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2916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2916A
CN106162916A CN201510134774.8A CN201510134774A CN106162916A CN 106162916 A CN106162916 A CN 106162916A CN 201510134774 A CN201510134774 A CN 201510134774A CN 106162916 A CN106162916 A CN 106162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petition
base station
feature parameter
access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47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2916B (zh
Inventor
颜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47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2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2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2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利用本方案能够准确确定终端发送前导序列preamble的次数,可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的R8标准中,终端在进行上行随机接入时采用竞争机制:终端接收到基站的系统消息2时,确定前导序列信息和时频资源信息,在所确定的时频位置上,终端发送一次前导序列preamble至基站侧;在发送前导序列至基站侧后,终端将在一个时间窗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站针对该前导序列所发送的响应信息RAR,如果没有接收到RAR,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失败,终端将不断执行上述过程直至接入成功。
在LTE的R13标准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终端MTC,具有支持窄带传输、15dB的增强覆盖以及传输功率不高等特性。该终端的发射功率不高,要想通过竞争机制实现随机接入,势必要多次发送前导序列,为此R13标准中设定与随机接入有关的等级信息如等级0~等级3,在等级0下发送一次前导序列后在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收到RAR,在等级1下可以发送A1(如A1=5)次前导序列后在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收到RAR,在等级2下可以发送A2(如A2=10)次前导序列后在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收到RAR,在等级3下可以发送A3(如A3=15)次前导序列后在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收到RAR;其中,A1、A2、A3均为正整数且A1<A2<A3。目前,MTC依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的取值来确定应发多少次preamble至基站。但是,当MTC终端处于某些环境下如处于深衰落环境或低速运动状态下,仅依靠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能够准确确定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相应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
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
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
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确定解调出所述广播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相应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当第二确定单元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
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
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
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确定解调出所述广播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利用本方案,能够准确确定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的以下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终端的对象为手机。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应用于一终端中,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终端可以为能够执行LTE R8标准和LTER13标准的LTE终端;当然,所述终端还可以为能够执行其他通信标准的终端,此处不做限定。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这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基站发送至终端的主同步序列PSS及辅同步序列SSS,视这两个同步序列为一个/种第一数据信号。当前周期内,所述终端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
步骤1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这里,当终端检测到同步序列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基于所述PSS、SSS,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如当前周期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PSS、SSS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SSS用于指示物理小区所在的小区组号,PSS用于指示物理小区在组内的编号,基于这两个信息,就可以知道在当前周期内终端在进行小区搜索的过程中能够搜索到的小区都有哪些,哪些小区属于所述基站,那么就可以得出在终端的小区搜索过程中所述基站在当前周期内出现的概率,记作为Ny,下角标y代表当前周期为第y个周期,y为正整数;Ny即为在当前周期内与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当终端检测到PBCH信号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确定解调出所述PBCH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PBCH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在LTE R8和R13标准中,下行PBCH信号的传输周期为40ms,这一个传输周期内包括有4个相同的PBCH信号副本,终端可以解调出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副本,以完成PBCH检测。在当前周期内,终端确定自身成功解调出PBCH信号的时间信息,记作为My,My即为在当前周期即第y周期内与PBCH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当终端检测到参考信号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所述RSRP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基站在发送参考信号至终端时,还会指示终端基于哪种机制对参考信号进行计算。例如基于小区参考信号(CRS,Cell Reference Signal)机制,所述终端计算在当前周期内的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记作为Py,Py即为在当前周期即第y周期内与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步骤103: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所述终端基于自身计算出的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即为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当然,除了依据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还可以依据其中任何一种,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104: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当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后,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重复次数次preamble,并在一个时间窗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站针对该preamble所发送的RAR,如果没有接收到RAR,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失败;否则,此次随机接入成功。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基站发送的同步序列、PBCH信号及参考信号,并获取与所检测到的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即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基于获得的第一特征参数,确定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并按照次数向基站发送preamble。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方法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信息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这里,第一时间为距离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时刻之前的某段时间,该某段时间为预先设定的。例如,预先设定第一时间为2min钟,意义在于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
