的MAC(108-1、108-2)和PHY(109-1、109-2)两者都支持的最佳的能力。
如在图2中所描绘的,双绞线(212)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RJ-45连接器(110-1)的多个引脚(204)以及RJ-45连接器(110-2)的多个引脚(208)。例如,RJ-45连接器(110-1)的引脚(204-1)和引脚(204-2)经由缆线(206)的双绞线(212-1)连接到RJ-45连接器(110-2)的引脚(208-1)和引脚(208-2)。此外,RJ-45连接器(110-1)的引脚(204-3)和引脚(204-6)经由缆线(206)的双绞线(212-2)连接到RJ-45连接器(110-2)的引脚(208-3)和(208-6)。此外,RJ-45连接器(110-1)的引脚(204-4)和引脚(204-5)经由缆线(206)的双绞线(212-3)连接到RJ-45连接器(110-2)的引脚(208-4)和(208-5)。此外,RJ-45连接器(110-1)的引脚(204-7)和引脚(204-8)经由缆线(206)的双绞线(212-4)连接到RJ-45连接器(110-2)的引脚(208-7)和引脚(208-8)。
MAC(108-1)经由PHY(109-1)通信地耦合到引脚(204),并且MAC(108-2)经由PHY(109-2)通信地耦合到引脚(208)。MAC(108)和PHY(109)之间的通信接口经由介质无关接口(MII)(230-1、230-2、231-1、231-2)。所建立的独立的MII(230-1、230-2、231-1、231-2)的数量等于在缆线(206)上配置的以太网链路的数量。在双绞线缆线(206)的该示例中,能够配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独立的以太网链路,这将导致在MAC(108)和PHY(109)之间建立的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MII(230-1、230-2、231-1、231-2)。
如上所提及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基于多个策略来实时地管理缆线的多个双绞线。如所图示出的,缆线(206)具有双绞线(212)被利用所针对的多至四个信道。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可以通过缆线的一个信道或者通过多至缆线的四个信道进行。
例如,根据策略,通信可以通过缆线的双绞线(212-1)进行。按照给定示例,根据策略,通信可以通过缆线的双绞线(212-1)和双绞线(212-2)在稍后的时间进行。仍然在相同的示例中,根据策略,通信可以通过缆线的双绞线(212-1)、双绞线(212-2)、双绞线(212-3)、和双绞线(212-4)在更稍后的时间进行。结果,可以利用缆线(206)的多个双绞线(212),使得多个信道可以根据策略被实时地开启或关闭。因此,通过多个双绞线(212)进行的通信可以在维持业务需求的同时使更能量有效。以下将描述关于基于多个策略来实时地管理缆线的多个双绞线的更多信息。
图2A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另一示例的经由在图1中描绘的两个节点的PHY(109-1、109-2)和连接器(210-1、210-2)在两个MAC(108-1、108-2)之间连接的光缆(216)的图(250)。如图2A中所图示的,光纤缆线(216)用于建立节点一(102-1)的MAC(108-1)和节点二(102-2)的MAC(108-2)之间的通信链路。光纤缆线(216)可以包括能够支持光的多个波长(lambda(λ))的多个光纤(222-1、222-2),每个波长提供被指派为使用该波长的信道。在图2A的示例中,在光纤缆线(216)内描绘了两个光纤(222-1、222-2)。然而,可以在光纤缆线(216)内呈现和使用任何数量的光纤(222-1、222-2)。
在一个示例中,光纤缆线(216)的第一端利用MT-RJ连接器(210-1)、PHY(109-1)、和MAC(108-1)连接到节点一(102-1),并且光纤缆线(216)的第二端利用MT-RJ连接器(210-2)、PHY(109-2)、和MAC(108-2)连接到节点二(102-2)。
光纤缆线能够具有各种类型的连接器、使用各种类型的光纤(222-1、222-2),并且能够承载光的单个波长(λ)或多个波长。在图2A的一个示例中,一对光纤和单频率可以用于提供比特流。在图2A的另一个示例中,具有多个波长(λ)的单光纤(222-1、222-2)可以用于提供比特流。在图2A的又一个示例中,多个波长或单个或一对光纤(222-1、222-2)可以用于创建在光纤上共存的不同波长(λ)的多个信道。结果,MAC(108)可以通过利用提供多个独立以太网链路的多个波长(λ)在光纤缆线(216)的每个光纤(222-1、222-2)多个(8个、16个、64个、..)信道上通过光纤缆线(216)交换数据。
MAC(108-1)经由PHY(109-1)通信地耦合到MT-RJ连接器(210-1),并且MAC(108-2)经由PHY(109-2)通信地耦合到MT-RJ连接器(210-2)。MAC(108)和PHY(109)之间的通信接口经由多个MII(230-1、230-2、231-1、231-2)。在图2A的示例中描绘了两个MII(230-1、230-2、231-1、231-2)。因此,在图2A的MAC(108-1、108-2)是如下结合图3所述的多MAC的一个示例中,在系统内呈现多个MII(230-1、230-2、231-1、231-2)。所建立的独立MII(230-1 230-2、231-1、231-2)的数量等于在缆线(216)上配置的以太网链路的数量。在光纤缆线(216)的该示例中,能够配置一个、两个、八个、十六个、六十四个、或更多个独立的以太网链路,这将导致在MAC(108)和PHY(109)之间建立的一个、两个、八个、十六个、六十四个、或更多个MII(230-1、230-2、231-1、231-2)。
图3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连接到缆线(306)的多信道端口(302)的图。如上所提及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基于在两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来协商参数以允许节点通过缆线(306)的多个信道——信道1至信道N建立通信以建立多个缆线配置。此外,管理系统(106-1、106-2、106-3)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缆线(306)内的多个双绞线或光的波长(λ)。
如所图示出的,多信道端口(302)连接到缆线(306)。在一个示例中,多信道端口(302)可以是由节点(102-1、102-2)使用的硬件。此外,在该示例中,缆线(306)包括与图2的双绞线(212)和图2A的拉姆达(λ)(222)类似的信道1至信道N(314-1至314-N)。此外,多信道端口(302)具有每个激活的以太网链路的至少一个传送队列和至少一个接收队列,并且还可以对于每个以太网链路关于服务质量(QoS)、分离、或其他策略目的而支持每个信道的多个队列。在一个示例中,管理系统(316)向业务控制操作处理(TCOP)(304)提供期望的配置信息,该业务控制操作处理(TCOP)(304)控制多MAC(308)实时地管理四个双绞线(314)。TCOP(304)经由例如电气连接(311)耦合到多MAC(308)。例如,管理系统(316)根据多个策略向TCOP(304)提供期望的配置信息以将多MAC(308)的操作模式从当前配置状态转变为期望配置状态。在一个示例中,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可以通过使用缆线期望配置模块(Cable Config Desired)(340)和缆线当前配置模块(Cable Config Present)(330)来实现多MAC(308)的操作模式从当前配置状态到期望配置状态的转变。
如所图示出的,多信道端口(302)包括业务控制操作处理(TCOP)(304)。TCOP(304)用于将数据分组传递至接收队列和从传送队列传递数据分组。此外,TCOP(304)控制缆线(306)的信道一至信道N(314)中的每一个的操作模式。在一个示例中,操作模式可以包括根据策略允许N个信道(314)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启或关闭。
多信道端口(302)包括多介质访问控制器(多MAC)(308)。在一个示例中,TCOP(304)以遵守多个业务策略的方式来排列至和来自多MAC(308)的业务。TCOP(304)进一步指示多MAC(308)关于N个数量的信道(314)的使用、N个信道与M个MAC(308-1至308-M)的关联、以及如何经由MII1至MII M(230-1至230-M)利用信道1至信道N(314-1至314-N)中的每一个来支持MAC1至MAC M(308-1至308-M)。TCOP(304)进一步指示多MAC(308)如何通过缆线(306)内的一个或多个以太网链路来传送和接收数据。TCOP(304)包括缆线期望配置(CableConfig Desired)模块(340)和缆线当前配置(Cable Config Present)模块(330)。缆线期望配置(340)描述应当如何配置缆线(306)内的资源,并且缆线当前配置(330)描述缆线(306)内的资源的当前配置。缆线配置包含所配置的MAC(308-1至308-M)的数量和类型,以及MAC(308-1至308-M)中的每一个如何利用多个信道(314-1至314-N)跨缆线进行通信。
