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2929A -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2929A
CN106162929A CN201510160622.5A CN201510160622A CN106162929A CN 106162929 A CN106162929 A CN 106162929A CN 201510160622 A CN201510160622 A CN 201510160622A CN 106162929 A CN106162929 A CN 106162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relay node
informatio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06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2929B (zh
Inventor
汪梦珍
陈琳
黄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606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2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6730 priority patent/WO20161618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2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2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远程U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Description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传统蜂窝网络的系统容量和覆盖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公共安全、社交网络、近距离数据共享、本地广告等应用场景使得人们对了解附近人或事物并与之通信(Proximity Services,邻近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网络在高数据速率以及邻近服务的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这种需求背景下,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新方向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技术应运而生。D2D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用户设备的电池功耗、提高数据速率,并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的鲁棒性,很好地满足上述高数据速率业务和邻近服务的要求。目前D2D技术又称之为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s,ProSe),单边链路(Sidelink,SL)。
D2D技术可以工作在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允许多个支持D2D功能的用户设备(即D2D用户设备,D2D User Equipment,D2D UE)在有网络基础设施或无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发现/直接通信。D2D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种:
1)UE1和UE2在蜂窝网络的覆盖下进行数据交互,用户面数据不经过网络基础设施,如图1的模式1;
2)在弱/无覆盖区域的UE中继传输,如图1中的模式2,允许信号质量较差的UE4通过附近有网络覆盖的UE3与网络进行通信,能帮助运营商扩展覆盖、提高容量;
3)在发生地震或紧急情况,蜂窝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允许设备间直接通信,如图1中的模式3,UE5,UE6和UE7间控制面和用户面都不经过网络基础设施而进行一跳或多跳的数据通信。
D2D技术通常包括D2D发现技术和D2D通信技术,其中,D2D发现技术是指用于判断/确定两个或多个D2D用户设备之间相互邻近(例如,在可进行D2D直接通信的范围之内)或者用于判断/确定第一用户设备邻近第二用户设备的技术。通常,D2D用户设备间可通过发送或接收发现信号/信息来发现对方;D2D通信技术是指D2D用户设备之间部分或全部通信数据可以不通过网络基础设施而直接进行通信的技术。
公共安全场景的通信要求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在当前通信资源短缺或者拥塞或者网络基础设施瘫痪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供服务。因此公共安全要求D2D通信不仅在有网络覆盖场景下工作,也要求在部分覆盖以及无网络覆盖场景下工作。对于图1中的模式2对应的UE-to-Network Relay场景,所述UE3可以和网络侧使用现有LTE方式通讯,同时还可以作为中继和覆盖外(out of coverage)的终端(图示中的UE4)使用D2D方式通讯,这些方式包括D2D发现(Discovery)和/或D2D通讯(communication)。如果覆盖外或是信号较差的终端UE4通过覆盖内的终端UE3将数据发送给基站,那么我们称呼UE4为远程用户(Remote UE),UE3为中继用户(RelayUE)。类似地,对于模式3对应的UE-to-UE Relay场景,UE6可在UE5和UE7之间转发数据包,则UE6可称之为中继用户,而UE5可称之为远程用户,UE7可称之为对端远程用户。
现有技术并没有对场景二中继传输模式下远程D2D用户设备与中继设备连接建立过程给出系统完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远程UE与中继UE如何进行连接建立及承载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包括:远程U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远程UE是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分配的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标识Prose 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其中,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以及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连接建立信息完成相应配置;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所述远程UE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远程UE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且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中继节点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中继节点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和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中继节点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其中,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所述中继节点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中继节点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位于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分配的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标识Prose 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其中,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和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连接建立信息完成相应配置;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和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获取模块,用于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其中,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实施例,在无网络覆盖的场景下,远程UE连接到中继UE,并且中继UE可以根据远程UE的服务质量要求建立连接,进而保证远程UE能够通过中继UE与网络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直通系统发现/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1提供的远程UE与中继节点连接建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1提供的远程UE与中继节点连接建立失败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2提供的远程UE与中继节点连接释放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例3提供的远程UE与中继节点连接建立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远程U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
步骤202、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部分覆盖或无网络覆盖或有网络覆盖且寻找中继转发数据的场景下,远程UE连接到中继UE,中继UE对远程UE进行授权认证和做接入控制,从而使得远程UE能够通过中继UE与网络保持连接。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301、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信息;
步骤302、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303、如果所述中继节点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部分覆盖或无网络覆盖或有网络覆盖且寻找中继转发数据的场景下,远程UE连接到中继UE,中继UE对远程UE进行授权认证和做接入控制,从而使得远程UE能够通过中继UE与网络保持连接。
下面对上述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对远程UE侧的方法流程进行说明:
所述远程UE是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具体的,对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的部分字段进行说明:
