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6140B -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6140B
CN103476140B CN201310399058.3A CN201310399058A CN103476140B CN 103476140 B CN103476140 B CN 103476140B CN 201310399058 A CN201310399058 A CN 201310399058A CN 103476140 B CN103476140 B CN 103476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mobile terminal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90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6140A (zh
Inventor
王晓湘
杜明君
王冬宇
王玉龙
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3103990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6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6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6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蜂窝系统中终端直通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基于多播传输中发送速率受限于最差用户的信道质量,且最差用户通常分布在小区边缘的规律,将一跳传输分为信道质量较好的两跳传输,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大的吞吐量。本发明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比较第二跳时固定中继多播和移动终端D2D多播的两种协作方式的效用值大小,选择最优化的传输策略,提升了蜂窝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用值。本发明有效结合两种协作中继多播的优点,合理选择中继方式,提升多播业务的传输速率和对边缘用户的覆盖率,优化了蜂窝系统的整体效用,能够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且操作步骤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技术上容易实现,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多播效用最大化的模式选择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蜂窝系统中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两种模式选择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视、视频/电话会议等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蜂窝系统的容量、覆盖及其服务灵活性的性能参数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蜂窝通信系统是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覆盖的局限性,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是一种具有超过IMT-2000能力的新移动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广泛的电信业务:由移动和固定网络支持的日益增加的基于包传输的先进的移动业务。该系统还支持从低到高的移动性的应用和很宽范围的数据速率,满足多种用户环境下用户和业务的需求。此外,该系统具有在广泛服务和平台下提供显著提升QoS的高质量多媒体应用的能力。但是,该系统仍然存在覆盖和容量等多方面的问题。
中继技术已被广泛确认为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实现高带宽信道传输。尽管中继技术能提高小区覆盖性能,增强小区边缘用户体验。然而,由于基站与中继站都不具有移动性,其网络结构和业务支持的灵活性仍然不够丰富,系统覆盖与小区边缘用户的容量仍然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在这样背景下,利用移动终端作为中继节点的技术以其部署方便、造价低廉等优势,在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D2D技术,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地理位置较近的终端不需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转发而直接通过两者直传链路传输数据的方式。其传输特点的优势是:D2D可以复用蜂窝系统的资源,从而实现较高的频谱利用率;D2D可以通过控制功率等方式,将其对蜂窝用户的干扰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因D2D采用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低的功耗、较高的数据速传输率和较低的时延;由于用户终端分布广泛且数量庞大,可以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但是,移动终端也存在其移动性强、供电和处理能力弱等若干固有的缺陷。
总之,上述中继站和D2D的两种中继方式对于扩展小区覆盖范围,提升边缘用户服务体验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多播业务的传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传统多播业务是采用同一频率向移动终端同时发送相同的信号,因此信号强度和发送速率受限于接收到的信号最差的用户信道质量。一般情况下,这些接收到的信号最差的用户通常都位于距离基站较远的小区边缘。为了克服这个缺点,Chengjin Wang提出:通过小区中的固定中继转发来减小单跳组播服务半径提高数据速率的技术;再应用分层编码技术。因基站的多播主要保证所有用户得到基本服务,而通过中继转发能够使得高信道质量的用户获得较好的增强型数据。BinZhou等提出:利用D2D技术进行第二阶段的转发,用于解决系统吞吐量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述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具体场景下各有优势:
模式一采用固定中继,其发送功率相比于移动终端具有更大阈值,覆盖范围较广;但其占用系统的空闲频谱资源。因此其更适用于在未成功接收用户分布范围较广且分散的情形。
