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1513A - 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1513A
CN106161513A CN201510148589.4A CN201510148589A CN106161513A CN 106161513 A CN106161513 A CN 106161513A CN 201510148589 A CN201510148589 A CN 201510148589A CN 106161513 A CN106161513 A CN 106161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content distribution
gateway
equipment
as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85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1513B (zh
Inventor
麻晓宁
许丽香
王弘
柯小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85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13B/zh
Priority to PCT/KR2016/003317 priority patent/WO201615967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161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1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LTE网络中内容快速分发的方法,包括: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若所述设备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所述设备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在LTE网络中内容快速分发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及对应的设备。应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缩短UE数据访问请求的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支持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高速率传输的多媒体业务,如图1所示,为系统架构演进(SAE)的系统架构图。其中:
用户设备(UE)101是用来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2是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包括为UE提供接入无线网络接口的宏基站(eNodeB/NodeB)。移动管理实体(MME)103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和安全信息。服务网关(SGW)104主要提供用户平面的功能,MME 103和SGW 104可能处于同一物理实体。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105负责计费、合法监听等功能,也可以与SGW 104处于同一物理实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106提供服务质量(QoS)策略和计费准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108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为数据的传输提供路由的网络节点设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9是UE的家乡归属子系统,负责保护包括用户设备的当前位置、服务节点的地址、用户安全信息、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上下文等用户信息。
随着LTE网络的部署,移动网络流量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网络面临巨大的流量压力。为应对流量增长挑战,部署面向移动通信网络的CDN(Content Distribution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为缓解网络流量压力提供了思路,即移动内容分发网络(Mobile CDN),如图2所示。根据图2所示现有机制,内容分发节点中存储内容资源,用户访问外部内容服务时,数据需要通过分组数据网关、服务网关和基站来传送,这样访问时延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以缩短UE的数据访问时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若所述设备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所述设备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较佳地,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将所述内容标识携带在生成的内容分发请求中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设备从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较佳地,所述内容分发请求和内容分发响应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消息。
较佳地,所述设备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后,还包括:将所请求的内容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保存。
较佳地,设备获取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包括: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预先配置在所述设备上,或者,所述设备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消息获取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
较佳地,对于基站,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S1建立响应S1 SETUPRESPONSE消息或者移动管理实体配置更新MME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
对于服务网关,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创建会话请求CREATE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内容分发节点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并判断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所述设备返回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如果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中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设备。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内容分发节点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并保存所述内容。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内容分发节点,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判断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并向所述设备返回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中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设备。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
设备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设备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之间、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之间建立用户面连接。
较佳地,设备获取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包括: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预先配置在所述设备上,或者,所述设备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消息获取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
较佳地,对于基站,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S1建立响应S1 SETUPRESPONSE消息或者移动管理实体配置更新MME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
对于服务网关,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创建会话请求CREATE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包括:消息转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
内容分发节点从与之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
若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内容分发节点向与之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较佳地,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时,所述第二设备为服务网关;
当所述第一设备为服务网关时,所述第二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较佳地,内容分发节点从与之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后,还包括: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并根据所述内容标识判断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较佳地,内容分发节点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后,还包括:保存所述内容。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内容分发节点,包括:通信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由所述通信模块向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由内容分发模块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当UE发出数据访问请求时,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使UE通过基站和/或服务网关访问部署在LTE网络中的内容分发节点,并获得UE所请求的内容,从而缩短数据访问时延,并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SAE系统架构图;
图2为现有移动内容分发网络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LTE网络中内容分发节点部署场景A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一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二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LTE网络中内容分发节点部署场景B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三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四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八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九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十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较佳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较佳内容分发节点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较佳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较佳内容分发节点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主要思想在于:在LTE网络中部署内容分发节点,并使UE通过基站和/或服务网关访问部署在LTE网络中的内容分发节点来获得UE所请求的内容,实现了内容资源离用户更近,访问时延更短,内容分发更快。图1所示系统架构下,除运营商IP服务网络之外的部分属于LTE网络。
基于上述主要思想,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在LTE网络中部署内容分发节点的技术方案及其对应的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LTE网络中内容分发节点部署场景A的示意图。图3所示部署场景下,有三种可能的情况:1)仅基站连接有第一内容分发节点;2)仅服务网关连接有第二内容分发节点;3)基站连接有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且服务网关连接有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基于图3所示部署场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基站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若基站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用户设备;否则,基站向服务网关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服务网关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用户设备;
和/或
服务网关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若服务网关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基站;否则,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基站。