此外,TCOP(304)指示多MAC(308)关于MAC(308-1至308-M)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队列的关联。在一个示例中,多MAC(308)以各种方式利用信道1至信道N(314-1至314-N)中的多个信道。例如,多MAC(308)利用在图2的铜双绞线缆线(206)情况下的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来在每个单个双绞线(212)上运行独立的以太网链路。在另一个示例中,多MAC(308)针对单个高速通信以太网链路而利用所有四个双绞线信道(212-1、212-2、212-3、212-4)。进一步地,多MAC(308)可以针对每个以太网链路利用单个对和/或多个对的任何组合来进行跨铜双绞线缆线(206)的数据传递。结果,可以利用缆线(216)的N个信道(314-1至314-N)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可以经由多MAC(308)根据策略实时地使N个信道(314-1至314-N)中的至少一个和相关联的MAC(308-1至308-M)被开启或关闭。结果,通过多个信道进行的通信可以在维持业务需求的同时更能量有效。
图4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上的多以太网链路(104、206、216、306)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图3的系统(300)来执行方法(400)。在其他的示例中,可以通过诸如像图1的系统(100)、图2的系统(200)、图2A的系统(250)、如下所述的图6的管理系统(600)、同样如下所述的图7的存储器资源(700)之类的本文描述的其他系统或者其组合来执行方法(400)。
在一个示例中,方法(400)包括基于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两个节点(102-1、102-2、302)处的多个MAC(108、308)和多个PHY(109、309)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401)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MAC和PHY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402)针对缆线而配置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识别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和支持所选择的以太网链路的多个信道(1-N)的利用来协商(403)多个参数,以允许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利用跨缆线的多个信道(1-N)的多个以太网链路(1-M)建立通信。在一个示例中,所利用的信道是被记录为期望缆线配置的那些信道。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多个策略来实时地管理(404)对由缆线内的多个信道(1-N)所支持的多个MAC(1-M)进行描述的缆线配置。
如上所提及的,方法(400)包括基于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两个节点(102-1、102-2、302)处的MAC(108、308)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401)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1、212-2、212-3、212-4)或波长(λ)利用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在一个示例中,管理系统(106、316)识别是否一个节点(102-1、102-2、302)连接到另一个节点(102-1、102-2、302)。如果一个节点(102-1、102-2、302)连接到另一个节点(102-1、102-2、302),则方法(400)识别出通信链路是可用的。可替代地,如果一个节点(102-1、102-2、302)未连接到另一个节点(102-1、102-2、302),则方法(400)识别出通信链路是不可用的。
此外,根据节点(102-1、102-2、302)的多信道端口(302),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可以用于通过多个信道建立以太网链路通信。例如,如果确定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节点(102-1、102-2、302)可以利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则方法(400)识别出用于节点的多个以太网链路能够利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即,双绞线(212)或波长(λ))。可替代地,如果确定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节点(102-1、102-2、302)的MAC(108、308)不能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即,双绞线(212)或波长(λ)),则方法(400)不将节点的以太网链路识别为能够利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即,双绞线(212)或波长(λ)),并且,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单个信道。
此外,管理系统(106、316)可以利用并且扩展用于在链路上将配置信息作为以太网链路启动序列的一部分从一个PHY(109、309)传递至其它PHY的、称为“自动协商”的IEEE802.3以太网标准功能。自动协商规定缆线(104、206、216、306)各端的PHY(109-1、109-2、309-1、309-2)交换它们的能力然后开始以它们的最高共同操作能力进行操作。针对本文描述的双绞线缆线以及特定光纤链路上的操作指定自动协商。
将该标准功能扩展为基于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节点的MAC(108、306)和PHY(109、309)不仅仅识别一个、而是识别利用缆线内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在一个示例中,利用在IEEE标准中定义的‘下一页’功能来扩展自动协商功能。下一页功能允许在已经交换基本的配置信息之后、但在链路进入包括交换被寻址的数据分组的操作之前,在链路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传递任意数据。存在两种类型的自动协商下一页编码。自动协商下一页编码的一种类型被称为“消息”页面,并且自动协商下一页编码的另一种类型被称为“未格式化”页面。下一页消息交换包括消息页面和多个未格式化页面的交换。消息页面通过其包含的消息代码来定义发生的下一页交换的类型。通过特定的下一页消息代码来确定随后的多个未格式化页面。
再次转向附图,图8是根据在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下一页消息(800)的图。在以太网中用作以太网MAC地址的48比特通用MAC地址包括两个部分。这些部分由IEEE 802-2001标准定义。前24比特对应于由IEEE指派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包括剩余的24比特的第二部分由被分配者进行本地管理。当设备被制造时,OUI与24比特的本地管理值组合,该本地管理值被登记为已使用,因此其永远不能被再次使用。以这种方式形成唯一的48比特MAC地址。能够看出,一旦使用特定OUI制作224(几乎1700万)个单元,被分配者必须返回IEEE并且请求新的OUI。
OUI下一页消息交换允许从远端设备传递OUI以及相关的用户定义的用户代码。在OUI下一页消息交换内的这些用户定义的用户代码的传递能够用于确定操作单个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能力、以及在启动时那些多个以太网链路中的哪一个应当操作。由于用户定义的用户代码与OUI有关,即,如果OUI对于接收设备是已知的,则所传递的用户定义的代码能够被解译。该机制不是多供应商方法。如果,例如另一个供应商的装备从特定供应商接收OUI标记的下一页消息,则即使其能够辨识OUI属于特定供应商,因为格式是通过该特定供应商定义的,所以也将不能够对其进行解码。
如在图8中所图示出的,OUI下一页消息包括被标识为“消息代码”的第一代码,随后是四个后续代码:第一至第四“用户代码”。每个代码的“报头”是五个比特(NP、Ack、MP、Ack2和T)。在图8内,“NP”指示这是否是将被传送的最后的下一页,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2.3.4.3标准所定义的。“Ack”指示设备已经成功地接收其链路伙伴的链路代码字,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2.1.2.4标准所定义的。“MP”意指“消息页面”并且将下一页消息页面与下一页未格式化页面相区分,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2.3.4.5标准所定义的。“Ack2”指示设备具有遵从该消息的能力,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2.3.4.6标准所定义的。“T”指示用于在下一页交换期间确保与链路伙伴的同步的触发比特,如IEEE802.3-1998分条款28.2.3.4.7标准所定义的。比特O23-0构成24比特组织唯一标识符,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C.6标准所定义的。比特U19-0是特定于所传送的OUI的20比特用户定义的用户代码值,如IEEE 802.3-2012分条款28C.6标准所定义的。