模式二采用移动终端作为中继,通过D2D直通方式进行转发,因而可以复用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但其覆盖范围有限。因此更适用于未成功接收用户分布集中、且与成功接收用户间距离较近的情形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窝系统中终端直通D2D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两种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混合协作的多播策略,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形和网络负载状况而选择不同的中继传输模式,以实现系统最优化的整体效用。本发明关注的是如何以效率最优的方式,即用最少的时间、频率资源和功率实现第二阶段的多播。本发明方法的操作步骤简单,计算难度低,技术上容易实现,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具有很好的实用化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系统中终端直通D2D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模式选择方法,是基于网络负载的两种中继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各个操作步骤:
(1)基站执行第一跳多播传输:基站根据多播业务的传输速率要求执行第一跳多播,使得多播请求中的部分移动终端成功接收数据,而另一部分移动终端因为与基站的距离较远或处于无线信道的深衰落中未能成功接收数据;
(2)基站分别判断移动终端与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的可行性:基站根据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基站的第一跳多播传输的广播半径R,以及以扇区为单位,假设与基站距离最远处的多播请求移动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为R'时,计算(R'-R)之差值是否位于D2D通信范围的距离之内;若是,则认为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可行;若否,则认为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以及根据其扇区内是否存在固定中继,判断该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协作多播的可行性,并分别使用初始值为0的模式变量Imode记录判断结果: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可行时,记为Imode=1;
若移动终端协作多播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不可行时,记为Imode=2;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和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两者都不可行时,记为Imode=3;
再判断结果Imode≠0是否成立,若是,则跳转执行步骤(5);若否,即Imode=0,则表示能够同时选择执行移动终端协作方式或者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则执行后续步骤(3);
(3)移动终端向基站上传信息:基站先选取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备选簇头,并表示为:包含K个元素的集合M={1,2...K};而将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簇成员,并表示为:包含L个元素的集合N={1,2...L};然后,所有备选簇头都向基站上传其传输性能参数矩阵F,该矩阵F中的每个元素fij数值分别表示第i个备选簇头Mi与第j个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之间能否建立连接:若fij=1,表示能够建立连接;若fij=0,表示不能建立连接;式中,自然数i和j分别为备选簇头和簇成员的序号,其最大数分别为K和L;
(4)基站根据矩阵F选择最大连接度算法,对移动终端协作多播方案执行分簇操作;
(5)基站根据步骤(2)的判断结果,选择决策其第二跳多播传输方式:
若Imode=1,则选用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2,则选用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3,则基站进行数据重传;
若Imode=0,则基站分别计算固定中继和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传输的效用值,再对该两种传输方式的效用值进行比较,选取效用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
本发明两种多播中继协作模式的选择方法是通过比较固定终端协作多播和移动终端协作多播的两种传输模式的效用值大小,选择最优化的传输策略;其计算复杂度低,实现简便,易于推广。本发明方法创新优点如下:
本发明方法结合了固定中继协作多播与移动中继协作多播的两者优点:两种多播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实际网络状态和终端分布情形。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覆盖范围较广,但占用系统的空闲频谱资源,因此更适用于在未成功接收用户分布范围较广、且分散的场合。移动中继协作多播由于采用终端作为中继节点,通过D2D直通方式进行转发,可复用蜂窝用户的频谱资源,但其覆盖范围有限,因此更适用于未成功接收用户分布集中、且与成功接收用户间距离较近的场合。本发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协作多播的模式,提升了蜂窝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用值。
总之,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中继方式,提升了多播业务的传输速率和对边缘用户的覆盖率,优化了蜂窝系统的整体效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D2D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两种模式选择方法的应用场景—蜂窝网络架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D2D与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选择方法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一多播模式与本发明混合多播模式的效用值随空闲带宽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一多播模式与本发明混合多播模式的效用值随D2D用户数量比例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介绍本发明移动中继、即D2D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两种模式选择方法的应用场景是:由基站、固定中继和位于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内的多个移动终端所组成的小区无线蜂窝网络。