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0821A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0821A
CN106160821A CN201510149954.3A CN201510149954A CN106160821A CN 106160821 A CN106160821 A CN 106160821A CN 201510149954 A CN201510149954 A CN 201510149954A CN 106160821 A CN106160821 A CN 106160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reference signal
downlink reference
weight value
beam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99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0821B (zh
Inventor
李辉
高秋彬
陈润华
拉盖施
陈文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01499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21B/zh
Priority to EP16771171.2A priority patent/EP328007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73363 priority patent/WO2016155416A1/zh
Priority to US15/563,464 priority patent/US1030556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0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0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04B7/0479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e.g.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Combined feedback for a number of channels, e.g. over several subcarriers like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包括:终端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终端根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第一对应关系,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并根据该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第二维度参考信号是经过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赋形后发送的。采用本发明可获得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维度反馈的PMI,可以对用于第二维度参考信号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蜂窝系统中,基站天线阵列一般呈水平排列。基站发射端波束仅能在水平方向进行调整,而垂直方向对每个用户都是固定的下倾角,因此各种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等均是基于水平方向信道信息进行的。事实上,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中是三维传播的,固定下倾角的方法不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垂直方向的波束调整对于系统性能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业界已出现能够对每个阵子独立控制的有源天线。采用这种设计,天线阵列会由现在的水平排列增强到水平和垂直排列的二维结构。如图1a至图1d所示,为3D(3Dimension,三维)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中二维天线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给出了天线数目为8、16、32、64时的天线阵列结构。3D MIMO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基站侧天线数目非常多,如64天线或者更高。这种天线阵列的方式,使得波束在垂直方向的动态调整成为可能。
在基站天线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准确获取基站与终端之间的3D信道状态信息,进而动态调整水平维度或垂直维度波束,成为3D MIMO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用以获得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包括:
终端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信道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了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终端在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时,先根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一维度PMI测量,再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信道测量所使用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从而基于确定出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用于进行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是基于第一维度PMI确定出来的,且经过了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因此所测得的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中能够体现该终端的第一维度特性,从而得到该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终端仅使用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部分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因此可以在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开销的情况下,获得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a-图1d为现有技术3D MIMO中二维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实现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侧实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获取方案,用以获得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信息。
将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FDD 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或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MIMO系统,可解决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问题。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部份,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下,可以相互替换而得到其他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在网络侧实现,比如可由基站执行。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2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根据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步骤203: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在步骤201中,网络设备可定义一个包含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集合。该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第一维度上的波束赋形。该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称为第一对应关系。以下为描述方便,将所有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构成的集合,或者将所有用于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集合A为网络设备与终端所共知,且集合A被配置于终端,作为终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的码本(即预编码矩阵集合)。该码本中,包含集合A中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对应的PMI。
在步骤201中,网络设备可将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即N个第一维度赋形权值与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过信令告知终端。其中,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以列表的形式配置,也可以以其他的形式配置。
例如,第一对应关系可以表现为以下表1所示的列表形式:
表1、第一对应关系列表形式
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在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时,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该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关系符合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例如,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所使用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确定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相应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可以配置不同的子帧偏移,以实现不同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以配置相同的子帧和偏移,但是在一个子帧内的不同位置上,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占用不同的频率资源。
可以看出,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使用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矩阵,对应一个第一维度波束方向。这样,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实现对小区的第一维度覆盖。
在步骤203中,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可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rankindication,秩指示)和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相应地,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该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比如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查询表1,得到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对应的PMI。然后,网络设备再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所述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合成得到所述终端的三维预编码矩阵,比如,可根据以下式(1)或式(2)运算得到该终端的预编码矩阵:
V = V 1 ⊗ V 2 . . . ( 1 )
V = V 2 ⊗ V 1 . . . ( 2 )
其中,V表示终端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可反映该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V1表示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V2表示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表示Kronecker乘积运算。
由于集合A中包含N个第一维度维波束赋形权值,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为S个,因此存在N=S,N>S以及N<S三种情况。下面分别针对这三种情况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1)N=S
在N=S的情况下,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使用与相应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唯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该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送。
(2)N>S
在N>S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具有较大相关性,比如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例如,第一对应关系可以表现为以下表2所示的列表形式:
表2、第一对应关系列表形式