因而,五个比特(NP、Ack、MP、Ack2和T)的意义在IEEE 802.3标准中定义。如以上指出的,比特O23至O0构成24比特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因此,二十比特(U19-U1)保留用于提供与OUI相关联的用户定义的数据。
如在图8中所图示出的,OUI下一页消息(800)包括被标识为“消息代码”的第一代码(801),随后是四个为第一至第四“用户代码”的后续代码(802、803、804、805)。每个代码(801、802、803、804、805)的“报头”包括五个比特(NP、Ack、MP、Ack2和T),并且在如上所述的IEEE 802.3标准中定义它们的意义。
因为OUI下一页消息(800)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专有信息交换,所以可以保留OUI下一页消息(800)的一些有效负载比特来用于识别正在发生的专有交换的类型。图9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包括20比特的用户定义代码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UI)下一页消息的图。指定为HP OUI23-0的比特是由IEEE向惠普公司(HP)指派的24比特OUI。比特OP3-0包括HP定义的操作码(Op-Code)。比特D15-0包括特定于所传送的HP Op-Code的16比特用户定义代码值。因此,图9使用与图8中相同的比特标识来描绘20比特的用户定义信息的指派。四个最高有效位OP3至OP0是Op-Code,而剩余的16比特D15至D0提供特定于Op-Code的信息。以下的表格1和2描绘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Op-Code指派。
表格1:操作码指派的示例
数据比特 意义
D0 在对1上操作1Gb/s的以太网
D1 在对2上操作1Gb/s的以太网
D2 在对3上操作1Gb/s的以太网
D3 在对4上操作1Gb/s的以太网
D4至D15 保留供以后使用
表格2:用于HP Op-Code“0001”的Op-code特定数据示例
在该示例中,与可适用的惠普公司指派的24比特OUI相关联的值“0001”指示操作单个缆线(104、206、216、306)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能力。特定于比特D15至D1中的Op-Code的信息用于在启动时传达应当操作多个以太网链路中的哪一个。
实际的交换可以如下发生。当自动协商基本页面交换完成时,如果被支持的话,则可以开始下一页交换。假定接收节点支持该特征,OUI下一页交换可以开始,并且可以传递四个下一页。一旦确定OUI下一页交换已经发生,则检查所提供的OUI,如果OUI是已知的OUI,则检查Op-Code字段。如果Op-Code指示操作单个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能力,并且假定接收设备也能够以该模式操作,则检查Op-Code特定数据以确立哪些链路可以在启动时操作。在一个示例中,这基于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请求的链路的逻辑“OR”。
如上所提及的,方法(400)包括基于通信链路两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402)针对缆线配置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在一个示例中,基于通信链路两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确定缆线(104、206、216、306)的通信链路类型包括:确定通信链路类型是利用集中管理还是端口管理。
在一个示例中,集中管理通过向连接到缆线的节点发送指定消息和控制消息以传达期望的缆线配置而在子端口级对通信链路进行管理。这允许节点(102-1、102-2、302)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建立通信。按照给定示例,多信道端口(302)管理系统(316)指派多个可能的信道中的多个信道来协商参数以允许节点(102-1、102-2、302)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建立通信。
如上所提及的,方法(400)包括基于两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来协商(403)参数以允许节点(102-1、102-2、302)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建立通信。如以下将描述的,图1和3的管理系统(106、316)可以根据管理系统的多个策略重新协商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被协商或集中配置的参数包括链路速度参数。在该示例中,链路速度参数允许节点(102-1、102-2、302)经由缆线(104、206、216、306)以诸如10Mb/s、100Mb/s、1Gb/s、10Gb/s、40Gb/s、或者100Gb/s的链路速度与其他节点(102-1、102-2、302)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如果使用多个双绞线(212)或多个波长(λ)建立通信,则双绞线(212)或波长(λ)中的每一个的链路速度可以被协商为1Gb/s。
在另一个示例中,参数可以包括经由缆线(104、206、216、306)使用的信道的数量。例如,参数可以指定使用缆线(104、206、216、306)的一个信道。在另一个示例中,参数可以指定使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信道。例如,分别通过使用双绞线314-1、314-2、和314-4来创建信道一、信道二、和信道四。
如上所提及的,方法(400)包括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404)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多个波长(λ)。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缆线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包括:基于多个策略来使驱动缆线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或关闭。例如,策略可以指定使驱动双绞线(314-1)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关闭,同时驱动双绞线314-3和314-4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关于光纤缆线(图2A,216)内的多个波长(λ),类似的处理可以发生。在另一个示例中,策略可以指定驱动双绞线(212)或波长(λ)任何一个的所有可能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
在一个示例中,策略可以包括业务需求策略、具体时间策略、节电策略、当前参数策略、改变参数策略、或者其组合。现在将在以下描述策略。
业务需求策略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允许缆线(104、206、216、306)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驱动器开启和关闭。例如,如果业务需求较高,则业务需求策略允许缆线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被驱动。例如,铜双绞线缆线的所有四个双绞线(可能)可以被驱动以提供四个信道用于数据传递。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业务需求较低,则业务需求策略允许驱动铜双绞线缆线的双绞线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关闭。例如,驱动双绞线(314-1)的MAC和PHY被开启并且另一个双绞线不被驱动,因此相关联的MAC和PHY被关闭。结果,在维持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多个双绞线进行的通信可以更能量有效。
具体时间策略可以允许缆线(104、206、216、306)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在一天中的具体时间期间开启和关闭。例如,在夜晚期间,经由缆线建立通信的用户可能很少。结果,在夜晚期间,根据具体时间策略不驱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例如,驱动双绞线(314-2)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可以被开启。可替代地,在白天期间,许多用户经由缆线建立通信。结果,在白天期间,根据具体时间策略,驱动铜双绞线缆线(104、206、306)的双绞线(212)的多个MAC(108、308)和PHY(109、309)被开启。例如,所有四个双绞线可以被驱动。结果,根据具体时间策略,在维持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多个信道进行的通信可以更能量有效。
节电策略可以根据节电目标允许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被驱动或不被驱动。例如,如果节电策略指定总是节省电力,则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驱动两个双绞线中的最大值。可替代地,如果节电策略指定不总是节省电力,则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驱动所有双绞线。结果,根据节电策略,通过多个信道进行的通信可以更能量有效。