当基站执行多播业务时,在某个时段,部分被服务的移动终端因其处于无线信道的深衰落中,没有成功接收数据。此时能够选择使用固定中继协作或成功接收数据的移动终端协作方式执行第二跳传输,即将一跳传输分为信道质量较好的两跳传输:第一跳传输由基站完成,第二跳则通过比较两种中继协作方式(一种通过蜂窝小区内的固定中继节点进行协作多播,另一种通过已经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以D2D方式协作多播)的性能,选取每一区域内最优的传输方式。若使用终端协作方式,则利用D2D技术从第一阶段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中,寻找适宜的移动终端作为簇头中继,再根据最大连接度算法将数据转发给第一阶段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即簇成员;且该簇头中继和簇成员两者之间以D2D方式通信,并保证该两者之间的链路质量良好。若使用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则固定中继在第二阶段对未成功接收的用户进行组播。
参见图2,介绍本发明方法的下述五个操作步骤:
步骤1,基站执行第一跳多播传输:基站根据多播业务的传输速率要求执行第一跳多播,使得多播请求中的部分移动终端成功接收数据,而另一部分移动终端因为与基站的距离较远或处于无线信道的深衰落中未能成功接收数据。
步骤2,基站分别判断移动终端与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的可行性:基站根据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以及位于小区最边缘的移动终端与基站至今的距离R'与基站的广播半径R的两者距离之差(R'-R)是否在D2D通信范围内,分别判断移动终端执行第二跳协作多播的可行性,以及根据其扇区内是否存在固定中继,判断该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协作多播的可行性,并分别使用初始值为0的模式变量Imode记录判断结果: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可行时,记为Imode=1;
若移动终端协作多播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不可行时,记为Imode=2;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和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两者都不可行时,记为Imode=3;
再判断结果Imode≠0是否成立,若是,则跳转执行步骤5;若否,即Imode=0,则表示能够同时选择执行移动终端协作方式或者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则执行后续步骤3。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基站获知其第一跳多播传输的广播半径R。
(22)以扇区为单位,假设与基站距离最远处的多播请求移动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为R'时,计算(R'-R)之差值是否位于D2D通信范围的距离之内;若是,则认为终端协作方式可行;若否,则认为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
(23)以扇区为单位,判断每个扇区是否设有固定中继,若是,则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可行;若否,则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不可行。
(23)根据上述两个步骤的判断结果,分别给每个扇区赋予相应的协作传输模式变量Imode
步骤3,移动终端向基站上传信息:基站先选取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备选簇头中继,并表示为:包含K个元素的集合M={1,2...K};而将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簇成员,并表示为:包含L个元素的集合N={1,2...L};然后,所有备选簇头中继都向基站上传其传输性能参数矩阵F,该矩阵F中的每个元素fij数值分别表示第i个备选簇头中继Mi与第j个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之间能否建立连接:若fij=1,表示能够建立连接;若fij=0,表示不能建立连接;式中,自然数i和j分别为备选簇头中继和簇成员的序号,其最大数分别为K和L。
该步骤中,传输性能参数矩阵中的每个元素fij、即第i个备选簇头Mi与第j个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之间的可达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先根据多播业务速率要求和香农公式,确定D2D接收端的最低信噪比门限值β:式中,Pc是小区中蜂窝用户的发射功率,Pij是备选簇头中继Mi向其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的发射功率,Lcj和hcj分别为蜂窝用户到数据接收终端Nj的大尺度路损和小尺度信道响应,Lij、hij分别为备选簇头中继Mi与其簇成员Nj之间传输链路的路损和信道响应,α为路损因子,σ2是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功率。
(32)为简化分析,将蜂窝用户对D2D用户的干扰均视为相同数值,再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一个干扰余量门限常数κ,以使D2D用户的发送功率Pij必须满足不等式:的要求;式中,为保证D2D链路传输性能的备选簇头中继Mi向其簇成员Nj发送数据的发射功率最小值;α为路损因子,β为D2D接收端的最低信噪比门限值。
(33)判断该发射功率最小值是否大于移动终端所能达到的最大发射功率,即不等式是否成立;若是,则认为备选簇头中继Mi与其簇成员Nj之间无法建立传输链路,故设置fij=0;若否,即则设置fij=1。
步骤4,基站根据网络的负载状况矩阵F选择最大连接度算法,对移动终端协作多播方案执行分簇操作。该步骤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41)初始化设置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内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全部簇成员构成集合NA:NA={1,2...L},式中,自然数L为该小区内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全部簇成员数值,即簇成员总个数。
(42)选取能够构成簇成员、即可达接收终端的数量最多的备选簇头Mi作为簇头中继Mi',式中,簇头中继Mi'的下标是其序号,自然数L'是该小区内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所构成的集合NA中的元素个数;
再根据公式fi'j=1是否成立,为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的每个元素、即簇成员j分别决策判断其所归属的簇头中继:若该公式成立,则执行后续步骤(43);若该公式不成立,则跳转执行步骤(44)。