表2中,PMI 1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Index1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进行进行波束赋形,PMI 2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不被用来对任何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PMI 1和PMI 2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具有较大相关性,比如,PMI 1和PMI 2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小于预设的门限值。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使用与相应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用于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该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送。
在N>S的情况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合A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当然集合A中也可以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在步骤201中,网络设备可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这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并将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即N个第一维度赋形权值与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过信令告知终端。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还可将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通知给终端。
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使用与相应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唯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该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送。
(3)N<S
在N<S的情况下,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此外,网络设备还配置第二集合,以下为描述方便,将第二集合称为集合B。集合B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优选地,集合B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下面以集合B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为例描述。
集合B与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这里为与第一对应关系相区别,将集合B与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第二对应关系。优选地,集合A是集合B的一个子集。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集合A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集合B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若集合A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集合B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则集合B中的这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比如,这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大于设定的门限值。
集合A被配置于终端侧作为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的码本。
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指集合B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这样,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一一对应。
在步骤201中,网络设备可将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信息、集合A、集合B,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即N个第一维度赋形权值与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即集合A和集合B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信令告知终端。
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使用与相应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唯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该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送。
通过以上图2所示流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了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这样,终端在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时,先根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一维度PMI测量,再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信道测量所使用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从而基于确定出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用于进行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是基于第一维度PMI确定出来的,且经过了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因此所测得的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中能够体现该终端的第一维度特性,从而得到该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终端仅使用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部分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因此可以在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开销的情况下,获得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网络设备还可接收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该第一维度PMI是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该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并反馈的。第一维度PMI可反映终端的第一维度特性。网络设备可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操作:在N>S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比如,选择反馈频率最高的S个PMI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由于第一维度PMI可反映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特性,因此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可以针对当前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来选择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又由于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从而使终端在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时,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操作:在N>S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为终端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后,可进一步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的分布情况,根据终端的分布情况,重新为终端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比如,当根据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终端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时,网络设备可重新为终端选择S个第一维度维波束赋形权值,并将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告知终端;否则,可保持现有的第一对应关系不变。
通过上述第二操作,可以及时获取终端的分布情况,从而及时根据终端分布的变化,及时调整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矩阵的选取,从而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
第三操作: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即改变第一维度波束的方向,并进一步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更新终端侧的码本。其中,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保持不变。
通过所述第三操作,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情况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使其能够更好反映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特性,从而提高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具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网络设备。
优选地,网络设备的天线阵列可被按维度划分为K(K为大于1的整数)个天线分组。其中,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多个天线分组内的天线单元,天线端口的数量小于等于一个天线分组内的天线单元的数量;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多个天线分组,且天线端口的数目小于等于天线分组的数量K。
以基站为例,可将基站的天线阵列按第一维度分为K组,每组P(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天线单元。一种分组方式是按天线阵列的行和列进行分组。具体地,若第一维度为垂直维,第二维度为水平维,则将每列天线分为一组,对于交叉极化天线阵列,可以将每列中的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分为一组,即一列天线分为两组,这两组天线的极化方向不同;若第一维度为水平维,第二维度为垂直维,则将每行天线分为一组,对于交叉极化天线阵列,也可以将每行中的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分为一组。另一种分组方式是按块进行分组,将天线阵列分成K块,每块内包含P个天线单元。此时第一维度是指块内的天线,第二维度是指多个分块之间。
基于上述天线分组情况,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采用按第一维度排列的多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的数目小于等于一个天线分组内的天线单元数目P。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从天线阵列的某一个分组发出,即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参考信号从一个天线分组内的各个天线单元发出,也可以对K个天线分组内的天线单元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加权,使得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参考信号经过天线分组间加权后从该天线端口对应的K个天线分组中的K个天线单元发出。
对于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其中每个资源均采用按第二维度排列的多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的数目小于等于天线的分组数目K,每个天线端口的导频信号均使用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加权后,从该端口对应的一个天线分组内的天线单元发出。
本发明实施例以天线单元进行描述,所述天线单元采用的是每个阵子独立控制的有源天线,天线功放与天线端口集成在一起。其他形式的天线单元也可以采用本方案。假设每个天线单元都有相应的射频收发单元(TXRU),即TXRU到天线单元之间是一一映射。如果一个TXRU映射到多个天线单元,则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一个天线单元代表一个TXRU映射的一组天线单元。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在终端侧实现。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3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步骤3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步骤30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上述流程中,在涉及到网络设备的操作部分中,网络设备的操作过程或方式可如前述网络侧流程所述。比如,在步骤301中,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操作,可同前述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详述。
