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0889A -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0889A
CN106160889A CN201510152331.1A CN201510152331A CN106160889A CN 106160889 A CN106160889 A CN 106160889A CN 201510152331 A CN201510152331 A CN 201510152331A CN 106160889 A CN106160889 A CN 106160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signal source
incoming level
pow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23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0889B (zh
Inventor
钟国宇
黄均明
孟晓君
林警姗
刘可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523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通过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第一校准表中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和第二校准表中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得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由于第二校准表是通过加入功率补偿获得的,将温度对接收机的影响考虑其中,减少温度对接收机接收电平监测的精度的影响,从而减小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的偏差,提高接收电平监测精度。且通过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无需在校准前进行预热操作,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微波收发信机中的接收机部分一般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及衰减器等器件,这些器件性能收温度影响大,一致性较差,使接收机的接收电路的增益会随着温度变化而波动,对整个接收机的接收电路而言,高温功率增益偏小,低温时功率增益偏大,影响接收机接收电平监测精度(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从而导致接收机监测电平值与实际接收电平值偏差较大。
目前,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RSSI的影响,在接收机校准之前增加预热工序,即在接收机达到一定温度后才开始进行校准,或者采用在高温、常温和低温下分别进行校准的方案。然而,通过在校准之前增加预热工序或采用高温、常温和低温分别校准的方法,增加成本,且增加了生产难度和工时,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偏离预热温度的接收机的监测电平和实际接收的电平仍存在较大偏差,接收电平监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接收电平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接收电平监测精度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所述第一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校准表;
若否,确定所述接收监控电平在所述第一校准表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
获取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所述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所述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所述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若是,获取所述第一索引表中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得到与所述第三索引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当查询结果为否时,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接收监控电平在所述第一校准表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并获取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所述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当查询结果为是时,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索引表中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得到与所述第三索引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所述第一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校准表,所述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所述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所述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在接收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第一校准表中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和第二校准表中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得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由于第二校准表是通过加入功率补偿获得的,将温度对接收机的影响考虑其中,减少温度对接收机接收电平监测的精度的影响,从而减小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的偏差,提高接收电平监测精度。且通过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无需在校准前进行预热操作,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获取第一校准表和第二校准表的流程图;
图3为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的原理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0:监测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利用12位精度转换方法对接收机接收的监控电平进行转换,即首先将范围[0,212]对应到接收监控电平的范围,再将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对应到[0,212]中的一个数。
S300: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若否,则执行步骤:
S311:确定接收监控电平在第一校准表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
当第一校准表中不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时,需要查找该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在第一校准表中所处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例如,接收机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为450,而第一校准表中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包括393、420,1163及2099,该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450在第一校准表中所处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为420到1163,而不是393到2099。
S312:获取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
第一索引表按照第一校准表中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的大小顺序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的范围进行顺序建立。一个索引值分别对应一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和一个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S313:根据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第二索引表按照第二校准表中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的大小顺序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的范围进行顺序建立。一个索引值分别对应一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和一个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且第二索引表与第一索引表具有关联关系,通过第一索引表的索引值可以找到一个唯一的第二索引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索引表的索引值的高位对应第二索引表中索引值。
S314: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若通过步骤S200查询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
S321:获取第一索引表中与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
当第一校准表中刚好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时,则只需要获取第一索引表中该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索引值即可。