(43)从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删除该簇成员j,使得该簇成员Nj成为簇头中继Mi'中的成员,再将该该簇头中继成员Nj与其他备选簇头之间的参数都置为0,即设置fij=0,式中,自然数i是备选簇头序号;
(44)判断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已经完成了分簇操作,若是,则结束为每个簇成员j选择其归属的簇头中继Mi'的分簇操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2)。
步骤5,基站根据步骤2的判断结果,选择决策其第二跳多播传输方式:
若Imode=1,则选用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2,则选用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3,则基站进行数据重传;
若Imode=0,则基站分别计算固定中继和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传输的效用值,再对该两种传输方式的效用值进行比较,选取效用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
该步骤中,当Imode=0时,基站选取效用值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需要执行下述操作内容:
(51)因固定中继传输的效用值U1=λR1+γP1+ηB1,式中,R1为固定中继多播时所有用户的速率总和,其数值是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数量L和中继多播的传输速率r的乘积:R1=L·r;P1是根据固定中继与最差用户之间的信道质量计算的发送功率;B1是固定中继进行多播所需要的带宽,正常数λ为单位速率的效用值,负常数γ和η分别为单位功率的效用值和单位带宽的效用值,且η随系统中剩余空闲带宽W的增加而增加:c1,c2均为大于0的数,c1为单位带宽效用值η的线性调节系数,c2为剩余空闲带宽W影响带宽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52)因移动中继传输的效用值U2=λR2+γP2+μB2+εI,在复用蜂窝上行链路资源时,R2为终端多播的吞吐量,且式中,D为D2D簇的数目,R'i和Gi分别为序号为i的簇的簇头中继发送速率和第i簇的簇成员数目;P2是所有被选作簇头中继的移动终端发送功率之和;B2是D2D传输所需要的带宽;I是复用蜂窝资源时对基站产生的干扰功率;正常数λ为单位速率的效用值,负常数γ为和μ分别为单位功率的效用值和单位带宽的效用值,且μ随系统可复用的蜂窝资源WD2D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资源复用会对基站产生干扰,进而影响蜂窝用户的接收信噪比,因此负数ε为单位干扰的效用值,且ε也随系统中存在的D2D通信模式的用户数QD2D占系统可容纳的D2D通信模式用户数Q0比例的增加而减少。
该步骤中,单位带宽效用值μ的量化计算公式为:其中,c3和c4均为大于0的数,c3为μ的线性调节系数,c4为系统可复用的蜂窝资源WD2D影响带宽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单位干扰效用值ε的量化计算公式为:其中,c5和c6均为大于0的数,c5为ε的线性调节系数,c6为系统中存在的D2D通信模式的用户比例影响干扰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53)对上述两个步骤(51)和(52)分别计算出的固定中继传输效用值与移动中继传输效用值进行比较,选取效用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
本发明已经进行了多次仿真实施试验,下面具体介绍实施例及其性能分析:
仿真实施例是模拟图1所示的无线蜂窝网多播场景。在存在固定中继的单个小区中,每个扇区的固定中继均位于该扇区的角平分线上。根据基于距离的中继选择方式,将小区分割为两大区域:内区域和外区域。固定中继选择采用SDR方式,内区域的移动终端都选择连接基站,称为基站用户。外区域则进一步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小区域,每个固定中继服务其所在的一个小区域。将数量为N的多播请求终端随机布撒于一个扇区内。
假设基站有某个多播业务数据要发送给移动终端,实施例的仿真参数预设如下表所示:
参见图3,介绍单一多播模式与本发明混合多播模式的效用值随空闲带宽变化的关系示意图。由图3可知,本发明混合协作多播模式与单独使用移动终端协作多播或单独使用中继协作多播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效用值。这是因为在模式选择时,总是选择效用值最高的协作多播模式。
参见图4,介绍单一多播模式和本发明混合多播模式的效用值随当前D2D用户数目/可容纳的D2D用户总数变化的关系示意关系图。由图4可知,当D2D用户数目比例接近阈值时,移动终端中继模式的效用值下降,此时采用固定中继模式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用。
总之,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试验是成功的,实现了发明目的。

Claims (6)

1.一种蜂窝系统中终端直通D2D协作多播与固定中继协作多播的两种模式选择方法,是基于网络负载的两种中继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各个操作步骤:
(1)基站执行第一跳多播传输:基站根据多播业务的传输速率要求执行第一跳多播,使得多播请求中的部分移动终端成功接收数据,而另一部分移动终端因为与基站的距离较远或处于无线信道的深衰落中未能成功接收数据;
(2)基站分别判断移动终端与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的可行性:基站根据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基站的第一跳多播传输的广播半径R,以及以扇区为单位,假设与基站距离最远处的多播请求移动终端与基站的距离为R'时,计算(R'-R)之差值是否位于D2D通信范围的距离之内;若是,则认为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可行;若否,则认为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以及根据其扇区内是否存在固定中继,判断该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协作多播的可行性,并分别使用初始值为0的模式变量Imode记录判断结果: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不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可行时,记为Imode=1;
若移动终端协作多播可行、但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不可行时,记为Imode=2;
若移动终端协作方式和固定中继协作方式两者都不可行时,记为Imode=3;
再判断结果Imode≠0是否成立,若是,则跳转执行步骤(5);若否,即Imode=0,则表示能够同时选择执行移动终端协作方式或者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则执行后续步骤(3);