如前所述,可将所有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构成的集合,或者将所有用于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集合A为网络设备与终端所共知,且集合A被配置于终端,作为终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的码本(即预编码矩阵集合)。该码本中,包含集合A中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对应的PMI。
在步骤302中,终端可根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在相应的资源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并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以及集合A,得到与测量结果对应的第一维度PMI。
由于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维波束赋形权值的数量为N个,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为S个,因此存在N=S,N>S以及N<S三种情况。下面分别针对这三种情况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1)N=S
在N=S的情况下,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303中,终端根据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该第一维度PMI唯一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2)N>S
在N>S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合A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当然集合A中也可以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这种情况下,存在某些第一维度赋形权值不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情况,即,有可能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一种实现方式是根据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某种度量准则,选择与测得的第一维度PMI满足某种度量准则的集合A中的赋形权值所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测量。此度量准则可以是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某一阈值。
具体地,在步骤303中,终端根据在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若查询到与该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若未查询到与该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根据这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一维度PMI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从这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查询与选择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在N>S的情况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具有较大相关性,比如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303中,终端根据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该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这种方式与N>S的情况下的上一种处理方式相比,可以节省终端的处理资源开销。
(3)N<S
在N<S的情况下,集合A中包含所有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此外,网络设备还配置第二集合,以下为描述方便,将第二集合称为集合B。集合B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优选地,集合B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下面以集合B中包含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为例描述。
集合B与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这里为与第一对应关系相区别,将集合B与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第二对应关系。优选地,集合A是集合B的一个子集。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集合A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集合B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若集合A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集合B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则集合B中的这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比如,这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大于设定的门限值。
集合A被配置于终端侧作为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用的码本。
这种情况下,在步骤301中或是在其他时间点,网络设备还要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配置给终端。比如,网络设备可通过广播消息或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配置给终端。
在步骤303中,终端可根据在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得到与该第一维度PMI对应的集合B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其中,由于集合A配置于终端作为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用的码本,因此在步骤302中,终端是基于集合A得到第一维度PMI的,也就是说,该第一维度PMI指示集合A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这样,终端根据该第一维度PMI查询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得到与该集合A中的PMI对应的集合B中的PMI。然后,终端根据得到的集合B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进一步地,在步骤303中,若终端最终查询到多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可将该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作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也可以从中选择部分资源作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上述图3所示的流程中,根据步骤303中确定出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在步骤304中,终端基于确定出的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UE针对找到的1个或者多个水平维CSI-RS资源进行测量并计算水平维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反馈或者对此多个水平维信道状态信息全部进行反馈。
其中,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通常可包括如下内容:根据在步骤303中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和CQI,还可以进一步包括RI。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还可包括在步骤303中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反馈的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以及该资源索引所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得到该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
由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使用了对应的第一维度赋形权值进行第一维度上的波束赋形,因此终端基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含第一维度的增益。
通过以上图2所示流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了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这样,终端在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时,先根据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一维度PMI测量,再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信道测量所使用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从而基于确定出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用于进行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是基于第一维度PMI确定出来的,且经过了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因此所测得的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中能够体现该终端的第一维度特性,从而得到该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终端仅使用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部分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因此可以在不占用过多系统资源开销的情况下,获得终端的三维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终端还可将步骤302中得到的第一维度PMI反馈给网络设备。该第一维度PMI可反映终端的第一维度特性。网络设备可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操作:在N>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第二操作:在N>S的情况下,为终端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后,可进一步根据该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的分布情况,根据终端的分布情况,重新为终端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
第三操作: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并进一步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更新终端侧的码本。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是CRS(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小区参考信号)或CSI-RS,或其他能够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参考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下行参考信号的类型不作限制。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维度为垂直维度,第二维度为水平维度;或者,第一维度为水平维度,第二维度为垂直维度。
以第一维度为垂直维度,第二维度为水平维度为例,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中,基站的天线阵列为2行2列,第一列天线中的同一极化方向的天线单元被划分为一个垂直维度的天线分组,每一行天线的天线单元被划分为一个水平维度的天线分组。
在一个周期T内,垂直维度的CSI-RS的时频资源为{子帧N},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第一列天线单元中同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端口(如图中粗实线所示)。水平维度的CSI-RS的时频资源为{子帧N+a,子帧N+a+1,……,子帧N+a+S-1,……}共S个子帧。水平维度的CSI-RS的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第4行天线单元的天线端口(如图中粗实线所示)。
集合A中包含S个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PMI表示为{PMI1,PMI2,……,PMIS,}。集合A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水平维度CSI-RS资源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集合A被配置于终端侧,作为终端针对垂直维度CSI-RS进行测量和反馈的码本。
在周期T内,基站在子帧N,通过垂直维度CSI-RS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垂直维度CSI-RS,在子帧子帧N+a,子帧N+a+1,……,子帧N+a+S-1,……等S个子帧,通过水平维度CSI-RS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发送水平维度CSI-RS。终端在子帧N,对垂直维度CSI-RS进行测量得到PMI2,根据PMI2确定在子帧N+a+1上接收水平维度CSI-RS,并对其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分别给出N=S、N>S以及N<S三种情况下的具体实现过程。
(1)N=S的情况下
集合A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
第一对应关系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N。