当前参数策略可以根据当前参数允许驱动缆线(104、206、216、308)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和关闭。例如,当前参数可以指定两个双绞线(212)将在当前时间段被驱动。在另一个示例中,当前参数可以指定所有双绞线(212)将在当前时间段被驱动。
改变参数策略可以根据改变参数允许驱动缆线(104、206、216、306)的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多个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和关闭。例如,改变参数可以指定在给定的未来时间段将利用两个双绞线。在另一个示例中,改变参数可以指定在给定的未来时间段将利用所有双绞线。结果,改变参数策略允许管理系统改变当前参数。
图5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用于管理缆线(104、206、216、306)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由图3的系统(300)执行方法(500)。在其他的示例中,可以由诸如像图1的系统(100)、图2的系统(200)、图2A的系统(250)、如下所述的图6的管理系统(600)、同样如下所述的图7的存储器资源(700)的在本文描述的其他系统、或者其组合来执行方法(500)。在一个示例中,方法(500)包括基于连接到缆线(104、206、216、306)的节点(102、302)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来识别(501)利用缆线的多个双绞线或波长的以太网链路。该方法进一步确定(502)缆线的长度来确定利用每个缆线允许节点建立通信的以太网链路类型。该方法(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缆线长度、缆线每端上的MAC和PHY的能力、和业务需要来确定(503)缆线内的以太网链路类型。该方法进一步基于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来协商(504)用于确定允许节点通过诸如例如缆线的双绞线或波长的信道建立通信的缆线配置的参数,并且基于多个策略实时地管理(505)由缆线内的双绞线或波长提供的多个信道。
如上所提及的,方法(500)包括确定(502)缆线的长度以确定利用多个信道允许节点建立通信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MAC的数量。因此,框502用于确定缆线的长度以确定为允许节点建立通信而分配的信道的类型和数量。在一个示例中,缆线的长度用于帮助确定铜双绞线缆线(206)中的四个信道的分配。如果缆线的长度大于特定长度,则可以以较慢的速度利用更多双绞线(212)来创建二至四个信道。按照给定示例,如果缆线(206)的长度小于特定长度,则可以对利用多个双绞线(212)的更高速单个信道进行利用来创建高速信道。
在另一个示例中,光缆(216)的长度可以影响波长分组的类型和被选择和/或被配置为创建信道的光发射器和接收机的类型。此外,光缆(216)的长度可以影响如何向多个MAC(108、308)分配那些信道。
在另一个示例中,根据缆线的长度,如果期望单个高速通信链路;则可以利用多个缆线。例如,单个高速通信链路可以利用五个缆线。在该示例中,五个缆线中的每一个的所有四个双绞线可以被链在一起来创建单个高速通信链路。
图6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316)的示例的图。管理系统(600)包括MAC(108、308)和PHY(109、309)能力识别引擎(602)、以太网链路类型确定引擎(604)、参数协商和配置确定引擎(606)、以及管理引擎(608)。在一个示例中,管理系统(600)还可以包括长度确定引擎(610)。在一个示例中,引擎(602、804、806、608、610)指的是执行指定的功能的硬件和程序指令的组合。在该示例中,引擎(602、604、606、608、61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程序指令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使处理器执行引擎的指定功能。在利用端口管理的另一个示例中,引擎(602、604、606、608、610)可以被实施为存储在数据贮存设备上的逻辑。在又一个示例中,状态机例如不包含诸如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处理器。在该示例中,也可以通过这些ASIC来实施在本文描述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功能。
MAC和PHY能力识别引擎(602)识别缆线(104、206、216、306)每端上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能力描述每个MAC(108、308)和PHY(109、309)能够如何、以及以什么速度利用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在一个示例中,MAC和PHY能力识别引擎(602)识别缆线每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是否能够利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在另一个示例中,MAC和PHY能力识别引擎(602)识别缆线(104、206、216、306)任一端的节点(102、302)能够利用多个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形成单个信道还是多个聚合信道。
以太网链路类型确定引擎(604)确定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通信链路类型,其可以存在于缆线的任一端或可以是集中式的。在一个示例中,以太网链路类型确定引擎(604)确定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具有集中管理还是具有端口管理。
参数协商和配置确定引擎(606)基于缆线两端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能力和策略协商允许节点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建立通信的参数。参数协商和配置确定引擎(606)进一步确定对协商的参数进行描述的期望的缆线配置。在一个示例中,参数协商和配置确定引擎(606)协商链路速度参数以及在以上描述的其他参数,并且构造包含这些参数的期望的缆线配置数据元素。
管理引擎(608)基于多个策略管理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在一个示例中,管理引擎(608)实时地管理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在另一个示例中,管理引擎(608)基于多个策略来管理使驱动缆线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MAC(108、308)和PHY(109、309)开启或关闭。如上所提及的,多个策略可以包括业务需求策略、具体时间策略、节电策略、当前参数策略、改变参数策略、其他策略或者其组合。
长度确定引擎(610)确定缆线(104、206、216、306)的长度以确定要分配以允许节点建立通信的多个信道的数量。在一个示例中,长度确定引擎(610)确定一个缆线的长度。在另一个示例中,长度确定引擎(610)确定多个缆线的长度。在一个示例中,长度确定引擎(610)确定光缆(216)的长度。在另一个示例中,长度确定引擎(610)确定缆线(206)的长度。
图7是根据本文描述的原理的一个示例的管理系统(106-1、106-2、106-3、316)的示例的图。在该示例中,管理系统(700)包括与存储器资源(704)进行通信的处理资源(702)。处理资源(702)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用于处理编程指令的其他资源。存储器资源(704)通常表示能够存储诸如由管理系统(700)使用的编程指令或数据结构之类的数据的任何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资源(704)中的所示出的编程指令包括以太网链路识别器(706)、中央管理器(708)、端口管理器(710)、参数协商器和配置创建器(712)、缆线长度确定器(714)、具体时间策略指定器(716)、电力策略节省器(718)、当前参数策略指定器(720)、参数策略改变器(722)、以及业务需求策略指定器(724)。
存储器资源(704)包括包含使任务由处理资源(702)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可以是有形的和/或物理的贮存介质。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可以是并非传输贮存介质的任何适当的贮存介质。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类型的非穷尽性列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只写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电可擦程序只读存储器、多类型的存储器、或者其组合。