换言之,上述方法也可以表述为: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若所述设备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所述设备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上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上述方法中的设备可以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而言,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而言,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基站或服务网关在收到下一级节点设备发送的内容后,除了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之外,还分别将所述内容发送给与之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进行保存。
下面针对图3所示部署场景下三种可能的情况,分别详细说明相应的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
1)基于图3所示部署场景,对于仅基站连接有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图4所示的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当基站收到用户平面上来自UE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基站可以暂不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而是解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然后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到与基站相连的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根据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查找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并根据查找结果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给基站,通知基站本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内容标识所对应的内容。例如:消息中可以携带信元指示基站本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或者可以携带信元指示基站本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
如保存有,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基站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基站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在用户平面上将此消息和所述内容转发到UE;如未保存,基站按现有机制转发来自UE的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当基站收到服务网关返回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按现有机制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同时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到内容分发节点直至发送完毕。
这种情况下,服务网关收到来自基站的数据访问请求时,按现有机制将接收自基站的数据访问请求转发给分组数据网关,当服务网关收到相应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按现有机制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给基站。
2)基于图3所示部署场景,对于仅服务网关连接有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图5所示的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当基站收到用户平面上来自UE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将数据访问请求转发给服务网关,服务网关收到用户平面上来自基站的数据访问请求时,服务网关可以暂不转发所述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而是解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然后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到与服务网关相连的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给服务网关,通知服务网关本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内容标识所对应的内容。例如:消息中可以携带信元指示服务网关本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或者可以携带信元指示服务网关本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
如保存有,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服务网关发送所请求的内容。服务网关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在用户平面上将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述内容转发到基站;如未保存,服务网关按现有机制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当服务网关收到相应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按现有机制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同时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直至发送完毕,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所述内容。
3)基于图3所示部署场景,对于基站和服务网关均连接有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首先基站按照如图4所示方法向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请求UE所请求的内容,在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UE所请求的内容的情况下,基站向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请求,然后服务网关按照如图5所示的方法向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请求UE所请求的内容,在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UE所请求的内容的情况下,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转发数据访问请求,最后将分组数据网关返回的内容发送给基站。
所述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和内容分发响应消息可以是GTP(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消息,也可以是其他协议消息,只要能够在基站和/或服务网关与对应的内容分发节点之间实现上述信息交互即可,即: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将携带有内容标识的请求消息发送给与之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内容分发节点向与之相连的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反馈响应消息,通知基站和/或服务网关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内容标识所对应的内容。
内容分发节点向基站或服务网关发送所请求的内容结束后,或者基站或服务网关向内容分发节点发送所请求的内容结束后,可在最后一个数据包中使用表示结束的标签或使用单独的消息指示发送结束。
图6为本申请LTE网络中内容分发节点部署场景B的示意图。图6所示部署场景下,同样有三种可能的情况:1)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基站和服务网关建立用户面承载;2)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所示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建立用户面承载;3)在LTE网络中同时设置如图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和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基站和服务网关建立用户面承载,且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建立用户面承载。
基于图6所示部署场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包括:
基站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基站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返回给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服务网关获取;
和/或,
服务网关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服务网关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返回给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分组数据网关获取。
换言之,上述方法也可以表述为:设备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设备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其中,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而言,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而言,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基于图6所示部署场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内容分发节点,包括:
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从基站接收数据访问请求,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向基站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服务网关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服务网关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基站;
和/或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从服务网关接收数据访问请求,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向服务网关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分组数据网关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发送给所述服务网关。
换言之,上述方法也可以表述为:内容分发节点从与之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若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内容分发节点向与之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时,所述第二设备为服务网关;当所述第一设备为服务网关时,所述第二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下面针对图6所示部署场景下三种可能的情况,分别详细说明相应的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
1)基于图6所示部署场景,对于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图7所示的在LTE网络中的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建立用户面承载,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E-RAB SETUP REQUEST)消息到基站,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即: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携带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响应(E-RAB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到服务网关,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请求到内容分发节点,内容分发节点解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收到服务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这种情况下,服务网关收到来自内容分发节点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将接收自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数据访问请求转发给分组数据网关,当服务网关收到相应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给第一内容分发节点。
对于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6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在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建立用户面承载,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
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初始UE消息(INITIAL UE MESSAGE)。
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与上一步之间可能有其他步骤,按照现有技术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创建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创建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 SETUP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携带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修改承载请求(Modify Bearer Request)到服务网关,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修改承载响应(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