S322:根据第三索引值,得到与第三索引值对应的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根据第一索引表和第二索引表的关联关系,找到第二索引表中与第三索引值对应的第四索引值,并获取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S323: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在接收机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信号后,接收机由于其内部器件受到温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接收机的接收电平进行监测得到的接收监控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接收电平有一定偏差。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在接收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第一校准表中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和第二校准表中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得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由于第二校准表是通过加入功率补偿获得的,将温度对接收机的影响考虑其中,减少温度对接收机接收电平监测的精度的影响,从而减小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的偏差,提高接收电平监测精度。且通过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无需在校准前进行预热操作,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还包括步骤:
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
具体地,请参阅图2,上述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的步骤包括步骤:
S110: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
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进行一次温度检测而不需要对每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进行温度检测,可减小校准的时间。间隔数是根据厂内产品温度变化趋势与校准时间关系来确定的,当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达到间隔N个功率点时,需要重新检测温度,根据当前温度重新计算功率补偿值;当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还没有达到间隔N个功率点时,无需重新检测温度,则功率补偿值保持不变,控制信号源进行下一个功率的输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每间隔十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一次温度检测。
S120:根据接收机的温度及预先初始化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接收机的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不同的接收机,其内部器件也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一种型号的大量数字接收机进行功率补偿和温度两者关系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从而在校准时,预先初始化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不同温度对应不同的功率补偿,根据接收机的温度得到对应的功率补偿值。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3所示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即温度为35摄氏度时对应的功率补偿为0分贝,温度为75摄氏度以上对应的功率补偿为3分贝,温度为零下15摄氏度对应的功率补偿为负3分贝。通过加入功率补偿,消除了校准温度对接收电平的影响,只需在常温中进行一次性校准,实现全温度段内RSSI精确控制。
S130:根据功率补偿值和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是通过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和功率补偿值确定的,得到加入了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接收机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功率补偿值,从而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会不同。
S140:监测接收机接收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接收检测电平,对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信号源发送实际参考功率的信号给接收机后,对接收机接收的电平进行监测得到接收检测电平,将该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S150:记录每间隔N个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数据对,记录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数据对。
S160:控制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增加预设步进值。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预设步进值优选为1,即对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增加一个功率点进行一次校准。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之间间隔N个功率点时,再进行温度检查。
S170:判断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范围。
若判定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没有超出,则返回执行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的步骤S110。
若判定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超出,则执行步骤:
S180:根据记录的数据对生成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的第二校准表。
其中,第一校准表中记录的是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数据对。第二校准表记录的是每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数据对,第一校准表和第二校准表均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
根据接收机的温度以及接收机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即第二校准表中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是加入功率补偿的,在根据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第一校准表中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和第二校准表中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得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时,减小了温度对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影响,减小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的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
根据功率补偿值和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步骤S130具体为:
根据功率补偿值、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以及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在加入功率补偿的基础上,再加入接收机的链路线损,减小由于链路线损问题对接收机电平监测精度的影响,让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更接近。表1和表2分别为本实施例的根据功率补偿值、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以及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得到的第一校准表和第二校准表。
表1
表2
在表1中,第1列表示表格序号,第2列表示第4列的数值在外部存储器中的表现形式,例如,第4列种第1行的393在外部存储器中的表现形式为高位为1,低位为137,1乘以256再加上137等于393。第4列表示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第5列表示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存储地址。
在表2中,第1列表示表格序号,第2列表示第4列的数值在外部存储器中的表现形式,例如,第4列种第2行的-94.5在外部存储器中的表现形式为高位为3,低位为177,3乘以256再加上177等于945,-94.5在存储过程中,负号与小数点均忽略的代表值是945。第4列表示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第5列表示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存储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S314中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公式为:
RSL=-((P1-10*(INDEX1%10)+(AD2-AD)/(AD2-AD1)*10)-10)/10。
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S323中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公式为:
RSL=-(P2-10*(INDEX2%10))/10。
其中,RSL为接收机的接收电平,P1为第二索引值对应的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为[AD1,AD2],AD1为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INDEX1为第一索引值,INDEX1%10表示INDEX1除以10的余数,P2为第四索引值对应的实际输出参考功率,INDEX2为第三索引值,INDEX2%10表示INDEX2除以10的余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S314之后,和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S323之后均还包括步骤:
检测接收机当前温度。
根据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预设基准温度、预设低温及预设高温。
当当前温度处于预设基准温度与预设高温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T1)*H/(T2-T1)。
其中,T为当前温度,T1为预设基准温度,H为在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高温T2对应的功率补偿值,RSL1为更新后的接收电平。
当当前温度处于预设低温与预设基准温度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1-T)*L/(T1-T3)。