以太网链路识别器(706)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基于连接到缆线的节点(102、302)识别利用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以太网链路的编程指令。中央管理器(708)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通过向连接到缆线两端的节点发送具有包含协商的参数的期望缆线配置数据的指定消息和控制消息来在子多端口(MAC)级对通信链路进行管理以允许节点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一个或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建立通信的编程指令。MAC管理器(710)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管理多个信道中的一个信道的指派以协商参数以允许节点通过缆线的一个或多个双绞线或波长建立通信的编程指令。
参数协商器和配置创建器(712)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基于所选择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协商参数并且创建配置以允许节点(102、302)通过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或(212)波长(λ)建立通信的编程指令。缆线长度确定器(714)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确定缆线的长度以确定要分配以允许节点建立通信的多个信道的数量的编程指令。
具体时间策略指定器(716)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根据具体时间策略指定时间以实时地管理缆线(104、206、216、306)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编程指令。电力策略节省器(718)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通过根据节电策略实时地管理驱动缆线的多个双绞线或波长的MAC(108、308)和PHY(109、309)来节省电力的编程指令。当前参数策略指定器(720)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根据当前参数策略指定当前参数以实时地管理驱动缆线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MAC(108、308)和PHY(109、309)的编程指令。
参数策略改变器(722)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实时地改变参数的编程指令。新的参数用于根据改变参数策略创建指定如何利用缆线(104、206、216、306)内的多个双绞线(212)或波长(λ)的新的期望缆线配置。业务需求策略指定器(724)表示当被执行时使处理资源(702)根据业务需求策略实时地管理缆线的多个双绞线或波长的编程指令。
此外,存储器资源(704)可以是安装数据包的一部分。响应于安装了安装数据包,可以从诸如便携式介质、服务器、远程网络位置、另一个位置,或者其组合的安装数据包的源下载存储器资源(704)的编程指令。与在本文描述的原理兼容的便携式存储器介质包括DVD、CD、闪速存储器、便携式盘、磁盘、光盘、其他形式的便携式存储器、或者其组合。在其他的示例中,已经安装了程序指令。在这里,存储器资源可以包括诸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驱动器等等的集成存储器。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资源(702)和存储器资源(702)位于诸如服务器或网络组件之类的同一物理组件内。存储器资源(704)可以是物理组件的主存储器、高速缓存、寄存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部分或者在物理组件的存储器分级体系中的别处。可替代地,存储器资源(704)可以通过网络与处理资源(702)进行通信。此外,在编程指令位于本地时,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从远程位置访问诸如库之类的数据结构。因而,可以在用户设备上、在服务器上、在服务器的聚集上、或者其组合上实施管理系统(700)。
图7的管理系统(700)可以是通用计算机的一部分。然而,在替换示例中,管理系统(700)是专用集成电路的一部分。
在本文参考根据在本文描述的原理的示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可用的程序代码来实施流程图图示和框图中的每个框以及流程图图示和框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向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产生机器的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提供计算机可用的程序代码,使得当计算机可用的程序代码经由例如诸如像节点一(102-1)和节点二(102-2)、管理系统(106、316)、TCOP(304)、多信道端口(302)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在本文描述的多个计算设备,或者其组合的处理器被执行时,实施在流程图和/或框图块中指定的功能或动作。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机可用的程序代码可以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内;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是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部分。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在本文与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相区分,后者不是物理的、有形的,或非暂时型介质。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是非暂时型计算机可读介质。
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用于管理缆线的多个信道的方法和系统。系统和方法包括:基于多个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和多个物理层实体(PHY)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识别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基于MAC和PHY的能力和策略确定针对缆线配置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基于所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所利用的信道协商多个参数以允许连接到缆线的多个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以太网链路建立通信,并且基于策略实时地管理对由缆线内的信道所支持的MAC进行描述的缆线配置。用于管理缆线的多个信道的这些方法和系统可以具有多个优点,包括通过缆线内的多个信道来提供通信,该多个信道更能量有效并且维持业务需求。
已经给出在前的描述以仅仅用于说明和描述所描述的原理的示例。本说明书并不意图是穷尽性的或者将这些原理限制到所公开的任何精确形式。根据以上教导,多个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Claims (19)

1.一种用于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包括:
基于多个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和多个物理层实体(PHY)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利用缆线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
基于所述MAC和所述PHY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针对所述缆线配置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
基于所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所利用的信道来协商多个参数以允许连接到所述缆线的多个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建立通信;并且
基于所述策略来管理对由所述缆线内的所述信道支持的所述MAC进行描述的缆线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管理缆线配置包括:基于所述策略开启或关闭所述缆线的多个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策略包括业务需求策略、具体时间策略、节电策略、当前参数策略、改变参数策略、或者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缆线的长度来确定利用每个缆线允许所述节点建立通信的所述以太网链路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以太网链路类型包括: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类型是集中管理还是端口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中管理通过向所述节点发送指定消息和控制消息来协商所述参数从而在子端口级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管理,