在基站侧,按照以下方式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发送的CS-RS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2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N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在UE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PMI1,根据PMI1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在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接收经过PMI1对应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后反馈。
(2)N>S的情况下
第一种实施例
集合A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
第一对应关系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和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1和PMI2)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3(PMI3)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2,……。其中,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和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相关性较大,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不会用来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值。
在基站侧,按照以下方式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3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2上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
在UE1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PMI1,根据PMI1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在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接收经过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在UE2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PMI2,根据PMI2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在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接收经过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第二种实施例
集合A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
第一对应关系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3(PMI3)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2,……。其中,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和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相关性较大,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不会用来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值。
在基站侧,按照以下方式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1的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用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3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2的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
在UE1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PMI1,根据PMI1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在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接收经过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在UE2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PMI2,根据PMI2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失败,则计算PMI2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第一对应关系中的哪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最大,发现与第一对应关系中的PMI1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最大,因此在PMI1对应的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接收经过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3)N<S的情况下
集合A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
集合B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PMIN),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N+1(PMIN+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S(PMIS),}
第一对应关系为: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PMI1)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PMI2)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2,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S(PMIS)对应水平维度CSI-RS资源S。
第二对应关系为:集合A中的PMI1对应集合B中的PMI1和PMI2,集合A中的PMI2对应集合B中的PMI3,……。
在基站侧,按照以下方式对水平维度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集合B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1上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用集合B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2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2上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
用集合B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S对水平维度CSI-RS资源S上发送的CSI-RS进行波束赋形。
在UE1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集合A的PMI1,根据集合A与集合B的对应关系,将集合A的PMI1映射为集合B的PMI1和PMI2,再根据集合B的PMI1和PMI2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1和资源2,在这两个资源上接收经过集合B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1和权值2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在UE2侧,基于垂直维度CSI-RS测量得到集合A的PMI2,根据集合A与集合B的对应关系,将集合A的PMI2映射为集合B的PMI3,根据集合B的PMI2查询第一对应关系,得到水平维度CSI-RS资源3,在这个资源上接收经过集合B中的垂直维度波束赋形权值3赋形的水平维度CSI-RS并进行测量,得到CSI后反馈。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包括:获取模块501、第一测量模块502、选择模块503以及第二测量模块504,其中: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测量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选择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第二测量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相应地,上述两种情况下,选择模块503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唯一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相应地,选择模块503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若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若未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根据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从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选择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相应地,获取模块501还可用于:获得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选择模块503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其中,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优选地,第二测量模块504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和CQI。
优选地,第二测量模块504还可用于:在得到第一维度PMI之后,将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包括:配置模块601、参考信号发送模块602、信道状态确定模块603,进一步地,还可包括获取模块604,其中:
配置模块601,用于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参考信号发送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信道状态确定模块603,用于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优选地,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相应地,信道状态确定模块603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所述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合成得到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604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相应地,配置模块601还可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第一操作至第三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之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终端的分布,根据终端的分布重新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收发机703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2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703用于在处理器7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2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701,用于读取存储器7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其中,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其中,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相应地,上述两种情况下,处理器701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唯一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其中,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相应地,处理器701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若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若未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根据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从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选择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其中,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相应地,处理器701可进一步用于:通过收发机703获得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其中,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优选地,处理器701通过收发机703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和CQI。
优选地,处理器701还可用于:在得到第一维度PMI之后,通过收发机703将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收发机803以及总线接口。