其中,L为在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低温T3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当当前温度大于预设高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H。
当当前温度小于预设低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L。
在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时,加入功率补偿,进一步减小温度对接收机电平监测精度的影响。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基准温度是35摄氏度,其对应的功率补偿为0分贝,预设高温为75摄氏度,其对应的功率补偿为3分贝,在高温环境下的功率较基准温度减小3分贝,预设低温是零下15摄氏度,其对应的功率补偿为负3分贝,在低温环境下的功率较基准温度增大3分贝。
请参阅图4,提供一种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包括:
处理模块100,用于监测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查询模块200,用于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当查询结果为否时,查询模块还用于确定接收监控电平在第一校准表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并获取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并根据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当查询结果为是时,查询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索引表中与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并根据第三索引值,得到与第三索引值对应的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第一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校准表,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第一计算模块300,用于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当通过查询模块200查询到第一校准表中不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则通过第一计算模块300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第二计算模块400,用于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当通过查询模块200查询到第一校准表中存在与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则通过第二计算模块400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信号源用于输出相应频率及功率的射频信号,在通过校准得到校准表的过程中,利用信号源为接收机提供相应频率及功率的射频信号,信号源输出参考频率是信号源预备发送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是在加入功率补偿后信号源实际发送的射频信号的功率。
在接收机接收外部设备发射的信号后,接收机由于其内部器件受到温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接收机的接收电平进行监测得到的接收监控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接收电平有一定偏差。通过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通过查询模块200得到查询结果,根据不同的查询结果、第一校准表中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和第二校准表中实际输出参考功率,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计算得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使计算得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更接近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由于第二校准表是通过加入功率补偿获得的,将温度对接收机的影响考虑其中,减少温度对接收机接收电平监测的精度的影响,从而减小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与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的偏差,提高接收电平监测精度。且通过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无需在校准前进行预热操作,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获取模块、第一控制模块、记录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判断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四控制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500,用于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每间隔十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一次温度检测。温度检测模块500设置于接收机内部,以便检测接收机的温度。
获取模块600,用于根据接收机的温度及预先初始化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接收机的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对于不同的接收机,采用不同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根据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以及接收机的温度,找到接收机的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3所示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即温度为35摄氏度时对应的功率补偿为0分贝,温度为75摄氏度以上对应的功率补偿为3分贝,温度为零下15摄氏度对应的功率补偿为负3分贝。通过加入功率补偿,消除了校准温度对接收电平的影响,只需在常温中进行一次性校准,实现全温度段内RSSI精确控制。
第一控制模块710,用于根据功率补偿值和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处理模块200,还用于监测接收机接收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接收检测电平,对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记录模块800,用于记录每间隔N个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数据对,记录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数据对。
第二控制模块720,用于控制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增加预设步进值。
判断模块900,用于判断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范围。
第三控制模块730,用于当判断模块判定为否时,控制温度控制模块500执行每间隔N个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直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超过预设功率范围。
第四控制模块740,用于当判断模块判定为是时,根据记录模块800记录的数据对生成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的第二校准表。
校准获得校准表时加入功率补偿得到第二校准表,减少温度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更加接近接收机实际接收电平,提高电平监测精度。
第一控制模块710、第二控制模块720、第三控制模块730以及第四控制模块740均设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PC通过测试盒连接接收机,信号源为接收机提供相应频率和功率的射频信号,接收机连接频谱分析仪,接收机的接收中频信号传输至频谱分析仪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观察接收机的接收中频信号。第一控制模块710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根据功率补偿值和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通过记录模块800记录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数据对。接收机中的AGC(Automatic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控制芯片接收信号源提供的具有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射频信号,处理模块200设于接收机内,具体通过微控制器循环监测AGC控制芯片接收的接收检测电平,并将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换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并反馈给PC的第一控制模块710,通过记录模块800记录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数据对。第四控制模块740根据记录的数据对得到第一校准表和第二校准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300根据第一索引值、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第二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计算公式为:
RSL=-((P1-10*(INDEX1%10)+(AD2-AD)/(AD2-AD1)*10)-10)/10。
第二计算模块400根据第三索引值以及第四索引值对应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计算公式为:
RSL=-(P2-10*(INDEX2%10))/10。
其中,RSL为接收机的接收电平,P1为第二索引值对应的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为[AD1,AD2],AD1为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INDEX1为第一索引值,INDEX1%10表示INDEX1除以10的余数,P2为第四索引值对应的实际输出参考功率,INDEX2为第三索引值,INDEX2%10表示INDEX2除以10的余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500,还用于检测接收机当前温度。
获取模块600,还用于根据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预设基准温度、预设低温及预设高温。