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收到服务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2)基于图6所示部署场景,对于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所示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图8所示的在LTE网络中的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建立用户面承载,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收到移动管理实体发送的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携带隧道端点标识,所述隧道端点标识是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即: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本步和上一步可以发生在第一步和下一步之间的任意时刻。
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对于仅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6所示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在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建立用户面承载,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
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与上一步之间可能有其他步骤,按照现有技术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隧道端点标识,所述隧道端点标识可以是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服务网关,携带上一步所述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本步和上一步可以发生在服务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CreateSession Response消息和下一步之间的任意时刻。
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分组数据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消息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转发所述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
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内容分发节点不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3)基于图6所示部署场景,对于在LTE网络中同时设置如图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和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结合上述方法1)和方法2)中的描述,建立用户面承载,并进行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包括:
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E-RAB SETUP REQUEST消息到基站,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基站发送E-RAB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Create Bearer Response到服务网关,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本步和上一步可以发生在第一步和下一步之间的任意时刻。
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收到服务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上述过程中,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再由此节点转发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再由此节点转发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对于在LTE网络中设置如图6所示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和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在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和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建立用户面承载,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
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与上一步之间可能有其他步骤,按照现有技术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移动管理实体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服务网关,携带上一步所述隧道端点标识。
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本步和上一步可以发生在服务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和下一步之间的任意时刻。
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分组数据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用户设备通过已建立完成的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收到服务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上述过程中,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析该数据访问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根据所述内容标识确定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如果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再由此节点转发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如果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前述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收到分组数据网关转发的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后,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所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再由此节点转发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UE。
本申请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为:提供内容分发服务的节点,内容分发节点可根据内容标识查找本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所述内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统一资源定位标识和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对应的内容的目的主机的域名或地址。
基站获取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方式一,预先配置在基站上。
方式二,移动管理实体通过特定消息来通知基站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特定消息包括但不限于S1建立响应(S1 SETUP RESPONSE)消息或者移动管理实体配置更新(MME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所述消息中应携带基站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这需要修改S1 SETUP RESPONSE消息或者MME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
服务网关获取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预先配置在服务网关上。
方式二,移动管理实体通过特定消息来通知服务网关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特定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所述消息中应携带服务网关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这需要修改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图3和图6所示两种不同的部署场景的主要区别在于:场景A下,基站和/或服务网关收到数据访问请求后,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内容标识,然后向与之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包含内容标识的内容分发请求;而场景B下,基站和服务网关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不进行解析,而是按照现有技术转发给下一级节点设备,再有内容分发节点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
下面通过几个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一至四是基于图3所示场景A,实施例五至十六是基于图6所示场景B。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了当基站向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情形。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UE在用户平面上向基站发送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902:当基站收到来自UE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基站不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同时分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903:基站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以及基站的内容接收地址,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904: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基站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所述消息指明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步骤905: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步骤903中收到的内容接收地址发送所请求的内容。
第一内容分发节点通知基站所请求的内容已经发送完毕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如步骤906a,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在所请求内容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上打上指定标签表示发送完毕;方式二如步骤906b,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结束消息到基站,表示发送完毕。
步骤907:基站生成数据访问响应,通过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使UE认为收到的数据访问响应来自所请求的目的主机,以确保业务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描述了当基站向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情形。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UE在用户平面上向基站发送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1002:当基站收到来自UE的数据访问请求时,基站不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同时分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1003:基站发送内容分发数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以及基站的内容接收地址,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004: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向基站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所述消息指明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所述消息也可携带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步骤1005:基站按现有机制在用户平面上向服务网关转发UE的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1006:基站在用户平面上收到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
步骤1007:基站在用户平面上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
然后基站需要把所请求的内容发送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基站获取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通过如步骤1008和步骤1009所示的交互过程得到。在方式一中,步骤1004中所述内容分发响应消息不需要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方式二,在步骤1004中所述内容分发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在方式二中,不再需要执行步骤1008和步骤1009。
步骤1008:基站发送内容缓存数据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1009: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缓存数据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应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步骤1010:基站向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发送所缓存的内容。