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803用于在处理器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存储器8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优选地,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RI和CQI。
相应地,处理器801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所述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合成得到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处理器801可通过收发机803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相应地,处理器801还可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第一操作至第三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之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终端的分布,根据终端的分布重新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其中,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其中,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其中,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综上所述,在第一维度为垂直维度,第二维度为水平维度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对所有水平维度的CSI-RS资源进行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避免基站频繁使用高层指令告知终端对哪个水平维度CSI-RS资源进行反馈,反馈的水平维度维信道状态信息中包含了垂直维度增益,从而提高了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还可以适时调整垂直维度波束的方向。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
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若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若未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根据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从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选择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
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获得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其中,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得到第一维度PMI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反馈给所述网络设备。
1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所述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合成得到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第一操作至第三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之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终端的分布,根据终端的分布重新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
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16.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
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网络设备配置的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其中,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或者,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并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若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若未查询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根据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相关性,从所述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选择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将查询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为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一维度PMI查询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第一维度PMI对应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其中,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查询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对应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根据所述得到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为终端配置1个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含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的对应关系,S与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每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是经过与该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进行赋形后发送的;
信道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根据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获得所述终端的信道状态;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对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维度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中选择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资源后,根据所述选择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维度PMI指示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后所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的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用于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进行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第二维度PMI、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所述信道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根据所述确定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及所述第二维度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合成得到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执行以下第一操作至第三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在N大于S的情况下,从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之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反馈的第一维度PMI确定终端的分布,根据终端的分布重新从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选择出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以对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并将所述重新选择出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所述S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根据所述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维度上的分布,调整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N等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或者,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至少有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且所述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未被用于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且所述其余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与用来对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相关性度量值大于门限值;或者,
若N大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N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中的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或者,
若N小于S,则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每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一个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且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与第二维度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有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属于第二集合;且所述第二集合中至少包括S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二集合与第一集合中的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存在第二对应关系,且所述第一集合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对应所述第二集合中的多个第一维度波束赋形权值,所述第一集合配置于所述终端作为进行第一维度下行参考信号测量用的码本。
CN201510149954.3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160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9954.3A CN106160821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EP16771171.2A EP3280070B1 (en) 2015-03-31 2016-02-03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6/073363 WO2016155416A1 (zh) 2015-03-31 2016-02-03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5/563,464 US10305569B2 (en) 2015-03-31 2016-02-03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acqui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9954.3A CN106160821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0821A true CN106160821A (zh) 2016-11-23
CN106160821B CN106160821B (zh) 2019-11-19

Family

ID=5700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9954.3A Active CN106160821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5569B2 (zh)
EP (1) EP3280070B1 (zh)
CN (1) CN106160821B (zh)