上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当当前温度处于预设基准温度与预设高温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T1)*H/(T2-T1)。
其中,T为当前温度,T1为预设基准温度,H为在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高温T2对应的功率补偿值,RSL1为更新后的接收电平。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当前温度处于预设低温与预设基准温度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1-T)*L/(T1-T3)。
其中,L为在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低温T3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当前温度大于预设高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H。
第四更新模块,用于当当前温度小于预设低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L。
通过加入功率补偿对接收机的接收电平进行更新,进一步提升电平监测精度,无需在校准前增加预热操作,提高校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0,还用于获取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第一控制模块710,还用于根据功率补偿值、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以及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所述第一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校准表;
若否,确定所述接收监控电平在所述第一校准表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
获取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所述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所述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所述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若是,获取所述第一索引表中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得到与所述第三索引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
所述预先获得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第二校准表的步骤包括步骤:
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所述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
根据所述接收机的温度及预先初始化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所述接收机的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根据所述功率补偿值和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监测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接收检测电平,对所述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记录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数据对,记录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数据对;
控制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增加预设步进值;
判断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范围;
若否,返回所述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所述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的步骤;
若是,根据所述记录的数据对生成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的第二校准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中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公式为:
RSL=-((P1-10*(INDEX1%10)+(AD2-AD)/(AD2-AD1)*10)-10)/10;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中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公式为:
RSL=-(P2-10*(INDEX2%10))/10;
其中,所述RSL为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所述P1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为[AD1,AD2],所述AD1为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所述INDEX1为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INDEX1%10表示INDEX1除以10的余数,所述P2表示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INDEX2为所述第三索引值,所述INDEX2%10表示INDEX2除以10的余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之后,和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步骤之后均还包括步骤:
检测所述接收机当前温度;
根据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预设基准温度、预设低温及预设高温;
当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预设基准温度与所述预设高温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T1)*H/(T2-T1);
其中,所述T为当前温度,所述T1为预设基准温度,所述H为在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高温T2对应的功率补偿值,所述RSL1为更新后的接收电平;
当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预设低温与所述预设基准温度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1-T)*L/(T1-T3);
其中,所述L为在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所述预设低温T3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高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H;
当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预设低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获取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
所述根据所述功率补偿值和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功率补偿值、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以及所述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6.一种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监控电平,并对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第一校准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转换值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当查询结果为否时,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接收监控电平在所述第一校准表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中的最小范围,并获取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对应于与所述第一校准表对应的预设第一索引表的第一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得到预设第二索引表的第二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当查询结果为是时,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索引表中与所述接收监控电平相等的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应的第三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得到与所述第三索引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索引表的第四索引值,并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所述第一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校准表,所述第二索引表为与第二校准表对应的且与所述第一索引表关联的索引表,所述第二校准表为预先获得的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与加入功率补偿的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的校准表;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获取模块、第一控制模块、记录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判断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四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所述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的温度及预先初始化的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所述接收机的温度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补偿值和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接收检测电平,对所述接收检测电平进行转化得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对,记录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对;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增加预设步进值;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范围;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为否时,控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执行每间隔N个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对所述接收机进行温度检测;