其中,协商所述参数包括:找出所述缆线的每端的参数集合的最佳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口管理指派一个信道来协商所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由独立于所述节点的集中管理设备执行,
其中,所述集中管理设备基于所识别的将利用的以太网链路、所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协商的参数来向两个节点发送配置数据以配置所述缆线的两端。
9.一种用于管理缆线的多个信道的系统,包括:
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和物理层实体(PHY)能力识别引擎,用于识别缆线的一端的节点内的多个MAC和多个PHY如何利用所述缆线的多个信道;
通信链路类型确定引擎,用于确定所述缆线的多个通信链路类型;
参数协商和配置确定引擎,用于基于所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协商用于确定允许所述节点通过所述缆线的信道建立通信的缆线配置的参数;以及
管理引擎,用于基于多个策略来管理所述缆线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引擎基于所述策略开启或关闭所述缆线的多个双绞线或所述缆线的光纤上的多个波长,其中,所述策略包括业务需求策略、具体时间策略、节电策略、当前参数策略、改变参数策略、或者其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类型确定引擎确定所述通信链路类型是集中管理还是端口管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集中管理通过向连接到所述缆线的各端的所述节点发送指定消息和控制消息来协商所述参数从而在子端口级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管理,
其中,协商所述参数包括:找出所述缆线的每端的参数集合的最佳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端口管理指派所述多个信道中的一个信道来协商所述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缆线的长度来确定利用每个缆线允许所述节点建立通信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的长度确定引擎。
15.一种用于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的方法,包括:
基于多个确定的以太网链路类型和多个利用的信道来协商多个参数以允许连接到缆线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多个以太网链路建立通信;以及
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传递包括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和多个下一页的OUI下一页消息;
在所述第二节点处,确定所述OUI是否是已知的OUI,
其中,如果所述OUI对于所述第二节点是已知的,那么:
确定所述OUI下一页消息的操作码是否指示操作所述缆线上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的能力;并且
基于所述操作码来确定在启动时操作多个以太网链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连接到所述缆线的相对端的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多个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和多个物理层实体(PHY)的多个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利用所述缆线的多个信道的以太网链路;基于所述MAC和PHY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针对所述缆线配置的以太网链路类型。
17.一种用于管理缆线的多个信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有形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所述有形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包括嵌入所述有形计算机可读贮存介质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
基于连接到缆线的多个介质访问控制器(MAC)、多个物理层实体(PHY)的能力和多个策略来识别利用所述缆线的多个信道的多个以太网链路;
基于所利用的信道来协商多个参数以允许多个节点的多信道端口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建立通信;以及
基于所述策略来管理对由所述缆线内的信道支持的MAC进行描述的缆线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产品,进一步包括包括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基于所述MAC和PHY的能力和策略来确定所述缆线的多个以太网链路类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产品,进一步包括包括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确定所述缆线的长度以确定利用每个以太网链路允许所述节点建立通信的多个MAC。
CN201480077711.7A 2014-01-29 2014-01-29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Active CN106165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4/013684 WO2015116071A1 (en) 2014-01-29 2014-01-29 Managing a number of ethernet lin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5346A true CN106165346A (zh) 2016-11-23
CN106165346B CN106165346B (zh) 2020-10-02

Family

ID=53757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711.7A Active CN106165346B (zh) 2014-01-29 2014-01-29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0848B2 (zh)
EP (1) EP3100416B1 (zh)
CN (1) CN106165346B (zh)
WO (1) WO20151160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3770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l Corporation Active link during lan interface reset
CN108023743B (zh) * 2016-10-31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的自协商方法和设备
US10809134B2 (en) 2017-05-24 2020-10-20 Cisco Technology, Inc. Thermal modeling for cables transmitting data and power
US11054457B2 (en) 2017-05-24 2021-07-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afety monitoring for cables transmitting data and power
US10541758B2 (en) 2017-09-18 2020-0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 delivery through an optical system
US11431420B2 (en) 2017-09-18 2022-08-30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 delivery through an optical system