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Prose function分配的Prose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具体的,在远程UE有上述需求时,可以发送上述连接建立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高级别或者低级别,可以是为每个UE预先设置的优先级,也可以是将该UE的某一优先级的数值与该优先级对应的阈值比较后得到的结果,确定的高级别或低级别,例如,当该UE的某一优先级的数值大于或等于该优先级的阈值时,从而根据该信息确定该UE的优先级为高级别,否则,确定该UE的优先级为低级别。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具体的,如果连接建立和D2D承载建立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为了减少信息交互次数,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在实现连接建立过程中,同时完成D2D承载建立的协商,简化信息交互流程;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建立过程与D2D承载的建立过程也可以分开执行,即两个流程是相互独立的。
其中,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其中,UE-to-network指示信息用于为了区分与UE-to-UE的流量、纯粹的远程UE到中继UE的流量,为了后续中继EPS承载的控制。
其中,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具体的,为了保证D2D承载的传输能力能够更好的为远程UE提供服务,通过将上述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方便中继节点建立有利于远程UE传输数据的承载。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以及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配置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配置信息完成相应配置;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所述远程UE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具体的,远程UE可以通过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触发连接的释放操作,或者,由中继节点主动发起释放操作,远程UE接收中继节点的释放信息,保证资源的及时释放,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中,所述远程UE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其中信号变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判断,如测量结果小于给定门限,和或远程UE重选其他的中继节点。
下面对中继节点(即中继UE)进行说明: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得到判断结果,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且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中继节点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中继节点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具体的,通过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确定远程UE的合法性;判断本地是否有资源能够为远程UE提供服务,可以确定是否可以为远程UE提供服务,通过上述判断操作,可以保证连接的安全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具体的,其中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该标识在该中继节点内是唯一可辨识的,用于保证remote UE与relay UE通信时单播的唯一性。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和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具体的,通过告知远程UE本次连接建立请求拒绝的原因,方便远程UE确定是否再次发起请求,有效控制远程UE和中继节点的交互次数,减少资源的浪费。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Prose function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中继节点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其中,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所述中继节点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中继节点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具体的,中继节点通过上述条件来控制连接的释放,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给出远程D2D UE与中继D2D UE的连接建立,连接释放过程。以下通过实例1至实例3详细阐述。
实例1
在公共安全场景,Officer A,B使用具备D2D功能的公共安全UE1,UE2。Officer A,B都订阅了公共安全服务。在救援地点,UE1处于有网络覆盖状态,而UE2处于无网络覆盖状态。UE2想要与网络进行通信,寻找到UE1可作为中继节点或接收到UE1广播的可作为中继节点的广告,UE2尝试与UE1建立连接,通过中继节点UE1(UE-to-network Relay)为其转发数据与网络进行通信。
UE2发送中继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给中继节点UE1,如图4所示,中继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包含远程UE2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优先级等信息。其中,远程UE2的标识可以是Prose function分配的Prose UE ID和或远程UE2所属的D2D通信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远程可以是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目标UE,远程UE要与网络保持连接,或高优先级接入;优先级可以是远程UE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希望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希望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UE1接收UE2发送的中继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根据其中UE2的标识信息与Prose function交互完成对UE2的授权认证。如果UE2无法通过认证,则UE1发送连接建立拒绝消息给UE2,其中拒绝原因为认证未通过。如果UE2通过授权认证,UE1根据已与其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其自身收发能力,资源负荷状况,优先级等对UE2做接入控制。如果UE1允许UE2接入,则发送连接建立接收消息给UE2,否则,发送连接建立拒绝消息给UE1,可携带拒绝原因,如图5所示。其中,拒绝原因可以是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上限,没有可用资源,中继节点能力受限。可选的,连接建立拒绝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禁止定时器,要求远程UE2在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前不要给该中继节点UE1重复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此外,在UE1与Prosefunction交互过程中,UE1还可以从Prose function获得UE2的订阅信息,如承载级QoS参数,UE聚合最大比特速率等。
在连接建立过程中,除了完成对远程UE2的授权认证、接入控制外,还可包含安全密钥的配置。可以考虑在连接建立阶段动态配置安全密钥,如在连接建立交互消息中携带远程UE2与Prose function交互的NAS PDU,使得UE2可以获得空口密钥。相应地,中继UE1也可以在与Prose function交互的过程中获得与UE2进行空口传输对应的空口加解密的密钥。
实例2
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中继节点UE1会释放与远程UE2的连接:中继节点因电量低、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的信道状况变差等因素不再适合继续作为中继节点;中继节点收到高优先级的无覆盖UE的连接建立请求,而此时与该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无覆盖UE的数量达到上限或中继节点资源负荷较高,中继节点会释放与低优先级无覆盖UE的连接。此外,也可以由远程UE发起连接释放请求,中继节点收到连接释放请求后,释放与该远程UE的连接。如果远程UE测量到其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状况变差,或者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远程UE会主动发送连接释放请求给中继节点。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实例3
在公共安全场景,Officer A,B使用具备D2D功能的公共安全UE1,UE2。Officer A,B都订阅了公共安全服务。在救援地点,UE1处于有网络覆盖状态,而UE2处于无网络覆盖状态。UE2想要与网络进行通信,寻找到UE1可作为中继节点或接收到UE1广播的可作为中继节点的广告,UE2尝试与UE1建立连接并完成承载配置,通过中继节点UE1(UE-to-network Relay)为其转发数据与网络进行通信。
除了远程UE2与中继节点UE1的连接建立过程与它们之间的D2D数据承载配置过程独立进行的场景,也可以考虑将承载配置过程结合到连接建立过程中,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远程UE在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请求承载配置的相关QoS参数,中继节点收到该消息后首先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与接入控制,如果认证通过且允许接入,则进行接纳控制,中继节点先确定与网络是否需要建立EPS承载,若需要则发起EPS承载资源分配(bearer resource allocation)或承载资源修改(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过程,请求建立/修改EPS承载;若不需要或已完成EPS承载建立/修改,则进行D2D承载配置,在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承载配置建立信息发送给远程UE。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图8所示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801,用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