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为是时,根据记录模块记录的数据对生成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第一校准表以及所述信号源参考输出功率与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频率的第二校准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及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计算公式为:
RSL=-((P1-10*(INDEX1%10)+(AD2-AD)/(AD2-AD1)*10)-10)/10;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三索引值以及所述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计算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的计算公式为:
RSL=-(P2-10*(INDEX2%10))/10;
其中,所述RSL为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所述P1所述第二索引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为[AD1,AD2],所述AD1为所述接收机接收电平转换值的最小范围的下限,所述INDEX1为所述第一索引值,所述INDEX1%10表示INDEX1除以10的余数,所述P2表示第四索引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输出参考功率,所述INDEX2为所述第三索引值,所述INDEX2%10表示INDEX2除以10的余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接收机当前温度;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获取预设基准温度、预设低温及预设高温;
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预设基准温度与所述预设高温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T1)*H/(T2-T1);
其中,所述T为当前温度,所述T1为预设基准温度,所述H为在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预设高温T2对应的功率补偿值,所述RSL1为更新后的接收电平;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处于所述预设低温与所述预设基准温度之间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T1-T)*L/(T1-T3);
其中,所述L为在所述功率补偿-温度特性曲线中所述预设低温T3对应的功率补偿值;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高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H;
第四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预设低温时,通过如下公式更新所述接收机的接收电平:
RSL1=RSL+L。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补偿值、所述信号源输出参考功率以及预先初始化的接收机链路线损,控制信号源实际输出参考功率。
CN201510152331.1A 2015-04-01 2015-04-01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160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331.1A CN106160889B (zh) 2015-04-01 2015-04-01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331.1A CN106160889B (zh) 2015-04-01 2015-04-01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889A true CN106160889A (zh) 2016-11-23
CN106160889B CN106160889B (zh) 2021-01-05

Family

ID=5733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2331.1A Active CN106160889B (zh) 2015-04-01 2015-04-01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088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526A (zh) * 2000-07-04 2002-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对检测路径定时方法的改进和码分多址接收装置
CN1808914A (zh) * 2006-02-20 2006-07-26 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功率控制校准表及其设计方法
CN101627550A (zh) * 2006-12-21 2010-01-13 艾色拉加拿大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机的闭环数字功率控制
EP2693666A1 (en) * 2011-03-30 2014-02-05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ceiving device, receiv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686968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波达通信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微波收发信机的发射功率校准方法及其校准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526A (zh) * 2000-07-04 2002-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对检测路径定时方法的改进和码分多址接收装置
CN1808914A (zh) * 2006-02-20 2006-07-26 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功率控制校准表及其设计方法
CN101627550A (zh) * 2006-12-21 2010-01-13 艾色拉加拿大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机的闭环数字功率控制
EP2693666A1 (en) * 2011-03-30 2014-02-05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ceiving device, receiv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686968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波达通信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微波收发信机的发射功率校准方法及其校准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窦峥: "超宽带通信系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889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4527B (zh) 传送功率测量装置以及传送功率测量方法
CN105224002B (zh) 射频系统温度补偿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257331B (zh) 一种增益自动校正方法及发射机
CN106199255B (zh) 一种高低温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CN106899359A (zh) 一种wifi模块射频校准方法
CN101256214A (zh) 射频功率放大器自适应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US20110269416A1 (en) Transmitter
EP0420508A2 (en) Logic controlled adjustment and compensation of signal levels and deviations in a radio telephone
CN101141134A (zh) 一种射频模块性能的软件补偿方法及改进的射频模块
CN103604531B (zh) 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在线校准、告警方法
CN102480330B (zh) 一种基站智能天线广播赋形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4793530B (zh) 一种微波信号功率检波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08650034A (zh) 一种射频设备的增益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1245391B (zh) 实现lc无源无线传感系统阻抗自动匹配的读出电路及方法
US625991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ower of base station and call-test of base station in a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72932A (zh) 一种进行相位校准的系统及方法
CN202661793U (zh) 基于模糊pid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CN103066925A (zh) 低噪声功率放大方法、放大装置及卫星导航接收设备
CN101986581B (zh) 用于td-lte终端自动增益控制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44800A (zh) 基于无线无源声表面波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及收发系统
CN106160889A (zh) 接收机的接收电平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6596644B (zh) 一种非侵入式测量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099503A (zh) Chirp信号的脉冲压缩方法及其无线信号收发器
CN101350643A (zh) 一种射频模块性能的补偿方法及改进的射频模块
CN103458447B (zh) 一种基站增益温度补偿、校准及验证方法和补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