WO (1) WO201615541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647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78922A (zh) * 2016-11-30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90744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获取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086511A (zh) * 2018-01-25 2019-08-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74458A (zh) * 2017-05-04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信号的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809900A (zh) * 2017-03-23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011541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0096B (zh) * 2015-08-14 2021-03-2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34797B (zh) * 2016-04-01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EP3451565A4 (en) * 2016-05-13 2019-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PORT METHOD, RE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102092560B1 (ko) * 2016-11-04 2020-03-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 통신에서 멀티 빔 기반 랜덤 액세스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12864B (zh) * 2017-01-20 2020-04-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测试及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01264B (zh) * 2017-02-07 2023-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8157911A1 (en) * 2017-02-28 2018-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porting of channel coefficients
CN108964727B (zh) * 2017-05-17 2022-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d通信系统的造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12988B2 (en) * 2017-09-15 2019-06-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wo reference signal beam reporting and identification
US12003304B2 (en) * 2018-11-29 2024-06-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scanning rang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4044446A4 (en) * 2019-12-06 2022-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INFORMATION
CN113840324B (zh) * 2020-06-24 2024-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US11696312B2 (en) * 2020-11-24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and state dependent user equipment beam patter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576A2 (en) * 2009-08-06 2011-02-10 Truepath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processing of received radio frequency beamform signal
WO2014003383A1 (ko) * 2012-06-24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09622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차원 빔포밍을 위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168319A1 (en) * 2013-04-08 2014-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fractional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21596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Nec(China)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feedback in a three-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pu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9602B2 (en) * 2007-12-13 2014-04-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 processes, circuits and systems
CN103580739B (zh) * 2012-07-20 2016-11-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3634085B (zh) * 2012-08-27 2016-09-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和接收pmi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687010B (zh) 2012-08-30 2017-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988285B1 (ko) * 2012-09-20 2019-06-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16078B (zh) * 2012-09-29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40907B (zh) 2012-11-20 2018-06-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导频信号和信号测量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2285852B1 (ko) * 2013-12-17 2021-08-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차원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576A2 (en) * 2009-08-06 2011-02-10 Truepath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processing of received radio frequency beamform signal
WO2014003383A1 (ko) * 2012-06-24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09622A1 (ko) * 2013-01-14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차원 빔포밍을 위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168319A1 (en) * 2013-04-08 2014-10-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fractional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21596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Nec(China)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feedback in a three-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put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ALCATEL-LUCENT: "Considerations on CSI feedback enhancements for high-priority antenna configurations", 《3GPP TSG-RAN WG1 #66 R1-112420》 *
LG ELECTRONICS: "Enhancements on codebook and feedback mechanism",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8BIS R1-144048》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922A (zh) * 2016-11-30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78922B (zh) * 2016-11-3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71647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CN110809900A (zh) * 2017-03-23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US11064492B2 (en) 2017-03-23 2021-07-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74458A (zh) * 2017-05-04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信号的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574458B (zh) * 2017-05-04 2024-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信号的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9090744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获取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086511A (zh) * 2018-01-25 2019-08-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86511B (zh) * 2018-01-25 2021-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011541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5416A1 (zh) 2016-10-06
US20180069613A1 (en) 2018-03-08
CN106160821B (zh) 2019-11-19
EP3280070B1 (en) 2019-09-11
US10305569B2 (en) 2019-05-28
EP3280070A4 (en) 2018-05-02
EP3280070A1 (en) 201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0821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656292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5471546B (zh)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09195B (zh)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5991171B (zh)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27685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straining codebook subset
CN105530037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616299A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0336597A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411374A (zh) 一种fd mimo系统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712895B (zh) 一种反馈csi的方法和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TWI635737B (zh) 一種導頻信號的發送、接收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7294644A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CN1060339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301692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160934A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N105450332A (zh)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391158A (zh) 一种宽带信道信息的周期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2989B (zh)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836647B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323032A (zh) 一种三维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498505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transmiss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tilizing same
KR20170097136A (ko) 채널 측정 및 피드백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08322244A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7733618A (zh) 测量导频的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