(3)移动终端向基站上传信息:基站先选取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备选簇头,并表示为:包含K个元素的集合M={1,2...K};而将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作为簇成员,并表示为:包含L个元素的集合N={1,2...L};然后,所有备选簇头都向基站上传其传输性能参数矩阵F,该矩阵F中的每个元素fij数值分别表示第i个备选簇头Mi与第j个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之间能否建立连接:若fij=1,表示能够建立连接;若fij=0,表示不能建立连接;式中,自然数i和j分别为备选簇头和簇成员的序号,其最大数分别为K和L;
(4)基站根据矩阵F选择最大连接度算法,对移动终端协作多播方案 执行分簇操作;
(5)基站根据步骤(2)的判断结果,选择决策其第二跳多播传输方式:
若Imode=1,则选用固定中继执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2,则选用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多播;
若Imode=3,则基站进行数据重传;
若Imode=0,则基站分别计算固定中继和移动终端进行第二跳传输的效用值,再对该两种传输方式的效用值进行比较,选取效用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应用场景是:由基站、固定中继和位于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内的多个移动终端所组成的小区无线蜂窝网络;当基站执行多播业务时,在某个时段,部分被服务的移动终端因其处于无线信道的深衰落中,没有成功接收数据;此时能够选择使用固定中继协作或成功接收数据的移动终端协作方式执行第二跳传输;若使用终端协作方式,则利用D2D技术从第一阶段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中,寻找适宜的移动终端作为簇头中继,再根据最大连接度算法将数据转发给第一阶段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即簇成员;且该簇头中继和簇成员两者之间以D2D方式通信,并保证该两者之间的链路质量良好;若使用固定中继协作方式,则固定中继在第二阶段对未成功接收的用户进行组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传输性能参数矩阵中的每个元素fij、即第i个备选簇头Mi与第j个簇成员、即移动终端Nj之间的可达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先根据多播业务速率要求和香农公式,确定D2D接收端的最低信噪比门限值β:式中,Pc是小区中蜂窝用户的发射功率,Pij是备选簇头、即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Mi向其簇成员、即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Nj的发射功率,Lcj和hcj分别为蜂窝用户到数据接收终端Nj的大尺度路损和小尺度信道响应,Lij、hij分别为备选簇头Mi与其簇成员Nj之间传输链路的路损和信道响应,α为路损因子,σ2是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功率;
(32)为简化分析,将蜂窝用户对D2D用户的干扰均视为相同数值, 再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一个干扰余量门限常数κ,以使D2D用户的发送功率Pij必须满足不等式:的要求;式中,为保证D2D链路传输性能的备选簇头Mi向其簇成员Nj发送数据的发射功率最小值;α为路损因子,β为D2D接收端的最低信噪比门限值;
(33)判断该发射功率最小值是否大于移动终端所能达到的最大发射功率,即不等式是否成立;若是,则认为备选簇头Mi与其簇成员Nj之间无法建立传输链路,故设置fij=0;若否,即则设置fij=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基站对移动终端协作多播方案进行的分簇操作包括下列内容:
(41)初始化设置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内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全部簇成员构成集合NA:NA={1,2...L},式中,自然数L为该小区内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全部簇成员数值,即簇成员总个数;
(42)选取能够构成簇成员、即可达接收终端的数量最多的备选簇头Mi作为簇头中继Mi',式中,簇头中继Mi'的下标是其序号,自然数L'是该小区内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所构成的集合NA中的元素个数;
再根据公式fi'j=1是否成立,为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的每个元素、即簇成员j分别决策判断其所归属的簇头中继:若该公式成立,则执行后续步骤(43);若该公式不成立,则跳转执行步骤(44);
(43)从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删除该簇成员j,使得该簇成员Nj成为簇头中继Mi'中的成员,再将该簇头中继成员Nj与其他备选簇头之间的参数都置为0,即设置fij=0,式中,自然数i是备选簇头序号;
(44)判断当前未完成中继选择过程的簇成员集合NA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已经完成了分簇操作,若是,则结束为每个簇成员j选择其归属的簇头中继Mi'的分簇操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Imode=0时,基站选取效用值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需要执行下述操作内容:
(51)因固定中继传输的效用值U1=λR1+γP1+ηB1,式中,R1为固定中继多播 时所有用户的速率总和,其数值是未成功接收的移动终端的数量L和中继多播的传输速率r的乘积:R1=L·r;P1是根据固定中继与最差用户之间的信道质量计算的发送功率;B1是固定中继进行多播所需要的带宽,正常数λ为单位速率的效用值,负常数γ和η分别为单位功率的效用值和单位带宽的效用值,且η随系统中剩余空闲带宽W的增加而增加:c1,c2均为大于0的数,c1为单位带宽效用值η的线性调节系数,c2为剩余空闲带宽W影响带宽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52)因移动中继传输的效用值U2=λR2+γP2+μB2+εI,在复用蜂窝上行链路资源时,R2为终端多播的吞吐量,且式中,D为D2D簇的数目,R'i和Gi分别为序号为i的簇的簇头中继发送速率和第i簇的簇成员数目;P2是所有被选作簇头中继的移动终端发送功率之和;B2是D2D传输所需要的带宽;I是复用蜂窝资源时对基站产生的干扰功率;正常数λ为单位速率的效用值,负常数γ为和μ分别为单位功率的效用值和单位带宽的效用值,且μ随系统可复用的蜂窝资源WD2D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资源复用会对基站产生干扰,进而影响蜂窝用户的接收信噪比,因此负数ε为单位干扰的效用值,且ε也随系统中存在的D2D通信模式的用户数QD2D占系统可容纳的D2D通信模式用户数Q0比例的增加而减少;