第一接收模块802,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位于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分配的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标识Prose 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其中,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以及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连接建立信息完成相应配置;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部分覆盖或无网络覆盖或有网络覆盖且寻找中继转发数据的场景下,远程UE连接到中继UE,中继UE对远程UE进行授权认证和做接入控制,从而使得远程UE能够通过中继UE与网络保持连接。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图9所示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902,用于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得到判断结果;
第三发送模块903,用于如果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901具体用于:
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和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901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以及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其中,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获取模块,用于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其中,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所述中继节点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中继节点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部分覆盖或无网络覆盖或有网络覆盖但不能直接进行D2D通信的场景下,远程UE连接到中继UE,中继UE对远程UE进行授权认证和做接入控制,从而使得远程UE能够通过中继UE与网络保持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0)

1.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U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
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是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分配的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标识Prose 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以及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连接建立信息完成相应配置;
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程UE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所述远程UE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16.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且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中继节点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中继节点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和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中继节点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所述中继节点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所述中继节点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中继节点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所述中继节点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26.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给中继节点;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无网络覆盖UE、小区边缘UE或有网络覆盖的且寻找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的UE。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远程UE的标识、连接建立原因和优先级。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的标识包括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分配的邻近服务的用户设备标识Prose UE ID和/或所述远程UE所属的设备直通D2D通信组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中的优先级包括远程UE的用户设备优先级、业务优先级、远程UE请求通信的通信组的优先级、或请求建立的D2D承载的优先级。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UE在如下任一条件下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
所述远程UE有数据要发送到网络;
所述远程UE请求接入网络。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和UE-to-network指示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2D承载为保证比特率GBR的承载时,所述D2D承载配置请求信息还包括上行/下行/单边保证比特率和/或上行/下行/单边最大比特率。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或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和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3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信息,则所述远程UE根据连接建立信息完成相应配置;如果所述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为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则所述远程UE寻找其它中继节点接入,或等待禁止定时器超时之后再次给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连接释放信息;或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信息给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如果所述远程UE测量到所述远程UE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状况变差,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或者,
如果所述远程UE不再需要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保持连接,则所述远程UE请求释放与中继节点的连接。
41.一种在设备直通系统中远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接受所述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则发送连接建立信息给所述远程UE;否则发送连接建立拒绝信息给所述远程UE。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远程UE是否授权认证通过;若授权认证通过,所述中继节点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
如果远程UE授权认证通过和中继节点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则接受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否则拒绝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如下任意信息,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口资源为所述远程UE提供服务,所述信息包括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所述中继节点的收发能力、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和所述远程UE的优先级。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建立信息包括中继节点为远程UE分配的UE标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配置信息、物理层配置信息和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建立拒绝信息包括拒绝原因和/或禁止定时信息,其中所述禁止定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远程UE在预先设置的禁止时间超时之前不能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D2D承载增加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字段的任意组合:D2D承载标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配置信息、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配置、远程UE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绝原因是以下任意之一:所述远程UE的授权认证未通过、已接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没有可用资源和所述中继节点能力受限。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连接建立请求信息中的远程UE的标识,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完成对远程UE的授权认证;