基站通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缓存的内容已经发送完毕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如步骤1011a,基站在所缓存内容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上打上指定标签表示发送完毕;方式二如步骤1011b,基站发送内容缓存结束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表示发送完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描述了服务网关向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请求,并且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情形。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基站在用户平面上向服务网关转发UE的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1102:当服务网关收到基站转发的数据访问请求时,服务网关可以不转发所述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同时分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1103:服务网关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以及服务网关的内容接收地址,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104: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服务网关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所述消息指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步骤1105: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步骤1103中收到的内容接收地址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
第二内容分发节点通知服务网关所请求的内容已经发送完毕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如步骤1106a,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在所请求内容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上打上指定标签表示发送完毕;方式二如步骤1106b,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结束消息到服务网关,表示发送完毕。
步骤1107:服务网关生成数据访问响应,通过用户平面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在用户平面上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使UE认为收到的数据访问响应来自所请求的目的主机,以确保业务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描述了服务网关向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分发请求,并且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情形。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1:基站在用户平面上向服务网关转发UE的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1202:当服务网关收到基站转发的数据访问请求时,服务网关可以不转发所述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同时分析所述请求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1203:服务网关发送内容分发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以及服务网关的内容接收地址,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204: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向服务网关发送内容分发响应消息,所述消息指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的内容。所述消息也可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步骤1205:服务网关按现有机制在用户平面上向分组数据网关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
步骤1206:服务网关在用户平面上收到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
步骤1207:服务网关在用户平面上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
服务网关需要把所请求的内容发送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服务网关获取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的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通过如步骤1208和步骤1209所示的交互过程得到。在方式一中,步骤604中所述内容分发数据响应消息不需要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方式二,在步骤1204中所述内容分发数据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在方式二中,不再需要步骤1208和步骤1209。
步骤1208:服务网关发送内容缓存数据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所请求的内容标识。
步骤1209: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内容缓存数据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应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
步骤1210:服务网关向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内容接收地址发送所缓存的内容。
服务网关通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缓存的内容已经发送完毕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如步骤1211a,服务网关在所缓存内容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上打上指定标签表示发送完毕;方式二如步骤1211b,服务网关发送内容缓存结束消息到内容分发节点,表示发送完毕。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一种情形。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01: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302: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E-RAB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303: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应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304: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305: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响应(E-RAB SETUP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306: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建立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服务网关,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这样就建立了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平面连接。
步骤1307和步骤1308:UE在用户平面上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309: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一起发送到基站。
步骤1310: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一种情形。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六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401至步骤1408与实施例五中步骤1301至步骤1308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409: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
步骤1410:服务网关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411: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
步骤1412: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并且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当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一种情形。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七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501: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建立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到服务网关,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502: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服务网关用于连接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503: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请求(E-RAB SETUPREQUEST)消息到基站,携带服务网关用于连接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504: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建立响应(E-RAB SETUP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505: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建立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服务网关,携带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506: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507: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508: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这样就建立了基站与服务网关、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以及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的用户平面连接。
步骤1509到步骤1511:UE在用户平面上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512: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及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
步骤1513到步骤1514: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并且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当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一种情形。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八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601到1611与实施例三中步骤1501至步骤15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612: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
步骤1613:分组数据网关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614: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
步骤1615到步骤1616: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又一种情形。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九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701: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初始UE消息(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步骤1702: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Request)消息。
步骤1703: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704: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705:基站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基站用于连接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706: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基站,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707: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INITIAL CONTEXT SETUP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708:移动管理实体发送修改会话请求(Modify Session Request)消息到服务网关,携带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708:服务网关发送修改会话响应(Modify Session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
这样就建立了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平面连接。
步骤1710和步骤1711:UE在用户平面上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712:第一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一起发送到基站。