步骤202: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判断终端是否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步骤203: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
这里,当判断出在之前的2min钟内,终端没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当前周期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即前述的所有第一特征参数的下角标y=1。以在第y=1个周期内,同时计算出N1、M1及P1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为例,确定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在该周期内的取值;再读取预先为每个第一特征参数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NN0、NN1、NN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N1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MM0、MM1、MM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M1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PP0、PP1、PP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P1设定的三个阈值。分别判断N1与NN0、NN1、NN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分别判断M1与MM0、MM1、MM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分别判断P1与PP0、PP1、PP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
步骤204: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
本步骤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其中,预先设定NN0>NN1>NN2且这三个阈值均为正整数;预先设定MM0<MM1<MM2且这三个阈值为正实数;预先设定PP0>PP1>PP2且这三个阈值为正实数通常由对数形式来表示;参量i代表R13标准中设定的等级0~等级3中的等级。
举个例子,当将第1个周期内的三个第一特征参数N1、M1及P1逐一与各自的三个阈值进行比较,得出N1>NN0、M1<MM0、P1>PP0即每一特征参数满足相应的子条件时,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极好情况下的取值,那么i=0即为等级0,在等级0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1次,此时第三重复次数为1;
再举个例子,当将第1个周期内的三个第一特征参数N1、M1及P1逐一与各自的三个阈值进行比较,得出N1>NN1、M1<MM1、P1>PP1,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较好情况下的取值,那么i=1即为等级1,在等级1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A1如A1=5次,此时第三重复次数为A1=5。
这里,每个等级对应有一个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如等级0,需要发送1次preamble;等级1,需要发送A1(如A1=5)次;等级2,需要发送A2(如A2=10)次;等级3,需要发送A3(如A3=15)次。
步骤205: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三重复次数次preamble;如第三重复次数为1,那么终端向基站发送1次preamble,并在一个时间窗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站针对该preamble所发送的RAR,如果没有接收到RAR,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失败;否则,此次随机接入成功。
上述方案中,是以所选取的第一特征参数为三个为例,还可以选择任意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如选择N1、M1,那么当N1>NN1、M1<MM1时,就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较好情况下的取值,i=1即为等级1,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A1如A1=5次。除此之外,本方案也可以选取一个第一特征参数,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当前周期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时,可依据所选取的每一第一特征参数在当前周期内的取值与相应的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一特征参数满足的子条件,再依据所有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子条件,确定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发送preamble的等级信息,再依据等级信息与发送preamble次数之间的预定关系,确定在当前周期内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在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方法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信息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这里,第一时间为距离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时刻之前的某段时间,该某段时间为预先设定的。例如,预先设定第一时间为2min钟,意义在于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
步骤302: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判断终端是否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步骤303: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
这里,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所述终端进一步确定自身向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终端可以通过对周期进行计数的形式来获知当前周期是第几个周期,在第一时间内终端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的数量N。例如N=3,说明在当前周期之前的3个周期内终端均向基站发起过随机接入请求。
步骤304: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N个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这里,以选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为例,终端在每个周期内执行前述随机接入的过程中,需要记录在每一周期内基站出现的频率值Ny、成功解调出PBCH信号的时间信息My及RSRP、还有在每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sy。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即为在当前周期的前N个周期中每一周期的Ny、My及RSRP;所述第二重复次数即为在前N个周期中的每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sy
步骤305: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依据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RSRP、当前周期之前的N个周期内的Ny、My及RSRP以及在前N个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即前N个sy之和,确定在当前周期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进一步的,步骤305为: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N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Naver;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M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Maver;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P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Paver。再做当前周期内的Ny与Naver之差,得到△Ny;做My与Maver之差,得到△My;做Py与Paver之差,得到△Py;△Ny、△My、△Py即为第一数值。将△Ny与预定设定的△N进行大小的比较;将△Py与预定设定的△P进行大小的比较;将△My与预定设定的△M进行大小的比较;将前N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与预先设定的终端可向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的最大次数S进行大小的比较。
当比较出△Ny<△N、△My<△M、△Py<△P以及s<S时即每个第一数值满足相应的子条件时,当前周期内的等级i不变,仍然等于当前周期的前一个周期内的等级i,即当前周期内终端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仍然等于前一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如果没有比较出△Ny<△N、△My<△M、△Py<△P以及s<S时,等级加1,当前周期内终端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照比前一个周期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有所变化。例如,前一个周期的等级i=0,仅需要发送一次preamble,当然等级i=0+1=1,需要发送A1如5次preamble。