获取模块,用于从邻近服务功能实体获取远程UE的订阅信息,其中所述远程UE的订阅信息包括所述远程UE的初始承载级服务质量QoS参数和/或下行业务流模板TFT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承载级QoS参数包括如下信息的任意组合:服务质量等级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UE-AMBR和接入点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PN-AMBR。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或者,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UE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如下条件下发送连接释放信息给所述远程UE,包括:
如果所述中继节点不再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工作,则释放所有与远程UE的连接;
如果中继节点测量到其与远程UE之间信道状况变差,释放与远程UE的连接;
在收到优先级为高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建立请求时,如果与所述中继节点已建立连接的远程UE的数量达到预先设置的数量上限或所述中继节点的资源负荷超载,则释放可抢占的优先级为低级别的远程UE的连接。
CN201510160622.5A 2015-04-07 2015-04-07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162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622.5A CN106162929B (zh) 2015-04-07 2015-04-07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76730 WO2016161886A1 (zh) 2015-04-07 2016-03-18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0622.5A CN106162929B (zh) 2015-04-07 2015-04-07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929A true CN106162929A (zh) 2016-11-23
CN106162929B CN106162929B (zh) 2021-08-06

Family

ID=5707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0622.5A Active CN106162929B (zh) 2015-04-07 2015-04-07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2929B (zh)
WO (1) WO2016161886A1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0241A (zh) * 2017-10-18 2018-05-01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多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95924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19528A (zh) * 2019-02-27 2019-05-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网通讯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9097A (zh) * 2017-01-09 2019-08-23 Idac控股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CN11035188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20015572A1 (zh) * 2018-07-20 2020-0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20191741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36334A (zh) * 2019-08-21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现节点的方法、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42317A1 (en) * 2019-09-05 2021-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preemption for full-duplex
CN112752239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1164687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的中继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396611A (zh) * 2021-05-07 2021-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失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226930A1 (en) * 2020-05-14 2021-1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Qos control method for ue to access network through relay
WO2022022736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32672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WO2022033558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650537A (zh) * 2020-12-17 2022-06-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授信中继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731576A (zh) * 2019-11-28 2022-07-08 苹果公司 用于空闲或非活动用户装备的链路选择
WO202220547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连接建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616A (zh) * 2021-05-10 2022-11-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中继ue、远端ue及其接入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0963A2 (en) * 2022-08-05 2024-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home network routing information of remote user equipment (ue) following authentication failure during establishment of ue-to- network (u2n) relay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0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与网络节点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US20130272182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Honggang Li D2d connection recovery schemes
CN103906266A (zh) * 2012-12-31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系统
US20150010010A1 (en) * 2012-02-22 2015-01-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ocal IP service
CN104469961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8765A (en) * 2012-01-27 2013-07-31 Renesas Mobile Corp Discovery signall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17371B (zh) * 2012-06-18 2017-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76140B (zh) * 2013-09-05 2017-04-12 北京邮电大学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0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与网络节点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US20150010010A1 (en) * 2012-02-22 2015-01-0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ocal IP service
US20130272182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Honggang Li D2d connection recovery schemes
CN103906266A (zh) * 2012-12-31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4469961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Study on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to support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ProSe) (Release 12)"", 《3GPP TR 23.703 V1.0.0》 *