步骤1713: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当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又一种情形。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十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801至步骤1811与实施例九中步骤1701至步骤17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812: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请求到服务网关。
步骤1813:服务网关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814:第一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同时把所请求的内容保存到本节点。
步骤1815: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并且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当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请求内容的又一种情形。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901:基站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步骤1902:移动管理实体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步骤1903: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步骤1904:分组数据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05:服务网关向移动管理实体发送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06: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服务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07:基站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携带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08:移动管理实体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服务网关,携带基站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09: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承载ID及服务网关用于连接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的隧道端点标识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910: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创建数据通道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所述消息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分别用于连接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1911: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到分组数据网关,携带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用于连接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端点标识。
步骤1912到步骤1913:分组数据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这样就建立了基站与服务网关、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以及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的用户平面连接。
步骤1914到步骤1916:UE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到基站,基站转发所述请求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所述请求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1917:第二内容分发节点生成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一起发送到服务网关。
步骤1918到1919: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描述了在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后(并且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用户平面连接),当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收到数据访问请求时,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未保存所请求内容的又一种情形。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1至步骤2016与实施例十一中步骤1901至步骤1916相同。
步骤2017: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请求到分组数据网关。
步骤2018:分组数据网关发送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
步骤2019到步骤2021:第二内容分发节点转发数据访问响应和所请求的内容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基站,基站转发数据访问响应与所请求的内容到UE。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描述了删除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连接的一种情形。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1到步骤2102: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删除承载请求(Delete BearerRequest)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发送Delete Bearer Request到移动管理实体。
步骤2103: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释放命令(E-RABRELEASE COMMAND)消息到基站。
步骤2104:基站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所删除的承载ID,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2105: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响应消息到基站。
步骤2106: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释放响应(E-RAB RELEASE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步骤2107到步骤2108: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删除承载响应(Delete BearerResponse)消息到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发送Dele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描述了删除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连接的一种情形。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201到步骤2203与实施例十三中步骤2101到步骤2103相同。
步骤2204:基站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释放响应(E-RAB RELEASERESPONSE)到移动管理实体。
步骤2205: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删除承载响应(Dele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服务网关。
步骤2206:服务网关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所删除的承载ID,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2207: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
步骤2208:服务网关发送删除承载响应(Delete Bearer Response)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描述了删除基站与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一内容分发节点与服务网关之间连接的又一种情形。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301:移动管理实体发送UE上下文释放命令(UE CONTEXT RELEASECOMMAND)消息到基站。
步骤2302:基站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一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2303:第一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响应消息到基站。
步骤2304:基站发送UE上下文释放完成(UE CONTEXT RELEASECOMPLETE)到移动管理实体。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描述了删除服务网关与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之间、第二内容分发节点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连接的又一种情形。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401:移动管理实体发送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到服务网关。
步骤2402:服务网关发送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到分组数据网关。
步骤2403:分组数据网关发送删除会话响应(Delete SessionResponse)消息到服务网关。
步骤2404:服务网关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消息到第二内容分发节点,所述消息携带UE标识,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步骤2405:第二内容分发节点发送删除数据通道请求响应消息到服务网关。
步骤2406:服务网关发送Delete SessionResponse消息到移动管理实体。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图25为本申请一较佳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包括:消息转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图26为本申请一较佳内容分发节点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判断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并向所述设备返回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中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设备。
图27为本申请一较佳在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包括:消息转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图28为本申请一较佳内容分发节点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包括:通信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由所述通信模块向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由内容分发模块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若所述设备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所述设备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备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将所述内容标识携带在生成的内容分发请求中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设备从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分发请求和内容分发响应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后,还包括:将所请求的内容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备获取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包括: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预先配置在所述设备上,或者,所述设备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消息获取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基站,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S1建立响应S1 SETUPRESPONSE消息或者移动管理实体配置更新MME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
对于服务网关,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创建会话请求CREATE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8.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内容分发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从内容分发节点接收到所请求的内容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否则,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接收所请求的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9.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分发节点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并判断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所述设备返回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如果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中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则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内容分发节点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并保存所述内容。