(53)对上述两个步骤(51)和(52)分别计算出的固定中继传输效用值与移动中继传输效用值进行比较,选取效用最大的传输策略进行第二跳多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2)中,单位带宽效用值μ的量化计算公式为:其中,c3和c4均为大于0的数,c3为μ的线性调节系数,c4为系统可复用的蜂窝资源WD2D影响带宽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单位干扰效用值ε的量化计算公式为:其中,c5和c6均为大于0的数,c5为ε的线性调节系数,c6为系统中存在的D2D通信模式的用户比例影响干扰效用值的调节系数。
CN201310399058.3A 2013-09-05 2013-09-05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Active CN103476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9058.3A CN10347614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9058.3A CN10347614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140A CN103476140A (zh) 2013-12-25
CN103476140B true CN10347614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80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9058.3A Active CN10347614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6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466A (zh) * 2014-03-21 2015-12-23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高效的基于竞争的分散式过程
CN105025591B (zh) * 2014-04-23 2018-06-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4105072B (zh) * 2014-07-30 2017-11-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多播方法和混合多播系统
CN104320772B (zh) * 2014-10-13 2018-02-0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信任度和物理距离的d2d通信节点成簇方法和装置
CN104301984B (zh) * 2014-10-28 2018-02-09 中国矿业大学 D2d蜂窝网络中基于时域半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4540107A (zh) * 2014-12-03 2015-04-2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Mtc终端群组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和网络侧设备
US9992806B2 (en) * 2015-01-15 2018-06-05 Intel IP Corporation Public safet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a UE-to-UE relay
CN106465064B (zh) * 2015-01-19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JP6472537B2 (ja) * 2015-04-03 2019-02-20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データ伝送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CN106162929B (zh) * 2015-04-07 2021-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设备直通系统中用户终端与中继节点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703224B (zh) * 2015-04-09 2018-05-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837110B (zh) * 2015-04-17 2018-04-27 南京邮电大学 蜂窝d2d通信系统中基于中断性能提升的传输策略实现方法
CN104768134B (zh) * 2015-04-29 2018-05-2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2d中继的mbsfn多播资源调度方法
CN106060953B (zh) * 2016-06-08 2019-07-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多播系统中的联合中继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6304152B (zh) * 2016-09-20 2019-05-24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农田多径信道概率感知网络链路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6571864B (zh) * 2016-10-28 2019-09-06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飞行器通用多模信息处理机
CN106507316B (zh) * 2016-11-02 2019-03-2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d2d多播场景下用户分簇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6535284B (zh) * 2016-12-12 2019-06-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d2d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7071695B (zh) * 2017-01-17 2021-01-0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终端直通协作中继网络的路由和频谱资源管理方法
CN109788507B (zh) * 2017-11-1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65B (zh) * 2018-03-20 2020-10-09 长安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d2d干扰消除和协作转发方法
CN108777845B (zh) * 2018-05-18 2021-02-26 浙江工业大学 蜂窝网中用于设备到设备多播簇的低负载低能耗多播方法