上述方案中,是以所选取的第一特征参数为三个为例,还可以选择任意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如选择Ny、My,那么当△Ny<△N、△My<△M以及s<S时,当前周期内的等级i不变。除此之外,本方案也可以选取一个第一特征参数,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当前周期不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时,可依据当前周期所选取的每一第一特征参数、前N个周期的每一第二特征参数以及前N个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确定需要当前周期内的发送preamble的等级信息,再依据等级信息与发送preamble次数之间的预定关系,确定终端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当前周期以及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当前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终端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终端可以为能够执行LTE R8标准和LTE R13标准的LTE终端;当然,所述终端还可以为能够执行其他通信标准的终端,此处不做限定。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401、第一获取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3及第一发送单元404;其中,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这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基站发送至终端的主同步序列PSS及辅同步序列SSS,视这两个同步序列为一个/种第一数据信号。当前周期内,所述终端、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
第一获取单元40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这里,当终端、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到同步序列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第一获取单元402基于所述PSS、SSS,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如当前周期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PSS、SSS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SSS用于指示物理小区所在的小区组号,PSS用于指示物理小区在组内的编号,基于这两个信息,就可以知道在当前周期内终端在进行小区搜索的过程中能够搜索到的小区都有哪些,哪些小区属于所述基站,那么就可以得出在终端的小区搜索过程中所述基站在当前周期内出现的概率,记作为Ny,下角标y代表当前周期为第y个周期,y为正整数;Ny即为在当前周期内与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当终端、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到PBCH信号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第一获取单元402确定解调出所述PBCH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PBCH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在LTE R8和R13标准中,下行PBCH信号的传输周期为40ms,这一个传输周期内包括有4个相同的PBCH信号副本,终端可以解调出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副本,以完成PBCH检测。在当前周期内,终端确定自身成功解调出PBCH信号的时间信息,记作为My,My即为在当前周期即第y周期内与PBCH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当终端、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到参考信号这个第一数据信号时,第一获取单元402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所述RSRP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由于基站在发送参考信号至终端时,还会指示终端基于哪种机制对参考信号进行计算。例如基于小区参考信号(CRS,Cell Reference Signal)机制,所述终端计算在当前周期内的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RSRP值,记作为Py,Py即为在当前周期即第y周期内与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403,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所述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基于自身计算出的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即为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当然,除了依据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还可以依据其中任何一种,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发送单元404,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当第一确定单元403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后,终端、第一发送单元404向基站发送第一重复次数次preamble,并在一个时间窗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站针对该preamble所发送的RAR,如果没有接收到RAR,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失败;否则,此次随机接入成功。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基站发送的同步序列、PBCH信号及参考信号,并获取与所检测到的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即Ny、My及Py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基于获得的第一特征参数,确定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并按照次数向基站发送preamble。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终端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二实施例,基于前述终端实施例一,对本发明的终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405;
在所述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5,还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信息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触发第一确定单元403;
这里,第一时间为距离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时刻之前的某段时间,该某段时间为预先设定的。例如,预先设定第一时间为2min钟,意义在于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这里,在终端、具体是第二确定单元405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判断终端是否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当判断出在之前的2min钟内,终端没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第二确定单元405触发第一确定单元403。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403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当第二确定单元405判断出在之前的2min钟内,终端没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第一确定单元403确定当前周期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即前述的所有第一特征参数的下角标y=1。以在第y=1个周期内,同时计算出N1、M1及P1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为例,第一确定单元403确定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在该周期内的取值;第一确定单元403再读取预先为每个第一特征参数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NN0、NN1、NN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N1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MM0、MM1、MM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M1设定的三个阈值,阈值PP0、PP1、PP2是为第一特征参数P1设定的三个阈值。分别判断N1与NN0、NN1、NN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分别判断M1与MM0、MM1、MM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分别判断P1与PP0、PP1、PP2这三个阈值的大小关系。
其中,预先设定NN0>NN1>NN2且这三个阈值均为正整数;预先设定MM0<MM1<MM2且这三个阈值为正实数;预先设定PP0>PP1>PP2且这三个阈值为正实数通常由对数形式来表示;参量i代表R13标准中设定的等级0~等级3中的等级。
举个例子,当第一确定单元403将第1个周期内的三个第一特征参数N1、M1及P1逐一与各自的三个阈值进行比较,得出N1>NN0、M1<MM0、P1>PP0即每一特征参数满足相应的子条件时,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极好情况下的取值,那么第一确定单元403确定i=0即为等级0,在等级0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1次,此时第三重复次数为1;