11.一种内容分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设备接收内容分发请求,判断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并向所述设备返回内容分发响应,所述内容分发响应中携带信元指示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中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设备。
12.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备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设备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设备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之间、所述内容分发节点与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之间建立用户面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备获取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的方式包括: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预先配置在所述设备上,或者,所述设备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消息获取可用的内容分发节点的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基站,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S1建立响应S1 SETUPRESPONSE消息或者移动管理实体配置更新MME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
对于服务网关,从移动管理实体接收的消息包括:创建会话请求CREATESESSION REQUEST消息或者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16.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息转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消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数据访问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设备相连的内容分发节点;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接收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述内容返回给所述数据访问请求的发送方;其中,所述内容保存在所述内容分发节点,或者由所述内容分发节点向下一级节点设备获取;
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基站和/或服务网关;对于基站,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服务网关;对于服务网关,所述下一级节点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17.一种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容分发节点从与之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
若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内容分发节点向与之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时,所述第二设备为服务网关;
当所述第一设备为服务网关时,所述第二设备为分组数据网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容分发节点从与之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后,还包括:对所述数据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请求的内容标识,并根据所述内容标识判断本内容分发节点是否保存有所请求的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容分发节点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后,还包括:保存所述内容。
21.一种内容分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从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一设备接收数据访问请求;
所述内容分发模块,用于在内容分发节点保存有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请求的内容;否则,由所述通信模块向与所述内容分发节点相连的第二设备转发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并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访问请求所请求的内容,并由内容分发模块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CN201510148589.4A 2015-03-31 2015-03-31 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6161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589.4A CN106161513B (zh) 2015-03-31 2015-03-31 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PCT/KR2016/003317 WO2016159679A1 (en) 2015-03-31 2016-03-3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api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8589.4A CN106161513B (zh) 2015-03-31 2015-03-31 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513A true CN106161513A (zh) 2016-11-23
CN106161513B CN106161513B (zh) 2021-04-09

Family

ID=5700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8589.4A Active CN106161513B (zh) 2015-03-31 2015-03-31 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1513B (zh)
WO (1) WO20161596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864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mcdn节点下沉组网系统、节点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7964A (zh) * 2010-11-17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下发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2571963A (zh) * 2012-01-13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US20130041943A1 (en) * 2010-04-20 2013-02-14 Nec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and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3021900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etrieving content from local cache
US20140136645A1 (en) * 2011-07-05 2014-05-15 Nec Corporation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cache server,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5830B2 (ja) * 2008-01-25 2012-12-12 エスイーエイエイチ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WiMAXにおけるマルチキャスト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MBS)支援方法及び装置
US8271610B2 (en) * 2008-08-28 2012-09-18 Sycamor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ontent caching solution for a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WO2011049179A1 (ja) * 2009-10-23 2011-04-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配信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1943A1 (en) * 2010-04-20 2013-02-14 Nec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and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437964A (zh) * 2010-11-17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下发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140136645A1 (en) * 2011-07-05 2014-05-15 Nec Corporation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cache server,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CN102571963A (zh) * 2012-01-13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和接入网设备
US2013021900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etrieving content from local cach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864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mcdn节点下沉组网系统、节点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404864B (zh) * 2019-01-02 2022-06-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mcdn节点下沉组网系统、节点调度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513B (zh) 2021-04-09
WO2016159679A1 (en)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8842B2 (en) GTP-U downlink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59976B2 (en) Handling of 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 for invalid QoS flow description
EP247294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ffloading network traffic
US105817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overhead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4G and 5G networks
CN106464602B (zh) 使用at命令获取mtu大小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US969326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low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tunneling packet data network
US10834242B2 (e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CN10648850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65230A (zh) 控制接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979278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涉及隧道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72297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21277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low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Tunneling Packet Data Network
US104475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low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tunneling packet data network
US201803103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aching service data in lte networks
CN106470465B (zh) Wifi语音业务发起方法、lte通信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7318158A (zh) 一种消息发送、识别及移动性、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节点
KR100888501B1 (ko) 제어 메시지 재구성 장치, 제어 메시지 복원 장치 및 제어메시지 재구성 및 복원 방법
CN106161513A (zh) Lte网络中实现快速内容分发的方法及设备
KR101917831B1 (ko) 서빙 게이트웨이에서 lbo 서비스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96008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routing backhaul packets
CN105873024B (zh) 一种lte网络中解析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