CN110300430A (zh) * 2019-05-12 2019-1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网络编码辅助多对d2d通信中继选择方法
CN112423027B (zh) * 2020-10-22 2021-10-2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移动流媒体边缘协作分发装置及方法
CN113301539B (zh) * 2021-07-07 2021-11-26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692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提高蜂窝系统多播效率的信息重传方法
WO2011156958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Nokia Corporation Local selection of retransmitting device in cooperative cluster to enhance cellular multicast
CN102595314A (zh) * 2012-02-14 2012-07-1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位置信息的d2d分簇多播方法
CN102647246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d2d对/d2d簇通信建立方法
CN103281718A (zh) * 2013-06-07 2013-09-04 广西师范大学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预测和公平性原则的中继节点选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692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提高蜂窝系统多播效率的信息重传方法
WO2011156958A1 (en) * 2010-06-17 2011-12-22 Nokia Corporation Local selection of retransmitting device in cooperative cluster to enhance cellular multicast
CN102647246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d2d对/d2d簇通信建立方法
CN102595314A (zh) * 2012-02-14 2012-07-1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位置信息的d2d分簇多播方法
CN103281718A (zh) * 2013-06-07 2013-09-04 广西师范大学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预测和公平性原则的中继节点选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140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6140B (zh) 蜂窝系统中d2d和固定中继两种协作多播模式的选择方法
Abrol et al. Power optimization in 5G networks: A step towards GrEEn communication
Peng et al.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relay bas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595314B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d2d分簇多播方法
CN103249007B (zh) Imt-a系统中的d2d多播通信建立与其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JP569762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クラスタリング方法
Feng et al. A survey of energy-effici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6937256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协作多播传输方法
Zhou et al. Uplink multicell processing with limited backhaul via per-base-stati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Kim et al. Joint scalable coding and routing for 60 GHz real-time live HD video streaming applications
CN103260244B (zh) 一种蜂窝系统中d2d上行资源复用模式切换方法
CN101291169B (zh) 无线中继站的选择方法
Zhou et al. Energy-efficient two-stage cooperative multicast: Effect of user density
CN10599227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Zhang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non-orthogonal MBMS transmiss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Militano et al. When D2D communication improves group oriented services in beyond 4G networks
CN101895823B (zh) 一种三阶段分布式无线协同组播/广播方法
Li et al. Energy balance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virtual MIMO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379502B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引入d2d技术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CN106412801B (zh) 一种基于视频帧结构和d2d通信的视频多播方法
CN104244437B (zh) 一种用于协作下行传输的动态中继激励公平调度的方法
CN103826196A (zh)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CN106304111A (zh) 基于能量采集中继站的异构蜂窝网络功率指派方法
CN102917465B (zh) 蜂窝网络实现吞吐率最大化的d2d多播机会调度方法
CN102324954B (zh) 基于同步约束和信道能量准则的协作组合优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