ZTE: ""Considerations on the UE-to-Network Relays"", 《3GPP TSG RAN WG2 #89BIS R2-151169》 *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097A (zh) * 2017-01-09 2019-08-23 Idac控股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US11665730B2 (en) 2017-01-09 2023-05-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la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69097B (zh) * 2017-01-09 2022-07-15 Idac控股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641570B2 (en) 2017-03-23 2023-05-02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29073B2 (en) 2017-04-28 2022-0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Network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WO2018195924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74485B (zh) * 2017-04-28 2024-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74485A (zh) * 2017-04-28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075662A1 (zh) * 2017-10-18 2019-04-25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多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80241A (zh) * 2017-10-18 2018-05-01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多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8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20015572A1 (zh) * 2018-07-20 2020-0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819528A (zh) * 2019-02-27 2019-05-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网通讯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75397B2 (en) 2019-03-28 2022-06-28 Guangdong Oppo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825336B2 (en) 2019-03-28 2023-11-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191741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36334B (zh) * 2019-08-21 2023-03-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现节点的方法、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36334A (zh) * 2019-08-21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现节点的方法、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42317A1 (en) * 2019-09-05 2021-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preemption for full-duplex
CN112752239B (zh) * 2019-10-29 2022-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2752239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731576A (zh) * 2019-11-28 2022-07-08 苹果公司 用于空闲或非活动用户装备的链路选择
WO2021164687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的中继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226930A1 (en) * 2020-05-14 2021-1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Qos control method for ue to access network through relay
CN114071647A (zh) * 2020-07-31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22736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33558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32672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14650537A (zh) * 2020-12-17 2022-06-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授信中继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05477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连接建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6611B (zh) * 2021-05-07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失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96611A (zh) * 2021-05-07 2021-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失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4616A (zh) * 2021-05-10 2022-11-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中继ue、远端ue及其接入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929B (zh) 2021-08-06
WO2016161886A1 (zh)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2929B (zh)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162930B (zh)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承载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EP4106410A1 (en)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EP3689061B1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34661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ified attach procedure and mobility and paging support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81189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9297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28694A1 (zh)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EP36092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 using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9710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d2d動作のための資源を使用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40931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开始设备对设备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JP619896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d2d動作のための指示子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3188742B (zh)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EP2879457B1 (en) Resource negoti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2d communication
WO2016161745A1 (zh)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6161867A1 (zh) 终端直通中继节点的确定、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6134281B (zh) 用于执行邻近服务的方法及用户装置
EP3089534A1 (en)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node
WO2016161747A1 (zh)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9512990A (ja) 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中継サービスに基づく通信を提供する装置
CN105578382B (zh)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3095000A1 (ko) 근접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네트워크-개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3414942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US1073612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WO2016026454A1 (zh) 一种设备对设备信息通知的方法、用户终端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