再举个例子,当第一确定单元403将第1个周期内的三个第一特征参数N1、M1及P1逐一与各自的三个阈值进行比较,得出N1>NN1、M1<MM1、P1>PP1,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三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较好情况下的取值,那么第一确定单元403确定i=1即为等级1,在等级1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A1如A1=5次,此时第三重复次数为A1=5。
这里,每个等级对应有一个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如等级0,需要发送1次preamble;等级1,需要发送A1(如A1=5)次;等级2,需要发送A2(如A2=10)次;等级3,需要发送A3(如A3=15)次。
这里,终端、具体是第一发送单元404向基站发送第三重复次数次preamble;如第三重复次数为1,那么终端向基站发送1次preamble,并在一个时间窗内检测是否接收到基站针对该preamble所发送的RAR,如果没有接收到RAR,认为此次随机接入失败;否则,此次随机接入成功。
上述方案中,是以所选取的第一特征参数为三个为例,还可以选择任意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如选择N1、M1,那么当N1>NN1、M1<MM1时,就说明在第1个周期内的这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属于在信道条件较好情况下的取值,i=1即为等级1,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为A1如A1=5次。除此之外,本方案也可以选取一个第一特征参数,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当前周期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时,可依据所选取的每一第一特征参数在当前周期内的取值与相应的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一特征参数满足的子条件,再依据所有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子条件,确定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发送preamble的等级信息,再依据等级信息与发送preamble次数之间的预定关系,确定在当前周期内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在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终端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的第三实施例,基于前述终端实施例一,对本发明的终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605;
在所述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05,还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触发第一确定单元403;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相应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这里,第一时间为距离确定第一重复次数时刻之前的某段时间,该某段时间为预先设定的。例如,预先设定第一时间为2min钟,意义在于在终端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这里,在终端、具体是第二确定单元605确定出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2min钟内,判断终端是否有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当第二确定单元605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所述终端进一步、具体是第二确定单元605确定自身向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终端可以通过对周期进行计数的形式来获知当前周期是第几个周期,在第一时间内终端向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的数量N。例如N=3,说明在当前周期之前的3个周期内终端均向基站发起过随机接入请求。
这里,以选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为例,终端在每个周期内执行前述随机接入的过程中,终端、具体是第一纪录单元(图6中未示意出)需要记录在每一周期内基站出现的频率值Ny、成功解调出PBCH信号的时间信息My及RSRP、还有在每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sy。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即为在当前周期的前N个周期中每一周期的Ny、My及RSRP;所述第二重复次数即为在前N个周期中的每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sy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4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依据当前周期内的Ny、My及RSRP、当前周期之前的N个周期内的Ny、My及RSRP以及在前N个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即前N个sy之和,确定在当前周期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进一步的,第一确定单元403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这里,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N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Naver;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M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Maver;将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Py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记作为Paver。再做当前周期内的Ny与Naver之差,得到△Ny;做My与Maver之差,得到△My;做Py与Paver之差,得到△Py;△Ny、△My、△Py即为第一数值。将△Ny与预定设定的△N进行大小的比较;将△Py与预定设定的△P进行大小的比较;将△My与预定设定的△M进行大小的比较;将前N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与预先设定的终端可向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的最大次数S进行大小的比较。
当终端、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403比较出△Ny<△N、△My<△M、△Py<△P以及s<S时即每个第一数值满足相应的子条件时,当前周期内的等级i不变,仍然等于当前周期的前一个周期内的等级i,即当前周期内终端、具体是第一发送单元404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仍然等于前一个周期内终端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如果第一确定单元403没有比较出△Ny<△N、△My<△M、△Py<△P以及s<S时,等级加1,当前周期内终端、具体是第一发送单元404向基站需要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照比前一个周期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有所变化。例如,前一个周期的等级i=0,仅需要发送一次preamble,当然等级i=0+1=1,需要发送A1如5次preamble。
上述方案中,是以所选取的第一特征参数为三个为例,还可以选择任意两个第一特征参数,如选择Ny、My,那么当△Ny<△N、△My<△M以及s<S时,当前周期内的等级i不变。除此之外,本方案也可以选取一个第一特征参数,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当前周期不为终端首次向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时,可依据当前周期所选取的每一第一特征参数、前N个周期的每一第二特征参数以及前N个周期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总次数s,确定需要当前周期内的发送preamble的等级信息,再依据等级信息与发送preamble次数之间的预定关系,确定终端在当前周期内需要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与现有技术中仅依据RSRP来确定preamble的发送次数相比较,本方案至少可以依据当前周期以及前N个周期内的所有Ny、My及Py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第一特征参数来确定当前周期内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的次数,更加准确地确定了终端发送preamble的次数,可解决由于不断发送preamble而带来终端电量耗费大、处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提高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相应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
所述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
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
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确定解调出所述广播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6.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发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获得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数据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表征为在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之前的预定时间内;