US11093012B2 (en) 2018-03-02 2021-08-17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bined power, data, and cooling deliver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281513B1 (en) 2018-03-09 2019-05-07 Cisco Technology, Inc. Verification of cable application and reduced load cable removal in power ov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732688B2 (en) 2018-03-09 2020-08-04 Cisco Technology, Inc. Delivery of AC power with higher power PoE (power over ethernet) systems
US10631443B2 (en) 2018-03-12 2020-04-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plitting of combined delivery power, data, and coo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672537B2 (en) 2018-03-30 2020-06-02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ace module for combined delivery power, data, and cooling at a network device
US10958471B2 (en) 2018-04-05 2021-03-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wire fault and electrical imbalance for power over communications cabling
US10735105B2 (en) 2018-05-04 2020-08-04 Cisco Technology, Inc. High power and data deliver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safety and fault protection
US11038307B2 (en) 2018-05-25 2021-06-15 Cisco Technology, Inc. Cable power rating identification for power distribution over communications cabling
US10998685B2 (en) 2018-11-08 2021-05-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ingle pair ethernet connector system
US10763749B2 (en) 2018-11-14 2020-09-01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resonant converter power supply
US10812137B2 (en) 2019-01-22 2020-10-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witch for use with single pair ethernet on four-pair cabling
US10790997B2 (en) 2019-01-23 2020-09-29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ssion of pulse power and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061456B2 (en) 2019-01-23 2021-07-13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ssion of pulse power and data over a wire pair
US11362966B2 (en) * 2019-01-30 2022-06-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ethernet auto-negotiation over one cable
US10680836B1 (en) 2019-02-25 2020-06-09 Cisco Technology, Inc. Virtualized chassis with power-over-Ethernet for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US11456883B2 (en) 2019-03-13 2022-09-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le phase pulse power in 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849250B2 (en) 2019-03-14 2020-11-24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on of power, data, cooling, and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063630B2 (en) 2019-11-01 2021-07-13 Cisco Technology, Inc. Initi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pulse power in a network system
US11252811B2 (en) 2020-01-15 2022-02-15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 distribution from point-of-load with cooling
US11088547B1 (en) 2020-01-17 2021-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on and control of power for consumer power circuits
US11853138B2 (en) 2020-01-17 2023-1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Modular power controller
US11438183B2 (en) 2020-02-25 2022-09-06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 adapter for power supply unit
US11637497B2 (en) 2020-02-28 2023-04-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hase pulse power short reach distribution
US11307368B2 (en) 2020-04-07 2022-04-19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on of power and optics through cold plates for delivery to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US11320610B2 (en) 2020-04-07 2022-05-03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on of power and optics through cold plate for delivery to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WO2024076823A1 (en) * 2022-10-03 2024-04-11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of media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ver a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460A (zh) * 2006-06-09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以太网链路聚合逻辑端口报文丢失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100111081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Wael William Di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 Signaling Between A Higher Layer And A PHY To Manage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Devices And/Or Protocols