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是否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
当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确定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周期个数N,N为正整数;
获取每个周期中的第二特征参数及第二重复次数,其中,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对应,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在相应周期内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次数;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第二特征参数以及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第二确定单元判断为在第一时间内所述终端没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过随机接入请求时,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满足的第一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一子条件相对应的第三重复次数;
确定所述第三重复次数为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及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分别确定第一数值;
确定第一数值满足的第二子条件;
获取与所述第二子条件相对应的重复次数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重复次数调整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第一重复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同步序列、广播信号及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
所述同步序列至少包括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计算所述基站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的频率值,所述频率值为与所述主同步序列及辅同步序列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确定解调出所述广播信号的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与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依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与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CN201510134774.8A 2015-03-25 2015-03-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6162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74.8A CN106162916B (zh) 2015-03-25 2015-03-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74.8A CN106162916B (zh) 2015-03-25 2015-03-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916A true CN106162916A (zh) 2016-11-23
CN106162916B CN106162916B (zh) 2019-12-24

Family

ID=5733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4774.8A Active CN106162916B (zh) 2015-03-25 2015-03-25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29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835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6961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Pierre Bertrand Signaling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Paramet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20077512A1 (en) * 2006-01-05 2012-03-29 Sung-Jun Park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724746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码发送功率的控制、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3916974A (zh) * 2013-01-07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导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016312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7512A1 (en) * 2006-01-05 2012-03-29 Sung-Jun Park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316961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Pierre Bertrand Signaling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Paramet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724746A (zh) * 2011-03-29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码发送功率的控制、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3916974A (zh) * 2013-01-07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导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016312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835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37679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7835B (zh) * 2019-05-31 2022-05-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2916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2251B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5934973B (zh) 用于自适应无线电链路监控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EP3096481B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732955B2 (ja) 無線リンク品質の測定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08307413A (zh) 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EP2975889A1 (en) D2d discovery sequence detecting method and d2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000440A1 (zh) 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69027B (zh) 一种多天线基站的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2119403A1 (zh) 一种通信系统频段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41536B (zh) 检测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263389A (zh) 一种Volte语音质量问题的自动化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22249A (zh) 一种多参考信号联合测量频偏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86812A (zh) 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7771407B (zh) 用于同步信道的辅助同步信号
CN108631903B (zh)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序列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16291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5550979A (zh) 检测干扰信号的方法、基站、终端及其系统
CN105846921A (zh) 一种子帧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3369701B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9207A (zh) 一种邻小区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7770810A (zh) 一种灵活配置循环前缀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9422B (zh) 用于解调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63405B (zh) 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341861B (zh) 一种识别无线接入点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733328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