EP2688243A1 (en) * 2012-07-16 2014-0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50 Gb/s ethernet using serializer/deserializer la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4110B2 (en) 1997-07-31 2005-06-07 Francois Trans Channel equa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222852B1 (en) 1997-10-10 2001-04-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ual speed ethernet information (10BASE-T and 100BASE-TX) across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service interface
US7197052B1 (en) 2001-06-11 2007-03-27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 for interfacing MAC and physical layers of access networks
US8462817B2 (en) 2003-10-15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US9369231B2 (en) 2005-01-13 2016-06-14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s a function of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US8509799B2 (en) 2005-09-19 2013-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sion of QoS treatment based upon multiple requests
US8571070B2 (en) 2005-12-02 2013-10-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eed negotiation for twisted pair links in fibre channel sytems
US7835291B2 (en) 2006-10-17 2010-11-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isabled state and state signaling for link aggregation
US8817817B2 (en) * 2007-06-06 2014-08-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ethernet power savings on link aggregated groups
US20090097401A1 (en) 2007-10-12 2009-04-16 Wael William Di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able data rate thresholds for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US8461848B2 (en) 2008-12-10 2013-06-1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able diagnostics for Base-T systems
US8665895B2 (en) 2010-12-30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Advanced and dynamic physical layer device capabilities utilizing a link interruption signal
US8995298B2 (en) * 2012-05-23 2015-03-31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ir configuration over existing cabling infra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460A (zh) * 2006-06-09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以太网链路聚合逻辑端口报文丢失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100111081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Wael William Di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 Signaling Between A Higher Layer And A PHY To Manage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Devices And/Or Protocols
EP2688243A1 (en) * 2012-07-16 2014-0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50 Gb/s ethernet using serializer/deserializer la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6071A1 (en) 2015-08-06
US20160352535A1 (en) 2016-12-01
EP3100416A1 (en) 2016-12-07
EP3100416B1 (en) 2019-10-16
US10680848B2 (en) 2020-06-09
EP3100416A4 (en) 2017-11-08
CN106165346B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346A (zh) 管理多个以太网链路
US9742704B2 (en)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at a wall plate device
CN102714372B (zh) 数据中心网络配线系统
US635694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write performance in a fibre channel environment
EP1802051A2 (en) Local and remote switch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5071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ocia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with a communication sub-assembly house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assembly
CN1953458B (zh) 远程物理层设备自协商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106923A1 (en) Storage area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103401707B (zh) 链路聚合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4395799A (zh) 主动式光学模块的物理层管理
CN106484322A (zh) 一种挂载文件系统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563324B (zh) 用于多路连接器的标识符编码方案
CN107852426A (zh) 具有本地网络元件支持和非本地网络元件支持的物理层管理配置的有源光学模块
CN102265562A (zh)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节点、通信系统以及数据通信方法
CN110401558A (zh) 安全级多点通信网络设备、系统及安全级网络通信方法
CN106330468A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装置以及以太网供电方法
TW201238287A (en) Network interface test device
US20110107004A1 (en) Network Switch
CN106027397A (zh) 一种星型拓展的分布式测量设备网络通信方法
WO2010149065A1 (zh) 一种实现主从框级联保护及负荷分担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85791B (zh) 一种数据同步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718287A (zh) 数据交换系统及其建立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201601096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rt mapping
CN113597749A (zh) 用于基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供电设备功率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18259B (zh) 以太网路径创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